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土工程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索(论文文献综述)
常海锋[1](2020)在《大东湖污水深隧管片壁后注浆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各大发达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提高,环境要求随之提高,一些环境敏感排水设施,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用地规划相互制约的问题日益严重。采用排水深隧技术将市中心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外迁,是解决污水处理厂和城市规划格局、环境保护要求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避免修建排水管道时对地下管线和地面市政设施的影响,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是十分突出的,排水深隧技术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查阅相关论文和资料显示,大部分都是对浅埋地铁隧道进行开挖支护数值模拟研究,很少对深埋隧道进行支护以及注浆的相关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在基于大东湖污水深隧核心区传输系统,对地层盾构隧道开挖进行了开挖、管片支护以及管片壁后注浆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工程实际对比分析,对今后类似的工程案例具有一定的事前指导作用。通过工程现状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得出:(1)由于武鄂高速段深隧长距离侧穿三环线、武鄂高速高架,且水平距离较近,并下穿武九铁路、武钢专线铁路等重要建构筑物,周围地形条件极为复杂,隧道施工难度较高,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且由于三环线、武鄂高速高架桥结构的影响以及道路交通等因素的限制,本段施工竖井设置条件较为苛刻,综合考虑,本段确定采用盾构法施工。(2)深隧采用盾构开挖,管片壁后注浆二次衬砌方法能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地表沉降以及隧道底部隆起,但是注浆对管片存在较大的压力,管片容易被压坏,因此隧道注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注浆参数,避免管片被挤压坏。(3)随着模拟支护、注浆过程,可以发现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差距越来越小,这说明FLAC3D在模拟注浆过程方面是理想有效可行的。本工程数值模拟分析可以为类似的工程案例作为参考。图[59]表[5]参[89]
戎卿文[2](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提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李晓飞[3](2020)在《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工业化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产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能源,其中矿产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继而需要不断开采。随着开采规模的逐步增大,开采过程中带来的边坡失稳成为各大矿山的安全隐患,影响矿山开采。排土场是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排土场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全矿面积的一半,而且每年都在增长,其影响力较大。而云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多发,使得排土场失稳有一定发生的可能性。论文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以云南省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的矿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现场取土样,通过室内土工实验测试了排土场颗粒级配、比重与界限含水率等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Geo-studio软件来分析降雨条件下土体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且在不同降雨强度、降雨时长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并计算出降雨条件下该排土场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使用MIDAS GTS软件对大山排土场进行几何模型的建立,建立排土场堆排前,堆排后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最终阶段四个阶段时的模型状态。同时,在自然工况下对整体模型进行应力、应变、位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到排土场的整体稳定情况。最后,根据模拟结果对大山排土场提出一些可行的预防及对策措施。
刘娟,兰景岩[4](2019)在《提升岩土工程研究生科研试验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围绕我国岩土工程研究生培养中暴露出一些试验动手能力弱和科研创新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现状,结合现阶段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思路,为迎合国家经济战略发展和社会需要,针对岩土工程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关于提高研究生试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建议和措施。
李宁,杨卿[5](2019)在《西部水利与土木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文中提出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进,我国在西北地区投资和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在诸多工程的建设当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亟待分析和解决。针对西部水利与土木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本文分别就以下六个问题进行了评述与展望:西部裂隙岩体动力学参数获取;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稳定性问题;西部高陡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评价问题;长大隧道的快速安全施工的问题;西部交通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西部基础建设中黄土高填方的稳定性与沉降变形问题。关于这六个问题的阐述,意在进行抛砖引玉式的探讨,引起当前岩土工程学者关注和重视。
