一、上帝安排中俄能源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1](2021)在《从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看其战略走向》文中指出2021年7月,俄罗斯推出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更新幅度很大,呈现几个新特点。一是更加突出安全统领一切,二是对世界局势的判断更关注秩序变革期中"乱"的一面,三是着重强调西方威胁,四是更强调国内力量的建设以维护国家安全。从俄《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并结合俄近年政策可以看到,俄未来一段时间战略走向总体特点是内倾:国内政策将更保守,外交总体呈守势,经济更强调安全、自主,一些过去忽视的问题获得关注。俄战略内倾并非全然防守,而是积蓄力量、以守待变。在战略内倾思路下,俄与西方关系难有突破,中俄关系仍将稳步发展,同时俄将更重视大国平衡。
王硕[2](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马燕宁[3](2021)在《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俄罗斯外交以其强硬的风格而备受瞩目,“扩张”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的主旋律。可细查历史,在俄罗斯外交中亦不乏“韬光养晦”的案例。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俄罗斯外交中的规律,其核心问题是俄罗斯外交中的“扩张”“收缩”现象是否以周期呈现,如果是,则导致这一规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了解这一规律对理解当今俄罗斯外交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周期理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线性历史观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主流,而以周期视角观历史则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历史中定期重复出现的现象。在人文社科领域,经济学是最早并卓有成效得引入周期概念并发展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科。随后,这一研究成果被引入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出了国际政治周期,进而出现了外交周期的概念。外交周期是指国家对外政策与行为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呈现出的重复性规律。周期理论为解释俄罗斯外交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9至21世纪初的俄罗斯外交史的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俄罗斯外交史中存在四个周期,并以“积累—扩张—收缩”三个阶段交替演进。在扩张阶段,对外行为能成功达成向外扩张的目标,主要表现形式为领土扩张、战争胜利、外交强硬、对海外事务有强烈兴趣等。在收缩阶段,对外行为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往往伴随着战争失利、领土丧失、外交温和等现象。积累阶段介于扩张与收缩之间,可被视为扩张阶段的前奏,主要表现为战争时胜时败、收复失地、扩张速度较慢等。对俄外交周期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定性分析,而对领土面积历史变迁、战争数据的定量分析,既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定性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从细节上带来了新的发现,比如俄罗斯在东、南、西三个方向上不同的扩张进程。俄罗斯外交周期的形成主要与其国家实力有关。外交的“积累—扩张—收缩”大致与国家政权兴替的“兴起—繁荣—衰亡”周期相一致。但也并非绝对,历史上的改革时期通常伴随外交上的收缩现象,这为周期增添了小幅波动。世界经济也对俄外交产生影响:在世界经济的上行期,俄外交中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收缩现象,在下行期更普遍的是扩张现象。这是因为作为世界经济主要推动力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俄罗斯发生的时间晚于西方国家,而造成技术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俄国内问题。俄罗斯文化在历史中呈现的“冲击选择—独特文化形成—文化自信”的周期规律与外交周期相对应,从政治文化角度揭示了外交周期产生的原因。
王凌宇[4](2021)在《交替传译中的信息重组技巧 ——“中俄文明对话”开幕式发言口译模拟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材料是2020年10月19日召开的“中俄文明对话”论坛。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的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应对共同的挑战,迈向美好的未来,既要经济科技的实力,也需要文化文明的力量。该论坛作为中俄人文领域合作的重要活动之一,探讨了中俄两国在文明、语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应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源语进行重新组合,在译文中传达出对等的信息,这也是翻译的目的之一,即信息传递。信息重组过程中可以将讲话人讲话过程中的冗余部分删除,在译语中对原语信息不足部分进行补充,若讲话人讲话逻辑不清,通过信息重组也可以厘清说话人的意图,使译文条理更加清晰。在交替传译中,对于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言,信息重组的好坏决定信息传递的质量,同时,信息重组也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本翻译实践报告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概括了翻译活动的背景,包括活动简介和翻译任务;第二章介绍了翻译过程,其中有译前准备、翻译现场介绍以及译后的归纳总结;第三章中结合具体事例,归纳总结在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信息重组策略,包括信息感知、结构重组、信息增补、信息删减和信息逻辑处理。第四章为此次翻译实践质量评估及经验总结。
李屹戈[5](2021)在《《“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单向模拟同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将更为紧密,中俄北极合作互有需求,前景广阔。因此该翻译报告选取了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音频作为翻译语料进行模拟同声传译,论坛围绕北极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报告首先介绍了本次口译任务背景,指出会议口译的特点,阐明了同传译员应具备的能力。其次,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对口译案例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进行分析,结合本次翻译工作语言特点,归纳了常用的口译策略。最后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翻译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本次翻译报告旨在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口译方法,以期提高翻译水平,希望为今后此类翻译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李涛[6](2021)在《普京的北极“去安全化”对策研究 ——以“北极-对话之地”北极国际论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强,能源与航道这两大要素助推北极地区成为当今国际格局的战略重心之一。原本无人问津或者鲜为人知的议题增大了曝光度,北极事务呈现出安全化的态势。研究俄罗斯对北极事务的去安全化进程,可以补充安全化理论的解释力,也为去安全化路径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本文选取了“北极——对话之地”北极国际论坛作为案例展开分析。该论坛是讨论与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热点问题以及发展多层次,多边机制以共同有效开发北极丰富自然资源潜力的重要平台。本文经过研究后发现,普京作为俄罗斯政策的最主要的话事人通过设置相关议程,框定相关北极话语,促进北极国际合作,对北极事务进行了去安全化操作。北极地区的去安全化有助于俄罗斯利用环境议题与西方社会展开对话,破解西方制裁、军备竞赛所产生的困境,助力北极地区能源与航道的开发与国际合作。