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江县丹参产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康琪,陈杨,邹文俊[1](2020)在《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存在申请系列地理标志的力度不够、基于现有相关法律保护体系而以多种途径对之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意识不足等问题。鉴此,国家知识产权监督管理部门应统一负责地理标志的使用与监管,在新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下专设体现其药用特色道地药材的申请类别;省级药品监督部门应会同中医药监管部门共同制定《四川道地药材标准的指导原则》,鼓励地方政府与第三方组织制定具体道地药材的行业标准;应构建以省级产业协会为主导的川产道地药材认证评价与认证标准示范模式;应基于现有保护体系制度进行防御性保护,分阶段分区域对川产道地药材实施全面的地理标志保护。
孟虎彪[2](2020)在《药材“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知识库构建与知识发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地药材”是中药质量评价的原创综合性指标,具有优形、优质、优效特征。经历了 30余年,道地药材现代研究已产生了大量的文献数据,包括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类型,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内容分散、结构不一等特点,且各特征数据类型之间,彼此孤立或联系较少。由于道地药材的形成受到种质、生态、加工方式、人文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搜集、整理、存储、管理、挖掘、利用道地药材各种类型特征数据,使其标准化、数字化,将有助于推动道地药材的现代研究和应用。本论文利用知识库构建技术具有知识抽取、清洗、融合、分类、表达和推理等优点,结合道地药材特征数据特点,基于1999年以来CNKI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34种道地药材的文献,在搜集、筛选、整理具有道地药材特征文献的基础上,整合文献中道地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生态特征和遗传特征数据,并将上述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基于传统经验和文献数据构建涵盖多种类型数据的药材“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知识库,实现道地药材特征知识、图片等数据的集成、展示、存储、删改、上传和下载等功能。该知识库将面向中医药科研人员、药材种植加工及流通企业、药材质量监管机构以及临床医生等,提供道地药材信息共享与发布。在基于知识库以及道地药材特征数据集成的基础上,以传统中药材品质评价“辨状论质”中“辨色论质”为主题进行知识发现示范研究。具体包含以下五个部分:1.录入数据项与数据元设计首先,以产地为核心对CNKI知网期刊数据库文献中药材特征数据进行整理,并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区域规划以及《中药资源空间信息网格数据库》相关信息,设计了道地药材特征录入数据项,用于进行不同来源数据的清洗以及知识的融合。录入数据项包含文本、数字、字母等格式类型,可分为通用数据项和特征数据项。其中:(1)通用数据项39项,包含药材的ID、现代品种名称编号、现代品种名称、样品名称编号、样品名称、采样时间、采样人、产地名称及编号、GPS信息、采购时间/提供时间、药材市场/提供单位名称、药材批次、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中英文题名及期刊来源的相关信息;(2)性状特征数据项113项,包含药材基原以及不同入药部位(根及根茎、花、茎木、皮、叶、果实、种子)的形状、大小、质地、色泽、气味、表面特征、断面特征、其他特征,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鉴别要点及图片,经验药工姓名、单位、职称及工作年限等相应信息;(3)显微特征数据项69项,包含药材的3种显微类型特征(横纵切面显微特征、表面显微特征、粉末显微特征)、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鉴别要点描述、显微图片(药材、表面显微、横纵切面显微、粉末显微、鉴别要点对比)及相关信息(编号及拍摄角度)等数据;(4)生态特征数据项118项,包括药材产区的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居群面积、栽培面积、土壤特征(容量、pH、重金属元素、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含量)、气候特征(温度、降水)、根际微生态(根际细菌优势种、真菌总数、根际真菌优势种)等数据;(5)遗传特征数据项25项,包括药材使用的分子标记类型(RAPD、SSR、ISSR、SNP、AFLP、DNA特征片段、其他)、分子标记数量、引物名称及序列信息、PCR反应体系和程序、PCR结果说明及图片等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项编写录入特征加工手册和录入特征加工表,为道地药材特征数据录入提供依据。2.知识库构建在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库的系统架构设计,其包含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把道地药材、入药部位、特征数据等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抽象为E-R(Entity Relationship)模型。逻辑结构设计则是把E-R(Entity Relationship)模型转换成二维数据表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行知识的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开发,形成道地药材知识集成、共享和发布的平台。3.数据元的录入与分析收集、筛选、整理1999年以来公开发表文献中有关34种道地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生态特征和遗传特征数据,并按照录入特征加工手册要求将特征数据录入至相应的录入特征加工表中。录入药材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药材、果实类药材、茎木类药材、花类药材、皮类药材,共涉及30个属的55个物种,数据元7261条,录入文献808篇,记录产地900个,涉及期刊291种,第一作者研究单位696个。按照品种及其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对文献和录入数据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传统道地产区和文献出现高频产区,对道地药材研究现状和现代产区变迁情况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对录入文献发表时间进行分析,1999-2019年期间,性状特征研究年平均论文数量22.55篇,但2015年后发文量极少;显微特征研究年平均论文数量6.35篇,其中以2010-2015年间发文量较高;生态特征研究年平均论文数量6.40篇,其中以2014-2016年间发文量较高;遗传特征研究起步较晚,年平均论文数量5.10篇,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根及根茎类、果实类、茎木类、皮类、花类、种子类、叶类药材性状特征数据,基本包含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断面等特征,与传统药材质量评价的“形、色、质、气、味”一致。药材显微特征研究主要以横/纵切面显微为主,粉末显微次之;药材类型不同,研究重点亦有所侧重。遗传特征数据表明,目前药材使用的分子标记以SSR、RAPD最为常用,且在已录入的32种道地药材中SNP使用较少,说明SNP分子标记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3)通过对录入文献中药材产区按照出现频率高低进行整理,并将高频产区与道地药材传统道地产区进行对比,发现现代产区变迁呈现以下特点:随着药材栽培面积的扩大,部分药材产区的分布已相当广泛;高频产地与其传统道地产地存在变化,部分药材的产区不断以道地产区为核心向周围辐射发展;药材产区的分布也可能受到品种的影响。因此,产区的变迁可能与古今生态环境变化、人员交流、对中药资源的需求等多种因素有关。(4)以丹参为例,比较高频产区(河南省卢氏县、栾川县、灵宝市,山东省莒县、平邑县)与传统产区(四川省中江县)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中江县土壤pH偏碱性、年均温度较其他产地高、年降雨量也较其他产地丰沛、质地主要是砂质土,推测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根的生长和道地丹参的形成。4.知识发现以“辨色论质”为主题,利用道地药材特征知识库进行知识发现示范研究。首先通过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收录药材使用色泽指标情况,发现含有色泽指标的药材277种,并根据颜色大致分为9大类。结合知识库中药材特征相关颜色数据,发现药材颜色量化数值与药材相关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药材颜色指数可作为评价药材质量的指标之一;并对34种药材的颜色、颜色所在部位和Lab值进行整理,总结出34种药材可作为评价药材质量的色泽候选指标。在此基础上,选择北芪为对象,分析其“金井玉栏”特征与颜色值的关系。对不同产地蒙古黄芪韧皮部和木质部的颜色值进行测量,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样品间木质部b、韧皮部L、木质部与韧皮部L差值呈现显着性变化,说明利用颜色数值可以有效的对“金井玉栏”特征进行表征,且L值可能是导致“金井玉栏”对比鲜明的主要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的L或a、b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推测两部位“颜色”相关成分及变化规律相同;且L与b变化趋势相反,推测L颜色成分与b颜色成分受到拮抗调控的影响。黄芪横断面颜色数值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山西产地黄芪“金井玉栏”特征较其他产地鲜明,说明颜色值可作为快速评价北芪特征的指标。聚类结果中内蒙古武川(WC)单独聚为一类,其它四个产地聚为一类,推测水分是导致内蒙古武川所产黄芪横断面颜色与其它产区差异较大的原因。
