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鄞县人物的价值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瑞[1](2021)在《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为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而作》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全面铺开。近二十年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20世纪的总和。王安石的文学、经学与变法得以重视,这是此前一直未曾出现过的。王安石的经学研究后来居上,是新世纪以来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取得进展最重要的标识。尤其是对王安石经学与变法的内在理路的研究有了新的推进,而对王安石"字说"的重新认识,则是王安石经学研究的重大进展。王安石变法研究趋于理性,与党争心态、阶级斗争理论渐行渐远,鲜活的王安石形象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大多数学人已能用平常心态对待过去的毁誉、恩怨、褒贬,这是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的进步所在。王安石文学的研究对王安石在文学史上的实际地位的估计尚显不足。总体看,虽然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现今仍缺少综合文学、经学、变法及其时代整体、全面而有深度的研究。
张娇娇[2](2021)在《浙江衙署园林择要研究》文中指出衙署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衙署园林集浙江古典园林地域风格与政治文化的场所特征于一身,拥有独特的园林魅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对于浙江衙署园林的研究甚少,与衙署园林的历史地位并不匹配。文章以择要浙江衙署园林为研究对象,择要分为遗存与不存两种类型,以整体—局部、宏观—微观展开择要修复研究。前期调查以实地调研及文献检索为主要研究方法,后期择要修复研究以图文互证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为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择要浙江衙署园林造园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首先,浙江衙署园林形成背景的相关研究。先通过文献梳理地方衙署制度及营造规制的概况,再从宏观层面探讨浙江衙署园林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工匠技艺、美学标准及文化内涵。(2)其次,浙江衙署园林的调研研究。通过文献及实地调研,了解各区地域特征、府城风貌格局,为得出浙江衙署园林地域特色打下基础。并进一步整理了各地区历代衙署园林概况表,为择要研究做出基础性研究。(3)再次,浙江衙署园林地域特色的探讨。对其选址原则、分类进行重点研究,文章得出三种选址类型:平地而建、择中而立、依山傍水。两种空间布局类型:以建筑院落为主导、以自然山水为主导。四种园林活动功能:文化休憩、礼教宣传、军事功能、经济生产。又对山石理水分析。最终概括其地域特色为雅致内敛、清幽娟秀。(4)最后,遗存及不存衙署园林的择要修复研究。基于择要修复原则及文献丰富度筛选,选取遗存衙署园林“后乐园”、“清白泉园”、“西园”,不存衙署园林“约园”、“玉介园”、“且园”、“二此园”,借鉴古建修复理论与方法,总结前人古园修复的理念与实践,初步形成衙署园林的修复方法。并提出浙江衙署园林保护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文章得出择要衙署园林特色。后乐园清远幽然,清白泉清幽静谧,西园雅致明朗且华美,约园文雅精妙,玉介园华丽风雅,且园精巧宜人,二此园趣味盎然。文章通过择要修复遗存及不存衙署园林个案,重点以平面图形式进行修复研究作出初步的探析,以期为构筑更加全面完善的园林史研究体系,提供单个案例的支持。
周晨阳[3](2020)在《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墨客对于儒学、理学等思想学说的认可、推崇及褒扬。它物化地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载体。随着朝代的更替,书院的主要职能略有差异:唐代初诞生时以藏书为主;宋元时期主要是集会和讲学,兼具藏书与祭祀功能;明清则以讲学和科举并重。浙江是书院大省,历来书院的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明清之际,浙江的书院林立,办学规模和数量曾一度达到鼎盛,学者辈出,其中以浙东绍甬地区尤为繁盛。绍甬地区是指地处长江流域、地理位置相邻的绍兴和宁波地区。两地文化背景相近,在历史上的地位、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大体相似,两地间人员往来,物质交换频繁,文化交流活跃,相互影响甚大,因此绍甬地区书院存在着共同的特征。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遗存数量较多,为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从书院历史、分布、选址、建筑布局、功能组成、单体空间形态、艺术装饰、景观营造等方面,对该地区现存的明清时期书院建筑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探讨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全文66538字,图表152幅(图123幅,表24幅,附录5个)。
