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以华 资本创新推动科技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周茜[1](2021)在《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因素较多,其中融资困难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网络融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模式,网络融资模式具有成本低,办理周期短等优势,能够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融资模式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市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展形势较好,但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网络借贷平台、网上银行等网络平台还不够健全,金融机构风控管理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善,存在着一定信用风险。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着信用风险因素的复杂性、量化难度大等挑战。目前主流的信用风险测度方法有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等,这些模型主要用来估计企业违约概率,在不确定环境下,很难有效判别出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权重,因此找到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测度方法和管控手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把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分为银行介入与非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银行介入与非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指标特点、复杂程度、识别与度量难度有所不同,以致信用风险测度方法有所区别。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包括:银行在线借贷、电商网络融资等;非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包括: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为了解决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因素间评价仅限于实数域,较难客观体现评价者的主观意愿,信用风险的直接关联矩阵难以客观获得等难题,本文构建出适合银行介入下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①针对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AHP—区间数DEMATEL法;②应用ANN方法对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各指标权重进行测度,利用GRA确定信用风险因素之间的直接关联矩阵;③针对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问题,提出Borda序值、范数灰关联度、RS,并结合ITFN-DEMATEL方法构建信用风险测度模型。为了解决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指标非平稳、非线性,以及较难形象地描述专家判断过程等难题,本文构建出非银行介入下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①关于P2P网络融资模式下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利用F-AHP法与CRITIC法等组合赋权对指标进行权重测度,再利用软集合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验证;②关于网络众筹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应用Rough方法对信用风险指标进行属性约简并删除冗余的信用风险指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改进直觉模糊法等组合赋权法得出信用风险权重;③通过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应用举例分析,不仅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也为贷款方提供了信贷策略。根据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结果构建适合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①提出了基于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健全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优化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增加“信用时间轴”;②设计了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电商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的免疫力提升模型,提高小微企业网络融资能力,降低其信用风险;③构建了 P2P网络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引导更多网络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提高小微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其信用风险防控的免疫力水平;④针对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构建了基于激励机制、监管力度、创新合作等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在区块链思维下提出基于信用风险管控的小微企业免疫力提升路径。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①创建适用于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基于GRA-DEMATEL、ITFN-DEMATEL等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模型,较客观地描述了各信用风险因素的综合重要程度;②构建适用于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式下基于主客观赋权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有效解决传统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对于信用风险指标间存在相互关联、相关影响等复杂关系而测度不够客观的问题;③利用区块链思维从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整体提升小微企业免疫力水平,建立可行规则制度,发展新型金融业态;④构建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信用风险管控策略,将实现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有效防控。
陈林华[2](2021)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作为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主体,其竞争优势既关系到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效率和水平,也关系到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当前体育全球化治理体系重构,以及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研究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及如何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提升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探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彼得·德鲁克认为关键是技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杰恩·巴尼认为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过程。基于此,本文将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案例访谈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组织学习、网络组织等理论溯源与文献分析,逐步收敛核心概念并按照“心里倾向—能力变化—结果感知”的范式构建初步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框架,对730家上海本地曾参与过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组织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具有“需求泛化”特殊性;另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生产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的松散网络和非本地化的价值链业务网络相结合的特征。第二,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即是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为核心的知识异质体。需求、知识基础与组织学习、行动者与网络这三个概念组合共同诠释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从而也决定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更低的成本、更高质量的服务、更有利的资源获取)与特殊性(灵活性、创新速度和业界声誉)。第三,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学习导向由“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构成。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均对网络能力各维度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原因可能在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远端关系。