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彩在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的科学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皓[1](2021)在《微纳光学结构调控室外热管理》文中认为室外热管理是指通过调控物体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进而对物体温度进行管理,包括保温和散热。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制热/制冷能耗的不断增加,室外热管理因其无能耗、局域温度调节能力强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被动式的室外热管理主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外太空等进行局域的温度调控(制热与制冷),采用的结构包括涂料、金属、聚合物与微纳光学结构等。在这些结构中,微纳光学结构可以在超薄厚度的前提下,协同对光谱特性的调控,进而实现可控、高效的热管理功能。迄今,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室外热管理研究集中于单一功能或单一波段,对于多波段协同调控实现高效率热管理的研究较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极端温度环境下的高性能低成本室外热管理;(2)协同色彩调控的室外热管理。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多光谱协同调控实现高效室外热管理的物理机理、器件制备与应用拓展:(1)在寒冷环境下协同色彩调控的室外个人保温方面,提出了兼容太阳吸收与低热辐射散热的微纳光学个人保温织物,采用高透水汽性纳孔聚乙烯和金属/介质薄膜复合的彩色微纳光学结构,该织物同时具备太阳光谱宽谱选择性吸收与中红外热辐射波段低辐射热耗散特性,能够实现被动辐射保温与太阳光光热保温。16μm的该织物在室内测试中保温性能接近6 mm棉布,在室外测试中保温性能超过NASA的太空衣,并超过2mm黑色棉布约6.3℃。该彩色保温织物拥有良好的可穿着性能,包括优良的防风、透水汽与吸湿特性,有望在个人寒冷防护、多波段光学伪装等方面有广泛应用。(2)在极端寒冷/炎热环境下的室外个人热管理方面,提出能够实现高效被动保温与散热双功能个人热管理织物。该材料通过非对称的微纳光学结构实现一面被动保温、一面被动散热。其保温模式由太阳光谱波段吸收率大于0.8且辐射率约为0.16的锌-铜纳米颗粒实现,在白天日照下能使模拟皮肤温度相比1 mm黑色棉布升高8.1℃。其散热模式由喷涂了多孔PMMA的ePTFE膜与铝反射膜实现,该结构太阳光漫反射率达到0.91且辐射率约0.87,白天日照下能使模拟皮肤温度相比0.5 mm白色棉布降低6.3℃。基于该织物优良的热管理性能,我们进一步结合热电材料实现了全天候的热电产生。该个人热管理织物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且水洗性能、可穿着性能优良,能够为极端温度环境下低成本高效率的个人防护与可穿戴电能产生提供思路。(3)在室外被制冷腔室增强保冷特性方面,提出了可见透明(透过率大于0.8)、中红外低辐射率(辐射率小于0.2)的屋顶内表面材料ITO-PET薄膜结合可见透明(透过率大于0.8)、近红外高反射率(反射率大于0.9)中红外高辐射率(辐射率大于0.8)的屋顶外表面材料进行辐射保冷与散热。在测试中,在使用低辐射率内表面材料后,被半导体制冷的腔体温度相比使用前可以下降约6℃,同时屋顶的辐射散热功率提高了约20W m-2。这一可见透明、红外热辐射波段高反射率的内表面材料可以通过直接作为贴膜覆盖在顶棚或者吊顶,有效降低室内制冷能耗。本论文基于室外热输运模型,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室外热管理的微纳光学结构,研究了协同调控结构光学特性在个人热管理以及建筑物热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1)兼容色彩管理的个人室外保温织物;(2)保温/散热双功能且支持热电产生的室外个人热管理织物;(3)可见光波段透明、中红外热辐射波段高反射的腔室保冷光学薄膜。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加深微纳光学结构在多光谱特性调控方面的认知,开拓在室外局部环境温度调控、建筑物节能、红外隐身等领域的应用。
李尧[2](2021)在《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重心逐渐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增长,从增长当量的开发建设转向整治存量的更新改造,老旧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内容。老旧住区更新不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形象,还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对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研究不足。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为解决震后灾民安置问题,快速建造了应急建设住区。这些住区的物质条件水平己经不能匹配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但由于历史事件的纪念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这些住区需要适应性更新改造。本文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展开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本文选取了日本东京花田团地、辽宁沈阳市泰南小区、四川新北川县城三个案例,从公众参与、阶段推进、更新适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目标,归纳应急建设住区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总结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改造方法,并在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中应用。