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技术辞典(二)

视听技术辞典(二)

一、视听技术小辞典(二)(论文文献综述)

《视听技术》编辑部[1](2003)在《读者意见征询表》文中认为 为使我刊更贴近广大读者朋友,我们需要经常了解大家对本刊的意见与看法。为此我们刊出了这个意见征询表,恳请朋友们能与我们合作,将您的看法反馈给我们。为答谢各位的关怀,我刊决定,向每一位认真填写此表并在11月15日以内将表回寄给我们的朋友都赠送一张优惠卡,凭此优惠卡可以在我刊发行部7.5折邮订明年全年的杂志,亦可按此折扣零购我刊任何期号。(回信可裁下本页,也可复印后填写,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意见征询表”。您若是参加本刊抽奖活动,可将此表与有奖问答表用同一信寄回。)

梁硕[2](2021)在《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和自然灾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日渐增强。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做好生态环保宣传工作意义重大。作为一种能够快速、直接进行生态环保宣传的艺术形式,生态题材纪录片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声音元素和画面元素共同构成了生态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系统。作为生态题材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声音元素主要作用于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客观世界,声音元素的存在对于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客观世界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最能够直接展示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生态题材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让观众可以参与到影片之中,与大自然进行交流,能够令人们切身感受到生态环保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更能帮助人们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点。在生态环保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于声音表意系统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完整,需要对声音的表达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当代语境下,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研究显得更加珍贵与迫切。探讨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艺术表现,如何让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更加灵活等问题能够为我国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以“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研究”为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观摩整理了大量生态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基础之上对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声音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与探讨,为繁荣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本论文分为六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论述选题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着重梳理了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存在的形式和作用。通过对声音元素中的人声语言、音乐、音响进行逐个分析,来对国内现有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的现状进行总体分析,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章从生态题材纪录片的界定引入,阐述了我国现有的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的现状:大部分生态题材纪录片在剪辑初期都会存在着声画不一致,声音与画面不符的现象,在影片的呈现中也存在着重画面轻声音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影片的信息传达能力,使得观众不能够从生态题材纪录片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影片的传播和宣传。并对我国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分析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功能主要包括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确保故事叙述的准确性、维护形象造型的完整性以及支撑情感表达的共鸣性。通过分别讨论人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这三类声音元素在这些功能中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来表明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地位。第三章主要研究了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的美学特征。通过分析生态题材纪录片中声音元素能够通过自身在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表现为其增添真实感、表意性和表情性的造型美,加强生态题材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感的写实美,营造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氛围感的写意美,呈现艺术作品精神内涵的意蕴美来讨论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美学特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生态题材纪录片纪录片声音元素的含义,并根据不同的含义将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被分为人声语言、音乐元素和音响元素三大类,其中人声语言又包括解说词和对白。并且对人声语言、音乐元素和音响元素等声音元素在生态题材纪录片的运用和主要功能逐个进行讨论。第五章主要内容为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通过分析如何处理画面和声音之间的关系以及写实和写意的融合来介绍应当遵循的空间感、真实感等原则,阐述了声音蒙太奇手法。并结合自己毕业作品的实际拍摄经历来系统的研究生态题材纪录片拍摄时关于声音的录制所需要注意的空间感和真实性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类型的话筒和话筒的指向性参数等方法保证声音录制的质量。通过以上分析,生态题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书豪[3](2021)在《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的传播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截止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已经接近8.2亿,占网民整体的90.7%。短视频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最受中国网民欢迎的视频内容形态,快手、抖音两大视频平台不断壮大,使政务新媒体开始在短视频领域快速发展,而共青团中央作为我国联结国家与青年的国家组织,承担着传播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引导青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三观等责任,以年轻化的形象在快手、抖音内获得大量粉丝,成为政务号里的优秀代表。如今,共青团中央在快手的官方账号拥有894.8万粉丝,高于在抖音661.1万粉丝的官方账号,位居所入驻的所有短视频平台之首,因此,本研究选择共青团中央快手号作为研究主体,采集该账号2018年3月建号以来到2020年10月内发布的943个短视频作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视频内容(主题、人物、来源、场景等)、视频形式(时长、种类、视听呈现、标题呈现等)和情感指数(内容感情色彩、语言风格、音乐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及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内容主题、人物角色、视听呈现、情感色彩等因素均会影响其传播效果。此外,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其现状,总结出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供运营者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参考。