第四,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网络能力由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网络能力各维度均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网络能力各维度在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部分的中介效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的启示:(1)应高度重视学习导向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2)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推进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发挥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3)应重视网络能力建设,主动地参与外部网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充分发挥各项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提升的积极效应等。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深入探讨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本属性,以及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而形成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第二,运用质性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学习导向、网络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既拓展了现有理论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成果。
周红芳[3](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提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唐源[4](2021)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变,“贸易战”和“技术垄断”现象愈演愈烈,创新人才成为国与国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来源,企业只有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上汇聚和召唤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和挖掘人才,大力造就和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国外大量“卡脖子”技术,急需在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中取得应对国外的核心创新能力。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主体,是最重要的创新构成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具有高素质、高创新性、和自我实现愿望强烈等特点,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有着其他传统企业员工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分布于企业中技术研发、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等各个部门,是最能知晓企业短板、发展问题和识别创新机会的创新单元,如何让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个体员工成为“问题发现”、“机会识别”和“突破创新”的关键触发器,就必须尊重员工、了解员工个性心理和激发员工创新心理,要利用好心理资本规律,使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自发自愿参与到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国际国内学者从单变量或者多变量视域分析员工创新行为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的研究视角是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和环境动态论视角结合来探究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延伸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视野,深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新状况,探讨了如何通过员工心理资本的提升促进其创新行为。目前,已有研究文献关注到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但对心理资本如何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及其具体作用情境,现有文献对该问题鲜有深入和展开研究,而且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其研究结论有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某些具体研究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心理资本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等视角,紧密围绕“心理资本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一基本问题,建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路径理论框架,目的是探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工作:首先,本研究选取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命题:心理资本中任务型、学习型、关系型和创新型四个心理资本均能提升员工创新行为。其次,基于文献探讨建构理论模型,本文以心理资本为切入点,引入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在当前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架构了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二者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同时对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概念进行了讨论,对这几个变量的现有研究维度进行了划分,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各个变量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做好铺垫。再次,把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心理资本理论整合到统一模型中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最后,在前面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下国际国内情景,引入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变量作为情景边界进行考察,从环境动态性的视角考察在差异化情境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最终形成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影响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得到检验。心理资本及包含的四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假设得到验证。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情感和认知)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的影响效果。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知识分享及其两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第三,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环境动态性在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负向调节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技术动态性也负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在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负向调节了心理资本通过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正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打破原有文献和概念的局限,从组织行为学和环境动态性双重视角,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资本的内涵重新进行界定,并利用本土心理资本的维度及量表,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填补目前国内量表开发的不足,尤其是国内量表的实证方法成果还较缺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将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中介引入研究框架,探究二者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中的作用,揭示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建立了“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中介主要研究脉络,并提出“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路线,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现有文献较少从环境动态性视角来关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情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现实情景,引入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证检验,探究其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使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为员工创新行为在不同情景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研究拓展了现有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研究的纵深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下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指导。
