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苏怡[1](2020)在《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其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对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要求越来越严苛。我国汽油的生产特点是催化裂化汽油占车用汽油总量的80%以上,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高,体积分率为40%~60%。因此,汽油清洁化研究的最重要内容就是保持催化裂化汽油较高辛烷值的同时,降低烯烃含量,目前研究主要侧重降低催化裂化汽油总烯烃含量的影响,而辛烷值降低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研究不同烯烃分布和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法和多维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烯烃分布和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标准方法。方法具有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精密度高的特点。通过测定催化裂化汽油的烃类组成,可获得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的含量,烃类组成重复测定结果的偏差不大于3%。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重复测定结果偏差在0.5个单位以内。方法仅适用于兰州石化催化剂装置和实验室小型催化裂化试验装置,通过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的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范围在88-95之间。完成了气相色谱法和多维气相色谱法的对比试验,为研究不同烯烃分布和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方案。研究表明,对于催化裂化反应,烯烃支链越多,烯烃分布在C4-C7的含量越多,对辛烷值越有正向的影响。
陈慧彬[2](2020)在《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及汽油降烯烃研究》文中认为汽油作为石油化学工业的主要轻质石油产品,主要由C4-C12烯烃、烷烃和芳烃构成,经降烯烃和提高辛烷值处理后用作引擎燃料。本论文基于自稳定沉淀聚合,通过汽油中烯烃组分与马来酸酐(MAH)共聚,开展汽油降烯烃新技术研究。主要考察了反应介质、单体配比、单体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烯烃-MAH共聚及汽油降烯烃效果的影响,优化出转化率最高且降低烯烃效率最佳的共聚反应条件,并且制备出了粒径较为均一的聚合物颗粒。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自稳定沉淀聚合直接将醚前汽油中烯烃组分和MAH进行共聚,探究了反应介质、单体配比及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降烯烃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汽油中烯烃:MAH=10:7.5,单体浓度为19 wt%,引发剂浓度为3 wt%,在70℃条件下反应12 h,单体转化率和降烯烃率最高,分别达到72%和60%。同时,所制备的醚前汽油-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粒径为2100 nm,粒径分布系数为1.02。2、直接将催化裂化(FCC)汽油与MAH进行自稳定沉淀聚合反应,发现催化裂化汽油中氮硫化合物杂质会产生阻聚作用,并且与MAH反应生成黑色副产物;将催化裂化汽油预处理后再与MAH共聚,探究了反应介质、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降烯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汽油中烯烃:MAH=15:12,单体浓度为16 wt%,BPO浓度为3 wt%,在70℃条件下反应12 h,单体转化率和降烯烃率分别为67%和54%,且所制备的共聚物微球粒径为2000 nm,粒径分布系数为1.01。
辛利[3](2018)在《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催化裂化(FCC)是炼厂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以重质原料油生产轻质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原油的劣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需求的改变,FCC工艺不得不面对富芳组分的加工。相比于常规催化料,富芳原料中以多环芳烃为核心的芳香组分裂化性能差,转化率低,轻质产品收率低,生焦倾向严重。因此,实现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富芳组分中难以裂化的多环芳烃结构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其芳香度,而后进行催化裂化,以促进芳烃结构的转化,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本文对富芳组分在该组合过程中的催化转化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催化新策略,合成了催化新材料,提出了利用新路径,力求达到促进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的目的。首先选用富芳重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组合过程中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加氢后再催化裂化其催化裂化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转化率以及液收率显着提高,同时降低干气、焦炭收率,汽油产品烃类族组成得到改善、硫含量大幅降低。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基质能够显着促进加氢重油的转化,提高汽油、液化气等轻质产品收率;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的引入降低了加氢重油的转化率以及汽油收率,但能够抑制焦炭生成,并且显着提高低碳烯烃收率。针对目前炼厂降低柴汽比的生产需求以及富含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对LCO进行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转化研究,将LCO转化为富含单环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液化气产品。实验结果显示,LCO中的多环芳烃在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部分饱和反应生成环烷芳烃。LCO加氢后,其催化裂化性能大幅改善,转化率提高22.14 wt.%,汽油收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焦炭收率明显下降,组合过程初步实现了LCO的高效转化。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剂油比以及保持催化剂适中活性有利于加氢LCO的转化。