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维光正交码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翔[1](2020)在《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人们对各式各样网络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变得刻不容缓,而作为信息传送体系“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技术则成为了提高通信网络整体性能的重要突破口。其中,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凭借其成本低廉、易于升级和管理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相比于其他PON技术,光码分多址无源光网络(OCDMA-PON)具有可随机接入、对业务透明、软容量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其势必会成为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OCDMA-PON系统的性能和成本与光地址码的选取、编解码器的设计及系统噪声抑制等光码分多址(OCDMA)关键技术密切相关,其中光地址码的选取是OCDMA-PON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对成本较低且能消除多址干扰(MAI)的频谱幅度编码(SAC)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出一种具有零互相关特性的一维SAC地址码——双重多对角码(DW-MD)。DW-MD码继承了多对角码(MD)和双重码(DW)的优点,它不仅能够有效抑制SAC系统中的相位感应强度噪声,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双“1”结构减少系统所需的滤波器数量。高斯近似的方法被用来推导该地址码在接收机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BER)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MD码相比,DW-MD码能够在不牺牲系统性能的情况下,使得系统所需的滤波器数量减少近一半。最后,利用OptiSystem对采用DW-MD码和MD码的SAC系统进行了仿真。当使用非理想的高斯型滤波器作为编解码器时,DW-MD码的眼图更加清晰端正,且BER值比MD码低8~14个数量级。(2)从传统变重码和检测技术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种多服务质量(QoS)方案。变重码方案基于DW-MD码码重越大,对应用户误码率性能越好的原理来提供不同的QoS;而检测技术方案则是通过改变频谱直接检测(SDD)技术检测功率的大小来提供不同的QoS。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的结果均表明两种多QoS方案具备可行性。两种方案各有所长:前者性能稍好,相对节约频谱资源且适用范围较广;而对后者而言,系统中低级别用户的QoS升级更加便捷并且不会影响其它用户的性能,它更适用于低级别用户占比较低的情况。(3)针对一维SAC系统中用户容量受到光源带宽限制的问题,基于一维DW-MD码设计了具有固定码重和可变码重的二维频谱/空间地址码。推导出的BER公式及数学分析结果表明二维频谱/空间地址码能够大幅提高系统容量。最后,利用OptiSystem仿真平台得到了二维变重系统中两个不同等级用户的眼图和BER值,验证了二维变重DW-MD码具有提供多QoS的能力。
郑红霞[2](2016)在《OCDMA系统安全性能增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共享越来越普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的高速和安全可靠传递变得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光纤通信克服了电通信的速率瓶颈,在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三种主要的光信息安全传输技术中,量子通信技术可确保信息的绝对安全传输,但目前可实现的数据传输速率还很有限;混沌通信技术也仍有许多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相比之下,由于本身特有的优越性能,光码分多址(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CDMA)技术成为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吸引越来越多学者们的注意和研究。然而,当采用差分检测、码字拦截等策略窃听光纤信道时,基本的OCDMA系统中还存在一些安全性漏洞,因此有必要对OCDMA的安全性能增强技术课题做进一步地研究,更充分地开发OCDMA系统特有的优越性能。本课题来自于国防预研项目“光CDMA XXXX”,论文创新点为以下三方面。1)提出用Sagnac型全光异或逻辑门对用户信息加密来增强2码字码移键控(2-Code Shift Keying,2-CSK)OCDMA系统安全性能的方案。对加密后系统的安全性能做定量分析可知,该方案可弥补原系统中的安全性漏洞,单用户和多用户工作时被成功窃听的概率远小于加密前概率的二次方,也比现有异或加密改善方案的安全性能优越得多。在OptiSystem软件平台上仿真加密后的2-CSK调制OCDMA系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2)提出使用Sagnac型全光异或逻辑器件实现时域可重构编码器的方案,搭建该编码器与光纤延迟线解码器组成的1Gb/s OCDMA系统,仿真验证该方案可行。采用该可重构编码器方案,可以大大改善系统安全性能,且是目前可调谐编码器方案中较为简炼和高效的方案选择。3)提出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on Switch,WSS)的可重构二维OCDMA编解码器方案,并做实验搭建基于该编解码器的10Gb/s OCDMA系统,进行了40Km的无误码传输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定量分析安全性能后得出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较大提升,也扩展了现有可调谐编解码器的类别。