曹文亚[3](2020)在《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认为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是伴随工业发展,农业逐渐非农化、农村人口集聚变为城市人口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源环境则是提供给人类最基本资源物质和生存环境的有机载体。二者作为人地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城镇化的推进对自然系统的扰动与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近年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暴露出人地关系发展中的不协调发展。四川省作为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大省,探明四川省县域尺度的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各省份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出发,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战略部署,探索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二者空间耦合路径判断其是否满足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定位,对四川省今后城镇化的推进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的空间耦合趋势,本文以四川省183个区(市)县为研究样本,基于2005、2010、2015年四川省县域内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GeoDa、EViews、SPSS等技术软件平台,通过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生态足迹和碳足迹模型,测算出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综合资源环境压力水平,采用空间耦合探索性分析探索出二者之间的空间耦合特征并基于3个时间节点内其空间耦合演化路径进行分区,最后再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索出二者在空间计量上的关系,并针对未来各县协调城镇化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矛盾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空间集聚特征日趋显着。四川省各县(市、区)在2005、2010、2015年3个研究时间段内,城镇化水平逐次提升,其中2005-2010年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低水平-高速度”发展,2010-2015年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较低速度”发展,第二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略低于第一个时间段。从空间维度来说,不同等级城镇化水平的区县分布集中效应逐渐显现,圈层结构、团面结构逐渐显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高等城镇化水平的区(市、县)多集中分布于成都平原、川南安宁河流域以及川东北地区,多划分在城镇开发区内,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市、区)多分布于川西高原及川中部地区,多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2)资源环境压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从四川省层面来说,2005年四川省整体呈现出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水平特征。2010年四川省压力整体表现为以低压力水平为主,但资源环境压力较2005年略微提升。2015年四川省低压力水平的县(市、区)占比43.72%,高资源环境压力水平的县(市、区)占比12.57%,较2005年提升8.2%。两个时间段内,资源环境压力均呈低速提升状态。空间分布上,高资源环境压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以东区域,且呈现出团状扩张趋势,集聚效应显着。高资源环境压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开发区和部分农产品主产区;低资源环境压力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南地区和川北丘陵地区。(3)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路径演化分区可分为6种类型。其中城镇开发区内6种演化分区类型同时存在,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Ⅰ的县(市、区)共21个,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的县(市、区)共25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的县(市、区)共13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的县(市、区)共9个,低水平高压力预警区的县(市、区)共7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的县(市、区)共16个;农产品主产区内共有5种分区类型,其中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共有5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共有4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共有4个,低水平高压力预警区的县(市、区)共有1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共有2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共有4种分区类型,其中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共有2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共有4个县(市、区),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共有4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47个。(4)政策建议。四川省应继续打造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将“三线一单”贯穿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对于城镇开发区,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分流大型工业企业,注重人民生活环境的提升,引领其他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应稳步推进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产品之路,保障全省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应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为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迈出关键一步。
陆天天[4](2019)在《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材作为中医药流传至今的宝贵财富,不仅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还由于副作用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发展中药材产业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等成效明显。中江县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药材基地,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江县紧跟国家政策,花大力气发展中药材产业,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绩。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中江县中药材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太理想,尤其是对经济带来的贡献度不高,目前中江县脱贫攻坚形式严峻,通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自身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且迫在眉睫,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中药材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江县也迎来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通过分析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对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中药材和中药材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从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方面构建理论框架,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分析中江县中药材产业近年来发展的状况、取得的成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逐条提出对策和建议。