谭婷婷[4](2020)在《万表诗文研究》文中指出万表,明代儒将,以抗倭功绩闻名于世。万表是浙中王门的心学成员之一,他继承阳明心学思想的基础上亦有自己独特的心学思想见解。万表虽出身武将世家,继承武将祖辈英勇刚烈之骨气,却博通经史文籍。他对儒、释、道三家之学亦各有钻研。万表能文善诗,成为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之将。万表所作诗文留存于《玩鹿亭稿集》。目前学术界对于万表诗文研究仍显薄弱。本文则致力于研究分析万表诗文领域,聚焦现存万表诗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与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多重维度的研究,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万表诗文的文学价值。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万表家世背景,生平功绩、成就以及其哲学思想的来源与形成,力求更客观的再现万表诗文的创作背景。第二章论述万表的诗歌创作。本章第一节按照诗歌题材与写作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并详细分析它们的主旨和意蕴。第二节论述诗歌的艺术特色。万表的诗歌特色可以总结为:清新自然的语言、忧生悲叹的主调和理趣盎然的风格。第三章是对万表散文创作的研究。本章第一节主要按万表务实的创作动机,将其散文创作的内容大致分为:救世类、应世类和悟世类。本章第二节主要通过分析其散文的叙事章法、说理风格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来概述其散文的艺术特色。最后一章论述心学思想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本章分析了心学思想在其文学创作中产生的具体影响,强调了哲学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下对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风格和审美追求产生的深刻影响。简而言之,通过对万表的家世探究,对其生平梳理与考证,概括其思想来源与塑形,并且分别对其诗歌与散文进行文本细读、归纳其艺术特点,以对万表诗文价值以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万表所作文学作品与其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潜在的精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亦有助于帮助研究认识与万表同期的明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由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伍强胜[5](2020)在《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万斯同生值明清更替之际,异族入主中原之时。其家族原为明季甬上望族。明初袁忠彻早在其发轫之初,便预言万氏家族“优于文学,代有异人”。但是王朝的更替击碎了年轻的万斯同“学而优则仕”的美好蓝图。万氏一门深受心学影响。万斯同的高祖万表是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浙中王门的代表人物;父亲万泰是心学殿军刘宗周的学生。在极端被挤压的缝隙中,万斯同将家学(蕺山之学)传承下来。其父去世之后,遵照其父生前安排,万斯同续师事刘宗周的高弟黄宗羲。期间,万斯同与明清之际浙东另一位思想家潘平格相遇,被潘说折服。20余年之后又与颜李学派代表人物李塨相遇,两人思想契合。万斯同哲学思想前后经历了三变。“万斯同哲学思想三变及交游考”一节对此作了细致的考察,揭开了“三变”的详细过程。成熟时期万斯同的哲学思想大致包括本体论、格物论、道统论、历史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理想国等七个部分。万斯同认为世界的本体为道。道是指普遍规律。万斯同哲学体系的范畴“道”与另一范畴“理”表现为一本万殊的关系。万斯同提出“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等命题。其中,“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坚持了“气生万物”的观点。“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的命题不仅揭示了世界的质量存在方式即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王朝“三始九极”的规律,且因为音乐的介入有了更深一层的美学意蕴,为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生活提供了思想资源。万斯同作出“体而任之,措而施之,存乎其人”的重要判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凸显,人作为思维主体、实践主体的含义得到揭示。主体人被定格为思维的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体认、措施即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万斯同确认道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然而道又是通过文本得到揭示并记载下来的。文本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万斯同提出圣人与道的作用合二为一。同时,在万斯同哲学体系中体用、理一分殊的思维方式,本体论无、有两条路径的传统继续保存和贯彻,说明中国哲学是其自身思维特质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发出来的硕果。万斯同将动静互根之说有意识地引入现实生活,对于世间及其事物的“损益”的认识,关于“盛极则衰”的观点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万氏格物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厘正了格物就是学习“六艺”的观点;二是对历代经典“格物”论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包括扦格外诱说(司马光)、穷理说(朱熹)、正事说(王阳明)、格通人我说(潘平格)等等,一一驳正,既划清了“六艺”说的界限,又可以相互参照、比较;三是探究了万斯同从“格通人我”到“学习《周礼》三物”的转变。格物就是学习“六艺”,进而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显现出万斯同格物论重视理论知识的特征。万氏“道统”论遵循“立道统、辟佛老”的基本结构。其“立道统”重新梳理了以孔子为源头的不间断的学术脉络,还原了孔孟之道“心性之学加经世之学”的本来面目,从中折射出万斯同在异族入侵的条件下,自觉地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辟佛老”部分,万斯同将朱熹易学哲学体系的道教成分一一加以剥离,对朱子学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将朱熹排除的永嘉、永康学派拉进其道统新体系中。