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对机动车交通容量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艺[1](2021)在《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非机动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衔接机动化出行和促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共享单车和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非机动车出行比重进一步提高,混合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区域,为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亟需对交叉口处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进行针对性分析。我国大多数交叉口不对右转机动车实施信号控制,允许其在红灯期间右转,对非机动车产生严重干扰。为了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分析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行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首先采用录像观测法,对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数据进行调查和提取。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总结两者的交通行为在信号交叉口处所呈现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交通冲突区域的轨迹以及速度特性,为下文交通冲突严重性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在总结不同类别交通冲突指标的基础上,以各样本的交通冲突时间TTC、后侵入时间PET和安全减速度DST值为分析指标,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将其分为潜在、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然后,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影响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变量的边际效益,发现增大严重交通冲突概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右转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右转机动车速度变化、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过情况、非机动车违章情况等。最后,以交叉口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区域为分析样本,选取一般交通冲突率和严重交通冲突率两个分析指标建立分析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区域安全分析模型。代入调研样本,进行实例分析,求得各样本的安全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较低。结合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对该交叉口不同进口区域分别提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主要包括分设专用相位、控制右转机动车速度、保障非机动车优先通行等。
陈璐[2](2021)在《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信号交叉口经常处于过度饱和状态,甚至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对于设置在信号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来说,不合理的设置方式会增加交叉口及周围道路区域的拥挤程度和车辆延误,甚至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为了探究设置在交叉口附近的公交停靠站点对交叉口交通流通行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以直线式公交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交叉口下游直线式公交站影响的多车道机动车交通流模型,再引入非机动车运行规则,构建下游公交站影响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最后引入交叉口运行规则,采用Python编程仿真,分析公交停靠站的不同设置方式对交叉口车辆运行的影响。可以为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设置和交通流改善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公交车在直线式公交站附近的车辆行驶特性,将道路分为多个路段,以传统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的行驶特性,制定小汽车和公交车的运行规则和换道规则,建立直线式公交站影响下的多车道机动车流模型。通过Python软件编程,仿真得到特定道路交通条件下的车辆行驶时空图,并分析该模型下车流密度、公交比例和公交停靠位数对道路交通的影响。(2)在机动车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值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下游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影响下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通过仿真,得到非机动车流和机动车流的相互影响,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3)在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交叉口车辆运行规则,选取航天大道西口公交站进行交通调查与案例分析。通过统计整理出该公交站交通流量和公交车停靠时间,运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交通流的影响及不同道路条件下公交站设置的最佳设置形式。
马尚[3](2021)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占道超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的非机动车道无法满足非机动车超越空间时,非机动车会通过驶入人行横道完成超越行为,影响行人过街安全和舒适性。为减少上述情况发生,一些交叉口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横道间保留一定宽度空间作为缓冲区,由于缓冲区宽度的取值缺少依据,设置效果不一。因此,研究交叉口处非机动车占用人行横道的超越行为特性,建立占道超越仿真模型,据此作为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分析工具,对合理设置缓冲区域宽度,减少人非冲突和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道路交叉口过街行人和非机动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社会力模型建立非机动车占道(人行横道)超越仿真模型,具体内容如下:(1)非机动车占道超越特性研究。根据北京市典型信号交叉口实测数据获得非机动车的占道超越比例、超越意愿、超越轨迹等特性。基于占道超越轨迹对超越阶段进行划分,确定了超越过程中的个体间距、纵向距离等特性参数。对占道超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密度是影响占道超越特性的重要参数,不同非机动车、行人密度影响非机动车占道超越的长度及宽度。(2)基于社会力模型建立非机动车占道超越微观仿真模型。通过对非机动车道或人行横道边界在非机动车占道超越不同阶段的特点改进社会力模型。非机动车占道超车开始时,非机动车道或人行横道边界线约束作用消失,即边界排斥力为零,实现占道超越。非机动车占道超越完成后有尽快返回非机动车道的意愿,返回非机动车道时主要受对向行人群密度的影响,引入人群密度力,与驱动力、非机动车间排斥力共同构成占道超越下非机动车路权修正力,使占道超越非机动车尽快返回本车道。(3)模型标定及有效性验证。根据非机动车占道超越特征参数标定改进社会力模型,重点对非机动车间排斥力作用强度Aijb、边界力作用强度Aib和人群密度力fP?等相关参数进行标定。基于Python语言搭建非机动车占道超越仿真平台,并通过非机动车占道超越行为、超越轨迹、超越行为发生次数和速度-密度基本图四方面验证了模型有效性。(4)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道与人行横道间缓冲区设置研究。研究缓冲区域宽度取值与非机动车占道超越次数的影响关系,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缓冲区域设置提出建议。
