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石流冒顶区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昝文博,赖金星,曹校勇,秦祎文,冯志华[1](2021)在《漂卵石隧道围岩力学响应与失稳破坏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漂卵石地层主要由漂石、卵石组成,夹杂砂砾石及黏土,胶结性差、开挖极易引起拱部大面积坍塌。为系统研究漂卵石隧道开挖及遇水破坏过程中的围岩力学响应机制与变形发展规律,以西藏某漂卵石隧道为背景,配制满足颗粒级配相似的模型材料,开展无支护条件下隧道开挖室内相似模型试验,分析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隧道开挖后漂卵石围岩具有较好的自稳能力,遇水后围岩自承能力急剧下降,依次形成3次渐进扩展的拱形塌落并且呈尖拱形向上发展;(2)洞室开挖阶段围岩径向应力松弛显着,一定深度范围内出现环向应力集中;加水后初次塌落前径、环向应力急剧增大而在后期塌落发展阶段拱部围岩径、环向应力不断减小,边墙围岩径向应力呈正弦曲线型变化、环向应力一直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3)洞室开挖阶段围岩变形总体较小,监测断面前15 cm和后25 cm范围内开挖引起的沉降占总沉降的90%以上;遇水后拱顶围岩变形急剧增大的范围正好与每次塌落区域相对应,边墙部位在开挖和遇水失稳破坏阶段变形均很小,模型试验与现场监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4)围岩的应力和位移传递是同步进行且相互影响的,失稳破坏过程呈现阶段性的原因正是围岩通过自我调节在洞室周边形成类似拱结构的围岩保护圈,每一次拱结构的形成都对围岩变形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且第一次拱结构的阻碍效果要大于后续发展的拱结构。研究结果对于漂卵石隧道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与塌方事故的预防及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程义广[2](2020)在《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局部地区,断层、褶皱、岩溶、地下暗河等不良地质现象星罗棋布。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掌子面与围岩常呈现出“地层复杂多变、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富水性强”等软弱与极软弱特征,加之隧道断面大,开挖初期极易出现大变形、塌方、冒顶、突泥与涌水等灾害。针对该类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高风险大断面隧道,研究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新型铁路隧道施工方法与施工管理理念及方法,对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BIM技术辅助解决施工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铁路隧道“条带状,与地质密切相关”的地质特征,采用CATIA软件提出了一种面向长大山岭隧道的三维(3D)地质建模方法。基于该建模方法建立了石鼓山隧道3D地质模型,模型结果即符合二维(2D)地质资料的约束要求,也符合面向施工图的精度要求,从而论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一步研究了利用Skyline软件进行BIM模型的轻量化处理方法,创建了从CATIA到Skyline的文件转换接口,实现了上述石鼓山隧道3D地质模型的轻量化展示。(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九”开挖技术。该开挖法以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将大断面划分成九个小单元,同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临时仰拱的方式,有效发挥了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为应对富水区段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渗水、涌沙现象,发展了一种二重管后退式超前深孔注浆预加固技术。采用CATIA软件对上述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工艺的详细施工过程建立了标准化的BIM模型,为实现3D可视化技术交底垫定了基础。(3)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围岩监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搭建了一款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TGMIS),将监测结果实时传递至BIM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自动处理并发出分级预警。同时将现有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BIM技术结合方便地获得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3D地质预报模型,进一步与云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对掌子面稳定性的科学预测,为施工安全提供了技术保证。(4)以BIM协同管理平台与BIM模型为基础开展了4D虚拟施工模拟,并借助于倾斜摄影技术形成了4D+实景的进度管理模式。二者的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建材浪费和返工情况,构建了以4D理念为基础的精细化隧道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管理水平。上述基于BIM的隧道开挖、支护、监测及施工管理技术在石鼓山隧道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i)新技术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增强了施工安全性,还扩大了作业面施工空间,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良好环境;(ii)隧道开挖过程中,TGMIS与BIM平台的结合有效预警了20余次异常拱顶沉降变形,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相应责任人,避免了严重的拱顶塌方事故的发生;(iii)BIM技术的运用节约了总计约10%的预算建材,并比预计工期提前20余天竣工,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齐方舟[3](2020)在《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优选研究》文中指出国务院在2016年批准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继续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对中西部地区提出完善路网布局、平衡区域布局的层次清晰的建设规划。然而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黄土沟壑区,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为铁路选线设计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开展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研究和选线方案综合评价研究对中西部铁路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以及线路方案综合评价两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黄土的分布、地貌和特性,以及黄土沟壑区的地貌地质特征。分析黄土沟壑区各种不良地质特征的成因机理和特性,研究工程建设中的防治措施。并从技术可行性、不良地质条件、经济合理性、环境保护、社会影响五个方面给出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建议。