分析表明,环烷芳烃在催化裂化中除发生裂化反应外,其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多环芳烃的过程是制约LCO进一步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四氢萘为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催化裂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环烷芳烃在具有开阔孔道结构和高酸密度的Y型分子筛上转化率高,但氢转移反应剧烈,脱氢选择性高,而开环选择性低;而ZSM-5孔道限制作用使得环烷芳烃转化率低,但是氢转移反应发生程度低,开环选择性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评价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酸位可接近性的改善能够在维持环烷芳烃高开环选择性的同时显着提高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转化率。鉴于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存在难以大规模工业制备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成功合成了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的纳米团聚状ZSM-5分子筛。相比于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新形貌分子筛有着显着增加的外比表面积及可暴露的酸性位。将ZSM-5纳米团聚体分子筛作为助剂加入到Y型主剂中用于加氢LCO的催化裂化后,加氢LCO中的环烷芳烃的开环裂化反应获得明显促进,加氢LCO转化率得到提高,产物分布获得优化。最后,本文尝试了对LCO进行深度加氢而后催化裂化的转化路线。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实现LCO的深度转化,转化率超过90 wt.%,液化气及汽油收率分别大于30 wt.%及50 wt.%;汽油产品中芳烃组分占76 wt.%以上,并且主要为甲苯及C8芳烃,从组分上看,该汽油产品适合作为芳烃抽提原料。将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同工业芳烃抽提装置DCC汽油抽提原料进行性质比较,发现其主要指标优于工业DCC汽油抽提料,阐明了深度加氢LCO汽油产品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陈晓梅[4](2018)在《低碳烯烃与甲醛反应生产高辛烷值组分汽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油主要用于汽油机的燃料,如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机、农林业用飞机等。其品质的高低对发动机的性能及尾气排放影响较大。烯烃曾被认为是调和高辛烷值汽油的理想组分被广泛应用,但研究发现汽油中烯烃含量过高极易导致发动机内胶质和积炭形成,影响发动机的驱动性、增加油耗,与此同时增加尾气排放中氮氧化物(NOX)和未燃尽的烯烃的含量。在紫外光照射下,氮氧化物与某些未燃尽的烃类作用生成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等造成光化学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生产低烯烃含量与高辛烷值的汽油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1-己烯与甲醛的Prins缩合反应为模型进行研究,利用浆态床反应器合成了新型含氧燃料汽油调和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与定量表征分析,并根据反应产物的结构及分布,推断1-己烯与甲醛Prins缩合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硅胶柱层析法,以体积比为5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洗脱剂,对产物4-丁基-1,3-二氧六环进行分离提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4-丁基-1,3-二氧六环的含量为93.62%。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1-己烯与甲醛Prins缩合反应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烯烃与甲醛的物质量之比为1:1,反应温度105℃,反应压力1.5Mpa,搅拌速度300r·min-1,催化剂用量3%(原料质量百分比)时反应效果最优,此条件下三聚甲醛完全转化,避免了甲醛的后续分离困难问题;烯烃转化率为36.81%。根据对以1-己烯与甲醛Prins缩合反应为模型体系的研究,建立了对催化裂化汽油实际体系探索分析。选用质量比为3:1的催化裂化汽油与三聚甲醛,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发现三聚甲醛完全转化,同时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低了8个百分点。测定了含氧化合物的沸点、凝点、密度、粘度、铜片腐蚀等级、馏程、研究法辛烷值等一系列汽油的理化性质。本文还以1-己烯和三聚甲醛为原料,采用DFSH-5酸性阳离子树脂催化剂,在363.15K383.15K温度范围下进行了4-丁基-1,3-二氧六环合成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在消除内扩散与外扩散作用对本反应影响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反应体系提出合理假设,并建立总包反应模型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回归得到本反应中正己烯的反应级数为0.56,甲醛的反应级数为1.08,其表观活化能Ea为79.4032kJ·mol-1,阿仑尼乌斯常数A为3.32×108min-1。利用软件模拟反应中各物质的物性参数,设计反应过程,计算在90-110℃下该反应体系为放热反应,其绝热温升为25℃。
杨杰[5](2018)在《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研究》文中指出国ⅥB汽油标准规定烯烃含量低于15%,同时烯烃一直是国内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关键组分,所以辛烷值在FCC汽油降烯烃之后必然减小。本文对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进行了研究,旨在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同时增加其辛烷值,进而生产符合要求的清洁汽油燃料;与此同时拓宽合成气市场,使得低廉的煤制合成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汽油组分。首先,以铑膦配合物为均相催化体系,评价了三种催化剂在FCC轻汽油氢甲酰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发现:在无噻吩硫的条件下,乙酰丙酮三苯基膦羰基铑/三苯基膦的均相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活性,44.95%的轻汽油总烯烃经反应24h后剩余为30.32%,即总烯烃转化率为38%。其次,以乙酰丙酮三苯基膦羰基铑/三苯基膦为均相催化体系,优化了氢甲酰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先用控制变量法探索最佳单因素工艺条件,后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103℃、反应压力2.5 MPa、膦铑比100:1、催化剂浓度1.25 mmol/L、搅拌速度400 r/min、轻汽油量25 g的条件下,总烯烃转化率为65.06%,总醛收率为63.87%,催化剂转化频率(TOF)可达956.31 h-1。最后,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铁磁性颗粒固载铑催化剂。先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为优化催化剂提供依据;再是对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发现固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此时总烯烃转化率为29.97%,醛收率为29.56%;后是对催化剂的再生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复使用4次后,总烯烃转化率降至10.54%,总醛收率降为10.38%。