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零件CAD图形的形状特征拼合法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白雪飞[1](2021)在《轴类零件实体模型重用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轴类零件在机械领域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其快速建模对于提升轴的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传统轴类零件快速建模方法基于形状特征或3D图形单元、从无到有式的拼装过程,本文基于特征建模与参数化设计技术对轴类模型的重用方法进行研究,实现基于已有模型重用的轴类零件快速建模。在充分利用现有模型资源的同时,提高轴类零件设计效率。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在当前基于特征建模的参数化CAD环境中,以3D图形单元为基础对已有轴类模型进行适应性修改。为圆柱形轴段、齿轮轴段等轴类模型中常见的3D图形单元,根据单元形状、内部特征组成等要素,选用合适的特征建模方法,完成单元内部特征的自动创建。针对轴类模型中间位置的适应性修改,进行受影响特征的重建以调整特征关联关系。首先通过构造已有轴类模型的特征属性邻接图来表示各形状特征的关联关系,对受影响特征组成的子图使用图算法确定其重建顺序;然后依据特征重建顺序收集所需的特征定义数据与形状数据;最后在完成适应性修改后进行受影响特征的重建,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包含子特征的重建特征进行几何描述和确定其重建前后的几何对应关系,从而为后续待重建子特征提供几何项参考。本文基于PTC Creo平台,使用Visual C++2019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轴类模型重用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完成多个轴类模型实例的快速创建。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重用某些特定轴类模型,从而提高轴类零件的建模效率。
钟山[2](2013)在《复杂曲面正向/逆向快速设计关键技术与增材制造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个性化且具有复杂曲面的零件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另外全球的市场竞争要求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因此探索复杂曲面的快速设计制造技术十分必要。增材制造AM(Additive Manufacturing)在加工复杂曲面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正向设计FD(Forward Design)和逆向设计RD(ReverseDesign)两种模式都可以提供复杂曲面增材制造所需的CAD模型,其建模快速性与精确性各有特点。本文主要研究复杂曲面的正向/逆向快速设计的关键技术,此外基于正向/逆向设计的CAD模型,提出复杂曲面增材制造的三种数据处理方法。据此,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面向复杂曲面的增材制造,为了提高设计速度和精度,解决NURBS复杂曲面正向快速设计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NURBS曲面局部特征重用方法。首先提出特征形状的识别和提取算法;然后制定局部特征安装的规则与方法,完成形状局部特征的复制粘贴;最后采用过渡曲面拼接算法,实现相邻NURBS曲面满足G2连续的光滑拼接。仿真结果显示,重用后特征具有良好的几何性。(2)面向复杂曲面的增材制造,从保证设计的快速性和精确性出发,为解决STL复杂曲面逆向快速设计的关键问题,建立基于延拓逼近的曲线曲面数学模型。首先建立基于延拓逼近的曲线重构数学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延拓逼近的STL曲面重构算法,较好地保证STL曲面重构的连续性和光顺性;最后对平面凸轮轮廓曲线和汽车保险杠曲面进行重构实验,验证延拓逼近曲线曲面重构算法的快速性和精确性。(3)针对正向快速设计得到的NURBS复杂曲面,为了提高成形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多策略自适应分层综合算法。首先提出切线角和毗邻分层面积变化综合判定算法去决定分层厚度;其次为保证后续数控加工的插补速度恒定和加工精度,提出基于Clothoid曲线模型的水平层面曲线轮廓重构算法。加工实例证明,自适应综合算法的分层效率高,成形后得到的复杂曲面制品具有良好加工精度。(4)针对逆向快速设计得到的STL复杂曲面,从提高成形精度与效率出发,提出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优化分层处理算法。首先为了优化水平分层厚度,在自适应切片中提出逐步细化的分层算法;然后采用延拓逼近算法去重构水平轮廓曲线;其次提出基于层片布尔运算支撑区域的识别算法。最后以加工实例验证算法的适用性和精确性。(5)基于逆向快速设计得到的空间点云模型曲面零件,为了提高成形精度与效率,提出面向增材制造的IDS(Inverse Distance Square)自适应直接分层算法。首先提出空间点云数据直接切片的新思路;然后提出IDS自适应直接分层算法,分层精度更高;其次在垂直切片投影构造面的曲线轮廓重构中,建立基于点云的延拓外推模型;最后采用角度误差法和弓高误差法,完成曲线重构与轮廓数据点的均化和精整处理。加工实例验证算法高精度和高效率。
张晓霞[3](2010)在《面向CAPP的三维特征—知识混合零件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AD/CAPP/CAM集成技术日益得到重视。CAPP是连接CAD和CAM的桥梁,因此,要实现CAD/CAPP/CAM的集成,首先要完成CAD与CAPP的集成。CAD/CAPP集成的关键在于信息的集成,即实现CAD、CAPP之间信息的共享,CAPP系统把CAD系统的输出作为输入。特征—知识建模技术为实现CAD/CAPP集成开辟了新的道路。本课题以复杂箱体零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特征传统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箱体类零件形状特征进行定义和分类,并通过确认特征分解,构建箱体零件特征加工工艺的知识模型,实现了箱体零件特征加工工艺知识的表达与分类,并将相关分类知识建于系统的特征加工工艺知识库中,实现了特征与知识的融合。提出了多层次的描述方法,对箱体零件的特征—知识信息进行全面描述,构建了特征—知识信息数据库。从而为下一步CAPP的工艺制定奠定了基础。以零件特征—知识信息模型作为基本单元链接CAD、CAPP系统,提出了面向箱体类零件CAD/CAPP集成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同时对其中的CAD子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与模块化设计。本课题所设计的面向CAPP的三维特征—知识混合箱体零件系统,是在CAXA实体设计平台上利用Visual C++6.0进行开发的。系统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管理,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
