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十字路口 北京报业印刷

行走在十字路口 北京报业印刷

一、走在十字路口北京报业印刷(论文文献综述)

唐卓[1](2020)在《从推动职业进步到新闻抗战 ——1931-1936的左翼记者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云际会的1930年代,中国新闻界诞生了一支新力量——左翼新闻记者群体。在新闻史的书写中,左翼新闻记者群体从不缺席,但他们只占篇幅的寥寥数语,以至于只见其骨架,不见其躯干,关于这一群体如何界定,他们为何走上左翼的道路,从事了什么活动,讨论了什么议题,为何解散等问题,目前学术界的回答重复度高、细节不详。本文以中国新闻学研究会、记者座谈会、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三个左翼新闻记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紧扣1931-1936之间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活动转型,试图厘清这一群体的历史面目,为抗战背景下自由知识分子思想转型提供新案例。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思路,以及划定了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了历史上第一个左翼新闻记者群体,以及他们的社团: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活动平台:《文艺新闻》,纵观这一群体的活动,可以看出最初的左翼新闻记者关心的议题在新闻学术方面,他们立志在新闻界做新的创造,推动中国新闻业进步。第三部分围绕记者座谈会的活动转型展开,起先,记者座谈会倡导建立新的新闻学、批判报刊的商业化、提倡记者自省和自我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国难之下的左翼新闻记者群体暂时搁置了推动职业进步的目标,而踏上了新闻抗战的道路,理解这一转型有助于厘清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真实历史面貌,另外,他们的活动还推动了民族抗战话语体系在新闻界取代“报纸独立”、“新闻至上”等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体系。第四部分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这一群体在成立初期与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有诸多理念上的重合,堪称从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手里接过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研究的旗帜,但随着战争的迫近和共产党文化路线的改变,他们接受了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转入地下工作,为对抗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争取党和广大爱国组织的联合做出了贡献。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活动转型是由推动新闻职业进步到从事新闻抗战,通过分析转变的历史原因,展现这一群体更深层次的历史面貌,进一步诠释进步自由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理想和守望。

吴宗晏(Wu Chung Yen)[2](2020)在《“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台湾,拥有充沛党政资源的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为何不到十年便丢失了其报界龙头的地位?民营报纸的翘楚《中国时报》为何能逐步成为寡占市场的报业巨头?台湾的报禁时期是国民党威权体制全盛之时,对于新闻的管制极为严苛。民营报业是如何在备受压制的报业环境中异军突起,取代秉承上意又握有丰富资源的“党公营报业”成为报业的领头羊?这些都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党公营报业”及民营报业的代表,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视角,采用历史文献法爬梳台湾报禁时期报业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台湾岛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报社发展的历程,结合内容分析法检视两份报纸的头版内容,看其如何反映这一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时空环境的变化,从而探讨报禁时期两份报纸的不同发展轨迹。本研究发现国民党的新闻政策对两种报业的命运差异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国民党新闻政策又受到其政权正当性危机的影响。国民党政权的威权体制与其承诺的“宪政”目标背离,有着法理基础上的结构性缺陷。这一缺陷更会因国民党政权长期在经济军事上受惠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曝露在西方世界的民主检视下。在内生结构的困境与外部权力的束缚中,国民党的新闻政策无法实践全能主义的新闻理念,而必须为民营报业留有空间,从而保持“自由报业”承载“自由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如此政治现实中,国民党转而试图控制报业的进入门槛,以政策及经济资源的扶持来笼络民营报纸,以满足其在岛内及国际间所需的宣传能量。在国民党的新闻管制下,民营报业反而成为了恩庇侍从主义视角下的“侍从报业”,因而得已幸存于报业市场中,与“党公营报业”共同成为“党国”的新闻战士。这时两种报业在媒介所有权上的根本差异却又引领他们走向了不同结局。承载过重政治宣传任务的“党公营报纸”,其内容在日新月异的台湾经济社会环境中愈显僵化,而更具市场属性的“侍从报业”在经营中会在谨守政治红线的同时尽力回应市场的需求。在民主声浪迭起的80年代,两份报纸的发展歧路反映的更是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人心向背。最终,《中央日报》在80年代基本没落,而《中国时报》成为了报业的巨无霸,台湾报业也在1988年的报禁解除中走向了自由化,走向了下一个时代。

陈凌[3](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提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李丽岚[4](2020)在《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结束后,诗与现实相结合成为了国统区大多数诗人的写作共识。然而,对于何为“现实”及诗歌如何书写“现实”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国统区诗坛内部的分化与裂痕。同时,诗人们也通过文学及多种社会实践参与到了“现实”秩序的生成中。对于身处1945-1949年国统区这一特殊语境的诗人们而言,“现实”尚未形成一个清晰可把握的轮廓,它正处于多股力量角逐、竞争的交汇点,牵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问题域。流动、混融、尚未成形的“现实”首先需要被诗人整理、廓清、命名,然后才是争取、介入、改变。