另外也初步制备出了粒径约为4 nm的均一SPION-Rh催化剂的中间体Fe3O4@DA@DPPBac,后续继续探索SPION-Rh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潘涛[6](2018)在《多级结构低硅ZSM-5沸石的合成及其烯烃芳构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不添加介孔模板剂的条件下直接合成多级结构低硅ZSM-5沸石,并对多级结构ZSM-5沸石进行金属锌、镍的改性,考察其烯烃芳构化性能。首先研究了碱量(Na2O/SiO2)、铝源、模板剂、硅铝比、晶种对合成多级结构低硅ZSM-5沸石的影响,结果发现以铝酸钠为铝源时,Na2O/SiO2为0.125时才能合成出具有多级结构的低硅ZSM-5沸石。铝源能够影响合成沸石的形貌,在Na2O/SiO2为0.1时采用铝酸钠制备的分子筛无法生成介孔结构,采用异丙醇铝和拟薄水铝石均能制备出多级结构的低硅ZSM-5沸石。采用TPABr为模板剂制备的ZSM-5沸石晶粒(12μm)比TPAOH制备的沸石晶粒(200300 nm)大;高结晶度的ZSM-5沸石的最佳模硅比(TPABr/SiO2)为0.0450.09,硅铝比越低,合成多级结构沸石所需碱量越高。其次对多级结构ZSM-5沸石进行了金属的改性研究。研究发现,采用改性金属前驱体和硅铝凝胶水热原位合成时,将锌与铝源同时加入比锌与硅源同时加入的制备效果好。改性的ZSM-5沸石,随锌负载量的增加,酸量逐渐降低。与浸渍法相比,水热原位合成法制备的SiO2/Al2O3=50、ZnO负载量3.2%的ZSM-5沸石酸量减小0.75 mmol/g,L/B酸比值增加9.9。实验发现水热原位合成法制备的锌、镍改性ZSM-5沸石(SiO2/Al2O3=50)的酸密度最低仅为0.4 mmol/g,且无纳米晶堆积形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锌、镍改性的ZSM-5沸石(SiO2/Al2O3=50)的L/B酸比值最小仅为6.8,且颗粒尺寸相对较小(12μm);水热原位合成法合成锌改性和浸渍法制备镍改性的ZSM-5沸石(SiO2/Al2O3=50)具有明显的纳米晶堆积形貌,堆积的粒径尺寸较大(34μm),具有较多的酸量(0.54 mmol/g)和最大的L/B酸比值(17.0)。最后考察了金属改性的多级结构ZSM-5沸石的1-辛烯芳构化反应性能。研究发现ZSM-5沸石硅铝比越低、锌含量越高及堆积颗粒尺寸越大,芳烃选择性越高。工业催化剂在反应4 h时芳烃选择性为17.3%,水热法原位合成双金属锌、镍改性的ZSM-5沸石,在4 h内的芳烃选择性为9.7%;采用浸渍法锌、镍改性的ZSM-5沸石,在4 h内的芳烃选择性为20.3%,但在短时间内出现失活现象;水热原位合成法合成锌改性和浸渍法制备镍改性的ZSM-5沸石表现出最高的烯烃芳构化性能,芳烃选择性达到了36.5%。
张金弘[7](2014)在《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催化裂化(FCC)是我国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FCC加工的原料越来越差且来源复杂。将组成和裂化性能差异较大的原料通过简单的混合加工,不仅难以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还会引入不同原料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物分布恶化。因此,如何实现不同反应性能物料间的优化组合,控制各自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深度是实现劣质原料高效转化的关键问题。FCC提供了我国燃料油市场约75%的汽油调和组分,但FCC汽油烯烃含量通常高达40–60 vol%,面对日益严格的汽油环保指标,如何高效改质FCC汽油是催化裂化面临的又一技术难题。本论文首先针对劣质原料转化难的问题,以焦化蜡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方案强化焦化蜡油的催化转化,深入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对焦化蜡油转化过程中的热裂化、氢转移等反应,硫氮平衡,硫、氮化合物转化化学,重油四组分转化率,催化剂酸量变化等的影响,并采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对反应后重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精细表征。研究发现,采用适当高温、大剂油比和短反应时间操作可以改变含氮化合物的反应路径,抑制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生焦,减缓催化剂的失活,促进原料中其它烃类的转化,进而将含氮化合物富集到重油馏分中。通过从焦化蜡油进料位置上方选择性回炼适当比例的轻汽油,可以为焦化蜡油转化和轻汽油改质提供各自适宜的反应条件,实现两个过程的耦合和对含氮化合物的控制转化,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目的产品产率的同时高效改质汽油。其次,为了减少汽油回炼改质过程的损失、提高汽油烯烃转化率,本论文在提升管中试装置上考察了轻汽油性质、反应时间和反应器结构对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汽油改质过程的系统评价方法,对不同反应过程进行量化比较。研究发现,一定量重馏分的存在可以提高轻汽油改质效率;相对短的反应时间有利于高效改质轻汽油;采用带有多喷嘴进料系统的新型变径结构提升管反应器,可显着提高烯烃转化率,减少汽油损失,优化氢分配。采用基于EMMS的多尺度CFD计算方法结合组分传输方程对新型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行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发现,汽油采用本文设计的旋流喷嘴进料可以提高油剂混合区的床层催化剂密度,促进注入汽油和反应器内油剂的快速、均匀混合,减轻汽油喷嘴高速射流引发的二次流,降低混合区内油气的返混程度,缩短汽油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最后,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物料进料方式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反应器的创新设计实现劣质原料的高效转化和汽油的高效改质。针对目前催化裂化掺炼焦化蜡油导致转化率大幅降低、产品选择性变差以及汽油回炼改质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焦化蜡油与常规原料分区转化,焦化蜡油高效转化与汽油改质耦合调控的两段协同(TSS)催化裂化新工艺思路。中试评价结果表明,TSS过程可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目的产品产率的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3.5个百分点。针对全加工劣质原料时存在转化率下降、多产柴油与提高转化率之间存在矛盾以及常规提升管反应器上汽油烯烃转化率低等问题,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器优化进一步完善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段从回炼油进料位置上方选择性回炼适当比例的轻汽油可以强化回炼油的催化转化,并在较小的损失下改质汽油。通过反应器结构和轻汽油进料喷嘴的优化,提高汽油反应区床层催化剂密度,强化油剂接触、反应,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汽油烯烃含量,还可促进重油的转化。由于二段回炼油的转化得到保证,一段可以采用较缓和的反应条件多产柴油。中试评价结果表明,新工艺过程相比常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过程,可在提高重油转化率,增加柴油和轻质油收率的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7个百分点。
