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梁与柱的半刚性连接(论文文献综述)
许贝[1](2021)在《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铸钢件连接的节点属于一种半刚性节点,其倒角可避免焊接产生的应力集中。传统的铸钢件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导致结构发生不可恢复的破坏,为震后维修带来巨大的困难。自复位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控制结构的残余变形,使结构在震后不需要或者少部分维修即可迅速恢复使用功能。本文为解决传统铸钢件连接节点存在的缺陷,基于自复位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该类节点的梁柱通过铸钢件栓接,沿着梁翼缘内侧布置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后使得梁柱压紧,梁柱连接处具备满足结构正常使用的抗弯刚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梁柱节点的受力机理、破坏模式、抗震性能及自复位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节点的设计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大体如下:(1)通过观察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节点的应力分布,对其受力变形情况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梁端荷载作用下,铸钢件屈服耗能,预应力钢绞线保证自复位性能,加载过程中梁、柱及钢绞线均保持弹性,震后仅需替换铸钢件便可将节点恢复至无损状态。节点的破坏表现为受拉铸钢件出现贯通水平肢和肋板的屈服带或者出现贯通竖肢和肋板的屈服带两种模式。(2)分析不同参数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对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节点承载性能的影响。钢绞线初始预应力对节点的承载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铸钢件竖肢的厚度,铸钢件水平肢和肋板的厚度对节点的承载性能影响相对较小。(3)从承载性能及自复位能力等方面,对具有相同参数的铸钢件连接自复位节点和传统铸钢件连接节点在低周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铸钢件连接节点承载力低,卸载后残余位移大,而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节点承载力高且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4)研究不同参数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自复位能力。结果表明: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均呈现为典型的“双旗帜型”,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耗能能力。增加铸钢件竖肢、水平肢和肋板的厚度可以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而增大钢绞线初始预应力、减小钢绞线的长度或者增加钢绞线的数量可以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自复位性能,但耗能能力减弱。(5)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提出节点设计方法。给出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建议:铸钢件竖肢和水平肢的厚度取钢梁腹板厚度的1.2~1.6倍,铸钢件肋板的厚度取钢梁腹板厚度的1~1.6倍,直径15.2mm的1×7钢绞线,其初始预应力取60~120k N,长度不宜小于2000mm。
郭良梦[2](2019)在《外套筒式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梁柱全螺栓连接节点是一种在工厂完成焊接工作,然后仅通过高强螺栓在施工现场完成安装的节点连接形式。此连接形式的节点既可以避免焊接残余应力以及焊缝质量等缺陷,而且提高了节点的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等,同时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更易控制。因此,钢结构梁柱全螺栓连接节点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为更好实现建筑钢结构梁与柱在施工现场装配连接的性能需求,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各种节点性能优劣的基础上,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为保证本文研究的可靠性,详述了有限元的建模分析方法,并利用现有的试验数据验证本文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正确性。2、为更加直观的分析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的破坏过程、应力分布和工作机理等,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平台,设计制作了两种连接形式的新型节点,共计12个新型节点模型。并考虑了模型的材料、几何和接触状态3种非线性的影响,建立了该节点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对12个节点模型分别进行了单调加载数值模拟,加载方式采用梁端位移逐级加载的方式。从节点的受力特性和各构件的应力、破坏模态等情况分析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的静力学性能,得到了方型外套筒及H型外套筒等在节点工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模型几何、材料方面着手分析各参数对节点刚度(包括初始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影响的主要因素及不同节点参数下节点弯矩-转角(M-θ)曲线变化趋势等静力学性能的影响。3、研究分析了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抗震性能。对该12个节点模型进行了低周循环加载模拟分析,得到各节点模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确定了节点的承载能力、刚度退化曲线、延性及能量耗散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最后对新型节点进行结构化参数分析,研究方型套筒厚度、方钢管柱壁厚、H型套筒长度和厚度、梁翼缘厚度及材料选取等参数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的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刚度退化平稳,延性及耗能能力良好;方形外套筒厚度、H型外套筒长度及厚度、钢梁翼缘厚度、方钢管柱壁厚对新型节点抗震性能均有一定影响。4、根据节点有限元分析数据,绘制出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及荷载-位移曲线,并得到了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及抗弯承载力。节点为半刚性连接节点。基于小变形叠加原理,提出了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初始刚度简化计算方法,建立了节点域组件力学模型。在对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时,考虑了节点抗弯及节点域抗剪,按照“强剪弱弯”的原则,提出了外套筒式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流程。通过对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连接节点的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的对比分析,可知,此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初始刚度简化计算方法及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较为可靠。