朱根松[4](2009)在《基于特征建模的反求工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求工程是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和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其中产品外形表面的数字化和几何模型重建是反求工程的两项关键技术,而对反求得到的数字模型进行再创新是反求工程的核心。由于基于三角形和四边形网格的曲面重构方法易丢失产品设计意图,从而造成产品再创新的困难。而几何建模应服务于产品的再创新与制造,特征技术是实现信息共享与系统集成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基于截面特征的反求策略为基础,对反求工程中特征建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探讨了反求工程中特征的定义、数据结构及反求工程系统的模型。本文从实现基于特征建模的反求工程系统的需要和结合反求工程的实际特点,定义了反求工程中的各种特征。并在分析了当前各种CAD模型系统后,提出了易于扩展和维护的基于组件技术的面向对象的CAD系统来实现基于特征建模的反求工程CAD系统,并定义了符合组件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要求的数据结构和特征类。(2)探讨了点云模型的数据结构与预处理技术。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实物数字化后数据点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高效地实现点云数据的拓扑重建,加快数据的检索是目前反求工程研究的难点。本文以点云数据的外包围盒和空间网格划分技术为基础,实现了自适应K近邻拓扑结构重建。利用自适应K近邻拓扑结构重建得到的点云易于检索点及相邻点的特点,用基于弦高误差控制自适应删减技术直接对点云数据删减,在保持点云形状特征的前提下,大大减小的点云数据规模,取得约90%的压缩率。(3)重点讨论了任意方向切片技术的快速实现及平面无序点集有序化方法。切片算法是实现截面特征反求策略的前提,本文利用切片平面与点云数据外包围盒的交线快速定位相交子立方格,从而快速求得与切片平面相交的数据点集。对于由切片得到的无序点集,分别探讨了用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逼近算法和蚁群算法来实现平面无序点集有序化。由于首次将蚁群算法引入反求工程曲线重建过程中,因此重点研究了蚁群算法在平面无序点集有序化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和实现过程,经实验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着重讨论了平面特征的识别和曲线匹配方法。平面特征识别和曲线匹配是图像图形学中的难点。本文用角度差分法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平面特征的识别,即首先用角度差分法初步识别角点,然后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识别出角点中的特征点,最后再识别出直线、圆弧和自由曲线。由于传统基于曲线各种属性的曲线匹配算法不能很好地实现曲线匹配和对比,本文提出用Fourier-Mellin变换的图像配准技术来实现曲线匹配和对比,不仅能实现一般曲线的匹配,而且能对经过平移、旋转和缩放的曲线实现匹配,经实验验证,效果很好。(5)着重讨论了简单三维特征的识别。本文采用增量最小二乘法自动分区并识别平面和球面。而对于拉伸体、回转体及扫描体等较为复杂平面,首先用高斯球曲率映射法得到曲面的拉伸(扫描)方向或旋转轴,然后用切片技术和Fourier-Mellin曲线匹配技术,实现了拉伸体、回转体及扫描体等造型特征的识别。(6)结合实际应用,利用快速成型实验验证了基于本文算法开发的反求工程原型软件TrSurf1.0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正向工程的特征技术和反求工程几何建模特点,提出了基于截面特征的反求工程特征建模系统模型并开发了系统原型软件TrSruf1.0。用TrSruf1.0得到的反求模型具有高层次的信息,为后续的再创新与制造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符合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董方敏[5](2007)在《基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机械CAD网格模型简化》文中研究指明在机械制造、建筑、医疗、军事、电子商务和地理信息等领域中,对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和基于Internet的传输和处理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三角面片作为几乎所有的图形显示硬件所直接支持的一种基本几何单元,采用三角面片的三维网格模型是目前大多数应用系统用于模型绘制的通用表示格式。随着这些应用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表示精度及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用来表示三维网格模型的三角面片数量急剧增加,常常超出图形硬件交互绘制和网络实时传输的能力。网格模型简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产品开发过程涉及到的模型通常是机械CAD模型。机械产品表面通常都由一些规则形体的表面构成,因此机械CAD模型大多具有形状规则、特征轮廓明显等特点,将已有的网格模型简化通用算法直接用于这些CAD模型的简化,在模型的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方面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以机械CAD网格模型简化及简化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的保持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适合机械CAD网格模型的简化方法,并对该方法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了研究和探讨。首先,针对机械CAD三角网格模型中普遍存在的网格稀疏性和非均匀性分布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特征的二次提取及表面分割混和算法:第一次提取及分割采取基于边的方法,即在平面合并的基础上根据相邻三角面片法矢夹角的方差进行判断和处理,以消除稀疏网格和网格面片分布不均等因素对离散曲率估算及表面正确分割的影响,从而实现平面与其他稀疏网格表面区域的分割和边界特征的提取;第二次提取及分割采取基于顶点的离散曲率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各面片的近似曲率,然后通过区域生长实现其他表面区域的分割及特征提取。该算法既能解决基于边的方法因提取边界不完整无法保证表面特征正确分割的问题,又克服了基于顶点方法的网格稀疏区域曲率估算误差较大,分割时常出现误分割或丢失边界特征的问题。算法对于过分割问题,还给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误差的区域的合并处理方法。上述分割算法能较好地实现了机械CAD三角网格模型特征轮廓的提取和表面分割,为后续的网格模型简化过程中的特征保持提供必要的信息。