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尾寒羊当年羔育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琴[1](2020)在《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发育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长期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早期断奶是羔羊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明显提高羔羊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和干物质采食量,缩短羔羊哺乳期和母羊产配间隔,降低培育成本。但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及消化器官发育的促进作用是否能对其后期育肥产生长期持续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探讨了早期断奶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继而研究了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生长和消化性能、瘤胃组织形态、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探究早期断奶对羔羊生理的持续作用,科学评价早期断奶的生产意义。本研究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采用计算机检索辅助手动搜索,按文献排除标准共纳入3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试验组为994只早期断奶羔羊,对照组为539只随母哺乳羔羊。以羔羊60日龄体重和胸围作为生长性能指标,分别收集了1413只肉羊体重数据和1011只肉羊胸围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后经亚组分析解释异质性来源,敏感性分析评价合并效应量后结果稳定性,漏斗图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对羔羊60日龄体重无不良影响(P=0.225);回归分析发现早期断奶羔羊60日龄体重与断奶日龄有关,1120日龄断奶补饲能显着提高60日龄体重(P<0.05),增幅约0.60 kg;早期断奶对羔羊60日龄胸围无显着影响(P=0.282)。漏斗图显示纳入的文献无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分析结果稳定可信。内容二: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生长与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选取60只20日龄、体重接近、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成随母哺乳组(ER)和早期断奶组(EW),研究早期断奶对羔羊20180日龄生长及消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ER组羔羊饲喂母乳+开食料,至60日龄断母乳;EW组羔羊饲喂代乳粉+开食料,至开食料采食量达到300 g/d时停止饲喂代乳粉。所有羔羊20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至65日龄,之后过渡至育肥颗粒料。羔羊65日龄前每隔20天称重,65日龄后每隔30天称重;羔羊65、120、180日龄晨饲前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5565、115125、170180日龄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180日龄选取12只羊屠宰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EW组羔羊2565日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66120日龄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着高于ER组(P<0.01)。2)EW组羔羊5565、115125、170180日龄各营养物质消化率相较ER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3)EW组羔羊65、120日龄血清尿素氮浓度,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显着高于ER组,180日龄血清β-羟丁酸含量显着低于ER组(P<0.05)。4)早期断奶对羔羊180日龄宰前活重、屠宰率及肉品质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内容三: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瘤胃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动物和试验处理同内容二。在羔羊60、120和180日龄时分别选择12只(共36只)羔羊进行屠宰,屠宰后迅速测定瘤胃内容物pH值,取瘤胃液测定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取内容物测定瘤胃微生物区系,取瘤胃上皮进行形态测定。结果显示:1)早期断奶显着增加了瘤胃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P<0.05);随羔羊日龄增长,瘤胃pH显着降低(P<0.05),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显着增加(P<0.05);TVFA和丁酸浓度存在显着的处理和日龄交互作用;2)早期断奶显着降低了60和120日龄羔羊瘤胃角质层厚度(P<0.05),肌肉层(0.1>P>0.05)和上皮厚度(P<0.05)随日龄增加而降低,乳头长度则相反(P<0.05);3)羔羊哺乳期与育肥期瘤胃菌群多样性发生显着变化(P<0.05)。EW组羔羊瘤胃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相对丰度在60日龄显着降低、育肥期显着升高(P<0.05),密螺旋体菌属(Treponema)丰度则相反(P<0.05)。瘤胃TVFA及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与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丰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和密螺旋体菌属(Treponema)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Meta分析和动物试验,发现早期断奶提高了羔羊哺乳期(2565日龄)采食量,促进了育肥前期(66120日龄)采食和生长性能,对育肥后期(121180日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无显着影响;早期断奶改变了瘤胃菌群组成,改善了育肥中后期羔羊瘤胃发酵功能,降低了瘤胃上皮角质层厚度,表明早期断奶技术对于羔羊培育及其后期育肥具有积极作用。