其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研分析、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回顾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综合比较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方法;了解唐山震后复建的时代背景,在住区环境、建筑单体和住宅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老旧住区主要矛盾,总结出平面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组织不便捷和社区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根据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归纳出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原则:继承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最后,以更新原则为出发点,提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策略: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四部分。为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工作提供指导,为老旧住区更新改造以及新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韩蓓[3](2021)在《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控制要素及其层级研究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人感知风貌的直观载体,建筑风貌的呈现与管控是风貌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现有的建筑风貌管控体系中还存在管控要素不明确、成果泛化和管控层次混乱等问题。这导致既有风貌环境中新的建筑常常出现与既有风貌严重不符或是僵硬融入的现象,破坏了既有风貌的完整性。所以对建筑界面风貌管控要素的探索及其层级探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旗舰店建筑因其承担着展现品牌的特殊任务,使得其建筑界面会去触碰风貌控制的边界,以此为例利于探究风貌控制的核心要素,故以旗舰店建筑作为本文的研究载体。本文将既有风貌环境新的建筑分为改造建筑与新建建筑,以案例分析的手段分别论述其设计原则与策略,分析其建筑界面风貌要素,并将其做出层级划分,为风貌管控提供依据。论文首先阐述了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风貌管控的困境,以建筑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旗舰店建筑为研究载体的意义。其次,论文将现有的建筑案例按照在风貌中“新”的程度分为:改建建筑与新建建筑。分别探讨它们的定义、分类以及在街区风貌中的作用。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分别分析其设计原则与策略。论文的最后将所有案例重新梳理分类,总结建筑界面的要素,并梳理其重要次序。为风貌控制提供制定依据。
苗健[4](2021)在《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族传统建筑有别于其他民族建筑且风格十分独特,尤其是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条件下都孕育出迥异的建筑类型。所谓的河湟地区是指在甘肃的西南部和青海东南部,黄河与其支流湟水之间的这片土地。从地理形态上看这片区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理单元。由于这里自古就是中原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盘踞之地。扎根在该地区的藏族受到中原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其民族风俗以及住居文化上已经与汉文化有所交融。檐廊空间作为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空间类型,其产生与发展与藏族文化以及汉族文化的交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这一空间的研究对于藏族民族迁徙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以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的檐廊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人类学、历史学、类型学、现象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在对该地区民居以及居民生活方式深入调研后,对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梳理。首先是对檐廊空间的外部界面研究,其次是内部空间形态的研究,再次是与民居其他空间关系和檐廊空间内部的空间关系的研究总结。最终得到线性、中介性、边缘效应、公共性这四种空间特性。除此之外,在纯粹的空间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文化,揭示檐廊空间在不同活动背景下承载的内容。从而使本文的研究更加具备现实意义。最后,在由表及里的研究逻辑之外,再次扩大研究视角,通过与河湟地区藏族民居相似的其他民居中檐廊空间特点的横向对比,进一步验证前文中对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一些特性的论证,夯实研究成果。通过归纳总结,将檐廊空间的空间特性与现有活动内容的梳理归纳得到以下两种结论:一方面空间特性的多样化使得檐廊空间成为民居中生活生产活动最为丰富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多样的空间特性、丰富的空间活动、宜人的空间比例共同造就了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檐廊空间。同时这三种因素环环相扣,也从多方面体现了该地区藏族独特的住居文化。这对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研究和保护也有着较大的意义。最后,结合现有研究内容,对梳理出的调研期间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尝试性解决。首先,一方面通过调研了解现阶段存在问题的种类,一方面通过问答和资料查阅梳理问题本后可能的原因。其次从檐廊空间平面适应性、阳光间改造合理性、民族文化正确认识观这三个方面入手,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三个结论:1.檐廊空间平面应顺应自然有的放矢。2.阳光间改造不能较好的改善室内热环境,且这一改造与村民本身的改造动机也不符。笔者也尝试性的在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满足空间特性的封闭式檐廊空间。3.民族住居文化应该正确引导,逐步消除消费文化对传统民居带来的冲击。