其次,针对机械CAD模型特征轮廓形状规则、常具有等边长、对称性等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数字曲线多边形逼近方法,以完成对提取的网格模型的特征轮廓多边形的形状特征全局保持的简化。该方法以二进制向量序列表示的粒子作为每一个对应的逼近多边形候选解,将简化前后多边形的形心偏移误差以及各被替换线段欧氏距离的方差引入到适应函数中,用迭代次数的sigmoid函数替代常量加速因子来控制多边形逼近的粒子群优化求解过程中的全局和局部搜索特性。该算法对规则曲线多边形简化逼近前后的形状特征的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了减少对本文后续的QEM简化改进算法所生成的多边形顶点的调整量,算法还将QEM简化结果中的对应多边形顶点位置作为约束条件,给出了一种具有参照解约束的曲线的多边形逼近算法,通过调整各因素的影响因子值的大小,来实现对调整量的大小和全局及局部特征保持程度的灵活控制。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全局形状特征保持的、适合机械CAD网格模型的简化方法。该算法针对将现有通用简化算法用于机械CAD模型简化时通常不能保持模型的全局轮廓特征问题,首先采取本文提出的二次特征提取及表面分割混和算法,实现机械CAD网格模型的特征轮廓的提取,以便算法后续步骤实现各轮廓全局特征保持的简化;其次,给出了一种根据边界轮廓信息对模型表面组成边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简化策略的改进的QEM简化算法,根据该算法对网格模型进行预简化,得到简化后的网格模型及各特征轮廓简化后顶点位置等数据;然后利用本文的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多边形逼近简化算法,通过将简化前后形心位置误差、顶点误差、以及距离QEM简化后各特征轮廓对应顶点偏移误差约束等因素引入到适应函数,从而得到既能保持轮廓全局特征,又兼顾QEM简化结果的轮廓逼近多边形;最后根据轮廓逼近多边形,对QEM简化模型中的特征轮廓进行配准和顶点位置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达到较好地保持原CAD网格模型的全局轮廓特征的目的。
李瑾[6](2007)在《典型液压元件CAD/CAPP/CAM一体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广泛采用,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要用先进的制造技术CAD/CAPP/CAM来提高其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目前的CAD/CAM系统以工作站平台为主流,国内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其高昂的软硬件费用,而国内开发的微机CAD系统不能完成从设计——工艺——制造的整个过程的计算机辅助作业。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建模的CAD/CAPP/CAM集成方法以及专家系统等概念,并以液压缸为例,研究和开发了液压缸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总体框架以及基于集成的CAPP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各个功能模块。
王凤义[7](2007)在《冲压零件特征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模具CAD/CAM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冲模、锻模、挤压模、注塑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都有比较成功的CAD/CAM系统。采用CAD/CAM技术是模具生产革命化的措施,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 本课题将研制一个以高性能微机为基础,利用特征造型技术的冲压零件建模系统。考虑到拉伸零件的相对独立性,本文主要针对冲裁与弯曲复合的零件建立建模系统。 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跟踪和研究特征造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 2 利用特征造型技术研制一个基于特征的冲压零件建模系统。
任越美[8](2006)在《AUTO CAD二次开发性能在机械图样绘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绘制图样是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直接使用AUTOCAD通用绘图软件辅助绘图,因其不具备专业绘图特点,效率不高。运用AUTOLISP开发AUTOCAD应用程序,给AUTOCAD增加新的绘图命令,从而辅助学生较快、较好地完成图样绘制。
王乾安[9](2006)在《基于WEB三维参数化库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参数化设计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这使得设计人员利用CAD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可以设计自己的产品参数化库,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设计效率。但这些参数化库不具有开放性,不能很好的进行扩展和管理,也不能在网络环境下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共享。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基于网络环境的零件库系统,但大多是在C/S网络模式下运行的,不能动态地对产品三维零件进行浏览,也不能基于Internet达到很好的资源共享。本课题基于B/S网络模式的三维参数化库系统开展研究。首先阐述了参数化的基本理论,详细论述了参数化图形中的几何约束模型,并对几何约束的概念、类型以及表示方法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重点对常用的几何约束建模方法以及三维图形的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运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和XML技术,结合微波器件进行微波器件的特征分析和参数确定,建立了系列波导法兰盘的参数化库系统原型。在B/S模式下,运用ASP.NET与ADO.NET技术,结合XML技术,开发Web应用程序,实现Internet环境下,B/S系统间参数化造型特征数据库的访问、建立等操作;在客户端开发脚本程序,利用VRML技术和AutoVueX控件,实现Web环境中的动态交互和客户端三维可视化的动态浏览;同时对XML技术实现网络环境下造型特征提取、存储、访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