谭坚,区彤,李松柏,方国华[3](2011)在《钢结构节点研究》文中提出钢结构节点设计通常将连接节点分为刚接和铰接两种形式,简单、常规的连接节点可以很快判断节点的刚接性能,但复杂的的连接节点如何判断刚接性能是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国内外钢结构连接节点分类及研究现状,寻求操作上判断刚接和铰接节点的方法,提出了判断节点刚度性能的两个条件。结合亚运城体操馆工程关键刚接节点,通过计算确定了7种形式的节点连接刚性性能,比较了每种节点形式的弯矩转角关系即M-θr曲线,确定了最终的节点形式,尝试了刚接节点的不同实现形式。
谭坚,区彤,李松柏,方国华[4](2011)在《钢结构节点研究》文中指出钢结构节点设计通常将连接节点分为刚接和铰接两种形式,简单、常规的连接节点可以很快判断节点的刚接性能,但复杂的的连接节点如何判断刚接性能是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国内外钢结构连接节点分类及研究现状,寻求操作上判断刚接和铰接节点的方法,提出了判断节点刚度性能的两个条件。结合亚运城体操馆工程关键刚接节点,通过计算确定了7种形式的节点连接刚性性能,比较了每种节点形式的弯矩转角关系即M-θr曲线,确定了最终的节点形式,尝试了刚接节点的不同实现形式。
徐树全[5](2010)在《钢框架梁柱铸钢件连接节点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框架结构是多层和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之一。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是实现结构强度与延性的关键,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在1994年Northridge和1995年阪神地震中,梁柱连接发生了大量的脆断现象,显示出设计者对于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认识上的不足。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研究新的、性能优良的节点连接方式,找出新型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提出新的节点构造和抗震设计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对一种新型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形式——铸钢件连接节点进行了六组试验研究,包括三组静载试验和三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详细分析了节点的破坏机理、破坏模式、关键部位应力发展规律、弯矩—转角特性、滞回特性、极限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等,总结了铸钢件竖肢厚度和肋板厚度变化对节点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铸钢件梁柱节点的延性,耗能以及强度退化等性能。最后本文采用简单塑性理论,给出了铸钢件连接节点塑性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铸钢件连接的钢框架节点是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连接,这种连接具有良好的初始刚度和弯矩承载力,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2)铸钢件的几何尺寸是影响节点性能的主要因素;3)铸钢件能够通过自身屈曲变形来很好的发挥耗能作用,将铸钢件设计成一种耗能件是可行的;4)随着铸钢件竖肢厚度和肋板厚度增大,节点的刚度和承载力呈增大趋势,抗震性能也增强;5)根据试验中铸钢件破坏时的塑性铰分布规律、铸钢件实际受力状态和变形特征将铸钢件简化为刚架模型是合理的。
王晓龙[6](2009)在《钢框架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简化分析和设计过程,传统的钢框架结构设计都假定梁柱连接完全刚性,或理想铰接的。但是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验证,梁柱连接的状态是介于刚性与柔性之间的半刚性连接。对于半刚性节点,到目前为止,学者还没有提出专门的设计方法来指导实际工程,仅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梁柱的半刚性节点给出了一般规本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四角钢连接节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中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的影响,使用8节点实体单元SOLID45、接触单元CONTA174和TARGE170对模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考虑了柱翼缘厚度、柱腹板厚度、顶底角钢厚度、腹板角钢厚度、梁高度和螺栓直径的影响,并进行了循环荷载分析,得出了此种连接的弯矩-转角曲线及相应的刚度退化曲线。研究表明: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为典型的半刚性连接,滞回曲线饱满,有着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增加顶底角钢厚度、柱翼缘厚度、梁高度可使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有着显着增大,同时节点的初始刚度也增大;增加腹板角钢厚度、螺栓直径对节点极限承载力有一定影响;柱腹板厚度变化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节点的几何参数变化和加载方式的变化仅仅对其承载力及初始刚度有影响,并不会改变它的非线性。本文对于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该种节点的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提供了参考模型和理论分析依据。
李秀梅,秦荣,余兴[7](2009)在《高层空间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分析的QR法》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双向三次B样条基函数及正交多项式乘积的线性组合,构造了空间钢框架结构分析QR法的整体位移函数,借助于有限元法的离散网格、单元刚度方程,通过单元结点位移和QR法广义位移的变换,建立起QR法的计算格式.基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的基本假定,在单元的刚度矩阵和等效荷载向量中引入无量纲刚度因子,通过刚度因子的不同取值,不但可以分析空间刚接框架、简支框架,还可以分析任意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程序计算的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及精确性.