许镭[4](2021)在《基于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小城市非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城市道路运行状况日渐复杂,随之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给交通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带来了新的挑战,还给交通参与者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对中小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适当的改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小城市非机动车的出行特征、骑行特性及事故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桂林、柳州和南宁三个城市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深入研究路段内混行非机动车超车事件和交通流运行特征,建立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将混行非机动车道路内的超车事件数和骑行者主观感受打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运用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混行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超车事件数与单位小时流量、路段宽度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超车事件数随二者增大而增大;本文构建的混行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当单位时间内超车事件数大于等于25个时,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最低,所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也最大。其次,基于信号交叉口不同的非机动车待行区,对左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展开了研究,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广义线性机非交通冲突数预测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非交叉冲突数与左转电动车流量、人力自行车流量以及同向进口道左转机动车流量相关;机非膨胀冲突数与左转非机动车流量、同向进口道左转机动车流量及对向进口道非机动车流量相关。使用机非冲突数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数,且能够较好地对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最后,依据前文的研究成果,从路段、交叉口、骑行人与车辆等方面提出了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并选取两条路段和一个交叉口进行实例分析,对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和服务水平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分析交通安全问题给出相应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的交通安全管理对策能够从源头上提高中小城市非机动车骑行者的交通安全性。
严勇力[5](2021)在《信控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分析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绿色低碳出行理念的发展以及共享技术的普及,非机动车出行在城市居民日常出行中占据的比重逐渐增大,其出行目的主要包括通勤、购物、娱乐等。科技的进步让非机动车流中的车型不再是单一的人力自行车,而是由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摩的型电动车组成的多元化混和车型。电动车的续航性和舒适性的增强,非机动车在中远程出行中的比例也逐步增加。从微观上来讲非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对于单个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具有很大影响,而从宏观上来看非机动车在交叉口中的通行能力对于整体路网的运行效率具有明显影响。本课题以信控交叉口中的直行非机动车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广西和浙江部分城市的典型交叉口开展实地调研,研究信号控制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的测算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和软件仿真对测算方法进行验证。第一,对非机动车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数据采集、文献收集以及市场调研,对现阶段流行的非机动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其运行特性。同时根据运行特性的分析划分直行非机动车虚拟车道,根据刺激-反应跟驰模型建立单车跟驰模型和双车跟驰模型。第二,对信号控制交叉口非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统计各个比例车型下的交叉口数量,按电动车比例将车流类型分为小于0.6、0.6-0.7、0.7-0.8、大于0.8四类,保证每类交叉口数相差不大。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对各个比例车型混合的车流计算不同车型对传统自行车换算当量值(BEU),得出电动车比例在0.6-0.8时非机动车流速度和流率随着电动车比例增加而加快,而BEU值会降低的结论。在研究非机动车交叉口的膨胀特性时,建立膨胀系数模型,计算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的膨胀系数,通过拟合进出口道之间的距离和膨胀系数的关系,得出进出口道之间距离越小膨胀特征越明显,膨胀系数越大的结论。第三,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信号控制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研究,对于不同比例车流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在停止线的地点车速;进口道饱和流率分析则是在确定饱和车流时间段后,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计算;停止线启动损失时间分析则是对比相同时长内非机动车在绿灯亮起初期与中期两个时期通过的车辆数。最后采用饱和流率法对实例交叉口进口道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并通过膨胀特性推算出交叉口内直行非机动车的通行能力。第四,使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实例交叉口进行仿真实验,将仿真输出的通行能力结果与上述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并对交叉口非机动车管理提出车速管理、交叉口交通组织管理以及非机动车违章管理三个方面的建议。
