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领属关系类名词短语中的缺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红[1](2019)在《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文中指出独语句使用广泛,具有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显着特征,是构建中国特色语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料显示:名词性独语句(下文称NICs)占所搜集独语句语料的71.45%。本研究以独语句的一个典型次类——NICs为主要研究对象。名词性独语句是由名词性成分植入一定语气组成的、能独立表达完整句义的句子。不同于只有一种添补可能的省略句,NICs有多种添补可能或根本无法补出其他成分。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研究始于刘复(1920)提出的“独字句”,近百年来,从“省略说”到“去省略说”,从“零句说”到“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每次语法理论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NICs的发展。然而,现有针对NICs的研究多囿于其界定、分类、语用和修辞特征,句法语义描写尚处于零星状态、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亟待深入开展、准入条件研究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鉴于现有成果的研究空缺,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NICs显着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是什么?第二,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第三,NICs的语义建构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对NICs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详细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汲取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对NICs语义生成机制阐释的有益成分,构建“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下文称“PRG框架”),旨在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总体上遵循从观察、描写到解释的路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文学作品和前期研究中的经典例句。研究发现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名词性独语句可统一归入“(A)(的)N(M)”构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原型式名词性独语构式“N”及其扩展形式“NM”;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及其扩展形式“A(的)NM”。该分类能涵盖搜集到的所有语料,有效避免了分类标准不一、覆盖面窄等问题。第二,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概括基础上,发现NICs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非不可描述或无需描述,而是具备显着特点。句法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结构的独立性。(2)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3)与动态助词“着”、“了”共现的可能性。(4)“的”字“隐”、“显”与修饰语词性“虚”、“实”的正相关性。(5)句法组合的顺次性。语义特征主要包括:(1)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2)NICs的指称性。(3)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4)“时”的非突显性与“体”的突显性。(5)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6)NICs的多义性。第三,发现了汉语不同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基于Langacker(2017b:18)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结合其关于不同语言情境植入研究的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概括了其区别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第四,构建了“PRG框架”,分别从原型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和偏正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四个方面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除偏正式NICs的参照点与部分情境植入成分因显化而有别于原型式NICs外,四类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并无二致,均可借助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分析框架进行阐释。第五,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了名词不同次类准入独语句的限制条件。研究发现:(1)双音节或多音节专有名词具有直接准入独语句表达完整句义的潜势;单音节专有名词则需植入称谓等成分方能准入独语句。(2)个体名词前无论是否植入个体量词,均有独立入句潜势。(3)抽象、集合与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的共性条件为:与其他独语句共现,或在其前植入修饰成分使其转化为偏正式NICs。(4)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M)”中,构件“A”的准入词性可以为12种词性中的任何一种。“A”为虚词的语料虽不丰富,接受度也不够高,但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首先,“PRG框架”的构建,不是囿于认知语法某一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而是利用各个理论间互相修补与完善的机制,将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进行嫁接和修补而进行的理论创新。该框架不仅可以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统一阐释,也为借助不同理论研究同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借鉴。其次,参考Langacker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及其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并概括其特征,赋予了情境植入理论新的内涵,推动了该理论的跨语言研究。再次,解决了长期存在的NICs准入条件问题,不仅深化了对汉语独语句的认识,也有助于挖掘汉语本体特征、助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完善。另外,本研究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张华[2](2019)在《认知视域下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领属范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它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框架,反映了语言的共性,具有语言普遍性。领属范畴影响着语言的语法、语义现象,对世界语言的语法体系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领属范畴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之一,无论是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还是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抑或是语言类型学,莫不如此。然而,截止目前,语言学界对领属概念的界定,仍是众说纷纭,莫统一是。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前贤们主要对单一语言中的名词性领属构式进行了句法、语义、语用、认知和语法化等方面的研究,对名词性领属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仍旧不足,尤其是在认知、语法化和类型学等视角方面略显薄弱。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对名词性领属构式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本文研究聚焦于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如概念化、范畴化、经典理论、原型理论和认知参照点模型为理论前提,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概念、形式、语义以及认知方面对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深层次的概念结构、句法表现形式、领属语义关系进行系统、详细的考察,并对典型和非典型的名词性领属构式进行参照点图式分析,以期更完善地描述和解释英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的独特表达方式,更好地揭示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共性与个性及其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i)领属作为一种认知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经验世界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知结构的相似性。领属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在本质上体现了领有者和被领有者之间的二元非对称关系。领属构式是领属范畴外在的语言形式体现,领属关系是领属范畴的语义内涵。ii)在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X POSS]Y]和[Y PREP X]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领有者生命度的影响。在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XY]和[[X DE]Y]中,“的”字的隐现与领有者的生命度和让渡性密切相关。典型领属关系,比如,拥有关系、亲属关系、部分-整体关系构成了领属范畴的概念内涵,而非典型领属关系则为典型领属关系的隐喻拓展。此外,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歧义主要源自于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重合或者不同领属关系的重合。参照认知背景或认知域来识解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有助于理解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中的歧义现象。iii)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基本组成成分、典型领属关系、认知顺序和歧义方面。首先,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都由领有者、被领有者和领属标记共同组成。人们对领属构式的认知通常遵循从领有者到被领有者这个顺序,而不能反过来,也就是说,认知顺序是不可逆的。此外,在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中,典型的领属关系都是领有关系、亲属关系和部分-整体关系。领属构式中的歧义也主要来源于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重合抑或是不同领属关系的重合。