黄富,彭国峰[8](2012)在《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技术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途径,包括选择合适的催化裂化工艺、应用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选择中质中间基FCC原料、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后处理等。简述了各种催化裂化工艺和降烯烃催化剂及助剂在部分FCC装置的应用效果。指出要实现油品的清洁化,应开发FCC汽油醚化工艺,建造汽油加氢、重整、异构化和烷基化装置。
苗兴东[9](2012)在《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文中认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这一情况和我国汽油池的特殊性,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工艺需要达到降烯烃幅度大,辛烷值损失小,高液收,和低硫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降低FCC汽油烯烃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工艺技术的改进等。通过上述措施,不仅降低了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运用这些技术还要结合各自装置的实际情况。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对汽油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比重,增加芳构化、烷基化、重整等汽油的比例。
柴元清[10](2011)在《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对国内外车用汽油质量的发展趋势和针对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本研究以上海石化公司生产满足欧Ⅳ/沪Ⅳ(S<50μg/g)清洁汽油的需要为背景,与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合作开展了催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研究了催化汽油中硫及烯烃的分布规律,确立了产品硫含量的关联式,明确了影响产品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汽油的切割点和轻重馏分的脱硫率,确定了对催化汽油进行轻重馏分切割,对轻汽油馏分采用碱液抽提脱硫、重汽油馏分采用加氢脱硫的技术路线来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考察了不同脱硫工艺、加氢催化剂对汽油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影响,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Ⅰ),并在上海石化进行了首次工业试验。结果表明,RSDS-Ⅰ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硫能力和较好的选择性,操作灵活可靠,可以根据原料硫含量变化和装置实际具体情况,通过轻重馏分切割点和加氢条件的合理调整来满足汽油硫含量达到欧洲Ⅳ要求。同时具有汽油收率高,氢耗小的优点。为进一步提高脱硫率的同时,减少汽油RON损失,本论文还开展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同RSDS-Ⅰ相比,RSDS-Ⅱ具有更好的脱硫选择性,在总脱硫率达到95%以上时,产品RON损失进一步降低。总之,RSDS-Ⅱ技术具有非常好的脱硫选择性,在深度脱硫条件下辛烷值损失小,完全可以满足生产欧Ⅳ/沪Ⅳ(S<50μg/g)清洁汽油的需要。RSDS-Ⅱ技术的工业应用成功将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其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油性质及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1.1.1 对CO、HC和 NOX排放的影响 |
1.1.2 对臭氧形成的影响 |
1.1.3 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
1.2 国内汽油质量标准现状及其与世界标准的差距 |
1.2.1 世界汽油质量标准现状 |
1.2.2 国内汽油质量标准现状和世界标准的差距 |
1.3 我国汽油生产特点 |
1.3.1 汽油烃类组成中烯烃含量高 |
1.3.2 汽油中烯烃合理利用困难 |
1.4 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测定方法 |
1.4.1 汽油烃类组成的测定方法 |
1.4.2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方法 |
1.4.3 小结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气相色谱法(GC)测定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条件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特征峰的选择对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影响 |
2.2.2 检出率对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影响 |
2.2.3 仪器参数对辛烷值的影响 |
2.2.4 气相色谱法(GC)的精密度验证实验 |
2.3 小结 |
第3章 基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条件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气相色谱法与多维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
3.2.2 烯烃分布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 |
3.2.3 烯烃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及汽油降烯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油 |
1.1.1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 |
1.1.2 汽油质量现状 |
1.2 改善汽油质量的途径 |
1.2.1 异构化 |
1.2.2 烷基化 |
1.2.3 芳构化 |
1.2.4 醚化 |
1.3 自稳定沉淀聚合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醚前汽油-MAH共聚及降烯烃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3 醚前汽油-MAH共聚物的制备 |
2.4 聚合物的测试与表征 |
2.4.1 共聚物的转化率 |
2.4.2 共聚物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
2.4.3 共聚物的化学组成 |
2.4.4 共聚物的降烯烃率 |
2.4.5 共聚物的红外表征 |
2.4.6 共聚物的形貌表征 |
2.4.7 共聚物分子量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反应介质 |
2.5.2 单体配比 |
2.5.3 单体浓度 |
2.5.4 引发剂浓度 |
2.5.5 引发剂种类 |
2.5.6 搅拌 |
2.5.7 聚合温度 |
2.5.8 聚合反应时间 |
2.5.9 共聚物的化学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催化裂化汽油-MAH共聚及降烯烃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3 催化裂化汽油-MAH共聚物的制备与降烯烃 |