夏英集[6](2021)在《电动自行车释放行为建模及组织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其以价格低、能耗低、体积小、出行便捷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并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然而我国电动自行车存在流量大、事故多、管理难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交通研究者及从业者的注意。由于电动自行车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密度高等特点,与机动车及常规自行车的行为差别明显,导致交通工程中经典行为分析方法及组织策略等难以直接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电动自行车流为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机视觉、物理建模、数学仿真等方法,对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起动、扩散等释放行为及组织优化策略开展了研究。论文首先针对交通视频数据采集过程中费时费力、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动自行车运行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通过基于平稳子序列的聚类技术实现视频背景初始化,获取交通视频的场景信息;再借助数据驱动背景模型的方法,实现电动自行车的自动检测;最后通过稠密时空上下文学习的跟踪算法,获取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信息,并建立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的表达方法。其次,为剖析电动自行车流的微观行为交互行为机理,首先借助时序热图的思想,将电动自行车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变化等时序信息以热力积累及扩散的方式进行模拟,建立了一种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电动自行车流微观行为识别方法,实现了对于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超速、冲突等微观行为的自动化识别。并以电动自行车的微观冲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认知-反应过程的偏微分交互模型,实现了对电动自行车交互行为轨迹及空间分布的数值仿真。随后,本文聚焦电动自行车事故风险最高与造成交通延误最大的释放过程,对其中电动自行车流的起动行为及扩散特性进行物理建模。对于电动自行车流的起动行为,结合颗粒流理论中Janssen定律、Beverloo方程及颗粒震荡下落理论开展了一系列定量研究,实现了对于电动自行车流起动特性的模拟,为电动自行车流的群体行为研究开辟了新的角度。对于电动自行车流驶入交叉口的扩散行为,以系统熵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于位置、速度、密度的熵变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的系统熵联合分布模型,实现了对于电动自行车自组织特性的定量描述。最后,总结并利用前文中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为机理及特性分析方面的相关结论,研究了电动自行车流的交通组织优化问题。在时间维度上,针对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对交叉口内相邻机动车流的干扰问题,构建电动自行车影响强度指标,提出电动自行车绿灯提前启亮策略,建立了针对混合交通流的配时优化模型。在空间维度上,深入分析了针对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道划分方案的利弊,并结合电动自行车轨迹偏移特性,通过“引导+约束”精细化渠化设计的方式,合理分配交叉口内的空间资源,给出了电动自行车左转及直行引导线渠化方案的具体设计方法。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电动自行车流的行为机理及群体特性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的开展,将为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及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参考,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学术价值。
于海明[7](2021)在《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交通流特性及空间规划方法》文中认为交通是城市建设的基石,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交通对城市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中各类交通参与行为的汇聚点,也是交通冲突乃至交通事故的频发地。非机动车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交通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交通方式。近年来随着非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同向左转的机非车流在交叉口空间内混行,极易产生干扰和冲突,造成整体交通通行秩序混乱、事故频发和运行效率下降。当下城市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一直以机动车为重点,缺少对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左转通行的探究,结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成果落地的空间规划设计更是不多见。因此,研究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流并进行通行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快速路连续互通立交交通流自组织机理与关联设计参数优化”(编号:51878236)以及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科研项目“合肥市快速路系统评价与交通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9FFCJ4364)开展研究。论文首先以城市交叉口机非车辆一体化左转为背景,研究了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重点对实验所需数据的调查和处理过程及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多个层面探究了非机动车的基本特性和释放特性。论文其次对非机动车的左转过街模式和膨胀宽度特性进行研究。重点探究出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左转通行模式的适用条件,研究了左转非机动车的膨胀宽度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实测数据具体分析了最大膨胀宽度与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左转非机动车流最大膨胀宽度的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兼容性。论文再次研究了左转非机动车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重点对交通冲突从多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实测数据探究了最大膨胀宽度与左转机非冲突之间的关系,冲突的观测方法以及冲突点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构建出左转机非冲突数模型,然后通过影响系数反映出左转非机动车流最大膨胀宽度对机动车通行延误的影响作用。论文最后基于上述内容探究了交叉口左转空间的规划方法。重点阐述了空间规划目标原则和具体规划步骤,然后从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对交叉口左转空间的规划方法,并以实际交叉口为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交叉口左转空间规划实施的具体过程。