邸小松[5](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袁梦[6](2021)在《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类企业纷纷意识到社会效应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影响力,越发关注企业形象与文化所带来的市场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作为品牌窗口,却面临着强调利用率、忽视使用感、缺乏弹性设计等现实问题,正在给每天身处其中1/31/2时间的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健康建筑基于国家战略、民生发展和行业进步需求逐渐走入人们视野,截至2019年12月共计53个项目获得健康建筑评价标识,而办公建筑仅8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于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仍有许多丰富和完善的余地,该类建筑的进步和发展能够充分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正确引导的作用,促进更多办公建筑走入健康行列,从而惠及更多的企业员工。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特殊性,即企业形象性、对象前瞻性、长期适应性、功能复合性、空间共融性、内外社交性和社会影响力及其所对应的健康要求。通过阐述建筑与健康的关系,对比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概念及评价体系,指出现有相关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指标更多关注建筑安全要素,而对功能要素和行为要素的关注较少,更加重视建筑专业领域的硬性约束,而配合其发挥鼓励引导作用的软性指标缺乏。其次,结合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影响要素,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成果和调研情况,在我国既有《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框架的基础之上,初选适应性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指标筛选、修正工作,最终确定6项因素层、36项准则层及75项指标层构建而成的评价框架与指标内容。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多层次对比指标权重系数,有效识别出关注度和重要性高的健康性能影响因子,以便于建筑设计与更新过程中优先选择、优先实现。最后,依据所构建的评价框架、指标内容、权重系数与评分程序,对建研院C座、AB座两栋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作为评价实例,计算得到C座在水、健身和人文三方面相较AB座较为欠缺,与访谈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该评价指标框架与内容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参考价值。本文探究适用于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相应权重,以便企业业主或设计人员有所参照地开展设计或改造工作,优先对关注度和重要性高的建筑健康性能影响因子给予实现,使之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健康需求,鼓励和引导健康行为,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蔺阿琳[7](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沈仕娜[8](2020)在《光与影的魅力 ——自然光条件下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与影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元素,利用与把握空间中的光与影始终是优秀设计师追寻的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经典设计案例中的光影营造与调控方法,讨论现代建筑大师设计光与影的独特处理技巧。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总结、案例剖析与图示分析等方式,分析建筑的形式会对空间中光影变化产生如何的影响,试着探讨建筑中光影与建筑空间氛围的关系。本文首先在理解自然光、光与影、建筑空间氛围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优秀经典案例作品分析与调研,详细阐述光与空间、光的精神特性、各种影响因素下的光影形象及其营造的空间氛围;其次,基于对光与空间的构成关系,分析归纳出光影对空间氛围艺术性表达的四类手法,关联、参与、时间以及编排的手法;最后,基于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研究,并结合前面所归纳的方法反证了四类空间氛围营造手法。以现代建筑师对光影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光影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设计和应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其一,基于关联、参与、时间以及编排的四类手法。探讨主题、道具、场景、行为活动、时间、记忆以及序列编排等手段对运用光与影营造空间氛围的影响,分析不同手段运用光与影的设计优势和影响因素。研究空间中与光影设计有关的几个影响因素,包括空间组合方式、采光构件、遮光构件、色彩和空间界面材质等,分析其带来的室内光影环境的变化。其二,基于满足建筑技术以及采光需求的情况,通过对建筑大师经典案例的解读,探讨在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建筑美学下,几种类型的空间氛围营造。在一般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上,前者是设计的重点,而后者是人、建筑与自然统一的重要体现。另外,本文的创新性首先在于分析了光与影的物理及心理特性、光与影营造空间氛围的手法、光与影所创造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符合空间使用功能、形式美和人的心理情感需求的光影设计应用原则和设计手法;其次在于将光与影纳入空间情节的编排,让原有的空间结构更有机更具张力,更具感染力。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拓宽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加深设计师对光与影的理解和诠释,促进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为拓宽建筑及室内的光影设计提供思路和依据。全文字数85129字,图表幅146(其中图119,表27)。