任瑞[2](2019)在《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织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生物学性状差异,选择不同尾型绵羊: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进行屠宰实验,比较不同尾型绵羊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组织切片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比较不同尾型绵羊脂肪酸组成、脂肪细胞特性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初步阐明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脂肪酸组成、脂肪特性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差异,为控制绵羊体脂沉积、提高绵羊生产效益和肉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兰州大尾羊体长、活重、胴体重显着大于小尾寒羊和欧拉羊(P<0.05),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的屠宰率、净肉率显着大于小尾寒羊(P<0.05);三种尾型绵羊肉质比较发现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剪切力显着大于小尾寒羊(P<0.05);兰州大尾羊尾脂指数、总脂肪指数和脂肉比显着高于小尾寒羊和欧拉羊,兰州大尾羊和小尾寒羊肾周指数、腹腔脂肪指数显着小于欧拉羊(P<0.05)。2.肾周脂脂肪和大网膜脂肪的C14:0、C16:0含量,肾周脂肪、尾部脂肪和肌肉组织的C18:0含量在三种尾型绵羊间存在差异;肌肉组织的C16:1、大网膜和皮下脂肪的C18:1n9c、肾周和尾部脂肪的C18:2n6c含量在不同尾型绵羊间存在差异。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的SFA含量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显着高于皮下脂肪和尾部脂肪(P<0.05),PUFA含量、P:S值肌肉组织显着高于脂肪组织(P<0.05)。3.不同尾型绵羊大小比较欧拉羊各部位脂肪细胞显着大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P<0.05),同种尾型绵羊尾部脂肪脂肪细胞显着大于肌肉组织(P<0.05);不同尾型绵羊相同部位之间PLIN1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小尾寒羊和欧拉羊的肾周脂肪表达量显着高于肌肉组织(P<0.05);PLIN2表达量在不同尾型绵羊相同部位之间表达量存在差异,同种绵羊不同部位之间表达量也存在差异;PLIN3表达量小尾寒羊的各部位表达量显着高于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P<0.05),小尾寒羊和兰州大尾羊的尾部脂肪显着高于肾周脂肪和肌肉组织(P<0.05)。
雷程红[3](2015)在《添喂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和消化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提高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和消化代谢的可能性,本试验通过在饲料日粮中添加气溶胶OT或多聚甲醛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研究了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消化代谢和产羔等的影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多羔母羊生产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指导。从携多羔基因、3岁左右的妊娠小尾寒羊母羊中选出体重一致的36只(平均空怀体重为49.4±2.3kg),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饲料日粮分为粉碎日粮和颗粒日粮两种,粉碎日粮由粉碎玉米秸秆+混合精料组成,颗粒日粮由粉碎日粮制粒而成,两种日粮精粗比均为31.7:68.3。从配种前1个月到妊娠90天,6组试验羊均饲喂粉碎日粮,妊娠91天直至产羔,饲喂日粮改变,第1组为粉碎日粮(粉碎日粮对照组),第2组为粉碎日粮+气溶胶OT 800mg/kg日粮(干物质计,下同)(粉碎日粮气溶胶OT组),第3组为粉碎日粮+多聚甲醛300mg/kg(粉碎日粮多聚甲醛组),第4组为颗粒日粮(颗粒日粮对照组),第5组为颗粒日粮+气溶胶OT 800mg/kg(颗粒日粮气溶胶OT组),第6组为颗粒日粮+多聚甲醛300mg/kg(颗粒日粮多聚甲醛组)。妊娠121天130天,作采食量和消化代谢试验,131天采血作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产羔时称量、记录母羊的产后体重和产羔重。气溶胶OT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碎日粮中添喂气溶胶OT,干物质的自由采食量增加13.0%(P<0.01),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其消化量分别增加12.4%(P<0.05)、14.4%(P<0.01)、23.2%(P<0.01)、15.2%(P>0.05)和27.4%(P<0.01),氮、钙、磷保留量分别增加31.1%(P<0.01)、48.5%(P<0.01)和31.9%(P<0.01)。