徐丽茹[10](2005)在《基于ACIS平台的新型CAD模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先进制造和现代设计技术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对产品的信息描述要求更加全面、准确,以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的更多阶段。使用现有的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STEP只能描述CAD模型几何、拓扑和部分运动学信息,对多刚体动力学特征的描述一直是特征模型中的一个空白。模型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完备的设计模型是现代CAD技术的核心。对一个理想的CAD模型而言,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准确、完整描述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这种思想,本文提出了建立一种包含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新型CAD模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模型理论研究,并在美国Spatial Technology公司提供的ACIS几何造型平台上对其实现应用进行了研究。 ACIS提供了大量的函数库,具有丰富的几何造型功能。本文对ACIS的整体结构、提供的资源和功能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它与Visual C++6.0的接口,在AMFC的环境下完成了HDCAD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HDCAD系统完全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开发,系统模块划分清晰,人机界面友好,基本功能齐全,便于其他开发者按模块化设计思想对系统进行扩充和改进。目前,HDCAD系统已能实现全部简单实体的造型和扫掠等复杂实体造型功能。论文创新地用自定义属性的方法将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添加到HDCAD的三维模型中,使模型的几何、拓扑、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特征共存,信息更为完备,从而完成了对这种新型CAD模型建模软件实验系统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际意义。 本文通过对包含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新型CAD模型理论与应用的研究,预示了该理论和方法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机械零件CAD图形的形状特征拼合法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零件CAD图形的形状特征拼合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轴类零件实体模型重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CAD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1.2 CAD模型数量的增长 |
1.2 研究现状 |
1.2.1 模型重用 |
1.2.2 轴的快速建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系统结构与相关技术 |
2.1 需求分析 |
2.2 系统结构 |
2.3 相关技术 |
2.3.1 Creo的二次开发 |
2.3.2 特征建模技术 |
2.3.3 参数化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重用系统的接口模块设计 |
3.1 圆柱形轴段 |
3.1.1 圆柱形轴段的特征描述 |
3.1.2 圆柱形轴段的创建 |
3.2 花键轴段 |
3.2.1 花键轴段的UDF |
3.2.2 矩形花键图形单元的添加 |
3.3 齿轮轴段 |
3.3.1 齿轮轴段的使用 |
3.3.2 齿轮轴段的UDF |
3.3.3 齿轮轴段的添加 |
3.4 带键槽轴段 |
3.4.1 单元内部特征组成 |
3.4.2 相关特征的创建 |
3.4.3 参数集与关系式的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4 中间位置适应性修改算法的设计 |
4.1 概述 |
4.1.1 特征关系的改变 |
4.1.2 特征重建 |
4.2 受影响特征的判断和重建顺序的确定 |
4.2.1 特征属性邻接图 |
4.2.2 特殊轴段的处理 |
4.2.3 FAAG的构建 |
4.2.4 拓扑排序 |
4.3 重建数据 |
4.4 几何对应 |
4.4.1 几何描述 |
4.4.2 对应局部形状框架的相关概念 |
4.4.3 几何项对应关系的确定 |
4.5 单元插入算法 |
4.6 中间轴段的删除算法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执行流程 |
5.2 轴段单元的添加实例 |
5.3 轴段的插入和删除实例 |
5.4 轴类模型的重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复杂曲面正向/逆向快速设计关键技术与增材制造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复杂曲面增材制造技术 |
1.2.1 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的不足 |
1.2.2 增材制造的原理、优势及发展现状 |
1.2.3 复杂曲面增材制造的数据处理技术 |
1.3 面向增材制造的复杂曲面正向快速设计的关键技术 |
1.3.1 复杂曲面的传统正向设计 |
1.3.2 复杂曲面的正向设计快速重用技术 |
1.3.3 正向设计的快速重用技术研究现状 |
1.4 面向增材制造的复杂曲面逆向快速设计 |
1.4.1 复杂曲面逆向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2 复杂曲面重构快速性和精确性 |
1.5 复杂曲面正向/逆向快速设计与增材制造模式选择原则 |
1.5.1 系统框架 |
1.5.2 模式选择原则 |
1.6 课题概述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思路 |
1.7 全文内容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增材制造的 NURBS 复杂曲面正向快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局部形状重用理念与方法 |
2.3 NURBS 复杂曲面的局部形状特征重用技术研究 |
2.3.1 局部形状特征重用流程 |
2.3.2 源曲面局部形状特征的参数化处理 |
2.3.3 源曲面局部形状特征的复制以及在目标曲面的安装 |
2.3.4 过渡曲面及 NURBS 重用曲面的生成 |
2.4 仿真和等照度线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增材制造的 STL 复杂曲面逆向快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STL 复杂曲面的逆向快速设计关键技术 |
3.2.1 逆向设计的曲线曲面重构技术 |
3.2.2 曲线曲面重构方法及存在问题 |
3.3 测量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3.3.1 点云去噪 |
3.3.2 点云拼合和对齐 |
3.3.3 数据精简 |
3.3.4 特征提取和数据分块 |
3.4 基于延拓逼近法的曲线曲面重构统一数学模型 |
3.4.1 曲线曲面重构理念与逼近函数建立 |