然后,依据本文提出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结合黄土沟壑区特殊地质条件,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四方面选取具体指标,建立黄土沟壑区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多目标决策中常用方法,结合黄土沟壑区选线特点,选取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的改进密切值法,构建了黄土沟壑区线路方案优选模型。最后,引入延榆高铁工程案例,结合本文所选的指标体系,运用构建的优选模型计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构建的优选模型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对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综合评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峰[4](2020)在《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机理数值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锚杆支护已经成为岩土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支护方式,普通锚杆经常发生拉断失效现象,无法适用于发生大变形失稳破坏的岩土工程。鉴于此,何满潮院士于2010年设计并研发了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恒阻大变形锚杆,该锚杆已成功的应用于煤矿、边坡等工程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本文采用数值试验基本方法,进一步研究各种工况下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机理。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得出恒阻大变形锚杆可吸收能量方程,当恒阻大变形锚杆可吸收能量等于围岩体释放能量时,在围岩体内打入恒阻大变形锚杆,可以做到“抗中有让,让中有抗,恒阻吸能防灾”。(2)利用RFPA静力学版软件对恒阻大变形锚杆进行单轴拉伸数值试验,研究恒阻大变形锚杆的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恒阻大变形锚杆拉伸断裂后塑性应变是弹性应变的12倍,并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值在345.07—347.26MPa范围内波动,且波动较为稳定,表明此种锚杆具有良好的恒阻特性,数值试验结果与何满潮院士的室内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数值试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研究荷载作用下恒阻大变形锚杆和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分析锚固岩体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并对比分析普通锚杆和恒阻大变形锚杆的支护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恒阻大变形锚杆的支护效果优于普通锚杆的支护效果。此外,在一定厚度的岩体中加入恒阻大变形锚杆后,岩体会发生多处开裂现象,而恒阻大变形锚杆未被拉断,在锚杆表面上产生大量的剪切模式的声发射。具有竹节式效应的恒阻大变形锚杆有很大的恒阻力(主要体现在此种锚杆在受力后随围岩变形可发生的很大塑性变形)和负泊松比段的横向扩张特性,能有效的提高锚杆的锚固作用,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当负泊松比段位于杆体的不同位置时此种锚杆具有多点锚固、全长锚和端锚的锚固作用。(3)采用RFPA动静组合版软件研究静载荷和动载荷同时作用下普通锚杆和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效果。通过对比可知,恒阻大变形锚杆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降低了声发射累积数总量和增长速率,使模型中单元所受应力减小,保护了巷道的稳定性。验证了恒阻大变形锚杆比普通锚杆具有更好的抗冲击力学性能,为防治岩爆等动力灾害提供了有效途径。(4)分析了断层和边坡发生滑动破坏的前兆信息,即“应力突降,灾变发生”。断层滑动破坏前,声发射数量和声发射能量出现小幅度上升,与应力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边坡滑动破坏前,当应力由最大值开始下降时,声发射数量开始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二者显示出相反的规律。(5)对蒙华铁路中阳山隧道的钻爆掘进过程进行全天候连续实时微震监测,分析微震事件波形特征。通过记录到的微震监测数据,探讨隧道顶板破坏过程中岩体内部损伤劣化与微震活动性之间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震监测系统可监测到隧道顶板变形破坏的前兆信息,即微震事件频次和微震能量在顶板破坏全过程中出现“平静期”和“活跃期”,并出现两次峰值,第二次峰值时围岩顶板发生破坏;通过微震事件时空强分布规律和微震事件密度云图可圈定围岩顶板破坏范围和强度。根据阳山隧道地质条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恒阻大变形锚杆对隧道围岩的影响。通过数值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声发射数量和声发射能量均出现较大幅度降低,抑制了围岩顶板的变形破坏。
王起开[5](2018)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隧道工程是一种为了适应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地势和地形差异而出现的特殊工程,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隧道工程需要使用到的施工工艺相比于其他工程来说难度比较大,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也使得施工的环境十分恶劣,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同时,外界地质特征、施工技术、地貌环境都会对施工结果产生影响。
吕兆海[6](2017)在《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失稳机制与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开采扰动下断层区复杂煤岩体失稳与卸荷易诱发工作面煤岩体大范围冒落,甚至导致围岩动力学灾害,严重制约现场开采安全。因此,研究探索断层区煤岩层运动、动态变形失稳特征规律与稳定性预测控制,对保障安全开采具有现实必要性。本论文以宁东鸳鸯湖矿区清水营煤矿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勘察、理论分析、模型实验、数值计算和工程应用等方法与手段,开展了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体失稳机制与稳定性控制基础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现场声速钻孔等综合勘察测试成果表明:宁东矿区煤岩体赋存特征复杂,岩性与厚度变化大,松散易风化、层状软弱,遇水泥化,开采过程中易导致动力学灾害。基于扫描电镜、声发射和传统实验与测试参数分析,揭示了断层区煤岩体微观结构展布形态、开采扰动作用下煤岩破裂孕育、动态变形失稳致灾时空演化特征与规律,为现场开采安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了数据基础与依据。(2)通过理论解析与综合分析,全面分析了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体变形破坏冒落、动态压实和失稳致灾演化过程机制。基于断层区煤岩体结构力学平衡与能量变化理论,初步确定了断层活化诱发动压破坏致灾的能量判据、结构失稳条件,定量确定了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过断层期间煤岩体片帮三角体的最大尺度与位置。(3)通过构建物理相似模型实验和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揭示了断层区工作面上下盘煤岩层运移、破坏特征和煤岩体应力与变形时空演化过程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受剪切滑移导致顶板结构易失稳,积聚能量集中-释放,诱发断层内工作面覆岩“弧形拱”结构破坏;断层内外岩层运动声发射特征参数明显不同,断层内覆岩层受大采高开采扰动易形成大面积冒落,开采扰动下断层上下盘煤岩层应力状态、滑移区和塑性区分布范围呈现明显差异性。