肖玉笛[8](2021)在《中小城市交叉口自行车扰动下的交通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城市的发展虽然迅速,但许多交通设施由于前期缺乏合理规划的原因,并没有跟上交通量剧增的步伐,其道路面临空间布局缺陷、道路渠化问题、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管理人才匮乏、资金预算紧张等问题,导致中小城市在改善交通问题上比大城市和新建城市改造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小城市道路交通构成复杂,车型繁多,不同车型构成比例也与大城市不同,自行车干扰机动车问题更加明显。单纯的对中小城市增加新建道路数量不足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须对其深入剖析,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交通控制策略。本论文以中小城市交叉口道路上的机动车与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曲靖市各路口进行实际考察与交通调查,获取了交叉口机动车与自行车的相关数据以及该城市的交通渠化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中小城市交叉口机动车与自行车的交通特性分析与交通冲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交通控制策略。论文先从中小城市机动车流与自行车流的交通流特性出发,对其基本车辆特征、车速恃性等进行分析;其次,在明确两种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交叉口两种车辆类型的交通冲突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相应交通控制策略的基础;最后,通过时间分离和空间分离两种方式对中小城市交叉口机动车与自行车的冲突问题加以改善。在渠化优化方面,对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渠化设计,设计了相关渠化设计的具体流程。在信号控制研究方面,本文通过设计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来解决信号交叉口的配时优化问题,通过选取了几个控制指标,包括机动车延误、停车次数、通行能力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四个目标,通过分析各项指标与流量比的正比与反比关系,设置与各车道组流量比相关的指标系数,把饱和度和周期总时长作为一些约束条件,构建出一个有关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且通过遗传算法对其求得最优解,得出最佳信号配时方案。本文能有效针对中小城市机动车与自行车的冲突问题研究了相应的交通控制策略,为日后的中小城市开展交通治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了解决思路。
卢璐[9](2021)在《混合交通环境下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道路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倡导低碳交通”成为全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提倡绿色交通,鼓励非机动车交通出行。由此导致道路交叉口交通方式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对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科学合理地研究混合交通环境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优化方案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论文通过对混合交通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了造成混合交通环境下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的主要原因,从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交通参与者的基本特性和时空分布特性,提出了以改善交通出行者安全与时间效益为目标的交叉口渠化优化与信号控制优化方案。其次,本文考虑路权分配的时空特性,提出了以改善交通出行者安全与时间效益为目标的交叉口渠化优化与信号控制优化方案。从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安全角度出发,重点讨论了以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为对象的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与相位设计方法,提出了改善交叉口渠化优化措施。同时,建立了综合考虑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共同利益,以出行者延误时间和机动车停车率最小,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作为目标,以周期时长和有效绿灯时间作为决策变量的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非劣分层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某交叉口为例,在交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渠化优化和相位设计方案;确定了平面交叉口的性能指标,即机动车延误、非机动车与行人延误、机动车停车率与交叉口通行能力;采用本文建立的多目标模型和改进Webster法,分别计算分析了平面交叉口的性能指标,并运用VISSIM仿真验证了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交叉口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计算所得平面交叉口的性能指标均优于改进Webster法的计算结果;所确定的多目标优化配时方案使高峰时段的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了4.45%,使平峰时段的机动车平均延误时间减少了7.69%,从而改善了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周智文,马健霄,王冠森[10](2021)在《信号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叉冲突和膨胀冲突为研究对象,以交通流、交通冲突等理论为基础,分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简称"机非")冲突对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影响。基于实际调查数据,构建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叉冲突数模型;从可接受穿越时间间隙理论角度,构建机非交叉冲突下机动车通行能力影响系数模型,定量分析绿灯初期非机动车占用及穿越冲突区对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影响;构建左转非机动车与同向进口道左转机动车膨胀冲突数模型并拟合参数;利用实际数据研究左转非机动车最大横向行驶宽度与机动车延误的关系,得到不同左转非机动车最大横向行驶宽度下左转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影响系数。
