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病人药物利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TAN YIN SHEN(陈云欣)[1](2021)在《基于形式概念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2009-2019这近10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有关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文献收纳、整理并统计得出的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取穴规律穴位处方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医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穴提供基本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全文数据库(CNKI)2009-2019年有关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中文检索主题词:针灸,针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眩晕并辅以文献追溯和手工操作检索,并在尊重原着的前提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构建EXCEL档案,建立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取穴规律研究知识库,将资料病名以“证-症-治(穴)”进行输入等方法关系为概念形式背景的生成和优化。在对其构建出属性偏序结构图,根据图表的层次关系可视化表示对对象与属性进行标注,并从整体和细化多方面的发现对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症—治(穴)”属性偏序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说明。结果:整理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有324篇,涉及的穴位共有107个穴位,而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高频次取穴处方①肝阳上亢证型处方:太冲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合谷穴、人迎穴②肝肾阴虚证型处方:百会穴、风池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曲池穴③痰湿壅盛证型处方:丰隆穴、风池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内庭穴、公孙穴、支沟穴④阴虚阳亢证型处方:太冲穴、太溪穴、内关穴、人迎穴⑤气血亏虚证型处方:足三里穴,百会穴,风池穴,关元穴、三阴交穴⑥肝火亢盛证型处方:太冲穴、曲池穴、百会穴、肝俞穴。高频次使用穴位为:太冲穴、曲池穴、足三里穴、风池穴、合谷穴、百会穴、三阴交穴、太溪穴。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涉及到的经络穴位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等经络。提示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中,应对以上这些经脉及其经穴多加重视。
梁晓娜[2](2021)在《老年慢性心衰并房颤患者药物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调查老年CHF合并Af患者的临床特点。2、探讨老年CHF合并Af患者出院后的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3、探讨老年CHF合并Af患者出院后1年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并顺利出院的老年CHF合并Af患者,收集入选者一般资料、检验指标、检查指标、出院诊断、出院时用药状况,用电话或门诊的方式在出院2个月及1年时随访,采集患者出院后2个月时是否独自居住、用药情况和服药依从性,及1年时是否发生终点事件等数据。纳入服药依从性的可能影响因素,筛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老年CHF合并Af患者出院后的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出院1年全因死亡,使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33例老年CHF合并Af患者,年龄平均为76.33±7.83岁,男性123例(52.8%),女性110例(47.2%);患者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其中冠心病共160例(68.7%),高血压共140例(60.1%),其次为糖尿病51例(21.9%),慢性肾损伤48例(20.6%);心衰严重程度以心功能III级为主(51.5%),其次为心功能IV级(25.3%),心功能II级(23.2%);服药种类以5~8种占大多数(73.4%),9~12种(13.3%),≤4种(12.4%),≥12种(0.9%);患者有医保,共203例(87.1%),无医保共30例(12.9%);居住状况以非独居为主,共209例(89.7%),独居共24例(10.3%)。2、患者出院2个月服药依从性佳有62.0%,服药依从性差有38.0%;对服药依从性佳和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往往为高龄、男性、共病总数较多、血肌酐高、独居、口服抗凝药(P<0.05);服药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在性别(OR=3.225,95%CI=1.734~5.998,P<0.001)、年龄(OR=0.953,95%CI=0.915~0.992,P=0.019)、独居(OR=3.579,95%CI=1.262~10.150,P=0.016)、口服抗凝药(OR=0.357,95%CI=0.168~0.760,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233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17.2%的患者出现全因死亡,阴性终点与阳性终点的患者对比,发现NYHA心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评分、D二聚体、白蛋白、LVEF值、血肌酐、共病总数、服药依从性、CHF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NYHA心功能分级高、CHF病程长、服药依从性差是老年CHF合并Af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老年CHF并Af患者以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心功能较差为主;高龄、男性、独居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是导致老年CHF并Af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心功能差、CHF病程长、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唐顺定[3](2021)在《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及MCID制定》文中认为[目的]采用经考评的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PRO评估;制定高血压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用于判断 PRO 得分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之间PRO得分差异,从心理、生理、社会等角度提出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2020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采用高血压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包括慢性病PRO测定量表体系中的高血压PRO量表PROISCD-HY(V1.0)、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四个部分内容)对来自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保山市(昌宁县、龙陵县、施甸县)共4个县的正在服用高血压降压药物的60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调查(包括一次和二次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运用“主观锚”法和分布法制定高血压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一次调查PRO得分差异。[结果]1.在研究对象的PRO量表总分和各领域中,特异模块得分最高,精神/信仰健康领域得分最低,其余各领域得分相差不大。PRO各侧面中,治疗副作用得分最高,其次是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特殊心理生活影响得分和正性情绪得分相对较低,信念/信仰得分最低。2.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采用“主观锚”法和分布法中的ES法确定高血压PRO量表的MCID正向变化值为身体健康7.11、心理健康7.05、社会健康6.99、精神信仰健康8.17、共性模块4.99、特异模块7.10、量表总分5.01;负向变化值为身体健康-9.01、心理健康-9.91、社会健康-9.19、精神信仰健康-10.25、共性模块-6.33、特异模块-6.83、量表总分-5.28。3.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PRO领域差异:所有领域和量表总分均不存在交互作用。用药方案:单一用药的社会健康得分、共性模块得分、量表总分高于传统复方制剂;单一用药的身体健康得分高于联合用药。血压水平:1级高血压的特异模块得分高于3级高血压。4.不同用药方案高血压PRO侧面差异:单一用药的基本机能状态、人际交往、社会支持得分高于传统复方制剂;单一用药的基本机能状态得分高于联合用药。2级高血压中,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低于传统复方制剂;3级高血压中,单一用药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高于联合用药,单一用药的负性情绪得分低于联合用药。5.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PRO侧面差异:1级高血压的脑血管系统症状得分比3级高血压高;2级高血压的治疗副作用和特殊心理生活影响得分比3级高血压高;而1级高血压的正性情绪得分比2级高血压低。单一用药中,1级高血压的负性情绪得分比2级和3级高血压高;而1级高血压与2级高血压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比3级高血压低。联合用药中,1级高血压的负性情绪得分比3级高血压低;传统复方制剂中,1级高血压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比2级高血压低。[结论]1.本次研究所评估的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社区高血压患者的PRO得分情况可为其他学者进行高血压PRO评估研究提供参考。2.本研究利用“主观锚”法和分布法中的ES法确定了高血压PRO量表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由于目前MCID的估算方法还没有金标准,且MCID制定与所选用方法、对象等多方面有关,学者们的建议也各不相同。因此,MCID如何应用到临床研究中,指标的应用是否有效是下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3.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PRO有差异。从高血压PRO的量表总分、共性模块、社会健康领域看,单一用药优于传统复方制剂。从特异模块领域看,1级高血压比3级高血压高。4.高血压患者治疗组合推荐,从身体健康领域的活动能力与受限侧面,3级高血压&单一用药>3级高血压&联合用药。从心理健康领域的负性情绪侧面,单一用药&1级高血压>单一用药&2级高血压、单一用药&3级高血压。5.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和统计学差异相结合可以全面综合地评估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PRO变化情况。