常晓霞[8](2008)在《半刚性连接网壳结构的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网壳结构分析和设计都是假定其节点连接为完全刚接或理想铰接。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虽然能大大简化结构的设计分析过程,但却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明显差异、结构的不安全或偏保守、经济的不合理等现象。实际上,网壳结构中的节点都具有一定的刚度,并且介于理想铰接和刚接之间,即半刚性连接。针对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本文分别对节点为刚性连接、半刚性连接、理想铰接的双层球面和柱面网壳结构进行计算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半刚接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本文先回顾了网壳结构和半刚性节点的研究成果以及网壳结构抗震分析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已经应用的半刚性分析的方法和原理:然后,本文选择合适的梁单元刚度方程,此单元是在引入基本假定的基础上通过在杆端引入虚拟的螺旋弹簧模拟柔性连接,再由严格的数学方法推导得到了杆系结构的统一计算模型,当该模型中的有关参数取特殊值时可直接得到理想铰接的模型或刚性连接的模型。文章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计算网壳结构动力性能的UEL程序。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选用半刚性节点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球面网壳结构进行动力分析。选择半刚性连接形式下的单元刚度矩阵,通过求解特征值问题,得到半刚性球面和柱面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规律,并与理想刚接及理想铰接情形进行对比。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所选网壳结构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计算,比较了半刚性节点模型所得结果与理想刚接及理想铰情形的异同,说明使用半刚性模型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的合理性,论文结论对网壳结构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浩[9](2007)在《半刚性钢框架动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Northbridge地震和阪神地震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性能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已经得到的研究成果可知,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以半刚性连接节点的性能为基础,以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3-D实体建模的方法,模拟分析半刚性连接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鉴部分学者的研究方法,对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钢框架的模态,在地震作用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钢框架的模态,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特点、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节点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结构的塑性变形开始于顶底角钢,节点的半刚性主要体现在顶底角钢上。
张成雷[10](2007)在《钢结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端板连接构造复杂,目前还没有一种准确的、被广泛认可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方法,按照现行规范方法做出的设计偏于保守,造成了一定的材料浪费。 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大量节点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节点受力、变形的规律,提出了改进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理论,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节点设计方法。共分4部分进行了论述: 1、绪论:概述端板连接的构造、分类、特点及应用现状等。 2、端板连接的强度研究:首先,分析了节点整体的受力特点,认为节点承担的主要荷载是弯矩,螺栓的强度是节点整体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螺栓的受力状态,提出了不同位置螺栓的拉力分配模型,给出了螺栓强度的计算公式。最后,依次分析了端板、节点域的受力特点,给出了端板、节点域板件尺寸的计算公式。 3、端板连接的刚度研究:首先,叙述了节点的半刚性对结构的重要影响,说明对节点刚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各因素对节点转动刚度的影响规律,发现端板厚度、柱腹板厚度对节点刚度的影响最敏感。最后,提出了刚度的简化模型及简单可行的计算公式。 4、本文建议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提出了系统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并引用某工程实例对该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说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二、谈谈梁与柱的半刚性连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梁与柱的半刚性连接(论文提纲范文)
(1)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框架梁柱的连接形式 |
1.2.1 常见的半刚性连接形式 |
1.2.2 常见的自复位节点连接形式 |
