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X线表现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X线表现

一、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丹江,王强,宋宝健,冯伟,刘定武[1](2021)在《保守与手术治疗Gartland 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比较》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保守与手术两种方法治疗Gartland 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治疗的142例Gartland 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纳入标准:骨折后初次治疗在本院且完成随访; X线诊断为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排除标准:开放性、陈旧性及病理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随访丢失或资料不全;合并重要脏器损伤;合并同侧肢体其他部位骨折。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保守组);第二组为经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因复位丢失再行手术治疗(复位丢失手术组);第三组为直接选择经皮穿针手术治疗(手术组)。评估三组间的临床特征、功能外观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4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3±1.9)个月。按照初始治疗方案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例复位丢失率为19.8%,按照最终治疗方案采用手术治疗病例针道感染发生率为7.1%。三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末次随访肘关节外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6)。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Volkmann挛缩及肘内翻畸形。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经皮外侧穿针手术两种方法治疗Gartland 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选择保守治疗需密切随访,如复位丢失及时行手术治疗。如果不能保证密切随访,建议直接选择经皮穿针手术治疗。

朱丹江,王强,孙保胜,宋宝健,冯伟,刘定武[2](2020)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外侧进针的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外侧进针方式对克氏针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17-02至2019-02收治并采用外侧平行克氏针和外侧扇形克氏针两种进针方式的138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其中平行组为外侧平行克氏针固定(65例),扇形组为外侧扇形克氏针固定(73例)。评估两组间的临床特征、末次随访的功能及外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3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根据Flynn功能标准,平行组优良率为93.7%,扇形组优良率为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Flynn美观标准,平行组优良率为92.1%,扇形组优良率为9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医源性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结论对于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外侧平行与外侧扇形两种进针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预后。

房凤岭,任秀智,杨廷克,张成,苑春超,王风君[3](2014)在《peter-williams髓内钉治疗成骨不全肱骨畸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peter-williams髓内钉采用多段截骨矫形手术治疗成骨不全肱骨畸形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例成骨不全肱骨畸形儿童,男7例,女2例。初次手术时年龄610岁7个月(平均8岁3个月)。其中7例患儿为单侧肱骨干畸形,2例患儿为双侧肱骨干畸形,伴尺桡骨严重畸形,肱骨骨折次数413次(平均7.9次)。9例患儿中畸形成角处为23处(平均2.09处),畸形成角度数(畸形两侧骨干轴线的交角)为20°100°,平均57.3°。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1624分(平均20.44分)。依据修订后的Sillence分型:Ⅲ型6例,Ⅳ型3例。9例患儿的11处肱骨骨干接受了手术截骨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6个月,平均22个月。肱骨截骨平均9.5周(812周)愈合。全部患儿的父母对手术结果及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患儿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20.44±2.79)分(1624分)提高到术后(35.56±2.60)分(3038分),评分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0.20,P<0.05)。1例患儿,术后3 d发现患侧拇指背侧麻木,背伸受限。考虑为桡神经牵拉挫伤造成,经过神经营养药物治疗,3个月后好转。本组无一例患儿出现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亦无血管损伤病例。所有患儿末次随访检查X线片未发现骨骺板损伤或提前闭合影响生长,未发现骨折不愈合。结论多段截骨应用peterwilliams髓内钉手术治疗成骨不全肱骨畸形,对肢体损伤较小,不进入肩关节,出血少,最大程度地矫正畸形,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刘明安[4](2013)在《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联合闭合复位治疗肱骨外髁骨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联合闭合复位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治疗:行闭合复位处理。治疗组28例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骨折复位、肘关节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随访210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联合闭合复位治疗肱骨外髁骨折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韦阁[5](2012)在《肱骨小头在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骨关节创伤中,肘关节创伤的发生率居首位。儿童期肱骨远端骨骺包括内上髁、肱骨小头、滑车及外上髁4个骨骺,借助软骨连成一体,再加上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骨骺,这样儿童肘关节就有6个骨骺。各骨骺骺核出现和愈合时间很不一致,其显现年龄分别为:肱骨小头l~2岁,肱骨内上髁7~9岁,

庄泽,叶志强,曾春,金文涛,吴杰英[6](2011)在《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62例儿童肱骨远端损伤患者,其中肱骨髁上骨折39例、外髁骨折8例,肱骨远端骨骺滑脱4例,内髁骨折3例,肱骨小头骨折2例、外上髁骨折2例、髁间骨折1例、内上髁骨折1例。通过临床表现、X线片检查、CT、MRI等方法确诊,并通过石膏外固、手法复位闭合克氏针固定术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等方法治疗。结果:62例中,55例经X线片检查确诊,5例经CT确诊,2例经MRI确诊。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45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for special surgery,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并结合影像学评价疗效,其中优54例(87%),良6例(10%),可2例(3%),总优良率97%。随访无发现骨折不愈合、钉道感染、克氏针松动、尺神经损伤、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现肘关节轻度活动受限2例,轻度肘内翻畸形1例,继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通过体格检查、分析受伤机制、影像学检查等能有效防止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漏诊误诊,术中精确复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路则显[7](2004)在《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治特点》文中指出