(4)基于开采扰动区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能、应力与变形差异性特征规律,综合分析了断层开采扰动区煤岩体失稳致灾的链式演化过程与致灾机制,提出了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体链式灾害内耦外协控制的“断链控灾”调控方法。煤岩层内部采取锚杆与注浆实现耦合调控,提高了煤岩体内部自身强度、支护结构与煤岩体相互作用和适应能力;开采扰动范围内采取架棚绞顶、开采高度、工艺装备优化与调控等限制约束控制技术方法,实现断层区冒落煤层的压缩与支撑协同,实现了煤岩体下沉变形破坏、失稳致灾过程受限与过程可控。(5)工程应用表明:现场实测数据证实了断链控灾内外协同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提高了开采扰动下工作面煤岩体自身强度,加强了煤岩体抵抗变形的外部约束与调控,实现了安全开采。本论文初步探索了宁东矿区断层影响区域内煤岩体物理与力学性能、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链式灾害诱发机制和灾害预测与防治方法,对复杂煤岩体开采扰动下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今后宁东矿区和全国类似条件煤炭能源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工程借鉴。
渠浩波[7](2016)在《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成因分类及其防控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稳步增长。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多变,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地铁以及其他地下工程也与日俱增。这些地下工程的沿程建设经常要贯穿各种不良地质体(如节理破碎带、黏土充填岩溶等),由此引发的隧道施工关门灾害也愈加频繁。本文在对国内已建及在建公路、铁路及地铁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实例调研以及隧道施工关门灾害与地质灾害及其致灾构造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围岩失稳塌方、突泥、洞内泥石流3种可能引发隧道施工关门灾害的地质灾害类型,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影响因素;提出了7种围岩失稳塌方致灾构造、6种突泥致灾构造以及2种隧道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提出了3种防塌防突岩土盘类型及其6种破坏模式与破坏影响因素;提出了2种围岩失稳塌方致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发生致灾模式、3种突泥致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发生模式和2种洞内泥石流致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发生模式;提出了按导致施工关门灾害的地质灾害类型、按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致灾构造类型、按防塌防突岩土盘类型、按防塌防突岩土盘破坏模式以及按隧道施工关门灾害致灾模式划分的5种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成因分类方式;提出了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致灾构造位置围岩级别未据实修正或初期支护未及时施工或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自体隔泥土盘或复合隔泥岩土盘厚度不足强度过低或突泥致灾构造条件变化致隔泥岩土盘被突破突泥和泥石流、隔泥节理裂隙化岩盘沿优势结构面剪裂破坏突泥和隧道施工爆破震动致岩溶中充填黏土瞬间下坐隔泥岩盘被突破突泥4种典型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模式分析;初步提出了针对隧道施工关门灾害的防控体系。
熊建明[8](2016)在《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地域辽阔,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交通建设中通常会遇到瓦斯隧道。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除了常规隧道施工时具有的塌方、突水/突泥、岩爆等灾害外,还存在因瓦斯引起的瓦斯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煤与瓦斯突出等特异性灾害,因此其施工过程有很大风险,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因隧道施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重大瓦斯事故。因此,深入分析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辨识其施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探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安全评价和管理预警方法,对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论文采用文献和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仿真模拟计算等多种方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问题从灾害发生的可能形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安全可靠性评价及安全监管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如下有意义成果。1)采用文献和现场调研,对国内外近十年瓦斯隧道建设及其施工期安全管理和评价现状进行文献综合述评,提出应从贴合实际、动态智能信息化、施工全生命周期、多灾种综合等方向对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评价和管理进行研究的发展方向。2)对公路瓦斯隧道全过程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中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形式及发生原因。从成煤过程中瓦斯生成量及煤层和围岩赋存瓦斯的条件入手,构建了考虑煤岩自身显微组成、煤化作用程度、煤层储气条件、区域地质构造和工程活动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在内的隧道所穿越煤系地层瓦斯含量风险评价的多层多指标体系;对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因瓦斯普通(一般)涌出与特殊(异常)涌出两种形式导致的瓦斯爆炸、瓦斯窒息、煤(岩)与瓦斯突出等特异性瓦斯灾害及包括塌方、岩爆和突水突泥等在内的非瓦斯灾害等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3)对瓦斯隧道施工期预测预报技术管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地质条件宏观分析、地质调查和地质编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实施、超前钻探和综合分析等五个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步骤;提出在高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应将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通过对两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建立了将瓦斯浓度划分为0.5%、1.0%、1.5%和2.0%等四个危险等级进行监测预警的分级管理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瓦斯监测管理制度;提出了利用瓦斯浓度监测曲线中异常起始点、瓦斯浓度变化转折点、瓦斯浓度峰值点等3个重要点位进行施工过程中瓦斯异常涌出识别的定性方法及以摆动量、偏离率和变动率等为评判指标定量预测施工过程瓦斯浓度异常的摆动模型方法。4)对高浓度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危险的管理和处置对策进行了研究。