iv)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语序和省略。在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XY]和[[X DE]Y]中,领有者总是置于被领有者之前。然而,在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领有者可以置于被领有者之前,比如[[X PREP]Y],也可以置于被领有者之后,比如[Y PREP X],也就是说,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的领有者和被领有者在语序上可以倒置。此外,英语是一种“形合式”语言,具有丰富的形态标记,在英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领属标记“’s”和“of”的省略极大地受到了形态的制约,通常不能省略。而汉语是一种“意合式”语言,具有少量的形态标记,因此,在汉语名词性领属构式中,领属标记“的”通常可以省略。v)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共性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为认知参照点能力和概念隐喻。参照点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能力:概念化者可以通过参照点对认知域里潜在的认知标的进行心理通达。在认知过程中,人们通常会优先识别显性的或者熟悉的事物,并以此为参照点,建立与非显性的或者不熟悉的事物的心理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认知的普遍性。概念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可以解释领属构式语义内涵的拓展现象,即,典型领属关系描写的是领属范畴的语义内涵,而非典型领属关系则是基于典型领属关系的隐喻拓展。本研究具有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认知研究界定了领属关系的概念结构,分析解释了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结构形式、领属语义关系、歧义现象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认知机制,拓宽了领属范畴的研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认知语言学中主要理论观点对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阐释力。另一方面,为今后研究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语言的普遍性提供了借鉴。此外,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的认知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和翻译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
胡晓玉[3](2018)在《政论类文本中词汇和语篇信息的翻译 ——《中美战略竞争:走向新的力量平衡》(第六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基于《中美战略竞争:走向新的力量平衡》(US-China Strategic Competition:Towards a New Power Equilibrium)一书的第六章。作者在本章主要探讨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会引发冲突,还是会在不发生暴力冲突的情况下过渡到平衡状态。从文体看,原文属于政论文,兼具信息型和表达型文本的特点,因此笔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还要最大限度地表达作者的行文风格、情感与见解。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笔者发现在词汇和语篇信息的翻译中,仅仅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极易造成译文信息的损失,使译文无法与原文的内容与写作风格保持一致。因此,如何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将原文中隐性的或缺省的信息翻译出来成为了笔者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此,笔者采取了文内注、脚注、具体化、引申、释义、增益等多种补偿手段,以求使译文取得与原文同样的表达效果。最后,笔者发现翻译补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且希望报告中所归纳、总结的补偿手段能够为相关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金胜昔[4](2017)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经典作品的外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诗中存在大量转喻现象,其修辞效力能够增强诗意,提升美感,激发读者无限的联想。适切处理这些转喻现象对于保证和提升诗歌译文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然而,转喻具有明显的文化专属性,不同语言文化间转喻类型的确定、转喻喻体和喻标的选择都存在差异,这给译者处理唐诗中的转喻现象带来了挑战。转喻研究发轫于修辞观,经由语义观,发展到今天的认知观,为深入研究唐诗中的转喻翻译提供了新的维度。然而,综观文献,鲜见相关系统研究,主要原因在于转喻翻译的认知研究刚刚萌芽。当前,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依据传统修辞学理论来界定转喻,缩小了转喻现象涵盖的范围;研究的语料多是某首唐诗及其若干译文,语料来源渠道过窄;研究路径单一,主要是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来解释译者处理唐诗中个别转喻修辞现象时的认知操作。上述不足为开展本研究留存了一定的空间。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涉及哪些翻译策略?这些策略反映了译者什么样的翻译倾向?(2)唐诗经典中的复杂转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是被如何处理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处理方式的因素是什么?(3)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体现了译者什么样的主体作用?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得以发挥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秉持翻译的体验认知观,主张译者对唐诗经典中转喻项的处理是在语言与认知两个维度内进行加工的结果,并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认知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自建小型语料库(以《唐诗三百首》及两位中外专家译者许渊冲和彼得·哈里斯的译文为语料),依据“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部,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观点来界定语料库中的转喻,把语料库中所有在诗歌语境下基于转喻思维的表达(包括词和短语)都归并到转喻这一上位概念。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构建了转喻识别的五步骤模型,分别对源语唐诗文本中的转喻项和译语文本中的对应项进行人工识别与手动标注,同时确定所标注对象的转喻类型和所属的理想认知模型,然后采取观察、描写与解释的研究路径,尝试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转喻翻译的策略是译者对唐诗中转喻表达进行识解,并在译文中进行例示的认知操作、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集合。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对唐诗转喻项的翻译过程中,源语转喻项的理想认知模型和译文对应项的理想认知模型存在切换,目的语理想认知模型中的对应转喻类型相对于源语而言存在动态调整;具体而言,源语转喻项的加工主要有六种路径,包括“将源语喻体在译文中单独呈现,将源语喻标在译文中单独呈现,将源语喻体与喻标在目的语中的对应项全部呈现,将源语中具有相同转喻义的另一相关喻体在译文中呈现,将源语转喻喻体用目的语特有的喻体来替换,以及对喻体和喻标进行空集化处理”。目的语语言层面涉及的翻译技巧包括采取与源语项词类、句法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或是在目的语中转换源语表达的词类,在词汇与句法间进行转换,在句法层面进行转换;或是在译文中适当增词、减词;或是进行适当的语序调整等。这些技巧有利于呈现或是隐藏源语转喻现象。转喻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翻译过程中归化或是异化的处理倾向,而译者对源语文化的不同态度(通过归化和异化所体现)又反过来影响了译者对转喻现象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2)唐诗经典中复杂转喻包括存在多重映射的转喻链现象,以及因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而形成的“转隐喻”和“隐转喻”现象。翻译多重映射的链条转喻,可以依据复杂转喻中转喻链的映射环节,进行不同的取舍,保留始源域,或者选取转喻链条某一区间上的靶域n-1/(源域n-1),或是保留靶域n的方式来进行。在处理“转隐喻”和“隐转喻”现象中的转喻与隐喻互动关系时,译文中能够再现这种互动关系;但是某些复杂转喻承载了大量源语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存在文化空缺,因此不能完全再现,这样就需要解构二者的组合,即将“转隐喻”和“隐转喻”中的要素进行拆分,在目的语中以独立的隐喻或转喻形式进行呈现;或是将原文中的这一复杂转喻现象省略不译,即在译文中消解转喻与隐喻间的互动关系。唐诗中的复杂转喻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或消解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译者对这些复杂转喻敏感度的高低,译者对转喻翻译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译者归化和异化的翻译倾向。上述因素会影响到复杂转喻现象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再现。另外,复杂转喻现象自身,即其所具有的跨文化适应性与语境适切性也制约着它们在目的语中的呈现方式。(3)唐诗经典中转喻项的翻译,既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又反映出译者的受动性(受制约性)。译者的创造性和受动性外化为译者对于转喻翻译策略的选择,而深层认知动因则在于译者所进行的概念整合。译者在宏观层面解构诗歌原文与建构诗歌译文的两轮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对转喻项进行微观层面的概念整合来发挥其译者主体性。唐诗转喻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而概念整合的认知操作,为译者发挥其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的结论是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不仅仅是单纯语符间的转换或是修辞层面的转换,这些转换只是译者认知操作的外在表现;转喻翻译的实质是译者在概念层面对源语转喻项的识解和对译文的例示。