因此,“诗与现实”这一诗学命题中的“现实”并非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它背后牵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关系和文学力量的博弈;“诗”的内涵也在与“现实”的联结过程中不断扩充和延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驳杂面貌。面对国共斗争这一新的现实,知识界和文艺界的裂痕日益扩大,越到后来诗人们越必须在现实中做出文学与政治的选择。因此,诗坛关于“诗与现实”的理论思考和写作实践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时代的焦虑情绪和紧迫感,有的存在明显的论争、对话意图。在这三四年间,新诗道路的“转折”不仅体现在随国共政治斗争变化的诗坛格局的重组中,“转折”的过程更具体而微地发生在每个诗人的内心变化和精神渴求里。无论诗人、批评家选择了何种诗学立场或诗歌阵营,此时,知识分子与人民、时代的关系作为一个共同的苦恼几乎笼罩了每个人的写作,相关联的还有诗人的人格成长及历史位置、诗歌的时代责任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思考。本文选取“诗与现实”作为重新切入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的视角,将其置于诗人的创作与其社会实践的关联、国统区诗坛与解放区文艺的互动、内战中国与二战后国际形势连带所形成的文学共振等多重网结中,同时,也将其放在四五十年代的文学转折里,从多维度的时空脉络中给予其开放性的观照,试图撬动日趋板结化的诗歌版图。勾勒出战后诗坛的大致地形后,本文将以诗歌文本为基础,结合与之相关的批评、事件,考察在这一特定的文学场内,“现实”如何作为一个包容力极强的关键词被不同人所“争取”,诗歌写作具体如何反映、介入现实,现实如何重塑了诗歌的面貌和诗人的抒情姿态、感觉结构、时代认知,以及作为批评尺度的“现实”在批评实践中如何被使用。论文力图围绕“诗与现实”这一问题线索去呈现诗坛的多种声音,勾连不同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之间的对话关系,将各种或互为补充或彼此呼应的声音放在比单纯的对立面更恰切的位置,以形成一种内部相对化的问题视野。第一章首先勾勒随战后国统区诗人的迁徙而形成的诗坛新格局,再将“现实”放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视野中考察,为后续论述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参照背景,随后按问题脉络来组织、呈现此一阶段诗坛有关“诗与现实”的理论探讨。第二章首先分析自40年代初以来部分诗歌中以“无弦琴”为隐喻出现的个人化浪漫主义抒情困境,再探讨穆旦提出的“新的抒情”在抗战胜利后如何可能。诗人们调整了自我在历史中的位置,“看风景”的姿态被一种考察社会问题的眼光所取代,但诗人在“风景”构图中的位置仍值得玩味。第三章围绕报纸、新闻媒介与诗歌写作的互动关系展开。报纸新闻作为诗人现实感的主要来源,重塑了诗人的感觉结构、表达方式,新闻标题、导语渗入了诗歌语言和形式。诗歌提供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闻中“真实”的缺席,但诗歌对新闻的依赖又招致有关“新闻主义”的指责。此时围绕“时感诗”展开的批评尤其体现了国统区诗坛内部的分裂。第四章探讨诗人如何通过与公众世界对话来介入现实。献诗、书信体诗成为了诗人们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显露出诗人直接对现实政治发言的欲望。山歌、方言诗等诗体创制和对民间资源的借用,则服务于诗人对话特定读者群体的目的。诗人通过与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话,同时建立了自我与他者、与时代的一种具体关联,得以在错综的关系网内重构自我,找到与现实联结的触点。

王洪梅[5](2020)在《城市空间视域下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报刊亭发展步履维艰,昔日街头热闹的报刊亭逐渐从我们的视野远去。报刊亭除了销售报纸,在城市空间中是否还有其他功能?在报纸阅读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报刊亭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本文主要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邮政报刊亭进行田野调查,经过实地走访,对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的亭主、读者、管理者进行访谈,并对报刊亭的实践活动进行参与观察,利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从城市空间视角讨论邮政报刊亭的价值与意义。借助西方学界“空间转向”所取得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传播学界发现了媒介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提出空间与媒介在传播本质上都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本文以报刊亭作为媒介形成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研究邮政报刊亭的空间规划、空间管理、空间延伸、空间再造以及蕴含其中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解释影响空间变化的诸多因素,从多个角度呈现报刊亭承载的不同关系。本研究通过报刊亭这一实体建筑的空间演进探讨人、报刊亭、城市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报刊亭不仅是城市空间中的微小建筑,还是信息流动的节点,货物交换的中间站,人与人相互信任的纽带,人与城市融合的中介。报刊亭的空间变化是政策、技术等多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本身又作为一个媒介,勾连着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特有关系。报刊亭承载着城市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体现着城市的阅读生态,是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提升沟通性的物理场所。报刊亭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刘明[6](2019)在《报媒的“云时代”发展趋势——从《京华时报》谈起》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浪潮和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纸质媒体势必会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而纸媒在数字化转型中不但没能借助数字技术来完成抢占市场的任务,反而逐渐丧失了主动地位,被迫沦为新媒体的使用工具。而《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却让报业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云报纸为纸媒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生存之路。

