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ssessment of coast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Jiangsu coastal plain(论文文献综述)
杨忍,潘瑜鑫[1](2021)在《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及对策》文中提出基于乡村脆弱性本质内涵,构建了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遴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5条样带,深化分析中国乡村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1)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整体上处于较低脆弱度和中脆弱度阈值区间,并具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沿"博台线"呈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东北部乡村脆弱性偏低,西南部乡村脆弱较高。(2)外部性环境因素是诱发乡村脆弱性的先导因素,生态暴露、生态敏感和生态适应构成的乡村生态子系统是乡村脆弱性的根本性影响因素;经济暴露、经济敏感和经济适应构成的乡村经济子系统是乡村脆弱性的核心影响因素;社会暴露、社会敏感和社会适应组成的乡村社会子系统也是乡村脆弱性的重要影响因素。(3)以"地理区位、乡村脆弱性主导驱动因素和脆弱性程度"为依据,将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划分为8个地域类型区。不同类型区域,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破除地区根植性和路径依赖,增强乡村地域系统扰动源的预测和监测,并对系统自身敏感性进行科学管制,提升乡村系统的适应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包歆莹[2](2021)在《综合气候和社会因素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大部分宜居性的研究都是单方面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讨论生态宜居性以及通过数据统计来分析生活宜居性。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宜居性评价体系,以及将气候宜居性和社会宜居性相结合的宜居性评价体系,综合生态和生活宜居两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结果。本文选取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精细化模拟的气象数据、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计算气候舒适度、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并将二者通过统一时间尺度的气候宜居性评价体系相结合得到气候宜居性评价结果;再计算分析城市各项POI数据的欧式距离,得到社会宜居性评价结果。最后利用分级相加的方法得到综合气候和社会因素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结果,其结果如下:(1)浙江省整体的气候宜居性较高,特别是北部和中部偏西的平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居性稍弱,主要原因是易受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居民须注意防范灾害发生。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地形影响,气候宜居性较低,应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高下垫面稳定性。(2)浙江省整体社会宜居性高,高等级区域集中在在北部、东北部、中部并在东南沿海成片分布。省内社会资源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趋势,有些城市如:杭州、衢州、金华等内部发展不平衡。社会资源好的地区应提高生态水平,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还应让优势地区带动劣势地区协调发展;社会资源不好的地区应针对薄弱要素加大投入,并利用优质自然生态条件推动经济发展,满足居民物质文化服务需求。(3)浙江省综合宜居性高,宜居性高和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沿海。这些地区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须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同时,应加强对城市人口的疏导,提高城市绿化率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地区的综合宜居性。等级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省内的西南角。综合气候和社会两方面因素考虑,西南部多为山地地形,气候敏感性高。居民受地形起伏影响不易定居,生产力缺失限制经济发展,进而导致资源、服务水平跟不上。因此,需要完善低宜居性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民民生,寻找出山地条件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王诗圣[3](2021)在《长三角地区高温热浪风险空间分布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极端高温事件频繁发生,且呈现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极端高温天气在6、7、8月份出现次数也屡创新高,甚至部分区域每年都遭受高温灾害的侵袭。极端的高温天气给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高温天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27个地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研究区内42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51-2018年的监测数据,获得各个站点6、7、8月份的日高温数据,并将高温日数、高温强度作为高温热浪危险性因子的指标,用耿贝尔重现周期原理计算各个气象站点的五年一遇、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三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的高温阈值,根据不同重现周期下高温阈值对高温日数和强度的影响,制成以1km×1k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n年一遇危险性因子指标空间分布图。将社会数据如,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国内生产总值(GDP)、车辆拥有量、下垫面因子共同作为脆弱性因子指标。将空调拥有量、交通便捷性、医疗水平程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作为高温防范能力因子指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因子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利用加减法建立危险性因子、脆弱性因子、防范高温能力因子的高温热浪风险指数模型,最终获得n年一遇高温热浪风险指数空间分布图。结论如下:(1)皖南山区受到山地的焚风效应影响使区域整体的高温天数较多,浙江金华地处金衢盆地,周围被山地包围,导致白天温度升温快,晚上散热慢,故监测的气象站点温度相较于平原地区气象站点的温度要高,所受高温危险性也较大。而沿海地区由于受到了夏季季风的影响,出现的高温天气少,高温危险性较内陆地区要小。总体形成,地形起伏大的地区高温热浪风险高、沿海区域高温热浪风险低的分布特征。(2)较高的高温热浪高风险主要集中在各城市的市中心,即人口越集中的区域高温风险越高。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生活生产都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其高温风险脆弱性越大,高温风险就越高。(3)不同重现周期的高温热浪风险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大致类似,但随着n值的增加各气象站点的高温阈值也在增加,达到阈值的高温日数不断减少,危险性因子随之减少,导致高温风险指数R的统计特征值降低,说明重现周期与高温风险指数统计特征值成反比,即n值越大,特征值越小且高风险面积也在不断减小。(4)对长三角六个代表城市进行整体和市区高温风险指数分析与排序。在相同高温重现周期下,按城市整体高温风险指数由高到低为:杭州>宁波>合肥>南京>苏州>上海,而市区的高温风险指数由高到低为:合肥≥杭州>上海>宁波>南京>苏州。在这两种区域的高温热浪风险指数中,上海的排名变化最为明显,主要在于上海的常住人口很多达到了2423.78万人,绝大数人的社会生活生产都集中在老城区附近,其高温脆弱性高,导致市区的高温风险指数要比整个上海市高。