3.3.1 催化裂化汽油与MAH直接反应 |
3.3.2 产物中致黑成分的确定 |
3.3.3 催化裂化汽油的预处理 |
3.3.4 催化裂化汽油-MAH共聚物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LC-MS液质联用 |
3.4.2 元素分析 |
3.4.3 GC-MS气质联用 |
3.4.4 共聚物的转化率 |
3.4.5 共聚物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
3.4.6 酸碱滴定法测定共聚物中酸酐含量 |
3.4.7 共聚物的降烯烃率 |
3.4.8 共聚物的红外表征 |
3.4.9 共聚物的形貌 |
3.4.10 共聚物分子量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催化裂化汽油与MAH直接反应结果 |
3.5.2 黑色反应产物成分确定 |
3.5.3 催化裂化汽油的预处理 |
3.5.4 预处理催化裂化汽油-MAH共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研究 |
1.2.1 多环芳烃自身转化行为 |
1.2.2 多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 |
1.3 劣质催化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开发现状 |
1.3.1 FRIPP的催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3.2 RIPP的蜡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4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
1.4.1 近年我国柴汽比的变化 |
1.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的一般性质 |
1.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途径 |
1.4.4 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加工利用途径的优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装置 |
2.1.1 富芳组分加氢装置 |
2.1.2 催化裂化微反评价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馏分切割 |
2.2.2 四组分测定 |
2.2.3 元素分析 |
2.2.4 红外光谱 |
2.2.5 核磁共振 |
2.2.6 催化剂制备 |
2.2.7 催化剂水热老化 |
2.3 反应产物分析 |
2.3.1 气体产物分析 |
2.3.2 液体产物分析 |
2.3.3 催化剂焦炭分析 |
2.4 催化材料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 |
2.4.3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富芳重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富芳重油的主要性质 |
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
3.3.1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性质变化 |
3.3.2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3.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3.4 催化剂活性基质在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中的作用 |
3.5 催化剂分子筛组成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的影响 |
3.5.1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5.2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及催化剂性质 |
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规律研究 |
4.3.1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2 反应压力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3 空速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4 氢油比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4 轻循环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行为对比 |
4.4.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4.4.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4.5 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LCO的催化裂化行为 |
4.5.1 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2 不同剂油比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3 催化剂活性衰减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5.4 催化剂焦炭污染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6 反应规律对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条件下反应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四氢萘在催化裂化温度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 |
5.3 四氢萘在USY及 ZSM-5 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历程 |
5.3.1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率的影响 |
5.3.2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路径的影响 |
5.3.3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产物分布的影响 |
5.4 低转化率下四氢萘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烷芳烃催化裂化高性能催化剂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环烷芳烃在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转化 |
6.2.1 催化剂活性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2 温度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3 剂油比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3 环烷芳烃在介孔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3.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3.3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3.4 介孔ZSM-5 分子筛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联分析 |
