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识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常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文献综述)

林子瑞[1](2020)在《信阳市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身心发展规律对于音乐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教师不再是单单的“传教者”,更要担任“指引者”的角色。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影响是持久的,它关乎着每位学生的成长,也关乎着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发展。音乐学习心理是对学习者音乐学习过程中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的研究,主要包含了教育心理学和音乐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撰写主题上,笔者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理念来进行写作,主要围绕着“音乐学习心理”的课题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对象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论文研究方法上,笔者采用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参考了音乐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着作及文献,并结合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学生心理现状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论文研究目的上,希望通过自身的调查和研究,为小学阶段的优质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也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音乐教师多关注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发展,尊重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发展差异,以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的视角来设计音乐教学,将学生学习心理与教师教学对策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维持学生音乐学习动机,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践行好新课程标准,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音乐学习心理的概念、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二部分:笔者主要针对音乐学习动机以及音乐心理能力两方面,对信阳市小学阶段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论文的撰写提供现实依据。第三部分:笔者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心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因素给予揭示。第四部分:笔者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及调查结果,在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一定的教学对策。

唐小乔[2](2019)在《杜威教育思想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经历过三个重要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杜威学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教育思想,教育界对其持全盘肯定和积极推崇的态度;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受到东西方僵硬的政治局面以及国内阶级斗争日益激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杜威教育思想遭到冷落和摒弃,甚至一些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愤懑地抨击了他的教育理论;到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的政治局面逐渐趋于平稳,教育界也重新开始审视杜威的教育思想,并进行冷静和客观地分析。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以儿童为中心”等教育思想,主张顺应儿童的天性,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发挥儿童不同的个性和兴趣,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强调平等民主的教育观念。主张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重视教育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等等,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现代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但是,杜威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难免带有些许理想主义色彩,过分注重以儿童为本位,而忽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以及教育思想中某些观点有不切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心理习惯的地方等等。由此可见,对待杜威教育思想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们分析和研究杜威教育思想对过去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影响,是想将杜威教育思想当中一些好的经验、一些合理的、科学的观点应用到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一些辅助性的思考。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1章:绪论。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杜威教育思想对胡适、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胡适和陶行知之前,蔡元培、黄炎培等人已经关注到了杜威教育思想的意义,但他们的立足点在整个中国的宏观教育上,胡适和陶行知是比较针对性地开始注意到杜威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的。第3章:杜威教育思想在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壬戌学制》的制定;语文课程改革之国语课程纲要设置和内容设置;语文教材的改革之《开明国语课本》;语文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改革。第4章:在分析和评价杜威教育思想对民国语文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思考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哪一些观点和方法可以为我们在语文教育实践和理念中所采用。

徐海娇[3](2017)在《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软化及淡化的窘境。沉寂许久的劳动教育再度被人提起,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的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当然也有它新的混乱和不足。价值是劳动教育的“生命之维”,探讨劳动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出路之一,是提升理论研究自觉意识的一种努力,是对新时期新语境的一种主动回应。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一方面,如何理解“劳动”概念,是探讨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本章首先从词源学、概念辨析对“劳动”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劳动教育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概念阐释、体系及其特点揭示劳动教育的理论范畴,有助于从根本上澄清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误解,提升劳动教育的研究深度,延展劳动教育的研究空间,扩展劳动教育的研究视野。第二章,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劳动教育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为实现各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又折射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为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对历史进程进行时序划分方法。劳动教育在雏形建立时期凸显“体能”、全面探索时期侧重“生产”、十年文革时期变成“工具”、恢复重建时期突出“技术”、改革深化时期立足“素养”。不同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各有侧重,勾勒劳动教育价值重心的变迁轨迹,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轨迹以及此种价值取向在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试图探寻我国未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点和努力方向,从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对于“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评比、误解为休闲娱乐、误用为惩罚手段,弱化为技能培训。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的“外在化”、内容的“知识化”、方法的“规训化”、途径的“去身体化”、环境的“去自然化”等价值症结。价值危机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第四章,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从可能空间、期望空间、到现实空间这一立体的认知图式出,个体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未完成存在具有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超越的内在需求,内在的需求划定出了人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劳动教育作为个体积累经验、涵养公共理性的方式以及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这一本体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与生产力的耦合以及与文化的共生等外在条件,成为制约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到现实空间探索劳动教育价值,有助于我们突破主客体关系中认知价值的思维局限,看到价值是具有通过提升人的认识和改善外在条件而不断被“开发的可能性”。第五章,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生成问题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劳动教育如何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荡起幸福人生的重要教化方式,在实践取向上应当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走向身体解放,注重学生的体验,从而弥合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裂隙。在劳动创造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结语,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真善美的统一。新时期,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与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内蕴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米丽梅[4](2017)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无论是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守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完善制度提升治理能力;还是激发活力构筑文化强国,都需谨记习近平同志“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在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确实加强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课题。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生活与哲学》教学的实际,详细论述了《生活与哲学》与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即从课程目标看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课程内容看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课堂教学看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课程评价看创新意识的培养;依据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了《生活与哲学》教学在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作了深入的探讨,从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业布置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训练、在考核评价中突出学生创新意识的检测、在教学反思中检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得失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实施策略;最后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阐述了《生活与哲学》课程中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课例。