万斯同站在孔孟之道的立场,揭示了佛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危害,从本体论、人性论、因果论等等角度对佛教进行了批判,提出弘扬孔孟之道是打击佛教传播蔓延的最有力的武器,解答了生民信从佛教的根本原因即经济原因,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生存状态的关照。万斯同将王朝的治乱兴衰视为现实的历史进程,一个“损益”的循环过程。万氏提出决定王朝命运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天命和人事。他具体分析了导致明王朝覆灭的经济、政治、军事三大人事因素,指出“人事”的核心是君王之德,万斯同强调帝王应遵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原则,引领国家前行,此亦万斯同“乾坤生六子”本体论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当不能用人事来解释治乱兴衰时,万斯同才会借用天命解释王朝的兴衰成败。“数”是决定王朝兴衰的神秘因素,而“灾异”“星象”等是判断历史治乱兴衰的晴雨表。万斯同认为维持君、臣、民关系良好运作的是礼、礼制,驾驭官僚体系需德法兼顾,国家需要大力培养士阶层拓宽礼的承载。在谏议问题上,万斯同认为暴君、骄主之过失是封建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积聚,积重难返的结果,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万斯同“两让”的建议说明明王朝有健全的谏议制度,但是实际上形同虚设。在君子、小人之辨问题上,万斯同认为古今小人丑恶面目相同,悖仁义,搞阴谋、排除异己,故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否则,王朝必将自政治生态遭破坏始,至亡朝亡国而终。万斯同并不单方面袒护君子,认为现实中不论君子、小人均呈结派之必然之势,因此,凡拉帮结派者即连根拔除。万氏人生哲学的主题是对安身立命之道的构建。万斯同认为安身立命的关键在于诗书礼乐即学道、传道、载道;万斯同将自己的人生与学道、传道、布道合二为一,突出践行,特别强调立身在于精神层面的富足。万斯同之安身立命之道把握住了“孔颜乐处”的精神实质,将与海内文士共“乐”书中作为徜徉“诗书礼乐”世界的重要补充和重要环节。万斯同认为立身需谨慎,切忌一招不慎而声名俱裂,万斯同告诫择术用世者应当审清时务,不抱侥幸心理,始终坚持站在“道”的一边是人生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在异族占领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万斯同认为名节、气节、民族大义高于一切。在绝不仕清的前提下,万斯同将“诗书礼乐”本身作为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万氏之理想国即“一代之规模”继承了自孔子以降关于“有道之世”的学说,贯彻了历代先贤关于“等差有序、仁和中让、道德境界、君王圣明”的理念。坚持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先知后行即理论对践行的指导作用。万斯同理想国从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各种典制规章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各自起作用的条件。定其是,去其非,提炼出了具体的命题、相应的具体方案,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关怀,对未来社会、国家的憧憬。诚然,关于理想国,有些方面比如“田赋之辨”在万斯同起初的笔下即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是为缺憾。但是万斯同于此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可抹杀,他的”没有答案“是否预示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万斯同关于历史的研究和历史归宿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叶青[6](2020)在《“梁祝”传说的接受历程与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经千余年发展的“梁祝”传说在历史的“变”与“不变”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世界文化经典。无论时代如何洗礼变革,文艺思潮如何风起云涌,它始终以真挚动人的爱情神话,自由平等的现代观念和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走向接受者的视野。“梁祝”传说的发展史不只是一部传承人口头讲述的历史、文人创作改编的历史,也是一部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者重构而成的审美接受史,重构的内容不仅包括多种多样可闻、可视的叙事形态和文本类型,也包括众多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梁祝”传说之所以产生并流传甚广,就在于它具有广泛的接受群体和不断丰盈的生命活力。“梁祝”传说的接受历程不仅表现出内涵的丰富性和范围的广博性,在接受形式上亦丰富多样,它不再只是部分接受者茶余饭后的审美享受,而是全民性的审美体验,上升为全民的精神意志,符合人类共有的审美需求。从历史的接受特点来看,没有主体接受就没有“梁祝”传说,接受主体不仅是传说存续的传承人,传说意义的实现者,还是传说内容的创造者,因而在核心意蕴和基本情节稳定不变的前提下传说的结构、形式具有开放性,可衍生出多种文艺形态,并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语境,在历史的潮流中稳步前行。然而当代文化生态环境发生颠覆性变化,传统的故事讲述形式逐渐“淡化萎缩”,“梁祝”传说失去了原有的社会生存空间,亟需我们站在当代的立场,从实际的审美活动出发,以接受者和接受活动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出“梁祝”传说当代传承发展的路径。我们既需要观照接受者的审美经验,遵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和主体的审美期待,深化传说审美内涵,也需要充分挖掘“梁祝”文化资源,再生新的文化空间,与新媒介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梁祝”传说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并为其他民间文学及经典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有效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闫瑞[7](2020)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清廷仿前朝易代修史之传统纂修《明史》。