6.4 环烷芳烃在小晶粒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4.1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4.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4.3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5 环烷芳烃在ZSM-5 纳米团聚体上的转化性能 |
6.5.1 ZSM-5 纳米团聚体形貌结构的提出思路 |
6.5.2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制备 |
6.5.3 ZSM-5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 |
6.5.4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催化性能 |
6.6 加氢LCO在 ZSM-5 纳米团聚体助催化剂下的转化性能 |
6.6.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6.6.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度加氢轻循环油催化裂化生产芳烃及液化气的探索 |
7.1 前言 |
7.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特性 |
7.2.1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7.2.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
7.2.3 汽油中非芳烃组分及液化气组分性质 |
7.3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作为抽提料与DCC汽油抽提料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低碳烯烃与甲醛反应生产高辛烷值组分汽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降烯烃研究进展 |
1.2.1 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
1.2.2 优化FCC工艺条件降低烯烃含量 |
1.2.3 FCC汽油降烯烃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
1.2.4 催化裂化工艺 |
1.2.5 醚化技术 |
1.3 Prins反应 |
1.4 国内外Prins反应催化剂研究 |
1.4.1 直接热缩和 |
1.4.2 液体无机酸催化反应 |
1.4.3 固体酸催化剂 |
1.4.4 其他类固体酸 |
1.4.5 固体碱类催化反应 |
1.5 Prins反应的应用 |
1.5.1 利用Prins反应生成异戊二烯 |
1.5.2 醇类化合物 |
1.5.3 四氢吡喃衍生物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装置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1-己烯和甲醛的Prins缩合反应 |
2.3 产物的分离提纯及分析计算 |
2.3.1 薄层色谱法分离 |
2.3.2 柱层析分离 |
2.3.3 表征分析 |
2.3.4 产品的计算方法 |
2.4 合成产物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三章 1-己烯与甲醛Prins缩合反应研究 |
3.1 表征分析 |
3.1.1 色谱分析 |
3.1.2 产物的MS表征 |
3.1.3 4-丁基-1.3-二氧六环 H-NMR 谱图表征 |
3.2 优化工艺条件 |
3.2.1 原料对反应的影响 |
3.2.2 优化烯烃与甲醛比例 |
3.2.3 催化剂的筛选 |
3.2.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5 反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3.2.6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2.7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2.8 转速对反应的影响 |
3.3 催化裂化汽油 |
3.4 产物的理化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己烯和甲醛的Prins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
4.1 1-己烯与甲醛的Prins缩合反应动力学 |
4.1.1 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测定及模型的建立 |
4.1.2 内扩散的消除 |
4.1.3 外扩散的消除 |
4.1.4 1-己烯反应级数α的测定 |
4.1.5 甲醛反应级数β的测定 |
4.1.6 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测定 |
4.2 热力学的理论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FCC汽油降烯烃的研究现状 |
1.1.1 汽油组成及消费现状 |
1.1.2 汽油标准及烯烃危害 |
1.1.3 FCC汽油降烯烃技术 |
1.2 烯烃氢甲酰化技术 |
1.2.1 氢甲酰化反应概述 |
1.2.2 均相催化剂 |
1.2.3 多相催化剂 |
1.2.4 氢甲酰化反应机理 |
1.3 油品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研究进展 |
1.4 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经济意义 |
1.5 专利地图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装置和流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流程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概述 |
2.3.1 透射电镜(TEM) |
2.3.2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SEM-EDS) |
2.3.3 X射线衍射(XRD)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4 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
2.4.1 分析方法 |
2.4.2 评价指标 |
第3章 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的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FCC轻汽油的表征 |
3.3 铑膦配合物催化体系的活性研究 |
3.3.1 硫含量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3.3.2 铑膦催化体系的筛选 |
3.3.3 FCC轻汽油氢甲酰化反应 |
3.3.4 C_4-C_6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产物分析 |
3.4 氢甲酰化后FCC轻汽油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的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艺条件的优化 |
4.2.1 反应时间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2 反应温度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3 反应压力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4 催化剂浓度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5 膦铑比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6 搅拌速度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7 轻汽油量对氢甲酰化的影响 |