尽管受到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的重重制约,俄罗斯通过去安全化的努力推动北极合作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但是俄罗斯在这一进程中展现了其北极政策的开放性与合作性的一面,并且为国际社会实现其他议题“去安全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成向东[7](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杨帆[8](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变革、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共同体”责任,揭示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共同体的运行规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能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它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生态利益、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与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美丽的清洁世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章以及结论: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的内容旨在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述评已有国内外文献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概括选题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解读。本章首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选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展开理论辨析;其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本章在绪论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并确证了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本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经济理论两个层面,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以理论溯源的形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本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并指出我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过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活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第五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点明了我国基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而后对推动实现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刻影响到每个国家的生态福祉。国际社会应积极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协同治理,进而实现生态合作共赢。本章将从弘扬全球生态合作治理理念、形成全球生态协同治理机制、促进全球生态共赢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为全文总结。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全文的观点结论。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更是有效遏制并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许林[9](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刘定慧[10](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二、上帝安排中俄能源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帝安排中俄能源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从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看其战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安全统领一切的特点更加突出。 |
(二)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更加强调秩序变革期中乱的一面。 |
(三)强调西方威胁。 |
(四)更强调国内力量的建设以维护国家安全。 |
二 |
(一)国内政策更加保守化。 |
(二)外交总体将呈守势。 |
(三)经济上更强调经济安全和独立自主。 |
(四)更加关注环保、能源革命等过去忽视的问题。 |
三 |
(一)俄战略内倾并非全面防守,而是积蓄力量、以守待变。 |
(二)俄战略内倾是确保2024年普京政治安排平稳落地的重要一环。 |
(三)俄与西方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难有突破,非对称博弈将是主流。 |
(四)中俄关系将稳步发展,但俄会更讲大国平衡。 |
(五)中俄安全观也存在一些差异。 |
(2)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
三、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周期理论的提出与应用 |
第一节 周期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周期理论的发展 |
一、历史周期理论 |
二、经济周期理论 |
三、国际政治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外交领域的周期 |
一、外交周期理论 |
二、俄罗斯外交周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周期:基辅罗斯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国之初建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东欧大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分裂割据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周期:莫斯科公国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小国崛起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东欧强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王朝崩溃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周期:罗曼诺夫王朝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欧洲大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欧洲霸主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帝国衰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四周期:苏联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苏联崛起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世界强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地区大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四节 领土变迁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交周期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国内历史周期 |
一、外交周期与政权兴衰周期的关系 |
二、外交周期与改革周期的关系 |
三、俄罗斯外交周期与美国外交周期差异之原因 |
第二节 世界经济周期 |
一、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俄罗斯经济 |
二、俄罗斯外交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关系 |
第三节 文化选择周期 |
一、俄罗斯的文化选择 |
二、俄罗斯文化选择周期 |
本章小结 |
总结 俄罗斯外交新周期展望 |
一、新的积累期 |
二、俄罗斯对外关系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4)交替传译中的信息重组技巧 ——“中俄文明对话”开幕式发言口译模拟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翻译活动背景 |
1.1 活动简介 |
1.2 翻译目的及任务 |
第二章 翻译活动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主题信息准备 |
2.1.2 发言人背景资料准备 |
2.1.3 翻译策略准备 |
2.1.4 技术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质量评估和总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口译信息重组的定义 |
3.1.1 信息重组定义 |
3.1.2 信息重组对口译效果影响 |
3.2 信息感知 |
3.3 信息重组技巧应用 |
3.3.1 语句结构重组 |
3.3.1.1 形式对等 |
3.3.1.2 主语选择 |
3.3.2 信息删减 |
3.3.2.1 冗余删减 |
3.3.2.2 重组合并 |
3.3.2.3 疑难省略 |
3.3.3 信息增补 |
3.3.3.1 诠释原语 |
3.3.3.2 连贯美化译语 |
3.3.4 语句逻辑通顺 |
第四章 翻译活动总结 |
4.1 翻译质量评估 |
4.2 翻译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汇表 |
附录二 原文 |
附录三 译文 |
致谢 |
