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连载)——第十章 城市行为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朱解语[1](2021)在《社交媒体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往往以信息为核心,注重的是受众研究基础上的内容策略、表达策略、渠道策略等,尽管也注意到了人的作用,但也仅仅是以信息为核心的前提下如何辅以发挥人的作用。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技术的突飞猛进,个体被赋权赋能,传播“控制权”和“影响力”逐渐从媒体转向人,人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多种身份集于一身,在信息传播中日益成为主导要素。因此,在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如何发挥人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为了探究城市利益相关者如何共同参与和协同传播城市形象,本文以价值共创为理论视角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形象传播环境的变革及其提供的价值共创基础,进而提出和阐释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概念,其次,本文分析了参与传播的城市利益相关者及其角色,探讨其在城市形象传播不同环节中的协作路径,描述了所追求的价值共赢内涵。再次,本文在价值共创视角下提出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存问题,并分析东京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城市形象传播提出价值共创的策略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具有各自的价值共创角色和功能,通过在城市形象塑造、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个环节中的互动与协作,推动实现多方的价值共赢。然而,当前城市形象传播仍存在多方行动缺乏统筹管理、利益主体缺少目标共识、公众参与潜能有待激发等问题。通过总结东京的城市形象传播经验,笔者从管理、协作和平台策略三个方面为提出价值共创的策略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形象管理机构,明确各类主体的共创角色和合作原则,从而打造价值共创的基础;打造城市形象内涵的价值共识,以公众为导向优化传播思路,以激发价值共创的热情;搭建利益相关者互动的线上社区和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提升社交媒体平台的协同传播水平,促进价值的持续创造。
谭平平[2](2020)在《提升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公共空间逐步增加,对效率及利益的追求却使公共空间日趋均质化,这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特色与趣味性。本文基于工作室规划项目——北京通州南大街历史片区城市设计,以通州古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探讨提升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概念梳理与理论研究、历史公共空间可识别要素研究、现状要素问题分析及提升方案。在第一部分中,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过程,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可识别性的研究,理清了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内在要求,进一步确定从系统和感知两个层面来探讨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设计方法,搭建了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的框架。第二部分在梳理影响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出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的历史可识别要素特征,并进一步对比历史要素总结现存可识别要素。最终,本论文展开设计实践,针对于公共空间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提出提升可识别性的方法,为古城区的公共空间更新提出针对性方案。论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两点:一、将城市可识别性的理论细化应用到公共空间层面,并梳理为系统建构与感知建构两大分支。二、总结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的流程为:历史文化及自然条件研究——公共空间分类与可识别要素确定——不同层面的可识别性设计。本研究对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通州古城区为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一步总结较为普适性的方法构架。这种从特殊到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框架与案例支撑。
孙晓魅[3](2020)在《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城市品牌传播备受人们关注,城市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传播,有效的传播可以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在城市管理学、城市营销学和品牌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以青岛市为个案对城市品牌传播进行研究。文中梳理了城市品牌传播的理论概念,并借助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构成要素和基本路径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青岛城市品牌的传播策略,包括广告传播、公关传播、事件营销传播等,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最后,根据青岛城市品牌的传播情况,总结出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得失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其经验可以为国内外的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王珂[4](2020)在《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任何一座城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必须要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上抢占先机。城市形象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制约:城市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城市形象传播媒介的选择以及城市形象信息的到达率和受众接受程度。由此可见,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的支持,而传播媒介的选择也影响着城市知名度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大小。现在,地铁已成为大多都市人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又赋予了地铁媒介功能。本文从城市地铁的角度切入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整合传播理论为理论支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策略。