夏志伟[5](2017)在《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是中国美育课程建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尝试提出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方案。全文包括4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起与基本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第一章对中西方审美教育的回顾与当代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而引出民族美育提出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描述“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的产生背景,分析课程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的研究,阐释课程的性质、理念、体系的相关理论、课程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与学生评价方式与方法。第四章探讨以舞蹈为核心的中国民族美育课程的当代意义。最后是全文结语,提出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教育应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多元的教学方法,与建立中小学舞蹈艺术视频资料库。

赵燕[6](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认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李少君[7](2012)在《承前启后,重建体系 ——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果将1951年《历史教学》的创刊看做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全面铺开,此领域已走过了一个甲子。在这一个甲子中,八十年代是非常重要并且特殊的时期。新中国头三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往往局限于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分析、运用,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进入八十年代,这种现象有所改变。最重要的,学界在探索中初步建立了中学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八十年代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八十年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国家政策也时常变动。拉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或自觉或被迫地急促前行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基础教育大环境的变动、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以及教学实践的困顿。基础教育大环境的变动以“三个面向”的提出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为代表。这是研究能够开辟新天地的前提。此外,历史教育从业者的学习和借鉴能力,也在引进外国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然而,国内的历史教育并非一帆风顺。历史教学举步维艰,教科书改革迫在眉睫。但换个角度看,可以说实践的困顿激励了学界寻找解决之道。上述种种,影响了学界的研究走向。八十年代的历史教育从业者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以教学目标研究、教育功能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等多个领地为重点耕耘对象,为历史教育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砖瓦。其一,八十年代开始使用“三项任务”这个体现了新目标观的说法。学界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以“双基”讨论为转变的起点,而以能力培养研究为转变的突破口,最终提出了“三项任务”。另一方面,社会和学界一直在拷问历史教育的价值问题。承接五六十年代而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显然无法完全概括新形势下历史教育的功用。很快地,德育、美育、情感教育等诸多课题被提出,拓展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八十年代中后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其中最显眼的是上百种教学方法的竞相争艳。这些教学方法虽然着眼的角度不同,但逐步突破满堂灌的注入式,转向启发式,是可见的趋势。此外,标准化考试与测量、教材改革、比较历史教育等三个新出现的研究课题,填充了空白,成为新的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八十年代是文革灾殃过后的新时代的开端。在承接了五六十年代的经验后,研究者们没有固步自封。他们以各种养料充实自己,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课题,其萌芽,都在八十年代。这是一个承前启后,奠定新时代基础的转型期。

徐娟[8](2010)在《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整合之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常识课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但在进行这一方法教学时也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近年来被大量运用于课堂教学。如何把多媒体技术手段与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改善和提高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达到优化法律常识课教学的目的,已经成为法律常识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张爱琴[9](2010)在《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乡土教材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历经百年,没有衰竭,这说明乡土教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多限于乡土教材的历史追溯、文本分析和经验总结,很少对乡土教材的功能和生存空间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范式,主要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个案对象,采用整体研究与专门研究相结合、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宁夏乡土教材进行搜集、调查和文本分析,在梳理宁夏乡土教材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两个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野点进行深度调研,审视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成因与功能,试图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个案参考。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无论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力,提供谋生的机会和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土教材以自身独特的功能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但是,受价值取向、社会制度、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乡土教材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正向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乡土教材的功能隐性化、微弱化,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诱发了一些负向功能。当然,与乡土教材的正向功能相比,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非常微弱,是可以调节、控制和转化,却不能忽视的。乡土教材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又要立足乡土社会。这是本研究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定位。只有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乡土教材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得以生存;只有从乡土实际出发,乡土教材才能在乡土社会中立足。在对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从理论、制度和实践等角度全面、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建设乡土教育体系;完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评价体制;形成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促进大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实现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赵东梅[10](2005)在《研究性学习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单纯地应付考试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性学习近几年发展很快,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各地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导致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地域性差异问题;急需强化向学科教学“主渠道”渗透的问题;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的评价方法问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问题等。特别是在向各学科教学渗透过程中存在如何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进度、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时间的关系问题。这些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问题都尚待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局限和单纯学科教学的弱点决定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它们各自的特点又为相互结合提供了可行性,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使双方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经济常识课的德育性质和时代感、实践性强的特点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力图在本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高一经济常识课与研究性学习的相互渗透与结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笔者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问题探讨模式和课外教学课题研究模式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通过不同形式的具体教学实例,探索出两种模式运用中的具体实施阶段。课堂教学问题探讨模式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阶段、问题研究阶段、问题小结阶段和问题提升阶段。课外教学课题研究模式具体分为五个阶段:1、提出、分析、选择、确定课题;2、制定研究计划、写出开题报告;3、研究实施过程;4、结题;5、展示研究成果,考核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反馈、总结研究过程。 通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和有效、公正、客观的评价方法,逐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资料和问题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正确观察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师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常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提纲范文)

