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粉尘职业接触极限值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敏[1](2021)在《辐射松和红橡铣削加工时木粉尘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木材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木材。然而,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木粉尘,极大地限制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因此,针对木粉尘特性方面的研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木质粉尘物理化学特性较为复杂,实木材料的密度、含水率、铣削方向和铣削参数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粉尘的产尘量和粒径粒形,从而给木材工业除尘带来很多困扰。通过控制含水率及铣削参数等条件减少粉尘的产生是目前除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论文选用常用的辐射松和红橡为研究对象,以含水率、铣削方向、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这几个影响因素为主要变量,采用高速木材复合加工中心设备进行木材铣削试验,同时,利用激光粉尘仪和粒度粒形分析仪,探索各因素对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及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的影响及分布规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木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距板材中心距离越远,悬浮性粉尘质量浓度越低,沉降性粉尘中值粒径越小;板材附近,粉尘质量浓度最高,中值粒径最大。因此,大多数粉尘沉降在板材附近,除尘器设置在板材附近可以使除尘效率最佳。较多细小粉尘往X轴正方向飘散,除尘罩的几何中心可往此方向上稍做偏移,或在该方向增加除尘设备,可以有效地阻挡粉尘逸出。(2)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红橡悬浮性性粉尘质量浓度大于辐射松,横向铣削比纵向铣削产生的悬浮性粉尘质量浓度小。悬浮性粉尘质量浓度与主轴转速、铣削深度(大于1.49 mm)呈正相关;与含水率和进给速度呈负相关。正交试验表明,各铣削参数对粉尘质量浓度影响主效应顺序为:进给速度>主轴转速>铣削深度。因此,在保证加工质量的条件下,铣削方向为横向铣削,选用较高的进给速度,较低的主轴转速和铣削深度可以减少悬浮性粉尘质量浓度。(3)沉降性木粉尘粒径分布及粒形特征。针对粒径为0~400μm范围内的沉降性粉尘,红橡粉尘中值粒径小于辐射松;纵向铣削产生的粉尘中值粒径均小于横向铣削,粉尘长宽比、圆度、坚固度、钝度参数大于横向切削。沉降性粉尘中值粒径及粉尘长宽比、圆度、坚固度、钝度参数与含水率、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大于1.49 mm)呈正相关,与主轴转速呈负相关。正交试验表明,辐射松、红橡铣削过程中,各铣削参数对粉尘中值粒径的影响主效应顺序为:进给速度>主轴转速>铣削深度。进给速度对粉尘中值粒径影响最为显着,铣削深度影响最弱。因此,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选用横向铣削,设置较高的进给速度以及较低的主轴转速可以减小粉尘中值粒径。(4)粉尘质量浓度及粒径模型。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辐射松和红橡粉尘粒径分布符合Rosin-Rammler分布。本论文通过线性回归方法所建立的粉尘质量浓度和中值粒径预测模型与实际预测数据相关性较高。
黄小路[2](2021)在《家具打磨工序木粉尘扩散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木制家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而家具生产企业产生的木粉尘既是易燃爆的粉尘也是有机粉尘,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同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可引起肺癌等疾病。而目前大部分企业打磨工序操作台基本上是呈一列分布,虽设置了通风设施,但控制效果非常差。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并以家具打磨室内操作台数量及位置分布不同等情况下的粉尘为研究对象,对粉尘浓度以及气流运动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对打磨岗位的粉尘产尘浓度、速度等进行现场采样。其次根据当前打磨室的几何模型建立物理模型,并确定数值理论模型的控制方程。然后,在自然通风阶段,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在模型上对一台操作台、三台操作台呈三角形布置、四台操作台呈正方形布置、五台操作台呈正五边形布置情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室内不同情况下的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及气流运动特征,为控制打磨室内的木粉尘提供决策参考。对一台操作台采用侧面吸气罩、研究罩口平均风速、罩口高度、罩口尺寸等因素对粉尘扩散的影响,确定单台操作台时控制粉尘的最佳工况。对三台操作台采用下吸罩时,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打磨室内的木粉尘扩散及气流组织分布情况,确定三台操作台呈三角形分布时控制粉尘扩散最经济环保的工艺参数组合方案,为室内粉尘的控制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在自然通风阶段,操作台数量及分布位置不仅影响粉尘的扩散还影响室内气流的运动,操作台数量增加,粉尘浓度峰值出现的高度越低,四种工况中对气流扰动程度分别为三台>四台>五台>一台。在采取自然+机械通风的情况下,一台操作台在采用侧面吸气罩时,罩口平均风速越大,室内的粉尘浓度越低;罩口高度设置在0.6m处更能有效收集粉尘,且罩口高度越高,排风扇的作用区域就越小;罩口尺寸大小与粉尘控制效果的关系为1m×1m>0.8m×0.8m>1.2m×1.2m,罩口尺寸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较弱;罩口平均风速为5.25m/s、罩口尺寸为1m×1m以及罩口高度为0.6m为最佳工况。三台操作台采用下吸罩时,三角形罩口能够更加有效的收集粉尘,罩口形状对室内空气流速影响并不明显;罩口高度设置在0.6m处对粉尘收集效果更有效,同时对操作台附近区域的气流组织影响较微弱;而通风量越大,粉尘浓度越低,且对室内气流组织影响越明显。三台操作台时最佳的除尘工况是三角形罩口,通风量为20000m3/h、罩口高度为0.6m。