许霖峰[9](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尹欣[10](2020)在《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毋庸置疑,玻璃是人类发明的最独特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优越的材料性能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各个方面。由于原料充足且价格低廉,玻璃在建筑材料、工艺和技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设计师和工程师的青睐。目前,我国玻璃幕墙建筑的建设量在不断增加,但其表现形式仍显得较为重复单一。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被人们忽视的一种透明材料,对其研究远不够深入。在信息时代的传媒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倾向逐渐发生变化,建筑师尝试用各种手段将“虚拟化”的电子信息整合到玻璃设计中,拓展建筑审美信息的传播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相关策略,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回顾了建筑玻璃的发展沿革及表现倾向。通过对建筑玻璃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将其表现倾向分为四个阶段:贵族化装饰时期(起源至公元16世纪),民主化、自由化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现代主义时期(1900年代至1960年代)以及多元化表现时期(1970年代至今)。21世纪建筑玻璃主要呈现出生态化和媒体化两种倾向。由于时间和篇幅限制,论文主要对建筑玻璃的媒体化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其次,论文分析了建筑玻璃媒体化的趋势与特征。从“媒体-媒体建筑-媒体化建筑玻璃”三个层次逐级深入探讨建筑玻璃媒体化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论文先从“媒体”一词的概念入手,探讨媒体与建筑的关系,分析建筑的媒体属性、建筑作为媒体的传播过程以及媒体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接着,总结了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四个发展趋势,即:从厚重体量到轻薄表皮、从透明到半透明、从静态图像到数字影像以及从动态展示到互动。在此基础上,从表层构造、功能界面与视觉界面三方面对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剖析。最后,论文对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类型与方法展开研究。玻璃作为展示建筑立面信息最佳载体,可基于不同的材料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通过丝网印刷、层压置膜、光栅显像、屏幕显示以及互动感应五种方式进行静态、动态和互动展示。同时,对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梳理与比对,进而凝练出不同类型媒体化建筑玻璃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法,即:以何种形式将信息与媒体渗透并应用于建筑玻璃之中。全文约7.2万字,图表120余幅。
二、色彩在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的科学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色彩在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的科学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微纳光学结构调控室外热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微纳光学结构调控热管理研究现状 |
1.2.1 辐射保温 |
1.2.2 辐射制冷 |
1.2.3 兼容颜色管理的热管理 |
1.2.4 动态热管理 |
1.2.5 热管理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微纳光学结构调控热管理研究方法 |
2.1 热辐射原理与热输运模型 |
2.1.1 热辐射原理 |
2.1.2 热输运模型 |
2.2 微纳结构光谱调控手段 |
2.2.1 强干涉谐振 |
2.2.2 表面等离激元谐振 |
2.2.3 米氏谐振 |
2.3 微纳结构光谱特性数值计算方法 |
2.3.1 传输矩阵法(TMM) |
2.3.2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
2.3.3 有限元方法(FEM) |
2.4 微纳光学结构制备与表征方法 |
2.4.1 制备方法 |
2.4.2 表征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室外个人保温织物 |
3.1 多光谱保温机理 |
3.2 结构设计与光谱特性 |
3.3 保温性能表征 |
3.4 可穿着性能表征 |
3.5 材料优化 |
3.6 结构与色彩优化 |
3.7 本章小结 |
4 室外保温/散热双功能个人热管理织物 |
4.1 保温/散热双功能热管理机理 |
4.2 结构设计与光谱特性 |
4.2.1 结构设计 |
4.2.2 保温性能优化 |
4.2.3 制备流程 |
4.2.4 光谱特性 |
4.3 热管理性能表征 |
4.3.1 日间热管理性能表征 |
4.3.2 夜间热管理性能表征 |
4.4 热电产生特性表征 |
4.4.1 基于商用热电材料热电产生 |
4.4.2 基于可穿戴热电材料热电产生 |
4.4.3 热电性能提升方法 |
4.5 可穿着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室外可见透明辐射保冷材料 |
5.1 辐射保冷机理 |
5.2 器件设计 |
5.2.1 内表面可见透明辐射保冷光学结构 |
5.2.2 外表面可见透明辐射散热光学结构 |
5.3 保冷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应急建设 |
1.2.2 老旧住区 |
1.2.3 更新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理论和实践 |
2.1 适应性更新理论基础 |
2.1.1 适应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2.1.2 建筑适应性理论 |
2.1.3 适应性更新理论 |
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和实践 |