(1)信阳市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关于音乐学习心理
    二、研究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讨论访谈法
第二章 小学阶段音乐学习心理现状调查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音乐学习心理表述
    二、调查背景
    三、调查内容
        (一)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
        (二)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四、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调查法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低中年级调查结果分析
        (二)高年级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一)家庭环境因素
        (二)学校环境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
    二、个体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认知因素
        (三)性别因素
        (四)人格因素
第四章 基于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的对策研究
    一、个人素质的提升
        (一)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音乐表现力的塑造
        (三)音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音乐歌唱课教学策略
        (二)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三、课程组织与教学形式的设定
        (一)基于先行组织者的设定
        (二)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设定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教师问卷
附录 B:学生问卷
附录 C:学生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杜威教育思想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研究法
        1.3.3 个案研究法
第2章 杜威教育思想对民国教育家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2.1 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2.1.1 自由民主的教育观
        2.1.2 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原则
        2.1.3 演说与质疑的教学法
    2.2 对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2.3.1 推行大众语文运动
        2.3.2 推行语文教学改革
        2.3.3 推行平民教育
第3章 杜威教育思想对民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影响
    3.1 对《壬戌学制》制定的影响
        3.1.1 《壬戌学制》制定过程
        3.1.2 《壬戌学制》的标准和内容
    3.2 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影响
        3.2.1 国语课程纲要设置
        3.2.2 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纲要
    3.3 对语文教材改革的影响——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
        3.3.1 以儿童为本位的教材取向
        3.3.2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材内容
    3.4 对语文教学法改革的影响
        3.4.1 语文教法的理论研究专着
        3.4.2 语文教法的实验改革
第4章 杜威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4.1 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4.1.1 提供实践活动和语文技能训练平台
        4.1.2 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
    4.2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3 采用“激趣”的语文教学方法
        4.3.1 激趣导入
        4.3.2 想象激趣
        4.3.3 比较激趣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价值危机的诉求——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二)理论深化的呼唤——研究这一问题的空间
        (三)社会变革的冲击——研究这一问题的契机
        (四)成长经历的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旨趣
    二、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劳动”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关于“教劳结合”的研究——为本研究聚焦新的起点
        (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一)可能创新
        (二)存在局限
第一章 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
    一、劳动的概念诠释
        (一)劳动的概念厘定
        (二)劳动的概念辨析
    二、劳动的理论谱系
        (一)我国劳动思想渊源
        (二)西方劳动思想渊源
        (三)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三、劳动教育的界定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辨析
        (二)劳动教育的概念流变
    四、劳动教育的体系、特点
        (一)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教育特点
第二章 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一、雏形建设时期(1949-1956)——凸显“体能”
        (一)劳动教育的直接契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
        (三)劳动教育的思想:“以俄为师”的理论底色
        (四)“体能”主导下的劳动教育——为工农服务
    二、全面探索时期(1957-1965)——侧重“生产”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倡勤工俭学
        (三)劳动教育的调整——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四)劳动教育的思想:“本土探索”的转向
        (五)劳动教育的重点:“思想劳动两头红”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变成“工具”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门办学,上山下乡
        (三)劳动教育的重点——世界观的改造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8)——突出“技术”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设劳动技术课
        (三)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四)劳动教育思想——“教劳结合”的大讨论
    五、改革深化时期(1999 至今)——立足“素养”
        (一)劳动教育目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三)劳动教育的理论:人的回归
        (四)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素养
第三章 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
    一、劳动教育价值畸变表征
        (一)劳动教育误读为技艺评比
        (二)劳动教育误解为休闲娱乐
        (三)劳动教育误用为惩罚手段
        (四)劳动教育弱化为技能培训
    二、劳动教育价值困境症结
        (一)劳动教育目的:“外在化”
        (二)劳动教育内容:“知识化”
        (三)劳动教育方法:“规训化”
        (四)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
        (五)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
    三、劳动教育价值危机根源
        (一)文化困惑
        (二)制度缺位
        (三)评价失位
        (四)条件空位
第四章 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
    一、个体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价值的支撑点(期望空间)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存在——学会生存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存在——学会交往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未完成存在——学会超越