李嘉成[6](2019)在《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竖井排水固结法是对大面积软土进行加固处理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软土固结呈现明显的流变特征,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地基沉降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完成,通常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在竖井地基固结分析中,引入粘弹性地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数阶粘弹性模型逐渐成为刻画岩土工程材料长期应力应变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其采用相对较少的元件或参数即能较好地描述岩土工程材料的流变特征。鉴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分数阶粘弹性模型,建立和拓展竖井地基固结理论,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简要阐述分数阶导数及分数阶粘弹性模型的相关定义,基于分数阶Merchant粘弹性模型,建立瞬时荷载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的固结方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特征函数展开法建立超孔隙水压力、平均固结度和地基沉降的半解析解,并采用线弹性竖井地基固结解答与整数阶粘弹性模型竖井地基固结解答进行对比验证。其次,考虑竖井地基荷载的变化特征,建立变荷载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的固结方程,推导超孔隙水压力、平均固结度和地基沉降半解析的一般形式,并对单级等速荷载、渐近荷载、矩形荷载、正弦荷载四种荷载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的固结特性展开研究,分析分数阶阶次、模量比、蠕变时间因子等参数对变荷载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的平均固结度和地基沉降特征的影响。第三,考虑竖井地基排水边界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连续特征,建立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的固结方程,基于有限傅里叶正弦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其固结解答,并将其与完全排水边界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的固结解答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竖井及竖井外地基土体顶部界面排水参数对竖井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分布、平均固结度和地基沉降的影响。第四,考虑竖井地基砂垫层对边界排水的阻碍作用,引入半透水边界条件拓展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模型和解析,分析竖井及竖井外地基土体顶部界面半透水参数对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理论对某工程软土地基堆载固结试验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试验实测数据对本文理论方法和解答进行对比验证。
谢敏洁[7](2019)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兴起和发展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逐渐融入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而且已经使得智能机器技术从简单的机械运动转变为活的机器。在这五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成为了科技界的新星,人工智能所涉及高科技的技术如深度学习能力,是通过使用神经网络在大数据中收集而建立的,这说明了人工智能具有强大辅助研究者的作用。再加上融合了现代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已经在某些方面和领域上变得比人类更加聪明。随着人工智能在高等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的发展将导致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可能将会产生意识、情感和理性等能力,从而变得越来越像人类,甚至在将来可能要求跟人类相似的道德地位。若继续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人工智能在哲学和伦理学层面也将有新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探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更新,对于很多事情的见解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研究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为目的进行研究,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的技术与产物作为研究对象出发,在科学技术和科技伦理两大框架下,对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做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客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为整个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从阐述科技伦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和特征,哲学层面也分析了人工智能何技术以存在的可能,到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比较分析发现,人工智能这项新的技术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差异之处,不仅对人类实践主题性存在着威胁,也对人类自身的存在产生了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笔者不光考虑到人工智能将发展成活的类人型智能机器人这一方向,同时也对人工智能与人类结合形成新的智能合成人这一方向发展进行反思与探究。高科技环境下的社会有着无数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新技术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去发展,如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科研人员与广大群众的携手努力。科技的发展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类的主体性,以不伤害为原则下进行发展。对于新出现的科技,我们要深谋远虑考虑到全方面的问题,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并且不断在解决问题中逐渐成长,以致达到最终的完美。这样才能有助于人类在科技、伦理、生态和自身道德相和谐的平衡下造福于全人类。本研究旨在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伦理体系,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共同创造理性、文明和健康的未来。