魏璐瑶[4](2021)在《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和“重城轻乡”的战略驱动下,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日益严峻,乡村地域系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为破解乡村病、激活乡村发展要素、提高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明确指出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以破解乡村地域振兴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弥补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发展短板为目标,分区分级分类探讨乡村地域优化发展路径。一定地域范围和历史发展阶段,由人文、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的主体系统以及由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本体系统在一定范围的乡村地域空间内影响制衡,经过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等,推动乡村地域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结构不断变化。在内核驱动力、城市外援力、城乡交互力的共同影响下,乡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演变趋势。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样化分异演化规律和比较优势,是重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命题,也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落实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村庄是乡村地域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外在表征,反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反馈机制。当前中国乡村人口处于大规模流动迁移时期,人居分离现象加剧,村庄面临空间优化与重构的客观现实需求。在历史渊源、生活习俗、传统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乡村地域建房热潮兴起,原本农民自发布局的村庄无序扩张,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产生,土地资源低效粗放浪费现象严重。江苏省作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前沿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村庄内部空间格局、要素和组织结构等呈现出加速变动和重构趋向,并体现为多样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是基于一定的发展条件、生产结构、历史文化等特征,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进行的地域类型划分,同一乡村地域发展类型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相似性。诊断识别不同地域类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和发展路径有利于明确不同乡村地域村庄发展短板,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统筹背景下重构乡村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综合构建江苏省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分区方案,明确不同地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分类实现路径。并选择典型案例区域,对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内村庄推进重点集聚优化、特色集聚优化和均等集聚优化研究,分别围绕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传统农耕文明特色保护和完善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需求视角,深入探讨江苏省典型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并对相关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加以阐释,明确本研究的科学问题。第二部分为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地域类型划分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首先,基于江苏省村庄集聚和脆弱性耦合关联特征,明确村庄布局现状评价的分区结果;其次,在考虑到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差异的同时,结合公众和政府在村庄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的参与意愿和推进能力,综合集成判别形成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分区方案,并探讨不同类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总结凝练典型地域分区村庄发展特色、优化思路、优化方法、实现路径等的差异之处以及共同特点。第三部分为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典型地域分区的不同实现路径探讨,包括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分别选择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典型乡村地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其中,第5章针对徐淮平原区内村庄布局优化的发展现状,突出村庄空间布局合理优化的必要性,并形成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通过选取代表性案例区,探讨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的动态保留方案,最终明确村庄空间布局的科学整理途径。第6章针对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空间布局现状,明确该类型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并选取典型案例区,探讨个体层面和区域尺度下农耕文明的特色保护与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协调发展模式。