夏凯[5](2017)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强调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 ——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是……的”句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的语用功能是表强调,但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是……的”句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却是难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显示,“是……的”句是所有语用偏误中错误最多的一个句型,因此,“是……的”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前人在对“是……的”句的偏误研究中,对象性不强,不能细化到具体的学习者的对应问题,尤其是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基于此,笔者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对“是……的”句式的偏误问题为研究角度,展开调查,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探究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它的作用。本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笔者从陈述句和疑问句这两种句型对“是……的”句的结构进行归纳分析,接着,将“是……的”句放置在英汉强调句的异同句式中归纳,推导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几种情况;继而,以澳大利亚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基础数据,以此对照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分析,概括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使用“是……的”句的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在此基础上,我着力于第四章的重点研究:“是……的”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综合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强化语言学习的应用性特点。最后附注教学设计的教案,以此体现研究的实践意义。
刘志富[6](2011)在《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考察了汉语的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第一部分界定了汉语领属范畴的性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第二部分讨论领属性偏正结构的语义构造,具体考察了“领”“属”的类型及语义搭配,并从原型的人物占有关系领属、人人亲属关系领属、整体部分关系领属三个方面考察了领属范畴的构建,以及空间关系领属的构建。第三部分考察领属性偏正结构的句法构造,主要包括领属性偏正结构的句法形式和“的”的隐现问题。第四部分考察领属性偏正结构的句法变换,主要讨论了谓词隐显、领属性偏正结构中“领”或“属”的省略以及领属分裂移位。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领属范畴属于句法语义范畴,不同于一般所述的逻辑语义范畴。关于领属的语义搭配,根据“领”的不同(可以是“人”“物”“过程”“时间”“空间”)分为包括各种语义关系的类。领属范畴的构建是在原型的领属关系(人物占有关系、人人亲属关系、整体部分关系)进行的。领属范畴和属性范畴是相邻的范畴,和空间范畴之间存在隐喻关系。不同原型领属关系的构建本质上是领属范围扩展的过程,由自身到外物、由具体到抽象,由固定到临时,由常规到隐喻。领属性偏正结构中“的”的隐含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句法位置、认知心理距离、使用频率、语用、认知顺序、篇章和韵律等方面,不过这些因素在不同的领属关系中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原型的领属性偏正结构是带“的”的,目的是来强调“领”,整个结构用来表明事物的所属。当领属关系是默认的已知的信息的时候,倾向于不加“的”,是新知的信息的时候倾向于加“的”。领属性偏正结构可以省略谓词多和所有权的建立以及在所有权基础上所从事的行为有关。从可以隐含“VP”的“NP1+VP+的+NP2”中的“NP1”的语义角色来看,“领”在深层概念中的语义角色是不同的,比如可以是施事、受事、与事,还可以是时间、处所。领属性偏正结构中“属”的省略和“领”、“属”在人们的认知中的凸显和详略度有关。对于“王冕死了父亲”类结构,从概念结构的角度认为死亡事件是一个典型事件模型。事件的参与者因凸显的不同而投射为不同的句法成分。领属分裂移位原因就在于“领”和“属”在死亡事件中的凸显程度,整个死亡事件“AV死了X的Y”形成一条因果链,事件的原因是“AV”结果是“死了Y”,这一结果又可以成为因来影响“X”。当说话人只是凸显结果的影响而不关注致死的原因时,整个结构变为“X死了Y”。
窦卫霖[7](2011)在《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官方话语具有表达政治观点、宣传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建构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在外交事务中,官方话语是表达国家立场、改善国际关系的重要工具。正确有效地解读别国的官方话语,是避免信息误读、误解和误判的前提,正确有效地使用本国的官方话语,是表达好国家意见或意志的前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理好中美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稳定。影响和决定两国关系的因素当然首先是国家利益,以及其他重要因素,比如意识形态、国际责任等等。但是消除误解、积极而有效的沟通对促进两国关系也非常重要,有时甚至可能举足轻重。话语是交际工具,话语的使用直接反应双边关系的敏感神经。在中美两国的跨文化官方交往的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因忽视对方文化背景、未能准确使用话语而造成误解甚至严重后果的例子。长期以来,中美问题的相关研究多数是外交学、国际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属,很少有语言学研究者的介入。可喜的是,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研究政治话语、媒体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出现了运用批判话语分析研究政治话语的新潮。据文献查阅,国内语言学界在语篇批判话语分析方面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目前研究政治话语的学者主要来自两个领域:语言学和传播学。语言学者的研究往往局限于话语字词句的研究,对话语衍生意义的解释不足;传播学者的研究则过于强调传播的技巧和方式,忽视了话语本身。对中美官方话语的文化意义的比较和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指南》(2006)在语言类中指出:“从整体上看,相当一部分论文是转述性的,原创性不够;讨论翻译问题的所占比重过大,较少进行语言对比研究。今后应加强理论和语言事实两方面的研究,在语言比较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语言学界要密切关注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和社会语言生活的新动向,在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国语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理论建设;要有效整合研究力量,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大力提倡学科融合和交叉学科研究。”本论文“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就是根据这一指南精神,力图根据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利用中美国官方话语资源,进行多维度的综合比较研究,希望通过这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为拓展学术视野,弥补跨文化官方话语比较实证研究的不足,提高我国对外官方话语的效能起到推进作用。所谓官方话语,是指国家领导人、官方文献或官方发言人发表的正式观点,代表政府和国家的立场,表达国家的意愿和意志。也就是说,官方话语是官方机构或官方人物在官方场合使用表达官方意愿的语言,是一种包含具体目的的、受制于一定政治文化的语言的具体使用。官方话语的英语翻译为governmental discourse。官方话语涉及面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话语等不同领域。话语和权力之间具有相互建构的关系,权力制造话语,反过来,话语巩固并再造权力。争夺话语方面的支配权是国家对外及安全政策实践的重要内容。进行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深入把握话语内在的文化意义,正确地理解他国官方话语的深层含义,成功地运用话语策略,促进国际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进行这一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官方话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更迅速准确地理解双方的官方话语、避免误解、加强沟通的有效性,提高沟通策略运用水平。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深刻把握官方话语的文化内涵并成功地运用话语策略,恰当地使用话语工具,可以起到政治和军事力量起不到的作用。我国的对外传播还远远跟不上快速崛起的大国形象,中国的官方话语急需加强宣传力度和提高有效性。深入官方话语效能研究,巧妙运用话语策略,对提高我国官方话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性和影响力,对提高我国官方话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官方话语是官方机构或官方人物在官方场合用来表达官方意愿的语言,所以在分析官方话语时不仅要考虑抽象的语言系统,而且要把重点转向实际运用的环境——语境。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是从文本的词汇、句法、语用、语篇等语言表面层面到语域、语境、意识形态等政治、社会、文化深层层面。学者们对语境的定义和种类有很多阐述,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M.A.K. Halliday (1976)把情景语境与语言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由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组成,认为与这三者的特定值(particular value)相联系的语言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语域(register)。“语域对应语篇语料不再具有语义上的对应性,而只是在语篇的题材、风格、使用场合、使用对象等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苑春鸣,田海龙2001)从该意义上说,官方话语语篇便是语域或篇章类型的研究语料。英汉官方语篇所表达的具体意义不同,但在语篇的体裁方面具有一致性,如政治家的演讲、答记者问,政党的宣言、标语口号及宣传材料等,从而使得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官方话语语篇之间存有极强的可比性。论文研究表明,中美官方话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研究的重点是比较两者的差异。基于文献研究成果和观察,该论文的假设是:中美官方话语的差异会在语言各个层面得到反映,尤其是在词汇、语用和语篇层面。话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构建不同的思想观念。中美官方话语在语言层面上的差异背后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而且,中美官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都会使用一些不同的话语语用策略,这同样也必定深受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中美官方话语及其策略差异必定以服务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为前提;如果国家利益与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价值观也将服从于国家利益。作者通过中美官方话语文本的比较分析力图回答以下问题:中美官方话语有哪些特征及其异同?中美官方话语在词汇、语义、语用和语篇方面表现出哪些语言差异?这些语言表面差异的背后反映出哪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美官方是如何运用话语策略建构观念并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不同的话语策略是否也受各自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从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以提高我国话语策略的有效性?