3.4.2 曲线曲面逼近函数的求解方法 |
3.5 基于延拓逼近的复杂曲线重构 |
3.5.1 复杂曲线的延拓逼近 |
3.5.2 复杂曲线逼近函数的求解和误差分析 |
3.5.3 平面凸轮的实例验证 |
3.6 基于延拓逼近的 STL 复杂曲面重构 |
3.6.1 基于延拓逼近的 STL 复杂曲面重构算法流程 |
3.6.2 基于延拓逼近的 STL 曲面重构算法实现 |
3.6.3 STL 曲面重构的误差分析 |
3.6.4 汽车保险杠的 STL 曲面重构及等照度线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URBS 复杂曲面增材制造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NURBS 曲面增材制造数据处理方法 |
4.2.1 NURBS 曲面增材制造数据处理流程 |
4.2.2 NURBS 曲面直接分层处理的快速设计数据源及切片原理 |
4.2.3 增材制造中切片数据处理技术亟须解决的问题及几种方法比较 |
4.3 基于多策略的 NURBS 曲面自适应分层处理方法及实现 |
4.3.1 NURBS 曲线曲面的相关求交算法比较 |
4.3.2 基于 NURBS 模型的复杂曲面自适应分层处理步骤 |
4.3.3 基于多策略的 NURBS 曲面自适应切片算法的实现 |
4.3.4 水平层面 Clothoid 曲线轮廓重构方法与实现 |
4.3.5 本算法的自适应直接切片的实现 |
4.4 NURBS 曲面增材制造实例及精度效率分析 |
4.4.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
4.4.2 零件特征分析 |
4.4.3 增材制造工艺参数比较实验 |
4.4.4 制件成形精度与效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L 复杂曲面增材制造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增材制造中 STL 格式数据的分层处理及存在缺陷 |
5.2.1 STL 格式数据的分层处理方法比较 |
5.2.2 STL 数据格式文件存在缺陷 |
5.3 STL 复杂曲面的优化分层处理算法及实现 |
5.3.1 STL 数据格式的自适应切片流程 |
5.3.2 STL 数据格式文件的缺陷与修补 |
5.3.3 逐步细化的优化分层算法 |
5.3.4 STL 模型分层轮廓曲线重构 |
5.3.5 基于 STL 格式的支撑自动生成 |
5.4 逐步细化的优化分层算法的仿真实验 |
5.5 STL 模型分层轮廓曲线重构仿真实验 |
5.6 增材制造实例及精度效率分析 |
5.6.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
5.6.2 零件特征分析 |
5.6.3 增材制造工艺参数比较实验 |
5.6.4 制件成形精度与效率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基于点云模型的复杂曲面增材制造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点云模型的复杂曲面增材制造的分层处理方法比较 |
6.2.1 逆向设计/增材制造系统数据处理方法比较 |
6.2.2 空间点云模型复杂曲面分层处理方法比较 |
6.3 基于 IDS 法的点云模型复杂曲面的增材制造分层处理算法及实现 |
6.3.1 点云数据复杂曲面模型直接分层处理流程 |
6.3.2 空间点云数据预处理 |
6.3.3 点云模型切片方向确定 |
6.3.4 垂直投影构造面的建立和点云的映射 |
6.3.5 基于 IDS 法的点云模型自适应分层 |
6.3.6 点云垂直切片的投影构造面上轮廓曲线重构 |
6.3.7 水平切片层面轮廓点的求解、曲线重构 |
6.3.8 层面轮廓数据点的均化和精整 |
6.4 增材制造实例及精度效率分析 |
6.4.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案 |
6.4.2 零件特征分析 |
6.4.3 增材制造工艺参数比较实验 |
6.4.4 制件成形精度与效率分析 |
6.5 本章总结 |
全文总结 |
一 全文研究成果总结 |
二 主要创新点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面向CAPP的三维特征—知识混合零件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AD/CAPP集成技术 |
1.2.1 CAD/CAPP集成的必要性 |
1.2.2 CAD/CAPP集成的关键 |
1.2.3 CAD建模技术概述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
1.3.1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面向CAPP的箱体零件三维建模技术 |
2.1 CAPP系统对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和内容 |
2.1.1 CAPP系统对零件信息描述技术的要求 |
2.1.2 零件信息描述技术的基本方法 |
2.2 面向CAPP的三维CAD建模技术 |
2.2.1 计算机内部表示及产品建模技术 |
2.2.2 几何建模技术 |
2.2.3 特征建模技术 |
2.3 箱体零件信息描述技术 |
2.3.1 箱体零件信息分析 |
2.3.2 箱体零件信息描述 |
2.3.3 箱体零件信息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箱体零件特征—知识混合建模技术 |
3.1 面向CAPP的特征—知识混合建模系统设计 |
3.1.1 面向CAPP的特征—知识混合建模总体框架 |
3.1.2 箱体零件特征—知识混合建模子系统设计 |
3.1.3 箱体零件系统体系结构 |
3.2 箱体零件特征—知识混合模型的构建 |
3.2.1 箱体零件特征分类 |
3.2.2 箱体零件知识组成 |
3.2.3 箱体零件特征—知识混合模型的构建 |
3.3 典型箱体零件结构与设计过程分析 |
3.3.1 减速器箱体结构特点 |
3.3.2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4.1 混合模型工艺知识库的构建 |
4.1.1 加工工艺知识库的设计流程 |
4.1.2 加工工艺知识库的匹配规则 |
4.2 箱体基体的尺寸驱动 |
4.2.1 锚点技术简介 |
4.2.2 箱体基体尺寸驱动的实现过程 |
4.3 辅助特征定位技术 |
4.3.1 CAXA实体设计特征定位技术简介 |
4.3.2 方向面/锚点特征定位技术的实现原理 |
4.3.3 特征自动定位技术的实现原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混合建模技术的信息描述系统实现 |
5.1 实体设计工具的选择 |
5.1.1 CAXA实体ICAPI技术简介 |
5.1.2 基于ICAPI技术的接口设计 |
5.2 数据库的实现 |
5.2.1 基于VC的数据库开发技术 |
5.2.2 基于ADO的数据库应用 |
5.3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5.3.1 主特征、辅助特征设计 |
5.3.2 零件整体信息输入 |
5.3.3 辅助特征信息查询修改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特征建模的反求工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反求工程技术与发展现状 |
1.1.1 反求工程的基本概念 |
1.1.2 反求工程的基本步骤及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3 反求工程的应用领域 |
1.2 特征技术及在反求工程中应用 |