贾静芸[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总结赵海滨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中风、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目前高血压的西医治疗仍以改善生活方式,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主。中医药作为一级和二级预防手段,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当前中医治疗高血压仍存在着临床分型不统一、临床处方用药杂乱等问题,不利于临床推广和应用。赵海滨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经验。本次研究通过收集赵海滨教授诊治过的高血压病病人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根据计算分析得出的结果,挖掘得出高血压病的病、证、方、药之间的关系,并将得出的结果与临床实际结合,运用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得出赵海滨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和治疗思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专家的学术思想。本研究通过归纳整理病人随诊病案记录的信息,根据就诊病人真实姓名、年纪、性别、就诊治疗次数和就诊时间、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来实现信息录入。中药名称、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分类等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布的第九版《中药学》中收录的中药名称为参照进行名称标准化处理。然后将所有的信息录入到Excel2016软件中建立一个病例信息集合,使用Excel 2016软件对其中的病例信息进行频数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对集合内的所有病例信息进行药物聚类分析等计算和综合分析,运用SPSS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度分析等计算分析,最终得到药物使用的规律和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然后结合中医理论对这些规律性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本次纳入的229位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集中在40-80岁这一区间,占患者总体的的88.65%。其中共有109例患者为男性,占比为47.60%。120例患者为女性,占比为52.40%。两者的比例较接近,女性病人的数量略多于男性病人。纳入药物共计187味,总频次为7738次,其中出现药物频次≥75次,频率≥1%的有30味,依次分别为茯苓、半夏、黄芩、陈皮、柴胡、桂枝、夏枯草、泽泻、钩藤、炙甘草、苍术、党参、远志、生石膏、薏苡仁、生姜、石菖蒲、丹皮、白芍、栀子、大枣、青叶胆、川芎、浙贝母、茯神、石决明、吴茱萸、紫苏梗、当归、白术。药性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温性,其后频率≥10%的依次为寒性、平性、微寒。药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味为辛味、其后频率≥5%的依次为苦、甘、淡。在药物归经方面,出现频率最多的为肺,其次频率≥10%依次为脾、肝、胃、心。在药物归经方面,共有肺、脾、肝、胃、心、肾、胆、大肠、膀胱、小肠、心包、三焦等十二经,其中占比最多的为肺经,高达4520次,约占全部的19.66%。此外,出现频数超过1000次的还有脾、肝、胃、心、肾、胆等共6类。导师使用最多的为发散风寒药,其它出现频率≥1%的依次为清热泻火药、理气药、补气药、发散风热药、活血调经药、补阴药、化湿药、补阳药、补血药、利尿通淋药等10类药物。545条病例中占比最多的为肝郁脾虚型。其余证型中频数≥50次者,依次为肝阳上亢证、水饮内停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下的病案数较少,频数仅为6次,频率仅占约1.10%。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药物关联性分析分别得出了赵海滨教授在各证型下的药物出现规律。由此总结得出导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思路为:从肝脾治“标”,从肾治“本”,兼治五脏;以经方为主,结合多家学说;注重调治情志等。
苏巍巍[5](2020)在《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保障药品公平可及,药品全额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解决途径。本研究拟通过梳理分析我国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借助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探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政策的可行性及实践经验,为中国提高药品公平可及、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政策梳理,系统总结分析了国际上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实施概况和国内基本药物全额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部分典型地区方式获得了相关政策实施资料,归纳相关政策的政策目的、历史沿革与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结合各地调研结果,借助专家研讨,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拟定调研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在政策目标、实施时间、筹资方式、保障方式、保障数量、覆盖疾病、覆盖人群、配套措施等的合理措施,对比政策实施实际现状,分析制度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自2001年上海市外冈镇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药物起,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16个省份,47个市(县)试点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台州市、西宁市、山东省等6个代表地区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自实施以来,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疾病的临床控制效果、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问卷调研中,共回收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163位相关专家的有效问卷。其中,98.2%的受访专家支持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的实施。多数专家认为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致力于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进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超过55%的专家认为政策应覆盖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等基层常见的慢性疾病。88.3%的专家认为遴选药品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医疗需求。同时,受访专家们普遍认为应由乡镇卫生院(7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9.1%)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全额保障药品。93.9%的受访专家认为需采取定期随访或管理政策以确保药品使用合适性。此外,当前政策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83.4%的专家认为患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了解程度偏低,77.9%的专家认为药品配送到位率偏低,63.8%的专家认为基层医生整体素质偏低,另有66.9%的专家认为存在药品使用不当、浪费、过度医疗、权力寻租和腐败等。结论: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在保障内容方面,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在筹资体系方面,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确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在药品遴选方面,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并建立定期调整和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的机制;同时契合于现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全额保障药品供应体系和有效过程监管机制;并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刘大胜[6](2020)在《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高概念、大数据时代,创新意识与原创思维得到高度重视,海量医疗数据的产生对医学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中医药学以天人相应、形神一体的思维模式与真实世界研究注重临床实际情况的理念不谋而合。