第7章针对太湖平原区内村庄布局现状,明确经济发达且交通优势突出的乡村地域系统内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推动下,对标城市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构建涵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圈体系,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生活福祉,并据此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包括第8章。主要阐述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并展望未来的深入研究方向。本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为:(1)江苏省村庄空间异质性和集聚形态的方向性特征明显;县域乡村脆弱程度存在地域分区不均衡现象,子系统相关性较弱,空间耦合特征尚不明显;村庄集聚与脆弱性关联评价可形成低集聚高脆弱型(LH)、高集聚低脆弱型(HL)、中集聚中脆弱型(MM)以及高集聚高脆弱型(HH)四类现状分区。(2)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形成“两片六区”的分区方案,“两大片区”为长三角片区和淮海片区,“六大分区”包括太湖平原区、宁镇山岭丘陵区、沿江平原区、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淮河流域区和徐淮平原区。(3)徐淮平原区应以村庄重点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在满足农业生产耕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和合理路径。秉承“自下而上适宜”和“自上而下统筹”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优化适宜性评价—空间竞合迭代评价—地域功能网络评价”的空间组合识别方案。(4)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应以村庄特色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基于区域尺度和个体层面探讨江南水乡特色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经验,剖析村庄布局优化与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矛盾关系,并系统梳理形成谨慎使用生态红线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确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的村庄整理途径。(5)太湖平原区应以村庄均等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构建形成包括“基本生活圈”、“一级生活圈”和“二级生活圈”在内的生活圈体系,利用综合配置模型对生活圈构建基础上的村庄空间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重点保留村庄、优先保留村庄和适度保留村庄的分类布局优化方案。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区域特色创新:江苏省是城乡二元转型的前沿区域,同时不同地域具备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基于江苏省发达省情的基本前提,统筹考虑政府、农民等不同利益方在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的意愿与能力差异,提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科学落地性的村庄布局优化方案。(2)研究内容创新:构建县域村庄空间优化布局分区的总体分析框架,形成省域范围内村庄布局分类优化的基本方案,重新发现了传统集镇在新时期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地理学视角解构乡村公共空间基本内涵,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地域类型研究内容。(3)技术方法创新:综合集成构建村庄布局动态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有机融合“自上而下统筹”与“自下而上适宜”双重视角,为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的确立提供了多情景和多场景的技术方法支撑。并基于内在逻辑完整的技术方法论,对县域村庄功能进行了动态模拟与综合分析。
王思成[5](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张威涛[6](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周烨[7](2019)在《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多元多尺度分析及其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科学有效地识别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与规律,并合理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格局,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浙江省作为研究区,充分运用遥感、GIS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剖析全省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并有机结合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预测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多元多尺度视角下剖析了浙江省1994-2015年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为提高分类精度和分类结果的可靠性,融合新型蝙蝠算法、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特征选择和参数优化协同处理的非参数分类器,获得了全省1994、2001、2008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GIS空间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元混合分析框架,从转移规模、热点分布、扩张模式和景观格局等多角度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化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从县域和网格尺度进行了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和交通区位条件决定了建设用地扩张的可能性,人口和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有显着的推动作用,揭示了自然地理、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补合作用下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受到的影响,表现为耕地和建设用地间此消彼长的典型城市化特征,以杭州、宁波、金-义和温-台为核心的都市圈模式已形成。(2)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下,研究了生态环境效应对城市化格局演变的响应。①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下降趋势,价值总量共计降低3.8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不均衡,与夜间灯光强度、建设用地占比整体呈负相关。