针对瓦斯隧道施工期风管式和巷道式两种通风方式进行比较,制定了相应的通风管理细则和通风质量管理评估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公路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的“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建立了以隧道埋深、地质构造、钻探时动力现象、瓦斯压力、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煤体结构类型等因素为煤瓦突出评价指标,以无突出危险、有突出威胁和有突出危险等作为三级别评价标准的瓦斯隧道施工期突出危险综合预测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用性验证。5)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性辨识技术进行了研究。将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源划分为固有危险源、触发危险源和本质危险源等三类。为了查清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三类危险源,从瓦斯积聚、点火源和管理缺陷等3个方面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辨识,发现该三方面危险源数量分别为19、17和8种,它们均可在瓦斯隧道各施工工序出现,为了对它们进行有效管理,论文将lec法、fta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对隧道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综合评价的新方法——lfs方法,该法实现了对危险源危险程度综合评价、危险源关键重要度值计算及危险源分类等三方面功能的统一。6)利用系统可靠性分析的go法,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仿真包中对其进行仿真建模,实现了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评价,分别获得了两安全关键系统的故障率浴盆曲线和可靠性分析曲线。由此据系统的时变工作过程,分别对该两类系统的早期故障期、偶尔故障期和损耗故障期进行了定量划分,并分析了系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等三个阶段的起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安全管理措施。7)对瓦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进行了评价,确立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煤层厚度、隧道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五类指标为影响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的关键主因素,由此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然后,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评价的fda法评价体系及其正规化评价流程,并采用23个瓦斯隧道先验风险样本对其进行学习和回判,获得了相应的风险判别函数;最后,对我国20个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进行了验证性评价,所得结果和实际相符,该方法可在同类复杂系统工程施工期风险评价中推广应用。8)采用fta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获得了事故发生的75种最小割集途径及预防事故的33种最小径集途径,由此提出了可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该模式包括勘查设计科、电气设备科、技术指导科、现场检查科、后勤救援科、现场检查科、后勤救援科、机动运输科等6类典型职能部门。对该6类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事故基本原因事件进行了配置,全面设置了其不同层次的安管岗位,制作了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厘定了相应岗位的安全职责。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仿真包中利用go法对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控系统和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建模计算,实现了瓦斯隧道施工期的安全可靠性评价;获得了两安全关键系统的故障率浴盆曲线和可靠性分析曲线;给出了系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三阶段的起因及相应安全管理措施。2)确立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煤层厚度、隧道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五类指标为影响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的关键主因素;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动态评价的FDA法评价体系及其正规化评价流程,并采用大量瓦斯隧道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实用性验证。3)采用FTA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获得了事故发生的75种最小割集途径及预防事故的33种最小径集途径;提出了可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并对其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事故基本原因事件进行了配置,全面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安全管理岗位,制作了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厘定了相应岗位的安全职责。论文所得研究成果在其依托工程中获得了有效验证,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胡亚伟[9](2016)在《公路隧道洞口微开挖进洞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洞口段施工是隧道工程的难点与重点,合理的进洞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工程问题的发生而且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此,隧道进洞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微开挖进洞即是一种能够使隧道快速、安全、环保的实现进洞的施工理念。本文以地形和地质条件为重点,采用资料收集、归纳总结、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微开挖进洞施工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进洞方式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出了不同围岩及地形条件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2)提出梯形套拱斜交进洞施工方法,分析了结构受力与地形适应性上的优点。(3)以杜鹃谷隧道为依托,结合实际地形,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在零仰坡条件下,采用护拱法进洞时,洞口段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等特征,对正交隧道采用微开挖进洞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4)以乌鸦山隧道为依托,对采用斜交进洞施工方法时梯形套拱和初期支护的受力及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偏压、斜交地形下,梯形套拱斜交进洞是可行的,对减少边坡开挖具有很大优势,梯形套拱斜交进洞是适用于斜交地形的进洞施工方法。