    二、劳动的教育意蕴:劳动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可能空间)
        (一)认知之真——劳动教育是个体积累经验的方式
        (二)伦理之善——劳动教育是陶铸公共理性的方式
        (三)成人之美——劳动教育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
    三、价值的实现限度:劳动教育价值的张力(现实空间)
        (一)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
        (二)劳动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耦合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共生
第五章 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
    一、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一)劳动教育遵循儿童的内在秩序
        (二)劳动教育挖掘自然的教育资源
    二、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解放”
        (一)整全的身体观:从离身走向具身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教育关联
        (三)关注学生生命和情感体验
    三、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一)内容上联系生活,突出其生活性
        (二)目的上观照生活,指向幸福生活
        (三)领域上覆盖生活,重视家庭与社会
    四、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体验”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机制,激发体验者的活力
        (二)引导学生成为体验者,有所经历,有所运思
        (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因素,创设劳动体验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生活与哲学》教学中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活与哲学》与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一节 新课改呼唤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创新意识培养的客观现实性
        二、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生活与哲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课程
        一、从课程目标上看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从课程内容上看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从课堂教学上看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从课程评价上看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章 《生活与哲学》教学在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生活与哲学》教学在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计时缺少对创新意识培养的思考
        二、教学组织时缺少对创新意识培养的探究
        三、作业布置时缺少对创新意识培养的训练
        四、考试评价时缺少对创新意识培养的检测
    第二节 《生活与哲学》教学在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原因探析
        一、观念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重视不够
        二、内容上,对教材有关创新知识挖掘不够
        三、教学上,受传统哲学教学思维的束缚
        四、评价上,受传统应试测评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微课题探究
        二、高中生社团活动
        三、校本教育活动
    第二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基础
        二、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注重发现式学习的引导
    第三节 在作业布置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训练
        一、《生活与哲学》课程作业应布置因材施教的作业
        二、《生活与哲学》课程作业应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三、《生活与哲学》课程作业应布置注重学习方法的作业
        四、《生活与哲学》课程作业应布置激发想象力的作业
    第四节 在考核评价中突出学生创新意识的检测
        一、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为创新意识的检测提供依据
        二、采取多种考评方式,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检测
        三、撰写论文、做读书笔记是检测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社会调查与行为评价是考核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五节 在教学反思中检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得失
第四章 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之《生活与哲学》教学课例
    第一节 更新教学观念课例—以高中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例
    第二节 丰富教学内容课例
    第三节 注重教学设计课例:“我的未来不是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节 调整教学方法课例:世界的物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基本的概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文献综述
一 中西方审美教育的回顾与当代中国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 中西方审美教育简要回顾
    (二) 当代中国审美教育的春天
    (三) 中国民族美育的提出
二 中国民族美育课程的意义
    (一) 世界呼唤: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时代的来临
    (二) 多元一体:中华民族舞蹈审美教育完善必经之路
    (三) 现实观照:多元文化·舞蹈艺术课程的开发与本土化
三 “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的形成
    (一) 课程的前期实践积累
    (二)“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的三次重要会议
    (三) 课程的价值与问题
四 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
    (一)“以舞蹈为核心”的主要原因
    (二) 课程性质
    (三) 课程理念
    (四) 课程体系的相关理论
    (五) 课程设计思路
    (六) 课程目标
    (七) 课程内容
    (八) 课程评价
结语
    (一) 研究总结
    (二) 研究的局限
    (三) 后续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承前启后,重建体系 ——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二章 变动的时代催生研究的转型
    第一节 基础教育大环境的变动
    第二节 外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引进
    第三节 教学实践的困顿
第三章 研究领域的开拓和研究课题的转移
    第一节 继往开来——聚焦历史教学目标
    第二节 功能定位——寻求历史教育新价值
    第三节 推陈出新——掀起教法研究的新高潮
    第四节 激流勇进——改革催生新的研究课题
第四章 历史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转型
    第一节 走向高峰的“历史教学法”研究
    第二节 进入“历史教育学”的领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整合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例教学与法律常识课的契合
    (一) 案例教学的特点
    (二) 案例教学有利于改善法律常识课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在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中的作用
    (一) 多媒体教学的涵义
    (二) 多媒体在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中的优势
        1. 利用多媒体形式多样化特点, 优化了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的手段
        2. 利用多媒体创造的虚拟性, 可以创设案例教学情境
三、在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 多媒体教学要服务于案例教学
    (二) 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 放弃板书
    (三) 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仍应被重视