近年来,中江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取得了一些成效,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不断规范、产业潜力不断被挖掘、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助力脱贫成效不断彰显。成效显着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势头不够强劲、规范化种植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销售渠道不畅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足、配套产业挖掘不充分等。针对以上问题逐一分析原因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大产业扶持、加强产业引导、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市场体系、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生态旅游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推动中江县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朱玉婷[5](2017)在《四川中江县农业产业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任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特色与发展方向,促进优势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中江县的农业产业布局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农业产业布局的研究动态及理论基础,在深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中江县的自然经济条件、空间资源发展条件、农业产业发展条件等方面对中江县农业产业布局进行研究。中江县是我国农业大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不足、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中江县农业发展现状,对中江县农业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中江县空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中江县粮食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本地水资源严重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均用水量少、较集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交通、地质、农田保护、生态和建设性8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江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将中江县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根据中江县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农业生产状况分析了中江县农业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及主要特征并指出其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基于这些问题及特点,确定了粮油、中药材、蔬菜、食用菌、水果和蚕桑为六大优势产业,在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中江县农业产业布局以及农业空间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优化,按照“三片两轴多点”的总体布局,将中江县农业产业优化布局为“两园五带多基地”的空间发展格局,使中江县农业空间资源得到合理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黄勇,张红瑞,周燕,李贺敏,王丰青,曹金斌[6](2017)在《不同立地类型和土壤类型对“裕丹参”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大田种植和盆栽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的立地类型(平地、阳坡、阴坡和坡地)和土壤类型(砂土、壤土和黏土)对产自河南省方城县的"裕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裕丹参"的各项生长和根系产量指标以及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有明显差异。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平地、阳坡和坡地种植的"裕丹参"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均逐渐降低,而阴坡种植的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但在不同立地类型下,单株根系干质量和丹酚酸B含量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丹参酮Ⅱ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采收期,平地种植的"裕丹参"的单株地上部干质量、单株根系干质量和鲜质量以及根系鲜产量均最高,平地和坡地种植的"裕丹参"根直径较大,阳坡种植的"裕丹参"根长最长,阳坡和坡地种植的"裕丹参"单株根数、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也较高,而阴坡种植的"裕丹参"的各项生长和根系产量指标以及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最低。在不同类型土壤中,"裕丹参"的根系性状和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总体上差异显着,其中,用砂土种植的"裕丹参"的根直径、根长、单株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最高,但单株根数最少;用黏土种植的"裕丹参"根系生长总体最差,但单株根数最多;用壤土种植的"裕丹参"根系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则最低。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裕丹参"适宜种植于砂土的坡地或阳坡。
高星[7](2016)在《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耕地质量的高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除了“人多地少”之外,耕地质量偏低正成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挑战。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土地整治项目关键技术研究有助于推进土地整治,促进耕地保护工作由数量管控向实行数量、质量、生态全面管护转变,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提升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基础,对耕地质量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剖析了耕地质量的特性,认为耕地质量由自然质量、工程质量和管理质量构成。通过对各项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指出了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因素改造的可行性。在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障碍因素的总结基础上,针对有效土层厚度、土体构型、土壤障碍层以及表土质地等四项土壤障碍因素分别提出了工程改良方法和施工工艺,补充完善了土地整治工程体系。在对现行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的内容与程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行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体系基础上的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设计融合路径。在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目标可控化设计思路下,针对农用地分等基础数据的滞后性,研究了项目区耕地质量更新调查技术;为准确评价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分等与定级结合的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重估技术;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因子潜力提升的预评价法,构建了耕地质量等级可实现潜力测算模型;根据因素经整治可实现潜力,研究了基于潜力指数组合的工程类型区划分技术;探索了不同投入和预设等别下的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目标拟定程序。实现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的调查、评价、潜力测算、工程类型分区和目标拟定程序的一体化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关键技术。以四川省中江县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布设38个采样点,对有效土层厚度、剖面构型、坡度、岩石露头度,灌溉保证率与排水条件等5个因素更新调查;以更新调查成果对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重估,并与原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项目区国家自然等有12个分等单元下降了一个等别,国家利用等有2个分等单元下降了一个等别;测算了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可实现潜力,按照面积加权统计,项目区国家自然等平均可实现潜力为0.84个等,国家利用等可平均可实现潜力为0.62个等,耕地质量级别平均可实现潜力为0.72个级别;划分了基于1有效土层厚度增厚工程-2灌溉工程区等三类工程类型区。