都海虹[7](2018)在《《北洋官报》研究》文中提出《北洋官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有待再认识、再评估的问题。由它起,结束了中国古代邸报的历史,开启了现代化官报的历程。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北洋官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创造了诸多第一,例如:它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产生重要影响的政府官报;是我国第一份邮发报纸;是我国最早采用铜板印刷技术的报纸。但目前史学界对该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北洋官报》的整体面貌,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北洋官报》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北洋官报》创办于庚子之变后,大清国势衰微,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之际。清末统治者决定实行新政,继而实行“预备立宪”,开启了中国近代宪政的历史。得益于袁世凯利益集团的支持,《北洋官报》成为直隶新政的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上下,开风气,传播新政新学,促进国家富强,成为报纸的办报目的。从外在形式形态上看,《北洋官报》与古代邸报大大不同。报纸取法日本,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尝试新的编辑形式,探索各种渠道促进发行,实行邮递制度,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乃开新式官报风气之先。该报成为后继创办的官报模仿的典范,甚至影响了民国时期创办的报纸。从内容上来看,《北洋官报》已蜕变成现代化报刊。官报的办报主旨和编辑思想清晰明确。报纸栏目不断调整和完善,内容丰富。创办初期,官报封面刊载《圣谕广训》。除此之外,官报一直刊载“宫门抄”、“上谕”及“辕门抄”。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对于皇权秩序的维护和尊崇。《奏议录要》、《公牍录要》和《文告录要》是《北洋官报》的重要内容,每期要占3到5个版面,刊载直隶本省及中枢各机关及各省各部门的重要奏议、公文及文告。相较于前时代的邸报、京报与同时代的民办报刊,《北洋官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这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的官报性质。另一方面,奏议、公牍、文告属于清政府的行政工作内容,大量政务信息的公开报道,也反映了清政府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一定程度的转型,营造了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北洋官报》大量刊载新闻,实现了新闻纸的基本传播功能。其中,国内新闻覆盖地域广,涉及类别多,重点报道清末新政。它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较为深入;对“经济新政”的报道重在引导社会兴工振商;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充分反映出袁世凯的警政思想,有效协助了直隶警政的建设;1906年后,集中宣传报道“预备立宪”,尤其对立宪知识的普及贯穿始终。国外新闻在《北洋官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创刊之日起,就设有专栏,专门刊载。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是官报刊载国外新闻的重要目的。其刊载的国外新闻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列强,对“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也有报道,由于外交关系,受关注度最高的是日本。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相对来说,《北洋官报》的评论并不突出。其评论随着清政府对新政的重视程度与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进展状况而时有时无。报纸上开过评论专栏,发表过慷慨激越的言辞,为新政和预备立宪摇旗呐喊,也试图寻找符合其利益诉求的思想或观点,加以宣传或推广,为清政府政治改革找到思想支撑和依傍,借以维护中央权威,强化中央意志。通过对《北洋官报》形态与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北洋官报》已脱离古代邸报的样态,具备了现代媒介传播的部分功能。它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清政府实行新政及“预备立宪”过程中,《北洋官报》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能够促进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并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北洋官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仅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报人的地位;而且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张萍[8](2018)在《理雅各翻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译者翻译思想是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所渗透出的理念与认识,也就是译者对作者、原文、译者本人、译文、读者、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的看法,蕴含于其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翻译模式等诸多翻译要素之中。翻译思想一旦产生,译者便会形成独有的翻译模式。在古今中外翻译史上,大凡杰出的翻译家皆有独特的翻译思想,如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等等。苏格兰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因传教而走上了中国典籍的翻译之路,又因翻译事业的成功完成了从传教士到杰出汉学家的完美蜕变。他所接受的语言学习与翻译训练不仅深受西方理论影响,同时也被中国传统文化所融化。因而,理雅各的翻译思想较其他译者更加独具匠心,并兼具东西特色。理雅各翻译思想从宏观上可以归结为“忠、厚、逆、释”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可细分为“以儒宣教、耶儒融合、探赜索隐、义丰厚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分工合作、以经释经”等微观翻译思想。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解读理雅各的翻译思想。(一)忠。“忠”字在理雅各翻译思想中表现为两层涵义:一是对基督教的忠诚。理雅各作为一名虔诚的传教士,自觉用基督教教义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并竭尽所能,极力用基督教观点去诠释、翻译中国典籍,即“借儒宣教”;二是对儒家文化的忠实。理雅各在翻译中国典籍之时,既有字斟句酌的反复思索,也有深入实地的文化探访,以求尽可能地再现原文原意,展现原文背景。在从事典籍翻译过程中,理雅各的儒学观、文化观、宗教观皆发生改变,逐渐认识到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并非对立敌视,而需对话融合,即“耶儒融合”。