田伟[3](2020)在《油菜轴流脱粒过程产生粉尘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脱粒装置是油菜联合收割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也是油菜机械收获过程中粉尘主要产生源。在进行油菜机械收获时,脱粒装置在将油菜植株破碎实现有效脱粒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粉尘。脱粒产生的大量粉尘被直接排出机外,严重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污染环境,沉积于机具热源处阻隔散热易引发火灾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低尘收获机具成为农业机械研发的重要方向。针对粉尘危害问题,本文开展了油菜轴流脱粒装置作业粉尘产生的试验研究。探索了脱粒装置作业参数与产尘浓度峰值、脱粒损失之间的关系,获得脱粒装置最优作业参数组合及脱粒产尘的部分物理特性,为后续农作物收获降尘、除尘方案的制定,开展绿色收获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油菜机械收获作业环境分析。目前,我国油菜收割机仍以中小型为主,驾驶室多为开放式,收获时产生的粉尘会直接与作业人员接触。对油菜机械收获时驾驶室处呼吸性粉尘浓度、总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为68.5mg/m3,均值为28.3mg/m3,总粉尘浓度峰值为144.3mg/m3,均值为60.9mg/m3,各粉尘浓度值均远超谷物粉尘4mg/m3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分析了谷物脱粒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确立了油菜轴流脱粒产尘试验的整体研究方案。针对我国油菜配套脱粒装置使用情况,设计了一种纵轴流钉齿式脱粒装置用于脱粒产尘试验。针对脱粒产尘的收集设计了一款脱粒集尘滤袋并完善了脱粒粉尘浓度检测设备的配套使用,以便对脱粒产尘浓度、产尘量、粒度分布等物理特性进行检测分析。(3)对油菜含水率、脱粒滚筒转速与脱粒产尘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集尘滤袋与分层筛相配合对脱粒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筛分,将获得的粉尘样品平衡水分后称量。结果显示:含水率与产尘量呈负相关性,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其产尘量呈倍数上升;滚筒转速与产尘量之间非正相关,随着滚筒转速的增加产尘量先上升后降低。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所收集到的粉尘样品进行粒度分布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粒径范围为20μm~1800μm,中位径值为686.2μm,以500μm为界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性飞絮同时存在。(4)为保证粉尘浓度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能准确反映脱粒产尘情况,对粉尘浓度检测位置进行选取。在脱粒台架上建立坐标系,根据滚筒凹板筛下脱出物料轴向分布情况,选取X=700mm的轴切面为粉尘浓度检测平面。根据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在检测平面的分布及各检测点受外界干扰情况,选取坐标点(700,700,0)为粉尘浓度检测点。(5)油菜脱粒产尘台架试验研究。根据油菜脱粒产尘分析结果,选取滚筒转速、脱粒间隙、钉齿间距为试验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得到脱粒损失率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随各试验因素的变化规律。为探究脱粒装置作业参数与脱粒损失率、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之间的关系,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钉齿间距为试验因素,以脱粒损失率、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脱粒损失率、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并对各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粒损失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脱粒间隙>滚筒转速>钉齿间距;各因素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钉齿间距>脱粒间隙>滚筒转速。试验获得的优化参数为:滚筒转速548r/min、脱粒间隙19.4mm、钉齿间距150mm。对试验所得最优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脱粒损失率为0.47%,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为31.62mg/m3,脱粒损失率相对误差为2.13%,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相对误差为4.59%。相对误差较小,优化模型可靠。
王双庆,吴云霞,韩涛,耿启金,王方[4](2020)在《潍坊区域企业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得到认可。通过对潍坊市区管辖的35家企业实际存在的污染情况调查,发现超标率达到17.14%。行业类别差异较大,其中涉及食品安全、公共设施类的写对较好,而纺织和机械类行业存在较大隐患。针对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李培,王欣,李梅莉,高雅,曾强[5](2019)在《木粉尘职业接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索木粉尘职业接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在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和3个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VIP)中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日期截止2019年3月。其中英文检索以"wood、hardwood、softwood、saw、dus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 airway disease、lung function"为关键词;中文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木粉尘、硬木尘、软木尘、木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文献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Wells,201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I2<25%)或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I2≥25%)评估总体效应和95%CI;采用Meta回归探索异质性来源;采用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发表偏倚采用Egger检验,对于存在发表偏倚的研究,采用fill and trim法纠正总效应值和95%CI,最终通过试验序贯Meta分析(TSA)中O'Brien-Fleming损耗函数计算TSA界值,并基于累积信息量(AIS)对研究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未发现木粉尘职业接触与COPD的相关关系(ES=1.01,95%CI:0.856~1.194);TSA显示,累积Z值曲线未超越传统Z=1.96界值线,也未超越TSA界值线,但已到达期望信息量,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尚不能认为COPD与木粉尘职业接触有关。