公艺涵[4](2020)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需要设计师进行更多形式和思维上的尝试以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运用心理学中的通感现象,将其内化为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让人们回归以感官认识世界的方式,从而更真实地感知设计,更准确快捷地从中获取信息。本论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通感这一心理现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意义。通感是一个结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艺术的跨学科概念,对于通感的研究从修辞学延伸到艺术领域并衍生出艺术通感的概念。艺术通感具有修辞、认知和艺术审美的功能,使得通感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中的一个门类,主要以视觉的表现为主,通感现象可以利用感官上的互通让视觉传达设计拥有更多表达的可能。本论文先通过音乐可视化的实验来论证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分析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设计师与受众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从设计师的角度,通感可以拓展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并且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进而使视觉传达设计更人性化;从受众的角度,通感可以让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更有效地传达给受众,通感带来的情感互通也让受众更能理解设计的内涵。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联系并指导实践,研究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与作用也是为了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更多表达形式,让视觉传达设计更加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本论文旨在挖掘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与作用,目的是帮助拓宽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为设计师提供新的创意思维方式,利用通感中的情感互通实现情感化设计,使得设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为未来视觉传达设计新的发展提供思路。

郭芳[5](2020)在《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文中指出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其文体演变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人工智能、AR、VR、5G等媒介技术推动下,“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新闻游戏”“AR”“H5”等一大批融合新闻产品频现,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与内容生产模式。本文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2014-2019)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融合新闻在结构方式、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方面的文体特征,以探究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文体变迁的表征,并预测未来融合新闻文体变革的趋势。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融合新闻呈现文本多模态、智能化,新闻叙事互动化、杂糅化,传播沉浸式等文体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呈现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新闻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到钻石形叙事变化;传播模式由内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内外联动传播向“沉浸式传播”演进。另外,研究也发现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存在一些不足。

潘霄[6](2020)在《沃纳·赫尔佐格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赫尔佐格具有独到的纪录片创作观念以及鲜明的创作特色,创作了大量富有极高艺术性的作品。他以新颖、独特的创作观念影响着一代电影人的创作,在电影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文通过分析赫尔佐格纪录片的主题内涵、叙事特征以及视听表达,找寻其创作规律,进而挖掘其纪录片所传达的深层内涵与哲理。论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借鉴了传播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和论述。论文由绪论、三个章节以及结语组成。第一章主要以赫尔佐格纪录片的主题内涵为主要研究内容。论文的第一节主要介绍赫尔佐格纪录片中所包含的边缘文化内容及价值;第二节对其纪录片中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的内容进行阐释;第三节主要针对其纪录片中审视与揭示人性的内容进行分析。赫尔佐格具有全球化视野,对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刻而冷静的反思,从而揭示出富有时代意义且深沉厚重的主题内涵。第二章主要对赫尔佐格纪录片的叙事特征进行分析。第一节对他跟踪记录的拍摄手法与个体化叙事的方式进行论述;第二节对赫尔佐格的纪实手法与虚构手法进行分析,既运用长镜头与同期声的手法,彰显出纪录片的纪实性,也运用搬演的虚构手法,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图;第三节对其纪录片中的意象进行阐释,赫尔佐格运用意象呈现诗意的艺术表达效果,传达自己哲理性的思考。第三章主要分析赫尔佐格纪录片的视听语言,阐明赫尔佐格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视听手法去呈现“狂喜的真实”。第一节对其纪录片中长镜头与影像造型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分为纪实与写意两个方面,包含运动与固定长镜头、色彩和构图等内容;第二节主要对音乐与音响的使用进行分析,音响的运用兼具纪实性与表意性,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形成诗意与风格化的特点;第三节对赫尔佐格纪录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进行规律性地概括与总结。赫尔佐格通过运用剪辑与场面组接,使镜头展现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深层含义。结语部分指出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赫尔佐格纪录片中的全球化视野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纪录片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孙晶[7](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林文[8](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詹荔[9](2019)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美学探论(2003-2018)》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香港与内地签订的CEPA协议给两地电影发展提供了新的转折点。CEPA之后,香港电影人怀揣着成熟的电影制作经验纷纷开始“北上”,准备在广阔的内地市场一展身手。同样“北上”的还有香港电影产业链的各个方面。政策的下达使得两地的合拍正式被纳入国家体制。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发展一直以来都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牵引角力,也给合拍片的美学呈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旨在从美学角度,结合15年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若干创作个案与现象,试图初步探询合拍片在美学流变与美学价值方面为当前华语电影产业所带来的某些创作启示与文化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CEPA后”合拍片的背景、现状及整体的美学风貌做了概括性的阐释。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则分别以形式美学、商业美学和接受美学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合拍片的美学变化与核心价值,利用三种美学内涵中彼此交叉又彼此独立的特点,以期管窥15年以来内地与香港电影在产业融合、文化共融、继承创新的背景下,合拍片美学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传统“港产片”的类型经验与电影修辞在内地市场更加开阔的文化需求与多样化的审美期待面前,试图追问昔日“港味”的美学踪迹,以此更进一步分析与蠡测这种电影美学经验的历史走向与现实趋势,以及对整个华语电影工业的美学积累与创新、产业整合与传播有着怎样的可供持续借鉴的创作生长点与产业增长点。