二、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对机动车交通容量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对机动车交通容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研究 |
1.2.2 交通冲突严重性研究 |
1.2.3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通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概述 |
2.1.1 交通冲突定义 |
2.1.2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过程分析 |
2.2 交通冲突数据采集 |
2.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2 调查地点选取 |
2.2.3 调查方式及调查时间 |
2.3 交通冲突数据提取 |
2.3.1 运行轨迹的追踪与提取 |
2.3.2 齐次坐标转换 |
2.4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1 右转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1.1 右转机动车到达特性 |
3.1.2 右转机动车加(减)速特性 |
3.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2.1 非机动车运行特性 |
3.2.2 非机动车骑行者个体特性 |
3.3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分布 |
3.4 交通冲突区域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3.4.1 右转机动车轨迹特性 |
3.4.2 右转机动车速度特性 |
3.4.3 电动自行车轨迹特性 |
3.4.4 电动自行车速度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划分 |
4.1.1 交通冲突指标的选取 |
4.1.2 交通冲突严重性分析指标计算模型 |
4.1.3 交通冲突严重性等级划分模型 |
4.2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变量的选取 |
4.2.3 交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区域交通安全分析 |
5.1 分析体系的确定 |
5.1.1 交通安全分析模型的选取 |
5.1.2 确定研究对象 |
5.1.3 分析指标的选取 |
5.2 建立灰色聚类安全分析模型 |
5.2.1 灰色聚类理论 |
5.2.2 构建灰色聚类分析模型 |
5.3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
5.3.1 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西进口改善措施 |
5.3.2 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东进口改善措施 |
5.3.3 台上南街与成山大道中段交叉口南进口改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特性统计数据 |
附录B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统计数据 |
附录C 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影响因素统计数据 |
附录D 灰色聚类分析模型计算过程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
1.2.2 公交站点优化及选址 |
1.2.3 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影响 |
1.3 研究内容研究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公交停靠站分类及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1 公交停靠站分类 |
2.1.1 按所处位置分类 |
2.1.2 按设置形式分类 |
2.1.3 按设置方法分类 |
2.1.4 按车站功能分类 |
2.2 交叉口通行效率评价指标 |
2.3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概述 |
2.3.1 单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3.2 多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3.3 多值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直线式公交站影响的多车道机动车交通流模型 |
3.1 公交车停靠过程分析 |
3.1.1 进站过程 |
3.1.2 停靠过程 |
3.1.3 出站过程 |
3.2 建立机动车交通流模型 |
3.2.1 车辆运行规则 |
3.2.2 车辆换道规则 |
3.2.3 公交车辆停靠规则 |
3.3 模拟仿真及参数设定 |
3.3.1 Python简介 |
3.3.2 仿真参数设定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时空图 |
3.4.2 交通流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下游直线式公交站影响下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 |
4.1 混合交通流概述 |
4.1.1 混合交通流基本特点 |
4.1.2 非机动车特性分析 |
4.1.3 非机动车对公交车的停靠干扰 |
4.2 建立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 |
4.2.1 元胞结构图 |
4.2.2 车辆运行规则 |
4.3 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1 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4.3.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下游公交站对交叉口交通流影响分析 |
5.1 案例调查数据 |
5.1.1 案例基本情况 |
5.1.2 断面流量 |
5.1.3 公交车停靠数据 |
5.2 仿真构建及参数设定 |
5.2.1 交叉口交织区规则 |
5.2.2 参数设定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停靠站与交叉口出口道距离对车均延误的影响 |
5.3.2 公交车比例对车均延误的影响 |
5.3.3 停靠位数对车均延误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社会力模型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占道超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行人、非机动车过街特性研究现状 |
1.3.2 行人、非机动车微观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信号交叉口行人、非机动车过街特性分析 |
2.1 调查方案 |
2.1.1 调查方法 |
2.1.2 调查内容 |
2.1.3 调查地点 |
2.1.4 信号周期阶段划分 |
2.1.5 行人、非机动车干扰范围界定 |
2.2 交叉口行人、非机动车特性分析 |