周光[5](2020)在《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信息生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和影响范围更广着称。互联网情境与传统情境存在很大区别。在互联网情境下,传统媒体纷纷走向网络,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舆论的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活动出现新的行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为品牌危机的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已有研究表明,品牌危机的伤害程度与互联网直接相关。在互联网情境下,许多知名企业曾遭遇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但不难发现,当前对品牌危机中互联网特性及作用的挖掘仍处在发展阶段;如何利用互联网情境及其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品牌危机进行探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进行界定,此问题涉及界定的角度,以及基于此角度的品牌危机内涵、特点、类型和年度变化趋势。其次要明确如何对品牌危机影响因素进行判定,此问题涉及对品牌危机构成影响的媒体、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因素。第三要弄清品牌危机如何对企业构成影响,此问题涉及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情境因素;以往研究注重对这一关系的定性分析,而如何进行实证分析将值得深入探讨。第四要关注品牌危机研究的落脚点,它涉及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以及策略效果等。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和扎根理论,提出研究概念和基本模型框架。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危机水平概念,对不同类型品牌危机进行区分。本文运用中国内地品牌100强的报刊报道文章,对品牌危机事件进行编码与统计;基于品牌危机的报道次数和影响程度,对品牌危机水平进行测量,最终得出不同事件和企业的品牌危机水平,进而明确其年度变化趋势。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运用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从媒体、企业和公众的角度辨析品牌危机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媒体作为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以此深入挖掘互联网情境下媒体的突出特点。解释水平理论将心理距离作为影响解释水平的主要因素,恰好可以帮助解释报纸版次、权威性、级别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对品牌危机水平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这些因素的显着性进行检验。针对第三个问题,本文首先运用免疫理论观点,预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此关系受到可控型、道德型和可辩解型品牌危机类型的调节。然后本文基于情感-认知理论,探索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内地品牌100强在报纸上的品牌危机报道文章;本文通过编码和统计,构成100强品牌企业在200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回归,证实了三种类型危机对品牌危机负面影响的削弱作用,以及公众情感与认知在影响机理中的作用。针对第四个问题,本文再次运用免疫理论观点,厘清企业的三种危机应对策略:辩解策略、沉默策略与和解策略。通过编码和统计,本文揭示三种应对策略为企业最常用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个种策略在三种类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不同作用。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结合不同理论对品牌危机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免疫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被首次运用到品牌危机的研究中;研究结论反过来丰富理论本身。其次,本文通过互联网文本数据,对互联网特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其研究过程和结论,为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研究带来洞察。最后,合理地运用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也为同行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
杜芳芳[6](2020)在《昆明市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为例》文中提出信息产业作为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引入信息产业和推动其发展已成为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产业园则是政府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载体,政府在信息产业园的发挥作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昆明市信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较之国内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产业基础薄弱、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滞后、高端人才匮乏及环境支撑不足等差距。探索政府在信息产业园区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是昆明市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是昆明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引擎高地,本文以该园区发展为例,对园区中政府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归纳了园区在规划布局、管理机制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政府职能理论进行分析,并学习借鉴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发展经验,对昆明市信息产业园区如何在发展中加强政府作用发挥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完善产业布局、进行分类管理;二是通过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全面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培育人才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四是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系和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园区建设。
崔伊霞[7](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谢宇翔[8](2020)在《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激励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竞争中,许多中国企业为了追赶发达经济体中的领先企业,采用了研发国际化这一适用于后发企业的“跳板”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越来越多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人才出现在了中国企业的高管团队(TMT)中。这类高管成员不仅掌握了海外前沿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而且在国际范围中积累了丰富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对企业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直接关注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企业研发国际化影响效应的实现机制以及高管激励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企业中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与本土高管的融合和企业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知识基础观、团队冲突理论、开放式创新、关系人口统计学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上市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比例特征中,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占比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结构特征中,海外背景高管与本土高管在任期的差异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海外背景高管与本土高管在教育背景上的差异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海外背景高管与本土高管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没有显着影响;(3)高管激励在海外背景的高管占比与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中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聚焦到企业内部,分别研究了企业中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比例特征与结构特征对研发国际化的影响,并研究了企业内部治理重要因素高管激励在其中起到的具体作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为计划通过海外背景高管团队来促进企业研发国际化的企业在组建和管理高管团队的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姜倩雯[9](2020)在《关系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提出伴随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状态,中小企业成为保持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提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但相比于大型企业,受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限制,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因为多种原因处于竞争的下风。