谢磊[10](2015)在《忠万高速公路小岭隧道出口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洞口施工难以避免出现滑坡、崩塌、偏压、泥石流和雪崩等地质灾害,滑坡是其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洞口施工是隧道施工中的首要工程。本文主要结合重庆市忠万高速A8标段小岭隧道洞口段的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调查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隧道洞口段围岩应力分布及边坡变形破坏规律;总结了影响隧道洞口段围岩及边仰坡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得出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及边坡破坏模式洞口边仰坡的破坏机理;分析了隧道洞口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①通过对小岭隧道出口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小岭隧道出口段天然斜坡整体稳定,出口段人工仰坡稳定性较差;得出影响小岭隧道出口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地形地貌、岩体性质、岩体结构、大气降雨等。②研究了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特征及边坡破坏模式,得出小岭隧道洞口段围岩破坏类型分为:1)局部落石破坏;2)围岩整体破坏;3)潮解膨胀破坏;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平面滑动破坏和局部塌陷破坏。③通过建立洞口段力学模型,计算得出了浅埋隧道洞口段的围岩压力,并得出围岩稳定性安全系数N。选用简化Janbu法分析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并根据小岭隧道出口段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得出在连续降雨情况下,小岭隧道出口段边坡存在滑坡危险性。④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小岭隧道洞口段自然状态下和开挖状态下的围岩及边坡的稳定性,得出了相应的应力特征、位移特征和稳定性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开挖对于浅埋隧道在隧道轴线附近的地表岩土体产生较大的地表沉降,出口右洞地表沉降量大于出口左洞地表沉降量,并在进洞2B2.5B(洞径)处,拱顶下沉达到最大,拱顶部位易发生冒顶、坍塌等事故。⑤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小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特征,分别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入手做了进一步阐述,对洞口围岩变形进行监测分析,总结了山岭隧道洞口围岩变形特征。
二、泥石流冒顶区快速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石流冒顶区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
1.2.1 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现状 |
1.2.2 隧道监测技术现状 |
1.2.3 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现状 |
1.3 BIM技术全球推广与应用现状 |
1.3.1 BIM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
1.3.2 BIM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
1.4 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前景与关键问题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BIM基础理论与建模技术研究 |
2.1 BIM基础理论简介 |
2.1.1 BIM基础理论研究 |
2.1.2 BIM软件开发研究 |
2.2 基于CATIA的长大山岭隧道3D地质建模技术 |
2.2.1 建模方法的选择 |
2.2.2 建模方法框架 |
2.2.3 建模案例分析与讨论 |
2.3 基于Skyline对 BIM模型的轻量化处理 |
2.3.1 从CATIA到 Skyline的文件转换 |
2.3.2 案例展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 |
3.1 引言 |
3.2 三台阶九步临时仰拱(“三九”)开挖技术 |
3.2.1 技术原理与施工工序 |
3.2.2 施工要点 |
3.2.3 技术特点与优势 |
3.3 二重管后退式超前深孔注浆预加固技术 |
3.3.1 加固原理与注浆参数 |
3.3.2 加固材料及溶液配合比 |
3.3.3 施工流程及要点 |
3.4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开挖与支护模型及3D可视化交底 |
3.4.1 隧道开挖与支护BIM模型 |
3.4.2 基于BIM模型的2D交付技术 |
3.4.3 基于BIM模型的3D交付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M的隧道围岩监测与超前预报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BIM的智能化隧道围岩监测技术 |
4.2.1 隧道围岩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 |
4.2.2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TGMIS) |
4.2.3 智能化监测方案:TGMIS与 BIM协同管理平台的结合 |
4.3 基于BIM与云模型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4.3.1 BIM技术与传统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结合 |
4.3.2 基于BIM技术与云模型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预测 |
4.3.3 案例分析与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隧道施工协同管理平台及精细化施工组织管理 |
5.1 引言 |
5.2 BIM协同管理平台 |
5.2.1 信息处理架构 |
5.2.2 数据来源与输出 |
5.2.3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5.3 基于BIM技术的精细化施工组织管理 |
5.3.1 项目管理流程 |
5.3.2 4D虚拟施工模拟 |
5.3.3 可视化技术交底 |
5.3.4 4D+实景的进度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工程应用分析与效果评价 |
6.1 工程概况 |
6.1.1 工程地质条件 |
6.1.2 工程风险评估 |
6.1.3 典型地层隧道工况 |
6.2 基于BIM的隧道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
6.2.1 黏质黄土地层隧道工况应用效果分析 |
6.2.2 富水砂砾石粉质黏土地层隧道工况应用效果分析 |
6.2.3 下穿河流浅埋段隧道工况应用效果分析 |
6.2.4 BIM技术效益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黄土沟壑区地质特征 |
2.1 黄土地质特征 |
2.1.1 黄土分布 |
2.1.2 黄土特性 |
2.1.3 黄土地貌 |
2.2 黄土沟壑区地貌 |
2.2.1 黄土台塬沟壑区 |
2.2.2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3 黄土沟壑区不良地质特征 |
2.3.1 湿陷性黄土 |
2.3.2 黄土滑坡 |
2.3.3 黄土坍塌和崩塌 |
2.3.4 黄土冲沟和陷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1 基于技术可行性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 基于不良地质条件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1 湿陷性黄土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2 滑坡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3 崩塌区铁路选线策略 |
3.3 基于经济合理性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4 基于环境保护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5 基于社会影响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综合评价研究 |