尹国强,李中才,李金玲,郝进芳[8](2004)在《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X线诊断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一种科学量化的方法来评价肱骨远端全骺分离Salter harrisⅡ型骺离 (简称S HⅡ型 )X线诊断依据。方法 查阅了 2 0 0 0多例库存肘关节平片 ,按S H骨骺损伤的诊断标准 ,严格筛选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30例 ,将S HⅡ型平片划线测量撕脱之三角形骨折块底边AO、夹角Q以及干骺端残底BO ,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S HⅡ型Q角波动范围在 30°~ 75° ,平均 4 5° ;AO变动范围为(0 .91± 1 .96 )S(S =0 .1 7) ;AO/BO之比为 (0 .4 1 6± 1 .6 4 5 )S(S =0 .0 8)。追踪观察S HⅠ型骺离随着年龄增大 ,骨折线逐渐转变为经内上髁骨骺延向干骺端桡侧 ,呈现为半弧形。结论 干骺端三角形骨折块Q角在4 5°左右 ,AO/BO <0 .5 5 ,再结合肱骨远端骨化中心全盘尺偏移位 ,即可确诊为S HⅡ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梁荣光,胡文清,曾庆思[9](2003)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X线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分析了 2 1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X线片 ,右肘 16例 ,左肘 5例 ,11例行手术内固定 ,10例行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术 .结果 肱骨外髁干骺部薄骨片或三角形骨折块 19例 (90 .5 % ) ,伴肱骨小头碎裂 2例 ;骨折块外移 10例 ,骨折块外移伴旋转或翻转 6例 ,骨折块无移位 3例 ;肘关节肿胀无明显骨折线 2例 ;肘部积液征 (八字征 ) 12例 ;外上髁骨骺提前骨化 3例 .结论 儿童肱骨外髁薄骨片或三角形骨折块是诊断肱骨外髁骨折的重要依据

朱丹江,王强,孙保胜,宋宝健,冯伟,刘定武[10](2020)在《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克氏针和螺钉固定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克氏针和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13-01至2018-01收治的31例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克氏针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7例)和螺钉组(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1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骨折愈合时间、功能外观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1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及外观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内固定取出时间为(45.7±10.6)d,克氏针组为(36.5±8.3)d,螺钉组长于克氏针组(P<0.05);螺钉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为(32.7±7.4)d,克氏针组为(39.5±6.8)d,螺钉组快于克氏针组(P<0.05)。克氏针组术后出现2例针道感染,均为软组织感染,螺钉组中无钉道感染出现,随访时所有病例未发现外翻不稳定、尺神经炎,术前尺神经麻痹病例术后均逐渐消失,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日常活动无受限。在末次随访中克氏针组出现1例骨过度增生钙化,1例尺神经沟畸形;螺钉组出现2例骨过度增生钙化。结论移位超过5 mm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预后,螺钉固定可以更快地恢复肘关节功能。对于骨骺闭合或接近闭合的青少年建议优先选择螺钉固定,而骨骺未闭合的低龄儿童建议选择克氏针固定。

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保守与手术治疗Gartland 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三、石膏固定或手术后处理
    四、观测指标与方法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2)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外侧进针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4)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联合闭合复位治疗肱骨外髁骨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随机分组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退出标准
    1.6 诊断标准
    1.7 治疗方法
        1.7.1 对照组
        1.7.2 治疗组
    1.8 观测指标
    1.9 疗效判定
    1.1 0 随访观察
    1.1 1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退出病例
    2.3 脱落病例
    2.4 临床疗效
    2.5 不良反应
    2.6 随访结果
3 讨论

(5)肱骨小头在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在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2 在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3 在肱骨外髁骨折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4 在肱骨小头骨折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5 在孟氏骨折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8)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X线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结 果
讨 论
    1 损伤特点
    2 X线诊断依据
        2.1 Salter-Harris Ⅰ型:
        2.2 Salter-Harris Ⅱ型:
    3 误诊原因剖析
    4 鉴别要点
        4.1 肘关节脱位:
        4.2 肱骨外髁骨骺分离:
        4.3 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
        4.4 肱骨内髁骨折:
        4.5 肱骨髁上骨折:

(9)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肱骨外髁骨折的漏诊和误诊率
    2.2 肱骨外髁骨折的X线表现
    2.3 X线随访表现:
3 讨论
    3.1 儿童肱外髁骨折的X线表现特点与诊断
    3.2 骨折不愈合与肘关节后遗畸形:

(10)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克氏针和螺钉固定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四、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守与手术治疗Gartland Ⅱ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比较[J]. 朱丹江,王强,宋宝健,冯伟,刘定武.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04)
  • [2]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外侧进针的疗效[J]. 朱丹江,王强,孙保胜,宋宝健,冯伟,刘定武. 武警医学, 2020(09)
  • [3]peter-williams髓内钉治疗成骨不全肱骨畸形[J]. 房凤岭,任秀智,杨廷克,张成,苑春超,王风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03)
  • [4]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联合闭合复位治疗肱骨外髁骨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刘明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19)
  • [5]肱骨小头在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J]. 韦阁. 中国医学创新, 2012(08)
  • [6]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治分析[J]. 庄泽,叶志强,曾春,金文涛,吴杰英. 新医学, 2011(10)
  • [7]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治特点[J]. 路则显. 中国乡村医药, 2004(10)
  • [8]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X线诊断分析[J]. 尹国强,李中才,李金玲,郝进芳. 创伤外科杂志, 2004(02)
  • [9]儿童肱骨外髁骨折X线-临床特征研究[J]. 梁荣光,胡文清,曾庆思.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06)
  • [10]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克氏针和螺钉固定效果比较[J]. 朱丹江,王强,孙保胜,宋宝健,冯伟,刘定武. 武警医学, 2020(10)

标签:;  ;  ;  ;  ;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X线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