因此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建立、维持稳定关系去获得发展资源和机会。企业间建立的关系是组织间资源流动的虚拟通道,处于关系网络中的组织利用这种虚拟途径获得的利益。但是面对愈发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组织间冲突不仅导致组织需要额外投入时间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冲突发生的不确定性也会降低组织预测未来能够获得的收益。因此,如何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能力去维持现有关系的稳定性,增强中小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对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中小企业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并划分为冲突识别判断能力、冲突防控能力、冲突调解能力、关系修复重构能力四个维度。围绕自变量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因变量中小企业成长绩效、中介变量组织韧性、调节变量环境动态性这四个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模型并提出假设,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路径。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数据,通过问卷星和专业机构发放,数据均来自全国中小企业,涵盖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共400份。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并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PROCESS插件,利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检验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对本文提出的18个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冲突动态管理能力的四个维度,冲突识别判断能力、冲突防控能力、冲突调解能力,关系修复重构能力都正向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绩效。冲突防控能力、冲突调解能力对于组织韧性的提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是冲突识别判断能力、冲突修复重构能力却未通过检验。同时组织韧性作为中介变量,具有部分影响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绩效的正向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也被证实能够正向调节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组织韧性的作用,作用于模型的前半路径。最后,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从理论和现实两部分讨论本文的贡献,提出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展望。
张丽楠[10](2020)在《人力资本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强国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的提出,加快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同时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来各种体育休闲娱乐的冲击以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正处于无规则、无边界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健身俱乐部意识到除了对服务、产品进行创新外,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健身俱乐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对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健身俱乐部拥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是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力。人作为能动性资源,可以连接健身俱乐部与外部环境,成为获取资源的主体并形成人力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影响。各类技术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健身俱乐部如何依靠主体调动其内部外资源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影响,其具体路径机理有待进一步挖掘。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商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集中在各类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方面,其主体对象的研究缺乏针对性,主体对象与商业模式创新作用路径鲜有学者研究。因此,运用实证分析法考察人力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效果及路径机制,对于丰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研究及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服务型企业健身俱乐部为调查对象,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结果变量、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人力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路径。通过对本研究变量及相关关系梳理,构建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理论模型,探讨人力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影响。基于研究设计与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与AMOS20.0对回收的308份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验证本文假设。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总结讨论,得出本研究结论以及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人力资本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人力资本各维度均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但各类型人力资本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研发型人力资本是创新的主体,可以挖掘市场变化为健身俱乐部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技能型人力资本通过与顾客的密切联系可以迅速获取有效信息反应给俱乐部,管理型人力资本通过不断提高创新精神与协调能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2)在动态能力与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分析中,动态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各维度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程度不同。健身俱乐部可以通过动态能力更好的适应环境,抓住发展机遇,对现有环境做出反应,促进了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的创新。(3)人力资本对动态能力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各维度作用效果不同。健身俱乐部人力资本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伙伴的交流,对行业技术的追踪,获取更多的资源,有利于健身俱乐部培育动态能力。(4)动态能力在人力资本与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中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且动态能力各维度在人力资本与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论突出了动态能力在人力资本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的三条路径分析,同时也说明了不同的中介路径在人力资本与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不同。综合本文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的研究,揭示了二者作用路径的黑箱,深化了中介变量的作用路径。为健身俱乐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以下启示,健身俱乐部应完善人力资本的管理机制,充分认识到不同的人力资本对于俱乐部发展的影响,注重动态能力培育,要发挥动态能力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作用,认清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组合各类资源与能力合力促成健身俱乐商业模式创新。