首先,通过梳理城市形象相关的文献资料,探究其基本概念,在明确城市形象构建主体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城市形象的价值进行了深层挖掘和探究,不仅为本文研究的核心话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文分析武汉城市形象及其构成要素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其次,厘清地铁媒介资源、城市形象与整合传播理论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确立整合传播理论对地铁媒介资源整合以及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指导地位,探究城市地铁对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的可行性。在对城市地铁媒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价值功能进行探索挖掘,如若利用得当,城市地铁不仅能够成为城市形象一张闪亮的名片,还能够助力城市形象的传播,扩大城市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为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最后,详细阐述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的实际情况,将实地调研与整合传播理论相结合,发现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存在内容同质化、缺乏受众参与、武汉地铁媒介资源利用不足和传播效果评价机制缺位的问题。依据整合传播理论,从传播内容整合、传播主体整合、以受众为核心、媒介整合以及效益最大化五个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华雪[5](2019)在《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饮食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字号饮食品牌作为反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内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所蕴含的人文性因素也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在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综合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的创新模式研究这一实践性课题,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对于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系统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现有视觉形象系统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用大量图片资料进行形象性的补充说明,结合视觉形象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对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形象系统的建立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探索与建议。一是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将新技术引入到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形象系统的构建与展示中。二是传播渠道方面的创新。整合多方面的渠道资源进行跨界合作,将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形象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渠道进行推广。三是应用领域的方面的创新。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新形势下的消费者行为偏好与心理需求,通过新的应用领域将武汉老字号品牌形象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视域之中。最后,通过分析整合相关材料,总结出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与具体实践形式。为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的创新模式的研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
严咏妍[6](2018)在《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的新媒体传播研究及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品牌形象的竞争日益突出,各城市都纷纷树立可持续发展、个性的城市品牌形象,以此来提高其声望和竞争力。城市品牌形象是指大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感知,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包括了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和城市视觉识别。政府应该在新媒体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当下,进行数字化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与传播。在公共服务方面,将新媒体用于用户体验的升级改造,如用手机APP来完善公共服务系统的缺失,在丰富城市理念识别和城市视觉识别层次的同时,将城市行为识别贯穿其中,树立并赋予“数字城市”有内涵、丰富、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大学之城的武汉,百万大学生在此居住生活,深受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并已成为武汉重要主体之一。武汉于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要求,并在2017年出台了“百万留汉”的政策,但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完善、系统的公共服务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其出台的人才政策与线上公共服务不对称,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公共服务需求,对传播城市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武汉市为背景,一方面对城市品牌形象的新媒体传播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针对武汉大学生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展开调查研究、分析论述,并在实践中设计适用于大学生需求的公共服务APP,填补武汉线上公共服务的缺失。通过APP的推广应用,展现高效的政府行为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突出武汉城市品牌的核心内涵。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生态系统:以城市哲学观、社会观、价值观和文化观为核心的精神识别系统;以政府、企业、事业单为、市民为主体的城市行为识别系统;以城市设计为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以城市规划识别、形态识别以及空间识别为结构的空间识别系统,在打造“数字武汉”提升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武汉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生态圈。