学界目前关于《明史》纂修过程、清前期诸帝与修史的关系、修史人员的建议与成果、史稿之源流考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本文关注《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考察其书写进程,并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对比前后论断之差异,探究清廷的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并透视清初学术与政治的互动。考察《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按照史家论史空间的大小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康熙帝拒绝钦定之名,给史家论断明代历史留下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纂修官汪琬、尤侗、倪灿、毛奇龄、姜宸英、沈珩、王原、潘耒等皆留下序与论赞的成果。第二阶段,康熙帝的谕令对史家的论断产生影响,但裁定综合性史稿的主要负责人万斯同、熊赐履、王鸿绪的序与论赞书写仍有较强的个人色彩。第三阶段,雍正年间,汪由敦、陆奎勋、陶贞一、金门诏、万邦荣等皆撰有部分篇目的序与论赞,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乃是秉持康熙帝之圣意来论断明代历史。第四阶段,乾隆帝以钦定之名对《明史》序与论赞作修改,史权完全服膺于君权。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与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续修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416卷、王鸿绪《明史稿》310卷、钦定《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中的序与论赞作比较研究,可以考知序与论赞书写过程中形成的诸文本间的先后承袭关系、变化,以及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前后差异。在论断明代重大事件方面,序与论赞对明初太祖杀戮功臣、“靖难”、“大礼议”、明亡等重要事件的书写转变最为明显。在论断明代制度损益方面,清廷关于明太祖分封诸王、罢黜宰相的论断也曾发生翻转。在臧否人物方面,序与论赞对明代帝王的评价、褒贬诸臣的尺度都有变化。在论断明代学术与道德方面,围绕儒林的书写、忠义的选择,都曾发生争议。另外,明代宦寺之祸炽烈,《明史》纂修过程中相关序与论赞对于祸乱责任的归属论说曾有变化。纵观清修《明史》,康熙年间,史家见解尚有一定呈现空间,雍、乾年间,只能秉持圣意论史,史家见解溶消于君主择定的书写基调中。清廷专注维护君主权威,对朝臣的评价尺度趋于严格。同时,清廷坚持“明实亡于神宗”之说,突出万历以后的社会危机,以构建明清易代的合理性。另外,清廷尊理学为儒学正统,强调学术与政治相表里,在《明史》序与论赞中突出道德教化。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曦月[8](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付明易[9](2019)在《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元代唐兀人,是元朝後期才艺较广、政治地位较高的色目士大夫之一,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本文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层面,通过查检与余阙相关的文献资料,爬梳余阙文集的各个版本,对余阙进行文学、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收集和目验大量余阙文集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对其着述进行整理。本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附録、结语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余阙及其着述的研究意义、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研究篇共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爲余阙的家世、生平考,包括其家世渊源、生平简谱及诗文系年、族属及身份辨析和对余阙的评价;第二章着力於对余阙生平的交游网络进行分析和构建,按照士人、同年、方外人士三个类别划分,以期梳理余阙在文学、思想、爲人处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传承谱系。第三章爲余阙忠义形象对後世影响的研究,余阙於元末殉节,阖家随之,爲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本章通过对余阙殉节的时代背景、明清及近代余阙忠义形象的构建等方面的论述,力图还原余阙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第四章爲余阙的着述研究,包含对其着述和书法作品的留存情况进行介绍,对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着録、版本特点、内容、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展开论述,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并充分挖掘《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篇主要对余阙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七年(1538)郑锡麒刻本(正集六卷,附録二卷)爲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正集九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青阳先生文集》(正集九卷,《附録》二卷)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间张毅刻本《青阳先生忠节附録》二卷爲参校本,并增加包含佚文、序跋、传记、目録题跋着録、书影在内的附録内容,以期爲学界呈现一个内容充实完善的《青阳先生文集》整理本。结语部分对余阙及《青阳先生文集》作总体的述评和研究展望,总结了《青阳先生文集》的校勘原则。