(二)厚。“厚”字代表深沉丰厚之意,主要在“义丰厚重”的厚重译法和“探赜索隐”的索隐译法得以体现。厚重译法指通过添加前言、序论、大量脚注及附录索引等方式来进行翻译,将读者置身于原语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语境之中,旨在再现原文丰厚语境,以传递原作思想精髓,使读者能充分地理解作品。索隐译法主要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去寻找彼此的“形似”。理雅各在翻译中国典籍之时,一直坚持不懈寻找并阐述与上帝相关的信息,以证明汉语中的‘上天’即为基督教的‘God’。(三)逆。“逆”字代表推测把握之意,主要体现在理雅各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翻译原则中。“知人论世”原本是孟子解读文本的方法和原则。熟读中国经书的理雅各认为,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典籍作品的思想内容。“以意逆志”是孟子用作儒家解经的原则,却被理雅各用为翻译中国古典文献时的原则。为了表达对此原则始终如一的尊重,他将所译的《中国经典》所有卷数开篇皆印上了这句话。(四)释。“释”字代表翻译诠释之意。理雅各主要通过“分工合作”的翻译行为模式和“以经释经”的翻译实践模式来加以体现。《中国经典》是理雅各几十年研究汉学的结晶,也是他与中国19世纪中期学者王韬、何进善、黄胜等人合作的成果。除了依据中国学者的协助,理雅各还以考据训诂为根基,参酌中国经学诸家见解,力求严谨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文字中的客观内容,从而在知识层面上达到了当时西方译者所能达到的最具科学性的阐译。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交叉分析和逻辑论证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翻译实践的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辅以适量译本的定量研究,两者互为补充;既有宏观的理论阐述,也有微观的翻译分析,力求从不同角度,系统、客观地反映理雅各的翻译思想。本文作者认为,理雅各宏观翻译思想——“忠、厚、逆、释”四个字分别代表其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翻译模式。对理雅各翻译思想价值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并恰当评价其译文。正是由于牢牢恪守其翻译思想,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与《东方圣书》两大系列译作才深受世人青睐,历尽时间磨砺,依然无人能及。理雅各的典籍翻译实践为后来的中国典籍翻译树立了标杆,其翻译思想更是为后来对典籍翻译原则和翻译模式等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秦巴子[9](2015)在《跟踪记》文中认为第一章街道一夏末的一个下午,马丁坐在福宝阁茶楼一楼靠窗的位置,抽着烟,无聊地望着窗外。斜照的阳光从街对面楼上的窗玻璃反射过来,让他感到有些晃眼,他觉得在这样的昏沉沉的下午,应该把慵懒的身体摆平了躺在床上睡觉才好,但是街巷里到处都是急匆匆的行人和缓慢移动的车子,这让他恍惚有一种置身水边的奇异感觉,行人急切的脚步和摆动的手臂仿佛是在奋力地游泳,甚至有点像在水流中挣扎

余丽蓉[10](2014)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报纸开始将自己的内容搬上互联网、创办报纸电子版以来,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拉开大幕。这次转型,是中国报业面对数字技术所塑造的新媒体生态及由此带来的传媒大变局而作出的生死存亡选择。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受到极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报业消亡论”在全球范围内尘嚣直上。近二十年间,中国报业和欧美报业一样,一直在努力“自救”,寻求转型。报业转型有很多方向和路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自救”方式就是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利用新媒体技术,而且采取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甚至将自身媒介存在形态转变为新媒体的方式,重塑报纸媒介形态和业务形态,推动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整个报业产业形态的升级。然而,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运作虽动作频频、勇于探索,但总体上来看并未获得成功,以致出现了所谓“报人办网,十年不成”的说法,转型至今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步伐加快,使得中国报业再一次面临“历史性拐点”。本研究由此出发,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过去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番相对全面的分析,尤其对新的媒介生态下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前景问题做出重点探讨,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认为,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较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新媒体产业模式将替代传统媒体产业模式。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绝不是进行简单的媒介形态更新和媒介渠道数字化延伸,也不是在改良式的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思维下即可实现。中国报业应在思想观念上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角色定位上成为新媒体阵营中的一员,在运营机制和经营策略上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在体制上创新突破以实现与新媒体市场的对接,才有可能化解危机、重获新生。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在内,全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多年而未获成功的现实是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在介绍该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组重要概念,并对当前国内外与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同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提炼出几个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本章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全面阐述,认为传统报业应积极寻求向新媒体转型,实现自我嬗变。