将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有效地融入到中医药的诊治规律及精准化方药的探索中,使中医原创思维与形象思维、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相结合,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思路。顽固性高血压病(Resistanthypertension,RH)作为临床中常见、高发、难治性疾病,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引发心、脑、肾等多脏器的并发症,尤其容易引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目前中西医均未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使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认为RH多为虚实夹杂,主要体现在疾病日久,脏腑受损,阴阳气血失调,同时风、火、痰、瘀等相互兼夹,临床辨证困难。如何在真实世界下研究RH的诊治规律及其合并MACE的相关因素,克服辨证论治存在的客观证据欠缺与治疗方药缺乏精细的不足,逐步理清“病-症-证-药”之间的关系,实现由“症-药”的精准化用药思路以指导临床,提高诊治效果,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1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索中医药诊治RH过程中“病-症-证-药”的精准化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的形成方法,初步明确精准化方法的关键技术和适用范围,为中医辨证论治中由“症-药”的精准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2研究内容2.1研究真实世界下RH“病-证-药”的诊疗规律,比较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和RH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RH+MACE人群)的中西医诊断和用药规律的差异,探索RH的核心病机及处方思路;2.2通过GBM和XGBoost算法筛选RH患者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针对关键相关因素挖掘其与用药及中医证素的关联,结合相关因素对MACE发生的影响率,挖掘“症-证”“症-药”的规律,探索由“症-药”的精准用药方法的形成过程。3研究方案3.1真实世界下中西医诊治顽固性高血压病“病-证-药”的规律研究3.1.1病例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HIS系统中2015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的门诊和住院的RH患者。主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西医病名、中医病名、中医证类)、西药信息、中药信息。3.1.2设计类型本研究属于真实世界研究下的横断面研究。3.1.3目标人群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患者常伴发的不良事件对其分类,主要分为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和RH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RH+MACE人群)。3.1.4研究方法(1)RH总人群诊治规律挖掘:对RH总人群进行基本信息描述,然后对西医诊断名、西药及其分类、中医证素、中药等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分析,挖掘中西医核心诊断及用药,结合中医理论,对挖掘结果进行诊疗规律分析;(2)两类人群诊治规律比较:对RH人群和RH+MACE人群分别采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西医诊断、西药用药及分类、中医证素、中药、中医证素与中药之间的规律,分析两类人群核心诊断及用药规律的差异,总结两类人群的病理特点和用药思路,为下一步精准用药研究提供基础。3.1.5统计方法本研究使用R3.6.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一般统计方法、基线分析、关联分析等。3.2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关键“症-药”的方法研究3.2.1病例来源此研究内容需用完整电子病历信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住院治疗的RH患者中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与RH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RH+MACE人群)。主要信息包括HIS系统中的诊断、用药信息及EMR系统中的电子病历信息。3.2.2设计类型本研究采用真实世界中回顾性研究的设计,选取患者首次明确诊断为RH的病历记录进行研究。3.2.3目标人群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患者常伴发的不良事件分为RH人群和RH+MACE人群。3.2.4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以提升树算法中的GBM、XGBoost两种算法筛选相关因素,并用关联规则分析主要相关因素与中西药、中医证素的关联,初步明确针对主要相关因素使用的中药,以期达到由“症-药”的精准用药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1)构建RH人群与RH+MACE人群相关因素变量的筛选方法。①建立RH个体发生MACE概率的目标函数:引入对数似然比,构建RH个体发生MACE概率的对数函数g(X),X表示影响RH个体发生MACE的因素。②构建MACE目标函数的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采用自适应算法,自动将RH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合并疾病等多个维度的相关因素作为协变量不断引入MACE的目标函数g(X),构建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直至模型中含有交互阶数K个相关因素。(2)确定RH个体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估算MACE目标函数g(X)的初始值,通过Boosting算法,对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进行线性相加,通过不断调整模型残差,确定RH个体发生MACE相关因素。(3)建立RH+MACE主要相关因素由“症-药”的形成方法。针对RH+MACE的主要相关因素,如头晕、胸闷等,利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与其关联的核心证素与药对,分析其治疗相关因素的理论基础,得到针对相关因素的由“症-药”的精准用药。(4)建立RH与RH+MACE个体的分类模型。估算MACE目标函数g(X)的初始值,通过Boosting算法的不断迭代,将多个单棵回归树模型进行线性组合,估算RH个体分类到RH+MACE人群的概率。(5)结合关键“症-药”的结果识别相关因素对RH分类模型的影响。假设方药对相关因素有效,去掉对应的相关因素,再次对RH个体进行概率估算,根据概率变化识别这一相关因素对RH引发MACE结局的重要性,指导临床用药的精准性。3.2.5统计方法本研究以R3.6.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提升树算法中的GBM、XGBoost算法筛选相关变量,其他统计方法包括基线分析、一般统计分析等。4研究结果4.1真实世界下中西医诊治顽固性高血压病“病-证-药”的规律研究4.1.1研究人群根据RH的筛选流程,共筛选2015年1月2日-2019年11月5日的RH门诊及住院患者总人群4753例,其中RH人群807例,RH+MACE人群3319例。4.1.2年龄与性别RH总人群中,60岁以下RH患者男性多于女性,60岁及以上患者女性发病率逐渐上升,出现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P<0.001)。两类人群中,RH人群半数以上集中在60岁以下(53.4%),RH+MACE人群大多数集中在60岁及以上(74.8%)(P<0.001)。两类人群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4.1.3西医诊断名及相关疾病分析RH总人群中,共出现西医诊断名3306个。根据提升度>1,关联分析发现血脂代谢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较强(385例,置信度96.98%),高血压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心脏病、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联性较强(关联节点多)。两类人群中,RH人群关联疾病以高脂血症、糖尿病、关节痛等为主(关联节点多);RH+MACE人群关联疾病以高血压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主(关联节点多)。4.1.4中医诊断名及中医证类分析RH总人群中,中医诊断名以胸痹、失眠、心衰病、胸痹心痛病等为主,中医证类以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为主。4.1.5中医证素名及证素相关分析RH总人群中,中医病位以肝、脾、肾为主,“肺-心-经络”提升度较高(13.6154)。“气虚、血瘀、痰”为核心证素,“气虚-血瘀(支持度27.33%,置信度67.69%)”“痰-血瘀(支持度22.95%,置信度72.78%)”的支持度与置信度较高,说明“气虚血瘀”“痰瘀互结”是RH两个主要证类。两类人群中,RH+MACE人群病位在“心-肺-经络”之间关联度较RH高(提升度10.1916)。RH人群病素核心关联为气虚、血瘀、气滞、阴虚、阳亢;RH+MACE人群气虚、血瘀、痰、精亏、热等关联较高。4.1.6西药分类及药物相关分析RH总人群中,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使用频率最高(总人群占比>60%),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与其他降压药关联度最高(关联节点多)。两类人群中,RH+MACE人群使用呋塞米、螺内酯比RH人群高(关联节点多),酒石酸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也比RH人群高(关联节点多)。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为两类人群共同的常用药,RH+MACE人群调血脂药与其他药的关联高于RH人群(关联节点多)。