肖潇[8](2018)在《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密度地下结构区域开发地下空间常常会遇到基坑围护结构与既有地下结构共用地下连续墙的情况,基坑开挖会导致地下结构出现过大的不均匀隆沉,造成结构的局部破坏。现有关于基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邻近地下结构的影响,对与基坑共墙的地下结构变形特性研究较少。通过对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共墙地下结构的竖向变形机理,并提出竖向变形预测方法和控制措施,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理论推导和现场测试等手段,探讨了基坑开挖对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提出了用于求解基坑开挖引起墙体竖向位移的理论预测方法;针对明挖暗埋地下结构两侧零距离基坑开挖问题,提出设置横隔墙、绑桩和地基加固等保护措施,并开展三维数值评估;依托工程案例开展现场测试,基于实测数据,阐明了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特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揭示了开挖引起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的机理。通过分析开挖引起的墙底土体位移、墙土相对位移和墙顶竖向位移的关系,揭示了开挖引起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的机理,即墙体竖向位移由开挖卸荷引起墙底以下土体整体隆起和墙土相互作用导致的相对滑动组成,墙顶的最终隆沉特性主要取决于土体的竖向位移场,土体的竖向位移场主要受地层参数影响。分析表明纯黏土地层中,墙底土体隆起小,墙底刺入土体大,墙体出现沉降;纯砂土地层中,墙底土体隆起大,墙底刺入土体小,墙体出现隆起。当墙体与其他地下结构耦合在一起后,其自身的变形受到相邻结构物的影响,若周围结构发生沉降时,地连墙的隆起量也会减小。(2)提出了基坑开挖引起地下结构竖向位移的实用计算方法。采用Mindlin解求解开挖卸荷引起的土体应力场和位移场,结合墙土荷载传递模型,提出了基坑开挖引起地下结构竖向位移的实用计算方法。分析表明:随着土体模量的增大,坑内土体竖向位移减小,导致作用于墙体向上的摩阻力减小,从而减小墙体的隆起量;接触面刚度越大,墙体两侧的摩阻力相差越小,墙体的竖向隆起越小;随着坑内外接触面的刚度比增大,坑内作用在墙体向上的摩阻力增加,墙体的竖向位移增加。(3)提出开挖影响下共墙地下结构的位移控制保护措施,并开展综合评估。针对两侧开挖影响下共墙地下结构的竖向变形问题,提出设置横隔墙、绑桩和地基加固控制等保护措施,采用准三维数值分析,开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设置隔墙可提高共墙地下结构抗隆起刚度,但隔墙的存在会增大大基坑开挖引起的竖向位移,因此建议在大基坑开挖结束时施工布设短隔墙。通过设置绑桩可以有效控制地下结构隆起,绑桩深度越大,效果越好。土体加固可以有效减小坑内土体的竖向位移,从而达到减小地下结构的隆起量的目的。(4)通过实测分析,阐明了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的分布特征与发展规律。依托实际工程案例开展现场测试,结合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墙明挖暗埋地下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隆起,整体竖向位移曲线呈现出钟形。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分隔墙受到坑内土体回弹发生隆起,从而带动共墙地下结构隆起;小基坑开挖过程中,隧道的竖向位移由于小基坑内土体回弹而发生隆起。此外,对称卸荷的方案能够有效地限制共墙地下结构的侧向变形以及其倾斜程度。
李君平,田家明[9](2018)在《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需保证各个环节根据相关标准严格执行,确保施工方法满足技术要求,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主要对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施瑛[10](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岩土工程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土工程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1)大东湖污水深隧管片壁后注浆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注浆数值模拟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排水深隧国内外案例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注浆机理与理论公式研究 |
2.1 注浆扩散机理 |
2.1.1 渗透扩散 |
2.1.2 劈裂扩散 |
2.1.3 裂隙填充 |
2.1.4 挤压填充 |
2.2 注浆加固机理 |
2.2.1 浆液固结体形成网络骨架 |
2.2.2 注浆固化提高围岩强度 |
2.2.3 注浆充填压密 |
2.2.4 注浆强化破碎岩体形成承载结构 |
2.3 注浆止水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同步注浆技术的运用 |
3.1 同步注浆浆液的填充机理 |
3.2 盾构同步注浆的目的 |
3.3 同步注浆施工工艺 |
3.4 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 |
3.4.1 注浆压力 |
3.4.2 注浆量 |
3.4.3 注浆材料及配比 |
3.4.4 注浆层厚确定 |
3.5 同步注浆效果的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4 污水深隧工程概况及隧道工法可行性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地质条件 |
4.3 水文地质条件 |
4.4 隧道工法可行性分析 |
4.4.1 给排水隧道常用施工方法对比 |
4.4.2 可行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分析方法介绍 |
5.1.1 FLAC3D简介 |
5.1.2 FLAC3D计算流程 |
5.1.3 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
5.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2.1 应力结果分析 |
5.2.2 位移结果分析 |
5.2.3 地表沉降的模拟与实测对比分析 |
5.2.4 管片的变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2 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地层分布 |
2.3 工程地质 |
2.3.1 气象条件 |
2.3.2 地形与地貌 |
2.3.3 构造与地震 |
2.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5 排土堆置工艺 |
2.5.1 场地整理 |
2.5.2 排土工艺 |
2.5.3 堆置高度 |
2.5.4 拦渣坝 |
2.6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
2.7 岩土工程勘察结论及建议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土场土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1 实地考察 |
3.2 排土场基本力学性质参数测定 |
3.3 直剪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土场降雨入渗稳定性分析 |
4.1 大山排土场数值模拟几何模型建立 |
