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季”的思考

对“花季”的思考

一、由《花香时节》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牟代群[2](2021)在《朱熹诗雪月意象研究》文中指出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亦是理学家中最会作诗的诗人,其诗歌建树可与同时期诗人陆游相匹敌。其一生创作诗歌一千三百余首,诗歌独具风格,题材多样,有对自然物象的描写,有对个人际遇及家国情怀的抒发,有对民生时事的关注。其中,朱熹对自然物象中的雪意象和月意象的摘取尤为引人注目。诗人常于自然佳景中赏雪、吟月,或是以此作比,以雪之纯洁象征自我心境,或是以月之高洁象征自我品性。概言之,诗人对自然界中的雪和月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及构造了别致的诗歌意境,故而本文从诗歌意象入手,细数朱熹诗作中的雪意象和月意象,并论述二者作为自然意象,其所代表的内涵,诗歌意境的创造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从而探索朱熹内心深处的丰富世界,还原一个有别于正襟危坐的刻板道学夫子形象。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朱熹诗歌涉雪意象和月意象的诗篇进行辑录和考证,并考其阶段性创作及创作动机。第二章则是通过意象分析其深层次的情感内涵,雪洁白无瑕,贞洁耐寒的特性;月高居苍穹,孤寂凄寒的特点都充分展示了朱熹不为人知的一面,故而挖掘其二者意蕴,从而可窥朱熹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第三章着重意境书写,探索朱熹诗歌意象的意境构成。第四章是对朱熹诗歌意象描写的延伸,主要描写了雪意象和月意象的艺术特征,对于全面了解朱熹诗歌创作的创作倾向及创作中高超的艺术手法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从文学角度入手对朱熹诗作中雪意象和月意象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朱熹诗歌创作的创作理念及创作特点,从而可知除却理学作品外,朱熹亦是名饱含诗情,有着较高文学素养的诗人形象。同时通过对雪意象和月意象的研究可以诗证史,诗史互证,从而还原一个生活化、情感化的朱子形象。

钟铮[3](2021)在《宋代“桂”意象研究》文中指出自古文士笔下之“桂”,从植物指向性来区分,有樟科桂树与木犀科桂花两种。而宋人所吟咏的“桂”,主要是木犀花而非秦汉人所写之樟科桂树。就其意象内涵,则是沿袭了前代樟科之桂的多种意蕴——屈原香草喻人之高品,《招隐士》之赞隐者幽洁,方士炼药之修仙长生,郤诜东堂之对引申为登科及第等含义,同时又因宋人在创作时并未对植物种类进行严格区分,而将原本属于樟科桂的诸般寓意融合到对木犀科桂花的书写中,更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潮流的影响下衍生出新的理念。宋人于桂的审美,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比德思维,同时在理学对格物致知这一治学修身之法的强调下,这种对桂的观察与思考变得更为深入:从桂之花香联想君子人格品德的远播传世;从桂之生于岩崖,四时苍青不凋,更不于春季开花媚人,不与众芳争妍,花色清新素雅等生长习性生发出人之耿介不屈,正直清傲的品质;从其来自广寒蟾宫,仙根灵骨的浪漫传说化为高洁之士不务凡俗,淡泊名利的静穆幽远境界。而正是出于此般花品与高士人格的关联之想,宋人于自家庭院植桂、插桂,以桂为聚,又折桂而返,甚至以桂花制香以求其馨香品德长伴身畔。在这样普遍的赏桂、咏桂之时风下,结合前代已有的桂之内涵与宋代特定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环境,桂意象产生了新的内蕴,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有关于桂的隐逸之风与读书科举之旨两大方面,二者都呈现出一定的调和糅合性。宋代士大夫崇尚幽桂所代表的隐逸之致,同时又难以抛却身为儒士的家国大义,故而选择了吏隐之途来改善传统遁世之法所带来的物质生活难以满足与持守个人自由精神世界的矛盾,也平衡了治国安民的价值实现与对独立人格、高远绝尘境界的倾慕。张镃的桂隐林泉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代表,以桂名园,表达了自身对于幽远澄澈的纯净精神的追求,在栽种、观赏、吟咏木犀的一系列活动中修身养性,同时又不忘肩负起为人臣子的职责。此外,针对当时学子读书只求功名的风气,文士们纷纷以先秦儒家的读书理念着文以纠正,以桂所具的诸般品节提出学习当为修身立德的目标,从而冲淡时下过重于名利的世俗之风。在以桂为名的书院、堂记中显露出士人提倡诸生当以磨砺自身品质为要,有朝一日登朝辅君治民不过是附带之物,勿要舍本逐末的理念。当这种注重个人修养品德的治学之道与传统的桂子兰孙——以科举官爵兴家的观念融合后,在南宋的士绅阶层中出现了通过立德传芳之途来延续家族兴盛,甚至影响闾里,从而由修身之基础出发,进一步实现以德性齐家,通过其宗族在地方的影响力扩大至州郡乡人,最终达成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儒者之志的思想。

施昂[4](2021)在《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文中认为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兵戈不断。在此时代背景下,文人四处游走、被迫迁移,其思想与创作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表达体裁,在晚唐五代时期逐渐兴盛。对词学的地理与地域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到,涉及晚唐五代阶段的研究较少,且鲜少有对此时期的各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作系统探讨。因此对晚唐五代词地理分布的梳理很有必要。本文将在“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引导下,尝试对晚唐五代词作地理分布现象的梳理。词人籍贯地与活动地的分布及其所受区域文化,能呈现其时词学版图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流变,从而在空间上勾联南北,在词史的发展上纵向贯通。全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回顾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建构,梳理词学研究中有关地理与地域的研究。其次,阐明晚唐五代词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方法。第一章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首先,对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词人名、分属时期、籍贯地、籍贯地的今属地、词人生卒年、所用词调数、所作词作数、词人的徙任地及有关基本情况的备注如所仕政权等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其中分属于晚唐和五代的词人的籍贯作地理分布的列表统计。接着,根据词人仕途流徙析出文人流向表,得出其时的词学版图具有扩散性、南方化及都市向心力的特点,从动态上展现晚唐五代词史的发展。并据此,生成其时的五个文学区系六个区域文学中心。