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给中国传统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生存危机,报业必须顺应传媒环境新变化,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而且转型也在各方面具备现实条件。第三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本章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转型至今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描述。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主要分为发端、勃兴、提速和全面探索四大阶段,现状特点集中表现为两个:一是转型在局部范围获得一定成效,二是转型演进到关键时期,亟待升级再造。第四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秉承前一章的思路,本章对中国报纸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在整体战略规划上、理念和方式上、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导致报业新媒体发展陷入困局,整体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原因既来自于报业自身,也与外部体制环境不佳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第五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针对前文提出的转型问题,本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如果要走出困境,转型必须进行战略升级。战略升级可以从观念转型、战略定位调整、转型路径选择和体制适度突破四个方面展开。第六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在上一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基础上,本章尝试提出一些具体转型策略。本章抓住转型中的几个核心点——内容生产、媒体运营方式、盈利模式,提出了内容产品创新、平台化运营和多元化盈利的立体化策略,包括影响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一个关键问题——版权问题。

二、走在十字路口北京报业印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在十字路口北京报业印刷(论文提纲范文)

(1)从推动职业进步到新闻抗战 ——1931-1936的左翼记者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左翼新闻记者群体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点
二.左翼记者群体的发轫
    (一)《文艺新闻》:国民党文化统制政策的幸免者
    (二)交融、同化:左翼文艺思潮和袁殊新闻理念的碰撞
    (三)召集群体的初次实践:中国新闻学研究会
    (四)左翼记者群体最初的目标:倡导新的新闻学以推动新闻业进步
三.左翼记者群体在党派外的发展:记者座谈会和《记者座谈》
    (一)记者座谈会的发起背景及发起缘由
    (二)《记者座谈》在健全职业方面的努力
    (三)由健全职业转向新闻抗战:左翼记者群体在国难面前的责任担当
    (四)《记者座谈》之休刊
    (五)记者座谈的转型体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大势所趋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记者群体: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
    (一)接过新研会的旗帜:建立无产阶级新闻业
    (二)面目模糊:以组织为单位开展工作
    (三)左记联的指南针:新闻为政治服务
    (四)左记联解散再探讨
    (五)“青记”的成立标志着左翼记者群体在历史十字路口做出最终抉择
五.结语
    (一)历史上三个左翼记者群体的关系概述
    (二)左翼记者群体最初的理想:革新中国新闻业的面貌
    (三)抗战语境下左翼记者群体的转型:将职业期待与抗战潮流紧密相融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可考的左翼记者群体人员构成、人物背景及后续职业、政治选择
致谢

(2)“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媒介所有权与新闻生产
        二、《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现有研究
    第二节 理论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断限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法
        二、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党公营报业”的辉煌与“侍从报业”的崛起(1949-1961)
    第一节 风雨飘摇的台湾与“自由中国”的神话
        一、《中央日报》的草创与重启
        二、“自由中国”运动酝酿中
    第二节 “自由报业”的虚实
        一、“自由报业”之虚
        二、“自由报业”之实
    第三节 《征信新闻》的肇建
    第四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三章 “侍从报业”的寡占与“党公营报业”的没落(1962-1976)
    第一节 政经环境的忧与喜
        一、国际政治风云变色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之路
    第二节 报业中的悲与欢
        一、报业荣景与官报陨落
        二、言论的再紧缩与“党国”的新闻战士
        三、党外的星星之火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四章 “侍从报业”的松动与“党公营报业”的残喘(1977-1988)
    第一节 国民党的危机
        一、蒋经国的挑战
        二、美丽岛事件的回声
    第二节 报业最后的十字路口
        一、“党公营报纸”的垂死挣扎
        二、向中间靠拢的“侍从报业”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第一节 《中央日报》为何衰败?《中国时报》为何崛起?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新闻政策之源
        一、内生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三节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报纸头版内容编码类目表
致谢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既往研究
    第三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现实”:博弈中成形
    第一节 地图在动:战后的国统区诗坛
        一 “上海是一个海”
        二 平津学院诗坛的分裂
    第二节 多重视野中的“现实”
        一 知识界的“道路”之争
        二 作为心境的“现实”
        三 如何阐释“现实”?