二、王以华 资本创新推动科技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以华 资本创新推动科技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
2.2 网络融资模式的相关研究 |
2.3 区块链的相关研究 |
2.4 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
2.5 关于组织免疫理论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模式、特点及渠道选择 |
3.1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模式 |
3.1.1 小微企业的特征与信用风险产生原因 |
3.1.2 网络融资模式流程及分类 |
3.2 网络融资模式的特点及分析 |
3.2.1 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分析 |
3.2.2 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分析 |
3.2.3 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难点 |
3.3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渠道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1 基于改进AHP-DEMATEL法的银行在线借贷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1.1 基于改进的AHP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4.1.2 基于改进区间数-DEMATEL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4.1.3 区间数综合影响度计算 |
4.2 基于改进DEMATEL法的电商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2.1 基于ANN-GRA-DEMATEL法的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2.2 基于改进DEMATEL法的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2.3 基于ITFN-DEMATEL的综合影响矩阵计算 |
4.3 模型应用举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1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1.1 F-AHP法计算主观权重 |
5.1.2 CRITIC法计算客观权重 |
5.1.3 组合赋权的权重确定方法 |
5.1.4 基于软集合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验证 |
5.2 基于组合赋权的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2.1 基于熵权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2.2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与经验模态分解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2.3 基于改进直觉模糊法的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3 模型应用举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 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1 基于重复博弈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2 基于政府监管力度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3 基于收益共享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4 基于网络联保交易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5 基于免疫力提升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2 电商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2.1 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基于免疫理论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2.2 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 P2P网络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1 基于ESS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3 基于动态循环免疫力提升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 网络众筹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1 基于激励机制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2 基于监管力度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3 基于创新合作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4 基于免疫力水平提升路径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信用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2 影响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1 影响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2 影响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3 影响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4 影响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5 影响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第二轮调查问卷 |
附录2-6 影响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访谈大纲——关键因素结果验证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荣誉情况 |
(2)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体育治理格局重塑加剧体育服务主体国际竞争 |
1.1.2 体育产业政策频出对服务主体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3 体育产业组织及市场主体竞争力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赛事服务组织 |
2.1.2 竞争优势 |
2.1.3 组织学习 |
2.1.4 学习导向 |
2.1.5 网络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际体育赛事发展及服务的相关研究 |
2.3.2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
2.3.3 学习导向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4 学习导向对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研究 |
2.3.5 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4 国内外现有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征分析 |
3.1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基础特征分析 |
3.1.1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服务属性 |
3.1.2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性 |
3.1.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 |
3.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 |
3.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样本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案例访谈资料的主范畴归纳 |
4.2.3 主要变量的内涵表征描述 |
4.3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4 相关核心变量的内涵与维度提炼 |
4.4.1 学习导向的内涵及维度 |
4.4.2 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 |
4.4.3 竞争优势的内涵及维度 |
4.5 文献对话与初步理论模型升华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提升 |
5.1.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1.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2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2.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2.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 网络能力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3.1 网络规划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2 网络配置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3 网络运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4 网络占位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1 网络能力对学习承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5.4.2 网络能力对开放心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6.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6.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6.2 核心变量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1 自变量学习导向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2 中介变量网络能力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3 因变量竞争优势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4 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测评 |