②基于“暴露-敏感-适应”框架,融合夜间灯光影像、污染物排放、微博签到点、区位条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自然环境状况、生态建设等多源时空大数据构建了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浙江省总体脆弱性较低,但空间异质性强,呈现从城镇建成区向周边下降的特征。极度和高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浙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人类活动频繁区,而人类活动稀少的山地丘陵地带脆弱性较低。(3)研究了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模型。以典型城市化且生态系统极度脆弱区杭州市为例,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复合性,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生态重要性和需求强度分析,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构建生态源地识别体系,识别结果能较好地体现生态用地保护强度的空间分布,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生态适宜性分区表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主要分布于城市西南部、南部和西北部。基于此,提出并构建了生态约束下耦合马尔可夫链、深度信念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模型,其中混合蝙蝠算法优化的深度信念网络用于挖掘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易过拟合和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性,在模拟精度(FoM指数)及空间格局相似性方面分别提高了3.70%和10.11%。预测模型兼顾了生态保护和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可为更好地制定生态优先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赵金彩[8](2019)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中国水资源供应安全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显着影响着自然环境、农业、水资源等各个系统,评估水资源的供应安全问题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水资源调配、防洪防旱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地理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地理环境恶劣性,以明确中国地理环境面临的挑战,进而通过估算未来的水资源量,以对水资源的供应问题进行评估。具体来看,首先从地形地貌、气候要素、植被覆盖和灌溉条件四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中国大陆环境恶劣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然后,利用CMIP5中五种模式集合的输出数据,包括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叶面积指数,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四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参考蒸发量,进而预测未来的环境恶劣性和水资源(包括蒸发量、干旱指数、径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未来的水资源保护和调配、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环境恶劣等级自2000年以来上升趋势明显。无论是历史时期还是未来时期,西部地区的环境恶劣性均是最高的。历史时期环境恶劣性的动态变化趋势显示,恶劣等级自2000年以来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地理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未来时期的环境恶劣性评价表明,四种RCP情景下的环境恶劣性空间分布相差不大,RCP 8.5情景下环境恶劣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西北和东南地区。不同情景下环境恶劣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RCP 8.5情景下,环境恶劣程度的增长速度最快、增幅最大。(2)未来时期的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干旱化趋势明显。参考蒸发量在各农业区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增长速度有所差异,整体而言,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的增长速度较快,青藏区的增速较慢。季节参考蒸发量在2020-2099期间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夏季的增速最快,冬季的增速较慢。气候因子对参考蒸发量的贡献率显示,气温始终是参考蒸发量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干燥度指数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北较高、南方及东北较低。高碳排放情景下,干燥度指数有所增加,增加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西北。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干燥度指数呈显着下降的区域主要位于青藏区,呈显着上升趋势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南、东北及西北地区。从季节差异来看,夏季较为湿润,但是夏季的干燥度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SPEI与干燥度指数的计算原理不同,但是二者在表征干旱变化趋势方面,结果是类似的。就全国的SPEI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RCP 8.5情景下的干旱程度明显加强。12-月尺度SPEI的TFPW-M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情景下SPEI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明显,其中,RCP 4.5情景下SPEI呈增长趋势的地区最多,相比其他情景较为湿润。(3)从长远角度来看,RCP 4.5情景下的水资源量是最为丰富的。可利用降水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就其全国平均值而言,RCP 2.6和4.5情景下的可利用降水量最多,RCP 6.0情景下最少。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RCP 4.5情景下的可利用降水量增速均匀,至2090s,该情景成为可利用降水量最多的情景。潜在年径流量在不同流域间的差异很大,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年径流量较多,西北地区流域的年径流量较少。年径流量在不同RCP情景下略有差异:整体而言,各流域的平均年径流量在RCP 4.5情景下最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并且,该情景下年径流量的变化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从“红旗河”流经的14个流域的潜在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来看,平均年径流量在四种RCP情景下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RCP 4.5和8.5情景下在2060s以后的增长幅度最大。(4)胡焕庸线对农业生产潜力的锁定存在“局部突破”。在RCP 4.5和8.5情景下,由于水资源和气温的变化,2060年代的农业生产潜力变化特征明显,胡焕庸线对中国农业的锁定存在局部突破现象,主要发生在藏东、川西、滇北地区,以及内蒙古西北地区。