1.2.1 特征技术的定义 |
1.2.2 特征技术的发展史 |
1.2.3 基于特征的反求工程技术的建模方法 |
1.2.4 基于特征的反求工程建模策略 |
1.2.5 反求工程中引入特征技术的意义 |
1.2.6 现有商用反求工程软件特征功能评述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的意义 |
1.3.2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方案与实现目标 |
第2章 反求工程系统的系统模型与数据结构 |
2.1 特征理论简介 |
2.1.1 特征定义与分类 |
2.1.2 特征表达 |
2.1.3 特征识别 |
2.1.4 特征数据库模型 |
2.1.5 基于特征的设计 |
2.2 反求工程的特征定义及其分类 |
2.2.1 特征点与特征曲线 |
2.2.2 特征曲面 |
2.3 反求工程原型软件的系统模型 |
2.3.1 反求工程系统的功能结构 |
2.3.2 几种典型的CAD系统模型 |
2.3.3 基于组件技术与OOP技术的反求工程系统CAD模型 |
2.4 特征模型的数据结构 |
2.4.1 几种典型的非流型数据结构 |
2.4.2 特征模型的数据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点云数据的拓扑结构重建 |
3.1 自适应K近邻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 |
3.1.1 点云数据拓扑结构重建简介 |
3.1.2 自适应K近邻方法 |
3.1.3 β值的确定 |
3.2 点云数据的曲率计算与精简算法 |
3.2.1 点云数据曲率计算与精简算法研究现状简介 |
3.2.2 基于弦差的自适应数据压缩与曲率计算方法 |
3.3 算法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点云数据的切片技术 |
4.1 点云切片技术的定义与研究难点 |
4.1.1 切片的定义 |
4.1.2 切片算法的难点 |
4.2 点云切片技术中的快速求交算法 |
4.2.1 立方格坐标序号计算公式 |
4.2.2 快速定位相交立方格方法描述 |
4.2.3 平面与点云求交 |
4.3 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优化算法 |
4.3.1 混合式曲线重建算法 |
4.3.2 Dijkstra最短路径优化算法 |
4.4 蚁群算法在曲线重建中的应用 |
4.4.1 蚁群算法的原理 |
4.4.2 蚁群算法在曲线重建中的算法描述与实现 |
4.4.3 蚁群算法的改进 |
4.4.4 算法复杂性分析 |
4.5 曲线重建后续处理 |
4.6 计算实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切片数据的特征提取与特征匹配 |
5.1 平面切片数据的特征元提取 |
5.1.1 层析数据特征元分割技术简介 |
5.1.2 基于左右领域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识别特征算法 |
5.1.3 角度差分法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相结合的特征识别方法 |
5.1.4 直线线段的识别 |
5.1.5 圆弧线段的识别 |
5.1.6 三次B样条曲线的拟合 |
5.2 曲线匹配和对比 |
5.2.1 Fourier_mellin图像配准技术原理 |
5.2.2 基于Fourier-Mellin变换的曲线匹配方法 |
5.2.3 基于Fourier-Mellin变换的曲线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及改进措施 |
5.2.4 曲线匹配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曲面特征的提取 |
6.1 增量式最小二乘法提取二次曲面特征 |
6.1.1 二次曲面特征识别现状简述 |
6.1.2 二次曲面模型 |
6.1.3 最小二乘法的增量形式 |
6.1.4 增量式最小二乘法提取平面、球面 |
6.1.5 实例 |
6.2 规则扫描面的识别 |
6.2.1 规则扫描面的定义 |
6.2.2 规则扫描面的判别方法 |
6.2.3 扫描曲面的生成 |
6.2.4 旋转面和拉伸面的生成 |
6.2.5 实例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反求工程CAD系统TrSurf1.0软件介绍与案例应用 |
7.1 TrSurf1.0软件介绍 |
7.1.1 TrSurf1.0简介 |
7.1.2 TrSurf1.0系统结构 |
7.1.3 TrSurf1.0反求建模步骤 |
7.2 花洒建模实例 |
7.2.1 特征分析 |
7.2.2 特征提取 |
7.3 自由曲面建模实例 |
7.3.1 陶瓷工艺品建模实例 |
7.3.2 钣金件表面重建 |
7.4 本章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机械CAD网格模型简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网格模型简化技术概述 |
1.1.2 机械CAD 网格模型及简化技术的特点 |
1.1.3 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三角网格模型简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删减算法 |
1.2.2 顶点或面片的合并聚类算法 |
1.2.3 采样和重新布点(Re-Tiling)算法 |
1.2.4 视点相关简化算法 |
1.2.5 渐进网格(Progressive Meshes,简称PM)算法 |
1.2.6 二次误差测度简化算法 |
1.2.7 自适应细分法 |
1.2.8 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 |
1.2.9 基于图像的网格模型简化方法 |
1.2.10 基于视觉保真度及特征保持的网格模型简化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的组织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论文的组织 |
2 机械CAD 网格模型简化总论 |
2.1 引言 |
2.2 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机械CAD 网格模型简化方法总体思路 |
2.2.1 基于点和边的混和方法实现对CAD 网格模型的表面分割 |
2.2.2 基于改进QEM 算法的边界轮廓特征保持的模型简化 |
2.3.3 保持全局形状特征的规则曲线的多边形逼近 |
2.2.4 依据曲线的多边形逼近结果进行曲线轮廓顶点的优化调整 |
2.3 网格模型表面分割和轮廓特征提取 |
2.3.1 基于边的网格模型表面分割和轮廓特征提取 |
2.3.2 基于顶点的网格模型表面分割和轮廓特征提取 |
2.4 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数字曲线多边形逼近 |
2.5 二次误差测度简化算法 |
2.5.1 QEM 简化算法概述 |
2.5.2 QEM 误差测度分析 |
2.6 小结 |
3 机械CAD 网格模型的特征提取及表面分割 |
3.1 引言 |
3.2 三角网格模型表面分割技术研究进展 |
3.2.1 基于三角网格表面几何信息的分割算法 |
3.2.2 基于聚类的分割算法 |
3.2.3 其他的分割算法 |
3.3 机械CAD 网格模型表面分割混和算法 |
3.3.1 算法描述 |
3.3.2 第一次边界特征提取及表面分割 |
3.3.3 第二次边界特征提取及表面分割 |
3.3.4 实例及讨论 |
3.4 三角网格表面区域合并处理 |