1.3 铸钢连接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自复位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与验证 |
2.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2.2 节点几何参数的确定 |
2.3 节点抗震承载力验算 |
2.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4.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4.2 部件装配 |
2.4.3 单元网格划分 |
2.4.4 相互作用与边界条件 |
2.4.5 加载方式 |
2.5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1 相关试验介绍 |
2.5.2 分析结果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梁柱节点静力性能分析 |
3.1 有限元试件概述 |
3.2 加载制度 |
3.3 应力分析 |
3.3.1 节点应力发展 |
3.3.2 受拉铸钢件应力发展 |
3.3.3 受压铸钢件应力发展 |
3.3.4 高强螺栓应力发展 |
3.3.5 锚固板应力发展 |
3.3.6 钢绞线应力发展 |
3.4 受力机理与破坏模式 |
3.5 节点承载性能分析 |
3.5.1 TVL系列试件 |
3.5.2 THL系列试件 |
3.5.3 TRS系列试件 |
3.5.4 Load系列试件 |
3.6 本章小结 |
4 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
4.1 有限元试件概述 |
4.2 加载制度 |
4.3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发展 |
4.4 与传统铸钢件连接节点对比分析 |
4.4.1 滞回曲线对比 |
4.4.2 骨架曲线对比 |
4.4.3 刚度退化对比 |
4.4.4 耗能能力对比 |
4.4.5 自复位性能对比 |
4.4.6 钢绞线最大拉力 |
4.5 各参数对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1 TVL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2 THL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3 TRS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4 Load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5 Number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6 Length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7 PFB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5.8 CF对节点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梁柱节点设计方法 |
5.1 节点的抗震设计目标 |
5.2 节点受力理论分析 |
5.3 节点设计方法 |
5.3.1 钢绞线设计 |
5.3.2 高强螺栓设计 |
5.3.3 铸钢件设计 |
5.3.4 加劲肋尺寸设计 |
5.3.5 H型钢梁柱验算 |
5.3.6 节点抗剪承载力验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外套筒式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形式 |
1.2.1 传统梁柱节点构造形式 |
1.2.2 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构造形式 |
1.3 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
1.4 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
1.4.1 刚性连接节点 |
1.4.2 半刚性连接节点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及其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新型外套筒式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装配节点 |
2.2.1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提出背景 |
2.2.2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构造 |
2.3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有限元建模分析 |
2.3.1 钢材及高强螺栓材料本构关系 |
2.3.2 节点三维实体建模、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
2.3.3 接触处理及高强螺栓预紧力的施加 |
2.3.4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的设定 |
2.3.5 非线性影响及求解设定 |
2.4 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验证 |
2.4.1 单调荷载作用下节点静力试验结果验证 |
2.4.2 低周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点伪静力试验结果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的静力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分析模型 |
3.3 节点受力特性 |
3.3.1 节点整体应力状态 |
3.3.2 心区剪应力 |
3.4 节点各构件应力分布情况及破坏模式分析 |
3.4.1 方型及H型外套筒 |
3.4.2 H型钢梁及方钢管柱 |
3.4.3 节点域高强螺栓及支撑板 |
3.5 节点刚性评价 |
3.6 ECD1、ECD2 弯矩-转角关系分析对比 |
3.7 弯矩-转角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3.7.1 钢材强度与方型套筒厚度 |
3.7.2 H型外套筒厚度及长度 |
3.7.3 方钢管柱壁厚及H型钢梁翼缘厚度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模型概况 |
4.3 新型节点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 |
4.3.1 破坏过程 |
4.3.2 破坏模式 |
4.4 新型节点H型钢梁应力分布情况 |
4.5 节点ECD1、ECD2 抗震性能 |