郑开雄[9](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屠强[10](2017)在《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盐城海岸带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系统总结基于生态系统管理(EBM)和以生态系统综合评价(IEA)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框架体系等研究的历史发展及进展,构建了以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甄别出影响盐城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干扰-响应的因子以及反馈机制,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及确定指标权重。通过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自然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压力、状态和响应进行分析,并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度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展开评价。评价结果采用等距级差方式分级,共分为5个等距等级。论文以盐城海岸带5县市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对象和生态系统的评价单元,分别针对2000-2010年间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性开展综合定量/半定量评价。依据每个县市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胁迫因素、敏感性要素及状况、响应及适应等,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区域经济可持续性,以及综合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5县市海岸带的可持续性及年代变化展开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盐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评价单元的可持续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盐城海岸带未来可持续性趋势。对研究区海岸带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度综合评价的时间序列变化结果表明,5县市社会经济状况都有所发展,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均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尤其是东台、大丰和射阳等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较为显着,即近10年来海岸带综合可持续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层面的飞速发展上,且生态可持续度高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更大。10年间盐城滨海5县市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不平衡性更加突出。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命运与共,可持续性是建立在两者进入良性循环的协调步伐基础之上。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产业结构与布局等制约因素影响,未来盐城海岸带不同区域间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可能。本研究在对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构建的过程中,将评价体系划分为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两个维度,分别在PSR框架下开展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评价。对2000年至2010年盐城地区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及发展趋势的预期结果与该地区近年的发展水平相符。研究首次提出以多维度概念框架模型与时间序列相结合,对区域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半定量评价的方法。
二、Assessment of coast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Jiangsu coastal pla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ssessment of coast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Jiangsu coastal plain(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乡村脆弱性概念内涵解析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乡村脆弱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数据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1.3 乡村脆弱性综合测度模型 |
3.2 乡村脆弱性的评定与分级 |
3.3 样带与地统计趋势线方法 |
3.4 数据来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的空间特征 |
4.2 典型样带乡村脆弱性特征 |
4.3 乡村脆弱性的形成机制剖析 |
4.4 应对策略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2)综合气候和社会因素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介绍与处理 |
2.2.1 气候数据 |
2.2.2 社会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气候宜居性 |
2.3.1.1 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 |
2.3.1.2 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2.3.2 社会宜居性 |
2.3.2.1 欧式距离 |
2.3.2.2 重分类 |
2.3.2.3 社会宜居性评价指标权重 |
第三章 宜居性评价体系构建与数据精细化模拟 |
3.1 宜居性评价体系构建 |
3.1.1 气候宜居性评价体系 |
3.1.2 综合气候和社会因素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体系 |
3.2 数据空间精细化模拟 |
3.2.1 月平均气温精细化模拟 |
3.2.2 月平均相对湿度精细化模拟 |
3.2.3 近地层风速垂直变化订正 |
第四章 宜居性综合评价 |
4.1 气候宜居性评价 |
4.1.1 气候舒适度评价 |
4.1.2 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
4.1.3 气候宜居性综合评价 |
4.2 社会宜居性评价 |
4.2.1 社会宜居性分要素评价 |
4.2.1.1 人文环境:学校 |
4.2.1.2 医疗服务:医院 |
4.2.1.3 金融服务:ATM |
4.2.1.4 文化娱乐:文化艺术 |
4.2.1.5 生活服务:便利店 |
4.2.1.6 交通设施 |
4.2.1.7 自然环境:绿化水平 |
4.2.2 社会宜居性综合评价 |