母羊体重下降减少61.9%(P<0.01),羔羊出生窝重增加4.2%(P>0.05);在颗粒日粮中添喂气溶胶OT,干物质的自由采食量增加19.8%(P<0.05),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但其消化量分别增加28.5%(P<0.05)、30.0%(P<0.05)、21.8%(P<0.01)、7.0%(P>0.05)和20.1%(P<0.05),氮、钙、磷保留量分别增加38.4%(P<0.01)、17.9%(P<0.01)和13.0%(P<0.05),产后母羊增重增加82.4%(P<0.01),羔羊出生窝重增加12.2(P<0.01)。多聚甲醛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碎日粮中添喂多聚甲醛,干物质的自由采食量增加12.6%(P<0.01),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其消化量分别增加15.4%(P<0.01)、16.2%(P<0.01)、22.4%(P<0.01)、14.2%(P>0.05)和29.0%(P<0.01),氮、钙、磷保留量分别增加33.5%(P<0.01)、48.9%(P<0.01)和36.3%(P<0.01),母羊体重下降减少57.1%(P<0.01),羔羊出生窝重增加11.1%(P<0.05);在颗粒日粮中添喂多聚甲醛,干物质的自由采食量增加24.4%(P<0.05),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但其消化量分别增加32.1%(P<0.05)、30.5%(P<0.05)、21.6%(P<0.01)、5.8%(P>0.05)和15.3%(P>0.05),氮、钙、磷保留量分别增加38.9%(P<0.01)、22.3%(P<0.01)和14.2%(P<0.05),产后母羊增重增加88.2%(P<0.01),羔羊出生窝重增加13.5(P<0.01)。由以上结果得出结论,添喂气溶胶OT或多聚甲醛,均可显着提高妊娠后期母羊干物质自由采食;对干物质、粗蛋白等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影响,但绵羊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总能、钙、磷等的消化量均显着增加;增加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对血清中的血糖、甘油三酯、β-羟丁酸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无显着影响;改善妊娠母羊的营养状况,提高产羔窝重,不影响羔羊出生成活率。
解进[4](2014)在《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及呼杜杂交羔羊育肥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及呼杜杂交羔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呼伦贝尔羊的科学肥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包括三部分。试验一主要研究了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育肥性能的影响。选择4月龄断奶后公羔和母羔各60只作为试验动物,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两种方式;第二因素为性别,为公羔和母羔两种,共分为4个组。育肥期为60天,分育肥前期(1-30d)和后期(31-60d)两期。试验二主要研究了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公羔羊育肥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2×2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与放牧补饲育肥两种方式,第二因素为品种,分为呼伦贝尔*杜泊杂一代羔羊和呼伦贝尔羔羊。分别选择体重、体型外貌接近、健康无病的4月龄断奶后呼伦贝尔公羔和呼伦贝尔*杜泊杂一代公羔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育肥期为60天,分育肥前期(1-30d)和后期(31-60d)两期。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本试验一和试验二的放牧补饲组和自然放牧组中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5只公羔羊(禁食24h、禁水2h)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指标。试验三主要研究了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公羔羊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二,测定屠宰羔羊的肉品质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1)放牧补饲可显着增加呼伦贝尔羔羊的育肥性能,可使羔羊出栏体重达到39.37kg,体重和日增重较自然放牧组提高了67.03%和38.46%。(2)放牧补饲可显着增加公羔的屠宰性能,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大网膜脂重,较自然放牧组分别增加了21.45%、12.62%、29.06%、17.77%、58.33%。(3)在整个育肥阶段,杂一代公羔体重显着高于呼伦贝尔公羔,杂一代公羔体重增加了8.93kg,呼伦贝尔公羔体重增加了8.07kg;杂一代公羔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肾脂重和眼肌面积较呼伦贝尔公羔分别提高了35.73%、5.35%、38.70%、6.61%、50.00%和29.22%。(4)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刘公羔的肉品质无显着的影响(P>0.05),但放牧补饲组的熟肉率略高于自然放牧组,而大理石纹、pH1、剪切力值、失水率和导电率在数值上均略低于自然放牧组。杂一代公羔的肉色、大理石纹、pH1、剪切力值、导电率、CP、Ca及P含量在数值上均高于呼伦贝尔公羔,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5)呼伦贝尔断奶羔羊进行放牧补饲的精料量在育肥前期为0.27kg/只,后期为0.53kg/只;每只羔羊每千克代谢体重日补饲的DE、CP、Ca与P在育肥前期分别为2.04MJ、3.49g、0.04g和0.12g,育肥后期分别为3.92MJ、7.07g、0.15g和0.24g。(6)放牧补饲可显着提高羔羊育肥的经济效益,放牧补饲育肥每只羔羊的利润较自然放牧增加198.68元。