2.2.1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2.2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3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3.2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4 小结 |
3 住区更新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东京花田团地——公众参与型 |
3.1.1 项目概况 |
3.1.2 更新参与主体 |
3.1.3 全方位更新改造 |
3.1.4 实现公众管理 |
3.2 沈阳市泰南小区——渐进适应型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分阶段推进 |
3.2.3 持续性提升 |
3.2.4 适应发展需求 |
3.3 四川省北川新县城——文化传承型 |
3.3.1 项目概况 |
3.3.2 保留社会结构 |
3.3.3 彰显民族特色 |
3.3.4 提升空间舒适性 |
3.4 小结 |
4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区现状调研 |
4.1 唐山市震后重建小区发展概况 |
4.1.1 唐山市震后重建规划 |
4.1.2 唐山震后重建小区建设概况 |
4.1.3 唐山市老旧住区更新实践 |
4.2 唐山市老旧住区调研目的与内容 |
4.2.1 调研目的 |
4.2.2 调研对象 |
4.2.3 调研内容 |
4.3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宅住区社会结构特点 |
4.3.1 居民构成 |
4.3.2 社会网络及居民归属感 |
4.4 唐山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
4.4.1 住区环境现状 |
4.4.2 建筑单体现状 |
4.4.3 住户内使用现状 |
4.5 唐山震后重建住区调研结果分析 |
4.5.1 现状问题总结 |
4.5.2 重建住区的改造需求分析 |
4.5.3 应急建设住区与普通住区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原则 |
5.1 参与性原则 |
5.1.1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5.1.2 公共参与社会治理 |
5.2 渐进性原则 |
5.2.1 分批改造和逐步推进 |
5.2.2 合理创造和适度更新 |
5.2.3 匹配需求和满足人群 |
5.3 继承性原则 |
5.3.1 融合城市肌理 |
5.3.2 保留构成要素 |
5.3.3 延续情境脉络 |
5.4 适应性原则 |
5.4.1 自然环境适应 |
5.4.2 外环境适应 |
5.4.3 内环境适应 |
5.5 小结 |
6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策略 |
6.1 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 |
6.1.1 政府统筹:兼容多方利益 |
6.1.2 居民参与:融入社区管理 |
6.2 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 |
6.2.1 加建功能单元 |
6.2.2 提升建筑形象 |
6.2.3 优化垂直交通 |
6.3 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 |
6.3.1 利用原有建筑 |
6.3.2 增加交往空间 |
6.3.3 优化交通空间 |
6.4 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 |
6.4.1 完善景观系统 |
6.4.2 减少能源消耗 |
6.4.3 优化平面布局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问卷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控制要素及其层级研究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城市风貌与建筑风貌均趋同的时代背景 |
1.1.2 注重风貌管控的政策导向 |
1.1.3 建筑风貌的管控要素不明确与层次混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3.1 城市建筑风貌 |
1.3.2 既有风貌环境 |
1.3.3 建筑界面 |
1.3.4 旗舰店建筑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风貌管控 |
1.4.2 关于建筑界面 |
1.4.3 关于旗舰店建筑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 |
2.1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筑设计与管控的困境 |
2.1.1 既有风貌环境定义与构成 |
2.1.2 既有风貌环境的“新”与“旧”博弈 |
2.1.3 现有建筑风貌管控要素缺乏层级划分 |
2.2 在风貌控制下探讨建筑界面的意义 |
2.2.1 概念 |
2.2.2 建筑界面的双重性及其构成要素 |
2.2.3 现有的风貌控制导则与建筑界面的关系 |
2.3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的意义 |
2.3.1 旗舰店是在风貌控制下建筑表现自我的极限 |
2.3.2 旗舰店在街区中的选址分布均匀 |
2.3.3 旗舰店与建筑师的深度合作 |
2.4 本章小结 |
3. 既有风貌环境中改造建筑界面设计 |
3.1 定义与风貌控制的关系 |
3.1.1 定义 |
3.1.2 历史风貌建筑与风貌连续性的关系 |
3.2 案例分析 |
3.2.1 Apple SoHo纽约苏活区苹果店 |
3.2.2 Apple Covent Garden考文特花园苹果店 |
3.2.3 Apple Champs-Elysees香榭丽苹果店 |
3.2.4 艾坦 巴黎 |
3.2.5 Apple Williamsburg-威廉斯堡苹果店 |
3.3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改造的困境与原则 |
3.3.1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改造困境 |
3.3.2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改造原则 |
3.4 既有风貌环境建筑界面可改造要素 |
3.4.1 侧界面-构件 |
3.4.2 侧界面-洞口 |
3.4.3 顶界面-天窗 |
3.4.4 侧界面内侧 |
3.4.5 建筑内部 |
3.5 本章小结 |
4. 既有风貌环境中的新建建筑界面设计 |
4.1 定义与风貌连续性的关系 |
4.1.1 定义 |
4.1.2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与风貌连续性的关系 |
4.1.3 PC Hofftstraat |
4.2 建筑案例 |
4.2.1 134 Wooster Street |
4.2.2 “水晶屋” |
4.2.3 Brick Pixelation砖像素 |