4.1.7中药名及组方分析RH总人群中,以茯苓、竹茹、陈皮、半夏、甘草等利湿化痰药,黄芪、党参等补气药,丹参、赤芍、川芎、当归等活血药的频次及关联度高(支持度>5%,关联节点多)。两类人群中,茯苓、陈皮、半夏、白术等健脾祛痰药为两类人群共同核心处方。RH人群以天麻钩藤饮的思路明显,RH+MACE人群中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加丹参、川芎的思路明显(支持度>10%,关联节点多)。4.1.8中医证素与中药的相关分析两类人群中,RH人群以气虚、血瘀、阳亢为主,处方中阳亢与天麻钩藤饮,气虚与黄芪、白术、茯苓,血瘀与当归、川芎、赤芍等关联度高(支持度>3%,关联节点多)。RH+MACE人群中,痰证与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血瘀与丹参、川芎、当归,气虚与党参、白术的关联度高(支持度>5%,关联节点多)。4.2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关键“症-药”的方法研究4.2.1研究人群共纳入2015年4月27日-2019年10月25日电子病历信息完整的住院RH患者总人群2367例。其中RH无不良事件人群(RH人群)152例,RH+MACE人群1286例,共1438例患者。4.2.2一般信息(1)年龄特征:RH人群年龄均数及中位数均小于RH+MACE人群(P<0.001)。(2)性别、民族、婚姻、职业特征:两类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在RH+MACE人群高于RH人群。民族、婚姻无统计学差异(P>0.05)。(3)发病节气:雷达图显示,RH人群以霜降、寒露、处暑等节气较多,RH+MACE人群以寒露、处暑、立冬等节气较多。(4)一般体格检查:RH+MACE人群呼吸快于RH人群,RH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RH+MACE人群。身高、体重、BMI值、体温、心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4.2.3两种提升树算法相关因素筛选结果(1)GBM算法:前15位相关因素为舒张压、既往高血压、既往脑梗死、收缩压、胸闷、年龄60岁及以上、年龄60岁以下、个人吸烟时间、心率、两目乏神、大便秘结、体温、憋喘、颈动脉硬化、性别。分类模型正确率89.25%,精度92.05%,灵敏度96.43%,ROC曲线的AUC值为0.851。(2)XGBoost算法:前15位相关因素为舒张压、年龄60岁以下、心率、收缩压、胸闷、性别、年龄60岁及以上、下肢水肿、老舌、大便秘结、既往高血压、高血压3级、既往脑梗死、两目乏神、憋喘。分类模型正确率93.4%,精度94.2%,灵敏度98.9%,ROC曲线的AUC值为0.897。(3)两种算法综合结果:舒张压、收缩压、年龄60岁及以上、年龄60岁以下、性别、既往高血压、既往脑梗死、心率、胸闷、两目乏神、大便秘结、憋喘等12个相关因素共同出现,结合临床特点,以胸闷、两目乏神、憋喘为主要症状进行“症-证”“症-药”的用药挖掘。4.2.4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症-药”规律挖掘与分析(1)西药结果:“胸闷”与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等关联较高(关联节点多)。“两目乏神”与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关联较高(关联节点多),“憋喘”关联不明显。(2)中药结果:“胸闷”与半夏、陈皮、茯苓等利湿化痰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药,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药关联较高(支持度>13%,关联节点多);“两目乏神”与黄芪、党参、甘草等补气健脾药,茯苓、陈皮等利湿化痰药,赤芍、当归、川芎等活血药关联较高(支持度>13%,关联节点多);“憋喘”关联不明显。组方配伍中发现半夏泻心汤、温胆汤、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芎芍胶囊等方剂配伍思想。(3)症状与证素结果:“胸闷、弦、腻、两目乏神、下肢水肿”与“血瘀”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60%),“胸闷、下肢水肿、睡眠欠佳”与“气虚”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55%),“胸闷、腻、弦”与“痰”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55%);“两目乏神、面色少华、精神欠佳”与气虚关联度高(支持度>13%,置信度>47%),“两目乏神、精神欠佳、腻”与痰关联度高(支持度>14%,置信度>50%),“两目乏神、精神欠佳”与血瘀关联度高(支持度=13.22%,置信度=57.05%)。(4)“症-药”的精准用药:若“胸闷”合并“苔腻、脉滑”,可使用“半夏、陈皮、茯苓”;若“胸闷”合并“两目乏神、下肢水肿”,可使用“黄芪、丹参、白术、甘草”;若“胸闷”合并“脉弦、睡眠欠佳”,可使用“川芎、当归、赤芍”。若“两目乏神”合并“苔腻、脉滑”,可使用“茯苓、陈皮”;若“两目乏神”合并“脉弦、胸闷”,可使用“赤芍、当归、川芎”;若“两目乏神”合并“面色少华、精神欠佳”,可使用黄芪、党参、甘草。4.2.5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对RH+MACE的概率估算及重要性识别用20个相关因素的重要性绘制瀑布图发现最初对RH个体分类为RH+MACE人群的可能性为98.57%,在改善“胸闷”“两目乏神”两个主要相关因素后,可能性下降至94.78%。5结论5.1 RH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理性质以“风、火、痰、瘀、虚”为主。RH无不良事件时多为阴虚阳亢,风阳变动,兼有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后,痰瘀互结,蕴毒化火,阻遏气机,煎液伤津,“风、火、痰、瘀、虚”互为因果,病性更加复杂多变。5.2 RH治疗当虚实兼顾。RH无不良事件时应平肝、补气、祛痰,以天麻钩藤饮、当归补血汤、温胆汤等为主,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后,应补气活血、痰瘀同治,以当归补血汤、黄连温胆汤、冠心Ⅱ方、芎芍胶囊等为主。5.3本研究首先通过描述性与推断性统计及关联规则的方法,探索了“病-证”、“证-药”的规律,然后通过GBM、XGBoost等提升树算法筛选相关因素,寻求“症-证”、“症-药”的内在关联,最终得出关键“症-药”的精准用药挖掘方法切实可行。6创新点6.1本研究较早基于真实世界临床证据,挖掘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的RH的中西医用药规律,初步解决了从“病-证”、“证-药”及“症-证”、“症-药”的用药过程,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6.2本研究以RH为范例,较早将真实世界研究思路与提升树算法等技术相结合,探索中医辨证论治中由“症-药”的精准用药形成的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精准方药方案的挖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梁汝江[7](2020)在《新疆某师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并验证社区管理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预测模型,探索分类算法、预测因子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对服药依从性预测能力,以及人群分亚组建模对预测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典型抽样选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3个位于城市的社区和2个周边团场,于2017年7月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使用自制调查表测量服药依从性、预测因子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与服药依从性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变量后穷举其所有可能组合,应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反向传播算法建模,十折交叉验证后以符合率为模型的预测能力评价指标。对比不同算法模型的符合率;筛选出每类算法模型中符合率排前五的模型,分析其纳入的预测因子,找出最有预测潜力的变量类别;在模型的预测因子中加入生活方式依从性后,对比模型的符合率变化以验证生活方式依从性对服药依从性的预测能力;按照血压值是否达标将患者分成已达标和未达标两个亚组,重新建模并对比亚组中模型预测能力是否变化。结果:1.纳入调查对象1131名。患者年龄为73.13±7.40岁,女性占63.13%。收缩压为136.95±15.78mm Hg,舒张压为77.66±10.10mm Hg,664名(58.71%)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426名(37.67%)高血压患者不依从服药。初步筛选变量后,9个变量被保留:自评健康、收入、居住地、疾病严重程度、共患糖尿病、病程、是否享受慢性病保险与依从性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变量基于经验保留。2.9个预测因子组合产生511个数据集,建立1533个模型,符合率为61.76%±1.04%。支持向量机模型符合率为62.20%±0.003%,随机森林模型符合率为60.88%±1.33%,反向传播算法模型符合率为62.21%±0.004%。3.符合率排前五的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反向传播算法模型共15个模型中,社会经济因素、卫生系统因素、疾病相关因素是被纳入频率最高的变量类别。4.15个模型预测因子中加入生活方式依从性后,模型的符合率最高。支持向量机模型符合率最高为64.10%;随机森林模型为63.40%;反向传播算法模型为64.46%。5.将患者分成血压未达标组(N=467)和已达标组(N=664)分别建模。相较于总样本的反向传播算法模型,已达标组中符合率从63.46%上升到64.91%。其他模型在人群亚组中符合率均下降,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未达标组中符合率降为60.17%,已达标组中降为63.25%;随机森林模型在未达标组中降为62.53%,已达标组中降为59.64%;反向传播算法模型在未达标组中降为63.60%。结论: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预测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社会经济因素、卫生系统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有最好的预测潜力;增加生活方式依从性作为预测因子可以一定程度增加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中对血压已达标患者和未达标患者分别建模不能增加模型的预测能力。