李涛[5](2013)在《小尾寒羊肥育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小尾寒羊是肥羔生产的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繁殖率高、羔羊生长发育快、肥羔肉鲜美、毛皮优质等特点。小尾寒羊是蒙古绵羊的一个变种,它除具有国内绵羊及国外优良绵羊品种的许多特性外,其自身优良特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长发育快。一般饲养条件下,公羔5月龄可达50千克,母羔可达40千克。二是繁殖率高。一年产2胎,每胎3—4羔。三是易于舍饲。小尾寒羊便于圈养管理,当年羔羊育肥可当年出栏,加速羊群周转,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是养羊致富的好途径。小尾寒羊的育肥技术要点如下。
荷花[6](2013)在《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放牧育肥与舍饲育肥两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我国的绒山羊舍饲育肥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的试验研究包括三个部分。试验一主要研究了两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淘汰母羊中选择体重、年龄相似、健康的3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母羊进行舍饲育肥,为试验组,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从原厂的母羊群中选择与试验组相似的3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母羊进行放牧育肥,为对照组。育肥期为60天。试验二主要研究了两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育肥试验开始20d,分别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选择6只羊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营养物质GE、CP、NDF与ADF、Ga与P的消化率。试验三主要研究了两种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屠宰性能的影响。在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对照组和试验组中随机选取6只母羊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1)与放牧育肥相比,舍饲育肥可显着增加绒山羊成年母羊的体重、日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分别较放牧育肥组增加了8.76%,111.11%与107.62%;显着增加母羊对GE、DM、CP、Ca和P等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可显着降低NDF和ADF的消化率。(2)舍饲育肥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着高于放牧育肥组,分别较放牧育肥组提高了55.57%、25.89%、67.97%、35.64%和46.18%。(3)舍饲育肥母羊的内脏总重、胃重、肠总重与皮重显着高于放牧育肥组(P﹤0.05),但所占体重的比例均显着低于放牧育肥母羊(P﹤0.05)。(4)按照代谢体重表示,舍饲育肥母羊的营养物质进食量DE为1.18~1.25MJ/W0.75·kg、CP为12.37~16.29g/W0.75·kg、Ca为0.43~0.63g/W0.75·kg、P为0.17~0.25g/W0.75·kg时,对绒山羊成年母羊的育肥性能与屠宰性能有显着的促进效果。(5)对成年母羊进行舍饲育肥可显着增加经济效益,每只多收入583.00元。
赵立仁,李亚男,于国庆,李春雨[7](2011)在《肉用绵羊肥羔高效饲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重点围绕肥羔育肥羊的综合配套技术,着重在优质种羊合理利用、羔羊早期断奶及补饲、把握育肥方法、广开饲料资源、有效使用安全有机添加剂、掌握适度生产规模、科学防疫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目的是为辽西乃至同类型地区肉羊产业快速高效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李海英[8](2011)在《添喂赖氨酸对30~240日龄肉用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研究添喂赖氨酸对肉用羔羊消化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取16只30日龄平均体重为6.13±0.65Kg的无角陶赛特与小尾杂交F1代公羔,根据体重分为4组,在30~75、76-120和121-240日龄分别喂以日粮1、2和3,以研究添喂不同水平赖氨酸对羔羊采食、消化、代谢、体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二选取无角陶赛特与小尾杂交F1代母羔8只,根据体重分为2组,在40日龄安装永久性皱胃瘘管,在60-80、81-120和121-240日龄分别喂以日粮1、2和3,在日粮1、2和3中分别添喂赖氨酸1.2%、0.8%和0.4%,研究添喂赖氨酸对60-240日龄羔羊前胃消化、到达皱胃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一,最佳添喂量时30-75、76-120和121-240日龄羔羊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10%(p<0.01)、37.70%(p<0.01)和30.29%(p<0.01),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2.70%(p<0.01)、11.35%(p<0.05)和34.94%(p<0.01),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8.23%(p<0.05)、11.06%(p<0.05)和29.63%(p<0.01),氮保留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7.13%(p<0.01)、8.81%(p<0.05)和22.37%(p<0.01),氮保留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8.37%(p<0.05)、40.37%(p<0.05)和39.72%‘(p<0.05)。