4.1.1 排土场岩土体参数选取 |
4.1.2 排土场几何模型建立 |
4.1.3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4.2 初始渗流场及降雨入渗方案设计 |
4.2.1 初始渗流场方案设计 |
4.2.2 降雨入渗方案设计 |
4.3 排土场降雨入渗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1 降雨入渗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3.2 降雨入渗对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 |
4.4 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5.1 迈达斯(MIDAS)软件简介 |
5.2 排土场边坡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1 岩土力学参数 |
5.2.2 模型的简化与假定 |
5.2.3 边界条件 |
5.2.4 建立模型 |
5.3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
5.3.1 边坡应力分析 |
5.3.2 应变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预防措施 |
6.1 排洪设施 |
6.2 排土场边坡监测 |
6.2.1 排土场变形监测系统 |
6.2.2 监测设计方案原则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4)提升岩土工程研究生科研试验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岩土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
三 岩土研究生试验能力培养途径和思考 |
(一) 试验方案应详细论证 |
(二) 导师适当的放手并加强安全监督 |
(三) 学生提高自身动手能力 |
(5)西部水利与土木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裂隙岩体参数研究现状与展望 |
(1) 试验方法。 |
(2) 岩体分类法。 |
(3) 现场地质蒙特卡罗法。 |
(4) 反演分析法。 |
(5) 现场旋切式触探法。 |
2 地震作用下坝体动力稳定性问题 |
3 西部高陡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评价问题 |
4 长大隧道的快速安全施工的问题 |
5 西部交通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 |
(1) 通风管路基。 |
(2) 块石路基。 |
(3) 遮阳板块石护坡。 |
(4) 冻土地基冷却承载复合桩。 |
(5) 冻土隧道的设计原理。 |
6 西部基础建设中黄土高填方的稳定性与沉降变形问题 |
7 结 语 |
(6)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竖井地基线弹性固结特性研究 |
1.2.2 竖井地基粘弹性固结特性研究 |
1.2.3 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瞬时加载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分析 |
2.1 概述 |
2.2 分数阶导数理论 |
2.2.1 Reimann-Liouville分数阶导数的定义及性质 |
2.2.2 Reimann-Liouville微分算子的拉普拉斯变换 |
2.3 分数阶粘弹性模型 |
2.3.1 经典的粘弹性模型 |
2.3.2 分数阶Merchant粘弹性模型 |
2.4 竖井地基固结模型与解答 |
2.4.1 固结计算模型 |
2.4.2 竖井地基固结方程 |
2.4.3 方程求解 |
2.5 解答合理性的验证 |
2.6 小结 |
第3章 变荷载下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分析 |
3.1 概述 |
3.2 常见变荷载的形式 |
3.3 变荷载下竖井地基固结模型与解答 |
3.3.1 变荷载下竖井地基固结方程 |
3.3.2 方程求解 |
3.4 变荷载下竖井地基固结特性分析 |
3.3.1 分数阶次α |
3.3.2 模量比κ |
3.3.3 蠕变时间因子T_λ |
3.5 小结 |
第4章 连续排水边界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分析 |
4.1 概述Equation Section (Next) |
4.2 连续排水边界下竖井地基固结模型 |
4.3 连续排水边界下竖井地基固结解答 |
4.3.1 有限傅里叶正弦变换 |
4.3.2 竖井地基固结解答建立 |
4.4 连续排水边界下竖井地基固结特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半透水边界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分析 |
5.1 概述Equation Section (Next) |
5.2 半透水边界下竖井地基固结模型 |
5.3 半透水边界下竖井地基固结解答 |
5.4 半透水边界下竖井地基固结特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工程实例 |
6.1 工程概况 |
6.2 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 |
6.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7)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技术内涵和特征 |
2.1.2 科技伦理内涵和特征 |
2.2 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科技与发展趋势 |
2.2.1 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科技 |
2.2.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2.3 人工智能技术的哲学研究 |
2.3.1 德雷弗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 |
2.3.2 普特南和缸中之脑与麦克卢汉的人机融合 |
2.3.3 信息哲学延伸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STS理论 |
2.4.2 丘奇-图灵论题与图灵测试 |
2.4.3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伦理思想理论 |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 |
3.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3.1.1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3.1.2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领域的应用 |
3.1.3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 |
3.1.4 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3.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 |
3.2.1 人工智能技术在物化过程中的嬗变 |
3.2.2 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实践主体的威胁性 |
3.2.3 人工智能技术在道德责任上的局限性 |
3.2.4 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隐私方面的危害性 |
3.2.5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上的自我毁灭抑或和平利用 |