2.2.1 行人、非机动车个体属性及构成比例 |
2.2.2 行人、非机动车速度特性 |
2.2.3 非机动车占道超越行为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非机动车占道超越行为的改进社会力模型 |
3.1 行人、非机动车物理建模 |
3.1.1 行人物理建模 |
3.1.2 非机动车物理建模 |
3.2 行人、非机动车视觉域和感知域 |
3.2.1 视觉域 |
3.2.2 感知域 |
3.3 交叉口物理环境建模 |
3.4 社会力模型 |
3.4.1 驱动力 |
3.4.2 个体间相互作用力 |
3.4.3 边界力 |
3.5 考虑非机动车占道超越行为的改进社会力模型 |
3.5.1 非机动车受力分析 |
3.5.2 路权修正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平台搭建及模型参数标定 |
4.1 基于改进社会力模型的非机动车占道行驶仿真平台实现 |
4.1.1 非机动车占道超越行为仿真平台模块化设计 |
4.1.2 仿真流程分析 |
4.2 模型参数标定 |
4.2.1 行人、非机动车个体参数 |
4.2.2 行人、非机动车动力学参数 |
4.2.3 场景设置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模型有效性验证及应用研究 |
5.1 仿真模型验证 |
5.1.1 占道超越行为验证 |
5.1.2 占道超越轨迹验证 |
5.1.3 占道超越行为发生次数 |
5.1.4 基本图验证 |
5.2 缓冲区域宽度取值实例分析 |
5.3 缓冲区域宽度取值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内容与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通调查与非机动车交通基本特征 |
§2.1 交通调查 |
§2.1.1 调查对象与特征 |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中小城市非机动车交通基本特征 |
§2.2.1 非机动车骑行者的出行特征 |
§2.2.2 非机动车交通的骑行特性 |
§2.2.3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段非机动车超车冲突分析 |
§3.1 非机动车超车事件 |
§3.2 交通流特征参数 |
§3.2.1 非机动车速度 |
§3.2.2 非机动车流量 |
§3.2.3 车均占有空间 |
§3.3 混行非机动车道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 |
§3.4 混行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
§3.4.1 评价指标选取 |
§3.4.2 服务水平划分K-means模型 |
§3.4.3 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 |
§4.1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方式 |
§4.2 信号交叉口机非交通冲突判别方法与流程 |
§4.2.1 机非交通冲突判别方法 |
§4.2.2 机非交通冲突判别流程 |
§4.3 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 |
§4.3.1 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叉冲突 |
§4.3.2 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膨胀冲突 |
§4.4 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数预测模型 |
§4.4.1 交叉口机非交叉冲突数预测模型 |
§4.4.2 交叉口机非膨胀冲突数预测模型 |
§4.5 交叉口机非冲突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5.1 路段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
§5.2 交叉口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
§5.2.1 设有普通待行区的交叉口 |
§5.2.2 设有BOX待行区的交叉口 |
§5.3 骑行人与车辆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6.1 桂林及南宁市路段实例 |
§6.1.1 路段概况 |
§6.1.2 服务水平评价 |
§6.1.3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
§6.1.4 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
§6.2 柳州市交叉口实例 |
§6.2.1 交叉口概况 |
§6.2.2 机非冲突数计算 |
§6.2.3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
§6.2.4 交通安全提升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信控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分析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特征研究 |
§1.2.2 通行能力计算 |
§1.2.3 仿真选择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交叉口非机动车数据收集与处理 |
§2.1 数据收集 |
§2.1.1 调查准备 |
§2.1.2 调查实施 |
§2.2 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叉口非机动车特性分析 |
§3.1 非机动车基本特性 |
§3.1.1 驾驶者特性分析 |
§3.1.2 车辆特性分析 |
§3.2 交叉口非机动车流特性分析 |
§3.2.1 非机动车流构成分析 |
§3.2.2 非机动车流车速分析 |
§3.2.3 进口道释放特性 |
§3.3 交叉口非机动车运动特性分析 |
§3.3.1 交叉口停放特性 |
§3.3.2 非机动车状态分析 |
§3.3.3 非机动车行为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类 |
§4.1.1 道路条件 |
§4.1.2 信号控制条件 |
§4.1.3 交通组织条件 |
§4.2 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考虑信控条件的放行时间因素分析 |
§4.2.2 考虑多种车型的混合比例因素分析 |
§4.2.3 考虑过街距离的车流膨胀效应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研究 |
§5.1 通行能力基本计算方法介绍 |
§5.2 膨胀效应下的通行能力研究 |
§5.2.1 车型比例与停止线处地点车速分析 |
§5.2.2 车型比例与饱和流率分析 |
§5.2.3 停止线前非机动车启动损失时间分析 |
§5.2.4 膨胀系数与非机动车流率关系分析 |
§5.3 多因素条件下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
§5.4 通行能力计算 |
§5.4.1 单位车道通行能力计算 |
§5.4.2 进口道直行非机动饱和流量计算 |
§5.4.3 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计算与仿真 |
§6.1 通行能力实例计算 |
§6.1.1 交叉口基本情况 |
§6.1.2 通行能力计算 |
§6.2 实例仿真对比 |
§6.2.1 仿真建模 |
§6.2.2 仿真结果分析 |
§6.3 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管理建议 |
§6.3.1 非机动车限速管理 |
§6.3.2 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管理 |
§6.3.3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非机动车违章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电动自行车释放行为建模及组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电动自行车行为研究现状 |