30~24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23.25%(p<0.01)。最佳添喂量时240日龄羔羊的胴体重、胴体净肉重、瘦肉重和肥肉重分别比对照增加34.72%(p<0.01)、37.41%(p<0.01)、42.98%(p<0.01)和21.96%(p>0.05)。本试验表明,添喂未经处理的赖氨酸可显着促进240日龄以内羔羊的生长;30~75、76-120、121-240三个日龄阶段羔羊日粮赖氨酸的最适含量分别为2.2%、1.5%和0.7%。在试验二,羔羊在60-80、81-120和121~240三个日龄阶段,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57%(p>0.05)、19.38%(p<0.01)和16.29%(p<0.01),日增重分别提高17.34%(p<0.05)、21.30%(p<0.01)和17.76%(p<0.05);前胃干物质消化量分别提高了20.81%(p>0.05)、35.64%(p<0.05)和19.97%(p<0.05),前胃有机物消化量分别提高了17.18%(p>0.05)、31.05%(p<0.05)和17.72%(p<0.05),前胃的纤维素消化量分别增加了26.98%(p<0.04)、50.06%(p<0.01)和29.20%,(p<0.05),半纤维素的消化量分别提高了21.38%(p>0.05)、53.05%(p<0.01)和19.53%(p<0.05)。到达皱胃的干物质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7.01%(p>0.05)、11.59%(p<0.01)和10.65%(p<0.01),有机物的量分别增加了8.48%(p>0.05)、13.01%(p<0.01)和12.14%(p<0.05),到达皱胃的粗蛋白量分别增加了11.13%(p>0.05)、21.73%(p<0.01)和12.4%(p<0.01),其中微生物蛋白量分别增加了13.46%(p<0.05)、26.85%(p<0.01)和15.08%(p<0.05)。到达皱胃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9.22%(p<0.01)、35.52%(p<0.01)和28.27%(p<0.05),赖氨酸分别增加43.77%(p<0.01)、37.25%(p<0.01)和34.38%(p<0.05),总必需氨基酸分别增加49.21%(p<0.01)、34.40%(p<0.01)和28.11%(p<0.05),到达皱胃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7.48%(p<0.01)、47.87%(p<0.05)和11.68%(p>0.05),游离赖氨酸分别增加81.50%(p<0.01)、46.99%(p<0.05)和72.40%(p<0.05),游离总必需氨基酸分别增加139.87%(p<0.01)、57.76%(p<0.05)和16.13%(p>0.05)。由本研究表明,添喂未经处理的赖氨酸可显着促进240日龄以内羔羊的生长,提高采食量、提高前胃营养物质的消化量、增加到达皱胃的粗蛋白量、微生物蛋白量、氨基酸的消化吸收量、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30-80、81-120、121-240三个日龄阶段羔羊日粮赖氨酸的最适含量分别为2.2%、1.5%和0.7%。
毛文星,苏效良[9](2011)在《现代肉羊生产几项关键技术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肉用绵羊的生产指标体系近10年来,用从国外引进的肉用绵羊品种,选择性早熟、多胎、高产的地方良种小尾寒羊和湖羊与当地的本地绵羊进行杂交生产肥羔羊,为我国肉羊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事践证明,杂交羔羊育肥生长速度快、饲料
王金文[10](2009)在《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在肉羊生产中的利用》文中指出小尾寒羊因具有体格高大,早期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四季发情,繁殖率高等种质特性而着称于世,被誉为"国宝"。它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而且对农作物秸秆和低品质牧草有较高的利用率;它既适合在农区和半牧区平原及丘陵地带放牧,又特别适合舍饲和圈养。利用小尾寒羊繁殖率高和早期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发展肥羔生产,已成为当前养羊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全面了解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进一步发挥它在我国肉羊生产中的独特作用,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肉羊生产中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开发的课题。
二、小尾寒羊当年羔育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尾寒羊当年羔育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发育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长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羔羊培育现状 |
1.2 早期断奶在羔羊培育上的应用 |
1.2.1 早期断奶对羔羊生产的重要性 |
1.2.2 早期断奶对羔羊瘤胃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2.3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局限性 |
1.2.4 早期营养调控对羔羊生长发育的长期持续作用 |
1.3 Meta分析与应用 |
1.3.1 Meta分析的概念 |
1.3.2 Meta分析在动物试验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文献检索 |
2.1.2 数据筛选提取 |
2.1.3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
2.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2.2.3 异质性检验 |
2.2.4 发表偏倚检验 |
2.2.5 敏感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早期断奶对60日龄羔羊体重的影响 |