黄歆媛[10](2020)在《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翻拍的创新、困境与突破》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沉寂多年的“红色经典电影”因陆续被翻拍而重新回归银幕。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视听艺术化呈现的“红色经典电影”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承担着宣传政治思想、教化民众的作用,并受到了多数民众的好评与认可。时过境迁,现在市场环境的重心已经被“作品为王”“数据为王”等准则更替,人们更注重文化产品带来的体验与感受。“红色经典电影”也应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主动与消费文化接轨,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主,为作品注入商业元素,用全新的形式重新与观众见面。本文以现有翻拍后的“红色经典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美学风格、电影产业等相关理论,对这一翻拍现象的兴起原因以及创作现状进行探讨与归纳。本文首先阐述了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的翻拍概况,以及探讨其在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性、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满足大众怀旧情愫等多种元素规约下翻拍的必要性;然后分别通过比较研究传统“红色经典电影”与新世纪翻拍后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视听语言与美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并且结合时代语境分析翻拍后“红色经典电影”的亮点与不足;最后通过重点关注电影的本体与伴随性文本两部分为即将要翻拍的“红色经典电影”提供相关的策略分析。总之本文力求挖掘“红色经典电影”翻拍的先进经验与不足症结,以求为即将到来的翻拍热潮提供更好的建议,为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二、视听技术小辞典(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听技术小辞典(二)(论文提纲范文)

(2)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概述
    第一节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创作原则
    第三节 我国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保证生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第二节 确保生态故事叙述的准确性
    第三节 维护形象造型的完整性
    第四节 支撑情感表达的共鸣性
第三章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美学特征
    第一节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造型美
    第二节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写实美
    第三节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写意美
    第四节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意蕴美
第四章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符号分析
    第一节 必不可少的人声语言
    第二节 至关重要的音乐元素
    第三节 不可或缺的音响元素
第五章 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节 声画一致,用好同期声
    第二节 写实与写意的融合
    第三节 实际录制方法应用
    第四节 声音蒙太奇的运用
结语
毕业作品《声音拓印者》网盘链接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毕业作品《声音拓印者》导演阐述
附录二 观摩的部分生态题材纪录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创作的影视作品
致谢