张亚微[7](2018)在《黄石市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分析》文中指出如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经济之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为了综合实力之间的竞争。为了获得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城市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身的硬实力,还需要以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现实发展情况为基础,来打造符合城市定位的城市形象,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从而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竞争优势。黄石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具有深厚的矿冶文化历史底蕴,工业旅游资源丰富。面对如今资源枯竭的城市发展现状,黄石经济的发展亟待转型。三千年的矿冶文化历史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基因,也在无形中为黄石打造工业旅游城市形象奠定了基础。本文从传播学的5W模式入手,分析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对黄石市打造工业旅游城市的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黄石城市形象的传播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黄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形象。紧接着我们对黄石城市形象的消费市场进行了四个部分的划分,并且确定了黄石城市形象竞争最重要的两个市场分别为第二部分市场与第三部分市场,并以此为依据划定黄石城市形象主要的竞争对手。确定了竞争对手,我们借助SWOT分析法,将黄石打造工业旅游城市形象的现状与竞争对手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出了目前黄石市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使用单一、城市内部受众对城市形象认识不足以及城市形象的营销传播体系不够完善等。最后我们借鉴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构建黄石工业旅游城市形象识别体系,以期构建特征性更加明显的黄石城市形象,与此同时,还应完善城市形象的营销传播体系,通过明确传播主体职责、运用事件营销的方式,完善黄石市城市形象的传播渠道,并且建立动态的长效机制,让城市形象在市场化运作中发挥价值。
邓立峰[8](2017)在《场域理论下媒体的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G20峰会期间《钱江晚报》关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报道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稳步发展,与城市化相伴而行的,是城市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人口和文化集合体的城市,需要将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去考虑,城市形象的设计与传播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具有象征意义的外在表现,它决定了城市在自我与他者认同中的地位。对城市形象传播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大众传媒在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活动时的具体策略有哪些?不同角度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路。本次研究选择从资本和权力的角度给出另一种思路。城市是资本和权力的集合场,城市内存在着不同资本之间和不同权力之间的斗争,负载着不同资本的行动者,也为争夺城市内的资源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在竞争的同时,各种资本、权力和具体的行动者之间,也有着利益一致的合作。本研究认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会为城市场域内各主体带来一致的利益,因此会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在这一大框架之下,本次研究对媒体在城市场域中的位置和角色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媒体是城市场域内文化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城市场域的框架之下,媒体又作为新闻场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因为新闻场的特性,在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媒体并不只是呈现者和塑造者,它还是动员者和调解员。同时,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G20峰会前后的杭州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进行了量化分析,在对杭州本地报纸《钱江晚报》进行了量化统计后,具体分析了《钱江晚报》在城市场域下对杭州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方式,并以此深化了对媒体建构城市形象方式的思考。本研究区别于以往的城市形象研究,将场域理论引入对城市形象建构的分析之中,考察在城市权力结构和优势资本主导下的城市场域之间的竞争。通过这一角度的考察和思考,期望对媒体的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黄晓敏[9](2017)在《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安确立了“世界城市文化之都”的城市品牌定位,并积极地进行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工作。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一手资料并结合走访调查、文献分析,发现西安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依然存在着战略布局缺失、内容缺乏整合、传播方法缺乏创新、传播结果偏差较大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播理念存在误区、传播主体各自为政、文化内涵挖掘浅尝辄止以及传播力度不足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城市在品牌形象传播方面的不足,急需解决。在此背景下,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运用传播学、管理学、品牌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西安城市品牌形象形象传播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对品牌、城市品牌、品牌形象传播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此作为理论支撑。然后,通过大量搜集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资料,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了解其传播现状,归纳出西安在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构建品牌形象传播战略、整合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法以及加大矫形传播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并且能够引起其他城市对于品牌形象传播的重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为传播更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而努力。