(5)《“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单向模拟同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前言 |
第一章 《“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模拟同传过程概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译前准备 |
1.3 口译任务 |
1.4 释意理论简介 |
1.4.1 释意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1.4.2 释意理论和翻译过程 |
1.4.3 释意理论对同声传译的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模拟同传案例分析 |
2.1 释意理论指导下口译案例分析 |
2.1.1 准确理解——实现交际意义 |
2.1.2 脱离源语外壳——符合译语规范 |
2.1.3 重新表达——语句顺畅、表达自然 |
2.2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技巧 |
2.2.1 基于源语理解的口译策略 |
2.2.2 基于脱离语言外壳的口译策略 |
2.2.3 基于译语表达的口译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模拟同传实践总结与收获 |
3.1 口译实践难点总结 |
3.2 口译过程中的收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原文/译文 |
(6)普京的北极“去安全化”对策研究 ——以“北极-对话之地”北极国际论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去)安全化理论 |
第一节 安全化理论界定 |
第二节 安全化理论的局限性 |
一、过度安全化 |
二、忽略听众作用 |
三、安全化形式单一 |
第三节 去安全化对策 |
小结 |
第二章 北极事务的安全化态势 |
第一节 政治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对北冰洋大陆架的争夺 |
二、北方海航道与西北航道之争 |
第二节 军事领域的安全化 |
第三节 环境与经济领域的安全化 |
小结 |
第三章 普京在北极国际论坛中对北极事务的去安全化 |
第一节 政治领域的去安全化 |
一、海洋边界划分,提倡俄挪合作新模式 |
二、西方制裁制约北极合作 |
第二节 军事领域的去安全化 |
一、淡化北极军事的紧张色彩 |
二、北极的安全困境 |
三、俄罗斯被动防御,谋求地区和平 |
第三节 环境领域的去安全化 |
一、气候问题的去安全化 |
二、环境问题的去安全化 |
第四节 经济领域的去安全化 |
一、北方海航道互动协作 |
二、开放能源合作渠道 |
小结 |
第四章 普京去安全化推进北极合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第一节 北极合作外部限制重重 |
一、西方制裁持续 |
二、低迷的油价 |
第二节 俄罗斯内部动力不足 |
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
二、低效的行政机构 |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1.2.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1.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实践的相关研究 |
1.2.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保护与治理研究的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 |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
2.2.1 共同承担 |
2.2.2 协同治理 |
2.2.3 生态共赢 |
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
2.3.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 |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
3.1.2 西方人类中心论 |
3.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
3.2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来源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 |
4.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 |
4.1.1 构建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体系 |
4.1.2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
4.1.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4.1.4 建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4.2 参与国际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2.1 致力于全球环境污染治理 |
4.2.2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 |
4.2.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生态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
4.3.1 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平台 |
4.3.2 主动开展国际多边合作 |
4.3.3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日益成熟 |
4.3.4 积极开展生态援外培训 |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透视 |
5.1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成就 |
5.1.1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模式 |
5.1.2 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显现中国姿态 |
5.1.3 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态合作 |
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
5.2.1 全球生态合作理念尚未完全构建 |
5.2.2 全球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不合理 |
5.2.3 生态共赢模式没有有效建立 |
5.2.4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智慧没有充分展现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
6.1 弘扬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
6.1.1 呼吁全球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
6.1.2 引领各国协商共渡危机 |
6.1.3 树立一致的生态保护目标 |
6.2 完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顶层设计 |
6.2.1 开展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调查 |
6.2.2 进行科学全球生态保护规划 |
6.2.3 实行全球范围的生态保障措施 |
6.3 构建生态合作共赢导向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模式 |
6.3.1 形成各个国家的生态合作联动效应 |
6.3.2 发挥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合作优势 |
6.3.3 推动生态治理体系法治化 |
6.4 提供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 |
6.4.1 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
6.4.2 总结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征 |
6.4.3 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上帝安排中俄能源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看其战略走向[J]. 陈宇. 现代国际关系, 2021(10)
- [2]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3]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D]. 马燕宁. 外交学院, 2021(10)
- [4]交替传译中的信息重组技巧 ——“中俄文明对话”开幕式发言口译模拟实践报告[D]. 王凌宇.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5]《“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单向模拟同传翻译报告[D]. 李屹戈.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普京的北极“去安全化”对策研究 ——以“北极-对话之地”北极国际论坛为例[D]. 李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7]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8]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20(02)
- [9]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