陆叶[3](2015)在《OCDMA光纤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兴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对接入系统的带宽、容量、速率和数据安全等要求日渐升高。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因其能充分利用光纤中的巨大带宽,支持用户随机接入,软容量,满足多速率业务,协议透明以及保密性强等优势,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在光纤接入中有着广泛的前景。论文围绕OCDMA光纤接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光正交码的构造、电光组合编解码器结构的设计与研究、非相干OCDMA系统实验研究以及OCDMA系统传输性能研究。1.构造了一种以QCHC作为频域跳频模式,SVWOOC作为时域扩频模式,满足OCDMA系统不同QoS需求的跳频/扩时二维变重光正交码QCHC/SVWOOC,给出了构造方法并对其相关性、容量及误码率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OCS/SVWOOC,所构造的地址码具有更大的码容量及更优的误码性能。此外构造了一种以LSOOC为跳频序列,在TSAMLC上进行跳频扩频的三维光正交码LSOOC/TSAMLC,详细分析了其自相关、互相关性及容量,并给出了码字间的碰撞概率。结果表明,其在误码性能及容量上优于一维光正交码及二维光正交码,适合大容量和低误码率的高密集通信。2.给出了一种电域编码-光域级联FBGs解码的电光组合编解码器结构,通过仿真验证和分析了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可以正确有效地进行信号的传输,当选用较长的码字作为控制方案时,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改善。3.设计并开展了基于电域编解码和电光组合编解码的非相干OCDMA光纤传输系统实验。成功进行了三用户、传输速率100Mbit/s下的电域编解码系统实验,在接收端可以顺利恢复出期望用户信号,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分别在2.5Gbit/s和155.52Mbit/s传输速率下展开了双用户的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实验,初步分析表明,实验结果未能对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传输的正确及有效性进行验证。4.研究分析了群速度色散、三阶色散及自相位调制对光脉冲形状变化的影响。给出了综合考虑色散及非线性效应下的三维OCDMA系统误码率的修正公式,并对色散及非线性效应影响下的二维、三维OCDMA系统误码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系统误码性能更优。研究分析了实际单比特传输系统,并给出了无光硬限幅器和带一个光硬限幅器时的误码率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光硬限幅器能有效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
杨梦婕[4](2015)在《OCDMA系统地址码的构造及误码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光码分多址技术(OCMDA)是将光通信技术与码分复用技术(CDMA)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具有保密性强,可随机接入,克服电子瓶颈等优势。OCDMA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地址码的设计、编解码器的构造、多址干扰(MAI)抑制等内容。当前光码分多址系统还未能商业化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性能优良的地址码,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构造出性能较为优良的地址码并对其进行误码率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不同光地址码的特性,同时设计出几类不同的地址码,包括一维、二维光正交码,SAC码,变重地址码以及变长地址码。对于一维光正交码和变重、变长地址码采用构造没有重复元素的全间隔集的方法得出具有理想相关性的地址码序列,并通过构造码族矩阵,得出整个地址码族。对于二维光正交码,利用Latin方阵,整数方阵,以及2的幂次序列构造得出。SAC地址码采用直接给定数学公式构造得出。为了更方便得出整个地址码族,利用MATLAB编程,只需输入所需地址码族的码重和地址码容量,即能得出整个地址码族。2)针对不同的地址码以及所适用的不同系统,在理论上分析分析包含暗电流噪声、激光器消光比、背景光噪声等噪声和多址干扰因素影响下的光正交码适用系统,变重地址码适用的多误码率需求系统,变长地址码适用的多速率系统,二维编解码系统,及光谱幅度编解码系统。针对不同的系统,根据自行设计的地址码的构造特点推导出系统误码率公式,分析地址码性能。3)针对不同的地址码,设计并搭建出适合的仿真系统。在频域上采用光纤光栅(FBG)或波分复用器(WDM)进行编解码,在时域上采用光纤延时线进行编解码。对于一维地址码分别采用频域或者时域编解码方式。二维地址码则将两者结合。对于光谱幅度编解码系统的判决门限部分还采用了平衡检测法。观察分析采用不同的编解码器或不同的设计方案得到的系统误码率是否良好,从而分析地址码性能的优良。
管成龙[5](2011)在《OCDMA系统地址码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光码分多址技术(OCDMA)是电码分多址(CDMA)用于光纤通信的一种新的多址复用技术,是自由空间光通信及未来全光接入网、小区局域网的方案之一。凭借其高安全保密性,软容量,支持异步接入,网络管理便捷等优良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和研究,已成为目前光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光码分多址系统只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对用户信号进行光电转换,整个传送网都使用光信号进行传输,克服了光网络存在的电子瓶颈,真正实现了全光通信,但是OCDMA是干扰受限的系统,需要构造容量大,相关性好的地址码。首先,本文对光码分多址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阐明了该网络结构的技术原理、特点优势,以及系统实用化的核心技术。此外,对近年来国内外OCDMA技术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介绍。其次,分析了OCDMA系统中典型的一维码字,研究了光素数码、二次同余码和光正交码的构造方法,总结了码字特点,并对它们的多址干扰误码率(BER)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比较。接着,介绍了几种光正交码设计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幻方的光正交码(MS-OOC)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构造等重光正交码,还能构造变重光正交码。随后,就一维OCDMA系统中不能充分利用WMOCDMA系统中的有效波长数的问题,研究了以OCS码为跳频序列的二维光正交码,设计了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MSPC/OCS,即以修正二次素数码(MSPC)为扩时序列,以单重合序列(OCS)作为跳频序列。该码字不仅构造灵活简单,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有效波长数,且码字性能优良,并可轻松增加码字容量。