4.5.1 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5.2 节点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4.5.3 节点延性、能量耗散系数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4.5.4 ECD1、ECD2 节点刚度退化对比 |
4.6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节点不同参数的影响 |
4.6.1 钢材强度的影响 |
4.6.2 方型外套筒厚度的影响 |
4.6.3 H型外套筒长度及厚度的影响 |
4.6.4 方钢管柱壁厚及H型钢梁翼缘厚度的影响 |
4.7 节点刚度退化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抗弯承载力及初始刚度计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节点区各构件受力情况分析 |
5.3 新型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5.3.1 节点受拉区及受压区承载力计算分析 |
5.3.2 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 |
5.3.3 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域抗剪承载力验算 |
5.3.4 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及其与数值模拟值的比较 |
5.4 外套筒式梁柱装配节点初始刚度简化计算方法 |
5.4.1 节点初始刚度Rki表达式的确定 |
5.4.2 节点域初始弹性变形Δi的确定 |
5.4.3 节点初始刚度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4)钢结构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2 连接性质 |
3 连接刚度的判断方法 |
4 工程应用实例 |
4.1 工程及节点 |
4.2 计算方法 |
4.2.1 单元选取 |
4.2.2 计算结果 |
5 结论 |
(5)钢框架梁柱铸钢件连接节点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钢框架结构的半刚性连接 |
1.2.1 半刚性连接类型 |
1.2.2 半刚性连接特性 |
1.3 有关铸钢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铸钢件连接节点试验概况 |
2.1 材性试验 |
2.1.1 梁柱钢板材性试验 |
2.1.2 铸钢材性试验 |
2.2 节点试验设计 |
2.2.1 试件设计和描述 |
2.2.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2.2.3 试验装置 |
2.3 数据采集与测点布置 |
2.3.1 应变的采集 |
2.3.2 位移的采集 |
2.3.3 荷载的采集 |
2.3.4 加载方案和试验结束条件 |
2.4 试验过程和现象描述 |
2.4.1 试件BJ1 |
2.4.2 试件BW1 |
2.4.3 试件BJ2 |
2.4.4 试件BW2 |
2.4.5 试件BJ3 |
2.4.6 试件BW3 |
2.4.7 试件破坏模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结果分析 |
3.1 单调静载试验关键部位应变分析 |
3.1.1 静载下梁的应变分析 |
3.1.2 静载下柱翼缘的应变分析 |
3.1.3 静载下柱腹板的应变分析 |
3.1.4 静载下铸钢件应变分析 |
3.1.5 静载下螺栓的应变分析 |
3.2 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关键部位应变分析 |
3.2.1 低周往复荷载下梁的应变分析 |
3.2.2 低周往复荷载下柱翼缘的应变分析 |
3.2.3 低周往复荷载下柱腹板的应变分析 |
3.2.4 低周往复荷载下铸钢件的应变分析 |
3.2.5 低周往复荷载下螺栓的应变分布 |
3.3 静载试验M-θ曲线分析 |
3.4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滞回特性分析 |
3.4.1 滞回曲线分析 |
3.4.2 铸钢件连接节点的骨架曲线 |
3.4.3 耗能性能分析 |
3.4.4 刚度退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铸钢件连接节点承载力研究 |
4.1 连接节点破坏形式 |
4.2 铸钢件连接梁柱节点的承载力计算 |
4.2.1 螺栓承载力计算 |
4.2.2 柱翼缘承载力计算 |
4.2.3 柱腹板承载力计算 |
4.2.4 梁受弯承载力计算 |
4.2.5 梁翼缘受压承载力计算 |
4.2.6 铸钢件承载力计算 |
4.3 铸钢件连接的半刚性梁柱节点承载力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钢框架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梁、柱半刚性连接特点及类型 |
1.2.1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特点 |
1.2.2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类型 |
1.3 国内外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内梁、柱半刚性钢节点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外梁、柱半刚性钢节点的研究状况 |
1.4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研究方法 |
1.4.1 试验测定法 |
1.4.2 曲线拟合法 |
1.4.3 塑性分析方法 |
1.4.4 解析法 |
1.4.5 有限单元法 |
1.5 各国规范中有关梁、柱半刚性的规定 |
1.5.1 美国规范 |
1.5.2 欧洲规范 |
1.5.3 我国规范 |
1.6 本文的工作及内容 |
2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基本理论 |
2.1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分类 |
2.1.1 Bjorhovde 等人的连接节点分类 |
2.1.2 EUROCODE3的连接节点分类 |
2.1.3 Goto 等人的连接节点分类方法 |
2.1.4 Nethercot 等人的连接节点分类方法 |
2.2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数学模型 |
2.2.1 线性模型 |
2.2.2 多项式模型 |
2.2.3 B 样条模型 |
2.2.4 幂函数模型 |
2.2.5 指数函数模型 |
2.3 梁柱四角钢连接的指数函数模型 |