4.3 综合气候和社会因素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基于精细化综合宜居性评价的城市发展建议 |
5.3 创新点 |
5.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长三角地区高温热浪风险空间分布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高温热浪的影响 |
1.1.2 长三角地区高温热浪风险评估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温热浪定义 |
1.2.2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因子 |
1.2.3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气象观测数据 |
2.2.2 遥感数据 |
2.2.3 人口数据 |
2.2.4 统计数据 |
2.2.5 GDP空间分布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高温灾害风险因子分析 |
3.1 危险性因子指标空间化 |
3.1.1 日最高气温的海拔订正与插值 |
3.1.2 国内标准定义的高温危险性指标 |
3.1.3 不同重现周期的高温热浪危险性因子 |
3.2 脆弱性因子指标空间化 |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2.2 人口密度数据比较 |
3.2.3 GDP空间分布计算 |
3.2.4 其他社会脆弱性因子空间化 |
3.3 防范高温能力因子指标空间化 |
3.3.1 医疗与交通站点空间化分析 |
3.3.2 公共财政支出的空间化处理 |
3.3.3 医疗设施的空间化处理 |
3.3.4 社会用电量与空调拥有量空间化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 |
4.1 高温风险因子评估 |
4.1.1 指标无量纲处理 |
4.1.2 指标权重计算 |
4.1.3 高温热浪风险因子空间化处理 |
4.2 高温热浪风险综合评估 |
4.2.1 不同重现周期的风险指数特征分析 |
4.2.2 高温热浪风险指数整体分析 |
4.2.3 主要城市的高温热浪风险指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相关影响因素专家打分表 |
(4)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
1.1.2 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
1.1.3 乡村地域系统呈现多元化发展和演化特征 |
1.1.4 地理学科特色将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本保障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 |
1.6 数据来源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地域系统 |
2.1.2 县域村庄 |
2.1.3 乡村脆弱性 |
2.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1.5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乡统筹理论 |
2.2.5 综合区划理论 |
2.2.6 中心地理论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乡村地域类型研究 |
2.3.2 村庄布局优化研究 |
2.3.3 脆弱性研究 |
2.3.4 人居环境研究 |
2.3.5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的基本现状评价 |
3.1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评价思路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江苏省村庄集聚特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村庄集聚规模分析 |
3.3.3 村庄集聚方向分析 |
3.4 江苏省县域乡村脆弱性特征分析 |
3.4.1 研究方法 |
3.4.2 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 |
3.4.3 乡村脆弱性致因特征分析 |
3.5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地域分区 |
3.6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分区发展方向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识别 |
4.1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识别思路 |
4.1.1 村庄布局优化的核心关联机制 |
4.1.2 村庄布局优化分区的思路框架 |
4.2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分区的影响因素 |
4.2.1 “自下而上”视角识别 |
4.2.2 “自上而下”视角识别 |
4.3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分区发展导向 |
4.5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典型地域发展特征 |
4.6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典型地域发展导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
5.1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
5.2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
5.3 典型案例地选择 |
5.4 案例地数据来源与处理 |
5.5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 |
5.5.1 优化适宜性评价 |
5.5.2 空间竞合迭代评价 |
5.5.3 地域功能网络评价 |
5.5.4 空间组合识别评价 |
5.6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5.6.1 “自下而上适宜”优化方案 |
5.6.2 “自上而下统筹”优化方案 |
5.6.3 空间组合识别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
6.1 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
6.1.1 水乡文脉及农耕文明有待传承 |
6.1.2 特殊地理环境下村庄布局特征迥异 |
6.1.3 生态红线划定与村庄布局优化矛盾突出 |
6.2 典型案例地选择 |
6.3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6.3.1 谨慎使用生态红线优化村庄布局 |
6.3.2 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
6.3.3 确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
7.1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
7.2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
7.3 典型案例地选择 |
7.4 案例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析 |
7.5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 |
7.5.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7.5.2 生活圈体系构建 |
7.5.3 区位配置模型构建 |
7.6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
7.6.1 构建基于交通可达性的生活圈体系 |
7.6.2 基于生活圈体系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