周燕燕[6](2011)在《二维OCDMA系统的多用户实验和多速率仿真研究》文中提出光码分多址技术OCDMA是将码分多址CDMA技术与大容量的光纤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允许多个用户随机的接入同一信道;可以构成真正“透明”的全光通信网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允许可变速率或者多速率传输,并可同时提供多种业务支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并能够充分地利用石英光纤的可用带宽。因此,OCDMA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围绕二维OCDMA系统展开研究。在二维O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的地址码序列是二维的,即每个地址码序列的光脉冲不仅在时域上扩展,同时还在空间或波长域上扩展。由于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空间或波长),二维OCDMA系统的性能比一维OCDMA系统有很大的提高。论文首先对光码分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特点、系统分类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OCDMA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对目前二维OCDMA系统的主要的三个编码方案:时一空二维OCDMA、WDM+OCDMA以及多波长二维OCDMA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比较了这三种系统的性能。结论表明了二维OCDMA系统在并发用户数和系统误码率方面远大于目前一维OCDMA系统。同时对改善二维OCDMA系统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总结。第三章,对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阵列的二维OCDMA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FBGs编解码器的编解码原理和二维OOC码字的构造原理,设计并制作了基于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二维OOC码字的二维FBG编解码器。实现了双用户、数据速率为2.5Gb/s的非相干OCDMA系统。研究了当系统传输速率超过相邻FBG间距限制条件时系统的编解码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二维FBGs编解码器可以进行正确的光信号编解码,系统的理论最大传输速率在实际中是可以逾越的。第四章,讨论了在未来的光接入网中,利用OCDMA技术同时支持多种不同速率、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用户信号的可能性。分析和比较了传统多速率光码分多址系统的编解码方案。提出了让扩频后码字周期固定的编解码方案,从理论上分析该方案的性能特性,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吻合。第五章,全文总结和展望。
韩笑[7](2010)在《OCDMA通信系统中地址码的研究》文中提出光码分多址技术是将电域的码分多址技术应用到光纤通信中的一种通信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并且结合了码分多址的优点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得到提高,是当前光纤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光地址码的设计与研究是光码分多址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用户是利用不同的相互正交或准正交的光地址码字来一一区分的,通过在接收端进行相关运算来实现的。光地址码特性的优良与否决定着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性能的优良,同时它也决定系统编解码器的复杂程度。因此,本文以光地址码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探讨。首先,本文对OCDMA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国内外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当前光纤通信领域的几大复用技术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其次,对一维光地址码和二维光地址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别研究了一维光地址码和二维光地址码字的构造算法,并对各种码字的相关性能和其对系统误码率、信号干扰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数学分析和比较,应用Matlab7.0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每一种码字在相关性能和对系统误码率、信号干扰比的影响各有不同,二维光地址码的性能较一维光地址码而言,无论从码字容量还是提高系统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最后,从光地址码角度出发,针对OCDMA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多用户干扰问题,研究了光谱幅度地址码,并根据光谱幅度地址码的性能搭建了OCDMA通信系统,应用光通信仿真软件Optisystem7.0对系统进行了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光谱幅度地址码的OCDMA通信系统能够有效的抑制多用户干扰问题;对OCDMA+WDM混合通信系统中地址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研究,理论证明,OCDMA+WDM混合通信系统能够将两种技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其系统性能也有所提高。