(3)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的传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释
        1.2.1 政务新媒体
        1.2.2 政务短视频
        1.2.3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发展现状及传播特征
    2.1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发展现状
        2.1.1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定位
        2.1.2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发展历程
    2.2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的传播特征
        2.2.1 资源整合优势明显
        2.2.2 内容生产自主灵活
        2.2.3 借势平台多样化传播
        2.2.4 政务传播人格化
3 研究理论建构与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病毒式传播
        3.1.2 情感传播
    3.2 研究设计与信度检验
        3.2.1 研究问题
        3.2.2 样本选择
        3.2.3 类目建构
        3.2.4 信度检验
4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的传播效果实证分析
    4.1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传播内容及效果特征呈现
        4.1.1 传播指数特征:易出爆款、互动量高
        4.1.2 视频内容特征:紧跟时事、人物突出、制作精良
        4.1.3 视频形式特征:实拍为主、叙事简洁、媒体多样化
        4.1.4 情感指数特征:亲切化表达、情感正能量
    4.2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的传播效果差异性检验
        4.2.1 视频主题、人物角色、视频来源与传播指数存在显着差异
        4.2.2 视频时长、种类、封面、台词、标题与传播指数存在显着差异
        4.2.3 内容感情色彩、语言风格、音乐风格与传播指数存在显着差异
    4.3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3.1 视频时长、视听呈现、批判内容、动感音乐与播放量呈正向影响
        4.3.2 主流职业、实拍视频、网络用语、动感音乐与点赞量呈正向影响
        4.3.3 视频时长、视听呈现与评论量呈正向影响
    4.4 研究结论
5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在传播效果上的不足及建议
    5.1 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在传播效果上的不足之处
        5.1.1 “栏目”效果欠佳,专题缺乏整合
        5.1.2 视频原创性较低,内容角色不均衡
        5.1.3 视听符号呈现弱,用户吸引力不高
        5.1.4 刻意迎合受众,减弱官号公信力
    5.2 关于共青团中央快手号提升传播效果的建议
        5.2.1 深耕主题栏目,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5.2.2 提升原创生产力,塑造亲近化IP
        5.2.3 优化视听效果,增强“本土化”传播
        5.2.4 注重自身属性,合理疏导网络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探讨通感体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探讨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
    三、研究意义
        为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探索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现状分析
        国外现状分析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个案分析法
        访谈法
        实验法
第一章 通感与艺术通感
    第一节 通感的定义
    第二节 通感产生的条件
        一、客体条件
        二、主体条件
    第三节 通感在艺术中的功能与艺术通感
        一、通感在修辞中的功能
        二、通感在绘画书法中的功能
        三、通感在设计中的功能
        四、艺术通感
    第四节 艺术通感的不同层次
        一、感觉挪移
        二、表象叠加
        三、意象互通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
    第一节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要素的通感
        一、文字元素的通感
        二、图形元素的通感
        三、色彩元素的通感
        四、构成中的通感
    第三节 通感在视觉传设计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一、视听通感形式
        二、视触通感形式
        三、视味通感形式
        四、视觉移情通感形式
    第四节 影响通感的因素
        一、文化差异
        二、个人因素
第三章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播作用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包含信息的类型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过程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信息传达效果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通感在设计信息传达过程中的作用
        一、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理性诉求信息的理解
        二、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感性诉求信息的沟通
        三、推动受众与设计师的沟通理解
第四章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节 设计从业人员问卷与访谈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流程
    第二节 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一、通感帮助缩短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二、通感帮助设计师开拓创意思维