2.3.2 早期断奶对60日龄羔羊胸围的影响 |
2.3.3 早期断奶的可行性分析 |
2.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2.4 结论 |
第三章 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生长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饲粮 |
3.1.4 饲养管理 |
3.1.5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持续影响 |
3.2.2 早期断奶对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持续影响 |
3.2.3 早期断奶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持续影响 |
3.2.4 早期断奶技术对180日龄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持续影响 |
3.3.2 早期断奶对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持续影响 |
3.3.3 早期断奶对羔羊血清生化的持续影响 |
3.3.4 早期断奶对180日龄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瘤胃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2.2 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瘤胃组织形态的影响 |
4.2.3 早期断奶对20~180日龄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早期断奶对60日龄羔羊瘤胃发育的短期影响 |
4.3.2 早期断奶对60~180日龄羔羊瘤胃发育的长期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体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织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不同尾型绵羊概况 |
1.1 不同尾型绵羊驯化及形成 |
1.2 不同尾型绵羊品种概况 |
2 绵羊的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2.1 绵羊的生长发育的阶段 |
2.2 绵羊的生长发育指标 |
2.3 绵羊产肉性能及肉品质 |
3 脂肪沉积研究进展 |
3.1 脂肪沉积分类 |
3.2 脂肪沉积的调控机理 |
3.3 脂肪沉积代谢机理 |
3.4 脂肪沉积对生产的影响 |
3.5 绵羊脂肪脂肪酸组成 |
4 PAT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
4.1 PAT家族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4.2 PAT家族蛋白在脂滴生长和分解中的作用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5.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5.3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成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指标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尾型绵羊体尺比较 |
3.2 不同尾型绵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
3.3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尾型绵羊体尺分析 |
4.2 不同尾型绵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
4.3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分析 |
第二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指标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尾型绵羊主要脂肪酸组成比较 |
3.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总脂肪酸组成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尾型绵羊主要脂肪酸组成分析 |
4.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总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特性及脂肪沉积相关基因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特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脂肪细胞形态观察比较 |
3.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细胞大小比较 |
3.3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细胞密度 |
4 讨论 |
4.1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形态大小分析 |
4.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密度分析 |
第二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3.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PAT家族基因表达 |
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添喂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日粮 |
2.4 饲养管理 |
2.5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2.6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7 尿酮检测 |