7.6.3 基于区位配置模型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多元多尺度分析及其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
1.2.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特征研究 |
1.2.3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研究 |
1.2.4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
1.2.5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数据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
2.1 数据与资料来源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2.4 基于混合蝙蝠算法特征选择和参数优化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 |
2.4.1 输入特征和样本选取 |
2.4.2 基于HBA-FSSVM的特征选择及参数优化模型 |
2.5 实验结果与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规律探究 |
3.1 1994-2015年浙江省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分析 |
3.2 建设用地扩张定量测度 |
3.2.1 测度指数选取 |
3.2.2 地级市尺度 |
3.2.3 县域尺度 |
3.2.4 网格尺度 |
3.3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式识别 |
3.3.1 建设用地扩张模型 |
3.3.2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分析 |
3.4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
3.4.1 自然区位因素的驱动作用 |
3.4.2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
3.5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5.1 景观指数的选取 |
3.5.2 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5.3 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城市化的响应 |
4.1.4 问题分析与总结 |
4.2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脆弱性响应评价 |
4.2.1 评价体系构建 |
4.2.2 影响因子权重确定 |
4.2.3 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 |
4.2.4 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
4.2.5 问题分析与总结 |
4.3 城市生态适宜性分区——以杭州市为例 |
4.3.1 研究区域 |
4.3.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区原理 |
4.3.3 源地的识别 |
4.3.4 累积阻力面的构建 |
4.3.5 生态适宜性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约束下耦合深度信念网络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 |
5.1 研究方法 |
5.1.1 元胞自动机 |
5.1.2 马尔可夫链 |
5.1.3 深度信念网络 |
5.1.4 基于混合蝙蝠算法的DBN结构参数获取 |
5.1.5 EC-MarMDBN-CA模型构建 |
5.1.6 精度验证 |
5.2 实例验证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模型实现 |
5.2.3 结果比较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研究特色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中国水资源供应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概念辨析 |
1.2.2 生态环境恶劣性评价 |
1.2.3 水资源评估 |
1.2.4 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的划分 |
2.2 数据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2.3 数据验证 |
2.3 研究方法 |
2.3.1 空间分析方法 |
2.3.2 趋势分析 第三章 1950s以来中国大陆生态环境恶劣性评估 |
3.1 指标构建与计算 |
3.1.1 指标选择 |
3.1.2 指标计算 |
3.1.3 权重确定 |
3.2 生态环境恶劣性空间特征 |
3.2.1 生态环境恶劣水平空间分布 |
3.2.2 生态环境恶劣等级空间分布 |
3.3 生态环境恶劣等级动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CPs情景下生态环境恶劣评价主要指标变化特征 |
4.1 年降水量 |
4.1.1 等降水量线的变化 |
4.1.2 降水量变化特征 |
4.2 积温 |
4.3 极端高温 |
4.3.1 夏季日高温时空分布 |
4.3.2 高温天数时空分布 |
4.4 干旱和多雨频次 |
4.4.1 干旱和多雨频次的变化趋势 |
4.4.2 干旱和多雨频次的区域差异 |
4.5 风速 |
4.6 植被指标 |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CPs情景下的生态环境恶劣性评价 |
5.1 指标权重 |
5.2 生态环境恶劣性空间分布特征 |
5.2.1 生态环境恶劣水平空间分布 |
5.2.2 生态环境恶劣等级空间分布 |
5.3 RCPs情景下生态环境恶劣性动态特征 |
5.3.1 恶劣水平变化 |
5.3.2 恶劣等级变化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地表干湿状况变化特征 |
6.1 参考蒸发量 |
6.1.1 参考蒸发量的计算及验证 |
6.1.2 参考蒸发量的趋势变化 |
6.1.3 参考蒸发量的空间特征 |
6.1.4 气候因子对参考蒸发量的贡献率 |
6.2 干燥度指数 |
6.2.1 干燥度指数的计算 |
6.2.2 干燥度指数空间特征 |
6.2.3 干燥度指数趋势特征 |
6.3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
6.3.1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的计算 |
6.3.2 不同时间尺度SPEI的变化特征 |
6.3.3 12 -月尺度的SPEI的变化趋势 |
6.3.4 干旱和多雨事件的分布特征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未来可利用降水量与潜在径流量变化特征 |
7.1 可利用降水量 |
7.1.1 可利用降水量的计算及验证 |
7.1.2 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
7.2 潜在径流量的时空特征 |
7.2.1 空间特征 |
7.2.2 时间趋势 |
7.3 “红旗河”所经流域的潜在径流量 |
7.4 水资源变化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中常用缩写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
(9)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
1.3.1 应对气候变化 |
1.3.2 城市空间结构 |
1.3.3 适应 |
1.3.4 研究范畴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
2.5 小结 |
2.5.1 综合评价 |
2.5.2 研究展望 |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
3.1 理论方法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系统耦合理论 |