梁胜翔[8](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林子舒[9](2020)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左心室做功、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观察针刺调神方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焦虑、睡眠指数等量表的评估,观察针刺调神方对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通过对比针刺调神方与西药常规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探析针刺调神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势。方法:根据纳排标准规定,本研究最终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3例患者自行要求退出,予以剔除,最终有67例受试者完成本实验,将67例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由有经验的医生开出西药处方治疗进行规范降压,处方:硝苯地平控释片;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血压不能控制达标者,则换用或加用第2种降压药物继续治疗,口服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经验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针刺调神方治疗,针刺调神方:印堂、神庭、四神聪、百会、内关(双)、三阴交(双)、血压点(双)、中脘、天枢(双)、关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量两组患者的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数值范围,观察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LSW)、每搏外周阻力(SSVR)、每搏外周阻力指数(SSVRI),射血前期(PEP),左室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STR),射血收缩指数(EPCI),变力状态指数(ISI),心率(HR)。测量方法:由同一名医师在治疗前后使用CSM3100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将2对电极片粘至颈部两侧及平行剑突的胸部两侧(腋中线处)。将导线正负极与对应电极连接,打开仪器进入界面,输入患者基本信息,静待2分钟后,仪器显示器出现数据,待数据基本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数据;再进行血压、高血压中医临床症状评定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的记录,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量表总分变化,治疗后按照血压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高血压患者,射血收缩指数(EPCI)、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率(ST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阻力(SSVR)、外周阻力指数(SSVRI)、左室做功(LSW)、左室做功指数(LSW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EPCI、VET、STR、H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O、CI、SSVR、SSVRI、SBP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比较,CO、CI、EPCI、STR、HR、SBP、DBP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VR、SSVRI、LSW、LSWI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疗效判定显效13个,有效16个,无效有4个,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个,有效14个,无效有7个,总有效率为79.41%。经检验,血压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有效27个,无效有6个,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20个,无效有14个,总有效率为58.82%。经检验,中医症状总积分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治疗组无焦虑患者17例,可能焦虑患者9例,肯定焦虑患者7例,明显焦虑0例;对照组无焦虑患者7例,可能焦虑患者16例,肯定焦虑患者9例,明显焦虑2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神针刺处方的特点,是注重脏腑和气血同调,达到形神相合,形神统一。诸穴合用,调养心神,则气血调和,化生有源,五脏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经络通畅,使五脏六腑之精上达于头,使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他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针刺调神方在降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方面有明显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且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保护心脏功能及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经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程度分布发生改变,多数患者由有焦虑患者转变为无焦虑,焦虑程度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调神针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均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治疗后治疗组组患者的焦虑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着差异,并且焦虑程度分布较对照组也改变更多,说明针刺调神方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方面有明显作用。针刺能够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益气血、调和肝脾,化痰祛湿来调畅气机,调和脏腑以至神安,神安则情志病才能好转。治疗组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说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稳定,睡眠质量也跟随提升。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较药物组差异显着,说明针刺调神方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针刺不光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方面有作用,还能通过对患者的神的调节,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和睡眠情况都得到了改善,达到形神统一,则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处在“降压效应”及“降压外效应”之间,这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降压外效应即抗高血压治疗不应局限于降压,还需要兼顾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大动脉弹性,减少症状,从而防止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众多证据表明降压本身并不能解决从危险因素到终点事件这一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完全解释降压治疗所带来的全部心血管效益。降压达标不是指血压的数值达标,尚有其他含义。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一道参与疾病的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降压达标不能单方面理解为血压数值的降低,还应理解为包括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临床疾病进行积极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既往倡导的降压,为血压数值的达标,并没有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本研究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根本上减少了高血压的发病,以及靶器官损害和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切断了高血压恶性循环链,可能是控制高血压、降低变异性、保护靶器官及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针刺调神方能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机体阴阳调和、气血调和的状态。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高血压的防治。