兰英[8](2016)在《丹参根系分泌行为的研究》文中提出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是药用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具有广泛的土壤适应性,在多种土壤环境中均能形成道地药材。表明丹参与土壤环境互作机制在阐释药材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环境交流的媒介,在调节植物营养吸收、防治土传病害、缓解环境毒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课题组发现丹参品质受遗传和环境双重作用的基础上,以丹参组培苗为实验材料,收集水培、盆栽和大田栽培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氨基酸分析仪、GC-MS、HPLC技术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丹参根系分泌物(多糖、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性组分及有机酸)的变化,比较不同种源丹参和土壤交互栽培下根系分泌物的异同,探讨丹参根系分泌行为与培养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探索根系分泌物的生态和生理学意义,建立根际营养的调控技术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3个种源丹参组培苗快繁体系,并通过大田栽培实验证明了其遗传稳定性。以丹参幼叶为外植体,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考察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不定根产生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2.0 mg-L-1 6-BA+1.0 mg-L-1 NAA;最佳丛生芽分化培养基是MS+1.0 mg·L-1 6-BA+0.1 mg·L-1 NAA;最佳不定根诱导培养基是1/2MS+0.2 mg·L-1 NAA+0.5 mg·L-1 IBA。山东临朐、河南南阳和四川中江三地丹参的组培苗,经盆栽和大田移栽后,生长健壮,均保持了植株原有的性状特征。(2)丹参根系分泌物中包含多糖、氨基酸、蛋白或多肽、挥发性组分及有机酸类。实验结果表明,根际多糖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根系分泌的游离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等;酸水解氨基酸较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增加,新增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与根际土中蛋白水解氨基酸组成相同。其中半胱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是不同栽培模式下共有的氨基酸,为丹参正常分泌氨基酸,与环境无关,其余氨基酸则因丹参种源及培养环境不同而差异较大。丹参根系分泌的挥发性组分包括烃、醇、酯、酚、醛、酸、胺类,且以烃类、醇类、酯类组成最为丰富,含量较大。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甲酸、苹果酸、丙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3)丹参根系分泌行为主要受土壤环境的影响。相同种源丹参在不同土壤中栽培后,根际土中戊聚糖和己聚糖总体呈现从河南土、四川土、山东土盆栽及大田栽培依次增加的趋势,与空白土壤变化规律一致;表明根际土中多糖主要受土壤环境微生物的影响。根际土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与多糖变化趋势相同,除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外,各种氨基酸含量从四川土、山东土、河南土盆栽依次降低,其余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则因盆栽土壤不同存在种类差异,表明这6种氨基酸的分泌主要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而根际土中蛋白水解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较游离氨基酸明显增加,但不同土壤栽培后的根际土中各氨基酸仅表现为含量变化,百分比则较稳定,总体与空白土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土壤环境主要影响根系蛋白的分泌量,而对其组成影响不大。而根际土中有机酸结果显示,除草酸、酒石酸外,河南和四川丹参各有机酸含量为山东土盆栽>河南土盆栽>四川土盆栽,而山东丹参各有机酸含量变化相反,且3种丹参根际土中甲酸、苹果酸、丙二酸、乳酸因不同盆栽土壤变化较大。而水培试验显示,纯水培条件下,酸水解氨基酸、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高于1/2MS培养液,且除组氨酸及山东丹参的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增加外,其余氨基酸百分含量均下降,表明丹参根系分泌氨基酸、肽类和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的差异与环境营养状况有关。(4)丹参根系分泌行为也与丹参遗传特性有关。相同土壤栽培不同种源丹参后,总体上表现为河南丹参根际土中己聚糖、戊聚糖、总多糖最高,四川次之。同样,水培条件下,不同种源丹参纯水培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酸水解氨基酸百分比均有所差异;而1/2MS培养液中酸水解氨基酸在不同种源丹参间差异更大,其中山东丹参仅检出7种酸水解氨基酸,而河南和四川丹参共检出14种水解氨基酸,且二者含量相近,均高于山东丹参,表明河南和四川丹参种源特性相似。而土培环境下,根际土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因丹参种源不同存在差异。根际土蛋白水解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在不同种源间百分含量差异较大,表明这些氨基酸及其相关蛋白质表现出种源差异。而根系挥发性组分在不同种源丹参中组成及百分含量也不相同。而纯水培丹参根系分泌有机酸中草酸含量因不同种源丹参差异较大,且山东丹参特有甲酸,河南和四川丹参特有苹果酸;而1/2MS培养时,不同种源丹参根系分泌氨基酸种类差异不大,含量表现为从河南丹参、山东丹参、四川丹参依次降低的趋势,而丙二酸变化相反。土培时,丙二酸、甲酸、苹果酸的分泌行为受丹参种源影响较大。可见,丹参根系分泌氨基酸、肽类和蛋白质、挥发性组分及有机酸的行为也表现出遗传特性,营养胁迫促进了氨基酸、蛋白及部分有机酸的分泌。综上所述,丹参根系分泌行为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调控,营养胁迫促进了丹参根系分泌氨基酸、蛋白及有机酸类。表明丹参根系分泌行为与土壤养分调控有关,且不同基因型丹参调节机制不同。进一步提示环境引起根系分泌行为的变化,可能是中药品质环境饰变的根际生态生理行为机制。这为探讨丹参根系分泌物对不同土壤适应机制和根际行为对中药品质形成的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章,王强锋,杨红,郎伯涛,杨季声,李洁,刘燕,张俊,陈翠平,陈强[9](2014)在《四川中江丹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PCR-DGGE分析》文中认为以中江县患病丹参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正常生长丹参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基础上,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土壤真菌类群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丹参土壤相比,患病丹参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60%、52%、18%、18%和45%。PCR-DGGE分析表明,连作导致患病丹参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类群差异变小;对代表性条带克隆测序,结果表明Acremonium sclerotigenum,茎点霉属(Phoma sp.),Phialocephala fortinii和Chaetomium sp.为土壤中优势类群。说明土壤肥力退化及致病真菌是造成丹参连作障碍的原因。