3.4.1 概述 |
3.4.2 区域的合并处理算法 |
3.5 小结 |
4 数字曲线的多边形逼近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字曲线的多边形逼近技术研究进展 |
4.3 基于PSO 的规则曲线多边形逼近简化算法 |
4.3.1 数字曲线多边形逼近问题的描述 |
4.3.2 数字曲线多边形逼近问题的离散粒子群算法求解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具有参照解条件约束的曲线的多边形逼近 |
4.4.1 问题描述 |
4.4.2 算法基本思路 |
4.4.3 实例及讨论 |
4.5 小结 |
5 基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CAD 三角网格模型简化 |
5.1 引言 |
5.2 基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CAD 三角网格模型简化 |
5.2.1 网格模型中边的分类及其简化策略 |
5.2.2 二次误差的计算 |
5.2.3 对模型简化中间结果中轮廓多边形顶点的调整 |
5.2.4 基于全局形状特征保持的简化算法实现 |
5.3 实例及讨论 |
5.3.1 铰链头零件的简化 |
5.3.2 端盖零件的简化 |
5.3.3 结论 |
5.4 小结 |
6 原型系统 |
6.1 系统简介 |
6.1.1 系统主要模块及功能 |
6.1.2 系统结构 |
6.2 原型系统开发流程 |
6.2.1 系统开发流程 |
6.2.2 三角网格模型的生成 |
6.3 边界轮廓曲线提取模块 |
6.4 改进的QEM 简化模块 |
6.5 曲线的多边形逼近模块 |
6.6 顶点位置优化调整模块 |
6.7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6)典型液压元件CAD/CAPP/CAM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CAD/CAPP/CAM 技术发展概况 |
1.1.1 CAD 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2 CAPP 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3 CAM 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4 CAD/CAPP/CAM 集成的发展概况 |
1.2 液压元件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液压元件研究现状 |
1.2.2 液压元件的发展趋势 |
1.2.3 液压元件生产的特点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压缸CAD/CAPP/CAM 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液压缸CAD/CAPP/CAM 集成的设计思想 |
2.2 集成系统的总体结构 |
2.2.1 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2 CAPP 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功能 |
2.3 液压缸CAPP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第三章 零件信息的描述与处理 |
3.1 零件信息在CAD/CAPP/CAM 系统中的作用 |
3.2 CAD/CAPP/CAM 系统对零件信息描述的要求 |
3.3 几种常用的零件信息描述方法 |
3.4 基于产品特征建模的信息描述法 |
3.4.1 产品特征建模技术的思想和意义 |
3.4.2 产品信息模型的结构 |
3.5 特征信息模型的处理 |
3.5.1 获取数据库中的模型信息 |
3.5.2 模型信息处理 |
第四章 工艺数据库与知识库 |
4.1 工艺数据的类型及其特点 |
4.1.1 工艺数据的类型 |
4.1.2 工艺数据的特点 |
4.2 工艺数据库及其数据交换 |
4.2.1 工艺数据库的特点及数据模型 |
4.2.2 数据交换方法 |
4.3 工艺知识库 |
4.3.1 知识的表达方法 |
4.3.2 知识库的建立 |
第五章 液压元件CAPP 的决策机制及工艺简图生成 |
5.1 液压元件CAPP 的决策机制 |
5.1.1 派生功能模块 |
5.1.2 专家系统功能模块 |
5.1.3 液压元件工艺知识库 |
5.1.4 液压缸元件工艺规程的实现-推理机 |
5.1.5 知识获取和解释机制 |
5.2 简图的生成 |
5.2.1 简图的生成方法 |
5.2.2 系统工序简图的生成 |
第六章 系统开发环境 |
6.1 采用AUTOCAD 作为系统开发环境 |
6.2 用ARX 语言开发AUTOCAD |
6.3 MICROSOFT VISUAL C++的编程环境 |
6.4 用VISUAL FOXPRO 数据库存储及管理数据 |
第七章 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运行实例 |
7.1 系统登录 |
7.2 系统信息输入 |
7.3 系统工艺设计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详细摘要 |
(7)冲压零件特征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模具CAD/CAM的发展概况 |
1.2 传统CAD/CAM技术的缺点 |
1.3 CAD/CAM集成技术 |
1.4 特征造型方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
1.5 特征技术的研究概况 |
1.6 本课题的工作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特征与特征建模技术 |
2.1 特征的基本概念 |
2.2 特征建模技术 |
第三章 基于特征的冲压零件建模系统(FBSPMS) |
3.1 开发 FBSPMS的基本思想 |
3.2 开发工具简介 |
3.3 面向冲压零件建模的特征造型技术 |
3.4 FBSPMS的实现 |
第四章 特征模型的应用 |
4.1 特征模型数据文件 |
4.2 弯曲展开 |
4.3 工艺性分析 |
结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WEB三维参数化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CAD技术概述 |
1.1.1 现代CAD软件的技术特征 |
1.1.2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基于WEB的CAD数据库技术 |
1.2.1 基于WEB数据库的建立 |
1.2.2 CAD三维产品的可视化表达 |
1.3 三维参数化零件库 |
1.3.1 参数化零件库的基本概念 |
1.3.2 网络参数化库的作用 |
1.3.3 三维参数化零部件库的特色 |
1.4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体系结构 |
2.2 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 |
2.2.1 系统主要特点 |
2.2.2 系统的技术平台 |
2.3 网络结构模式 |
2.4 网络数据库技术 |
2.4.1 模式以及特点 |
2.5 WEB 数据库的访问 |
2.5.1 WEB 数据库的几种访问方法 |
2.5.2 本系统访问 WEB 数据库的方法 |
2.6 安全性控制 |
2.6.1 用户标识与验证 |
2.6.2 SQL SERVER 身份验证方式 |
2.6.3 身份验证模式 |