刘璐[10](2020)在《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现状、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负担日益增重,不仅对居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也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自2009年我国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慢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纳入其中。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慢病健康管理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免费为辖区内NCDs患者(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提供疾病筛查、随访评估与分类干预、健康体检三项服务。重庆市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给予了大量的投入。本文旨在通过对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健康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慢病健康管理质量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定量(问卷调查)定性研究(专题小组讨论和关键人物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健康管理卫生服务需方(慢病患者)和提供方(基层医疗机构)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健康管理项目实施现状、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慢病健康管理质量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有目的选择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地点,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病健康管理现状进行研究;采取分层抽样选取重庆市24个区县为研究地点,对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健康管理人员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研究。1)问卷调查:采用问卷对8个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NCDs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慢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其对慢病健康管理健康的知晓、利用、满意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区县基层医疗机构从事慢病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慢病管理人员的一般情况、慢病健康管理能力自评、培训情况、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等内容。2)专题小组讨论:采用目的抽样,在所选的8个社区组织NCDs患者参加专题小组讨论,了解NCDs患者对慢病健康管理服务知晓、利用、评价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原因等。3)关键人物访谈:在所选的8个社区,有目的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关键人物访谈,了解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政策,社区居民主要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结果1.重庆市沙坪坝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健康管理现状总体上,NCDs患者对慢病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利用、满意度总体较好,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三项健康管理项目(慢病筛查、慢病随访评估与分类干预、健康体检)总体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均超过93%,但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方面的知晓率(58.5%)、利用率(62.4%)偏低。1)NCDs患者慢病管理知晓相关因素:户口所在地是高血压患者知晓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相关因素(P<0.05),农村户口知晓率均低于城市户口居民。卫生服务质量是NCDs患者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相关因素(P<0.05),服务质量差者知晓率均更低。部分乡镇卫生院患者表示不清楚慢病健康管理项目,只知道有测量血压和血糖。2)NCDs患者健康管理利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健康意识薄弱,忽略健康指导的重要性;二是生活方式难以改变,不能很好遵守医生指导;三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信任;四是缺乏时间,没有时间配合随访;五是健康宣传不到位。3)大多数NCDs患者对健康管理服务满意。高血压患者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健康体检(93.6%)和健康指导(82.3%)。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不齐全,设备落后;二是体检项目少,针对性不够;三是提供的卫生服务有限,不能满足其真正的卫生需求;四是对健康指导内容存疑;五是认为健康指导内容针对性不强。2.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健康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健康管理人员以年轻人为主,30岁以下的占40.3%,工作年限少于三年的占42.1%;85.7%的人员承担了三项以上岗位的工作;61.6%的人员是大专学历,92.7%的人员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5%的人员是护理专业,72.4%的人员是初级职称。在工作胜任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管理人员对所承担的慢病健康管理项目知晓率都很高,超过99%。在工作胜任方面,总体情况比较好,高血压、糖尿病三项健康管理服务(检查发现、健康体检、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的胜任率均超过95%;胜任情况不佳的主要在健康教育方面,健康教育五项工作(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胜任率均低于86%,其中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不到80%。不胜任的原因主要为缺乏相关知识、知识和技能均缺乏。基层医疗机构类别、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医学教育,担任岗位数量是健康教育胜任情况的相关因素。在接受培训方面,87.2%的基层慢病健康管理人员近半年参加过培训,最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专业知识(17.7%)、专业技能(16.7%)及基本公共卫生规范(15.9%);最希望的培训方式是现场指导(32.0%);最希望的培训频率是每半年2次(31.1%)。在工作满意度方面,57.8%的人员对工作满意,且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改善收入可以改善工作满意度。结论重庆市沙坪坝区基层医疗机构NCDs患者健康管理总体情况较好,有较高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但是NCDs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不均衡,不同人群利用率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目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公共卫生研究能力不足、医防融合不紧密等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病健康管理还面临以下挑战:一是NCDs患病人群数量庞大;二是NCDs患者健康素养有待提高;三是上级部门对慢病健康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重视不够;四是现代化手段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应用不足。根据慢病健康管理现状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层面:一是创造良好的慢病健康管理支持性环境,从政策制定、财政投入、舆论引导等多方面为慢病健康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从增加人员编制,提高人员薪资待遇,增加基层药物配备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强慢病健康管理的顶层设计,按需动态调整慢病健康管理项目内容,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慢病健康管理激励机制,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依托新技术探索建立慢病健康管理新模式。2.基层医疗机构层面:一是进一步深化慢病健康管理理念,明确慢病健康管理不等于NCDs患者的管理,大力推进辖区范围内的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分配机制,进一步激发慢病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四是推广新型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五是开展个体化健康服务,增强服务项目吸引力。3.慢病患者层面:一是自觉提高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健康促进能力。二是主动参与慢病健康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防治,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健康水平。
二、高血压病人药物利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病人药物利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形式概念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一、高血压的定义 |
二、高血压诊断标准 |
三、现代西医对高血压病病因的认识 |
四、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五、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
六、现代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 |
七、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第二节 历代医籍对本病的论述 |
一、历代沿革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形式概念分析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形式概念分析的概念 |
一、形式概念分析介绍 |
二、形式概念分析的内容 |
三、数据输入和预处理 |
四、形式背景优化 |
五、建立图矩阵 |
六、构建图形 |
第二节 属性偏序理论的概念 |
一、属性偏序结构图 |
二、属性偏序结构-可视化新方法 |
三、基于偏序形式结构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知识发现的可行性 |
第三章 文献分析研究 |
第一节 资料采集、录入与处理 |
一、资料来源 |
二、数据录入与分析 |
三、数据规范化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高血压“眩晕、头痛”的辨证 |