本论文以中美官方话语为研究对象,研究主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论文研究的语料来源于国家政府首脑、高级官员、政府发言人或国会议员等在各类正式场合发表的讲话、声明、言论、签署的重要文件,两国政府各自或共同发表的文件、报告、公告、声明等。收集渠道包括政府文献、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网络、专题数据库等。所有语料均为公开发表的口头和书面文字资料、公开发布的声像资料。对语料进行比较分析时,以语域对应、语篇体裁一致性为原则,如国家首脑的演讲、发言人答记者问,官方文献、白皮书、政党的宣言、标语口号及宣传材料等。可见,中美官方话语所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表现形式和渠道多种多样,本论文只能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题材和体裁进行比较分析。从语言交际学的角度看,本研究限定在语言上的交流(verbal communication)之内,不包括非语言的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论文结构由七章组成。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说明中美官方话语文化比较及话语策略研究是如何提出的,界定相关概念,阐述该研究的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最后说明该论文章节结构。第二章通过文献综述阐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由于中美官方话语比较研究的特征决定了本研究的跨学科性质,所以作者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认识论基础,以批判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基础,注重比较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将主要从建构主义的语言观、批判话语分析、比较语言学等方面综述相关的理论。第三、四、五章为本论文的主体,分别对中美官方三种主要体裁的话语进行比较分析,即最高领导人演讲话语、官方发言人话语、国家白皮书文件话语。每章比较分析的语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适合分析的语料,根据不同体裁的文本特点侧重从词汇、语义、语用、篇章或修辞等的某些方面具体分析中美官方话语的差异,以及这些异同反映的文化特征差异。第三章选择了中美最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作为分析语料,此语体严肃、正式、庄重、规范,基本上都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正式文本。本章节的比较分析侧重从词汇的运用、引语的运用和句法语篇等方面进行,并从语言层面的差异挖掘领导人话语如何构建各方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第四章的分析语料是官方发言人在答记者问题时的话语,对话性较强,分析重点放在语用层面,比较两国发言人在运用闪避策略、模糊限制语、委婉语等语用策略上的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原因。第五章的中美官方文件话语分析选择了中美国防白皮书和人权白皮书,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分析这些文本在主题词运用、分类描述以及语篇结构等方面的话语特征及其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基于以上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分析,作者把关注点转向中国官方话语的对外宣传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是翻译问题。所以,第六章探讨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性问题,从官方话语的特征对翻译的要求以及翻译的目的论出发阐述官方话语翻译要以翻译的有效性为最终目的,通过有关中国官方口号有效性的一项实证研究具体讨论中国官方话语对外翻译中妨碍有效性的因素,再以词汇翻译的文化内涵性为例说明文化因素在体现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对提高中国官方话语对外翻译有效性的策略问题提出个人建议。第七章总结研究结论、启发及建议,提出要从关系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官方话语的策略研究与运用,以提高我国官方话语的主导性和影响力。最后指出论文的局限以及今后进一步进行这项研究的前景。本研究的比较分析结果基本上验证了作者的假设,证明中美官方话语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和发言人的口头话语还是国家文件的书面话语,也不论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不同话题内容,都表现出两国官方话语的一些特征和运用差异,都反映了中美官方话语一些从语言表面差异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层观念的差异。官方话语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官方话语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和意识形态性;官方话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性;官方话语具有严谨的规范性;话语策略的运用也是官方话语的显着特征。中美两国由于各自国际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中美官方话语的差异揭示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官方话语构建国家身份。官方话语是一个国家身份的象征。如中国人权白皮书与美国总统的人权宣言体现了两国在国家角色、思维习惯和地位上的明显差异。美国在人权问题的表述上体现出美国历史上的“美国超越论”,是“美国梦”理想主义在外交政策上的延伸,也是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国家角色的体现。而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看法,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反对外国入侵的历史观,也是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负责任大国反对霸权主义国家角色的集中体现。再如,通过对中美两国国防白皮书的文本分析和话语实践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国防白皮书是构建国家身份、对外宣传的一条重要渠道,其政治功能在于建立、维护和改变与其他国家的权势关系,并构建自己的国家身份。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努力构建热爱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国家形象和身份,美国则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全球战略利益的霸权国家。第二,官方话语体现意识形态。官方话语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是由官方话语的性质所决定的。政治即是权力(power)的反映。语言行为一旦表示权力,即成为潜在的政治行为,自然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本研究表明,中美政治文化无论是来源还是基本要素都有着非常显着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双方持有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些差异自然也反映在中美两国的官方话语系统中。中美两国的官方话语都非常重视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和渗透。论文比较分析了中美领导人国际演讲中互文性现象的异同,研究结果发现两国领导人演讲中的互文引述从引语内容到引语来源都存在明显不同的倾向性,旨在为不同的政治目的服务。就引文的功能和目的而言,除特殊的几次演讲外,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其国际演讲中均更倾向于引述演讲者所代表国家人士(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话语;在内容上,美国领导人侧重宣传“美国梦”思想,比如自由,平等,民主等等;而中国领导人的演讲中频繁引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比如民为贵,民为本,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等。研究表明,在政治家国际演讲中的引文已全然不是单纯的引语,引语的选择是国家领导人传播本国思想意识的一种有效工具,他们利用互文来表达其所代表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旨在向世界宣传本国的核心思想。第三、官方话语服从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意识形态的适用也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双重标准”、“两种话语”就是这种选择性的表现。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意识形态就要服从国家利益。作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政府发言人的闪避策略的不同风格也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中国和美国一直是朝鲜核问题的利害相关国,在朝鲜半岛上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考虑。但由于在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上的重大差别,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考虑既有重合之处,也有对立的方面。中国最关注的是保持朝鲜的稳定,不赞成美国通过武力威胁迫朝弃核的建议。所以中国政府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直接冲突,从而更多地采用闪避回答方式。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却是希望彻底根除朝鲜的核存在,并且希望无事生非,不惜使用武力。所以他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明显采取的是直接的挑战性的回答方式。总之,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整个链条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核心或终极归宿点,即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既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当然内容,也是外交政策制定、实施和修正的逻辑原点,自然反映在官方话语中。第四、官方话语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官方话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各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物质因素,而且还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宗教信仰以及政治文化等观念因素。在上述观念因素中,传统文化因素对官方话语的影响深厚。通过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演讲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演讲在语旨的正式程度、避免直接称呼程度和可理解程度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汉语语篇以正式程度、避免直接称呼程度高、可理解程度低为特征,而英语语篇则以正式程度、避免直接称呼程度高、可理解程度低为特征。