2.8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粉碎日粮条件下添喂气溶胶OT或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等的影响 |
3.2 颗粒日粮条件下添喂气溶胶OT或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等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添喂气溶胶OT对妊娠后期母羊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等的影响 |
4.2 添喂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自由采食量、消化代谢等的影响 |
4.3 关于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影响采食量和消化代谢的作用机理推测 |
4.4 关于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绵羊毒性或残留 |
第5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及呼杜杂交羔羊育肥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世界肉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我国肉羊业现状 |
1.2.1 我国肉羊品种 |
1.2.2 我国肉羊业发展趋势 |
1.3 呼伦贝尔羊简介 |
1.3.1 品种培育过程 |
1.3.2 外貌特征 |
1.3.3 品种特性 |
1.3.4 饲养管理措施 |
1.4 影响羔羊生长和育肥性能的因素 |
1.4.1 日粮能量水平 |
1.4.2 日粮蛋白质水平 |
1.4.3 饲养方式 |
1.4.4 性别及日龄 |
1.5 影响羔羊屠宰性能的因素 |
1.5.1 日粮营养水平 |
1.5.2 饲养方式 |
1.5.3 性别及日龄 |
1.6 羔羊肉品质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1.6.1 羔羊肉品质指标 |
1.6.2 影响肉品质的因素 |
1.7 呼伦贝尔羊生产现状及放牧补饲技术的研究 |
1.8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试验研究 |
2.1 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育肥性能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公羔育肥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公羔肉营养价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3 论文总体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 |
3.1.2 呼伦贝尔与呼杜杂一代公羔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比较 |
3.1.3 自然放牧与放牧补饲育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
3.2 总体结论 |
3.3 创新点 |
3.4 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的养羊业现状 |
1.1.1 国际养羊产业现状 |
1.1.2 国内养羊产业现状 |
1.2 肉羊的育肥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2.1 我国的主要肉用羊品种 |
1.2.2 肉羊育肥性能的影响因素 |
1.3 肉羊的屠宰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3.1 肉羊屠宰性能 |
1.3.2 影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因素 |
1.4 绒山羊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1 国内主要绒山羊品种 |
1.4.2 绒山羊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3 内蒙古白绒山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总体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性能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3 论文总体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舍饲育肥与放牧育肥对母羊育肥效果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
3.1.2 舍饲育肥的营养供给量 |
3.1.3 舍饲育肥与放牧育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
3.2 总体结论 |
3.3 创新点 |
3.4 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添喂赖氨酸对30~240日龄肉用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反刍幼畜的营养与代谢 |
1.1 反刍幼畜的生长 |
1.1.1 反刍幼畜体重的变化 |
1.1.2 反刍幼畜体成份的变化 |
1.1.3 反刍幼畜采食量与食性的变化 |
1.1.4 影响反刍幼畜生长发育的因素 |
1.2 反刍幼畜氮的消化与代谢 |
1.2.1 成年动物瘤胃氮的消化与代谢 |
1.2.2 氨基酸的保护 |
1.2.3 反刍幼畜氮的消化与代谢 |
1.2.4 反刍幼畜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需要 |
1.3 反刍幼畜对糖和脂肪的消化与代谢 |
1.3.1 反刍幼畜对淀粉的消化 |
1.3.2 反刍幼畜对纤维素类物质的消化 |
1.3.3 反刍幼畜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
1.3.4 反刍幼畜生长的能量需要 |
1.4 反刍幼畜瘤胃消化代谢功能的发育 |
1.4.1 反刍幼畜前胃消化功能的发育 |
1.4.2 反刍幼畜瘤胃微生物的变化 |
1.4.3 日粮对瘤胃消化代谢功能发育的影响 |
1.4.4 瘤胃消化代谢功能发育对幼畜营养的影响 |
1.5 反刍幼畜的饲养与管理 |
1.5.1 反刍幼畜的断奶 |
1.5.2 反刍幼畜的代乳粉 |
1.5.3 多羔哺乳 |