第二节 辨证分型取穴特点及理论依据 |
一、肝阳上亢证型 |
二、肝肾阴虚证型 |
三、痰湿壅盛证型 |
四、阴虚阳亢证型 |
五、气血亏虚证型 |
六、肝火亢盛证型 |
第三节 高血压的高频经脉和穴位 |
第四节 配伍穴位多样 |
第五节 选穴的分布位置 |
第六节 针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循经取穴规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老年慢性心衰并房颤患者药物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老年CHF合并Af患者总体一般临床资料情况 |
3.2 老年CHF合并Af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分析 |
3.3 老年CHF合并Af患者服药依从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4 老年CHF合并Af患者1 年终点事件分析 |
3.5 1年全因死亡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
3.6 1年全因死亡的资料对比 |
3.7 1年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多元Cox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老年CHF合并Af患者基线资料特征 |
4.2 老年CHF合并Af患者服药依从性分析 |
4.3 老年CHF合并Af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4.4 研究中的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状况及依从性电话随访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及MCID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 |
1.3 高血压PRO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高血压PRO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1.2 调查现场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确定 |
2.2 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 |
2.2.1 高血压PROISCD-HY(V1.0)量表 |
2.2.2 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调查 |
2.2.3 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调查 |
2.2.4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调查 |
2.3 调查方法 |
2.3.1 问卷调查方法 |
2.3.2 体格检查 |
3 研究内容 |
3.1 计算PROISCD-HY(V1.0)量表总分、各领域和侧面得分 |
3.2 制定高血压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 |
3.2.1 锚法 |
3.2.2 分布法 |
3.3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比较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学原则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1 研究对象的总体人口学特征 |
1.2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 |
2 研究对象的总体PRO情况 |
3 高血压患者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制定 |
3.1 主观锚法制定MCID |
3.1.1 以主观锚法制定MCID正向变化值和负向变化值 |
3.1.2 以主观锚法制定MCID(不分正负向变化) |
3.2 分布法制定MCID |
3.2.1 以效应值(ES)和标准差(SD)为中介指标计算MCID |
3.2.2 以标准测量误差(SEM)和可靠变化指数(RCI)为中介指标计算MCID |
3.3 高血压患者PRO的最终MCID |
4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比较(统计学角度) |
4.1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组合高血压患者PRO情况 |
4.2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两因素方差分析 |
5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比较(MCID角度) |
讨论 |
1 高血压患者的PRO现况 |
2 高血压PRO量表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制定 |
3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有差异 |
4 研究不足之处 |
5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综述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总结赵海滨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
3.2 药物分析 |
3.3 患者各证型统计 |
4.总结分析 |
4.1 整体情况分析 |
4.2 各证型用药规律的分析 |
5.结语 |
5.1 赵海滨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特点 |
5.2 研究中尚存的缺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
1.2.2 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
1.2.3 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国际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经验梳理 |
1.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总结与分析 |
1.4.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优化策略分析 |
1.4.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2.1 文献研究 |
2.2.2 问卷调查 |
2.2.3 专家访谈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 |
3.1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分析 |
3.1.1 台州市——“免费药品,全额保障” |
3.1.2 西宁市——“免费药品,精准扶贫” |
3.1.3 山东省——“多种模式,综合并存” |
3.1.4 启东市——“住院药品,全额保障” |
3.1.5 上海市——“医保资金,全额报销” |
3.1.6 广州市花都区——“一元看病,免费用药” |
3.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卷调查 |
3.2.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
3.2.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实施关键问题 |
3.2.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4章 讨论 |
4.1 效果与存在问题 |
4.1.1 台州市 |
4.1.2 西宁市 |
4.1.3 山东省 |
4.1.4 启东市 |
4.1.5 上海市 |
4.1.6 广州市花都区 |
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结果分析 |
4.3 对策与建议 |
4.3.1 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 |
4.3.2 政策应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 |
4.3.3 政策应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定期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 |
4.3.4 政策应保障药品供应的体系,建立有效过程监管机制 |
4.3.5 政策应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
4.3.6 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 |
4.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4.4.1 研究创新 |
4.4.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
1 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渊源 |
2 真实世界研究的常见类型 |
3 真实世界研究的特点与优势 |
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5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
6 真实世界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综述二 顽固性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定义及其致病风险 |
2 西医学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 |
2.2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西医治疗方案 |
3 中医学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认识 |
3.2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 |
3.3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辨证研究 |
3.4 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 |
4 顽固性高血压病研究的述评及展望 |
第二部分 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图 |
研究内容一 真实世界下中西医诊治顽固性高血压病“病-证-药”的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设计方案 |
2 研究结果 |
2.1 顽固性高血压病总人群研究结果 |