这些不同层面上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如在避免直接称呼上的明显差距体现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文化。中美两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两国的对外政策和官方话语。第五、话语策略的运用是提高官方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中美两方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都十分注重语用策略,往往有意采用各种语用策略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尽管在采取的策略方式上有些差异,但总体而言,本研究中的官方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用语用策略的政治修辞。官方语言常用的语用策略包括闪避回答问题、使用模糊限制语、使用模糊词语、采用隐喻、委婉语等修辞手段。中美官方话语在这些语用策略上都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第六、可接受性是提高官方话语翻译效能的重要条件。笔者利用在剑桥大学访学一年的机会,以中国官方口号翻译的有效性为例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研究说明,中国官方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与在世界各国得到认可的程度。作者认为,官方话语翻译要考虑的特征,以能否用一种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方式有效地实现原文作者意识形态意义的传达为衡量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官方话语的翻译要以其翻译的有效性为目的,掌握官方话语的文化内涵意义是提高翻译效能的重要条件,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是提高翻译效能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中国面临着如何重新向世界表述自己的挑战,对外宣传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重视官方话语的策略运用,绝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或礼貌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我国官方话语的效果,构建恰当、得体而准确的官方话语,是一个关乎中国如何跟世界共处,中国在崛起之后如何和平应对新的世界形式的重大课题,要从关系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官方话语的策略运用,向世界展示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中国国家形象。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国家形象研究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加强官方话语的对外传播也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但这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对滞后,跟不上国家对外宣传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几条原则:一要整体谋划,顶层设计。官方话语反映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观念态度的变化,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参与国际事务的姿态。官方话语的运用要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内外政策结合起来考虑。国际话语权其实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谁拥有了国际话语权谁就能抢占国际舆论制高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作为当今发展中大国,中国应掌握在国际舞台上多一些的话语权,发出更大的中国官方声音,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理解真实的中国。我们要从整体上谋划,从顶层上设计,加强“我要说”的意识,提高“怎么说”的策略。我们需要研究话语中的身份以及相关政治行为的表象,关注话语意义缺失和理解差异问题。在定义自己身份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的阐述或是对新理念的解释等,决策者需要充分考虑自己和其他国家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在必要时我们需要对这些意义缺失或理解差异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相关的表象更加完整。而对于国家间的相互表象,国家首脑、外交部、涉外媒体等官方语言的表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领导人讲话、官方文件、官方报告的起草和发布方面是非常认真、非常严谨的,国外也是非常关注的。在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如何使用国际具有共识的价值观和容易理解的话语表达我们的主张和思想,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大的空间。二要系统协调,形成机制。我国领导人讲话、官方文件、官方报告的起草和发布有很完毕的系统,但在运用于国际交往、国际宣传方面,统一协调、整合资源方面显然有很多可以改善和加强对地方。我国官方话语在对外发布、对外宣传时,怎样组织、怎样翻译、怎样反馈、怎样改进,现在有不少部门关心,但系统整合、专门研究的部门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如对外大众传媒上的外文翻译虽然有中外专家审核,但经常出现不同的说法或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容易引起读者的迷惑。国家对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性缺乏跟踪调查、不断论证改进的机制,虽然近年来国家各级社科研究中加大了对国外报道与国家形象以及对外宣传研究的资助,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相关成果的技术转化与应用、统筹整合与深化等,显然存在需系统协调、形成机制的问题。为此,应建立专门的研究部门,把官方话语的运用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予以加强;建立专门的协调部门,负责统筹考虑官方话语研究、使用、改进工作,负责行政、媒体、内外的协调;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渠道,定期、定点、定对象了解国外受众对我国官方话语的认知和态度,提供系统改进建议。三要关注细节,巧用策略。在交往过程中语言策略的运用与交往的成功有很大关系,官方话语尤其如此。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意图,政治家和新闻发言人都会很注意语言策略的运用。成功的话语策略对增强政治说服力、心理感染力和情绪煽动性会起到很大作用。而不注意话语策略则会降低宣传效果,甚至产生负面的后果。本研究中的官方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为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用语用策略的政治修辞。官方语言常用的语用策略除了本研究讨论的闪避回答问题;使用模糊限制语;使用模糊词语;采用委婉语、隐喻以外,还常出现操纵代词,采用矛盾说法;采用修辞性问句;采用反语、同义反复等修辞手段;采用预设;使用谚语以及避免提及所指对象等。为了提高我国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性,需要注意三个要点:把握本质、顾及全面、注意修饰。即翻译有效性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官方话语的本质,力争使官方话语的翻译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都能真实地传递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在把握本质的前提下,考虑到译文读者所欠缺的语境知识,有时需要提供官方话语的隐含内容;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传递官方话语的涵义,还应该注意目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特点,选词要精确。这些语用策略和翻译策略都有助于提高中国官方话语的有效性、主导性和影响力。本研究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论文的部分研究内容先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其中《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话语分析》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全文转载。作者多次在国内外相关研讨会上宣讲本研究的部分成果,如: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管理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举办的国际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国内会议如浙江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商学院召开的多次当代中国话语研讨会、全国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等,笔者的大会发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好评。最近清华大学为百年校庆由传媒学院召开的跨文化传播在京圆桌会议上,本研究得到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认为笔者从官方话语传播策略的角度研究当前对外传播的问题非常符合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激励提倡的研究导向,很有针对性,其研究成果对决策也很有作用。并多次诚恳邀请笔者能参与该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战略研究》(2010-2012),并担任子课题《政治话语及传播效果的案例分析》的研究,还建议将现阶段性成果以《成果要报》或《外宣研究与参考》等形式报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这些都是笔者现正在做的本研究的延续课题。
