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林稻10号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林稻10号

一、高产优质抗病水稻——临稻10号(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楠[1](2020)在《三个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和两个抗稻瘟病基因在粳稻中的育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纹枯病(Sheath blight)和稻瘟病(Rice blast)是我国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两个真菌性病害。在抗病育种实践中,发掘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对目标抗病基因进行直接选择,将抗病基因导入到优良品种中,可以大大提高选育效率。本课题组前期发现三个主效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分别来自籼稻品种特青(TQ)第9染色体、华粳籼74(HJX)第11染色体和YSBR1第12染色体,依次命名为qSB-9TQ、qSB-11HJX和qSB-12YSBR1。Pi40和Pigm是已见报道的抗谱较宽的两个抗稻瘟病基因,但在改良江苏粳稻品种的抗性研究还少有报道。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研究将以上三个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和两个抗稻瘟病基因导入到不同粳稻品种中,研究其在粳稻纹枯病和稻瘟病抗性改良中的应用价值,为粳稻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中间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qSB-9TQ、qSB-11HJX和qSB-12YSBR1分别导入连粳6号、南粳9108、南粳44、南粳5055、临稻10号、W030以及辽粳选系等7个粳稻品种中,对获得的回交高世代材料进行田间纹枯病抗性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同一背景中,携带不同抗性数量基因的株系,其纹枯病病级均显着低于受体亲本,不同基因降低的病级间略有差异,总体以qSB-12YSBR1降低病级最大;各基因在不同粳稻背景中的表现趋势相同。对导入目标数量基因的株系进行农艺性状考察,发现导入目标数量基因对于改良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基本没有不利影响。2、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qSB-9TQ和qSB-11HJX聚合到连粳6号和南粳9108两个粳稻背景,对聚合株系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在连粳6号背景中,qSB-9TQ和qSB-11HJX单独存在时分别可减轻病级0.99和1.04级(0-9级病级评价指标);而两个基因聚合时可减轻病级1.55级,互作效应为减轻病级0.48级,互作效应未达统计显着水平;两个基因在南粳9108背景中的聚合效果与连粳6号中的趋势相同。对聚合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发现qSB-9TQ和qSB-11HJX的聚合对农艺性状基本没有不利影响。综上所述,qSB-9To、qSB-11HJX和qSB-12YSBR1在粳稻中具有较大的育种应用价值,同时聚合两个基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纹枯病抗性。3、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40和Pigm分别导入至武运粳32、盐粳16、华粳8号、泗稻17以及淮粳1309等粳稻品种背景中,用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混合菌株接种。穗颈瘟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携带Pigm的株系穗颈瘟病级在0-1级,而对应的不带有Pigm的株系(含受体亲本)穗颈瘟病级在7-9级;携带Pi40的株系穗颈瘟病级7-9级,与对应的受体亲本基本一致。在赣榆自然鉴定圃对携带Pigm或Pi40的株系进行自然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株系稻瘟病病穗率显着低于相应的不带有Pigm的株系,携带Pi40的株系稻瘟病病穗率与相应的受体亲本间没有明显差异。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40和Pigm分别导入到华粳8号、武运粳32号和盐粳16中,得到HJ8Pg、WYJ32Pg、WYJ32Pi40和YJ16Pi40,利用109个稻瘟病菌株对携带Pigm和Pi40的株系及其受体亲本进行苗期抗谱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的株系对测试菌株的抗谱明显宽于轮回亲本。上述结果表明,Pigm在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育种应用价值。

卞金龙[2](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冯尚宗,左振朋,张民阁,王晓弟,周伟,王世伟[3](2019)在《临稻系列粳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文中研究指明为总结临稻系列粳稻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的经验,以临稻16为例,介绍了临稻16及其父母本淮稻6号和临稻11号的选育过程,以及临稻16的特征特性和推广应用情况。通过对临稻系列粳稻品种选育实践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了粳稻种质创新的3个途径是辐射诱变、系统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粳稻育种策略是1个关注(关注条纹叶枯病的抗性)、2个提高(提高产量、提高品质)、3个增强(增强品种抗病性、增强品种抗逆性、增强品种抗倒性),粳稻育种方法是辐射诱变、杂交育种、系统选育、海南加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通过优选亲本材料、辐射诱变,结合常规育种及生物技术等手段创新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临稻16,具有出米率高、早熟、商品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黄淮稻区做麦茬稻、直播稻生产。