2.2 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群与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类人群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年龄、性别是影响顽固性高血压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
3.2 顽固性高血压病属高血压3级时易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
3.3 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人群的西药以保护靶器官、降低恶化风险为主 |
3.4 顽固性高血压病核心病位以“肝、脾、肾”,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3.5 顽固性高血压病治疗应虚实兼顾 |
研究内容二 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关键“症-药”的方法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设计方案 |
2 研究结果 |
2.1 研究人群 |
2.2 一般信息 |
2.3 两类人群临床信息比较 |
2.4 两种提升树算法相关因素筛选结果 |
2.5 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症-药”规律挖掘与分析 |
2.6 以症为主的相关因素对RH+MACE的概率估算及重要性识别 |
3 讨论 |
3.1 真实世界研究与大数据处理方法为中医药精准方药的挖掘提供了依据 |
3.2 GBM和XGBoost等提升树算法为非线性复杂关系的挖掘提供了方法学思路 |
3.3 筛选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对疾病预后有参考价值 |
3.4 针对相关因素的精准用药方法切实可行 |
3.5 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与精准用药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预测和治疗提供思路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7)新疆某师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高血压病流行广、危害严重 |
1.2 服药依从性差是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1.3 高血压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 |
1.4 预测个体患者服药依从性可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可能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总结 |
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4 研究内容 |
材料与方法 |
1 数据收集 |
1.1 调查地点 |
1.2 样本量计算 |
1.3 调查对象 |
1.4 调查工具 |
1.5 现场调查 |
1.6 质量控制 |
2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 |
2.1 数据预处理 |
2.2 变量选择和构建数据集 |
2.3 预测模型的选择 |
2.4 模型验证 |
2.5 评价指标 |
2.6 建模过程 |
3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依从性现状 |
1.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1.2 调查对象服药依从性现状 |
1.3 调查对象生活方式依从性现状 |
2 变量选择结果和模型结果 |
2.1 初步变量筛选结果 |
2.2 封装法模型结果 |
2.3 封装法变量选择结果 |
2.4 纳入生活方式依从性作为预测因子后的模型结果 |
2.5 对血压未达标和已达标患者分别建模结果 |
讨论 |
1 方法学与指标选择 |
1.1 方法学选择 |
1.2 指标选择 |
2 依从性现状 |
3 模型预测能力和建模过程探讨 |
3.1 模型预测能力 |
3.2 变量的预测潜力 |
3.3 生活方式依从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
3.4 亚组分析 |
4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4.1 创新性 |
4.2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调查问卷 |
2 附表 |
3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9)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 |
1.1.1 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医学认识 |
1.1.2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概述 |
1.1.3 关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认识 |
1.2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
1.2.1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病 |
1.2.2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 |
1.2.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本量的估算 |
2.1.2 研究对象 |
2.1.3 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中止试验标准 |
2.1.7 剔除标准 |
2.1.8 脱落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2.2.1 随机方法及分组 |
2.2.2 盲法 |
2.2.3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主要结局指标 |
2.3.2 次要结局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4.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
2.4.2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2.6 结果分析 |
2.6.1 一般资料 |
2.6.2 治疗前各指标比较 |
2.6.3 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
2.6.4 疗效比较 |
2.6.5 治疗后焦虑程度的分布 |
2.6.6 不良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调神含义及针刺调神方选穴方义 |
3.1.1 神的含义 |
3.1.2 调神含义 |
3.1.3 调神处方及其方义 |
3.1.4 针刺调神方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 |
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
3.2.1 改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
3.2.2 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
3.2.3 针刺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意义 |
3.3 针刺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分析 |
3.3.1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
3.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
3.3.3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 |
3.4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现状、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现状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现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
4.1 主要发现 |
4.2 对策建议 |
4.3 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健康管理发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血压病人药物利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形式概念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规律研究[D]. TAN YIN SHEN(陈云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老年慢性心衰并房颤患者药物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 梁晓娜.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及MCID制定[D]. 唐顺定.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总结赵海滨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D]. 贾静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巍巍. 吉林大学, 2020(01)
- [6]真实世界下顽固性高血压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治规律研究[D]. 刘大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7]新疆某师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预测研究[D]. 梁汝江.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8]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9]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D]. 林子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现状、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 刘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标签:高血压论文; 健康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原发性高血压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