李佳琪[6](2019)在《某镇木材加工行业粉尘危害现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新增职业病例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我国最广泛、最常见的职业病,其发展趋势与我国每年新增职业病病例数的发展趋势一致。职业病防治工作十分险峻。木材加工行业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占据较大比重,且人们对木制产品的需求也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而我国的木材加工企业多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工艺较落后、生产设备更新较缓慢、职业卫生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经济效益,还危及着木材加工行业从业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以木材加工行业的木粉尘危害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收集、实地勘察和现场检测等方法,对我国南方某镇50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及作业场所木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33家家具制造企业打磨岗位木粉尘浓度检测均值为20.98mg/m3,机加工岗位检测均值为4.14mg/m3;17家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打磨岗位检测均值为14.88mg/m3,机加工岗位检测均值为3.71mg/m3;家具制造企业超标率达54.65%,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超标率达57.5%,打磨岗位超标率达56.94%,机加工岗位超标率达50%;超标企业数量达到一半以上,总体超标情况严重。此外,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着建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未建立、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或未配备、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善或未建立、未履行合同告知义务或告知不准确、未进行木粉尘危害申报、主要负责人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劳动者未进行定期培训、工作场所未安排专人进行木粉尘浓度日常监测、未设置工程防护设施或所设设备未使用、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或劳动者未使用、工作现场未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标识设置不妥当、接触木粉尘人员未进行定期体检、不具备预评价报告、未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进行木粉尘浓度检测工作等问题。针对该镇木材加工行业的木粉尘危害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提出加强政府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加强木材加工企业木粉尘相关岗位整治和提高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等改善措施与建议。
杨珊珊[7](2017)在《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逐年降低,但与安全密切相关的职业健康问题却依旧严重,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对职业健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必须对职业健康危害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目前,关于职业健康危害的机理没有成型理论,但事故致因理论较多,本文将各事故致因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将轨迹交叉理论引入到职业健康领域,并结合职业健康危害对人的作用特点进行改进,构建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职业健康危害机理模型。以玻璃厂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辨识、检测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以职业健康机理模型为理论依据,确定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对玻璃厂的职业健康现状进行评价。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最严重作业单元。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玻璃企业职业健康危害防治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待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保护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孙大伟[8](2017)在《木工镂铣作业粉尘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木材加工行业是涉及粉尘危害的行业,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严重威胁员工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木工镂铣机床作为木加工行业里应用广泛的一类设备,具有产尘浓度高、治理不规范等特点,人们对该岗位下的粉尘运动和分布规律现状认识较为模糊,同时其除尘技术发展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因此镂铣作业除尘设施存在设置随意、除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给该岗位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隐患。