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1例报告

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1例报告

一、超声诊断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1例(论文文献综述)

崔妍婷[1](2020)在《新型玻璃化冷冻载体用于羊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得以长期生存。但女性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都对生殖内分泌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进一步引起的性腺器官功能丧失及不孕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部分患者十分迫切的希望能在接受肿瘤治疗之前保存生育能力。卵巢组织冷冻是生育力保存的方法之一,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并且不会耽误肿瘤治疗的时机。卵巢组织冷冻方法主要有慢速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目前通过这一生育力保存方法出生的新生儿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慢速程序化冷冻方法,但程序化冷冻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并且操作繁琐、耗时长。随着冷冻技术的不断提高,玻璃化冷冻成为一种新的冷冻方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卵子及胚胎的冷冻。玻璃化冷冻技术是采用较高浓度的冷冻保护剂减少组织及细胞内水分的含量,然后直接将组织投入液氮中,在非常快的冷冻速率下与冷冻保护剂混合的水分子无法排列成晶体结构,而是形成一种玻璃化的粘稠状态,减少细胞内外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细胞的冷冻损伤。与慢速程序化冷冻相比,玻璃化冷冻更适合冷冻结构较复杂的组织。快速降温是玻璃化冷冻技术减少组织冷冻损伤的关键,载体的选择十分重要。本研究应用新型载体对羊卵巢组织进行玻璃化冷冻,并与慢速程序化冷冻效果进行比较,在解冻后进行组织的体外培养、组织学检测以及凋亡检测等,以探讨新型载体在羊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中的冻存效果。材料与方法:32个羊卵巢取自8-10月、体重约30Kg的16只未孕母羊。获取的羊卵巢随机分为4组:新鲜组织对照组(A组)、慢速程序化冷冻组(B组)、新型载体I玻璃化冷冻组(C组)及新型载体II玻璃化冷冻组(D组)。对各组卵巢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测定雌激素水平;HE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免疫组化及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观察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1、冷冻复苏后各组原始卵泡形态正常率低于新鲜组(P<0.01);程序化冷冻组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低于新鲜组(P=0.000);2个玻璃化冷冻组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与新鲜组无显着差异(P>0.05);冷冻复苏后各组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激素水平各组之间统计学无差异(P>0.05);3、新鲜组PCNA 阳性表达率为17.2%,B、C、D组分别为15.6%、16.7%、16.4%,各组PCNA阳性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冷冻复苏各组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新鲜组(P<0.01),B组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C组和 D 组(P<0.01)。结论:1、程序化冷冻及采用新型载体的玻璃化冷冻均可较好的保存羊卵巢组织的结构,后者能更好的保存大块羊卵巢组织的细胞活性;2、程序化冷冻及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羊卵巢组织仍具有良好的内分泌功能;3、PCNA阳性表达的卵泡比率较冷冻前无明显变化,说明冷冻复苏对羊卵巢组织的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4、应用新型载体的玻璃化冷冻能较好的保存大块羊卵巢组织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背景:子宫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畸形,可分为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残角子宫等,其中纵隔子宫(uterus septum)是子宫畸形最常见的类型,约占35%,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3%,在不孕及有流产史的女性中其发生率更高。纵隔子宫主要是由于苗勒氏管异常的发育、吸收及融合导致的。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与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GE)将子宫纵隔分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及完全性纵隔子宫。纵隔子宫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同时可影响胎位,增加剖宫产率。其造成流产的原因可能与子宫纵隔内膜腺体数量稀少,增殖与子宫内膜不同步有关。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uterine septum,HRUS)已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HRUS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已成为治疗纵隔子宫的标准术式,但近年来关于HRUS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报道并不一致。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的妊娠结局,探讨纵隔子宫及HRUS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纵隔子宫的诊治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且随访成功的19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自然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根据病史将患者分为不孕组、偶发性流产组、复发性流产组;根据纵隔类型将患者分为不完全子宫纵隔组及完全性子宫纵隔组;根据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球囊组、赛必妥组及球囊组+赛必妥组,分析以不同方法划分的各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图采用GraphPad.Prism8.0.2软件。结果: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1%,纵隔残留发生率为2.1%,二次手术率为2.1%;2、术后患者首次妊娠时间为2-32个月,平均9.79±7.058个月;3、术后患者的总体妊娠率为80.8%,活产率为80.1%,早产率12.7%,自然流产率17.3%(其中早期自然流产率13.3%),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4、手术前后患者的剖宫产率、异位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5、术前不完全性子宫纵隔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完全性子宫纵隔组(P=0.022);6、术后不同类型纵隔患者之间的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7、术后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各组之间,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HRUS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活产率,降低自然流产率,妊娠结局较术前明显改善;2、HRUS术后妊娠结局与纵隔类型无关;3、与不完全性子宫纵隔相比,完全性子宫纵隔更易引起不孕;4、HRUS术不影响患者的分娩方式;5、术后防粘连处理方式不影响妊娠率;6、HRUS术后,患者妊娠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1年。