        三、通感有利于提升设计的情感体验
    第三节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一、替换重构法
        二、经验转移法
        三、象征联想法
        四、氛围创造法
    第四节 活用通感思维方式进行设计的训练方法
        一、感觉能力的训练
        二、理性训练方法
    第五节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丰富设计思维
        二、增强与观者的互动性
        三.优化传播与沟通效果
        四、深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维度
第五章 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
    第一节 感觉驱动的设计
    第二节 情感化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融合新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3.2 新闻文体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1.4.3 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1.4.4 编码及分析方法
        1.4.5 研究设计与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6 论文创新点
        1.6.1 选题新颖
        1.6.2 研究方法新颖
2 技术迭代与融合新闻文体的变革
    2.1 技术的演进与媒介形态的变革
        2.1.1 史前媒介与文字媒介
        2.1.2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
        2.1.3 数字媒介与智能媒介
    2.2 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新新闻文本的催生
        2.2.1 文字诞生之前:口头语言
        2.2.2 文字与印刷术诞生:印刷文本
        2.2.3 电子技术革命之后:电子文本
        2.2.4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数字文本
        2.2.5 21世纪以来:智能化文本
    2.3 技术的赋权与受众、媒介关系的重塑
        2.3.1 史前媒介时期:人与媒介比较疏远
        2.3.2 传统媒介时期:人与媒介关系紧密
        2.3.3 智能媒介时期:人趋向于媒介沉浸
3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语言风格分析
    3.1 词汇构成:网络化、交融性
        3.1.1 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
        3.1.2 新旧媒体词汇的融合
    3.2 句法特征:简单化、新颖化
        3.2.1 灵活融入网络流行句式
        3.2.2 省略句和简短句常态化
        3.2.3 感叹句、悬念句在自媒体平台流行
        3.2.4 语句出现不规则变化和杂糅倾向
    3.3 语言修辞:多符号、跨媒体
        3.3.1 形貌修辞呈现多种符号
        3.3.2 跨媒体语言的多模态化
    3.4 本章小结
4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结构形式分析
    4.1 文本构成:多媒体、多模态
        4.1.1 文字与图片
        4.1.2 音频与视频
        4.1.3 地图与图表
        4.1.4 超链接和互动设置
        4.1.5二维码+H5
    4.2 语篇结构:超链接、超文本
        4.2.1 单篇报道的融合文本
        4.2.2 组合式的融合文本
        4.2.3 跨媒体互动型融合文本
    4.3 叙事模式:数据化、互文性
        4.3.1 传统叙事
        4.3.2 互动叙事
    4.4 本章小结
5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表达方式分析
    5.1 呈现形式:可视化、视觉化
        5.1.1 短视频新闻占据鳌头,“微视频”带来多元传播
        5.1.2 “图”说两会受青睐,大数据应用扩大信息容量
        5.1.3 “两会”直播常态化,实时展现“两会”现场
        5.1.4 网页交互、H5设计,提升受众“两会”参与度
        5.1.5 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助力“两会”报道
    5.2 新闻叙事:非线性、对话化
        5.2.1 蜂巢型叙事
        5.2.2 菱形叙事
        5.2.3 钻石形叙事
    5.3 传播模式:全媒体、沉浸式
        5.3.1 全媒体传播型
        5.3.2 内外联动传播型
        5.3.3 虚拟场景传播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反思: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文体的演变
    6.1 融合新闻文体的创新趋势
        6.1.1 新闻叙事空间多维虚拟化
        6.1.2 新闻符号表达多元化与匹配智能化
        6.1.3 新闻文本的沉浸式构建
    6.2 融合新闻报道的不足
        6.2.1 新闻语言溢出传统规范
        6.2.2 泛娱乐化的文体叙事
        6.2.3 脱离内容的技术堆积
        6.2.4 拘泥形式的互动效果
    6.3 融合新闻报道的提升对策
        6.3.1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融合新闻的报道
        6.3.2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合理进行文体的创变
        6.3.3 优化用户互动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6.3.4 强化技术和团队建设,升级融合新闻的生产流程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沃纳·赫尔佐格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赫尔佐格纪录片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关注与忧思边缘文化
    第二节 批判与反思现代文明
    第三节 审视与揭示人情人性
第二章 赫尔佐格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注重跟踪记录的个体化叙事
    第二节 纪实手法与虚构手法相互结合
    第三节 诗意化与哲理性的意象呈现
第三章 赫尔佐格纪录片的视听表达
    第一节 写实与表意的影像拍摄
    第二节 多元功能的音乐与音响
    第三节 蕴含深意的蒙太奇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赫尔佐格纪录片作品年表
致谢