第二章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分别对隶属于六个区域文学中心即长安—洛阳—开封、敦煌、成都、长沙一江陵、江都一金陵一杭州、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的词人的词作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在对文本内容的考察中发现同一区域文学中心中本土或移民词人对于都市等外部环境的感知不同,反映在文本上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这一现象在西蜀词人中颇为瞩目。从整体上而言,晚唐五代词在内容上涉及到的地理因素除自然地理外,以地区发展为多。第三章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从地理风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及以矿产与动植物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等,地区发展如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等以及文学文化渊源的传承等方面对晚唐五代词的区域分异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有熏染与促成作用;地区发展对词的创作有推动和鼓励作用;文学文化渊源上除了佛、道等思想外,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各地呈现出了不同的传承风貌。第四章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由于词人之间存在着交流互动、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接受的历来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使得词人创作的文本内容呈现出趋同。这种相似与趋同性在地理意象的运用与表达上可以显见。于是将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粗分为区域意象和地景意象,试图对这些地理意象的意蕴以及差异进行阐释。区域意象包括边地意象、江南意象与荆楚意象;地景意象包括两大都市意象群即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吴越都市意象群,以及巫山意象。

陈雪[5](2021)在《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歌曲》演唱分析》文中指出中国的古诗词起源于诗经,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各代诗词作者的结晶,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演唱古诗词歌曲可以提升文学修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诗人的圣贤精神。本文以老锣作曲、龚琳娜演唱的《24节气古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在作曲中老锣用时间的特点把古诗词进行串联,根据中国语言的发音规律进行创作,并在乐队编配中大量使用中国乐器,在演唱中龚琳娜运用了戏曲的元素,根据节气的变化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润腔技巧展现诗词的意境。本文选用2019年以简谱形式出版的《24节气古诗词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四时进行演唱分析。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及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第一章主要写龚琳娜艺术道路。第二章对龚琳娜与老锣的24节气古诗词歌曲的形成进行概述。第三章对24节气中最具代表性的四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节气的古诗词歌曲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诗词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诗词寓意、旋律和语言、语调中的语气和语势四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对24节气中四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进行意境创设,分别从练腔、润腔、在古诗词歌曲中塑造音乐形象三方面进行演唱分析。第五章从龚琳娜演唱《24节气古诗词歌曲》的社会影响和现实价值进行阐述。

隋军[6](2021)在《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主要是指以陕(北部和中部)、甘、宁、青、藏、新和内蒙古为主体的“文化西部”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中体现的审视并思考审美对象的思维角度。其中陕甘宁三省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可作为研究的中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造就了西部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底色。在二十一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中,西部乡村风貌则表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西部作家新的审美对象,并同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一起,促使西部作家进行新的审美思考和审美表达,创造出具有民俗学和传播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可发现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至少具备三类七种审美维度。第一类为现实维度,意为面向现实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三种:一、批判现实维度,有批判传统文化和批判现代事物两个向度,倾向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针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式书写,饱含对西部村民的深切同情;二、实录生活维度,倾向于以客观态度回忆童年乡村、感怀女性生活和书写当下家乡,力图记录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常态,表现家乡人在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三、昭彰模范维度,意在刻画以西部独有的血性和刚柔相济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被作家视为模范的场景,但这些方式皆因局限性太大而成为理想。