赵晓康[2](2020)在《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44例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和分析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总结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4例中晚孕期(≥20周)经阴道分娩后胎盘大部分或完全残留于宫腔且手取或钳夹胎盘失败要求保守治疗的病例,对胎盘残留的病因、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胎盘残留患者依据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分为未植入组(A组)14例及植入组(B组)30例。未植入组平均生产孕周30+3(20+1-41+3)周,平均于产后1.07(0.1-4)天完成治疗,4例胎盘自行经阴道娩出,3例手取胎盘,7例超声监测下行钳夹术。11例于产后24小时内完成治疗,其中6例给予输血治疗,2例患者治疗时出血≥400ml。植入组均保守治疗成功,平均生产孕周29+4(20+1-41+1)周,平均于产后17.57(0.27-44)天完成治疗,3例胎盘自行娩出,15例超声监测下行钳夹术,5例腹腔镜下胎盘病灶挖除,4例经腹胎盘病灶挖除,3例宫腔镜下电切。其中19例(63.33%)有产后发热史,4例(13.33%)治疗时出血≥400ml,7例(23.33%)晚期产后出血,17例(56.67%)给予输血治疗。随HCG降低,钳夹成功率呈升高趋势。结论:胎盘残留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影像学未提示胎盘植入则需要促宫缩或在产后较短时间内手取或钳夹,严重并发症较少;影像学提示胎盘植入建议在产后2周后在超声监测下行钳夹术成功率高且安全,3-4周后经腹或腹腔镜下行胎盘病灶挖除术较安全。产后较短时间内治疗常出血较多,产后延迟治疗时间越长发热率越高,因此需权衡利弊,把握好治疗时机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马晓彤[3](2018)在《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残角子宫妊娠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疗方案,提出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与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8.12017.12期间就诊于我院并获得病理确诊的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病例,并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08.12017.12期间报道的所有病理明确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病例156例,平均年龄25.90岁(1842岁);明确分型的患者145例,其中15例属于ⅡA-1a型(10.34%),130例残角子宫妊娠属于ⅡA-1b型(89.66%);不同类型的残角子宫妊娠发病年龄无显着性差异(χ2=1.184,P=0.277)。残角子宫位于单角子宫左侧55例(35.26%),残角子宫位于单角子宫右侧101例(64.74%)。(2)根据残角子宫妊娠停经月份分析,早期妊娠的残角子宫妊娠病例61例(39.11%),中期妊娠的69例(44.23%),晚期妊娠尚不足月的13例(8.33%),足月妊娠的11例(7.05%),过期妊娠的2例(1.28%)。从就诊原因这个角度分析,以下腹痛就诊者69例(44.23%),流产、引产失败就诊患者38例(24.36%),产检发现腹部包块者10例(6.41%),产检时发现残角子宫妊娠者11例(7.05%),因胎位异常等原因剖宫产发现者9例(5.77%),因胎动减少或消失就诊12例(7.69%),仅表现阴道流血症状的患者6例(3.85%),1例(0.64%)患者仅表现头晕、乏力。