2.6.4 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 |
2.6.5 混合模式 |
第三章 参数化理论及参数化库的建立 |
3.1 参数化理论 |
3.1.1 参数化设计技术 |
3.2 参数化图形的几何约束模型 |
3.2.1 约束的概念与类型 |
3.2.2 几何约束系统表示方法 |
3.2.3 三维图形约束模型 |
3.3 参数化零件库的建立 |
3.4 微波器件的特征分析与参数确定 |
3.5 基于 XML 技术波导法兰盘的特征描述 |
3.5.1 XML 技术在 CAD 中的应用 |
3.5.2 波导法兰盘的 XML 特征描述 |
第四章 基于 WEB 参数化库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1 系统软件的需求分析 |
4.1.1 本系统欲实现的功能 |
4.2 系统的功能模块 |
4.2.1 系统登录模块 |
4.2.2 客户注册模块 |
4.2.3 客户管理模块 |
4.3 参数化模块 |
4.3.1 参数化库结构设计 |
4.3.2 后台数据库的设计 |
4.3.3 用户界面设计 |
4.4 三维模型动态浏览的实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ACIS平台的新型CAD模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AD技术概述 |
1.2 CAD建模技术 |
1.2.1 CAD建模技术的发展 |
1.2.2 传统几何造型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
1.3 特征模型 |
1.3.1 特征模型的产生 |
1.3.2 特征的分类 |
1.3.3 基于特征的设计方法 |
1.3.4 包含动力学特征的扩充特征模型 |
1.4 CAD几何平台概述 |
1.4.1 PARASOLID几何造型平台 |
1.4.2 CAS.CADE几何造型平台 |
1.4.3 ACIS几何造型平台 |
1.4.4 CAD/CAM几何造型平台的发展趋势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STEP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理论研究 |
2.1 STEP简介及应用现状 |
2.1.1 产品数据交换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状况 |
2.1.2 STEP技术概述 |
2.1.3 STEP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
2.2 STEP标准中对特征的描述 |
2.2.1 STEP Part48中对特征的定义 |
2.2.2 STEP Part214中对特征的定义 |
2.2.3 STEP Part224中对特征的定义 |
2.3 多刚体动力学的理论建模原理 |
2.4 基于STEP的多刚体动力学特征建模实现 |
2.4.1 对多刚体系统的描述 |
2.4.2 多刚体动力学应用协议制定 |
2.5 EXPRESS向C++的映射规则研究 |
2.5.1 EXPRESS信息建模语言 |
2.5.2 EXPRESS向C++的映射规则 |
2.6 小结 |
第3章 ACIS几何造型平台 |
3.1 ACIS的形成背景及应用 |
3.2 ACIS的结构 |
3.2.1 ACIS组件 |
3.2.2 ACIS产品 |
3.2.3 ACIS的数据结构 |
3.3 ACIS中的C++技术及其开发接口 |
3.3.1 ACIS中的C++技术 |
3.3.2 ACIS的开发接口 |
3.4 ACIS的主要功能 |
3.5 Scheme语言 |
3.6 小结 |
第4章 HDCAD几何造型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 |
4.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概述 |
4.1.1 结构化方法 |
4.1.2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
4.1.3 面向对象技术的分析、设计与编程方法 |
4.2 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 |
4.2.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2.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3 系统的体系结构 |
4.3.1 系统的总体框架 |
4.3.2 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 |
4.4 系统的界面设计 |
4.4.1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
4.4.2 HDCAD系统的用户界面 |
4.5 小结 |
第5章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5.1 线框模型 |
5.2 曲面模型 |
5.3 实体模型 |
5.3.1 简单实体造型 |
5.3.2 拉伸 |
5.3.3 旋转 |
5.3.4 扫掠 |
5.4 实体编辑 |
5.5 基于ACIS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属性的定义 |
5.5.1 用户自定义属性的方法 |
5.5.2 属性指针 |
5.5.3 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自定义属性的实现 |
5.6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机械零件CAD图形的形状特征拼合法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轴类零件实体模型重用方法研究[D]. 白雪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复杂曲面正向/逆向快速设计关键技术与增材制造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 钟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3]面向CAPP的三维特征—知识混合零件模型构建研究[D]. 张晓霞.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2)
- [4]基于特征建模的反求工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朱根松. 南昌大学, 2009(04)
- [5]基于全局轮廓形状特征保持的机械CAD网格模型简化[D]. 董方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6]典型液压元件CAD/CAPP/CAM一体化研究[D]. 李瑾.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02)
- [7]冲压零件特征建模研究[D]. 王凤义. 长春理工大学, 2007(01)
- [8]AUTO CAD二次开发性能在机械图样绘制中的应用[J]. 任越美.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 [9]基于WEB三维参数化库系统研究[D]. 王乾安. 东南大学, 2006(04)
- [10]基于ACIS平台的新型CAD模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徐丽茹. 湖南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