    第三节 作为诗坛焦点的“诗与现实”
        一 “现实”的边界
        二 诗歌如何“现实”?
        三 诗与现实的互动
第二章 “新的抒情”如何可能?
    第一节 “无弦琴”的变奏
    第二节 从“风景”到“疾病”
    第三节 “弃旧”与“迎新”之间
第三章 报纸·新闻·时感
    第一节 媒介与感官
    第二节 “真实”的缺席与补位
        一 新闻自由的危机
        二 从诗人到记者
        三 对“新闻主义”的批评
    第三节 内战中的时感
        一 “自私”者与“无辜”者
        二 “围剿”袁可嘉
        三 另一种时感的生成
第四章 对话公众世界
    第一节 重建民主的言论空间
        一 《民主短简》的困境
        二 “讲坛上的诗”
    第二节 重塑读者的政治意识
        一 都市空间中的“山歌”
        二 讲给农民听的故事
        三 绿原的诗与青年学生
    第三节 关系中的自我重构
        一 自我的镜像
        二 牺牲的他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城市空间视域下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田野历程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邮政报刊亭的发展概述
    一、我国邮政报刊亭的发展
    二、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的发展
第二章 邮政报刊亭作为微小建筑的空间演进
    一、报刊亭的空间规划
    二、报刊亭的空间管理
    三、报刊亭的空间延伸
    四、报刊亭的空间再造
第三章 邮政报刊亭在城市空间中的关系生产
    一、信息的流动
    二、商品的交换
    三、粉丝与明星的虚拟关系
    四、顾客与亭主的彼此信任
    五、人与城市的互动融合
    六、报刊亭与城市的相互建构
第四章 邮政报刊亭在城市空间中的价值思考
    一、承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二、体现城市的阅读生态
    三、提升可沟通性的物理场所
    四、展现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兰州市邮政报刊亭访谈材料(部分)
致谢

(6)报媒的“云时代”发展趋势——从《京华时报》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报媒的前途与出路
二、云报纸的创新与突破
    (一) 云报纸在内容上的创新与突破
    (二) 云报纸在广告服务上的创新与突破
三、云报纸将引领未来纸媒的发展潮流

(7)《北洋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五、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1章 《北洋官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1.1 《北洋官报》创办前后中国时局动荡
    1.2 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1.2.1 清末新政的实施
        1.2.2 清末新政中有利于报刊发展的因素
        1.2.3 晚清新闻事业的发展
        1.2.4 清末新式官报蜂起
    1.3 袁世凯与直隶新政
        1.3.1 直隶新政成绩瞩目
        1.3.2 创办《北洋官报》是直隶新政重要举措之一
    1.4 晚清的政治舆论失范与媒介控制
        1.4.1 晚清社会的言禁受到极大冲击
        1.4.2 晚清政府对舆论的管控乏力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洋官报》的定位、形态与运营
    2.1 《北洋官报》的发展分期与形态确立
        2.1.1 发展前期形态确立
        2.1.2 发展中期调整变革
        2.1.3 发展后期收缩僵化
    2.2 《北洋官报》的体制
        2.2.1 组织与运行现代化
        2.2.2 办报宗旨高远
        2.2.3 版面设置与栏目安排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2.2.4 附刊注重开民智
    2.3 《北洋官报》的发行方式与广告
        2.3.1 发行方式以派销为主
        2.3.2 阅报社的推行配合官报的发行
        2.3.3 报纸的寄递受益于大清邮政系统
        2.3.4 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官报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洋官报》的内容分析——“通上下,开民智”
    3.1 《圣谕广训》与邸报的摘抄
        3.1.1 篇首刊载《圣谕广训》表达对清朝皇权道统的尊崇
        3.1.2 刊载上谕维护官场权力秩序
    3.2 官方文牍的刊载
        3.2.1 《北洋官报》比邸报、京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
        3.2.2 刊载大量政务信息是清政府政务有限公开的表现
        3.2.3 清政府借助新式官报刊载政务信息营造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
    3.3 国内新闻的报道
        3.3.1 重视新闻报道,重点报道新政
        3.3.2 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深入
        3.3.3 对“经济新政”的报道引导社会兴工振商
        3.3.4 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协助直隶警政的建设
        3.3.5 对“预备立宪”的报道声势浩大
    3.4 外国新闻的选登
        3.4.1 刊载外国新闻为了看世界、学西方
        3.4.2 《北洋官报》的外国新闻报道分析
    3.5 图画的刊载
        3.5.1 新闻摄影彰显新的报刊理念
        3.5.2 广告图片突出营销兼顾审美
        3.5.3 装饰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3.6 论说的编发
        3.6.1 清政府试图借官报评论挽回流失的话语权
        3.6.2 评论随清政府对新政的态度时有时无
        3.6.3 《北洋官报》评论主题分析
        3.6.4 以“浅说”的形式普及立宪常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洋官报》的历史作用及其地位
    4.1 《北洋官报》与舆论引导
        4.1.1 国际国内要求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舆论呼声高涨
        4.1.2 大量刊载新政内容,对舆论进行议程设置
        4.1.3 以亲民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4.2 《北洋官报》与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
        4.2.1 近代报刊对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4.2.2 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是晚清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4.2.3 《北洋官报》“开官智”的作用较大