4.1 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3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 基于密切值法的线路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 |
4.4.1 密切值法的理论基础 |
4.4.2 密切值法综合优选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沿线自然特征 |
5.1.2 沿线社会经济特征 |
5.1.3 主要技术指标 |
5.2 线路方案概述 |
5.3 线路分析 |
5.4 方案优选 |
5.4.1 AHP法计算指标权重 |
5.4.2 密切值法综合优选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机理数值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锚杆材料研究现状 |
1.2.2 锚杆锚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吸能锚杆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2 静载作用下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恒阻大变形锚杆的能量方程 |
2.3 恒阻大变形锚杆单轴拉伸性能 |
2.3.1 RFPA基本原理简介 |
2.3.2 恒阻大变形锚杆数值模型 |
2.3.3 拉伸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2.4 恒阻大变形锚杆拉拔数值试验 |
2.4.1 数值模型 |
2.4.2 锚固岩体破坏模式分析 |
2.4.3 锚固力影响因素 |
2.4.4 锚固体声发射分析 |
2.5 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效果 |
2.5.1 数值模型 |
2.5.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2.6 不同锚杆支护效果对比分析 |
2.6.1 强度对比分析 |
2.6.2 应变对比分析 |
2.6.3 位移对比分析 |
2.7 三维条件下恒阻大变形锚杆对岩体作用 |
2.7.1 数值模型 |
2.7.2 数值试验结果 |
2.8 本章小结 |
3 恒阻大变形锚杆的竹节效应 |
3.1 负泊松比概念 |
3.2 数值模型 |
3.3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动静组合加载下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动静组合版RFPA简介 |
4.3 动静组合加载下数值模型设计 |
4.3.1 数值模型 |
4.3.2 加载方式 |
4.4 动静组合加载下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模型破坏形态 |
4.4.2 应力分析 |
4.4.3 位移变化分析 |
4.4.4 声发射特征分析 |
4.5 数值试验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含恒阻大变形锚杆的岩体稳定性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5.2.1 数值模型 |
5.2.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2.3 数值计算结果讨论 |
5.3 断层稳定性分析 |
5.3.1 数值模型 |
5.3.2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阳山隧道微震监测及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效果研究 |
6.1 阳山隧道地质环境 |
6.2 阳山隧道微震监测系统 |
6.2.1 微震监测原理 |
6.2.2 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
6.2.3 微震信号分析与识别 |
6.3 微震活动特征 |
6.3.1 微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特征 |
6.3.2 微震事件频次演化规律 |
6.3.3 微震能量演化规律 |
6.4 结果讨论 |
6.5 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效果分析 |
6.5.1 数值模型 |
6.5.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不同数值试验方案的锚固力和破坏模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地质条件对于隧道施工的影响 |
2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3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
3.1 构建合理的隧道施工监督管理制度 |
3.2 加强隧道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 |
3.3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 |
3.4 隧道施工材料控制 |
4 结论 |
(6)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失稳机制与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煤岩体结构失稳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相似模拟的煤岩体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数值模拟的煤岩体结构研究现状 |
1.2.4 煤岩体突变失稳灾害链研究现状 |
1.2.5 煤岩体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断层区复杂煤岩体力学参数特征 |
2.1 开采扰动区煤岩体赋存特征 |
2.2 基于电镜试验的煤岩微观结构特征 |
2.3 基于声发射的煤岩破裂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断层区复杂煤岩体结构失稳的链式演化致灾机制 |
3.1 断层开采扰动区链式灾害演化机制 |
3.2 断层开采扰动区诱发链式灾害的因素 |
3.2.1 断层活化 |
3.2.2 煤壁片帮 |
3.2.3 顶板结构失稳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物理模拟的断层区煤岩体破损时空演化规律 |
4.1 物理相似模拟实验设计 |
4.2 断层区开采覆岩结构-变形-能量演化特征 |
4.2.1 断层区开采覆岩运移规律 |
4.2.2 断层区开采覆岩变形特征 |
4.2.3 断层区开采覆岩能量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断层区煤岩体变形破坏规律三维数值计算 |
5.1 工作面开采模拟模型构建 |
5.2 模型参数计算与方案设计 |
5.3 断层区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
5.4 断层区工作面开采扰动特征 |
5.5 断层开采扰动区注浆前后应力位移变化特征 |
5.5.1 支承应力 |
5.5.2 支承应力影响范围 |
5.5.3 断层内部应力演化 |
5.5.4 断层位移演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断层开采扰动区煤岩体协同控制方法分析 |
6.1 断层区域煤岩体灾变源与特征分析 |
6.1.1 裂隙发育程度 |
6.1.2 采动应力演化 |
6.1.3 煤岩体整体强度 |
6.1.4 煤岩体失稳灾变概率 |
6.2 断层开采扰动区煤岩体协同控制方法 |
6.2.1 断链减灾控灾方法 |
6.2.2 提高开采扰动区内煤岩体承载能力控灾 |
6.2.3 施加强约束限制开采扰动区内煤岩体变形 |
6.3 煤岩体内部耦合调控 |
6.3.1 断层开采扰动区内注浆 |
6.3.2 断层开采扰动区内施工锚杆/锚索 |
6.4 煤岩体外部限变与约束控制 |
6.4.1 巷道冒落控制 |
6.4.2 工作面片帮与架前冒落控制 |
6.4.3 工作面单体与护帮板支护控制 |
6.4.4 支架载荷调控 |
6.4.5 开采高度限制调控 |
6.5 本章小结 |
7 现场工程应用与效果 |
7.1 工作面煤岩体内部控制 |
7.1.1 控制方案 |
7.1.2 注浆参数计算与系统布置 |
7.1.3 注浆施工工艺 |
7.1.4 注浆材料与加固效果验证 |
7.2 工作面煤岩体外部控制 |
7.2.1 煤岩体外部施加强约束控制 |
7.2.2 采煤工艺参数调整 |