宋世瑞[10](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二、试论鄞县人物的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鄞县人物的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为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安石文学研究 |
二王安石经学、思想研究 |
1.王安石经学在宋学中主流地位的重新确立 |
2.王安石经学研究现状 |
3.王安石经学研究的新进展 |
4.对王安石“字说”的重新认识,是王安石经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
三王安石变法研究 |
1.王安石变法整体评价———走出非此即彼的评议模式 |
2.王安石生平事迹、家族及变法集团人物研究 |
3.王安石县政治理和鄞县经历有全面拓展 |
4.研究王安石变法的新视角、新突破 |
5.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
四简短的结语 |
(2)浙江衙署园林择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研究评述 |
1.4.1 江南传统园林研究 |
1.4.2 衙署园林相关研究 |
1.4.3 古园择要修复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浙江衙署园林形成背景 |
2.1 地方衙署制度 |
2.1.1 地方行政制度 |
2.1.2 地方官制制度 |
2.1.3 地方衙署类型 |
2.2 地方衙署营造规制 |
2.2.1 地方衙署形制演变 |
2.2.2 地方衙署园林形制 |
2.3 浙江衙署园林影响因素 |
2.3.1 自然地理 |
2.3.2 工匠技艺 |
2.3.3 美学标准 |
2.3.4 文化内涵 |
2.4 小结 |
3 浙江衙署园林调研成果 |
3.1 浙北——杭嘉湖地区 |
3.1.1 杭嘉湖地理形胜概括 |
3.1.2 府城风貌格局 |
3.1.3 府城衙署园林 |
3.2 浙东——宁绍台地区 |
3.2.1 宁绍台地理形胜概括 |
3.2.2 府城风貌格局 |
3.2.3 衙署园林历史分布 |
3.3 浙西——金衢严地区 |
3.3.1 金衢严地理形胜概括 |
3.3.2 府城风貌格局 |
3.3.3 衙署园林历史分布 |
3.4 浙南——温处地区 |
3.4.1 温处地理形胜概括 |
3.4.2 府城风貌格局 |
3.4.3 衙署园林历史分布 |
4 浙江衙署园林地域特色 |
4.1 选址原则 |
4.1.1 安全防御,军事要塞 |
4.1.2 政治要求,为民所需 |
4.1.3 堪舆制约,顺应礼法 |
4.2 选址类型 |
4.2.1 平地而建,闹市择中 |
4.2.2 择高而居,峰林环抱 |
4.2.3 依山傍水,洞天福地 |
4.3 空间布局 |
4.3.1 以建筑院落为主导 |
4.3.2 以自然山水为主导 |
4.4 园林活动 |
4.4.1 文化休憩 |
4.4.2 礼教宣传 |
4.4.3 军事功能 |
4.4.4 经济生产 |
4.5 山石理水 |
4.5.1 山石 |
4.5.2 理水 |
4.6 植物造景 |
4.7 比较分析 |
4.7.1 与本区其它类型园林比较 |
4.7.2 与其它地区衙署园林比较 |
5 古园修复设计研究 |
5.1 相关修复方法 |
5.2 择要修复原则 |
5.3 择要过程 |
5.3.1 遗存衙署园林名录 |
5.3.2 遗存现状研究 |
5.3.3 资料丰富程度研究 |
5.3.4 择要修复名录 |
6 遗存衙署园林修复设计 |
6.1 宁波后乐园 |
6.1.1 营建背景 |
6.1.2 园址确定与现状 |
6.1.3 历史材料互证 |
6.1.4 修复研究 |
6.1.5 营造特色 |
6.2 绍兴清白泉园 |
6.2.1 营建背景 |
6.2.2 园址确定 |
6.2.3 历史材料信息提取 |
6.2.4 修复研究 |
6.2.5 营建特色 |
6.3 绍兴西园 |
6.3.1 营建背景 |
6.3.2 园址确定与现状 |
6.3.3 修复研究 |
6.3.4 营造特色 |
7 不存衙署园林修复研究 |
7.1 杭州约园 |
7.1.1 营建背景 |
7.1.2 《约园志》信息提取 |
7.1.3 空间布局 |
7.1.4 营造特色 |
7.2 温州玉介园 |
7.2.1 营建背景 |
7.2.2 园址现状 |
7.2.3 空间布局 |
7.2.4 营造特色 |
7.3 温州且园 |
7.3.1 营建背景 |
7.3.2 空间布局 |
7.3.3 营造特色 |
7.4 温州二此园 |
7.4.1 营建背景 |
7.4.2 空间布局 |
7.4.3 图文互证 |
7.4.4 营造特色 |
8 浙江衙署园林的保护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 A:《玉介园记略》 |
附录 B:《后乐园记》 |
附录 C:《清白堂记》 |
附录 D:《独秀山记》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主要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概况 |
2.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沿革 |
2.1.1 唐代——初兴与肇始 |
2.1.2 宋代、元代——发展与完善 |
2.1.3 明代——繁荣与积淀 |
2.1.4 清代——普及与转型 |
2.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分布和遗存现状 |
2.3.1 历史分布 |
2.3.2 遗存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与布局 |
3.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类型 |
3.1.1 山林书院——寻求隐逸,潜心修学 |
3.1.2 乡村书院——耕读文化,服务乡民子弟 |
3.1.3 城镇书院——靠近政教中心 |
3.2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的选址特征 |
3.2.1 依山傍水 |
3.2.2 藏于市井 |
3.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的影响因素 |
3.3.1 自然环境因素 |
3.3.2 堪舆观念因素 |
3.3.3 经济因素 |
3.3.4 文化因素 |
3.4 书院建筑功能组成 |
3.4.1 前导区——甬道、门坊 |
3.4.2 讲学区——讲堂 |
3.4.3 尊礼区——祭祠 |
3.4.4 藏书区——藏书阁(楼) |
3.4.5 生活区——师生斋舍 |