赵志刚[10](2014)在《丹参生长规律和栽培方式及加工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栽培丹参已成为丹参药材的主要来源,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质量存在差异。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可控是其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因此,控制药材质量必须从药材生产的源头抓起,而种植管理和产地加工是影响栽培中药材质量的两个关键环节。任何一种药用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品种特性,生长规律和营养及需肥特点,并且药材质量的最终形成需要独特的产地加工方法。本研究以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为核心,围绕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系统研究:(1)丹参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规律;(2)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不同加工方法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规律在整个生育期内,丹参根部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折干率呈“M”形变化;相同类别活性成分具有较相似的变化规律,4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单株总量的最大值多出现在8月至9月,而在传统采收期,即枯黄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发现,翌年丹参萌芽过程中各成分含量及单株总量又逐渐升高。丹参种植2年于枯黄期采收,药材产量较种植1年于萌芽前采收虽有小幅提高,但活性成分含量多有降低。综合考虑丹参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丹参宜种植1年采收,最佳采收期为春季萌芽前。2、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生长及药材产量具有较大影响无论平作还是垄作,密度对丹参根部形态具有较大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大,丹参根长、根粗、根鲜重均呈降低趋势,高密度与低密度间差异显着(p<0.05);密度能够显着影响不同规格根条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细根条所占比例增多,粗根条所占比例减少,高密度与低密度间差异显着(p<0.05)。综合本试验分析,平作最佳种植密度为16.7株/m2,即以行株距30cm×20cm定植;垄作最佳种植密度为16.7株/m2,即以行株距60cm×10cm定植。3、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切段样品干燥,阴干及低温(40-60℃)烘干,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均高于晒干及80℃、100℃烘干,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阴干方式最高,不同温度烘干处理间无显着(p>0.05)差异;对于整株样品干燥,阴干丹参中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显着(p<0.05)高于晒干,二者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无显着(p>0.05)差异。采用晒干和阴干方式干燥,以整株药材干燥优于切段后干燥。从各活性成分含量、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阴干或低温(40-60℃)烘干为宜。4、“发汗”对丹参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丹参在“发汗”过程中,迷迭香酸、隐丹参酮的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发汗”天数间差异不显着;丹酚酸B的含量随着“发汗”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发汗”4d其含量最高,为4.83%;丹参酮ⅡA的含量随着“发汗”时间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发汗”6d含量降至最低,5d、6d、7d含量无显着(p>0.05)差异,而与“发汗”1-4d差异显着(p<0.05)。与未“发汗”相比,丹参经“发汗”5-7d,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5、丹参在产地趁鲜切制是可行的在含水量为36%-23%时切制,丹参鲜切片断面基本不变色,干燥(40℃烘干)后,切片外观平整,断面白色,与传统方法切制所得切片外观相近。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丹参在含水量为35.66%时鲜切,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显着(p<0.05)高于传统切片;在含水量为23.23%时鲜切,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除隐丹参酮无显着(p>0.05)差异外,其余成分均显着(p<0.05)高于传统切片。因此,本试验结果认为丹参采收后于产地趁鲜切制是可行的。
二、中江县丹参产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江县丹参产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方式 |
(一)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保护 |
(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
(四)小结 |
三、讨论与建议 |
(一)重构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统一地理标志的使用与监管,设立道地药材类别,体现其药用特色 |
(二)制定四川道地药材标准,开展川产道地药材认证评价与认证标准示范研究 |
(三)基于现有保护体系制度,进行防御性保护,分阶段分区域对川产道地药材实施全面的地理标志保护 |
(2)药材“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知识库构建与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道地药材研究进展 |
2. 知识库研究进展 |
3. 中医药知识库研究进展 |
4. 本论文的思路设计 |
第二章 录入数据项与数据元设计 |
2.1 通用数据项 |
2.1.1 品种 |
2.1.2 样品及产地 |
2.1.3 参考文献 |
2.2 性状特征数据项 |
2.2.1 文字数据项 |
2.2.2 图片数据项 |
2.2.3 鉴别数据项 |
2.3 显微特征数据项 |
2.3.1 显微特征文字数据项 |
2.3.2 显微特征图片数据项 |
2.3.3 显微特征仪器数据项 |
2.4 生态特征数据项 |
2.4.1 文字数据项 |
2.4.2 生态特征图片数据项 |
2.5 遗传特征数据项 |
2.5.1 遗传特征实验方法数据项 |
2.5.2 遗传特征PCR数据项 |
2.6 金银花特征数据的提取与录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药材特征的知识库构建与架构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知识需求 |
3.1.2 功能需求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2.1 概念结构设计 |
3.2.2 逻辑结构设计 |
3.3 系统开发 |
3.3.1 系统开发工具 |
3.3.2 系统功能 |
3.3.3 数据管理和共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库数据元录入与分析 |
4.1 数据元的收集与筛选 |
4.2 数据元的整理与录入 |
4.3 数据元录入结果分析 |
4.3.1 品种及其特征 |
4.3.2 录入文献发表时间分析 |
4.3.3 性状数据分析 |
4.3.4 显微特征数据分析 |
4.3.5 遗传特征数据分析 |
4.4 录入文献道地药材产区分析 |
4.5 产区生态特征比较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中药“辨色论质”的知识库知识发现研究 |
5.1 基于特征数据库的药材传统质量评价信息整理 |
5.1.1 《中国药典》中药材色泽指标情况 |
5.1.2 基于特征数据库挖掘34种药材色泽特征信息 |
5.2 不同产地黄芪颜色数量分类研究 |
5.2.1 材料和方法 |
5.2.2 仪器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可能创新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主体功能区划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城镇化水平测算及时空差异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G1_反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 |
4.1.3 指标体系构建 |
4.2 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测算结果 |
4.3 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变分析 |
4.3.1 城镇化水平时序演变分析 |
4.3.2 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
5.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足迹压力的测算 |
5.1.1 生态足迹理论相关指标 |
5.1.2 传统生态足迹的改进 |
5.1.3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
5.1.4 生态承载力测算结果分析 |
5.1.5 四川省县域内生态足迹压力特征分析 |
5.2 基于碳足迹模型的碳足迹压力测算 |