陈思思[8](2009)在《非相干OCDMA系统编/解码器设计及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非相干OCDMA系统将码分多址(CDMA)技术应用于光纤通信。相对目前OTDMA、OWDMA光通信网络,具有突出优势,是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地址码构造、编/解码器设计、抑制多用户干扰是非相干OCDMA技术实用化的关键。本文以此三项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完成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在对几种传统一维素数码、光正交码构造算法的实现及码字性能分析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法,得到新型码字。相对传统素数码,扩展同步二次素数码在码字容量、相关性能上均有提高。相对由二维射影空间映射得到的光正交码,由三维射影空间得到的码字相关性较好,码字容量更大,但信息率有所降低。基于一维素数码、光正交码构造二维地址码。结果表明二维地址码码字容量远大于一维地址码,且误码率性能更优。第二,设计实现了一维时域光纤延时线结构编/解码器、频域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结构编/解码器以及时/频域二维编/解码器,建立非相干OCDMA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三种编/解码器均可实现数据传输,且采用频域编/解码器的系统传输性能优于时域编/解码器,二维编/解码器优于一维编/解码器。第三,针对时域光纤延时线结构、时/频域二维编/解码器的非相干OCDMA系统,采用光硬限幅器法抑制多用户干扰。仿真表明相对无光硬限幅器的系统,光硬限幅器法可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传输性能更优。针对频域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结构编/解码器的非相干OCDMA系统,采用差分检测抑制多用户干扰。仿真表明相对直接检测接收,差分检测法可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最后,针对目前多用户干扰抑制方法多为单极性编码,重点研究双极性编码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分别采用移位码、互补码、正交码对数据”0”光脉冲编码的三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双极性编码抑制多用户干扰的性能优于单极性编码,且互补码、正交码方案优于移位码。
潘阅[9](2009)在《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扩容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光码分多址(OCDMA: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作为光通信领域中三大多址复用技术之一,其高带宽利用率和异步接入等优势使其成为全光通信网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从码字、系统以及技术融合的角度提出扩容方法,旨在针对地址码研究,为OCDMA系统扩容及降低多用户干扰等方面提供有力依据,形成多系统融合科研背景。首先,本文归纳了典型地址码特性,进行相关参数的对比,获得其各自应用环境,随后从通信系统有效性与可靠性关系的角度,应用传感网络中能效比的概念,提出利用权重的次优正交码码集,改进了一定误码率要求下的一维最优正交码,提高了码容量,并以用户增益系数、自由度增益和运算复杂度等作为该方案的判据,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第二,利用二维地址码在码容量、相关性以及误码率方面的优势,兼顾了混合码的思想,本文提出二维跳频地址码编码方案,该方案实例采用哈达玛矩阵生成的Walsh序列作为扩频序列,并以单极性码作为跳频序列,可在提高光波长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减低误码率,并最终给出计算结果。最后,考虑到全光通信网的发展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OCDMA、WDM、OTDM技术的光码波时(OCWT)系统,从原理上将三大复用技术的结合变为可能,最终给出了理想条件下该系统的扩容降噪仿真结果,同时对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及系统同步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为相关研究开阔思路。增大光纤的可接入用户数量,考虑到如果能够将多种扩容方法再加以结合,那么这将更进一步提升光通信系统的容量,提高光纤的带宽利用率。
王梅倩[10](2008)在《OCDMA地址码及系统编码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宽带的新型信息业务大量涌现,人们对通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大的带宽资源、传输速率。为更好的适应这一要求,光纤通信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光码分复用(OCDMA)具有高可靠性﹑异步接入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光域复用技术之一。本文深入的研究了在OCDMA技术中的基础重要的码字——素数码和光正交码,重点研究它们的构造方法﹑码字容量、相关性和误码率性能。分析了二维系统的三种方案的系统结构和系统特性,并进行比较。构造三维地址码并仿真了三维地址码的误码性能。三维地址码由于自由度的增加体现了较好的容量﹑相关性和误码性能,但三维地址码的编解码器及系统实现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所以二维地址码仍被广泛应用于OCDMA系统中。针对目前OCDMA的性能最优最易实现的FFH-OCDMA系统,构造了素数跳频码﹑正交跳频码﹑混合码MPC/OOC,并分析了它们相关性能和误码性能。利用串联的光纤光栅作为系统的编解码器,分析推导了系统的性能。仿真得到FFH-OCDMA系统由于波长采用了跳频模式,用户数目比不采用跳频模式的素数码按因子p-1成倍增加。针对FFH-OCDMA系统中最重要的干扰来源色散效应,深入研究了色散对FFH-OCDMA系统的影响,包括对光脉冲的扩展和功率下降,进一步讨论了色散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进行仿真,提出了各种色散补偿技术。针对多种业务信息速率不相同的要求,设计了多速率OCDMA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码字数和不同扩频系数两种方案。在使用不同的码字数的方案中,提出了采用并行信道和串行信道结构的多速率系统的结构,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能。构造了变长地址码用于不同扩频系数的多速率系统中,讨论了编码方案及系统性能。得到采用不同扩频系数时,地址码的构造复杂,但系统更灵活,没有速率整数倍的限制,更适合应用在实际系统中。
二、二维光正交码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维光正交码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OCDMA-PON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2.1 PON技术介绍 |