        4.2.4 传播现代化内容和思想
        4.2.5 正确评价《北洋官报》的“开智”作用
    4.3 《北洋官报》促进了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
        4.3.1 促进了清政府的政务公开
        4.3.2 促进了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
    4.4 《北洋官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4.4.1 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
        4.4.2 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
        4.4.3 提高了报人的地位
        4.4.4 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理雅各翻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缘起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价值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雅各活动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理雅各的活动综述
        2.2.1 理雅各的传教活动
        2.2.2 理雅各的教育活动
        2.2.3 理雅各的出版活动
        2.2.4 理雅各的翻译活动
        2.2.5 理雅各汉学研究活动
    2.3 理雅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历史学角度
        2.3.2 文化学角度
        2.3.3 哲学角度
        2.3.4 语言学角度
        2.3.5 宗教学角度
        2.3.6 翻译思想学角度
    2.4 小结
第三章 忠:“以儒宣教”与“耶儒融合”的翻译目的
    3.1 概述
    3.2 理雅各的儒学观研究
        3.2.1 理雅各的儒学观
        1.理雅各的道德观
        2.理雅各的上帝观
        3.理雅各的人性论
        3.2.2 理雅各儒学观在译本中的表现形态
    3.3 理雅各的文化观研究
        3.3.1 尊重异质文化
        3.3.2 客观认知其他民族文化
        3.3.3 包容文化差异
        3.3.4 汲取其他民族文化营养
        3.3.5 适应不同文化语境
    3.4 从《诗经》三译本看理雅各宗教观的转变
        3.4.1 理雅各宗教观探究
        3.4.2 《诗经》三个译本分别体现的宗教观
        3.4.3 理雅各宗教观转变的原因
    3.5 小结
第四章 厚:“丰富厚重”与“探赜索隐”的翻译方法
    4.1 概述
    4.2 理雅各厚重翻译研究
        4.2.1 厚重翻译现象及相关概念之阐述
        4.2.2 理雅各厚重翻译在其英译作品中的应用
    4.3 理雅各的索隐式翻译研究
        4.3.1 “索隐”相关概念之阐述
        4.3.2 理雅各索隐式翻译研究的意义
        4.3.3 索隐式翻译在理雅各《中国经典》英译中的运用
    4.4 小结
第五章 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翻译原则
    5.1 概述
    5.2 理雅各“知人论世”翻译原则研究
        5.2.1 “知人论世”的渊源与内涵
        5.2.2 理雅各经历中的“知人论世”
        5.2.3 “知人论世”在理雅各翻译中的运用
    5.3 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研究
        5.3.1 “以意逆志”说的起源
        5.3.2 “以意逆志”说的内涵及演变
        1.孟子“以意逆志”的内涵
        2.“以意逆志”的内涵演变
        5.3.3 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的解读
        1.不以文害辞
        2.不以辞害志
        3.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3.4 理雅各“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的有效实施
        1.诠释观下“以意逆志”的有效实施
        2.宗教观下“以意逆志”的有效实施
    5.4 小结
第六章 释:“合作翻译”与“以经释经”的翻译模式
    6.1 概述
    6.2 “分工协作”与“主佐结合”的合作翻译模式
        6.2.1 合作翻译在我国的历史渊源
        6.2.2 理雅各与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模式分析
        1.前期的合作翻译
        2.后期的合作翻译
        6.2.3 理雅各与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影响
    6.3 理雅各的典籍译释模式研究
        6.3.1 典籍译释学的渊源
        6.3.2 中西译释学的碰撞
        6.3.3 理雅各典籍译释的特点
        6.3.4 理雅各的典籍译释模式
        1.多元化的译本注疏策略
        2.“雅重忠实”的译文训诂策略
        3.“详实义丰”的跨文化诠释策略
    6.4 小结
第七章 “忠、厚、逆、释”翻译思想的价值
    7.1 概述
    7.2 对世界宗教融合的价值
        7.2.1 促进了基督教在华的发展
        7.2.2 促进了中国宗教在世界的传播
    7.3 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价值
        7.3.1 为东学西传架设桥梁
        7.3.2 为西方汉学研究铺路
    7.4 对近现代译论译史的价值
        7.4.1 “以意逆志”翻译原则的确立
        7.4.2 “厚重”与“索隐”翻译方法的实施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研究的贡献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理雅各生平表
附录二 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
附录三 理雅各翻译《东方圣书》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跟踪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街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第二章脸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三章旅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10)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有关研究的几组基本概念