5.2.1 碳足迹压力测算理论基础 |
5.2.2 碳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
5.2.3 四川省县域内碳足迹压力特征分析 |
5.3 四川省县域内资源环境压力时空演变 |
5.3.1 资源环境压力测算 |
5.3.2 资源环境压力时序变化 |
5.3.3 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及分区研究 |
6.1 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趋势特征 |
6.2 基于象限法的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耦合分区 |
6.3 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6.4 城镇化推进及资源环境压力管控建议 |
6.4.1 城镇开发区发展建议 |
6.4.2 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建议 |
6.4.3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建议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四川省2005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
附录 Ⅱ 四川省2010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
附录 Ⅲ 四川省2015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
附录 Ⅳ 四川省2005、2010、2015 年生态足迹测算表 |
附录 Ⅴ 四川省2005、2010、2015 年生态承载力测算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药材 |
2.1.2 中药材产业 |
2.2 理论概述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 |
3.1 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
3.1.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
3.1.3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
3.1.4 中药材总产量逐年增长 |
3.1.5 面临良好的市场环境 |
3.1.6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
3.2 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 |
3.2.1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
3.2.2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不断加强 |
3.2.3 不断挖掘产业潜力 |
3.2.4 新经营主体不断增长 |
3.2.5 助力脱贫成效不断彰显 |
4.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产业基础建设薄弱,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4.2 种植布局零星,规范化种植水平低 |
4.3 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
4.4 缺乏支柱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
4.5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销售渠道不畅通 |
4.6 国内外竞争激烈,产业整体竞争力不足 |
5.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
5.1 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扩大投资比重 |
5.2 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引导,实现规模化种植 |
5.3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强化人员队伍建设 |
5.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
5.5 完善市场体系,多种产业协同发展 |
5.6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致谢 |
(5)四川中江县农业产业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产业布局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业布局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
2.2 农业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产业布局理论 |
2.2.3 农业生态学理论 |
2.2.4 农业经济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3.1 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资源概况 |
3.2 人口现状 |
3.2.1 人口概况 |
3.2.2 人口分布 |
3.3 空间资源 |
3.3.1 自然空间 |
3.3.2 生活空间 |
3.3.3 产业空间 |
3.3.4 空间结构 |
3.4 产业布局 |
3.4.1 综合经济现状概况 |
3.4.2 现状特征 |
3.4.3 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江县农业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县域城乡用地现状 |
4.2 农业产业现状 |
4.2.1 农业发展现状 |
4.2.2 农业产业布局现状 |
4.2.3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中江县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遇 |
4.3.4 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江县农业空间发展潜力评价 |
5.1 县域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
5.1.1 指标体系构建 |
5.1.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5.1.3 确定指标权重 |
5.2 空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
5.2.2 水资源承载力 |
5.3 县域用地适宜性评价 |
5.3.1 评价要素及评价标准 |
5.3.2 分项评价 |
5.3.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江县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
6.1 农业产业布局分析 |
6.1.1 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农业生产状况 |
6.1.2 农业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及主要特征 |
6.1.3 农业产业布局与县域发展的联系 |
6.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功能定位 |
6.2.1 布局优化的原则 |
6.2.2 总体目标与思路 |
6.3 农业空间发展优化布局 |
6.3.1 县域产业空间总体布局 |
6.3.2 农业特色与发展方向 |
6.3.3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 |
6.4 优化结果的综合性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
6.4.1 优化结果分析 |
6.4.2 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不同立地类型和土壤类型对“裕丹参”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立地类型选择及种植方法 |
1.2.2 土壤类型选择及种植方法 |
1.2.3 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立地类型对“裕丹参”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2.1.1 对单株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的影响 |
2.1.2 对根系产量性状的影响 |
2.1.3 对根系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2.2土壤类型对“裕丹参”根系性状和根系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2.2.1 对根系性状的影响 |
2.2.2 对根系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7)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3.1 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
1.3.2 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1.3.3 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研究进展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耕地 |
2.1.2 土地整治 |
2.1.3 土地整治项目 |
2.1.4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生产潜力理论 |