7.3 工作面开采实践与效果 |
7.3.1 工作面开采情况 |
7.3.2 现场调控对策与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利成果 |
(7)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成因分类及其防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与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及其致灾构造关系研究 |
2.1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 |
2.2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与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
2.3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与地质灾害致灾构造类型关系分析 |
2.4 典型隧道施工关门灾害 |
2.5 本章小结 |
3 可能引发隧道施工关门灾害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灾害发生影响因素 |
3.1 可能引发隧道施工关门灾害的地质灾害类型 |
3.2 隧道地质灾害(围岩失稳塌方、突泥、洞内泥石流)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可能引发隧道施工关门灾害的致灾构造及防塌(方)防突(泥和洞内泥石流)岩土盘 |
4.1 可能引发隧道施工关门灾害的致灾构造 |
4.2 防塌防突岩土盘类型 |
4.3 防塌防突岩土盘破坏影响因素 |
4.4 岩土盘破坏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致灾模式研究 |
5.1 围岩塌方致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发生模式 |
5.2 突泥致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发生模式 |
5.3 洞内泥石流引起隧道施工关门的致灾构造致灾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成因分类及典型灾害分析 |
6.1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成因分类 |
6.2 典型隧道施工关门灾害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隧道施工关门灾害防控体系研究 |
7.1 建立防控体系的必要性 |
7.2 防控体系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4 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展望 |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内容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工艺及致灾形式分析 |
2.1 隧道所穿越地层中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1 隧道地层中瓦斯生成的影响因素 |
2.1.2 隧道地层中瓦斯赋存的影响因素 |
2.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涌出及其致灾形式 |
2.2.1 瓦斯隧道施工期围岩地层中瓦斯涌出 |
2.2.2 隧道开挖期间瓦斯灾害的表现形式 |
2.3 瓦斯隧道施工期其他非瓦斯灾害形式 |
2.3.1 瓦斯隧道施工期塌方灾害 |
2.3.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岩爆灾害 |
2.3.3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岩溶突水灾害 |
2.4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典型工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技术的管理要素研究 |
3.1 研究瓦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要素 |
3.1.1 瓦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及实施步骤 |
3.1.2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及预测 |
3.2 瓦斯隧道施工期通风技术的管理要素研究 |
3.2.1 瓦斯隧道施工时通风方式的选择 |
3.2.2 瓦斯隧道的通风管理研究 |
3.3 瓦斯隧道施工期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管理要素研究 |
3.3.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
3.3.2 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 |
4.1 瓦斯隧道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 |
4.1.1 危险源及其事故致因机理 |
4.1.2 瓦斯隧道施工工序的动态危险性分析 |
4.1.3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事故危险源辨识研究 |
4.1.4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事故重大危险源评价研究 |
4.2 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研究 |
4.2.1 GO法及其可靠性分析原理 |
4.2.2 基于MATLAB中SIMULINK仿真技术的GO法建模研究 |
4.2.3 基于GO法的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
4.3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的FDA法评价研究 |
4.3.1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
4.3.2 瓦斯隧道施工期FDA法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3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的FDA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动态安全监管组织设计研究 |
5.1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性研究 |
5.1.1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分析 |
5.1.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事故树分析与研究 |
5.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 |
5.2.1 公路瓦斯隧道的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
5.2.3 公路瓦斯隧道组织系统的设立 |
5.3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位设置研究 |
5.3.1 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 |
5.3.2 组织职位设计 |
5.3.3 安全监察体系的设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态安全管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6.1 实际工程概要 |
6.2 安全保障体系 |
6.3 瓦斯隧道施工期应急救援预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9)公路隧道洞口微开挖进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隧道进洞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隧道进洞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隧道微开挖进洞施工技术 |
2.1 隧道洞口段施工 |
2.1.1 洞口位置选择 |
2.1.2 隧道洞口段定义 |
2.1.3 洞口段施工问题及对策 |
2.2 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