孔皙婧[10](2014)在《特色城市中形象识别系统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现象最早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此现象带来了两大趋势,首先是工业进程持续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其次,在城市化的带动下,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社会,人文,经济,环境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时至今日,城市化作为新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发展趋势之一,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点对象。城市化也被认为是社会和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一个国际化城市必须充分展示它处理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的在建筑文化方面的能力,捕捉城市建筑文化体系发展与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文环境的内在关系。城市形象系统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表现,没有良好的形象完善建设,必然不具备完善的核心竞争力,完整的城市形象系统的规划和营造已经成为城市良性发展和提升水平的重要项目。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的研究需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为目标,既要遵循城市的圆通共融、“生生流转”的关系,强调城市的时空连续性、城市形象塑造的公众也要注重整体系统设计的可操作性,建构一个科学的,优化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二、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连载)——第十章 城市行为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连载)——第十章 城市行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社交媒体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城市形象传播环境的变革 |
一 传受身份一体化 |
二 内容生产和表达多元化 |
三 传播形态边界消融 |
第二节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概念 |
一 价值共创理论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适用性 |
二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概念 |
第二章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主体及共创路径 |
第一节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主体 |
一 地方政府 |
二 社会组织 |
三 公众 |
第二节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环节 |
一 城市形象的共同塑造 |
二 城市形象的内容共创 |
三 城市形象的共同传播 |
第三节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赢 |
一 城市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实现 |
二 公众的体验价值和利益感知 |
三 城市形象的多维塑造和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形象传播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形象传播的现存问题 |
一 多方行动缺乏统筹管理 |
二 利益主体缺少目标共识 |
三 公众参与潜能有待激发 |
第二节 他山之玉——以日本东京为例 |
一 传播战略规划奠定价值共创基础 |
二 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广城市形象 |
三 公众参与城市形象社交媒体传播 |
第四章 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策略建议 |
第一节 管理策略:打造价值共创基础 |
一 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 |
二 明确共创角色和合作原则 |
第二节 协作策略:激发价值共创热情 |
一 打造城市内涵的价值共识 |
二 优化公众导向的传播思路 |
第三节 平台策略:促进价值持续创造 |
一 搭建线上社区和参与渠道 |
二 提升社交媒体平台协作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提升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
1.2.2 可识别性的含义 |
1.2.3 城市可识别性 |
1.2.4 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 |
1.3 关于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
1.3.2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3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可识别性理论研究 |
2.1 关于城市可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梳理 |
2.1.1 城市识别要素的研究梳理 |
2.1.2 两种研究方法梳理 |
2.1.3 公共空间可识别属性 |
2.1.4 与提高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相关理论 |
2.2 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普适性要素 |
2.2.1 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来源 |
2.2.2 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要素分类 |
2.2.3 系统层面可识别性要素 |
2.2.4 感知层面可识别性要素 |
2.3 提升可识别性的方法与案例 |
2.3.1 提升可识别性应遵守的原则 |
2.3.2 提升可识别性的手法总结 |
2.3.3 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系统层面构建案例 |
2.3.4 公共空间可识别性感知层面建构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要素分析 |
3.1 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历史变迁 |
3.1.1 明代及以前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发展 |
3.1.2 清代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发展 |
3.1.3 民国及新中国时期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发展 |
3.2 通州古城区历史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2.1 古城区历史文化归纳 |
3.2.2 系统层面特征分析 |
3.2.3 感知层面特征分析 |
3.3 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3.3.1 系统层面现状分析 |
3.3.2 感知要素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升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可识别性 |
4.1 核心要素的构建 |
4.1.1 核心要素问题分析 |
4.1.2 核心系统的建构 |
4.1.3 北大街片区的建构 |
4.1.4 南大街片区的建构 |
4.1.5 中仓片区景观可识别性建构 |
4.2 边界要素的建构 |
4.2.1 边界要素问题分析 |
4.2.2 强化城门节点 |
4.2.3 构建边界连续性 |
4.3 景观要素的构建 |
4.3.1 景观要素问题分析 |
4.3.2 北人集团工业遗产区景观可识别性建构 |
4.3.3 红旗砖厂片区景观可识别性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感知可识别性 |