戴玉珊[8](2010)在《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对比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聚焦于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模型为基础,考察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以及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开辟了语言学发展的新领域。它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语言表达同认知心理相结合,为我们理解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领有者、领属标记和领有物入手,以认知参照点模型为理论依据,在收集大量语料和构建具体的认知参照点模型的基础上,对比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比较发现:汉语领属结构集中体现在“的”的隐现。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规约分类指标,可分离与不可分离关系以及凸显原则。一般说来,其中一种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英语领属结构主要体现在属格和of结构。两者常有省略且有较多重合之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采用其中一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领属结构时既有相似之处,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两者的认知图示和原型范畴基本相同,都存在着歧义和不可逆转的顺序(领有者和领有物不可调换),领属标记凸显了领有者和领有物之间的认知参照点关系。不同之处体现在:英语of结构中领有者和领有物的顺序问题和名词性领属结构中部分元素缺省差异。此外,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在语言表达上的共性和个性,反映了人类认知思维存在的普遍性和认知心理及思维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性。英语是形合语言,其语言形式的表达主要依赖于形态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根据意义来决定词语的先后顺序。因此,英语既有顺序也有逆序。这为英语of结构中存在的先领有物,后领有者的顺序提供了认知理据。汉语是意合语言,形态变化较少,其领属结构主要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遵循先领有者后领有物的认知顺序。通过对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初步揭示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及其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希望能为英汉对比研究及英汉互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杜诚忠[9](2006)在《现代汉语饮食类动词研究 ——以“吃、喝、含、吞、咬、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饮食类的六个小类的典型成员“吃、喝、含、吞、咬、喂”为研究对象。饮食类动词的六个典型成员的配价能力不同。通过考察“吃、喝、含、吞、咬、喂”的价类(价量)、价位、价质、价用,探讨了这六个典型成员的句法格式、位移和隐含的语用意义。结合动词的使用频率、语言运用的实际,着重探讨使用频率最高的“吃”在句法功能,以及搭配功能上与其他典型成员的差异,证明“吃”的优越性。 动词与其搭配成份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选择的关系。本文通过考察“吃、喝、含、吞、咬、喂”与名词宾语的搭配情况,分析“动+宾”语义结构对主语的制约和其搭配规则,以及动词的深层语义特征。得出饮食类动词名词宾语的优先系列:受事宾语>处所宾语>工具宾语>方式宾语>施事宾语。考察、描写了“V+趋”结构中趋向词语的语义特征。 最后,本文考察了带有文化意义的饮食类动词短语,并进行了搭配分类,有:“吃~饭”:“吃+一般食物”;“吃+特殊食物”;“吃+非食物”,描写了一些固定格式的表意功能。发现“吃”的文化义表达能力占绝对优势,再一次证明,“吃”不仅在句法层面上,而且在语义层面上也表现出很强的能力。这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绍群[10](2005)在《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名1+(的)+名2”定中结构是现代汉语词组的结构类型之一。文章分析描写了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的内部语义关系、句法功能以及标记“的”的隐现机制,并探讨了“名1+名2”定中结构词汇化的制约因素、定中“名1+(的)+名2”格式对名1、名2的制约以及“名1+(的)+名2”定中结构篇名化的动因。 文章还从历时角度考察了“名1+(标记)+名2”定中结构的历史变迁,从共时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在人类语言类型学上的共性与个性。 文章建立了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的语义组合模式,为中文信息处理中的机器切分、语义理解提供了可形式化的规则。本文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汉语其它词组内部成分之间的选择机制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平台。
二、英汉领属关系类名词短语中的缺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领属关系类名词短语中的缺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术语选择及其理据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指导 |
1.6 研究方法和语料搜集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语料搜集与检索 |
1.7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引言 |
2.2 国内“独语句”的发展 |
2.2.1 “省略说” |
2.2.2 “去省略说” |
2.2.3 “零句说” |
2.2.4 “词组本位说” |
2.2.5 “字本位说” |
2.2.6 “小句中枢说” |
2.3 国内“名词性独语句”研究梳理 |
2.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研究 |
2.3.2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研究 |
2.3.3 名词性独语句的准入条件研究现状 |
2.4 国外独语句研究回顾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认知突显观 |
3.3 “认知参照”观 |
3.4 “情境植入”观 |
3.4.1 情境植入理论 |
3.4.2 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假设 |
3.4.3 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特征 |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5.1 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整合的理据 |
3.5.2 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的构建 |
3.6 小结 |
第4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
4.1 引言 |
4.2 独语句与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
4.2.1 独语句的界定 |
4.2.2 认知语法视阈下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
4.3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及其理据 |
4.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形式分类 |
4.3.2 名词性独语句分类的认知语法理据阐释 |
4.4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分类 |
4.5 小结 |
第5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考察 |
5.1 引言 |
5.2 原型式和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共享的句法特征 |
5.2.1 句法结构的独立性 |
5.2.2 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 |
5.2.3 与动态助词“着”或“了”共现的可能性 |
5.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 |
5.3.1 “的”字“隐”或“显”与词性“虚”或“实”的正相关性 |
5.3.2 句法组合的顺次性 |
5.4 小结 |
第6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考察 |
6.1 引言 |
6.2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描述 |
6.2.1 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 |
6.2.2 名词性独语句的指称性 |
6.2.3 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 |
6.2.4 “体”的突显性与“时”的非突显性 |
6.2.5 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
6.2.6 名词性独语句的多义性 |
6.3 小结 |
第7章 “PRG框架”下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1 “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2 “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4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1 “A(的)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2 “A(的)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
8.1 引言 |
8.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
8.2.1 专有名词准入独语句有音节数量限制 |
8.2.2 个体名词准入独语句受“识解方式”影响 |
8.2.3 抽象名词准入独语句需个体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
8.2.4 集合名词准入独语句有偏正化或句群化倾向 |
8.2.5 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需边界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
8.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修饰语词类的开放性倾向 |
8.4 名词的“界性”与其准入独语句的潜势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2 研究意义 |
9.2.1 理论意义 |
9.2.2 实践意义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9.3.1 研究局限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认知视域下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2 Questions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
1.3 Data Sources and Homogenization of Terminology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Abroad |
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at Home |
2.3 Comments on Previous Researches |
2.4 Summary |
Chapter 3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
3.1 Main Theoretical Viewpoint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1.1 The Experiential View |
3.1.2 The Prominence View |
3.1.3 The Attentional View |
3.2 Category and Categorization |
3.2.1 Aristotle’s Classic Theory |
3.2.2 Rosch’s Prototype Theory |
3.3 Langacker’s Cognitive Reference-Point Model(CRPM) |
3.4 Summary |
Chapter 4 Conceptualiz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Possession |
4.1 Conceptual Profiles of Possession |
4.1.1 Animacy |
4.1.2 Alienability and Inalienability |
4.1.3 Temporality and Permanency |
4.1.4 Concrete and Abstract |
4.2 The Nature of Possession |
4.2.1 Binary Relation |
4.2.2 Asymmetric Relation |
4.3 Categories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 |