1.3.2 电动自行车交通组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的提取与表达 |
2.1 电动自行车运动参数提取技术框架 |
2.2 电动自行车检测方法 |
2.2.1 图像特征表达与背景差分的概念 |
2.2.2 监控视频背景初始化方法 |
2.2.3 数据驱动背景模型 |
2.3 电动自行车跟踪方法 |
2.4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表达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2.5.1 本文实验数据集 |
2.5.2 视频检测方法效果验证 |
2.5.3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统计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自行车微观行为交互机理分析 |
3.1 电动自行车微观行为识别方法 |
3.1.1 问题描述及模型框架 |
3.1.2 时序热图模型 |
3.1.3 模型参数 |
3.2 电动自行车微观交互行为建模 |
3.2.1 电动自行车冲突-反应区的量化 |
3.2.2 二维电动自行车交互模型的建立 |
3.2.3 模型参数 |
3.3 实验结果 |
3.3.1 电动自行车流微观行为识别实验 |
3.3.2 电动自行车交互行为仿真 |
3.3.3 电动自行车空间分布数值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自行车流释放过程自组织特性建模 |
4.1 电动自行车流起动过程建模 |
4.1.1 电动自行车流起动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 |
4.1.2 颗粒流理论 |
4.1.3 电动自行车流起动模型 |
4.2 电动自行车流交叉口内扩散行为建模 |
4.2.1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与系统熵 |
4.2.2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度量变量 |
4.2.3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熵建模 |
4.3 实验结果 |
4.3.1 电动自行车流通行能力与非机动车道宽度的关系 |
4.3.2 电动自行车流的流速震荡实验 |
4.3.3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熵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电动自行车释放特性的交通组织优化 |
5.1 考虑电动自行车流释放特性的配时优化方案 |
5.1.1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对机动车影响 |
5.1.2 考虑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的配时影响指标 |
5.1.3 考虑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的交叉口配时方案 |
5.2 电动自行车交叉口渠化组织方案 |
5.2.1 非机动车道划分方案 |
5.2.2 引导线渠化方案 |
5.3 实验结果 |
5.3.1 电动自行车绿灯提前启亮配时优化实验 |
5.3.2 非机动车道划分实验 |
5.3.3 电动自行车直行及左转引导线渠化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交通流特性及空间规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综合特性分析 |
2.1 非机动车特性概述 |
2.1.1 非机动车车辆特征 |
2.1.2 非机动车停车特性 |
2.2 交叉口交通特性调查 |
2.2.1 数据调查说明 |
2.2.2 数据采集方法 |
2.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 非机动车释放特性 |
2.3.1 非机动车速度特性 |
2.3.2 非机动车膨胀特性 |
2.3.3 左转机非膨胀冲突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机动车左转过街模式及膨胀宽度特性研究 |
3.1 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及适用条件研究 |
3.1.1 非机动车过街模式类型 |
3.1.2 非机动车过街模式适用条件 |
3.1.3 模型仿真验证 |
3.2 左转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研究 |
3.2.1 左转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 |
3.2.2 膨胀宽度计算 |
3.3 左转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影响因素研究 |
3.3.1 非机动车相关因素 |
3.3.2 机动车相关因素 |
3.3.3 交叉口相关因素 |
3.4 左转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模型构建 |
3.4.1 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
3.4.2 膨胀宽度模型构建 |
3.4.3 膨胀宽度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机动车左转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 |
4.1 交通冲突概述 |
4.1.1 交通冲突定义 |
4.1.2 交通冲突分类 |
4.1.3 交通冲突与交通事故相关性 |
4.2 交叉口机非冲突特性分析 |
4.2.1 左转非机动车膨胀宽度与冲突关系 |
4.2.2 机非冲突观测方法 |
4.2.3 机非冲突点空间分布 |
4.2.4 机非冲突数模型构建 |
4.3 机非冲突对机动车流通行能力影响研究 |
4.3.1 左转非机动车膨胀效应对机动车流影响 |
4.3.2 膨胀宽度与机动车通行时间关系 |
4.3.3 左转机动车通行能力影响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叉口左转空间规划方法 |
5.1 左转空间规划概述 |
5.1.1 交叉口空间规划目标及原则 |
5.1.2 交叉口空间规划步骤 |
5.2 左转空间规划方法 |
5.2.1 非机动车左转空间规划 |
5.2.2 机动车左转空间规划 |
5.2.3 交叉口优化设计 |
5.3 左转空间规划实例分析 |
5.3.1 交叉口现状调查 |
5.3.2 初始左转空间规划 |
5.3.3 左转空间规划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中小城市交叉口自行车扰动下的交通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叉口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 |
2.1 交叉口机动车运行特性分析 |
2.1.1 机动车车辆交叉口行驶特征 |
2.1.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车流到达分析 |
2.2 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 |
2.2.1 自行车交通的优缺点 |
2.2.2 自行车的车辆特征 |
2.2.3 自行车的速度特点 |
2.2.4 自行车在交通行驶中的特点 |
2.2.5 中小城市自行车交通问题分析 |
2.3 交叉口自行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叉口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冲突分析 |
3.1 交叉口交通冲突点类别 |
3.2 交叉口机动车与自行车的交通冲突点分析 |
3.3 交叉口交通冲突解决办法 |
3.3.1 空间分离 |
3.3.2 时间分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行车扰动下的交叉口渠化策略研究 |
4.1 交叉口交通渠化概述 |
4.1.1 交通渠化的背景意义 |
4.1.2 交通渠化作用 |