3.1.3 状态空间理论 |
3.1.4 复杂系统理论 |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
3.3.1 模型构建原则 |
3.3.2 概念模型构建 |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
3.5 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
4.7.1 厦门区域概况 |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
4.8 小结 |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
5.1.1 台风灾害 |
5.1.2 风暴潮灾害 |
5.1.3 暴雨洪涝灾害 |
5.1.4 海平面上升 |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
5.5 小结 |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
6.4 小结 |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盐城海岸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篇 理论篇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管理研究 |
2.1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管理理论 |
2.1.1 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展沿革 |
2.1.2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管理理论发展沿革 |
2.2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评价类型与方法 |
2.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2.2.2 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2.3 海岸带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
2.2.4 海岸侵蚀灾害风险评价 |
2.2.5 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 |
2.3 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
2.3.1 生态系统评价概念框架 |
2.3.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方法 |
2.3.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4 指标与指标的选取 |
第2篇 实践篇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区位 |
3.2 气候条件 |
3.3 地质地貌 |
3.4 水文动力条件 |
3.5 海洋环境质量 |
3.6 土壤 |
3.7 自然资源注 |
3.7.1 植物资源 |
3.7.2 动物资源 |
3.7.3 其他海洋资源 |
3.7.4 风景旅游资源 |
3.8 海岸线滩涂淤蚀状况 |
3.8.1 研究区沿海滩涂的分布 |
3.8.2 海岸带滩涂的淤蚀格局 |
3.8.3 盐城海岸线利用现状 |
3.9 滨海景观分布格局 |
3.9.1 滩涂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
3.9.2 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
3.10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3.10.1 人口与耕地面积 |
3.10.2 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 |
3.10.3 滩涂围垦开发现状与趋势 |
第4章 盐城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评价 |
4.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4.2 评价概念框架的确立 |
4.3 评价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4.3.1 评价指标选择 |
4.3.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4.4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处理 |
4.4.1 综合评价模型 |
4.4.2 评价指标处理 |
4.5 盐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
4.5.1 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
4.5.2 社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
4.5.3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5章 影响盐城海岸带区域可持续性的因素及其压力-响应过程分析 |
5.1 影响本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
5.1.1 海平面变化与沿海滩涂淤蚀变迁 |
5.1.2 沿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 |
5.2 影响区域可持续性的人为因素 |
5.2.1 人口因素 |
5.2.2 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
5.2.3 湿地保护政策 |
5.2.4 围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5.2.5 近岸环境污染及生态响应 |
5.3 影响盐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综合压力因素小结 |
5.4 讨论 |
5.4.1 关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评价的模型构建 |
5.4.2 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件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Assessment of coast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Jiangsu coastal plain(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及对策[J]. 杨忍,潘瑜鑫. 地理学报, 2021(06)
- [2]综合气候和社会因素的精细化宜居性评价 ——以浙江省为例[D]. 包歆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长三角地区高温热浪风险空间分布评估研究[D]. 王诗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D]. 魏璐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6]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7]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多元多尺度分析及其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周烨. 浙江大学, 2019(02)
- [8]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中国水资源供应安全评估[D]. 赵金彩.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10]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盐城海岸带为例[D]. 屠强. 厦门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