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人工智能技术内在因素待成熟 |
4.2 相关法律规范和伦理原则待完善 |
4.3 中介层面管理体系的监管待加强 |
4.4 技术主体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待提升 |
4.5 技术使用者普通群众的知识认知待增强 |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5.1 加强科技创新,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
5.2 重视制度规范,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5.3 完善监管体制,科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产物 |
5.4 强化自身道德,提高主体的知识涵养 |
5.5 提升理论认知,树立正确伦理观体系 |
6 结论及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共墙地下结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
1.2.1 坑底土体隆起 |
1.2.2 坑外土体变形 |
1.2.3 支护体系变形 |
1.3 基坑开挖的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
1.3.1 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
1.3.2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线隧道的影响 |
1.3.3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影响 |
1.4 共墙地下结构研究现状 |
1.4.1 共墙地下结构的工程案例 |
1.4.2 共墙地下结构的研究方法与热点 |
1.4.3 共墙地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特性数值分析 |
2.1 引言 |
2.2 抽象模型 |
2.3 本构关系及参数 |
2.3.1 摩尔-库伦模型 |
2.3.2 接触本构及参数 |
2.3.3 模型参数 |
2.4 计算结果 |
2.4.1 不同土层中基坑变形特性 |
2.4.2 土层参数对墙体竖向位移的影响 |
2.5 参数分析 |
2.5.1 土体性质的影响 |
2.5.2 墙土接触属性的影响 |
2.5.3 墙体结构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的预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力学模型与分析思路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力学模型 |
3.2.3 分析方法与求解思路 |
3.3 基坑开挖引起土体位移计算 |
3.3.1 开挖引起的荷载 |
3.3.2 开挖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 |
3.3.3 土体内部变形计算 |
3.4 墙体竖向位移计算 |
3.4.1 墙底土体回弹 |
3.4.2 墙土摩擦引起的竖向位移 |
3.4.3 求解流程 |
3.5 算例分析 |
3.5.1 计算模型 |
3.5.2 荷载确定 |
3.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4 参数分析 |
3.6 结论 |
第四章 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变形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估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2.1 工程特性 |
4.2.2 土层特性 |
4.2.3 水文特性 |
4.3 施工工况 |
4.4 理论方法预测 |
4.4.1 设置隔墙和横墙 |
4.4.2 局部地基加固 |
4.4.3 绑桩工程 |
4.4.4 承压水降水 |
4.5 施工工况 |
4.6 数值分析与验证 |
4.6.1 准三维分析数值模型 |
4.6.2 本构关系 |
4.6.3 施工措施的实现 |
4.6.4 施工过程模拟 |
4.7 控制措施效果评估 |
4.7.1 隔墙的影响 |
4.7.2 绑桩的影响 |
4.7.3 加固的影响 |
4.7.4 隧道地连墙深度的影响 |
4.7.5 承压水降水的影响 |
4.8 结论 |
第五章 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结构变形实测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测点布置和测试方法 |
5.2.1 地下水位监测 |
5.3 实测数据分析 |
5.3.1 地铁变形 |
5.3.2 隧道变形机理分析 |
5.3.3 地下结构竖向位移增量分析 |
5.3.4 基坑剖面分析 |
5.4 结果对比与分析 |
5.4.1 隧道位移 |
5.4.2 墙体侧向变形 |
5.4.3 坑外地表沉降 |
5.4.4 墙体竖向变形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9)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意义 |
2 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 |
3 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
3.1 强夯处理技术 |
3.2 预压处理技术 |
3.3 砂垫层加固法技术 |
3.4 锚杆加固技术 |
3.5 土工合成材料法 |
3.6 注浆技术 |
4 案例分析 |
4.1 案例1 |
4.2案例2 |
4.2.1 稳定性验算分析 |
4.2.2 不均匀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
5 结束语 |
(10)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岩土工程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东湖污水深隧管片壁后注浆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 常海锋.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2]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3]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李晓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提升岩土工程研究生科研试验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 刘娟,兰景岩. 教育现代化, 2019(A3)
- [5]西部水利与土木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J]. 李宁,杨卿.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5)
- [6]分数阶粘弹性竖井地基固结特性研究[D]. 李嘉成. 湖南大学, 2019(07)
- [7]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 谢敏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深基坑开挖引起共墙地下结构竖向变形特性研究[D]. 肖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研究[J]. 李君平,田家明. 建筑技术开发, 2018(01)
- [10]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