2.2.3 作物栽培学理论 |
2.2.4 土壤肥力理论 |
2.2.5 区位理论 |
2.2.6 木桶理论的“短板”学说与“长板”学说 |
2.3 本章小结 |
3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 |
3.1 耕地质量内涵 |
3.1.1 耕地质量定义 |
3.1.2 耕地质量特性 |
3.1.3 耕地质量构成 |
3.1.4 耕地质量提升的阶段 |
3.2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3.2.1 分等定级备选因素 |
3.2.2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特性分类 |
3.3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因素影响分析 |
3.3.1 土地平整工程 |
3.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
3.3.3 田间道路工程 |
3.3.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3.3.5 土壤改良工程 |
3.3.6 因素改造可行性分析 |
3.3.7 区域耕地质量提升障碍因素 |
3.3.8 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土壤改良关键工程技术研究 |
4.1 概述 |
4.1.1 土壤改良关键工程识别 |
4.1.2 土壤改良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
4.2 有效土层厚度增厚工程 |
4.2.1 基本概念 |
4.2.2 工程方法 |
4.2.3 施工工艺 |
4.3 土体构型改良工程 |
4.3.1 基本概念 |
4.3.2 工程方法 |
4.3.3 施工工艺 |
4.4 土壤障碍层消除工程 |
4.4.1 基本概念 |
4.4.2 工程方法 |
4.4.3 施工工艺 |
4.5 表土质地改良工程 |
4.5.1 表土质地的基本概念 |
4.5.2 工程方法 |
4.5.3 施工工艺 |
4.6 本章小结 |
5 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项目设计研究 |
5.1 现行的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分析 |
5.1.1 内容与程序分析 |
5.1.2 关键阶段分析 |
5.1.3 发展方向分析 |
5.2 农用地分等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与不足 |
5.2.1 农用地分等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 |
5.2.2 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应用的不足 |
5.2.2.1 基础数据的时效性 |
5.2.2.2 比例尺的协调性 |
5.2.2.3 缺乏耕地质量调查预算 |
5.3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的优化 |
5.3.1 设计理念创新 |
5.3.2 设计程序的融合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6 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
6.1 耕地质量更新调查技术 |
6.1.1 耕地质量更新调查意义 |
6.1.2 耕地质量更新调查内容 |
6.1.3 更新调查采样单元与布点 |
6.1.4 耕地质量更新调查步骤 |
6.1.5 数据库更新 |
6.2 耕地质量重估技术 |
6.2.1 评价思路、原则与依据 |
6.2.2 评价工作准备 |
6.2.3 等别计算与划分 |
6.2.4 级别计算与划分 |
6.3 耕地质量可实现潜力测算技术 |
6.3.1 技术原理 |
6.3.2 等别可实现潜力 |
6.3.3 级别可实现潜力 |
6.4 基于潜力指数组合的工程类型区划分技术 |
6.4.1 技术原理 |
6.4.2 潜力指数测算模型 |
6.4.3 工程区类型划分方法 |
6.5 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目标拟定程序 |
6.5.1 不同投入水平下的提升目标拟定程序 |
6.5.2 预设等别下的提升目标拟定程序 |
6.6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 |
7.1 研究区概况 |
7.1.1 地理区位 |
7.1.2 自然条件 |
7.1.3 社会经济条件 |
7.1.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
7.1.5 数据来源 |
7.2 中江县农用地分等成果 |
7.2.1 分等参数体系 |
7.2.2 项目区耕地质量 |
7.3 耕地质量更新调查 |
7.3.1 更新调查因素 |
7.3.2 更新调查样点布设 |
7.3.3 更新调查结果分析 |
7.4 耕地质量等级重估 |
7.4.1 耕地质量等 |
7.4.2 耕地质量级 |
7.5 可实现潜力测算 |
7.5.1 等别可实现潜力 |
7.5.2 级别可实现潜力 |
7.6 工程类型区划分 |
7.6.1 单因素潜力指数测算 |
7.6.2 潜力指数组合 |
7.6.3 工程类型区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8)丹参根系分泌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丹参组培苗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外植体的灭菌 |
2.3.2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培养 |
2.3.3 丛生芽的诱导 |
2.3.4 不定根的诱导 |
2.3.5 组培苗移栽及性状观察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外植体灭菌条件 |
2.4.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4.3 丛生芽的诱导 |
2.4.4 不定根的诱导 |
2.4.5 组培再生苗的性状特征比较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丹参根际土中多糖组分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样品收集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3.3.2 根际土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根际土中多糖组分分析 |
3.4.2 根际土中多糖聚类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丹参根系分泌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土培试验 |
4.1.2 水培试验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试验方法 |
4.3.1 水培液中氨基酸的提取 |
4.3.2 根际土中氨基酸的提取 |
4.3.3 氨基酸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水培液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4.4.2 根际土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丹参根际土中蛋白水解氨基酸组成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仪器与试剂 |
5.3 试验方法 |
5.3.1 丹参根际土中蛋白质的提取 |
5.3.2 蛋白的SDS-PAGE电泳 |
5.3.3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供试液的制备 |
5.3.4 蛋白水解氨基酸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丹参根际土中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 |
5.4.2 根际土中蛋白质酸水解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丹参根系分泌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仪器与试剂 |
6.3 试验方法 |
6.3.1 供试液的制备 |
6.3.2 GC-MS测定条件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GC-MS测定结果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丹参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组成分析 |
7.1 试验材料 |
7.2 仪器与试剂 |
7.3 试验方法 |
7.3.1 供试液的制备 |
7.3.2 对照品的配制 |
7.3.3 HPLC测定条件 |
7.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7.3.5 方法学考察 |
7.3.6 有机酸含量测定 |
7.4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第九章 文献综述 |
9.1 根系分泌物的种类 |
9.2 影响根系分泌物的因素 |
9.3 根系分泌物的作用 |
9.3.1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
9.3.2 调节植物营养吸收 |
9.3.3 保护植物 |
9.3.4 影响根际微生物 |
9.3.5 化感作用 |
9.4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
9.4.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 |
9.4.2 根系分泌物的浓缩、纯化 |
9.4.3 根系分泌物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四川中江丹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PCR-DGGE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采集 |