2.2 OCDMA-PON介绍 |
2.3 OCDMA-PON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OCDMA-PON中频谱幅度编码(SAC)方案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3.3 对比采用DW-MD与MD码的系统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OCDMA-PON中变码重地址码编码方案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变重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4.3 从检测技术角度提出的多QoS方案 |
4.4 两种多QoS方案的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OCDMA-PON中二维频谱/空间编码方案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固定码重和变码重二维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5.3 二维变重系统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 |
(2)OCDMA系统安全性能增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OCDMA安全传输技术研究背景 |
1.2 OCDMA信息安全传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3 OCDMA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OCDMA系统介绍 |
2.1 OCDMA技术的系统结构 |
2.2 OCDMA系统的类型 |
2.3 OCDMA的关键技术 |
2.3.1 地址码设计技术 |
2.3.2 编解码器设计技术 |
2.3.3 码间干扰处理技术 |
2.4 OCDMA安全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用户OCDMA系统的安全性能增强研究 |
3.1 引言 |
3.2 OCDMA系统安全性能分析 |
3.2.1 OCDMA系统结构与安全性能衡量标准 |
3.2.2 蛮力搜索策略窃听时系统的安全性能 |
3.2.3 地址码字拦截策略窃听时系统的安全性能 |
3.2.4 码字差分检测策略窃听时系统的安全性能 |
3.3 增强OCDMA系统数据传输安全性能的方法 |
3.3.1 多用户编码信号并行传输的方法 |
3.3.2 全光异或逻辑加密的方法 |
3.4 单用户OCDMA加密系统 |
3.4.1 单用户OCDMA加密系统的结构 |
3.4.2 Sagnac型全光异或逻辑门介绍 |
3.4.3 单用户OCDMA加密系统的安全性能分析 |
3.5 单用户OCDMA加密系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用户OCDMA系统安全性能增强研究和可重构编码器实现 |
4.1 引言 |
4.2 多用户OCDMA加密系统框图 |
4.3 多用户OCDMA加密系统安全性能分析 |
4.4 多用户OCDMA加密系统仿真 |
4.5 全光异或逻辑器件实现的可重构编码器方案及验证 |
4.5.1 可重构编码器方案的现状 |
4.5.2 基于全光异或逻辑器件的可重构编码器方案及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WSS的二维可重构OCDMA编解码器研究 |
5.1 引言 |
5.2 可重构二维OCDMA系统 |
5.2.1 二维可重构OCDMA系统结构 |
5.2.2 二维可重构编码器方案 |
5.3 实验结果 |
5.4 安全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OCDMA光纤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OCDMA技术概述 |
1.2.2 OCDMA基本原理 |
1.2.3 OCDMA关键技术 |
1.2.4 OCDMA在光纤接入系统中的应用 |
1.3 OCDMA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OCDMA系统地址码构造与性能研究 |
2.1 典型光正交码综述 |
2.1.1 一维光正交码(OOC) |
2.1.1.1 LSOOC的构造 |
2.1.1.2 LSOOC的码字容量及误码性能分析 |
2.1.2 二维光正交码(2D-OOC) |
2.1.2.1 2D-OOC方阵码的构造 |
2.1.2.2 2D-OOC方阵码的码字容量及误码性能分析 |
2.2 二维变重光正交码QCHC/SVWOOC构造与性能分析 |
2.2.1 基本理论 |
2.2.1.1 二维变重光正交码定义 |
2.2.1.2 光正交跳频码原理 |
2.2.2 QCHC/SVWOOC构造 |
2.2.2.1 QCHC的构造方法 |
2.2.2.2 QCHC/SVWOOC的构造方法及结果 |
2.2.3 QCHC/SVWOOC性能分析 |
2.2.3.1 QCHC/SVWOOC的相关性及容量分析 |
2.2.3.2 QCHC/SVWOOC的误码性能分析 |
2.2.3.3 QCHC/SVWOOC的系统仿真及分析 |
2.3 三维光正交码LSOOC/TSAMLC构造与性能分析 |
2.3.1 基本理论 |
2.3.1.1 三维光正交码定义 |
2.3.2 LSOOC/TSAMLC构造 |
2.3.2.1 TSAMLC的构造方法 |
2.3.2.2 LSOOC/TSAMLC的构造方法及结果 |
2.3.3 LSOOC/TSAMLC性能分析 |
2.3.3.1 LSOOC/TSAMLC的相关性及容量分析 |
2.3.3.2 LSOOC/TSAMLC的误码性能分析 |
2.3.3.3 LSOOC/TSAMLC的系统仿真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OCDMA系统电光组合编解码技术研究 |
3.1 典型编解码器综述 |
3.1.1 光纤延时线编解码器 |
3.1.2 阵列波导光栅编解码器 |
3.1.3 光纤布拉格光栅编解码器 |
3.1.4 基于声学可调光滤波器的编解码器 |
3.2 电光组合编解码器结构与系统性能分析 |
3.2.1 电光组合编解码器结构 |
3.2.2 电光组合编解码原理 |
3.2.3 电光组合编解码的系统仿真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相干OCDMA光纤传输系统实验研究 |
4.1 局端光收发机结构 |
4.2 电域编解码系统实验 |
4.2.1 电域编解码系统实验方案 |
4.2.2 电域编解码系统实验参数 |
4.2.3 电域编解码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实验 |
4.3.1 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实验方案 |
4.3.2 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实验参数 |
4.3.3 电光组合编解码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OCDMA系统传输性能研究 |