因此研究该岗位下产生粉尘的特性及分布规律,对于镂铣作业粉尘治理和人员防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基于CFD软件、气固两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对镂铣作业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基本特性和影响因素,不同除尘工况的粉尘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哈尔滨某木材加工企业镂铣岗位为例,对粉尘浓度进行现场实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木粉尘研究现状、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木粉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研究镂铣作业产尘的基本特性和影响因素,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对粉尘进行受力分析,建立镂铣作业粉尘运动方程,并分析粉尘的运动和扩散状态;3.利用CFD软件,建立镂铣作业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对不同性质木材和不同切削速度的条件下的粉尘分布规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各因素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对不同风速、不同位置及不同角度的除尘设施进行仿真,得到一定时间后的粉尘浓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参数对粉尘控制效果的影响;4.对镂铣作业岗位粉尘浓度进行实地测试,得到粉尘浓度及分散度等相关数据,通过实测与仿真数据的对比,得到镂铣作业粉尘分布的相关规律。本文通过对镂铣作业粉尘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定,总结出粉尘的分布规律,分析各因素对粉尘分布的影响,同时对三种除尘工况下的除尘效果进行研究,对该岗位粉尘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木工设备粉尘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蒋永清,孙大伟,王博,孙超,李存海[9](2017)在《镂铣作业木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和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监测哈尔滨地区某木材加工企业木工镂铣机床工作过程中的粉尘浓度,对木粉尘的产尘数据进行测定。根据实际测量的粉尘浓度,开展了木工镂铣作业粉尘扩散规律实验研究。同时采用Fluent软件对该岗位下的粉尘扩散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在不采取任何防降尘措施的条件下,该作业岗位0.5m范围内的粉尘浓度明显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极限阈值;镂铣刀具的工况和木材的硬度是影响木工镂铣作业粉尘扩散的主要因素,产尘浓度与镂铣刀具的切削速度成正比,与木材的硬度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趋势基本吻合,均表明产生的粉尘浓度与距尘源距离呈一定线性规律。本文结论可为工业现场镂铣作业产尘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高鹤[10](2016)在《国外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及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国外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我国工业企业的适用性。对新加坡模型进行改良,建立简单组合法和综合改良法,探讨其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适用性,为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EPA吸入风险评估方法(以下简称美国EPA模型)、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下简称新加坡模型)和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以下简称罗马尼亚模型)调查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和单板加工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引入风险比值比较分析三种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结果的差异,采用相关系数分析三种风险评估模型的相关性。针对新加坡模型的缺点,参考职业病发病的特点和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从危害等级和暴露等级两方面进行改良,建立简单组合法和综合改良法。结果:美国EPA模型评估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危害因素致癌风险为高风险,危害因素非致癌风险为低到高风险;评估单板加工行业危害因素致癌风险为高风险,非致癌风险为低风险。罗马尼亚模型评估木质家具制造行业各危害因素为非常低到中等风险;单板加工行业为低到中等风险。新加坡暴露浓度法评估木质家具制造行业各危害因素为低到高风险;单板加工行业为中等到极高风险。新加坡暴露指数法评估木质家具制造行业各危害因素为中等到极高风险;单板加工行业为中等到极高风险。罗马尼亚模型与美国EPA模型、新加坡模型暴露浓度法、新加坡模型暴露指数法之间是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由三种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结果比较图可知,新加坡暴露浓度和暴露指数的风险比值的平均值属于居中的位置,提示该方法与定性或定量评估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新加坡暴露浓度法与罗马尼亚模型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r=0.839),暴露浓度与暴露指数的相关系数次之(r=0.651),暴露指数与罗马尼亚模型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r=0.383)。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优于罗马尼亚定性风险评估模型,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适用性。