4.2.4 The Looking Glass-“窥镜” |
4.2.5 Apple Kyoto-日本京都苹果店 |
4.2.6 Carred'Art尼姆现代城市艺术中心 |
4.2.7 Apple Fifth Avenue第五大道苹果店 |
4.3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面临困境与设计原则 |
4.3.1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困境 |
4.3.2 既有风貌环境中新建建筑原则 |
4.4 新建建筑界面消隐化策略 |
4.4.1 建筑界面相似性消隐 |
4.4.2 建筑界面形体消隐 |
4.4.3 建筑界面透明化消隐 |
4.4.4 建筑界面半透明消隐 |
4.4.5 建筑界面动态化消隐 |
4.4.6 建筑界面反射消隐 |
4.5 本章小结 |
5. 泛风貌环境下的新建建筑界面设计 |
5.1 泛风貌环境的界定 |
5.1.1 定义与特性 |
5.1.2 案例-太古里 |
5.2 建筑案例 |
5.2.1 Apple Dubai Mall-迪拜购物中心苹果店 |
5.2.2 Apple Union Square-旧金山联合广场苹果店 |
5.2.3 Apple Cotai Central澳门金沙苹果店 |
5.2.4 Apple Piazza Liberty米兰自由广场苹果店 |
5.2.5 Apple Marina Bay Sands-新加坡滨海湾苹果店 |
5.3 泛风貌环境下建筑界面设计的困境 |
5.3.1 历史信息消失前提下界面设计态度的争议 |
5.3.2 整体性与连续性消失前提下重塑风貌的困境 |
5.3.3 建筑风貌多元前提下界面要素提取的困境 |
5.4 泛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设计策略 |
5.4.1 与以往风貌环境结构的对话 |
5.4.2 对原有风貌建筑要素符号的挖掘 |
5.4.3 基于集体记忆的场所感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要素提取与层级划分 |
6.1 风貌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提取与层级划分 |
6.1.1 界面轮廓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 |
6.1.2 侧界面分段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 |
6.1.3 断面样态连续下的建筑界面要素 |
6.1.4 建筑界面要素的风貌控制 |
6.2 以西安三学街片区为例 |
6.2.1 选址原因 |
6.2.2 街区风貌分析 |
6.2.3 结论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 |
1.2.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庄廓民居研究的相关概述 |
1.3.2 檐廊空间研究的相关概述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课题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檐廊空间的源与流 |
2.1 “廊”“檐廊”与“檐廊空间”的关系 |
2.1.1 廊的概念 |
2.1.2 檐廊的概念 |
2.1.3 檐廊和檐廊空间的关系 |
2.2 檐廊发展的历史脉络 |
2.2.1 檐廊的初生期 |
2.2.2 檐廊的发展期 |
2.2.3 檐廊的成熟期 |
2.3 传统檐廊的演变 |
2.3.1 传统檐廊功能特点的演变 |
2.3.2 传统檐廊结构特点的演变 |
2.3.3 传统檐廊空间特点的演变 |
2.3.4 传统檐廊装饰特点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3.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形成与特点 |
3.1 檐廊空间在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中的界定 |
3.2 檐廊空间形成的脉络 |
3.2.1 藏族传统庄廓民居的形成 |
3.2.2 檐廊空间在藏族传统庄廓民居中的形成 |
3.2.3 檐廊空间在藏族传统庄廓民居中的发展 |
3.3 檐廊空间界面的构成与特点 |
3.3.1 檐廊空间界面的构成 |
3.3.2 不同空间界面的构成特点 |
3.3.3 不同空间界面的装饰特点 |
3.4 檐廊空间的形态 |
3.4.1 平面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
3.4.2 竖向空间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
3.4.3 空间比例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分类 |
3.5 檐廊空间与民居中其他空间的关系 |
3.6 檐廊空间内部的空间关系 |
3.7 檐廊空间的特性 |
3.7.1 线性 |
3.7.2 中介性 |
3.7.3 边缘效应 |
3.7.4 公共性 |
本章小结 |
4.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承载的活动及作用 |
4.1 檐廊空间承载的活动 |
4.1.1 檐廊空间的功能性 |
4.1.2 檐廊空间在自然环境影响下承载的活动 |
4.1.3 生活习惯影响下承载的活动 |
4.2 檐廊空间具备的作用 |
4.2.1 线性特性下对私密性的保护 |
4.2.2 中介性特性下对不同空间的过渡 |
4.2.3 边缘效应特性下对活动区域的重新解读 |
4.3 宗教文化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4.3.1 藏族“自然观与天神观”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4.3.2 藏族“神圣中心、三界观、曼荼罗意向”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4.3.3 藏族“洁净观”下檐廊空间存在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5.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与其他民居檐廊空间的比较解析 |
5.1 “该地区其他民族”与“其他民居”概念的定义 |
5.2 “其他民居”概念下不同民居檐廊空间特点的阐述 |
5.2.1 关中民居檐廊空间 |
5.2.2 丽江纳西族民居与白族民居檐廊空间 |
5.2.3 北京四合院民居檐廊空间 |
5.2.4 晋派民居檐廊空间 |
5.2.5 宁夏临夏回族民居檐廊空间 |
5.3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与河湟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对比 |
5.3.1 檐廊空间界面构造的差异 |
5.3.2 檐廊空间界面装饰的差异 |
5.3.3 三视角下的檐廊空间形态的差异 |
5.4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异同总结 |
5.5 不同民居檐廊空间差异性的原因 |