1.5.4 反刍幼畜的分阶段饲养 |
1.5.5 常见反刍幼畜的疾病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2.4 样品的收集、保存及测定前的预处理 |
2.5 屠宰试验 |
2.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7 数据计算 |
第3章 结果 |
3.1 试验: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羔消化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1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自由采食量的影响 |
3.1.2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体增重的影响 |
3.1.3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1.4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日粮消化量的影响 |
3.1.5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氮、钙和磷代谢的影响 |
3.1.6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 试验二:添喂赖氨酸对到达羔羊皱胃营养物质的影响 |
3.2.1 食糜收集期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自由采食量的影响 |
3.2.2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体增重的影响 |
3.2.3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前胃干物质、有机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消化量的影响 |
3.2.4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到达皱胃养分的影响 |
3.2.5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到达皱胃的氨基酸的影响 |
3.2.6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到达皱胃的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2.7 添喂赖氨酸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羔羊到达皱胃的赖氨酸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羔羊消化代谢和生长的基本规律 |
4.2 添喂赖氨酸对羔羊营养的作用 |
4.2.1 添喂赖氨酸对羔羊采食与消化的作用 |
4.2.2 添喂赖氨酸对羔羊氮、钙、磷保留和体增重的作用 |
4.2.3 添喂赖氨酸对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4.2.4 添喂赖氨酸对羔羊前胃消化的影响 |
4.2.5 添喂赖氨酸对到达皱胃氨基酸的影响 |
4.3 添喂赖氨酸对羔羊营养作用的机理 |
4.4 对本试验中研究方法的评价 |
4.4.1 皱胃食糜流量的估测 |
4.4.2 微生物蛋白的估算 |
4.4.3 皱胃食糜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5章 结论与待研究的问题 |
5.1 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现代肉羊生产几项关键技术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肉用绵羊的生产指标体系 |
2 品种选择与杂交组合的确定 |
2.1 杜泊绵羊 |
2.2 小尾寒羊 |
2.3 湖羊 |
2.4 欧拉羊 |
2.5 巴美肉羊 |
2.6 乌骨绵羊 |
3 饲料营养的配置 |
3.1 种草要和养羊同步发展 |
3.2 利用非蛋白氮饲料 |
3.3 在舍饲条件下, 在羊的饲料中加入以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微量成分制成的预混料是非常重要的 |
3.4 在饲料中添加的碳酸氢钠是一种缓冲剂 |
3.5 还有一种液体饲料 |
3.6 不同的加工方式对饲料营养利用的影响 |
3.7 作者建议 |
四、小尾寒羊当年羔育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发育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长期影响[D]. 黄文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织生物学特性研究[D]. 任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3]添喂气溶胶OT和多聚甲醛对妊娠后期母羊采食量和消化代谢的影响[D]. 雷程红.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7)
- [4]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及呼杜杂交羔羊育肥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D]. 解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5]小尾寒羊肥育技术[J]. 李涛. 农村科学实验, 2013(11)
- [6]饲养模式对绒山羊成年母羊育肥和屠宰性能的影响[D]. 荷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7]肉用绵羊肥羔高效饲养技术[A]. 赵立仁,李亚男,于国庆,李春雨. 《2011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 2011
- [8]添喂赖氨酸对30~240日龄肉用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D]. 李海英. 新疆农业大学, 2011(06)
- [9]现代肉羊生产几项关键技术的探究[J]. 毛文星,苏效良. 中国草食动物, 2011(02)
- [10]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在肉羊生产中的利用[A]. 王金文. 《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