(7)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一、审美主体身份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二、审美主体感知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三、审美主体自由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一、文字圈
        二、图文圈
        三、音视频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一)微众共同体
        (二)审美经济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一)机器视觉
        (二)审美迷狂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美学探论(200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论题界定与研究背景
        1.1 论题界定
        1.2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2.1 研究意义
        2.1.1 理论意义
        2.1.2 现实意义
        2.2 研究现状
第1章 “后CEPA”时代“合拍片”发展概述
    1.1 “后CEPA”时代“合拍片”的发展背景
    1.2 “后CEPA”时代“合拍片”的发展现状
        1.2.1 合拍片产量整体呈上扬趋势
        1.2.2 从票房看合拍片的兴衰起落
    1.3 “后CEPA”时代“合拍片”的美学概貌
        1.3.1 CEPA初期(2003-2004):“港味”不被接受
        1.3.2 改善期(2005-2010):从接受到交汇
        1.3.3 融合期(2011-2018):类型电影持续发力,美学风格开始位移
第2章 “合拍片”的形式美学分析
    2.1 视听语言的改变
        2.1.1 色彩:由实转虚
        2.1.2 声音:原声大碟转真人真唱
    2.2 叙事结构的改变
        2.2.1 单线变复调
        2.2.2 开放式结局的突破
第3章 “合拍片”的商业美学分析
    3.1 类型经验的全面渗透
        3.1.1 “无厘头”的变种
        3.1.2 “侠义情”的沿袭
        3.1.3 “兄弟情”的重构
    3.2 类型模仿与类型变异
        3.2.1 古装动作片:单一到复合
        3.2.2 警匪片:感性到理性
        3.2.3 喜剧片:香港模式加内地元素
第4章 “合拍片”的接受美学分析
    4.1 从“集体狂欢”到“集体审美”
        4.1.1 古装历史题材:高开低走
        4.1.2 魔幻题材:调整策略
        4.1.3 现实主义题材:满足期待
    4.2 对“港产片”品牌的怀旧与透支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2003-2018)片目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翻拍的创新、困境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的翻拍现状与产生语境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翻拍现状
        一、数量上持续增长
        二、质量上良莠不齐
    第二节 多重元素规约下的“红色经典电影”翻拍
        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二、市场经济下与消费文化的接轨
        三、怀旧倾诉下对英雄主义的渴望
        四、电影艺术本体的发展
第二章 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翻拍的创新
    第一节 主题、叙事与人物塑造的转变
        一、主题表达的隐匿性与包容性
        二、情节设置多维度与非线性
        三、人物塑造归真化与完整化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转变
        一、镜头语言风格平实化
        二、音乐音响多元化
        三、电影外部节奏明快化
    第三节 从主导文化到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一、与类型电影元素结合
        二、与当下流行元素结合
        三、利用明星效应造势
第三章 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翻拍的困境
    第一节 与“红色经典电影”的思想内涵断裂
        一、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弱化
        二、过度消费化及教育意义减弱
    第二节 与电影创作的艺术性相悖
        一、叙事平面化与影像过度奇观化
        二、细节处理粗糙化
    第三节 与市场和观众的关系疏远
        一、市场定位不准确与宣发不到位
        二、与观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接受背离
第四章 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的翻拍的突破
    第一节 寻找政治话语、艺术品格与娱乐功能的交融点
        一、坚定主流文化的崇高性,着重注入时代元素
        二、秉承人文精神的信念,避免陷入新的“脸谱化”
        三、关注受众的需求,多方寻求新的审美体验
    第二节 重视电影的伴随文本,发挥多重辅助作用
        一、显性伴随文本——构建个人品牌,发展类型化电影
        二、生成性伴随文本——利用不同前文本,引起受众共鸣
        三、解释性伴随文本——扩大宣传阵地,引导正面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视听技术小辞典(二)(论文参考文献)

  • [1]读者意见征询表[J]. 《视听技术》编辑部. 视听技术, 2003(10)
  • [2]生态题材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研究[D]. 梁硕.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共青团中央快手号内容的传播效果研究[D]. 王书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D]. 公艺涵. 苏州大学, 2020(03)
  • [5]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D]. 郭芳. 暨南大学, 2020(04)
  • [6]沃纳·赫尔佐格纪录片研究[D]. 潘霄.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美学探论(2003-2018)[D]. 詹荔. 南昌大学, 2019(02)
  • [10]新世纪“红色经典电影”翻拍的创新、困境与突破[D]. 黄歆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视听技术辞典(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