2.3.1 初始连接刚度 R_(ki) |
2.3.2 极限弯矩承载力 M_u |
2.3.3 形状参数 n |
3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及试验介绍 |
3.1 概述 |
3.2 ANSYS 结构分析 |
3.2.1 非线性分析 |
3.2.2 塑性增量理论(或流动理论) |
3.2.3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3.2.4 收敛准则 |
3.2.5 极限承载力的判断 |
3.3 试验介绍 |
3.3.1 试件尺寸 |
3.3.2 试验结果 |
4 钢框架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4.1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基本假设 |
4.1.2 单元特性 |
4.1.3 材料特性 |
4.1.4 网格划分 |
4.1.5 接触建立 |
4.1.6 荷载及边界条件定义 |
4.1.7 求解设定 |
4.2 试件的受力性能分析 |
4.2.1 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分析 |
4.2.2 应变与变形分析 |
4.2.3 弯矩-转角曲线的分析 |
4.3 ANSYS 求解非线性正确性验证 |
4.4 钢框架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影响因素 |
4.4.1 柱翼缘厚度的影响 |
4.4.2 柱腹板厚度的影响 |
4.4.3 顶底角钢厚度的影响 |
4.4.4 腹板角钢厚度的影响 |
4.4.5 梁高度的影响 |
4.4.6 螺栓直径的影响 |
4.5 钢框架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循环加载模拟分析 |
4.5.1 滞回性能分析 |
4.5.2 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循环加载模拟分析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及建议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发表论文 |
科研情况 |
(7)高层空间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分析的QR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样条结点离散及位移插值函数 |
2 有限元网格离散及单元刚度方程 |
3 QR变换及结构刚度方程的建立 |
4 算例分析 |
5 结 论 |
(8)半刚性连接网壳结构的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网壳结构的发展概况 |
1.3 半刚性节点研究的意义 |
1.4 半刚性节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1 半刚性节点研究现状 |
1.4.2 半刚性节点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 |
2.1 概述 |
2.2 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 |
2.2.1 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特性 |
2.2.2 双层柱面网壳的动力特性 |
2.3 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 |
2.3.1 网壳结构的振动方程 |
2.3.2 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刚性网壳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
3.1 半刚性连接的特性 |
3.1.1 半刚性连接的分类方法 |
3.1.2 半刚性连的数值计算模型 |
3.1.3 节点连接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缺陷 |
3.2 网壳结构半刚性连接的主要单元模型 |
3.3 半刚性连接单元算例验证 |
3.3.1 基本假定 |
3.3.2 结构运动方程 |
3.3.3 计算模型 |
3.3.4 材料参数 |
3.3.5 计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刚性连接球面网壳结构的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 |
4.3 网壳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4.4 半刚性节点的M-θ关系及初始刚度R_(ki) |
4.5 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 |
4.6 频率计算 |
4.7 地震响应分析 |
4.7.1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4.7.2 地震波的选取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刚性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 |
5.3 柱面网壳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5.4 地震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结论 |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半刚性钢框架动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半刚性钢框架的研究状况回顾 |
1.2.1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本身的性能 |
1.2.2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试验研究 |
1.2.3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理论研究 |
1.2.4 各国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半刚性钢框架 |
2.1 框架结构分类 |
2.2 半刚接钢框架的特点 |
2.3 钢结构连接的分类 |
2.4 半刚性连接的研究方法 |
2.5.1 实验方法 |
2.5.2 理论研究 |
2.5.3 有限元法 |
2.6 半刚性连接的数学模型 |
2.6.1 线性模型 |
2.6.2 多项式模型 |
2.6.3 三次B样条模型 |
2.6.4 指数函数模型 |
2.6.5 幕函数模型 |
2.6.6 双腹板顶底角钢螺栓连接三参数幂函数模型 |