        1.2.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1.2.2 媒介转型与报业转型
        1.2.3 媒介融合、全媒体与大媒体
        1.2.4 报业新媒体转型、全媒体转型、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报业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2 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
    2.1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新媒体
        2.1.1 人类传播活动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进化史
        2.1.2 人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
    2.2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生存危机
        2.2.1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形式落后的危机
        2.2.2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力衰减的危机
        2.2.3 报业危机是报业经济衰退的危机
    2.3 危机之下传统报业走上嬗变之路——向新媒体转型
        2.3.1 向新媒体转型是世界报业面临的共同使命
        2.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实条件
3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
    3.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历程
        3.1.1 转型发端:报纸首次“触网”,转型初现端倪
        3.1.2 转型勃兴:投身互联网,开展“报网互动”
        3.1.3 转型提速:报网深入融合、初涉移动媒体
        3.1.4 全面探索:“全媒体”重构报业,从业务转型到角色转型
    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状透析
        3.2.1 转型已成报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局部领域获得一定成效
        3.2.2 转型演化进入“共存”期,新媒体转型亟待升级
4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缺乏战略规划,陷入散乱困局
        4.1.2 理念方式落后,缺乏竞争能力
        4.1.3 商业模式贫乏,大多未能实现盈利
    4.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问题凸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4.2.1 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4.2.2 落后的传媒管理体制机制成为转型桎梏
        4.2.3 传统产业的固有软肋使报业缺乏竞争力
        4.2.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位加剧报业生存困境
5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
    5.1 观念转型是先导:用互联网思维统领报业转型
        5.1.1 正视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5.1.2 植入新媒体基因,树立“用户至上”思维
    5.2 战略定位调整是方向:做信息运营商、跻身大媒体业
        5.2.1 新媒体价值在于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业是大媒体业
        5.2.2 报纸媒体转型为信息服务商,报业汇入大媒体业
    5.3 转型路径选择是关键:细分市场、分化发展
        5.3.1 新媒体走上分化发展之路
        5.3.2 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几个可行路径
    5.4 体制转型是支撑:成为独立市场运营主体
        5.4.1 抓住国家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契机,进行适度体制突破
        5.4.2 报业新媒体体制创新的两个突破点:资本和人才
6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
    6.1 内容产品创新策略
        6.1.1 树立“大内容观”,进行内容产品结构再造
        6.1.2 内容产品生成开放化,专业化制作与社会化生产结合
        6.1.3 内容产品营销关注用户体验,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6.2 平台化运营策略
        6.2.1 平台化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6.2.2 报业数字平台体系的搭建和运营机制
        6.2.3 平台模式对于报业新媒体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6.3 多元化盈利策略
        6.3.1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6.3.2 多种盈利模式的探索:从二次售卖到N次售卖
        6.3.3 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关键环节:版权问题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走在十字路口北京报业印刷(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推动职业进步到新闻抗战 ——1931-1936的左翼记者群体研究[D]. 唐卓. 暨南大学, 2020(05)
  • [2]“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D]. 吴宗晏(Wu Chung Yen).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D]. 李丽岚.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城市空间视域下兰州市邮政报刊亭研究[D]. 王洪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6]报媒的“云时代”发展趋势——从《京华时报》谈起[J]. 刘明. 传播与版权, 2019(04)
  • [7]《北洋官报》研究[D]. 都海虹. 河北大学, 2018(08)
  • [8]理雅各翻译思想研究[D]. 张萍. 苏州大学, 2018(12)
  • [9]跟踪记[J]. 秦巴子. 红岩, 2015(06)
  • [10]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D]. 余丽蓉. 武汉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行走在十字路口 北京报业印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