陈峰,徐建第,姜明松,朱文银,周学标,李广贤,杨连群[4](2019)在《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4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黄淮稻区是我国重要优质粳稻产区,优质高产中粳水稻新品种选育,对推动黄淮稻区绿色高效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圣稻24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以圣06311(组合为圣稻13/圣稻15)为母本,S804(组合为圣稻301/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培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18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主要品质指标达到部颁优质2级、中感稻瘟病、丰产性好,适宜鲁南、鲁西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种植利用。介绍了圣稻24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刘丽娟[5](2018)在《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文中提出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2002年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抗病、抗倒等综合农艺性状。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合在鲁北沿黄稻区、临沂、日照库灌稻区、济宁滨湖稻区作麦茬稻和机插秧水稻示范推广应用,也可在黄淮同类稻区引种登记推广应用。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6](2018)在《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选育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选育背景与技术方法路线,介绍了临稻21号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抗病性、抗逆性、产量表现、适应性、品质鉴定情况等,从科学播种育苗移栽、合理施肥、麦秸秆还田、水浆运筹、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总结了临稻21号在应用中形成的配套栽培技术。

陈峰,冯尚宗,李景岭,金桂秀,崔太昌,杨百战,袁守江[7](2017)在《临沂市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对山东省临沂市的调研,从种植面积和单产、品种演变、栽培技术、病虫害情况、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临沂水稻生产现状,指出其在品种、种植成本、种植面积、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临沂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冯尚宗,张民阁,刘中聚,赵理,娄华敏,王世伟,赵桂涛,刘宁[8](2016)在《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文中认为从育种目标、技术路线、选育原理和选育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临稻16号粳稻育种实践、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为重点,采用亲本改良、多元复交创造变异为手段,扩大和丰富遗传背景,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和系统选育等方法,合理选配亲本材料,塑造理想株型,优化产量构成因子,导入优质、抗病基因,研究选育出临稻16号粳稻新品种。多年实践证明,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及黄淮稻区作麦茬稻和夏直播稻推广种植。

李相奎,金桂秀[9](2015)在《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临稻19号的选育及应用》文中指出临稻19号是2000年临沂市农科院以中部67为母本、镇稻9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在鲁北沿黄稻区、临沂、日照库灌稻区及济宁滨湖稻区示范推广种植,也可在黄淮同生态稻区示范种植。2012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2012023号"。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10](2013)在《临沂市地方系列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临沂是山东省水稻第一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左右。近年来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与有关科研机构协作采用辐射、杂交、生物技术等手段相结合,育成山东省审定品种临稻12、15、16、17号等,在品质、产量、抗性、早熟性、广适性等方面均表现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巨大。

二、高产优质抗病水稻——临稻10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优质抗病水稻——临稻10号(论文提纲范文)

(1)三个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和两个抗稻瘟病基因在粳稻中的育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1.1 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
        1.1.1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分布
        1.1.2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及危害
        1.1.3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1.2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2.1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体系
        1.2.2 抗病资源发掘与利用
        1.2.3 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研究
        1.2.4 水稻抗纹枯病QTL的育种利用
    1.3 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
        1.3.1 稻瘟病的发生及危害概况
        1.3.2 稻瘟病菌致病机理
    1.4 稻瘟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4.1 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
        1.4.2 抗性基因定位及克隆研究
        1.4.3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
        1.4.3.1 常规育种
        1.4.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纹枯病相关试验材料
        2.1.2 稻瘟病相关试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总体研究思路
        2.2.2 DNA提取
        2.2.3 分子标记检测
        2.2.4 纹枯病抗性鉴定
        2.2.5 穗颈瘟抗性鉴定
        2.2.6 稻瘟病大田自然鉴定
        2.2.7 苗瘟抗性鉴定
        2.2.8 农艺性状考察
        2.2.9 试验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在不同粳稻背景中的抗性效应
        3.1.1 各基因双侧分子标记的选择效果分析
        3.1.2 qSB-9~(TQ)在不同粳稻背景中的抗性效应
        3.1.3 qSB-11~(HJX)在不同粳稻背景中的抗性效应
        3.1.4 qSB-12~(YSB1)在不同粳稻背景中的抗性效应
    3.2 携带不同抗纹枯病数量基因的回交株系农艺性状分析
    3.3 qSB-9~(TQ)和qSB-11~(HJX)聚合分析
        3.3.1 聚合系的纹枯病抗性分析
        3.3.2 聚合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3.4 抗稻瘟病基因Pi40初Pigm在粳稻中的应用研究
        3.4.1 携带Pi40和Pigm的回交株系接种鉴定
        3.4.2 携带Pi40或Pigm的回交株系的稻瘟病自然鉴定
        3.4.3 携带Pi40或Pigm的株系苗期抗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
第4章 小结与讨论
    4.1 三个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在粳稻抗病性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2 聚合抗纹枯病数量基因进一步提高水稻纹枯病的抗性是可行的
    4.3 Pi40和Pigm在改良粳稻稻瘟病抗性中的育种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2.6 综合评价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1.3.5 稻米食味品质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临稻系列粳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粳稻种质创新途径
    1.1 辐射诱变
    1.2 系统选育
    1.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2 粳稻种质创新实例———临稻16
    2.1 临稻16的选育
    2.2 临稻16的特征特性及应用
3 结语