新加坡暴露浓度法与综合改良法暴露指数法之间是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简单组合法与综合改良法组合法、新加坡暴露浓度法、暴露指数法和综合改良法暴露指数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应用于木制家具制造行业、单板加工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新加坡模型的方法学本身较其他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可在新加坡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方法可为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建立提供依据。综合改良法吸收了新加坡方法简便,易行的优点,同时增加物理因素风险评估,并且充分考虑了我国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更加符合我国国,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木粉尘职业接触极限值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粉尘职业接触极限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辐射松和红橡铣削加工时木粉尘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木粉尘引发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粉尘浓度及粒径研究现状 |
1.2.2 木材无屑切削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木材工业粉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1 基础理论及试验材料 |
2.1.1 木材铣削及木粉尘基础理论 |
2.1.2 试验材料 |
2.2 木工机床铣削试验 |
2.2.1 加工设备及刀具 |
2.2.2 单因素铣削试验方案设计 |
2.2.3 正交铣削试验方案设计 |
2.3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测定试验 |
2.3.1 测尘设备 |
2.3.2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采样分析步骤 |
2.4 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试验 |
2.4.1 粒径粒形分析设备 |
2.4.2 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采样分析步骤 |
第三章 木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扩散规律的研究 |
3.1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分布扩散规律 |
3.1.1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轴向分布 |
3.1.2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空间分布 |
3.2 沉降性木粉尘形态分析 |
3.3 沉降性木粉尘粒径分布扩散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研究 |
4.1 单因素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4.1.1 含水率对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4.1.2 铣削方向对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4.1.3 主轴转速对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4.1.4 进给速度对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4.1.5 铣削深度对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的影响 |
4.2 正交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4.2.1 辐射松悬浮性粉尘质量浓度结果分析 |
4.2.2 红橡悬浮性粉尘质量浓度结果分析 |
4.3 加工参数优化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沉降性木粉尘粒形及粒径分布研究 |
5.1 单因素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5.1.1 含水率对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的影响 |
5.1.2 铣削方向对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的影响 |
5.1.3 主轴转速对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的影响 |
5.1.4 进给速度对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的影响 |
5.1.5 铣削深度对沉降性木粉尘粒径粒形的影响 |
5.2 正交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5.2.1 辐射松沉降性木粉尘中值粒径结果分析 |
5.2.2 红橡沉降性木粉尘中值粒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木粉尘质量浓度及粒径线性回归分析 |
6.1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预测模型 |
6.1.1 辐射松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建立 |
6.1.2 红橡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建立 |
6.2 沉降性木粉尘粒径分布预测模型 |
6.3 沉降性木粉尘中值粒径预测模型 |
6.3.1 辐射松沉降性木粉尘中值粒径预测模型建立 |
6.3.2 红橡沉降性木粉尘中值粒径预测模型建立 |
6.4 回归模型结果与试验验证 |
6.4.1 悬浮性木粉尘质量浓度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
6.4.2 沉降性木粉尘中值粒径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家具打磨工序木粉尘扩散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粉尘的研究概况 |
1.2.2 木粉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木粉尘的运移规律 |
2.1 木粉尘的性质 |
2.2 粉尘的受力分析 |
2.3 粉尘的运动 |
2.4 粉尘颗粒的扩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通风情况下木粉尘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
3.1 木粉尘控制现状 |
3.2 数值模型的确定 |
3.2.1 湍流模型 |
3.2.2 离散相模型 |
3.3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4 模拟参数的设置 |