4.1.3 交通渠化原则 |
4.1.4 交通渠化流程 |
4.1.5 交通渠化问题分析 |
4.2 机动车渠化设计研究 |
4.2.1 左转方向的车道拓宽设计 |
4.2.2 右转方向的车道拓宽设计 |
4.3 自行车渠化设计研究 |
4.3.1 设置自行车候驶区 |
4.3.2 设置交叉口内自行车车道标线 |
4.3.3 设置自行车左转二次过街候驶区 |
4.4 实例分析 |
4.4.1 龙泉路与紫云南路交叉口 |
4.4.2 麒麟西路与寥廓南路交叉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行车扰动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研究 |
5.1 交通信号控制基础理论 |
5.2 信号配时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5.2.1 多目标优化问题分析 |
5.2.2 目标函数选取 |
5.2.3 目标函数系数标定 |
5.2.4 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5.2.5 模型求解 |
5.3 实例分析 |
5.3.1 龙泉路与紫云南路交叉口 |
5.3.2 麒麟西路与寥廓南路交叉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混合交通环境下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混合交通的交通特性及交通冲突分析 |
2.1 混合交通概述 |
2.1.1 混合交通流的构成 |
2.1.2 混合交通流的流量比 |
2.2 混合交通出行者交通特性分析 |
2.2.1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特性 |
2.2.2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
2.2.3 信号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 |
2.3 混合交通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分析 |
2.3.1 混合交通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分析 |
2.3.2 混合交通信号交叉口交通冲突解决办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合交通信号交叉口交通优化研究 |
3.1 交叉口交通渠化优化 |
3.1.1 交叉口交通渠化概述 |
3.1.2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渠化优化 |
3.1.3 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渠化优化 |
3.1.4 信号交叉口渠化设计流程 |
3.2 交叉口信号相位设计 |
3.2.1 信号相位设计基本概念 |
3.2.2 机动车信号相位设计 |
3.2.3 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信号相位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混合交通环境下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案研究 |
4.1 经典信号配时方法 |
4.1.1 Webster法 |
4.1.2 ARRB法 |
4.1.3 HCM法 |
4.1.4 改进的Webster法 |
4.2 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 |
4.2.1 确定目标函数 |
4.2.2 构建信号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 |
4.3 模型求解算法 |
4.3.1 遗传算法简介 |
4.3.2 非劣分层多目标遗传算法 |
4.3.3 算法优化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交叉口概况 |
5.1.1 交叉口交通组织现状 |
5.1.2 交叉口现存问题 |
5.2 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及效果分析 |
5.2.1 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 |
5.2.2 交叉口渠化优化效果分析 |
5.3 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案 |
5.3.1 交通参数计算 |
5.3.2 信号配时优化计算 |
5.3.3 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信号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分析 |
1.1 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叉冲突 |
1.2 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膨胀冲突 |
2 机非冲突对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影响 |
2.1 机非交叉冲突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
2.1.1 非机动车到达分布分析 |
2.1.2 绿灯初期非机动车占用冲突区影响分析 |
2.1.3 非机动车穿越冲突区造成的影响分析 |
2.1.4 机非交叉冲突区机动车通行能力研究 |
2.2 机非膨胀冲突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
3 交叉口机非冲突数模型构建 |
3.1 交叉口机非交叉冲突数模型构建 |
3.2 交叉口机非膨胀冲突数模型构建 |
4 结 论 |
四、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对机动车交通容量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D]. 卢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2]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D]. 陈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社会力模型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占道超越仿真研究[D]. 马尚.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基于冲突分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提升策略研究[D]. 许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信控交叉口直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分析与仿真[D]. 严勇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6]电动自行车释放行为建模及组织优化[D]. 夏英集. 吉林大学, 2021(01)
- [7]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交通流特性及空间规划方法[D]. 于海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8]中小城市交叉口自行车扰动下的交通控制策略研究[D]. 肖玉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混合交通环境下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优化研究[D]. 卢璐.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10]信号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冲突分析[J]. 周智文,马健霄,王冠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