4.2.8 工艺条件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磁性颗粒固载铑催化剂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Fe_3O_4-Rh催化剂的研究 |
5.2.1 Fe_3O_4-Rh催化剂的制备 |
5.2.2 Fe_3O_4-Rh催化剂的表征 |
5.2.3 Fe_3O_4-Rh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反应 |
5.2.4 Fe_3O_4-Rh催化剂的再生循环性能研究 |
5.3 SPION-Rh催化剂的初步研究 |
5.3.1 超顺磁性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5.3.2 Fe_3O_4@DA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5.3.3 Fe_3O_4@DA@DPPBac@Rh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多级结构低硅ZSM-5沸石的合成及其烯烃芳构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汽油降烯烃技术 |
1.1.1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 |
1.1.2 催化裂化汽油醚化技术 |
1.1.3 汽油加氢精制技术 |
1.1.4 汽油烷基化技术 |
1.1.5 汽油芳构化技术 |
1.2 沸石分子筛的芳构化性能 |
1.2.1 沸石分子筛概述 |
1.2.2 不同拓扑结构沸石分子筛的芳构化性能 |
1.2.3 不同物性ZSM-5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 |
1.3 多级结构ZSM-5 沸石的制备与改性 |
1.3.1 多级结构ZSM-5 沸石的制备 |
1.3.2 ZSM-5 沸石的金属改性 |
1.4 ZSM-5 沸石催化烯烃芳构化反应机理 |
1.5 课题选择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选择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 |
2.1 试剂与实验设备 |
2.1.1 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ZSM-5 沸石的制备 |
2.3 沸石分子筛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吡啶红外光谱(Py-IR) |
2.3.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2.3.5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 |
2.4 芳构化反应性能分析 |
2.4.1 反应评价 |
2.4.2 反应产物分析 |
第3章 多级结构ZSM-5 沸石的合成 |
3.1 实验步骤 |
3.2 碱量对合成多级结构低硅ZSM-5 沸石的影响 |
3.3 铝源对合成多级结构低硅ZSM-5 沸石的影响 |
3.4 模板剂对合成多级结构低硅ZSM-5 沸石的影响 |
3.5 硅铝比对合成多级结构ZSM-5 沸石的影响 |
3.6 晶种法合成多级结构ZSM-5 沸石 |
3.6.1 晶种加入顺序的影响 |
3.6.2 晶种添加量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级结构ZSM-5 沸石的金属改性研究 |
4.1 原位水热合成含锌多级结构ZSM-5 沸石 |
4.1.1 硅铝比100的含锌ZSM-5 沸石 |
4.1.2 硅铝比50的含锌ZSM-5 沸石 |
4.1.3 硅铝比25的含锌ZSM-5 沸石 |
4.2 浸渍法合成锌改性多级结构ZSM-5 沸石 |
4.3 多级结构ZSM-5 沸石的锌、镍双金属改性研究 |
4.3.1 水热原位合成法锌、镍双金属改性ZSM-5 沸石 |
4.3.2 浸渍法锌、镍双金属改性ZSM-5 沸石 |
4.3.3 水热原位合成法锌改性和浸渍法镍改性ZSM-5 沸石 |
4.3.4 锌、镍双金属改性ZSM-5 沸石的酸性质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级结构ZSM-5 沸石催化 1-辛烯芳构化性能研究 |
5.1 不同锌含量ZSM-5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对比 |
5.2 不同硅铝比ZSM-5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对比 |
5.3 不同颗粒尺寸的含锌ZSM-5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对比 |
5.4 浸渍法与水热原位合成法锌改性ZSM-5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对比 |
5.5 不同改性方式制备的含锌、镍ZSM-5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 |
5.5.1 工业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 |
5.5.2 0.012Ni-0.032Zn-ZSM550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 |
5.5.3 0.012Ni/0.032Zn/ZSM550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 |
5.5.4 0.012Ni/0.032Zn-ZSM550 沸石的芳构化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强化的技术创新 |
1.2.1 关键装备技术创新 |
1.2.2 工艺技术创新 |
1.3 催化裂化汽油改质方法及工艺 |
1.3.1 利用催化裂化装置提升FCC汽油质量 |
1.3.2 利用加氢过程提升FCC汽油质量 |
1.3.3 利用其它非加氢过程提升FCC汽油质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2.1 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 |
2.2 产物分析方法 |
2.2.1 裂化气分析 |
2.2.2 烟气分析 |
2.2.3 液体产物分析 |
2.2.4 汽油、柴油和重油相关性质测定 |
2.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碳含量测定 |
2.3.2 微反活性测定 |
2.3.3 BET分析 |
2.3.4 NH_3-TPD分析 |
2.3.5 TPO-MS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二段组合进料重油及汽油混合温度计算 |
2.4.2 其它计算 |
2.4.3 补充说明 |
第三章 焦化蜡油反应规律及硫氮分布研究 |
3.1 前言 |
3.2 操作参数对焦化蜡油催化转化过程的影响 |
3.2.1 高温、大剂油比、短停留时间方案 |
3.2.2 长停留时间方案 |
3.2.3 高催化剂活性方案 |
3.2.4 不同方案对比分析 |
3.3 焦化蜡油催化转化过程中的硫氮平衡 |
3.3.1 硫和氮在液体产物中的分布 |
3.3.2 硫在各馏分中的分布及浓度 |
3.3.3 氮在各馏分中的分布及浓度 |
3.3.4 硫氮平衡 |
3.3.5 结焦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硫、氮的氧化过程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焦化蜡油催化转化与轻汽油改质过程的耦合 |
4.1 前言 |
4.2 焦化蜡油与轻汽油进料比例考察 |
4.3 组合进料过程与单独反应过程对比分析 |
4.4 汽油改质效果分析 |
4.5 组合进料过程对焦化蜡油的控制转化 |
4.5.1 组合进料过程中焦化蜡油反应条件的变化 |