3.4.1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2 FLUENT求解器和算法的确定 |
3.5 模拟结果分析 |
3.5.1 浓度场结果分析 |
3.5.2 速度场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台操作台通风情况下木粉尘的扩散情况模拟 |
4.1 侧吸罩不同工况对粉尘分布的影响 |
4.1.1 相同吸气罩口尺寸和高度、不同罩口平均风速比较 |
4.1.2 相同吸气罩口尺寸和罩口平均风速、不同高度比较 |
4.1.3 相同罩口平均风速和吸气罩高度、不同罩口尺寸比较 |
4.1.4 相同通风量和吸气罩高度、不同罩口尺寸比较 |
4.2 基于正交设计的最佳工况组合 |
4.2.1 确定因素水平 |
4.2.2 编制方案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台操作台通风情况下木粉尘的扩散情况模拟 |
5.1 通风情况下的模拟参数设置 |
5.2 下吸罩不同工况下的粉尘扩散情况 |
5.2.1 相同通风量和罩口高度、不同罩口形状比较 |
5.2.2 相同通风量和罩口形状、不同罩口高度比较 |
5.2.3 相同罩口高度和罩口形状、不同通风量比较 |
5.3 基于正交设计的最佳工况组合 |
5.3.1 确定因素水平 |
5.3.2 编制方案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油菜轴流脱粒过程产生粉尘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脱粒系统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外粉尘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台架设计 |
2.1 脱粒台架 |
2.1.1 总体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1.3 主要技术参数 |
2.1.4 关键部件 |
2.2 粉尘浓度检测设备 |
2.3 集尘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尘样品特性检测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集尘量试验方法 |
3.3.2 集尘粒度分布检测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集尘量结果与分析 |
3.4.2 集尘粒度分布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产尘台架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粉尘浓度检测点的选取 |
4.3.1 坐标系与检测面 |
4.3.2 坐标平面产尘浓度分布 |
4.4 试验方法 |
4.4.1 试验指标 |
4.4.2 单因素试验方法 |
4.4.3 正交试验方法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2 正交试验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潍坊区域企业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调查内容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评价标准 |
2.调查结果与分析 |
3.对策与展望 |
(6)某镇木材加工行业粉尘危害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典型木材加工企业调查 |
2.1 典型木材加工企业选取原则 |
2.2 调查内容与调查结果 |
2.2.1 生产工艺流程调查 |
2.2.2 工程防护设施及车间布局调查 |
2.2.3 木粉尘浓度现场检测 |
2.2.4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
第3章 木粉尘危害现状 |
3.1 现场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3.2 检测结果正态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
4.1 组织管理措施 |
4.1.1 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
4.1.2 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
4.1.3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4.1.4 木粉尘危害申报和合同告知情况 |
4.1.5 人员培训情况 |
4.2 防尘管理措施 |
4.2.1 木粉尘浓度日常检测情况 |
4.2.2 工程防护措施 |
4.2.3 个体防护措施和危害现场告知 |
4.2.4 接触木粉尘人员定期体检情况 |
4.3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措施 |
4.3.1 拥有预评价报告情况 |
4.3.2 委托机构开展职业病因素定期检测情况 |
第5章 问题及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 建议及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职业健康研究现状 |
1.2.2 职业健康评价现状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职业健康的概念界定 |
1.3.2 职业危害的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职业健康危害机理模型 |
2.1 事故致因理论 |
2.1.1 单因素理论 |
2.1.2 连续事件理论 |
2.1.3 事故系统理论 |
2.1.4 现代事故理论 |
2.2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职业健康危害机理模型构建 |
2.2.1 职业健康危害的发生机理与过程 |
2.2.2 事故致因理论优缺点分析 |
2.2.3 建立职业健康危害机理模型 |
3 TB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 |
3.1 TB玻璃厂概况 |
3.1.1 TB玻璃厂基本情况 |
3.1.2 TB玻璃厂自然环境 |
3.1.3 总体与设备布局 |
3.2 TB玻璃厂生产工艺 |
3.2.1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 |
3.2.2 工艺流程 |
3.2.3 辅助装置和公用工程 |
3.3 TB玻璃厂危害因素识别 |
3.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3.3.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人员接触情况 |
3.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3.4 TB玻璃厂危害因素检测 |
3.4.1 检测标准及技术规范 |
3.4.2 项目检测方法 |
3.5 检测结果 |
4 TB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评价 |
4.1 层次分析法 |