对各停经月份主要就诊原因分析,早期妊娠的残角子宫妊娠病例下腹痛者14例(22.95%),流产失败就诊者25例(40.98%);中期妊娠的下腹痛者47例(68.12%),引产失败就诊者14例(20.28%);晚期妊娠尚不足月的胎儿胎动减少或消失者8例(61.53%);过期妊娠的2例(1.28%),因胎位异常等产科原因剖宫产1例(50%)。残角子宫破裂77例(49.36%),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发生残角子宫破裂与停经月份有关联,中期妊娠患者更易发生子宫破裂(χ2=31.913,P=0.000)。从既往孕产史角度分析,既往有过孕产史52例(33.33%),42例已有至少1个子女(26.92%)。(3)对术前诊断结果分析,术前确诊病例仅50例(32.05%),术前误诊为输卵管妊娠42例(26.93%),双角子宫妊娠23例(14.74%)。145例(92.95%)患者仅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其中39例(26.90%)妇科超声确诊。妇科超声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和/或盆腔核磁检查11例,均术前确诊为残角子宫妊娠(100%)。妇科超声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和/或盆腔核磁检查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妇科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5,P=0.000)。(4)就诊后采用手术治疗的156例(100%),其中1例患者因失血过多术中死亡。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类,因残角子宫妊娠死胎未处理、盆腹腔严重感染,破坏单角子宫行次全子宫切除者1例(0.64%);足月剖宫产同时切除妊娠的残角子宫及13例(8.39%);切除妊娠的残角子宫者141例(90.97%),其中115例(81.56%)患者行开腹探查,22例(15.60%)腹腔镜切除,4例(2.8%)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5)155例及时就诊,处理得当,术后恢复良好,仅1例患者死亡。结论:1、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多在生育年龄被发现,绝大部分残角子宫妊娠患者为ⅡA-1b型,不同类型的残角子宫妊娠发病年龄无显着性差异。多数残角子宫位于正常子宫右侧。2、残角子宫妊娠早期常没有典型症状,多以下腹痛或流产、引产失败就诊。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发生残角子宫破裂与停经月份有关联,中期妊娠患者发生子宫破裂比例更高。仅有少数患者能妊娠足月。妊娠晚期多由于产科并发症行剖宫产时发现。残角子宫妊娠多有不良孕产史,只有少数患者分娩过胎儿。3、现阶段接诊医者对于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率极高。单一应用妇科超声检查诊断残角子宫妊娠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检查手段,但仅有少数患者由超声明确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妇科超声联合盆腔核磁检查术明显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确诊率。4、残角子宫妊娠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切除妊娠的残角子宫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式。5、经过及时处理,大部分残角子宫妊娠的病人,治疗后预后良好。残角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以再次妊娠。