4.5.2 产物分布及氮平衡分析 |
4.5.3 反应条件对氮化物吸附到催化剂的影响 |
4.5.4 重油中含氮化合物的ESI FT-ICR MS表征 |
4.5.5 组合进料过程对含氮化合物的控制转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催化裂化轻汽油改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减少汽油损失的理论分析 |
5.3 轻汽油馏程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4 轻汽油烯烃含量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5 停留时间对轻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6 反应器结构对轻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6.1 实验结果 |
5.6.2 氢平衡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的多尺度模拟 |
6.1 前言 |
6.2 模拟方法 |
6.2.1 气固流动模型 |
6.2.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6.2.3 停留时间分布计算方法 |
6.2.4 轴向扩散模型 |
6.3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的影响 |
6.3.1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区固含率的影响 |
6.3.2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区速度的影响 |
6.4 喷嘴结构对汽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劣质原料分区转化与汽油改质技术 |
7.2.1 工艺思路的提出 |
7.2.2 实验室中试评价 |
7.2.3 不同焦化蜡油配比加工过程比较 |
7.3 全加工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7.3.1 新鲜原料反应条件优化 |
7.3.2 回炼油反应条件优化 |
7.3.3 ―半待生剂‖的表征 |
7.3.4 常规提升管上的组合进料过程分析 |
7.3.5 反应器结构优化 |
7.3.6 轻汽油进料喷嘴优化 |
7.3.7 不同强化方法比较 |
7.3.8 实验室中试评价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FCC工艺条件 |
1.1 原料的选择 |
1.2 优化操作条件 |
1.3 采用汽油回炼技术 |
2 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 |
2.1 石科院研制的COR催化剂和MGD工艺[2] |
2.2 Engelhard公司开发Syntec-RCH降烯烃催化剂 |
2.3 Grace Davison开发的RFG催化剂[4] |
2.4 兰州石化公司研究院研制的LBO-l2催化剂[5] |
2.5 Akzo Nobel公司的TOM Cobra催化剂 |
2.6 Intercat公司开发的Pentasil/ZSMm5助剂 |
2.7 锦州石化公司和石科院联合研制的 LGO-A降烯烃助剂 |
3 降烯烃工艺 |
3.1 醚化技术 |
3.2 芳构化技术 |
3.3 加氢技术 |
3.4 异构化技术 |
3.5 选择性裂化技术 |
4 结 语 |
(10)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我国和世界汽油规范 |
1.2 我国汽油质量现状 |
1.3 降低汽油硫含量的作用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FCC原料加氢脱硫工艺 |
2.2 传统的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方法 |
2.3 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助剂 |
2.4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 |
2.5 吸附脱硫技术 |
2.6 水蒸气催化脱硫 |
2.7 生物催化脱硫 |
2.8 氧化脱硫 |
2.9 光催化脱硫 |
2.10 超声波脱硫 |
2.11 我国在催化汽油脱硫方法上取得的进展 |
2.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章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2 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开发和研究 |
3.2.1 催化汽油硫和烯烃分布规律 |
3.2.2 不同脱硫工艺对产品硫分布的影响 |
3.2.3 RSDS工艺路线和研究重点的确定 |
3.2.4 汽油轻重馏分切割点的确定 |
3.2.5 RSDS-1催化剂的开发 |
3.3 轻馏分碱液抽提脱硫工艺研究 |
3.3.1 FCC汽油轻馏分脱硫醇工艺条件的考察 |
3.3.2 碱液再生条件的考察 |
3.3.3 FCC汽油轻馏分抽提脱硫操作条件及产品性质 |
3.4 重馏分加氢脱硫工艺研究 |
3.4.1 温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4.2 空速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4.3 氢油比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4.4 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3.4.5 RSDS组合工艺条件的效果试验 |
第4章 RSDS工业应用试验 |
4.1 工业试验装置概况 |
4.2 装置标定 |
4.3 工业试验情况分析 |
第5章 RSDS-Ⅱ工业应用情况 |
5.1 工艺流程 |
5.2 标定情况 |
5.2.1 催化裂化汽油性质 |
5.2.2 稳定汽油的分馏 |
5.2.3 LCN碱液抽提部分 |
5.2.4 HCN加氢部分 |
5.2.5 RSDS-Ⅱ产品性质及产物分布 |
5.2.6 标定期间装置消耗 |
5.3 RSDS技术工业应用结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其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D]. 苏怡.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2]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及汽油降烯烃研究[D]. 陈慧彬.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D]. 辛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4]低碳烯烃与甲醛反应生产高辛烷值组分汽油技术研究[D]. 陈晓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铑膦配合物催化FCC轻汽油氢甲酰化降烯烃的研究[D]. 杨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多级结构低硅ZSM-5沸石的合成及其烯烃芳构化性能研究[D]. 潘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D]. 张金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技术进展[J]. 黄富,彭国峰.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2(08)
- [9]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苗兴东. 广州化工, 2012(07)
- [10]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D]. 柴元清.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