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1.3 真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
1.3.1 土壤总DNA提取 |
1.3.2 PCR-DGGE分析 |
1.3.3 代表性条带克隆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
2.2 土壤真菌类群及多样性变化 |
2.2.1 土壤总DNA提取及PCR扩增 |
2.2.2 DGGE分析 |
2.2.3 DGGE代表性条带克隆测序分析 |
3 讨论 |
3.1 土壤理化特性变化 |
3.2 土壤真菌类群及多样性变化 |
(10)丹参生长规律和栽培方式及加工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 丹参的生长及采收规律研究进展 |
1.3 加工方法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
2 前言 |
2.1 立题依据 |
2.1.1 提高栽培丹参产量稳定质量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2.1.2 丹参规范化生产是提高药材产量和稳定质量的有效途径 |
2.1.3 种植方式和密度是影响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
2.1.4 遵循丹参生长规律制定合理的采收时间是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
2.1.5 产地加工是影响丹参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 |
2.2 论文总体设计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案 |
2.2.3 主要测定与分析方法 |
3 丹参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规律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田间布置 |
3.1.3 试验观测项目 |
3.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3.2 丹参地上部分及根部的生长动态变化 |
3.2.1 丹参地上部分生长动态变化 |
3.2.2 丹参根部生长动态变化 |
3.3 丹参根干物质积累及折干率的动态变化 |
3.4 丹参根部活性成分积累动态变化 |
3.4.1 丹参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2 丹参中4种活性成分单株总量的动态变化 |
3.5 不同年龄丹参根部生长指标及药材中活性成分差异分析 |
3.5.1 不同年龄丹参根部生长指标差异分析 |
3.5.2 不同年龄丹参根干重及折干率差异分析 |
3.5.3 不同年龄丹参药材中活性成分差异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移栽后丹参全生育期内的生长特点 |
3.6.2 丹参宜种植一年采收,最佳采收期为春季萌芽前 |
4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生长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田间布置 |
4.1.3 试验观测项目 |
4.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2 平作栽培不同定植密度丹参的生长动态变化 |
4.2.1 丹参地上部分生长动态变化 |
4.2.2 丹参根部生长动态变化 |
4.3 平作栽培不同定植密度丹参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动态变化 |
4.3.1 丹参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动态变化 |
4.3.2 丹参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动态变化 |
4.4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根部形态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
4.4.1 平作不同密度对丹参根部形态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
4.4.2 垄作不同密度对丹参根部形态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
4.4.3 种植方式对丹参根部形态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
4.5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药材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5.1 平作不同密度对丹参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5.2 平作不同密度丹参活性成分及根部生长指标相关分析 |
4.5.3 垄作不同密度对丹参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5.4 种植方式对丹参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5 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 |
5.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5.1.2 测定及分析方法 |
5.2 不同干燥方法对切段丹参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5.3 整株干燥与切段后干燥对丹参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5.4 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 |
5.4.1 不同干燥方法对切段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影响 |
5.4.2 整株干燥与切段后干燥丹参药材指纹图谱差异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阴干和低温烘干是丹参适宜的干燥方法 |
5.5.2 丹参药材中化学成分变化机制探讨 |
5.5.3 丹参趁鲜切段后阴干有利于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保留 |
6 “发汗”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6.1.2 测定及分析方法 |
6.2 丹参“发汗”过程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6.3 “发汗”对丹参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6.4 “发汗”对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 |
6.5 小结与讨论 |
7 丹参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可行性初探 |
7.1 试验设计 |
7.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7.1.2 测定及分析方法 |
7.2 不同含水量鲜切及传统切制丹参切片外观质量差异分析 |
7.3 不同含水量鲜切及传统切制丹参切片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分析 |
7.3.1 不同含水量鲜切丹参切片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
7.3.2 鲜切与传统切制丹参切片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分析 |
7.4 不同含水量鲜切及传统切制丹参切片HPLC指纹图谱分析 |
7.5 小结与讨论 |
7.5.1 小结 |
7.5.2 讨论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四、中江县丹参产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 康琪,陈杨,邹文俊. 医学与法学, 2020(04)
- [2]药材“性状—显微—生态—遗传”特征知识库构建与知识发现研究[D]. 孟虎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曹文亚.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D]. 陆天天.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四川中江县农业产业布局研究[D]. 朱玉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6]不同立地类型和土壤类型对“裕丹参”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黄勇,张红瑞,周燕,李贺敏,王丰青,曹金斌.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1)
- [7]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高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丹参根系分泌行为的研究[D]. 兰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四川中江丹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PCR-DGGE分析[J]. 陈章,王强锋,杨红,郎伯涛,杨季声,李洁,刘燕,张俊,陈翠平,陈强.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5)
- [10]丹参生长规律和栽培方式及加工方法的研究[D]. 赵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