5.1 色散及非线性效应对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影响 |
5.1.1 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型 |
5.1.2 展宽因子及脉冲形状变化 |
5.2 色散及非线性效应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 |
5.2.1 基本理论 |
5.2.2 三维OCDMA系统误码率公式修正 |
5.2.3 色散及非线性效应影响下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
5.2.3.1 GVD及SPM效应影响下二维OCDMA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
5.2.3.2 GVD及SPM效应影响下三维OCDMA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
5.2.3.3 GVD、TOD及SPM效应影响下三维OCDMA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
5.3 实际单比特传输系统误码性能研究 |
5.3.1 无光硬限幅器的OCDMA系统 |
5.3.2 带一个光硬限幅器的OCDMA系统 |
5.3.3 实际单比特传输系统误码率仿真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OCDMA系统地址码的构造及误码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OCDMA系统技术 |
1.2.1 OCDMA关键技术 |
1.2.2 OCDMA系统地址码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正交码 |
2.1 光正交码的基本概念 |
2.2 一维光正交码 |
2.2.1 一种新的光正交码的设计 |
2.2.2 误码率公式的推导 |
2.2.3 系统仿真 |
2.3 二维光正交码 |
2.3.1 一种新的二维正交码的构造 |
2.3.2 二维正交码的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C地址码 |
3.1 SAC地址码基本概念 |
3.2 FOC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3.2.1 FOC的设计 |
3.2.2 FOC互相关性的证明 |
3.2.3 FOC误码率公式的推导 |
3.3 对比使用FBG和WDM的系统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重地址码 |
4.1 一种新的变重正交码的设计 |
4.2 变重地址码误码率公式的推导 |
4.3 采用变重地址码的系统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长地址码 |
5.1 变长地址码的基本概念 |
5.2 两种新的变长地址码的设计 |
5.2.1 NRI地址码的设计 |
5.2.2 MNRI地址码的设计 |
5.3 变长地址码的误码率公式的推导 |
5.4 采用变长地址码的系统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OCDMA系统地址码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OCDMA系统的原理 |
1.2.1 OCDMA技术原理 |
1.2.2 OCDMA系统的分类 |
1.2.3 OCDMA系统的特点 |
1.3 OCDMA系统中关键技术 |
1.3.1 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 |
1.3.2 光功率控制技术 |
1.3.3 光地址码 |
1.3.4 光编/解码器 |
1.4 OCDMA技术的研究动态 |
1.5 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OCDMA系统中一维地址码的研究和分析 |
2.1 引言 |
2.2 素数码 |
2.2.1 基本素数码(PC) |
2.2.2 扩展素数码(EPC) |
2.2.3 修正素数码(MPC) |
2.2.4 素数码的误码性能分析 |
2.3 代数同余码 |
2.3.1 二次同余码(QCC) |
2.3.2 扩展二次同余码(EQC) |
2.4 光正交码(OOC) |
2.4.1 光正交码的结构与性能参数 |
2.4.2 光正交码的误码性能分析 |
2.5 结论 |
第三章 光正交码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光正交码的幻方构造方法 |
3.2.1 等重光正交码的设计 |
3.2.2 变重光正交码的设计 |
3.3 光正交码的Wilson构造方法 |
3.4 光正交码的Latin方阵构造方法 |
3.5 结论 |
第四章 二维光正交码的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重合序列(OCS) |
4.3 素数码/单重合序列(PC/OCS)光正交码 |
4.3.1 PC/OCS码的构造方法 |
4.3.2 PC/OCS码的误码率分析 |
4.4 二维光正交码MSPC/OCS码的设计与分析 |
4.4.1 修正二次素数码(MSPC) |
4.4.2 MSPC/OCS码的构造原理 |
4.4.3 MSPC/OCS的码字性能分析 |
4.4.4 MSPC/OCS码的误码率仿真与分析 |
4.5 二维光正交码ESPC/OCS码的设计与分析 |
4.5.1 扩展二次素数码(ESPC) |
4.5.2 ESPC/OCS码的构造原理 |
4.5.3 ESPC/OCS的码字性能分析 |
4.5.4 ESPC/OCS码的误码率仿真与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6)二维OCDMA系统的多用户实验和多速率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OCDMA技术概述 |
1.2.1 OCDMA系统基本结构原理 |
1.2.2 OCDMA系统特点 |
1.2.3 OCDMA系统分类 |
1.3 OCDMA系统关键技术 |
1.3.1 光地址码理论 |
1.3.2 光编解码器 |
1.4 OCDMA技术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维OCDMA系统方案与结构 |
2.1 引言 |
2.2 二维OCDMA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
2.2.1 时分/空分OCDMA系统(T/S OCDMA) |
2.2.2 波分/码分相结合的系统(WDM+OCDMA) |
2.2.3 多波长OCDMA系统(MW-OCDMA) |
2.3 二维OCDMA系统性能的比较 |
2.4 二维OCDMA系统性能的改善 |
第三章 基于FBGs的二维OCDMA系统的实验研究 |
3.1 布拉格光纤光栅(FBG)的编解码原理 |
3.2 FBGs编解码器设计和二维OOC码字构造 |
3.2.1 FBGs编解码器设计原理 |
3.2.2 二维OOC的构造 |
3.3 基于FBGs的双用户二维OCDMA系统实验研究 |