(4)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4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2.2 稻米品质
    2.3 抗性表现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期播种, 培育壮秧
    3.2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3.3 科学肥水管理
    3.4 病虫草害防治

(5)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背景
2 技术方法路线
3 临稻21号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3.2 形态特征
    3.3 抗病性
    3.4 抗逆性
    3.5 产量表现
    3.6 适应性
    3.7 品质鉴定
4 配套栽培技术
    4.1 科学播种、育苗、移栽
    4.2 合理施肥, 控氮增钾
    4.3 认真搞好小麦秸秆还田
    4.4 合理密植, 群体适度
5 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5.1 秧田三遍药
    5.2 大田三遍药
    5.3 后期喷施叶面肥
6 水桨运筹
7 适时收获

(6)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背景
2 技术方法路线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3.2 形态特征
    3.3 抗病性
    3.4 抗逆性
    3.5 产量表现
    3.6 适应性
    3.7 品质鉴定
4 配套栽培技术
    4.1 科学播种、育苗、移栽
    4.2 合理施肥, 控氮增钾
    4.3 认真做好小麦秸秆还田
    4.4 合理密植, 调控群体
    4.5 病虫草害防治
        4.5.1 秧田用药
        4.5.2 大田用药
        4.5.3 后期喷施叶面肥
    4.6 水浆运筹
    4.7 适时收获

(7)临沂市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沂市水稻生产现状
    1.1 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1.2 品种演变
    1.3 栽培技术
    1.4 病虫害情况
    1.5 稻谷加工企业及生产经营模式变化情况
2 临沂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超高产、特优米、广适性品种缺乏,品种抗病性较差
    2.2 种植成本上升,种稻效益下降,全程机械化推广缓慢
    2.3 稻田面积下降,农田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2.4 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推广不力,生产加工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低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水稻品种遗传改良和优良品种培育,提高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
    3.2 开展生态、节简等栽培技术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种植效益
    3.3 稳定水稻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4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扶持种植大户,培育和壮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
    3.5 重视科技培训,强化科技成果推广

(8)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粳稻新品种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
2 粳稻新品种选育原理
    2.1 合理选配亲本,优化性状组配
    2.2 塑造理想株型
    2.3 优化产量构成因子
    2.4 导入优质、抗病基因,选育优质、多抗品种
    2.5 合理确定生育期
3 粳稻16号的选育过程
4 临稻16号的特征特性
    4.1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协调
    4.2 米质优良
    4.3 抗逆性强
    4.4 适应性广
5 临稻16号的品质和抗性鉴定
6 临稻16号的产量表现和适宜种植区域
    6.1 临稻16号的产量表现
    6.2 临稻16号的适宜种植区域

(9)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临稻19号的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背景
2 技术方法与路线
3 临稻 19 号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
    3.2 形态特征
    3.3 抗病性
    3.4 抗逆性
    3.5 产量表现
    3.6 适应性
    3.7 品质鉴定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科学育苗、移栽
    4.2 合理施肥、控氮增钾
    4.3 提倡小麦秸秆还田
    4.4 合理密植、群体适度
    4.5 病虫早防治,以防为主
    4.6 灌水技巧

(10)临沂市地方系列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背景
2 技术方法与路线
3 育成品种特征特性
    3.1 临稻12号
    3.2 临稻15号
    3.3 临稻16
    3.4 临稻17
4 临稻12、15、16、17号地方系列水稻新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四、高产优质抗病水稻——临稻10号(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个抗纹枯病数量基因和两个抗稻瘟病基因在粳稻中的育种应用研究[D]. 王嘉楠. 扬州大学, 2020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3]临稻系列粳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J]. 冯尚宗,左振朋,张民阁,王晓弟,周伟,王世伟. 河北农业科学, 2019(06)
  • [4]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4选育及栽培技术[J]. 陈峰,徐建第,姜明松,朱文银,周学标,李广贤,杨连群. 北方水稻, 2019(02)
  • [5]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刘丽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8)
  • [6]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选育及应用[J].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 北方水稻, 2018(04)
  • [7]临沂市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对策[J]. 陈峰,冯尚宗,李景岭,金桂秀,崔太昌,杨百战,袁守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7)
  • [8]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J]. 冯尚宗,张民阁,刘中聚,赵理,娄华敏,王世伟,赵桂涛,刘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6(20)
  • [9]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临稻19号的选育及应用[J]. 李相奎,金桂秀.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4)
  • [10]临沂市地方系列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与应用[J]. 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9)

标签:;  ;  ;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林稻10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