2.6.6.1 初始连接刚度的确定 |
2.6.6.2 极限弯矩承载力M_u |
第三章 数值模拟试验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 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概述 |
3.2 数值模拟分析的理论基础 |
3.2.1 基本假定 |
3.2.2 单元类型 |
3.2.3 几何非线性 |
3.2.4 材料非线性 |
3.2.5 单元刚度矩阵 |
3.2.6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3.2.7 极限承载力判断 |
第四章 双腹板顶底角钢节点受力性能的数值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本文采用的单元属性的定义 |
4.1.2 材料的本构模型选取 |
4.1.3 几何模型 |
4.1.4 有限单元的划分 |
4.1.5 定义接触单元 |
4.1.6 设定对称约束 |
4.1.7 施加螺栓预紧力 |
4.1.8 求解设定 |
4.1.9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双腹板顶底角钢框架的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理论 |
5.2 自振特性 |
5.3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双腹板顶底角钢框架的时程分析 |
6.1 时程分析计算要点 |
6.2 地震波的选取 |
6.3 半刚性钢框架在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响应及时程分析 |
6.3.1 半刚性钢框架整体位移和基底反力在弹塑性阶段的地震响应 |
6.3.2 半刚性钢框架节点在弹性阶段的地震响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待改进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10)钢结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端板连接的概念 |
1.1.1 端板连接的基本构造 |
1.1.2 端板连接的分类 |
1.1.3 端板连接的特点 |
1.1.4 端板连接在水工结构中的应用前景 |
1.2 端板连接的研究现状 |
1.2.1 端板连接的相关规范 |
1.2.2 端板连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端板连接的强度研究 |
2.1 节点整体强度概述 |
2.1.1 节点的受力分析 |
2.1.2 节点的破坏形式 |
2.2 螺栓的强度 |
2.2.1 螺栓的受力状态 |
2.2.2 螺栓拉力的容许值 |
2.2.3 螺检的拉力分配模型 |
2.2.4 螺栓的强度计算方法 |
2.2.5 关于螺栓应力集中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
2.3 端板的强度 |
2.3.1 端板的受力状态 |
2.3.2 端板厚度的计算方法 |
2.4 节点域的强度 |
2.4.1 节点域的受力状态 |
2.4.2 节点域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
2.4.3 节点域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板连接的刚度研究 |
3.1 端板连接的半刚性特征 |
3.1.1 端板连接的半刚性 |
3.1.2 刚性、半刚性的界定 |
3.1.3 端板连接的半刚性对结构的影响 |
3.2 节点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3.2.1 研究节点刚度的有限元模型 |
3.2.2 节点刚度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3 本文对于节点刚度的结论 |
3.3 端板连接的刚度计算方法 |
3.3.1 简化弯矩转角关系模型 |
3.3.2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 |
3.3.3 节点的塑性弯矩 |
3.3.4 节点屈服转动刚度 |
3.3.5 本文给出的刚度简化算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文建议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 |
4.1 本文建议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 |
4.1.1 端板连接设计的要求 |
4.1.2 端板连接的设计步骤 |
4.2 端板连接设计实例 |
4.2.1 工程概况 |
4.2.2 该工程的节点设计方案 |
4.2.3 本文建议的节点设计方案 |
4.2.4 本文方案与原有方案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谈梁与柱的半刚性连接(论文参考文献)
- [1]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许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外套筒式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分析[D]. 郭良梦. 江苏大学, 2019(02)
- [3]钢结构节点研究[A]. 谭坚,区彤,李松柏,方国华. 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
- [4]钢结构节点研究[J]. 谭坚,区彤,李松柏,方国华. 建筑结构, 2011(S1)
- [5]钢框架梁柱铸钢件连接节点性能试验研究[D]. 徐树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6]钢框架梁柱四角钢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D]. 王晓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7]高层空间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分析的QR法[J]. 李秀梅,秦荣,余兴. 空间结构, 2009(01)
- [8]半刚性连接网壳结构的动力分析[D]. 常晓霞.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9)
- [9]半刚性钢框架动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 秦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
- [10]钢结构端板连接设计方法的研究[D]. 张成雷. 河海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