第二类为理想维度,即畅想理想世界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两种:一、点染桃源维度,倾向于选择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搭建理想世界;二、创构神域维度,偏好构想超现实的积极因素并以之创造超现实的理想世界。第三类为探索维度,包括以下两种:一、引介神力维度,致力于思索并展现超现实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二、求法桃源维度,侧重于探索现实中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三类七种审美维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成了审美维度的使用范例。除探索维度的两种之外,其余审美维度都具有或长或短的历史,经历过一系列的嬗变。但不论何种审美维度,背后都存在着“现实主义精神”,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因为不同审美维度倾向的内容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审美维度感性和理性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作家采用的审美维度并不固定,甚至同一部作品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审美维度。在不同作品中,作家的叙事技巧使用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原因为叙事技巧皆为思想表达服务,这其中又涉及到思想感情、前形式、内容、叙事材料以及叙事技巧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诗意性,丰富了“诗意性”的内涵。在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的过程中,同时还发现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人与文化及自然环境、“精英”与群众并非绝对对立,而如同中国的多民族一般,是对立中有统一的共同体。

蒋知洋[7](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姚宗洋[8](2020)在《王根生东北大米品牌差异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加之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自身优势,探寻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波特提出了三大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三种战略各具特色,也有各自适用的情形。而差异化战略,能最大化的发挥品牌效应。本文以王根生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差异化战略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王根生品牌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分析,梳理和分析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存在的问题,提出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品牌与品牌战略、品牌定位、差异化战略、整合营销战略等概念进行了文献梳理和总结,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和梳理了王根生目前现有品牌差异化战略体系、实施及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王根生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奠定基础。再次,通过对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环境分析、国内外米业差异化战略经验与启示,分析王根生品牌所处的环境、现状以及突破点,为制定王根生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提供事实依据、发展方向和思路。最后,基于上述理论、调研分析及发展思路以及六要素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提出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本文结合消费者消费行为图,提出了六要素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框架,即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体系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品牌定位差异化、品牌形象差异化、产品及包装差异化、分销渠道差异化、销售方式差异化、整合营销传播差异化。第二,结合六要素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框架、王根生现有品牌差异化战略,梳理出王根生的问题,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体系有缺失部分,缺少销售方式和整合营销传播差异化,二是王根生品牌的发展仍面临着如何提升高端品牌的价值感、如何突出同质化重围、如何消除东北大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低品质”和“假的多”的偏差认知、如何突破竞争格局以及客户在哪里这五个大问题。第三,依据相关的理论基础、宏观和微观分析以及六要素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框架,本文建议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包含以下六部分内容:王根生品牌差异化定位为“高端礼品大米”;品牌形象差异化上偏文艺、清新,且结合米粒与谷仓的图形,并采用象征活力和生命的橙色;产品及包装差异化上,采用500克1袋的独立小袋,3公斤和5公斤的两个小规格包装,同时采用更温暖的文案和惊喜设计;分销渠道差异化上拓宽社交电商和快闪店渠道;销售方式差异化上侧重于体验式的销售方式和粘性的会员制;整合营销传播方式上开拓互动式和饥饿的方式进行促销。第四,本文梳理了王根生差异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一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二是完善品牌文化;三是加强市场监控,及时适当地调整战略内容。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本文研究结论为王根生及与其相似领域的品牌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和竞争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创建了四维分析工具和六要素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体系,丰富了我国大米品牌进行自我分析的思路和维度以及大米市场竞争战略研究的视角,同时丰富了我国大米市场竞争战略研究的内容。