5.1 线状公共空间提升方法——以南大街为例 |
5.1.1 线性公共空间静态要素问题分析 |
5.1.2 高宽比调整 |
5.1.3 侧界面提升 |
5.1.4 街边放大空间提升 |
5.2 点状公共空间提升方法 |
5.2.1 点状公共空间静态要素问题分析 |
5.2.2 围合方式改进——以小楼饭店前广场为例 |
5.2.3 底界面设计——同心花园为例 |
5.3 动态识别提升方法 |
5.3.1 增加传统节日与活动 |
5.3.2 增加街头活动空间与事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3)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城市品牌传播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城市品牌理论简梳 |
一、城市品牌内涵 |
二、城市品牌构成要素 |
第二节 城市品牌传播理论简梳 |
一、城市品牌传播概念 |
二、城市品牌传播基本症结 |
三、品牌传播经典理论与城市品牌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概况与基本要素 |
第一节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现状 |
第二节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构成要素 |
一、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符号系统 |
二、青岛城市品牌传播中的定位 |
三、青岛城市品牌的形象 |
四、青岛城市品牌传播中的 CIS 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策略解析 |
第一节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模式及基本路径 |
一、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模式 |
二、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控制多元化 |
三、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内容分级化 |
四、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媒介整合化 |
五、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受众互动多元化 |
六、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效果可衡量化 |
第二节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手段 |
一、广告传播 |
二、公关传播 |
三、事件营销传播 |
四、企业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创新及优化 |
第一节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实践中的创新 |
一、“企鹅号+”的内容生产创新 |
二、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抖音尝试 |
三、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创新拓展 |
第二节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的优化 |
一、完善传播组织结构,打造专业传播队伍 |
二、强化国际传播,加强多方合作 |
三、提升品牌体验,促进个性化传播 |
四、注重文化内涵,引导全民传播 |
五、准确把握舆情,健全危机应对机制 |
六、善用大数据技术,重视网络传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拓展空间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城市形象及其传播 |
1.4.2 整合传播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
1.4.3 武汉城市形象定位及地铁传播现状 |
1.4.4 整合传播视角下武汉地铁塑造城市形象的策略研究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形象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功能 |
2.1 城市形象的内涵 |
2.1.1 城市形象的构建主体 |
2.1.2 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
2.2 城市形象的价值 |
2.2.1 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
2.2.2 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
2.2.3 推动国家城市化发展 |
第3章 整合传播理论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运用 |
3.1 整合传播理论要点 |
3.2 城市地铁对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的必要性研究 |
3.2.1 城市地铁塑造及传播城市形象的可行性 |
3.2.2 整合地铁媒介资源的必要性研究 |
3.2.3 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中整合传播理论的运用 |
第4章 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现状分析 |
4.1 武汉城市形象构成及定位 |
4.1.1 武汉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
4.1.2 武汉城市形象定位 |
4.2 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的现状调查 |
4.2.1 地铁运输空间 |
4.2.2 地铁文化空间 |
4.2.3 地铁商业空间 |
4.2.4 地铁交流空间 |
4.3 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4.3.1 传播内容同质化,城市形象碎片化 |
4.3.2 受众意识淡薄,形象传播缺乏公众参与 |
4.3.3 媒介资源利用不足,传播缺乏系统性 |
4.3.4 传播效果评价缺位,危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
第5章 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建设的整合传播策略 |
5.1 内容整合:明确城市定位,传达同一声音 |
5.1.1 结合武汉发展实情,进行全面市场调研 |
5.1.2 挖掘武汉城市特色,统一形象传播信息 |
5.2 主体整合:整合组织架构,科学规划运作 |
5.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相关部门切实参与 |
5.2.2 促进社会组织协同行动,助力形象传播专业化运作 |
5.2.3 鼓励全民参与,培养意见领袖 |
5.3 以受众为核心:重视受众需求,细分目标市场 |
5.3.1 分析受众需求,围绕受众开展传播活动 |
5.3.2 建立受众数据库,区别化进行地铁传播 |
5.4 媒介整合:统筹传播触点,多元宣传推广 |
5.4.1 绘制传播触点清单,分类管理统筹利用 |
5.4.2 突破固有传播思维,创新地铁传播方式 |
5.5 效益最大化:加强传播监管,评估传播效果 |
5.5.1 加强传播监管和舆论引导,降低负面形象传播风险 |
5.5.2 多渠道收集反馈意见,科学评估传播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5)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与启发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武汉老字号品牌概述 |
2.1 老字号品牌的定义 |
2.2 武汉老字号品牌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价值分析 |
3.1 老字号品牌的价值内涵 |
3.2 振兴老字号饮食品牌的重要性 |
3.3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武汉市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分析 |
4.1 品牌视觉形象概述 |