3.4.6 游憩区——园林 |
3.5 书院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
3.5.1 规整式布局 |
3.5.2 自由式布局 |
3.6 影响书院空间布局因素 |
3.6.1 地形因素 |
3.6.2 文化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营造 |
4.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 |
4.1.1 空间形态与营造特点 |
4.1.2 空间处理手法 |
4.2 书院主要建筑单体营造分析 |
4.2.1 讲堂 |
4.2.2 祭祠 |
4.2.3 藏书楼 |
4.2.4 斋舍 |
4.3 书院主要建筑元素的形式与特征 |
4.3.1 院墙门 |
4.3.2 墙窗 |
4.3.3 屋顶 |
4.4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形制与当地传统民居的联系 |
4.4.1 择址观 |
4.4.2 布局形式 |
4.4.3 建筑营造方式 |
4.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与其他地区书院比较分析 |
4.5.1 与岳麓书院布局特点的比较分析 |
4.5.2 与省内其他地区书院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艺术装饰与景观营造 |
5.1 书院建筑的艺术装饰 |
5.1.1 图案装饰 |
5.1.2 文字装饰 |
5.2 书院景观营造 |
5.2.1 自然之趣 |
5.2.2 人工之巧 |
5.2.3 文化之雅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两宋时期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创建情况统计 |
附录二:明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三:清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四: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遗存状况 |
附录五:部分遗存书院测绘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万表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万表家世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家世生平 |
一、武将世家 |
二、平生功绩 |
第二节 心学哲思 |
第二章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点 |
第一节 诗歌内容与题材 |
一、忧生悲世,针砭时弊 |
二、酬偿赠咏,唱和应答 |
三、感怀身世,寄愁言志 |
四、归隐之趣,以理入景 |
第二节 诗歌艺术特色 |
一、语言:清新自然 |
二、风格:理趣盎然 |
第三章 散文内容与艺术风貌 |
第一节 散文的思想内容 |
一、救世 |
二、应世 |
三、悟世 |
第二节 散文的艺术风貌 |
一、叙述循章法 |
二、说理露锋芒 |
三、语言去雕饰 |
第四章 心学思想对其诗文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诗文内容的影响 |
第三节 对诗文审美追求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目前的研究状况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满清的血腥镇压及怀柔政策 |
二、道学衰落及士人的反思 |
三、西学东渐及实学兴起 |
第二节 家学渊源 |
一、“忠孝”家族之定位 |
二、家传儒术之着世 |
三、民族气节之坚守 |
第三节 哲学思想之三变及交游考 |
一、万斯同与黄宗羲 |
二、万斯同与潘平格 |
三、万斯同与李塨 |
第二章 本体论 |
第一节 狭义宇宙论 |
一、阴阳运而万物生 |
二、五行之动迭相竭 |
三、律吕天地自然之数 |
四、一损一益阴阳进退之经 |
第二节 狭义本体论 |
一、道塞上下贯古今 |
二、六经者圣人载道之区 |
三、天地间道自若 |
四、《易》理至精 |
第三章 格物论 |
第一节 格物论概述 |
一、“格物”即习“六艺” |
二、历来纷纷之论不得要旨 |
三、六艺以致其用 |
四、学习三物则穷理在其中 |
第二节 “格物”论上的重大转变 |
一、潘平格对朱王二家“格物”论的批判 |
二、潘万二氏“格物”论的比较 |
第四章 道统论 |
第一节 道统论概述 |
一、孔子而下之文脉 |
二、孔孟之道的应有之义 |
三、与《明儒学案》之比较 |
第二节 对朱熹易学道教成分的剥离 |
一、《易》本人事而作 |
二、《周易本义》卷首九图可永作废 |
三、揲蓍法之疑惑 |
四、与朱熹易象观的差异 |
第三节 对佛教的批判 |
一、佛教为蛮夷之教 |
二、从本体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
三、从人性的角度对佛性论的批判 |
四、从伦理的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
五、从因果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
第五章 历史哲学 |
第一节 治乱兴亡是现实的历史进程 |
一、明王朝治乱兴衰的现实历史进程 |
二、明王朝灭亡原因的追溯 |
第二节 天命史观 |
一、“数”思想 |
二、灾异思想 |
第三节 帝王史观 |
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第六章 政治哲学 |
第一节 君臣民关系论 |
一、安上全下莫善于礼 |
二、有国家者以养贤为急务 |
三、驭吏之方亦在此 |
第二节 谏议论 |
一、止辇转圜之事未之概闻 |
二、暴君骄主之过由来者渐 |
第三节 君子小人之辨 |
一、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
二、君子小人面目 |
第七章 人生哲学 |
第一节 立身者在乎“诗书礼乐” |
一、立身者不在乎显达 |
二、凡人世可喜可欲之事吾皆无之 |
第二节 缔交海内文士为可“乐” |
一、披析疑义殊有足乐 |
二、“孔颜乐处”的榜样与启示 |
第三节 士大夫立身一差即万事瓦裂 |
一、择术用世者宜知所审 |
二、一招不慎声名俱裂 |
第八章 理想国 |
第一节 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 |
一、选举之辩 |
二、三代之法辩 |
第二节 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 |
一、君主之辩 |
二、首辅之辩 |