傅俊杰[9](2020)在《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是广东名山风景名胜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以西樵山风景名胜为研究对象,探讨名山风景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演变。通过历史古籍和图像基础资料研究归纳了风景名胜借景类型和借景审美方式。研究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审美的逻辑构成,总结了西樵山风景名胜的借景意境营造维度。以期丰富中国传统风景名胜中借景理论的研究,深化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的理论范畴,推动传统风景名胜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建设发展。首先,从宏观层面对西樵山风景名胜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历史演变等进行整体概述。西樵山地质地貌丰富多变、气候条件优越、天然植被浓郁,自然地理环境为风景名胜借景营造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山岳周边地区农商一体的经济结构、士绅主导的社会组织以及崇文尚学的文教民风等研究其社会文化背景。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结合地区历史发展背景,将西樵山风景名胜历史发展演变总结为:初始开发阶段、理学名山的形成、人文景观集中建设。其次,运用实地调研、古籍查阅和图像学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类型,从物质空间要素、时间性动态变化和人文引导联想三个方面进行归类提炼,并深入分析了各个借景类型的景象因借特点。再次,通过对游记方志文献整理归纳和历史图像分析,结合实地调研考察的实证主义研究法,进一步整合分析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审美方式。借鉴中国传统审美关照中的仰观俯察、远观近察的审美方式,将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归纳总结为登高眺远、俯借深远、仰观高远、藏蔽幽远四种典型借景方式,并系统论述各自的物象特点、借景效果与主体审美体验。最后,基于风景园林美学意境层次理论,系统论述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的意境营造维度。在四时朝暮时间与山岳物质空间的“时空一体”联动变化过程中行游山水,调动悦耳悦目悦形的主体感官体验从而形成审美态度;通过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和符号性景象的内涵阐释,呈现出主体情感与客体景物之间交融渗透的“情景交融”借景意境营造维度;在有无的相互转换、虚实的相互变化、旷奥藏露的相互交替之中,产生悠远空灵“有无相生”的借景意境层次。

陈婉纯[10](2020)在《宋诗中的酴醾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酴醾是宋代文学中始兴起的一种花卉意象。在文字记载中,最初出现在唐人诗句,为宫廷御酒,进入宋代以后,酴醾指称一种园林观赏花卉,同时可酿鲜花酒,与其字义“典型”重新建立联系。酴醾缺乏累世品鉴的基础,但在宋代诗词中,其书写追赶传统名花。酴醾在宋人品花背景中花格较高,经宋代发轫、发展并达到书写高峰;199家诗人共计555首涉酴醾诗,是宋代书写最普遍的花卉意象之一。作为一种宫廷御花而闻名,酴醾书写的地理位置呈现出从宫廷内院到文人私宅和村居野外的扩大;经过文人的不断题咏,酴醾花品与牡丹、梅花之类不断靠近。在宋诗中,酴醾的形象特点表现为园中一景,以作架缠松为主要造景,架上姿态如霜雪灵兽,花带馥郁浓香;诗人展现花韵沿袭传统以美人喻花的套路,并创新男子比花的写法;在意象搭配上,酴醾与牡丹芍药组成暮春意象群、以金沙为衬托、以梅为标榜、以月为渲染。酴醾意象在诗中的多维意蕴指向赏春情怀与哲理抒发的情感意蕴、雅致审美和闲情寄托文化意蕴、坚韧怀古与淡泊出世的人格意蕴。

二、由《花香时节》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花香时节》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朱熹诗雪月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篇目考证及创作成因
    第一节 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
    第二节 创作成因
        一、雪、月意象的文学传统
        二、儒释道文化的影响
        三、殖志丘野的山水情志
        四、历次党争之祸的感怀
第二章 情感意蕴
    第一节 安贫乐道,固穷守节
    第二节 人生失意,思家怀友
    第三节 穷达一体,心系家国
    第四节 吾道当穷,党祸感怀
第三章 意境构造
    第一节 凄清孤切,寂寥清旷
    第二节 闲暇萧散,和谐静谧
    第三节 虚静交融,空寂澄明
第四章 艺术手法
    第一节 象征与用典
    第二节 雪意象组合
        (一)雪与梅
        (二)雪与月
        (三)雪与酒
    第三节 月意象组合
        (一)月与花
        (二)月与酒
        (三)月与山
    第四节 托物言志与借物抒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宋代“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宋代桂意象的内涵沿袭
    第一节 桂概念区分
    第二节 宋代桂意象继承
第二章 比德与桂的人格意蕴
    第一节 馨香远闻
    第二节 耿介傲直
    第三节 高远绝尘
    第四节 宋人赏桂
第三章 宋代桂意象与隐逸、科举
    第一节 桂与吏隐
    第二节 桂与科举
结语
附录 宋代咏桂作品
    诗
    词
    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4)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
    第一节 晚唐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一 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
        二 晚唐词人的籍贯分布
        三 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第二节 文人流向与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 文人流向分布
        二 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扩散性
        (二)南方化
        (三)都市向心力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
    第一节 长安—洛阳—开封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秦晋地理景观
        二 创作内容反映秦晋地区发展与都市生活
    第二节 敦煌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节 成都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队伍渐趋西蜀“本土化”