4.2 武汉市老字号饮食品牌的视觉要素分析 |
4.2.1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标志分析 |
4.2.2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色彩分析 |
4.2.3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的包装分析 |
4.3 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文化认知 |
4.3.1 “字号”中蕴含的表层文化元素 |
4.3.2 老字号品牌传递出的深层文化元素 |
第五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策略 |
5.1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 |
5.1.1 形象元素的解构 |
5.1.2 文化精神的传递 |
5.1.3 形象理念的更新 |
5.2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元素的创新难点 |
5.2.1 传统视觉元素符号的继承与创新 |
5.2.2 视觉形象创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3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基础系统的创新原则 |
第六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应用系统的创新模式 |
6.1 新技术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
6.1.1 VR技术在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
6.1.2 AR技术在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
6.1.3 AI网络直播技术在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
6.2 开拓老字号饮食品牌的视觉传达新渠道 |
6.2.1 在旅游文创领域的展现 |
6.2.2 与当代艺术作品的融合 |
6.2.3 在潮流服饰图案中的应用 |
6.3 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在应用领域的革新 |
6.3.1 在游戏领域进行尝试 |
6.3.2 在动画领域进行探索 |
6.3.3 在“表情包”领域进行推广 |
第七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实践——以“曹祥泰”为例 |
7.1 “曹祥泰”品牌分析 |
7.1.1 “曹祥泰”品牌概况 |
7.1.2 “曹祥泰”品牌发展历程 |
7.1.3 “曹祥泰”品牌发展现状 |
7.1.4 “曹祥泰”品牌市场分析 |
7.2 “曹祥泰”品牌视觉形象要素分析 |
7.2.1 “曹祥泰”品牌的标志 |
7.2.2 “曹祥泰”品牌的色彩 |
7.2.3 “曹祥泰”品牌的包装 |
7.3 “曹祥泰”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实践 |
7.3.1 “曹祥泰”品牌的标志创新设计 |
7.3.2 “曹祥泰”品牌的色彩应用革新 |
7.3.3 “曹祥泰”品牌的包装设计创意 |
第八章 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创新的前景展望 |
8.1 建立完整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回归本土设计 |
8.2 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培养用户情结 |
8.3 顺应时代发展,做有区别设计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的新媒体传播研究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城市品牌形象分析 |
2.1 城市品牌形象概念 |
2.1.1 品牌概念 |
2.1.2 城市品牌概念 |
2.1.3 城市品牌形象概念 |
2.2 城市品牌形象现状 |
2.2.1 国内城市品牌形象现状 |
2.2.2 国外城市品牌形象现状 |
2.3 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主体分析 |
2.3.1 政府 |
2.3.2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机构 |
2.3.3 市民 |
2.4 城市品牌形象生态系统与品牌类型 |
2.4.1 生态系统 |
2.4.2 品牌类型 |
第三章 城市品牌形象新媒体传播的原则与作用 |
3.1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 |
3.1.1 数字化、可视化设计 |
3.1.2 基于新媒体的传播 |
3.2 数字化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原则 |
3.2.1 品牌定位 |
3.2.2 系统化和规范化 |
3.2.3 数字化和网络化 |
3.3 数字化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作用 |
3.3.1 高效的整合传播 |
3.3.2 双向互动模式 |
3.3.3 精准投放与大数据 |
第四章 武汉数字化品牌形象缺失分析 |
4.1 数字化城市品牌形象现状 |
4.2 武汉市政府人才政策与线上公共服务的不对称 |
4.3 改进措施 |
第五章 武汉大学生公共服务“帮你YA”APP设计 |
5.1 武汉大学生公共服务APP需求分析 |
5.2 “帮你YA!”APP设计定位 |
5.3 “帮你YA”APP信息架构 |
5.4 “帮你YA”APP LOGO设计 |
5.5 “帮你YA”APP ICON设计 |
5.6 “帮你YA”APP颜色设计 |
5.7 “帮你YA”APP交互设计 |
5.8 “帮你YA”APP界面设计 |
第六章 结论 |
6.1 搭建互联网公共服务生态圈 |
6.2 实现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黄石市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形象研究综述 |
1.2.2 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独创或新颖之处 |
1.4.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4 预期成果 |
第二章 城市形象与传播概述 |
2.1 城市形象的定义 |
2.2 城市形象与传播过程分析 |
2.2.1 城市形象的传播主体 |
2.2.2 城市形象的传播媒介 |
2.2.3 城市形象的传播内容 |
2.2.4 城市形象的传播受众 |
2.2.5 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
2.3 黄石城市形象的归纳与表述 |
第三章 黄石城市形象的传播现状分析 |
3.1 政治形象 |
3.2 经济形象 |
3.3 文化形象 |
3.4 生态形象 |
第四章 黄石工业旅游城市形象传播的问题分析 |
4.1 划分市场,明确竞争对手 |
4.2 黄石城市形象传播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3 当前黄石城市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
4.3.1 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使用单一 |
4.3.2 城市内部受众对城市形象认识不足 |
4.3.3 城市形象的营销传播理念滞后 |
第五章 黄石城市形象传播的提升策略 |
5.1 构建工业旅游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
5.1.1 开拓、进取的城市理念体系 |
5.1.2 创新、创业的城市行为体系 |
5.1.3 丰富矿冶文化韵味的城市视觉体系 |
5.2 明确传播主体职责,完善传播渠道 |
5.2.1 明确传播主体职责 |
5.2.2 完善传播渠道 |
5.3 完善城市形象运行保障机制 |
5.3.1 探索效果评估体系 |
5.3.2 完善危机应对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场域理论下媒体的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G20峰会期间《钱江晚报》关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机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2.1 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的传播 |