三、胥吏之辩 |
四、阉祸之辩 |
第三节 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 |
一、封建制之辩 |
二、田赋之辩 |
三、兵制之辩 |
四、建都之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梁祝”传说的接受历程与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梁祝”研究发展史 |
二、“梁祝”传说本体研究 |
三、民间传说的接受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民间想象到主流文化 |
第一节 “梁祝”传说与民间想象 |
一、“义妇冢”雏形 |
二、哭坟开墓 |
三、以魂化蝶 |
第二节 “梁祝”传说与主流话语 |
一、儒家伦理和封建教化 |
二、“因果报应”和“天仙下凡” |
三、男女平等和婚恋自由 |
第二章 从地方起源到跨域接受 |
第一节 “梁祝”传说的地方起源 |
一、河南汝南县 |
二、浙江宁波 |
三、江苏宜兴 |
四、山东济宁 |
第二节 “梁祝”传说的跨域接受 |
一、国内接受 |
二、国外接受 |
第三章 从口头叙事到多元文艺 |
第一节 口头叙事的“梁祝”传说与歌谣 |
一、“梁祝”传说的特点 |
二、“梁祝”歌谣的共性 |
第二节 书面文本的“梁祝”小说与剧本 |
一、“梁祝”小说 |
二、“梁祝”剧本 |
第三节 多元艺术形式的“梁祝” |
一、戏剧中的“梁祝” |
二、影视中的“梁祝” |
三、“梁祝”音乐 |
第四章 “梁祝”传说的接受特点 |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多重身份 |
一、传说意义的实现者 |
二、传说内容的创作者 |
三、传说存续的传承者 |
第二节 接受文本的稳定性与开放性 |
一、情节单元和文本意蕴的稳定性 |
二、文本结构和形式的开放 |
第三节 接受语境的影响与限制 |
一、政治影响与传说接受 |
二、经济影响与传说接受 |
三、文化影响与传说接受 |
第五章 “梁祝”传说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观照当代审美经验 |
一、世俗化与娱乐化倾向 |
二、自由性向实用性的转变 |
第二节 遵从当代文化语境和审美期待 |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与人的主体性 |
二、遵从接受主体的审美期待 |
第三节 深化“梁祝”传说审美内涵 |
一、历史文化意蕴的贯通 |
二、当代伦理观念的更新 |
第四节 促进“梁祝”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 |
一、审美活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 |
二、审美诉求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基本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明史》纂修及修订过程的研究 |
(二) 关于清初诸帝与《明史》纂修之关系的研究 |
(三) 关于《明史》纂修人员的研究 |
(四) 关于《明史》诸稿源流考订的研究 |
(五) 关于《明史》部分序与论赞的研究 |
三、 研究意义与框架 |
第一章 《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 |
一、 首次进呈史稿御览前序与论赞的书写 |
(一) 未有回应的御制论断之请 |
(二) 纂修官分班阄派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
(三) 总裁官分任专阅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
1. 总裁官分任专阅时间考 |
2. 总裁官分任专阅成果中的序与论赞 |
3. 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与陈廷敬分任专阅之关系 |
(四) 徐元文等首次进呈史稿并恭请御制论断 |
二、 康熙年间监修官、总裁官裁定史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
(一) 万斯同协助监修官、总裁官审定序与论赞 |
1. 万斯同在馆修史之成果 |
2. 《明史列传稿》267卷与《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序与论赞 |
(二) 熊赐履删改润色叙与论赞 |
(三) 王鸿绪重撰序、废去论赞 |
三、 雍正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
(一) 是否添加论赞的讨论 |
(二) 纂修官修订序、增补论赞 |
四、 乾隆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
(一) 乾隆帝御览武英殿本《明史》序与论赞 |
(二) 乾隆帝钦定四库本《明史》序与论赞 |
小结 |
第二章 《明史》序与论赞书写的指导思想 |
一、 史馆内序与论赞的书写原则 |
(一) 严谨考据,据实直书 |
(二) 勿主一说,持论允平 |
(三) 避免门户之见 |
二、 诸帝的修史要求 |
(一) 康熙帝:称美帝王,肯定明代流风善政 |
1. 二十六年,康熙帝指示修史人员不得徒肆议论 |
2. 三十一年,康熙帝再次指责议论失平,修史人员恭请御制论赞 |
3. 三十六年,康熙帝敕谕有关明代历史之系统性看法 |
4. 四十三年,康熙帝再斥修史人员任意妄作,坚辞御制定论 |
(二) 雍正帝:符合圣意的官方记载才是信史 |
(三) 乾隆帝:史书须经帝王亲阅鉴定 |
小结 |
第三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重大事件的议论 |
一、 关于明太祖诛戮功臣的议论 |
(一) 修史之初关于太祖诛戮功臣的公论 |
(二) 潘耒、万斯同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
(三) 熊赐履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
(四) 殿本《明史》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
二、 关于“靖难”的议论 |
(一) 潘耒的“靖难”评价 |
(二) 万斯同、熊赐履“靖难”评说之微调 |
(三) 王鸿绪“靖难”评论之变化 |
(四) 杨椿对王鸿绪的诘难 |
(五) 康熙、乾隆二帝的“靖难”书写基调 |
1. 康熙帝称美明朝诸帝的修史基调与殿本《明史》的“靖难”评价 |
2. 乾隆帝的“靖难”评说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
三、 关于“大礼议”的议论 |
(一) 万斯同的“大礼议”评价 |
1. 万斯同私人文集中的“大礼议”评说 |