5.5.1 空间界面差异性的原因 |
5.5.2 空间形态差异性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6.当前藏族传统民居中檐廊空间的困境及更新策略 |
6.1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现状 |
6.2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困境及原因 |
6.2.1 基于自然环境的困境与原因 |
6.2.2 基于技术材料更新的困境与原因 |
6.2.3 基于传统文化引导的困境与原因 |
6.3 当前藏族传统民居檐廊空间的更新策略 |
6.3.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檐廊空间进深调整与阳光间改造提升 |
6.3.2 基于技术材质的新材料新技术优化及综合运用 |
6.3.3 基于文化传承的檐廊立面风貌复原与针灸式保护 |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 研究生其间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 |
致谢 |
(5)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现存问题 |
1.1.2 健康建筑发展需求 |
1.1.3 健康建筑适应性评价 |
1.2 研究对象 |
1.2.1 现代办公建筑类型 |
1.2.2 企业动态发展与办公空间需求 |
1.2.3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的特点及健康需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现有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
2.1 相关基础研究 |
2.1.1 健康的定义 |
2.1.2 人体健康影响因素 |
2.1.3 人的健康需求 |
2.1.4 健康建筑 |
2.2 健康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联系与区别 |
2.2.1 发展背景 |
2.2.2 专业领域 |
2.2.3 关注对象 |
2.2.4 技术内容 |
2.2.5 可感知性 |
2.3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健康指标 |
2.3.1 英国BREEAM |
2.3.2 德国DGNB |
2.3.3 法国HQE |
2.3.4 美国LEED |
2.3.5 日本CASBEE |
2.3.6 中国ESGB |
2.3.7 比较分析 |
2.4 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
2.4.1 美国WELL建筑标准 |
2.4.2 美国Fitwel评价体系 |
2.4.3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
2.4.4 比较分析 |
2.5 办公建筑健康认证案例分析 |
2.5.1 中国石油大厦——健康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 |
2.5.2 仲量联行上海办公室——WELL铂金级认证 |
2.6 小结 |
3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选取 |
3.1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影响要素 |
3.1.1 身体层面 |
3.1.2 心理层面 |
3.1.3 社会层面 |
3.2 评价指标初选 |
3.2.1 指标来源 |
3.2.2 选取原则 |
3.3 评价指标筛选与修正 |
3.3.1 指标筛选 |
3.3.2 指标修正 |
3.4 评价指标内容 |
3.4.1 空气 |
3.4.2 水 |
3.4.3 舒适 |
3.4.4 健身 |
3.4.5 人文 |
3.4.6 服务 |
3.5 小结 |
4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权重 |
4.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
4.1.1 指标权重 |
4.1.2 赋权方法 |
4.2 评价指标赋权步骤 |
4.2.1 构建指标层次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一致性检验与修正 |
4.2.4 群决策 |
4.2.5 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
4.3 评价指标赋权计算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因素层 |
4.3.3 准则层 |
4.3.4 指标层 |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比对 |
4.5 小结 |
5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应用实例 |
5.1 评价程序 |
5.2 评价对象简介 |
5.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座 |
5.3.1 评价分析 |
5.3.2 评分汇总 |
5.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AB座 |
5.4.1 评价分析 |
5.4.2 评分汇总 |
5.5 评价结果及建议 |
5.5.1 评价结果分析 |
5.5.2 改进建议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指标要素说明及评分表 |
附录2: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3:图录 |
附录4: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1 基础调研阐述 |
3.1.2 实地调研阐述 |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光与影的魅力 ——自然光条件下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光与影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空间氛围方面的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关于其他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研究 |
2.1 自然光的概念与特性 |
2.1.1 自然光的概念 |
2.1.2 自然光的特性 |
2.2 光与影的思辨 |
2.2.1 阴影的形成及分类 |
2.2.2 光与影的表现形态 |
2.2.3 光与影的辩证关系 |
2.2.4 光影美学 |
2.3 光影与建筑空间 |
2.3.1 光影与空间的本质 |
2.3.2 光影在空间中的视觉特征要素 |
2.4 建筑空间氛围 |
2.4.1 建筑空间氛围的内涵 |