        二 创作内容涉及巴蜀地理风貌
        三 创作内容反映成都都市生活
    第四节 江都一金陵一杭州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江南风物
        二 创作内容反映吴越地区发展
    第五节 其他区域文学中心
        一 长沙一江陵区域文学中心
        二 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章 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的熏染与促成
        一 地理位置:勾联中西南北,吸引四方来客
        二 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峰峦叠嶂、雄峻开阔与沟渠纵横、奇丽婉转
        三 气候特征:伤春悲秋又兼夜雨绵绵
        四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金、银、铜中的“富贵气”与“铁”骨铮铮
        (二)动植物资源:花草簇拥下的艳丽风情与江河湖海间的渔隐思想
    第二节 地区发展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推动和鼓励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二 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
        三 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
    第三节 文学文化渊源对晚唐五代词内容与风格的承启
        一 各区系承载文学渊源的不同
        (一)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
        (二)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
        (三)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
        (四)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五)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文化思想传播交流的影响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
    第一节 区域意象
        一 边地意象:忠勇无畏与切切相思
        二 江南意象:丽景乐游与淡淡闲愁
        三 荆楚意象:烟水浩渺与凄艳感伤
    第二节 地景意象
        一 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
        二 吴越都市意象群
        三 巫山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歌曲》演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龚琳娜艺术道路
    1.1 龚琳娜与老锣相遇前
    1.2 龚琳娜与老锣相遇后
2 24 节气古诗词歌曲的形成
    2.1 24 节气与古诗词
    2.2 龚琳娜与老锣24 节气古诗词歌曲创作
    2.3 24 节气古诗词歌曲展现诗人的气节
3 龚琳娜演唱 24 节气古诗词歌曲-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歌曲文本分析
    3.1 春分《春晓》
        3.1.1 诗词作者及创作背景
        3.1.2 诗词寓意
        3.1.3 旋律和语言
        3.1.4 语调的语气、语势
    3.2 夏至《稻花香里说丰年》
        3.2.1 诗词作者及创作背景
        3.2.2 诗词寓意
        3.2.3 旋律和语言
        3.2.4 语调的语气、语势
    3.3 秋分《秋词》
        3.3.1 诗词作者及创作背景
        3.3.2 诗词寓意
        3.3.3 旋律和语言
        3.3.4 语调的语气、语势
    3.4 冬至《梅花醉》
        3.4.1 诗词作者及创作背景
        3.4.2 诗词寓意
        3.4.3 旋律和语言
        3.4.4 语调的语气、语势
4 龚琳娜演唱 24 节气古诗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歌曲演唱的意境
    4.1 练腔
        4.1.1 整体共鸣腔
    4.2 润腔
        4.2.1 春分《春晓》
        4.2.2 夏至《稻花香里说丰年》
        4.2.3 秋分《秋词》
        4.2.4 冬至《梅花醉》
    4.3 在古诗词歌曲演唱中塑造音乐形象
        4.3.1 春分
        4.3.2 夏至
        4.3.3 秋分
        4.3.4 冬至
5 龚琳娜演唱24 节气古诗词的社会影响和现实价值
    5.1 社会影响
        5.1.1 龚琳娜全国巡演《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歌曲》
        5.1.2 开展公益讲座
        5.1.3 古诗词的推广行动
    5.2 现实价值
        5.2.1 中小学教学传播
        5.2.2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在专业院校中传播的意义
        5.2.3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在中小学传播的意义
    5.3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概述
    第一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
        一、地理背景
        二、时代背景
        小结
    第二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涵与内容
        一、审美维度的内涵
        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容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实维度
    第一节 批判现实维度
        一、批判传统文化
        二、批判现代事物
        小结
    第二节 实录生活维度
        一、回忆童年乡村
        二、感怀女性生活
        三、摹写家乡现状
        小结
    第三节 昭彰模范维度
        一、血性侠情范式
        二、侠义守望楷模
        三、刚柔相济圭臬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想维度
    第一节 点染桃源维度
        一、勾勒理想传统
        二、展现纯美人情
        小结
    第二节 创构神域维度
        一、晕染神性时空
        二、搭建超时空神域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探索维度