2. 《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大礼议”评价 |
(二) 熊赐履的“大礼议”评价 |
(三) 殿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
(四) 四库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
四、 关于亡国的议论 |
(一) 清初史家关于亡国的众说纷纭 |
(二) 康熙帝“明亡于神宗”认识的形成 |
(三) 殿本《明史》中“明亡于神宗(万历)”说的贯彻 |
小结 |
第四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制度损益的议论 |
一、 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
(一) 万言《诸王世表叙》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
(二) 熊赐履进呈稿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
(三)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
(四) 雍正、乾隆二帝逆转《明史》关于分封的议论 |
1. 雍正帝对分封的彻底否定与殿本《明史》对分封的议论 |
2. 乾隆帝与四库本《明史》对分封的彻底否定 |
二、 关于罢黜宰相之得与失的议论 |
(一) 修史初期多论明太祖废相之失 |
(二)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对废相得失的搁置 |
(三) 乾隆帝否定“天下治乱系宰相”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
小结 |
第五章 《明史》序与论赞臧否人物的标准 |
一、 对明代君主的评论 |
(一) 熊赐履对明代君主的称美与诘责 |
(二) 殿本《明史》秉持康熙帝之修史基调 |
(三) 四库本论赞对君主乾纲独断的强调 |
二、 褒贬诸臣的尺度 |
(一) 名节功业孰为重 |
(二) 进取是否为正途 |
(三) 学问是否醇正 |
(四) 得君柄政是否合宜 |
小结 |
第六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学术与道德的议论 |
一、 关于“儒林”的议论 |
(一) 由《理学传》设想到总归《儒林传》的决定 |
(二) 熊赐履对明代儒林的宽泛概论 |
(三) 王鸿绪以学派脉络分卷论述明代儒林 |
(四) 陆陇其入祀与殿本《儒林传》浓厚的政治教化 |
二、 关于忠义的议论 |
(一) 清初廷臣褒奖忠义之请 |
(二) 修史之初史家的忠义之论 |
(三) 熊赐履的“忠义”观 |
(四) 王鸿绪史稿至殿本《明史》的明代“忠义” |
三、 关于宦寺之祸的议论 |
(一) 宦寺之祸在于君主之任人唯亲 |
(二) 宦寺之祸在于党人之附丽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9)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篇 |
第一章 余阙家世、生平研究 |
第二章 余阙交游研究 |
第三章 余阙殉节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余阙文献着述研究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青阳余公文集序[刘瑞] |
青阳先生文集序[程国儒] |
青阳先生文集序[李祁] |
重刊青阳文集引[高谷] |
余左丞传[宋濂] |
青阳先生文集目录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一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
青阳先生文集卷三 |
青阳先生文集卷四 |
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
青阳先生文集卷六 |
附录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王汝玉] |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跋彭韶] |
[青阳先生文集附録跋张文锦] |
续编青阳附录序[徐杰]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一] |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二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柯忠] |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郑锡麒] |
附録 |
一、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相关文献资料 |
二、《青阳先生文集》主要版本书影 |
结语 |
一、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了解余阙在历史中的地位 |
二、补充大量与余阙有关的研究资料,有裨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三、《青阳先生文集》校勘浅谈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当代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试论鄞县人物的价值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为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而作[J]. 李华瑞. 史学月刊, 2021(11)
- [2]浙江衙署园林择要研究[D]. 张娇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D]. 周晨阳.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4]万表诗文研究[D]. 谭婷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D]. 伍强胜. 东南大学, 2020(01)
- [6]“梁祝”传说的接受历程与当代传承研究[D]. 叶青.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D]. 闫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付明易. 宁夏大学, 2019(02)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