2.4.2 建筑空间氛围要素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影与建筑空间氛围 |
3.1 光影在建筑空间氛围中的可体验性 |
3.1.1 空间氛围的构成要素 |
3.1.2 空间氛围的体验 |
3.2 光影营造的代表性空间氛围类型 |
3.2.1 崇高庄严的氛围 |
3.2.2 凝重肃穆的氛围 |
3.2.3 静谧柔和的氛围 |
3.3 光影营造空间氛围的影响要素 |
3.3.1 空间组合方式 |
3.3.2 采光与遮光构件 |
3.3.3 空间界面的体量 |
3.3.4 空间界面的材质与质感 |
3.3.5 空间界面的色彩 |
3.4 光影营造空间氛围的手法 |
3.4.1 关联的手法 |
3.4.2 参与的手法 |
3.4.3 时间的手法 |
3.4.4 编排的手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影在建筑空间中的氛围营造案例分析 |
4.1 光影营造空间氛围案例的选取原则 |
4.1.1 真实性原则 |
4.1.2 目的性原则 |
4.1.3 时效性原则 |
4.1.4 典型性原则 |
4.2 光影在政治与宗教空间中的运用——崇高庄严的氛围 |
4.2.1 行政建筑——以孟加拉国议会大厦为例 |
4.2.2 宗教建筑——以水御堂为例 |
4.3 光影在纪念与世俗空间中的运用——凝重肃穆的氛围 |
4.3.1 纪念建筑——以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为例 |
4.3.2 世俗建筑——以日本风之丘火葬场为例 |
4.4 光影在休闲、展览、住宅空间中的运用——静谧柔和的氛围 |
4.4.1 休闲建筑——以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为例 |
4.4.2 展览建筑——以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为例 |
4.4.3 住宅建筑——以墨西哥的路易斯·巴拉干住宅为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光与影营造空间氛围的总结 |
5.1.2 光影设计在各阶段的思路 |
5.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5.2.1 研究的创新性 |
5.2.2 研究的局限性 |
5.3 研究的展望 |
5.3.1 加强建筑光影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
5.3.2 加强建筑形式和结构元素的阴影效果应用 |
5.3.3 加强研究建筑摄影艺术创作中光影的运用 |
5.3.4 传承与保护古典建筑的光与影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9)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与玻璃材料性能相关的新技术发展 |
1.1.2 信息时代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成果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玻璃的发展沿革与表现倾向 |
2.1 起源至公元16 世纪:贵族化装饰时期 |
2.1.1 玻璃的诞生 |
2.1.2 地中海东部的玻璃文化 |
2.1.3 哥特建筑中的玻璃 |
2.2 公元17 世纪至19 世纪:民主化、自由化时期 |
2.2.1 巴洛克建筑 |
2.2.2 “玻璃-钢铁”建筑 |
2.2.3 “玻璃-混凝土”建筑 |
2.3 1900 年代至1960 年代:现代主义时期 |
2.3.1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探索 |
2.3.2 玻璃摩天楼 |
2.4 1970 年代至今:多元化表现时期 |
2.4.1 生态化 |
2.4.2 媒体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趋势与特征 |
3.1 媒体与建筑的关系 |
3.1.1 “媒体”的概念 |
3.1.2 建筑的媒体属性 |
3.1.3 媒体建筑的发展演变 |
3.2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
3.2.1 从厚重体量向轻薄表皮的发展 |
3.2.2 从透明向半透明的转变 |
3.2.3 从静态图像向数字影像的跨越 |
3.2.4 从动态展示向互动的演变 |
3.3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基本特征 |
3.3.1 相对独立的表层构造 |
3.3.2 综合性的功能界面 |
3.3.3 表现性的视觉界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类型与方法 |
4.1 丝网印刷 |
4.1.1 概述 |
4.1.2 点阵类 |
4.1.3 文字图案类 |
4.2 层压置膜 |
4.2.1 概述 |
4.2.2 色彩类 |
4.2.3 纹理图像类 |
4.3 光栅显像 |
4.3.1 概述 |
4.3.2 单一“像素”模块 |
4.3.3 多“像素”模块 |
4.4 屏幕显示 |
4.4.1 概述 |
4.4.2 直视类 |
4.4.3 投影类 |
4.5 互动感应 |
4.5.1 概述 |
4.5.2 借助触摸式用户界面进行互动 |
4.5.3 以人体活动感应为基础进行互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1.1 本文结论 |
5.1.2 本文创新点 |
5.2 问题与展望 |
5.2.1 不足之处 |
5.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色彩在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的科学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纳光学结构调控室外热管理[D]. 罗皓. 浙江大学, 2021(01)
- [2]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D]. 李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既有风貌环境中建筑界面控制要素及其层级研究 ——以旗舰店建筑为例[D]. 韩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河湟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檐廊空间研究[D]. 苗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D]. 袁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光与影的魅力 ——自然光条件下的建筑空间氛围营造研究[D]. 沈仕娜.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9]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D]. 尹欣.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