4.2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评价指标确定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TB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评价 |
4.4.1 TB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2 TB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5 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严重作业单元 |
5.1 主成分分析法 |
5.2 数据降维 |
5.2.1 标准化处理 |
5.2.2 主成分提取 |
5.3 最严重作业单元判定 |
6 改进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木工镂铣作业粉尘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粉尘研究现状 |
1.2.2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木材工业粉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镂铣作业粉尘特性及分布规律理论研究 |
2.1 木粉尘性质及气固反应理论 |
2.1.1 木粉尘的性质 |
2.1.2 气固反应基本理论 |
2.2 镂铣产尘的基本特性 |
2.2.1 镂铣机床运转工作及产尘机理 |
2.2.2 镂铣作业粉尘影响因素分析 |
2.3 镂铣粉尘运动分布规律理论研究 |
2.3.1 镂铣粉尘的受力分析 |
2.3.2 镂铣粉尘的运动方程 |
2.3.3 粉尘颗粒的运动 |
2.3.4 粉尘颗粒的扩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镂铣作业粉尘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
3.1 CFD及求解过程 |
3.2 数学模型的确定 |
3.2.1 气固两相流模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随机轨道模型 |
3.3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假设 |
3.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3.2 模型的假设 |
3.3.3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3.4 镂铣作业粉尘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不同加工木材的粉尘数值模拟 |
3.4.2 不同切削速度的粉尘数值模拟 |
3.5 镂铣作业除尘工况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5.1 除尘风速对粉尘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
3.5.2 除尘位置对粉尘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
3.5.3 除尘角度对粉尘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镂铣作业粉尘实验测定分析 |
4.1 实验条件 |
4.2 测定原理及方案 |
4.2.1 测定原理 |
4.2.2 测定方案 |
4.2.3 粉尘浓度实验数据分析 |
4.2.4 粉尘分散度实验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镂铣作业木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和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木工镂铣作业的产尘机理 |
2 粉尘分布实验及分析 |
2.1 木粉尘的硬度和分散度分析 |
2.2 粉尘采点布置 |
2.3 粉尘扩散实验数据分析 |
2.3.1 不同加工木材下的粉尘分布规律 |
2.3.2 不同切削速度下的粉尘分布规律 |
3 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学模型的确定 |
3.2 边界条件设定 |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 结论 |
(10)国外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及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方法学的应用研究 |
3.1 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3.2 职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结果 |
3.3 方法学之间的比较 |
第二部分 方法学的优化研究 |
3.4 方法学优化内容 |
3.5 优化方法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
3.6 优化法风险评估结果的验证 |
讨论 |
本研究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四、木粉尘职业接触极限值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辐射松和红橡铣削加工时木粉尘的特性研究[D]. 王慧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家具打磨工序木粉尘扩散及控制技术研究[D]. 黄小路.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油菜轴流脱粒过程产生粉尘特性试验研究[D]. 田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潍坊区域企业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J]. 王双庆,吴云霞,韩涛,耿启金,王方.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1)
- [5]木粉尘职业接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Meta分析[J]. 李培,王欣,李梅莉,高雅,曾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9(10)
- [6]某镇木材加工行业粉尘危害现状研究[D]. 李佳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玻璃厂职业健康现状评价[D]. 杨珊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8]木工镂铣作业粉尘分布规律研究[D]. 孙大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5)
- [9]镂铣作业木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和模拟分析[J]. 蒋永清,孙大伟,王博,孙超,李存海. 木材加工机械, 2017(01)
- [10]国外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及改良研究[D]. 高鹤. 石河子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