计鸣良,周希亚,高劲松,刘俊涛[4](2017)在《单角子宫成功妊娠围产期结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单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分娩的单角子宫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特征、诊断方法、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期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例单角子宫妊娠患者的24次成功妊娠。患者分娩时年龄(30.96±3.61)岁,孕前超声诊断4例(17.4%),早孕期超声诊断3例(13.0%),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6例(26.1%),既往手术探查诊断7例(30.4%),本次分娩过程中诊断3例(13.0%)。既往15次妊娠中不良结局9次(60%),主要为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本次妊娠期间发生脐带绕颈45.84%、臀位29.17%、胎儿生长受限16.67%。24例次分娩孕周(37.55±2.38)周,剖宫产率95.8%,产时出血量(177±49)ml,新生儿全部成活(100%),体重(2826.0±692.8)g。结论单角子宫妊娠胎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但大多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王莉[5](2016)在《阴道超声用于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阴道超声用于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畸形合并早孕患者,对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诊断。结果:60例子宫畸形合并早孕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后,59例确诊,其诊断符合率为98.33%,其中18例鞍状子宫合并早孕,16例双子宫合并单侧早孕,3例双子宫合并双侧早孕,17例双角子宫合并早孕,5例纵膈子宫合并早孕。结论:阴道超声用于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符元元[6](2014)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纵隔子宫属女性生殖道畸形,约占先天性子宫畸形的80%~90%,可使宫腔对称形态发生改变,而干扰患者正常生育功能,是导致适龄女性不孕(infertilitasfeminis)、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等妊娠不良结局最常见的一类子宫畸形。纵隔子宫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向时,是手术治疗还是先试孕呢?在临床上,医生对纵隔子宫患者治疗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部分不影响孕育的轻微子宫纵隔,无需手术治疗,也能成功妊娠及分娩,即使是不完全纵隔子宫,也有部分患者选择先行试孕一段时间。一旦患者试孕失败,在流产及后续的宫腔内操作中,就有可能出现宫腔粘连、盆腔及输卵管炎症粘连等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继发不孕。因此,纵隔子宫患者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手术治疗是最终也是唯一能纠正纵隔子宫方法。经腹或经阴道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abdominal or transvaginal uterine mediastinum resection)是传统治疗方法,但均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子宫有瘢痕、恢复缓慢、再妊娠间隔时间长等缺点。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在妇科疾病的诊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septum,TCRS)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破坏子宫的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替代了其他传统术式,成为治疗纵隔子宫的主要手术方式。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腹腔镜监护下行TCRS的112例纵隔子宫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术前及术后妊娠成功率及活产率对比、术中术后处理方式、术后妊娠与手术间隔时间及术后妊娠结局等进行评价与分析,以期探讨TCRS对改善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为纵隔子宫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的112例纵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0~41岁,平均(29.24±3.61)岁;结婚3~12年,平均(5.53±1.21)年;不完全纵隔子宫86例,完全纵隔子宫26例;其中因子宫纵隔存在,干扰正常生育能力,发生2次以上(包括2次)自然流产、早产而就诊者66例,因不孕(无其他原因解释)及计划妊娠(辅助生育)不孕而就诊者46例。2、方法:所有患者均经术前诊断(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等),先做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常规检查、宫颈、胃肠及仪器、器械等术前准备,并在全身麻醉、腹腔镜监护下行TCRS,术中探查宫腔全貌,明确纵隔类型、基底部宽度、隔尖终止部位等。随后以针状电极横向切开纵隔组织,直至纵隔基底部,再以环状电极平整修复高出内膜组织的粗糙面,使宫腔恢复正常形态。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5天,经宫腔镜二次探查后宫腔灌注医用几丁糖,并行人工周期治疗,以加快子宫内膜的修复,预防宫腔粘连。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患者是否成功自然妊娠;术后妊娠与手术间隔时间;术后妊娠结局以及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效果等。并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将因流产就诊的66例患者分为流产组,因不孕就诊的46例患者分为不孕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妊娠率、活产率以及上述其他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6.61%(97/112)、48.57%(17/35)、100.00%(112/112),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随访94例患者3个月~2年,随访率83.93%(94/112),妊娠成功62例(65.96%),活产50例(80.65%)其中足月产48例(96.00%),早产2例(4.00%,均因胎膜早破),剖宫产18例(36.00%),均未发生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粘连或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因不孕就诊者的妊娠成功率为51.16%,活产率为77.27%,且不同分型的妊娠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流产就诊者51例,术前妊娠成功率为26.29%,活产率为9.71%,术后妊娠成功率为78.43%,活产率为82.50%,术后妊娠成功率及活产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产组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纵隔子宫的最佳诊断方法是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2、TCRS可明显降低子宫纵隔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并提高活产率,从而明显改善其妊娠结局。