3.3.1 系统结构与参数设置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FBGs间距的速率限制讨论 |
第四章 基于FBGs的多速率二维OCDMA系统 |
4.1 采用不同的码字数 |
4.1.1 并行信道结构的多速率OCDMA系统 |
4.1.2 串行信道结构的多速率OCDMA系统 |
4.2 采用不同的扩频系数 |
4.2.1 变码长OCDMA码字 |
4.2.2 系统结构 |
4.2.3 系统性能 |
4.3 基于FBGs的多速率二维OCDMA系统仿真 |
4.3.1 系统编解码方案 |
4.3.2 多速率系统结构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OCDMA通信系统中地址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OCDMA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
1.3 OCDMA技术的发展史 |
1.4 OCDMA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一维光地址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2.1 码字特性的表示方法 |
2.2 异步OCDMA通信系统中光素数地址码的设计和分析 |
2.2.1 基本素数码(OPC)的构造与分析 |
2.2.2 扩展素数码(EPC)的构造与分析 |
2.2.3 修正素数码(MPC)的构造与分析 |
2.2.4 修正二次素数码(MSPC)的构造与分析 |
2.2.5 扩展二次素数码(ESPC)的构造与分析 |
2.2.6 异步码字性能的比较 |
2.3 异步O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
2.3.1 基本素数码(OPC)的性能分析 |
2.3.2 扩展素数码(EPC)的性能分析 |
2.4 同步OCDMA通信系统素数码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
2.4.1 内循环素数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2.4.2 非线性SSPC地址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2.4.3 同步一维光地址码码字性能比较 |
2.5 光正交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2.5.1 光正交码码集的码字容量 |
2.5.2 有限射影几何法设计光正交码 |
2.5.3 有限区组设计理论构造光正交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维光地址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3.1 二维光地址码的相关定义 |
3.1.1 二维时频域光地址码的表示方法 |
3.1.2 二维时频域光地址码的相关性 |
3.1.3 二维码字容量的计算 |
3.2 跳频素数码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3.2.1 跳频扩时素数码的构造方法 |
3.2.2 跳频扩时素数码的性能分析 |
3.3 二维同步二次素数码(2D-SSPC)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3.3.1 2D-SSPC码字的构造算法 |
3.3.2 2D-SSPC码字容量的分析 |
3.3.3 2D-SSPC码字的性能分析 |
3.4 2D-OOC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3.4.1 2D-OOC的构造算法 |
3.4.2 2D-OOC码字容量的分析 |
3.4.3 2D-OOC码字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谱幅度编码的OCDMA系统的设计 |
4.1 光谱幅度编码系统结构的设计 |
4.2 平衡检测法 |
4.2.1 平衡检测数据接收端结构的设计 |
4.2.2 平衡检测的原理 |
4.3 SAC光地址码的选择 |
4.3.1 现有的SAC光地址码 |
4.4 SAC-OCDMA系统的设计、仿真与分析 |
4.4.1 FBGs编/解码原理 |
4.4.2 SAC-OCDMA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OCDMA+WDM光地址码字的研究 |
5.1 OCDMA+WDM混合系统的两种模型 |
5.2 OCDMA+WDM系统与频-时二维OCDMA系统的区别 |
5.3 OCDMA+WDM码字的构造与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非相干OCDMA系统编/解码器设计及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非相干OCDMA 系统基本概念 |
1.4 非相干OCDMA 系统多用户传输过程仿真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非相干OCDMA系统地址码的构造及改进 |
2.1 地址码基本概念 |
2.2 素数码的研究 |
2.2.1 基本素数码及传统改进码字构造及分析 |
2.2.2 新型扩展同步二次素数码的构造及分析 |
2.3 光正交码的研究 |
2.3.1 三种传统光正交码的构造及分析 |
2.3.2 基于有限射影空间的光正交码的改进 |
2.4 二维地址码的研究 |
2.4.1 基于素数码构造二维地址码 |
2.4.2 基于光正交码构造二维地址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相干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及实现 |
3.1 编/解码器基本概念 |
3.2 一维时域光纤延时线结构编/解码器的设计 |
3.2.1 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 |
3.2.2 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
3.3 一维频域 FBGs 结构编/解码器的设计 |
3.3.1 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 |
3.3.2 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
3.4 二维非相干OCDMA 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 |
3.4.1 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 |
3.4.2 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相干OCDMA系统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 |
4.1 基于光硬限幅器法抑制多用户干扰 |
4.1.1 原理及建模 |
4.1.2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4.2 基于差分检测抑制多用户干扰 |