(9)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假设
    四、相关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七、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
    八、研究方法
    九、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十、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方式
第一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地理、历史、文化考察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历史变迁
        三、宁夏回族文化与习俗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发展概述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宁夏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
        一、"零纪录":清末民初宁夏建省前乡土教材开发状况(1903-1929)
        二、萌芽时期:民国时期宁夏省乡土教材发展概述(1929-1949)
        三、探索与调整:建国初期宁夏乡土教材概述(1949年-1965年)
        四、振荡与破坏:"文革"期间宁夏乡土教材的艰难历程(1966-1976)
        五、恢复与重建:拨乱反正时期宁夏乡土教材的发展(1977-1985)
        六、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宁夏乡土教材的持续发展(1985年至今)
    小结
第二章 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65——《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实施
    第一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与实施
        一、编写《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政策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过程与试点工作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出版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实施
    第二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二次修订
        一、时代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修订过程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文本分析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实施情况
        五、关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的评价
    第三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三次修订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背景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过程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文本分析
        四、博客、教师专业发展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的实施
    第四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文本结构比较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课文内容比较
        三、其它指标比较
    第五节 "点""面"结合:中国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国家民委、教育部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统编教材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面临的生存挑战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回族文化校本乡土教材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宁夏
        二、走进QQ回民中学
        三、QQ回民中学校本乡土教材——《身边的历史》和《回族查拳》
    第二节 项目推动下的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一、宁夏回族"花儿"概述
        二、宁夏"花儿"教师培训教材——《"花儿"教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小学的开发与实施
        四、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中学的开发与实施
        五、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高校的开发与实施
    小结
    两类乡土教材开发模式的比较
第四章 影响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生态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教育行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教育财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教育评价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三节 乡土教材开发主体素质结构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课程管理者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乡土教材编写者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三、校长职业化与乡土教材开发
        四、教师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五、学生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第四节 乡土教材自身结构和特性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一、乡土教材文本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二、乡土教材的空间性对乡土教材适用范围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个体功能
        一、乡土教材与学生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社会功能
        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二、促进乡土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功能
        三、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
        一、乡土教材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二、乡土教材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小结
第六章 提高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有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节 完善乡土教材理论体系
        一、乡土教材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中和位育"、"和而不同":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
    第二节 加强乡土教材制度建设
        一、构建"权""责"分明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
        二、建立乡土教材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三、完善乡土教材财政体制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的形成与维护
        一、提倡乡土教材开发中大中小学间的合作
        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
        三、筹建乡土教材陈列室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教育人类学应该怎样做研究?
    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10)研究性学习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说
    一 研究性学习
    二 经济常识
    三 经济常识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础
    二 经济常识课课堂教学中问题探讨模式的实践
    三 经济常识课课外教学中课题研究模式的实践
    四 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的实践评价与效果
    一 实践评价
    二 实践效果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一 实践总结
    二 后续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的地位(校本教材)
附录2:中国货币的起源与发展(文献研究小论文)
附录3:选择微笑,就是选择健康—关于金昌地区主要医院服务态度对比研究的调查报告
附录4:关于金昌市两家不同规模餐饮企业的调查报告—“得月楼”与“老四川”经营状况对比研究
附录5:高中生零用钱去向的调查研究
附录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漫画校本教材)
附录7:金川公司一中(本部)高一政治课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
附录8:金川公司一中(本部)研究性学习选题认定申报表
后记

四、常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信阳市小学生音乐学习心理调查及对策研究[D]. 林子瑞.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2]杜威教育思想在民国语文教育中的影响[D]. 唐小乔. 集美大学, 2019(04)
  • [3]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徐海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4]《生活与哲学》教学中高中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D]. 米丽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5]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民族美育·彩虹舞蹈教室”课程为个案[D]. 夏志伟. 北京舞蹈学院, 2017(10)
  •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承前启后,重建体系 ——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D]. 李少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8]法律常识课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整合之探究[J]. 徐娟. 法制与社会, 2010(33)
  • [9]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D]. 张爱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10]研究性学习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赵东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通识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