4.3.1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 |
4.3.2 Predicative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
4.3.3 Exter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5 The Contrast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5.1 Structural Forms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5.1.1 [[X POSS]Y]and[Y PREP X] |
5.1.2 [XY]and[[X DE]Y] |
5.2 Semantic Relations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5.2.1 Semantic Relations in[[X POSS]Y]and[Y PREP X] |
5.2.2 Semantic Relations in[XY]and[[X DE]Y] |
5.3 Ambiguity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5.3.1 Ambiguity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
5.3.2 Ambiguity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gnitive Resemblances and Imparities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6.1 Cognitive Resemblances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6.1.1 Possessive Schema and Prototypical Possession |
6.1.2 Ambiguity |
6.1.3 Possessive Marker and Cognitive Sequence |
6.2 Cognitive Imparities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6.2.1 Inverted Order |
6.2.2 Ellipsis |
6.3 Summary |
Chapter 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7.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3)政论类文本中词汇和语篇信息的翻译 ——《中美战略竞争:走向新的力量平衡》(第六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文本选择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外因素分析 |
1.2.2 文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2.4.1 自我审校 |
2.4.2 他人审校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的翻译 |
3.1.1 专有名词的翻译 |
3.1.2 专业术语的翻译 |
3.1.3 抽象名词的翻译 |
3.1.4 其它普通名词的翻译 |
3.2 语篇信息的翻译 |
3.2.1 指称信息的翻译 |
3.2.2 逻辑连接信息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问题的总结 |
4.2 翻译实践的反思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4)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转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2 转喻翻译的研究 |
2.2.1 转喻翻译的认知体验哲学基础 |
2.2.2 转喻翻译的过程研究 |
2.2.3 转喻表达的翻译研究 |
2.2.4 转喻翻译与隐喻翻译 |
2.2.5 转喻翻译研究反思 |
2.3 唐诗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4 唐诗的英译研究 |
2.4.1 文化翻译观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2 语用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4 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
2.4.5 唐诗英译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
2.4.6 唐诗英译研究反思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转喻理论 |
3.1.1 转喻的修辞观 |
3.1.2 转喻的语义观 |
3.1.3 转喻的认知观 |
3.2 转喻与隐喻的关系:连续体 |
3.3 转喻与概念整合 |
3.4 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认知分析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语料收集 |
4.2 转喻的识别与标注 |
4.2.1 转喻的界定 |
4.2.2 转喻的识别步骤与标注 |
4.3 数据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策略 |
5.1 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
5.1.1 三个术语间的关系 |
5.1.2 本研究对翻译策略的界定 |
5.2 理想认知模型和转喻类型的调整 |
5.2.1 唐诗经典中转喻项和译文对应项的ICM统计 |
5.2.2 跨语言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对应与切换 |
5.2.3 唐诗经典中转喻项和译文对应项的转喻类型统计 |
5.2.4 跨语言转喻类型的调整 |
5.3 喻体和喻标的调整 |
5.3.1 源语喻体的单独再现 |
5.3.2 源语喻标的单独再现 |
5.3.3 源语喻体与喻标的共现 |
5.3.4 源语另一喻体的替代呈现 |
5.3.5 目的语特有喻体的单独呈现 |
5.3.6 喻体和喻标的空集化 |
5.4 目的语语言层面的操控 |
5.4.1 与源语项词类、句法的对应 |
5.4.2 适当增词或减词 |
5.4.3 词类的转换 |
5.4.4 词汇——句法间的转换 |
5.4.5 句法层面的转换 |
5.5 转喻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取向 |
5.6 基于概念转喻的翻译策略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诗经典中复杂转喻的翻译 |
6.1 唐诗经典中的复杂转喻 |
6.2 唐诗经典中多重映射的复杂转喻的翻译 |
6.2.1 唐诗经典中转喻链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
6.2.2 复杂转喻中喻体和喻标的调整 |
6.2.3 依据转喻链的推理与概念域选取 |
6.3 唐诗经典中转隐喻的翻译 |
6.3.1 唐诗经典中转隐喻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
6.3.2 转隐喻中转喻和隐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再现 |
6.3.3 转隐喻中转喻和隐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消解 |
6.4 唐诗经典中隐转喻的翻译 |
6.4.1 唐诗经典中隐转喻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
6.4.2 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再现 |
6.4.3 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消解 |
6.5 复杂转喻翻译时的制约因素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诗经典转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
7.1 译者主体性 |
7.1.1 译者主体性的三观论 |
7.1.2 唐诗经典转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内涵 |
7.2 译者主体性发挥中的概念整合 |
7.2.1 唐诗经典翻译中的两轮概念整合 |
7.2.2 译者发挥能动性处理唐诗经典中转喻时的概念整合 |
7.2.3 译者处理唐诗经典中转喻时受动性中的概念整合 |
7.2.4 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概念整合模式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强调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 ——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本文相关研究工作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是……的”强调句的汉英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强调句“是……的”概述 |
一、句型结构 |
二、语法特征 |
三、语义语用 |
第二节 英语强调句“It is/was…that/who…”概述 |
一、句型结构 |
二、语法特征 |
三、语义语用 |
第三节 英汉强调句型的对比及问题分析 |
一、句型结构的异同 |
二、语法特征的异同 |
三、语义语用的异同 |
四、问题分析及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学生“是……的”句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题型分析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 |
一、问卷收集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调查数据的研究指向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是……的”句偏误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是……的”句的偏误类型 |
一、遗漏偏误 |
二、错序偏误 |
三、误代偏误 |
四、误加偏误 |
第二节 偏误原因分析 |
一、母语负迁移 |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三、简化策略和回避策略的影响 |
第三节 基于 “问卷调查”结果与 “语料库”偏误的比照 |
一、 “问卷调查”结果与 “语料库”偏误比照的异同 |
二、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是……的”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
第四章 “是……的”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课前导入设计 |
一、图片导入 |
二、话题导入 |
三、故事导入 |
四、情景导入 |
第二节 课中讲解设计 |
一、英汉翻译法 |
二、句式扩展、替换法 |
三、游戏法 |
四、谈话法 |
五、情景模拟法 |
第三节 课后实践设计 |
一、生活实景再现 |
二、汉英学生沙龙 |
三、课本剧演绎 |
第四节 “是……的”句教案设计 |
一、“是……的”句(I)教案设计 |
二、“是……的”句(II)教案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相关研究现状 |
0.1.1 领属的界定和分类 |
0.1.2 与领属性偏正结构相关的研究 |
0.1.3 运用的理论 |
0.1.4 面向应用的研究 |
0.1.5 存在的问题 |
0.2 本文的研究任务 |
0.3 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说明 |
1. 领属范畴的界定 |
1.1 范畴、语义范畴和语法范畴 |
1.1.1 范畴 |
1.1.2 语义范畴和语法范畴 |
1.2 领属范畴 |
1.2.1 领属范畴的性质 |
1.2.2 领属范畴的语法形式 |
1.2.3 领属范畴的语法意义 |
1.3 领属范畴与属性范畴 |
1.4 小结 |
2. 领属性偏正结构的语义构造 |
2.1 几个相关的问题 |
2.1.1 领属关系与概念和判断 |
2.1.2 领属关系中“领”和“属”的有定‘I生 |
2.1.3 “属”的独立性和依附性 |
2.2 领属性偏正结构中“领”“属”的类型及语义搭配 |
2.2.1 以往的研究回顾 |
2.2.2 不同语义名词间的搭配 |
2.3 领属范畴的构建 |