2.2.1 洞口段超前支护与预加固措施 |
2.2.2 洞口段开挖方式的选择 |
2.2.3 洞口段支护措施 |
2.3 隧道进洞技术分类 |
2.3.1 正交进洞 |
2.3.2 斜交进洞 |
2.3.3 单向进洞 |
2.3.4 侧向进洞 |
2.4 不良地质条件下进洞技术 |
2.4.1 浅埋 |
2.4.2 偏压 |
2.4.3 富水 |
2.4.4 围岩破碎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斜交隧道微开挖进洞技术分析 |
3.1 套拱的作用与发展 |
3.2 斜交进洞的发展 |
3.3 异形套拱斜交进洞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交隧道微开挖进洞数值模拟分析 |
4.1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
4.2 杜鹃谷隧道概况及模型的建立 |
4.2.1 杜鹃谷隧道概况 |
4.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2.3 施工阶段模拟 |
4.3 初期支护衬砌受力分析 |
4.3.1 曲墙式衬砌受力分析 |
4.3.2 直墙式衬砌受力分析 |
4.4 围岩受力与变形分析 |
4.5 位移场分析 |
4.5.1 仰拱隆起分析 |
4.5.2 周边收敛分析 |
4.5.3 拱顶下沉分析 |
4.5.4 地表下沉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梯形套拱斜交进洞数值模拟分析 |
5.1 计算参数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
5.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1.2 施工阶段模拟 |
5.2 梯形套拱受力及变形分析 |
5.2.1 梯形套拱的内力分析 |
5.2.2 变形分析 |
5.2.3 抗倾覆性分析 |
5.3 初期支护内力及变形分析 |
5.3.1 初期支护内力分析 |
5.3.2 衬砌变形分析 |
5.3.3 管棚加固区受力分析 |
5.4 位移场及围岩应力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忠万高速公路小岭隧道出口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2 边坡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技术标准 |
2.2 隧道规模 |
2.3 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象、水文 |
2.3.3 地质构造 |
2.3.4 地层岩性 |
2.3.5 不良地质现象 |
2.3.6 地震 |
2.3.7 水文地质条件 |
2.4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
2.4.1 场地稳定性评价及围岩分级、分布 |
2.4.2 小岭隧道出口段围岩工程地质评价 |
2.4.3 小岭隧道出口段边坡稳定性评价 |
2.4.4 小岭隧道涌水量预测 |
2.4.5 洞顶建筑物及鱼塘分布情况及影响评价 |
2.4.6 隧道建设对地表生态的影响 |
2.5 影响隧道洞.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2.5.1 影响小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的主要因素 |
2.5.2 影响小岭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及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
3.1 隧道洞口段围岩及边坡的特殊性 |
3.2 小岭隧道出口段岩土层分布及岩体结构分析 |
3.2.1 小岭隧道出口段岩土层分布情况 |
3.2.2 小岭隧道出口段岩体结构分析 |
3.3 洞.段围岩变形特征及边坡破坏模式 |
3.3.1 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
3.3.2 隧道洞口段边坡破坏特征及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隧道洞口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分析 |
4.1.1 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
4.1.2 隧道洞口段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4.1.3 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判据 |
4.2 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4.3 小岭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
4.3.1 计算方案和参数选取 |
4.3.2 边坡稳定性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小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及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数值模拟模型 |
5.2.1 FLAC~(3D)建模过程 |
5.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5.2.3 开挖方式及支护方式模拟 |
5.2.4 分析方法 |
5.3 自然状态下隧道洞口围岩及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4 开挖状况下隧道洞口围岩及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4.1 位移分析 |
5.4.2 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6.1 小岭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监测技术及方法 |
6.2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隧道围岩变形过程分析 |
6.2.1 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
6.2.2 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
6.3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隧道地表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
6.4 小岭隧道洞口段发生滑坡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泥石流冒顶区快速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漂卵石隧道围岩力学响应与失稳破坏机制[J]. 昝文博,赖金星,曹校勇,秦祎文,冯志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8)
- [2]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程义广. 武汉大学, 2020
- [3]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优选研究[D]. 齐方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恒阻大变形锚杆支护机理数值试验研究[D]. 陈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 王起开. 绿色环保建材, 2018(11)
- [6]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失稳机制与稳定性控制研究[D]. 吕兆海. 西安科技大学, 2017(12)
- [7]隧道施工关门灾害成因分类及其防控体系研究[D]. 渠浩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4)
- [8]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 熊建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9]公路隧道洞口微开挖进洞技术研究[D]. 胡亚伟. 长安大学, 2016(02)
- [10]忠万高速公路小岭隧道出口段围岩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 谢磊. 重庆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