6.3 预调研与问卷的修正 |
6.3.1 学习导向预调研分析 |
6.3.2 网络能力预调研分析 |
6.3.3 竞争优势预调研分析 |
6.4 大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
第7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数据分析方法 |
7.2 正态分布检验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信度检验 |
7.3.2 效度检验 |
7.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1 学习导向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2 网络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3 竞争优势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1 学习导向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2 网络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3 竞争优势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6 变量相关分析检验 |
7.7 假设检验 |
7.7.1 初始模型构建 |
7.7.2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7.7.3 差异检验 |
7.8 讨论与分析 |
7.8.1 学习导向对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2 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3 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知识异质体”本质决定组织竞争优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
8.1.2 学习承诺通过影响网络能力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 |
8.1.3 开放心智对组织竞争优势产生显着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
8.1.4 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
8.2 研究启示 |
8.2.1 充分认清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特征 |
8.2.2 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导向并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
8.2.3 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发挥学习导向促进效应 |
8.2.4 推进网络能力建设发挥“意愿+能力”的综合效应 |
8.3 创新之处 |
8.3.1 研究创新 |
8.3.2 主要贡献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的局限性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预调研问卷 |
附录四 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3 简要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2 历史依据 |
3.3 现实依据 |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1.1 国家创新体系 |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4.1.3 相关概念辨析 |
4.2 构成要素 |
4.2.1 行为主体因素 |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3 主要特点 |
4.3.1 开放性 |
4.3.2 系统性 |
4.3.3 流动性 |
4.3.4 安全性 |
4.4 建立原则 |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
4.5 目标体系 |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
4.6 创新活动 |
4.6.1 科学创新 |
4.6.2 技术创新 |
4.6.3 制度创新 |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
4.7 体系运行 |
4.7.1 运行模式 |
4.7.2 运行机制 |
4.7.3 运行环境 |
4.7.4 演化路径 |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
6.1 创新主体:企业 |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
6.2.2 实施跨国并购 |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
6.3.1 有利影响 |
6.3.2 不利影响 |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
7.1 创新主体:政府 |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1 发展历程 |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
8.2 创新活动 |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
8.3 开放水平测度 |
8.3.1 国际比较 |
8.3.2 总体评价 |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
8.4.3 中国优势 |
8.4.4 应对策略 |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
9.1 国际经验 |
9.1.1 美国经验 |
9.1.2 日本经验 |
9.1.3 德国经验 |
9.1.4 以色列经验 |
9.2 重要启示 |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标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员工创新行为 |
2.1.1 员工创新行为的内涵 |
2.1.2 员工创新行为的维度划分 |
2.1.3 员工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
2.1.4 员工创新行为研究评述 |
2.2 心理资本 |
2.2.1 心理资本的内涵 |
2.2.2 心理资本的维度划分 |
2.2.3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 |
2.3 工作投入 |
2.3.1 工作投入的内涵 |
2.3.2 工作投入的维度划分 |
2.3.3 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2.3.4 工作投入研究评述 |
2.4 知识分享 |
2.4.1 知识分享的内涵 |
2.4.2 知识分享维度划分 |
2.4.3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4 知识分享研究评述 |
2.5 环境动态性 |
2.5.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5.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 |
2.5.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2.5.4 环境动态性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3.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基础 |
3.1.1 心理资本理论 |
3.1.2 工作要求-资源模式 |
3.1.3 知识管理理论 |
3.1.4 双元创新理论 |
3.1.5 资源基础理论 |
3.2 前期研究状况和下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
3.2.1 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2 心理资本视角展开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热点 |
3.2.3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引起关注 |
3.2.4 环境动态性被引入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 |
3.3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3.3.1 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关系的相关研究 |
3.3.2 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3 心理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关系 |
3.3.4 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5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 |
3.3.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关系 |
3.4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假设 |
4.1.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 |
4.1.2 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 |
4.2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假设 |