2.3 杭州城市形象研究综述 |
2.4 城市形象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样本 |
3.3 类目建构 |
3.4 拟回答问题 |
第四章 城市场域与城市形象建构 |
4.1 作为场域的城市 |
4.2 城市形象的建构意义 |
4.3 城市中的新闻场域与城市形象塑造 |
第五章 杭州城市形象传播实践分析 |
5.1 报道数量 |
5.2 报道版面及体裁 |
5.3 报道相关度 |
5.4 城市形象议题 |
5.5 报道向度 |
5.6 总结 |
第六章 城市文化资本形象的塑造 |
6.1 《钱江晚报》报道的词频统计 |
6.2 对城市理念系统形象的构建 |
6.3 对城市行为系统形象的构建 |
6.4 对城市视觉系统形象的构建 |
6.5 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杭州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资本、行动者与城市形象 |
7.2 启示:场域理论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体策略探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1.国内研究状况 |
2.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理论概述 |
(一)城市品牌形象 |
1.城市品牌形象的概念 |
2.城市品牌形象的特点 |
3.城市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 |
(二)城市品牌形象传播 |
1.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概念 |
2.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特点 |
3.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构成要素 |
二、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现状 |
(一)西安的城市品牌定位 |
(二)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现状调查 |
1.问卷设计思路及参与者基本情况 |
2.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内容调查 |
3.西安城市牌形象传播渠道调查 |
4.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效果调查 |
三、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
1.品牌形象传播缺乏战略布局 |
2.品牌形象传播内容缺乏整合 |
3.品牌形象传播方法缺乏创新 |
4.品牌形象传播结果偏差较大 |
(二)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 |
1.传播理念存在误区 |
2.传播主体各自为政,专业力量介入不足 |
3.文化内涵挖掘浅尝辄止 |
4.传播力度不足,古城形象根深蒂固 |
四、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对策 |
(一)构建品牌形象传播战略 |
1.区分城市品牌相关概念 |
2.建立品牌形象传播长效机制 |
(二)整合城市品牌形象内容 |
1.设计视觉识符号 |
2.完善行为识别系统 |
3.提炼理念识别内容 |
(三)创新品牌形象传播方法 |
1.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
2.文化内涵挖掘策略 |
3.口碑营销传播策略 |
4.植入营销传播策略 |
(四)加大矫形传播力度 |
1.加强城市品牌传播引导 |
2.建立品牌形象传播预警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10)特色城市中形象识别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城市形象系统概述 |
2.1 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与价值 |
2.1.1 文化价值 |
2.1.2 艺术价值 |
2.1.3 商业价值 |
2.1.4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
2.2 城市形象系统的优化与分析 |
2.3 城市形象系统的作用 |
第3章 城市形象理论研究——苏州哈尔滨形象比较研究 |
3.1 苏州形象总体概念 |
3.1.1 苏州理念识别系统 |
3.1.2 苏州行为识别系统 |
3.1.3 苏州环境识别系统 |
3.1.4 苏州视觉识别系统 |
3.1.5 苏州听觉识别系统 |
3.2 哈尔滨形象总体感念 |
3.2.1 哈尔滨理念识别系统 |
3.2.2 哈尔滨行为识别系统 |
3.2.3 哈尔滨环境识别系统 |
3.2.4 哈尔滨视觉识别系统 |
3.2.5 哈尔滨听觉识别系统 |
第4章 特色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研究与设计 |
4.1 城市形象系统解码与视角 |
4.1.1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色彩 |
4.1.2 城市形象创意与解析 |
4.1.3 城市形象构建与营造 |
4.2 风格化对城市形象系统的重新构建 |
4.3 城市独特化表现的切入点 |
第5章 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的意义——未来城市形象发展趋势 |
5.1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发展趋势 |
5.1.1 对公众的认知和印象起引导作用 |
5.1.2 越来越具有时代特征 |
5.2 城市形象系统的地位 |
5.3 城市形象系统的审美境界 |
5.4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实例——以苏州为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连载)——第十章 城市行为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交媒体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研究[D]. 朱解语.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提升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研究[D]. 谭平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青岛城市品牌传播研究[D]. 孙晓魅.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武汉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传播策略研究[D]. 王珂.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武汉老字号饮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D]. 华雪.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的新媒体传播研究及实践[D]. 严咏妍.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9)
- [7]黄石市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分析[D]. 张亚微. 广西大学, 2018(01)
- [8]场域理论下媒体的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G20峰会期间《钱江晚报》关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报道为例[D]. 邓立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4)
- [9]西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晓敏. 渤海大学, 2017(08)
- [10]特色城市中形象识别系统的比较研究[D]. 孔皙婧. 沈阳理工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