4.2.1 原理及建模 |
4.2.2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双极性编码抑制多用户干扰 |
4.3.1 双极性编码原理 |
4.3.2 采用“移位码”的双极性编码方案的实现 |
4.3.3 采用“互补码”的双极性编码方案的实现 |
4.3.4 采用“正交码”的双极性编码方案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扩容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2 OCDMA基本原理 |
2.1 OCDMA系统结构 |
2.2 OCDMA关键技术 |
2.2.1 光地址码的构造 |
2.2.2 光编/解码器的设计和实现问题 |
2.2.3 多用户干扰的抑制问题 |
2.2.4 通信协议 |
2.3 OCDMA技术特点 |
2.4 OCDMA的误码率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码字扩容方案的研究 |
3.1 光地址码的种类和特性 |
3.1.1 单极性码 |
3.1.2 双极性码 |
3.1.3 常用二维码 |
3.2 地址码适用范围及其对比 |
3.2.1 单极性码的适用范围和重要参数比较 |
3.2.2 双极性码的适用范围分析 |
3.2.3 二维码的适用范围分析 |
3.3 一维码与二维码误码性能仿真对比 |
3.4 基于能效比OCDMA次优正交码的设计方案 |
3.4.1 最优正交码的码容量仿真及分析 |
3.4.2 次优正交码 |
3.5 关于次优正交码的仿真和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跳频的二维码扩容方案 |
4.1 OCDMA系统设计的数学基础 |
4.1.1 有限域 |
4.1.2 矢量空间 |
4.2 扩频(SS)系统 |
4.2.1 扩频系统的基本原理 |
4.2.2 常用扩频方式 |
4.2.3 扩频系统特性 |
4.3 扩频码选择 |
4.3.1 Walsh序列基本原理 |
4.3.2 跳频码选择原则 |
4.4 基于伪随机序列的二维跳频方案 |
4.4.1 基于Walsh序列码的跳频方案 |
4.4.2 基于单极性码的跳频序列码 |
4.4.3 跳频方案与码容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 OCDMA、WDM、OTDM技术的OCWT系统 |
5.1 OTDM、WDM、OCDMA性能比较 |
5.1.1 OTDM基本原理 |
5.1.2 WDM基本原理 |
5.1.3 OCDMA基本原理 |
5.1.4 OTDM、WDM、OCDMA技术比较分析 |
5.2 OCDMA、WDM、OTDM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5.3 OCWT网络连接方案 |
5.4 OCWT系统容量估算仿真 |
5.5 OCWT系统误码率性能计算与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OCDMA地址码及系统编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3 OCDMA 基本原理 |
1.4 OCDMA 关键技术 |
1.5 OCDMA 技术面临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OCDMA 系统地址码 |
2.1 素数码 |
2.1.1 一维素数码的构造 |
2.1.2 一维素数码的相关性能 |
2.1.3 误码率 |
2.1.4 素数码的各种改进码型 |
2.2 一维光正交码 |
2.2.1 利用邻加方法构造光正交码 |
2.2.2 光正交码的相关特性 |
2.2.3 光正交码的容量 |
2.2.4 一维光正交码的误码率 |
2.3 二维地址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2.3.1 T/S OCDMA |
2.3.2 WDM+OCDMA |
2.3.3 MW OCDMA |
2.3.4 WDM+OCDMA 与MW OCDMA 系统性能的比较 |
2.4 三维地址码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FFH-OCDMA 系统编码设计 |
3.1 系统结构与性能分析 |
3.2 系统的编解码器 |
3.3 FFH-OCDMA 系统的编码方式 |
3.3.1 素数跳频码 |
3.3.2 光正交码的跳频扩时码 |
3.3.3 MPC/OOC |
3.4 色散对FFH-OCDMA 系统的影响 |
3.4.1 色散对FFH-OCDMA 系统的影响 |
3.4.2 色散补偿技术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速率FFH-OCDMA 系统的编码设计 |
4.1 采用不同码字数方案设计 |
4.1.1 采用并行信道的多速率系统编码设计 |
4.1.2 采用串行信道的多速率系统编码设计 |
4.1.3 采用并行信道的多速率OCDMA 系统的性能分析 |
4.2 采用不同扩频系数方案设计 |
4.2.1 变长地址码 |
4.2.2 系统编码方案 |
4.2.3 系统性能分析 |
4.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二维光正交码OCDMA系统编解码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D]. 李翔.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OCDMA系统安全性能增强研究[D]. 郑红霞. 深圳大学, 2016(05)
- [3]OCDMA光纤接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陆叶.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5)
- [4]OCDMA系统地址码的构造及误码率分析[D]. 杨梦婕.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6)
- [5]OCDMA系统地址码设计与研究[D]. 管成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04)
- [6]二维OCDMA系统的多用户实验和多速率仿真研究[D]. 周燕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7]OCDMA通信系统中地址码的研究[D]. 韩笑.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2)
- [8]非相干OCDMA系统编/解码器设计及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 陈思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9]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扩容方法研究[D]. 潘阅.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 [10]OCDMA地址码及系统编码设计[D]. 王梅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