4.2.1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4.2.2 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4.2.3 工作投入与知识分享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假设 |
4.3.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2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4.4 研究假设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问卷结构 |
5.1.3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2.1 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 |
5.2.2 心理资本的测量 |
5.2.3 工作投入的测量 |
5.2.4 知识分享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多元回归分析 |
5.3.5 Bootstrap分析 |
5.3.6 结构方程模型(SEM) |
5.3.7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 |
5.3.8 PROCESS宏 |
5.3.9 稳健性检验 |
5.4 预调研和因子分析 |
5.4.1 项目分析 |
5.4.2 因子分析 |
5.4.3 信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6.2.1 信度检验 |
6.2.2 因子分析 |
6.3 收敛效度及区别效度的结果 |
6.3.1 收敛效度 |
6.3.2 区别效度 |
6.3.3 模型拟合度 |
6.4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的结果 |
6.5 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6.5.1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2 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3 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4 双重并列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5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7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互联网相关概念 |
2.1.2 危机相关概念 |
2.1.3 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2.1.4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 |
2.1.5 企业绩效相关概念 |
2.1.6 品牌危机与企业的关系 |
2.1.7 品牌危机与消费者的关系 |
2.1.8 品牌危机的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
2.2.2 企业免疫理论 |
2.2.3 解释水平理论 |
2.2.4 情感-认知理论 |
2.3 简要总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特征的定性分析 |
3.1 样本与数据 |
3.1.1 样本 |
3.1.2 数据收集 |
3.2 扎根理论分析 |
3.2.1 扎根理论 |
3.2.2 数据分析 |
3.3 分析结果 |
3.3.1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相关概念 |
3.3.2 互联网情境下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 |
3.3.3 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相关因素 |
3.3.4 互联网情境下的公众情感与认知 |
3.3.5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3.4 简要总结 |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品牌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
4.1 理论推导与假设建构 |
4.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4.2.1 研究模型 |
4.2.2 研究变量 |
4.3 样本与数据 |
4.3.1 样本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数据编码 |
4.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4.4.1 品牌危机事实描述分析 |
4.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实证分析 |
4.5.1 互联网情境下媒体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5.3 互联网情境下消费者相关因素对品牌危机的影响 |
4.6 简要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危机分类的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5.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5.1.1 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 |
5.1.2 危机类型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研究变量 |
5.3 样本与数据 |
5.3.1 样本 |
5.3.2 数据收集 |
5.3.3 数据编码 |
5.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5.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变量年度变化趋势 |
5.5 实证分析 |
5.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5.2 数据特征分析 |
5.5.3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
5.6 简要总结 |
第六章 基于公众情感与认知的品牌危机影响机制研究 |
6.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 |
6.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6.2.1 研究模型 |
6.2.2 研究变量 |
6.3 样本与数据 |
6.3.1 样本 |
6.3.2 数据收集 |
6.3.3 数据编码 |
6.4 基本事实与统计分析 |
6.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公众情感与认知变化趋势 |
6.5 实证分析 |
6.5.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5.2 假设检验 |
6.6 简要总结 |
第七章 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的企业应对及效果研究 |
7.1 理论推导与假设构建设 |
7.2 研究模型与变量 |
7.2.1 研究模型 |
7.2.2 研究变量 |
7.3 样本与数据 |
7.3.1 样本 |
7.3.2 数据收集 |
7.3.3 数据编码 |
7.4 基本事实描述与统计分析 |
7.4.1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描述分析 |
7.4.2 基于互联网舆情的企业应对策略的年度变化趋势 |
7.5 实证分析 |
7.5.1 互联网情境下行业与所有制对应对策略的影响 |
7.5.2 互联网情境下企业应对策略相关的假设检验 |
7.6 简要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6)昆明市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信息产业 |
二、信息产业园区 |
三、政府作用 |
第二节 政府职能理论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我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园区管理中的职能 |
第三章 昆明市信息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现状——以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为例 |
第一节 昆明信息产业园区的发展 |
一、昆明信息产业园区的布局 |
二、昆明信息产业园区的发展成效 |
第二节 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
一、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概况 |
二、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发展成效 |
第二节 昆明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发挥作用情况 |
一、统筹规划发展 |
二、制定政策支持 |
三、提供公共服务 |
四、优化产业环境 |
五、搭建融资渠道 |
六、重视人才培养 |
七、提供宣传载体 |
第四章 昆明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发挥作用存在问题及原因——以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为例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昆明市信息产业总体面临的问题 |
二、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
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
三、产业政策执行不到位 |
四、市场化导向不强,政府干预阻碍园区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其他信息产业园区政府作用的现状及借鉴 |
第一节 新竹科学工业园 |
一、新竹科学工业园发展现状 |
二、新竹科学工业园政府作用管理经验 |
第二节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
一、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二、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政府作用管理经验 |
第三节 法国索菲亚高科技园区 |
一、法国索菲亚高科技园区概况 |
二、法国索菲亚高科技园区政府作用管理经验 |
第六章 增强昆明市信息产业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园区发展规划 |
一、完善产业布局 |
二、实施分类管理 |
三、加强周边配套设施规划 |
第二节 完善政府管理机制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二、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