    第一节 引介神力维度
        一、神力无奈退守
        二、探索于交错时空
        小结
    第二节 求法桃源维度
        一、诉诸修心无果
        二、受制于碎片化时空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重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 文学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一、重审技巧与思想的关系
        二、审美维度的嬗变
        三、揭示感性、理性与作品色彩
        四、审美维度的体系性、作家审美的复杂性与泛化的诗意性
        小结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一、呼应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二、彰显文学的民俗学和文化传播价值
        三、昭示五组共同体
        小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心智哲学理论
        3.1.1 意识
        3.1.2 意向性
        3.1.3 心物随附性
        3.1.4 感受质
    3.2 构式语法理论
        3.2.1 构式的界定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2.1 理解阶段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4.3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2.1 C/H数异指均无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3.1 C/H数异指均无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6.1.2.2 C/H的低专指性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2.1 S’的静态本质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7.2.1.1 A’N的超常性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王根生东北大米品牌差异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品牌与品牌战略的相关研究
        2.1.1 品牌内涵的概述
        2.1.2 品牌战略的概述
    2.2 品牌定位理论
    2.3 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相关研究
        2.3.1 差异化战略的概述
        2.3.2 差异化战略的内容
        2.3.3 差异化战略的意义
        2.3.4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2.3.5 大米品牌差异化战略的相关研究
    2.4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2.4.1 整合营销理论的概述
        2.4.2 整合营销传播的特点
    2.5 基于中国情景的六要素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的框架
第3章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环境分析
    3.1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宏观分析
        3.1.1 政策因素分析
        3.1.2 经济因素分析
        3.1.3 社会因素分析
        3.1.4 技术因素分析
    3.2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微观分析
        3.2.1 行业分析
        3.2.2 竞争分析
        3.2.3 消费者分析
        3.2.4 王根生品牌自身分析
    3.3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SWOT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s)分析
        3.3.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3.3.3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3.3.4 威胁(Threats)分析
第4章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4.1 品牌经营现状
        4.1.1 品牌简介
        4.1.2 品牌发展困境
    4.2 王根生品牌现有差异化战略体系
        4.2.1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内容
        4.2.2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发展阶段及目标
    4.3 王根生品牌现有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及效果
        4.3.1 王根生品牌现有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4.3.2 王根生品牌现有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效果
    4.4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存在问题
第5章 国内外米业差异化战略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米业差异化战略经验
        5.1.1 日本AKOMEYA大米品牌的差异化战略经验
        5.1.2 日本庄屋大米品牌的差异化战略经验
    5.2 国内米业的差异化战略经验
        5.2.1 掌生谷粒的差异化战略经验
        5.2.2 龙米的差异化战略经验
    5.3 国内外大米差异化战略小结
第6章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提升策略
    6.1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1.1 王根生品牌定位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1.2 王根生品牌形象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1.3 王根生产品及包装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1.4 王根生品牌分销渠道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1.5 王根生销售方式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1.6 王根生整合营销传播差异化战略的提升策略