2.3.1 人-物占有关系领属的构建 |
2.3.2 人-人亲属关系领属的构建 |
2.3.3 整体部分关系领属的构建 |
2.3.4 空间关系领属的构建 |
2.4 小结 |
3. 领属性偏正结构的句法构造 |
3.1 领属性偏正结构的句法形式 |
3.1.1 简单的领属性偏正结构 |
3.1.2 复杂形式的领属性偏正结构 |
3.2 领属性偏正结构中“的”的隐现 |
3.2.1 亲属关系领属结构中“的”的隐现 |
3.2.2 人物占有关系领属结构中“的”的隐现 |
3.2.3 整体部分关系领属结构中“的”的隐现 |
3.2.4 空间时间领属关系中的“的”的隐现 |
3.3 小结 |
4. 领属性偏正结构的句法变换 |
4.1 领属性偏正结构所涉及的句法变换 |
4.1.1 关于句法变换 |
4.1.2 领属性偏正结构所涉及的句法变换 |
4.2 谓词隐显 |
4.2.1 谓词显现 |
4.2.2 基于语感的调查 |
4.2.3“NPl”的语义角色与谓词隐含 |
4.3 领属性偏正结构中“领”或“属”的省略 |
4.3.1 以往研究的回顾 |
4.3.2 “属”的省略的考察 |
4.4 领属分裂移位凸显 |
4.4.1 关于领属分裂移位 |
4.4.2 以往“王冕死了父亲”生成方式的研究 |
4.4.3 对“王冕死了父亲”生成方式的讨论 |
4.4.4 我们的看法 |
4.5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 |
2.2 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
2.3 批判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中美国家领导人演讲的话语分析 |
3.1 对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的词频分析 |
3.2 对中美国家领导人演讲互文性的比较分析 |
3.3 对中美国家领导人演讲语篇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中美官方发言人答问的话语分析 |
4.1 对中美官方发言人闪避策略运用的比较分析 |
4.2 对中美官方发言人委婉语运用的比较分析 |
4.3 对中美官方发言人模糊限制语运用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美官方文件话语的比较研究 |
5.1 中美政府国防白皮书的比较分析 |
5.2 中美官方人权白皮书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性研究 |
6.1 官方话语翻译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
6.2 官方话语翻译有效性的实证调查研究 |
6.3 官方话语翻译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第七章 余论 |
7.1 结论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8)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对比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2 Methods, Research Questions and Aims of the Research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2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2.1.1 Main Viewpoin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1.2 Cognitive Reference-Point Model |
2.2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
2.2.1 Researches at Home |
2.2.2 Researches Abroad |
2.3 Summary |
3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
3.1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
3.1.1 Concept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
3.1.2 Classification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
3.2 The Overt and Covert de in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
3.2.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e |
3.2.2 The Overt de in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
3.2.3 The Covert de in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
3.3 Alienable and Inalienable Possession |
3.4 Summary |
4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
4.1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
4.1.1 Concept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
4.1.2 Classification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
4.2 Possessive Markers ’s and of |
4.2.1 ’S Construction |
4.2.2 Of-Construction |
4.3 Summary |
5 The Cognitive Comparison of Nomi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Both languages |
5.1 Cognitive Similarities of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Both Languages |
5.1.1 The Image Schema and Prototypical Possession |
5.1.2 The Ambiguities and Irreversibility |
5.1.3 The Possessive Markers de and ’s or of |
5.2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the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in Both Languages |
5.2.1 The Inverted Order in of-Construction |
5.2.2 The Ellipsis of Some Elements in Both Languages |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Awards |
Acknowledgements |
(9)现代汉语饮食类动词研究 ——以“吃、喝、含、吞、咬、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
第一章 饮食类动词的句法分析 |
第一节 饮食类动词的再分类 |
第二节 句法格式 |
1. 饮食类二价动词的基本句式和位移的变换句式 |
2. 饮食类三价动词的基本句式和位移的变换句式 |
第三节 各配价成分的位移、缺省问题 |
1. 饮食类二价动词各配价的位移问题 |
2. 饮食类三价动词各配价的位移、缺省问题 |
第四节 饮食类动词的功能差异 |
1. 句法功能差异 |
2. 搭配功能差异 |
第二章 饮食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饮食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 |
第二节 饮食类动词对宾语的选择 |
1. 时量宾语 |
2. 受事宾语 |
3. 其他宾语 |
第三节 饮食类动词的动趋结构的语义考察 |
第三章 饮食类动词与饮食文化 |
第一节 饮食文化与饮食类动词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饮食类动词的文化意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10)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提要 |
第一章 现代汉语定中结构研究史略 |
第二章 本课题的相关问题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关系再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领属关系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属性关系 |
第三节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关系的确定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的”标记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与“的”的关系 |
第二节 “名_1+名_2+名_3”定中结构中“的”的位置 |
第五章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入句考察 |
第六章 面向计算机的现代汉语“名_1+名_2”结构类型研究 |
第七章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隐喻研究 |
第八章 现代汉语“名_1+名_2”定中结构词汇化的制约因素 |
第九章 定中“名_1+(的)+名_2”格式对名_1、名_2的制约 |
第一节 领属类定中“名_1+(的)+名_2”格式对名_1、名_2的制约 |
第二节 属性类定中“名_1+(的)+名_2”格式对名_1、名_2的制约 |
第三节 领属限定指标与属性分类指标的关系 |
第十章 “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源流考察 |
第一节 各个时期的“名_1+(标记)+名_2”定中结构 |
第二节 “名_1+(标记)+名_2”定中结构标记的发展 |
第十一章 英汉“名+名”定中结构比较研究 |
第十二章 “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类型学考察 |
第十三章 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篇名研究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后记 |
四、英汉领属关系类名词短语中的缺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D]. 杜小红. 河南大学, 2019(05)
- [2]认知视域下英汉名词性领属构式对比研究[D]. 张华. 西南大学, 2019(12)
- [3]政论类文本中词汇和语篇信息的翻译 ——《中美战略竞争:走向新的力量平衡》(第六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胡晓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01)
- [4]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D]. 金胜昔.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5]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强调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 ——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D]. 夏凯. 苏州大学, 2017(04)
- [6]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 刘志富.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7]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 窦卫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8]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对比的认知研究[D]. 戴玉珊. 宁波大学, 2010(06)
- [9]现代汉语饮食类动词研究 ——以“吃、喝、含、吞、咬、喂”为例[D]. 杜诚忠.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研究[D]. 李绍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