三、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
第三节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二、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 |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四、完善园区现代化综合功能 |
第四节 加强资金支持体系建设 |
一、创新财政资金产业扶持办法 |
二、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绿色发展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
2.3.1 衰败消亡 |
2.3.2 深度开发 |
2.3.3 转型发展 |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1.1 德国鲁尔地区 |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
5.1.3 法国洛林地区 |
5.1.4 日本九州地区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5.2.2 辽宁省阜新 |
5.2.3 河南省焦作 |
5.2.4 安徽省铜陵 |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激励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研究法 |
1.5.1.2 归纳演绎法 |
1.5.1.3 实证研究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研究综述 |
2.1.1 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理论基础 |
2.1.1.1 高阶梯队理论 |
2.1.1.2 团队冲突理论 |
2.1.1.3 关系人口统计学 |
2.1.1.4 社会认同理论 |
2.1.2 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研究现状 |
2.2 研发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2.1 研发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
2.2.1.1 开放式创新 |
2.2.1.2 资源基础观 |
2.2.1.3 知识基础观 |
2.2.1.4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研发国际化的概念界定与动因 |
2.2.3 研发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
2.3 高管激励的研究综述 |
2.3.1 激励的理论基础 |
2.3.1.1 委托代理理论 |
2.3.1.2 激励理论 |
2.3.2 激励的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框架 |
3.2 研究假设 |
3.2.1 海外背景高管团队的比例特征与企业研发国际化 |
3.2.2 海外背景高管团队的结构特征与企业研发国际化 |
3.2.3 激励的调节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与数据样本 |
4.2 变量测度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与数据检验 |
4.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2 面板数据检验 |
4.3.3 数据预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过程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研发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
5.3.2 高管激励的调节作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关系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系冲突管理的文献综述 |
2.1.1 组织间冲突定义与维度 |
2.1.2 动态管理能力概念界定 |
2.1.3 组织间冲突管理相关研究 |
2.2 组织韧性文献综述 |
2.2.1 组织韧性的概念 |
2.2.2 组织韧性的维度 |
2.2.3 组织韧性与中小企业成长 |
2.3 环境动态性的文献综述 |
2.3.1 环境动态性概念及维度 |
2.3.2 环境动态性对关系冲突管理的影响 |
2.3.3 环境动态性对组织韧性的影响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界定 |
3.1.1 关系冲突动态管理能力概念界定 |
3.1.2 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 |
3.1.3 环境动态性的概念界定 |
3.1.4 中小企业成长绩效 |
3.2 研究假设 |
3.2.1 关系冲突动态管理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绩效 |
3.2.2 关系冲突动态管理能力与组织韧性 |
3.2.3 组织韧性与中小企业成长绩效 |
3.2.4 组织韧性的中介作用 |
3.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概念模型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与测量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量表设计 |
4.1.3 问卷对象与问卷收集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描述性分析 |
4.3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
4.4 样本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4.5 相关性分析 |
4.6 假设检验 |
4.6.1 回归分析检验 |
4.6.2 中介效应检验 |
4.6.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4.7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4.7.1 假设检验结果 |
4.7.2 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管理启示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人力资本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1.1 资源基础理论的含义 |
2.1.2 资源基础理论的内容及相关研究 |
2.2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
2.2.1 人力资本的内涵 |
2.2.2 人力资本的研究现状 |
2.3 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
2.3.1 动态能力的内涵 |
2.3.2 动态能力的研究现状 |
2.4 商业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
2.4.1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4.2 商业模式创新的现状 |
2.5 健身俱乐部的商业模式创新 |
2.5.1 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 |
2.5.2 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现状 |
2.6 文献述评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人力资本与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
3.2.2 动态能力的中介假设 |
4 问卷设计与检验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样本调查情况 |
4.1.3 量表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变量设计和测量 |
4.2.1 人力资本的测量 |
4.2.2 动态能力的测量 |
4.2.3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
4.3.1 相关量表的信度分析 |
4.3.2 相关量表的效度分析 |
4.3.3 相关性检验 |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假设检验 |
5.1.1 人力资本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回归分析 |
5.1.2 人力资本与动态能力的回归分析 |
5.1.3 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回归分析 |
5.1.4 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 |
5.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2.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5.2.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6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健身俱乐部实践管理启示 |
6.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王以华 资本创新推动科技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模型[D]. 周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林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4]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唐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昆明市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为例[D]. 杜芳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8]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激励的调节作用[D]. 谢宇翔.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关系冲突动态管理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姜倩雯.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10]人力资本对健身俱乐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丽楠.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