    6.2 王根生品牌差异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2.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6.2.2 完善品牌文化
        6.2.3 加强市场监控,及时适当地调整战略内容
    6.3 总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局限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关于消费者的调查问卷

(9)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评析
        1.2.1 风景名胜审美相关研究
        1.2.2 西樵山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1.2.3 借景手法相关研究
        1.2.4 研究评析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樵山风景名胜的形成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天然植被
    2.2 社会文化背景
        2.2.1 经济基础
        2.2.2 社会组织
        2.2.3 文教民风
    2.3 历史发展演变
        2.3.1 唐至明初:初始开发阶段
        2.3.2 明代:理学名山的形成
        2.3.3 清代:人文景观突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类型
    3.1 因地而借
        3.1.1 因地形而借
        3.1.2 因水体而借
        3.1.3 因花木而借
    3.2 因时而借
        3.2.1 因季相而借
        3.2.2 因时相而借
        3.2.3 因气象而借
    3.3 因人文而借
        3.3.1 历史文化
        3.3.2 摩崖匾对
        3.3.3 品题赋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方式
    4.1 登高眺远
        4.1.1 山顶安亭,广瞻极目
        4.1.2 峰顶之台,振衣高望
        4.1.3 山巅台坛,朝圣拜祝
    4.2 俯借深远
        4.2.1 石崖临翠,阡陌连延
        4.2.2 峰半观景,景幽可憩
        4.2.3 依山瞰湖,倒影浮翠
    4.3 仰观高远
        4.3.1 高山之仰,雄峙峭拔
        4.3.2 飞瀑之仰,乘空喷薄
        4.3.3 水帘楼阁,景致胜绝
    4.4 藏蔽幽远
        4.4.1 凹谷洞天,遮蔽隐匿
        4.4.2 倾压山势,林木遮掩
        4.4.3 岩穴崎岖,幽奥深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意境营造维度
    5.1 时空一体
        5.1.1 四时朝暮山水
        5.1.2 悦耳悦目悦形
        5.1.3 时空行游
    5.2 情景交融
        5.2.1 人文景观触发历史感
        5.2.2 自然山水景物比德言志
        5.2.3 符号性景象引发审美联想
    5.3 有无相生
        5.3.1 藏露显隐
        5.3.2 旷奥交替
        5.3.3 虚实疏密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宋诗中的酴醾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酴醾-荼蘼词义梳理及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一)风流缘自酒
        (二)借酒作花名
        (三)酴醾花酿酒
        (四)本文研究范围限定说明
    三、本文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酴醾在宋诗中的书写概况
    一、酴醾—一个宋代新兴的花卉意象
        (一)唐宋花卉书写下的酴醾
        (二)宋代品花风气下的酴醾
    二、酴醾书写分期
        (一)宋初发轫
        (二)盛宋江西发展
        (三)中兴高峰
        (四)江湖余波
    三、酴醾书写的变化趋势
        (一)从宫廷内院到村居闲种
        (二)品格提升与内涵丰富
第二章 酴醾在宋诗中的审美形象
    一、园中一景,华而又实
        (一)作架缠松两姿态
        (二)架上霜雪走灵兽
        (三)花有奇香沁心鼻
    二、美人喻花与男子比花
        (一)花之柔,一见倾人城
        (二)花之清,男子状花新
    三、酴醾搭配意象
        (一)金沙照酴醾
        (二)芍药-酴醾-牡丹殿春意象群
        (三)酴醾步梅侧
        (四)月下酴醾更清绝
第三章 酴醾意象的多维意蕴
    一、物候下的酴醾意蕴—赏春情怀与哲理抒发
        (一)殿春勃发的爽朗
        (二)惜时勉励的乐观
        (三)伤春感慨的伤怀
    二、人居下的酴醾意蕴—雅致审美和闲情寄托
        (一)宴会交游坐才客
        (二)居室自娱伴雅客
    三、比德下的酴醾意蕴--花格与人格的转化
        (一)不争春的淡泊与出世之心
        (二)追怀古人与进取之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由《花香时节》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朱熹诗雪月意象研究[D]. 牟代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宋代“桂”意象研究[D]. 钟铮. 山东大学, 2021(02)
  • [4]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D]. 施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歌曲》演唱分析[D]. 陈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D]. 隋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7]《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王根生东北大米品牌差异化战略优化研究[D]. 姚宗洋.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9]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研究[D]. 傅俊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宋诗中的酴醾意象研究[D]. 陈婉纯. 暨南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对“花季”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