黄秋穗,陈文兵,胡迎春,刘梅俏,吕杰强[7](2010)在《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的诊断及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4~20 min,术中出血10~100 ml。1例因人工流产不全再次在宫腔镜下行清宫术,余11例均一次性成功终止妊娠,一次性成功率为91.7%(11/12)。12例均未发生漏吸和子宫穿孔。结论术前早期诊断,术中超声监测,必要时行宫腔镜下人工流产或清宫术,对降低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的并发症意义重大。

郑琳,杨茵[8](2009)在《11-14孕周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产前诊断的目的是在胎儿出生之前应用各种技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对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为胎儿宫内治疗及选择性流产创造条件。而超声对产前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价及各种畸形的诊断起重要作用,其中一个重要时期就是在11-14孕周。

陈艳,李双喜,陶庆梅[9](2008)在《经阴道超声对宫内孕囊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对早孕人流失败患者宫内孕囊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3例早孕人流失败患者宫内孕囊位置明显异常病人的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结果33例超声诊断宫内孕囊位置明显异常病人29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8%。结论经阴道B超能较准确地判断出孕囊与宫腔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少对此类病人的盲目人流,可作为人流术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李双喜[10](1995)在《B型超声诊断双子宫畸形及合并妊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B型超声诊断双子宫畸形及合并妊娠探讨李双喜(第二附属医院B超室,421001)双子宫为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会合不良或会合后中膈未完全退化的一类女性生殖器先天性畸形。我院自1984年5月至1994年7月经B超诊断19例,其中1例经手术,1例经子宫输卵管...

二、超声诊断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诊断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玻璃化冷冻载体用于羊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新型玻璃化冷冻载体用于羊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回顾性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44例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与系统分类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特点
    2.3 诊断方法
    2.4 治疗方法
    2.5 术后恢复情况
3.讨论
    3.1 流行病学与分型
    3.2 临床特点
    3.3 诊断方法
    3.4 治疗方法
    3.5 预后及预防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单角子宫成功妊娠围产期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资料
    诊断依据
结果
    基本资料
    诊断及分型
    妊娠情况
    分娩情况
讨论
    单角子宫的诊断
    单角子宫妊娠的孕期并发症
    单角子宫妊娠的分娩

(6)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探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11-14孕周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确认是否宫内妊娠及胎儿是否存活, 排除异位妊娠及病理性妊娠
2.确定胎儿数目, 判断绒毛膜性 (chorionicity)
3.判断孕周大小, 推算预产期
4.检测胎儿早期结构异常
    (1) 颈项透明层 (nuchal translucency, NT)
    (2) 鼻骨 (nasal bone, NB)
    (3) 静脉导管 (ductus venosus, DV) 血流频谱的观察
    (4) 整体结构的观察, 筛查严重胎儿畸形
5.观察子宫及附件

四、超声诊断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玻璃化冷冻载体用于羊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研究[D]. 崔妍婷. 山东大学, 2020(09)
  • [2]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44例临床病例分析[D]. 赵晓康.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D]. 马晓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4]单角子宫成功妊娠围产期结局分析[J]. 计鸣良,周希亚,高劲松,刘俊涛. 协和医学杂志, 2017(Z1)
  • [5]阴道超声用于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王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01)
  • [6]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探讨[D]. 符元元. 郑州大学, 2014(02)
  • [7]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J]. 黄秋穗,陈文兵,胡迎春,刘梅俏,吕杰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12)
  • [8]11-14孕周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 郑琳,杨茵.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09)
  • [9]经阴道超声对宫内孕囊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J]. 陈艳,李双喜,陶庆梅.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 [10]B型超声诊断双子宫畸形及合并妊娠探讨[J]. 李双喜.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5(01)

标签:;  ;  ;  ;  ;  

双角子宫合并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