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二)

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二)

一、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下篇)(论文文献综述)

孙昊德[1](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指出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赵晓佳[2](2011)在《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义的“中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以及今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狭义的“中亚”,在苏联解体后,主要指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的范围。本文中的“中亚”即狭义概念所指的上述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的交流有着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与中亚地区在数千年交往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各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民族亲缘关系是当今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深厚基础和背景。苏联解体后,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与独立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进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崭新时期。全文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组成,约25万字。导论第一节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节界定本文中“中亚”和“西域”的地理范围。第三节介绍中亚五国的基本情况。上篇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考古学研究证明了远古时期中国北方与中亚北部原始文化之间的联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籍中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已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第二章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汉武帝时期张骞在中亚地区的外交活动建立起中国与中亚诸古国的直接联系,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仍与中亚地区保持了政治上的联系。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来自中亚的一批高僧为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进入鼎盛时期。唐朝对西域加强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西域和中亚地区并入唐朝版图,中原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中亚诸国与唐朝间密集的人员往来、大量的通贡事实、贡赐物品的丰富反映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密切。这一时期,大量中亚粟特人迁入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宋朝中原与中亚的交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1、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西辽契丹人统治中亚,汉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深刻。2、中亚萨曼王朝和我国喀喇汗王朝所属的中国西部地区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蒙元时期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古人创立了欧亚统一的政治空间和民族融合新环境。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1、我国内地与中亚察合台等汗国的往来与交流。2、伴随着蒙古人的几次大规模征服活动,大量中亚各族居民迁入中原地区,对元代社会和中国民族结构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中亚帖木儿王朝统治的130多年中,始终与明朝保持了频繁的使臣往来和贡赐形式为主的贸易关系,文化上的交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清代中期清政府重新统一了天山南北,中亚哈萨克、布鲁特中的部分部落归附于清朝,并与清朝保持了密切的贡使往来和贸易关系。清朝与哈萨克、浩罕之间的贸易对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和中亚与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六章辛亥革命以后直至中亚五国独立之前,中国与俄属及前苏联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苏联解体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中亚地区作为俄国和苏联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政府没有直接的交往。然而,与中亚毗连的中国新疆地区在此期间仍先后与俄国和前苏联保持了联系,尤其是贸易关系。新疆与中亚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关系由于二十世纪政治风云的变幻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篇中国与独立后中亚五国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一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保持着高层领导人、议会、政党、政府部门等各层面的频繁交往,经常就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互信不断加深。在政治领域积极的交流合作成为各领域有效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关系到彼此的核心利益。作为近邻,中亚地区的安全与中国的安全,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安全息息相关。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安全领域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第三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中居中心地位。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和发展经济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决定了彼此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第四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对于发展中国与中亚地区持久、稳定的睦邻关系来说,文化交流承载着比其他领域合作更重大的使命。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断推进人文领域合作。尤其是近年加强了文化教育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需要有长远规划的工作。第五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建立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展开了多边交流合作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了安全、经济、人文领域合作机制和法律基础建设,并在组织框架内开展了初步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符合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语通过各章的研究,对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总体特点,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展的一些特点作了简要总结,主要观点包括:1、中国与中亚地区数千年的交往基本上是和平交往的历史。2、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密切交织、不可分割的历史。3、中国与中亚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亲缘关系是今天开展友好交流的积极因素。4、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各封建王朝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交流以宗藩关系为基础、贡赐往来是主要的交流形式。5、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关系是完全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尽管如此,中国在今天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中,仍应防止“大国主义”、“大民族主义”以及部分国人的盲目自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各领域的交流中,应该使中亚国家得到充分的尊重的重视。6、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交流自古至今一直处于各种关系的中心地位。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延续。7、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鉴于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存在的中国“走出去”的多,中亚“走进来”的少的状况,中国应防止文化交流的单向发展,以免给“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以口实。

葛佩[3](2010)在《民俗学视野下的《北游录》》文中研究指明谈迁的《北游录》是清代的一部史料笔记,后人对它的重视主要集中于其史料价值的成就,所以《北游录》中关于民俗内容的研究至今还是一个相对空白的研究领域。谈迁自江南一路进京,在途经地区见闻了一些当时的行旅、农耕、服饰、信仰等方面的民俗风情,并且将这些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于他的《北游录》中。所以《北游录》对于研究清代尤其是清初的民俗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在反映清代的行旅民俗、农耕种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记录可以弥补以往一些民俗资料的不足。本文对《北游录》全书中涉及到行旅交通民俗、生产生活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等方面的部分内容加以整理、汇总和分析。同时参考同时期的民俗学资料以及其他着作记载,进行民俗学的专项研究。

邓大情[4](2010)在《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对该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学者们开始尝试从“双城”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如汉唐的长安与洛阳、两宋的汴京与临安、明代的北京与南京、古代的苏州与扬州等几对“双城”,学术界都已有相关成果。当我们把目光放到近代小说,本文认为,广州与上海这两座城市又构成一对小说中的“双城”。虽然从地理空间来看,广州与上海相隔甚远,而且是分属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域,但它们的共性也很突出。两座城市都是近代最先开放的港口城市,都是繁华的商业都会,而且在清代它们还先后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出现,这些都吸引了小说作者对它们加以详细的描绘。所以我们在立足小说文本的前提下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比较,就有了两个基本的目标:求同与求异。前者是分析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找出文本描述中广州与上海有哪些共同点;后者则是分析两个城市的差异性,并进而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讲述近代以前广州、上海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渊源,并回顾古代小说中对广州、上海的文学书写。两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古代就已经作为重要的港口出现。从城市发展的文化渊源来看,广州是典型岭南文化影响下的城市,上海则相继归属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影响之下,两种文化体系有一定的联系,但差别同样明显。回顾古代小说中对两个城市的文学书写,都经历了从简单的地域符号到较为详细的文字描述这一过程,城市的一些文化品格在小说中逐渐清晰,这些都奠定了近代小说对它们详细描写的基础。第二章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两座城市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抗争。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两个城市市民的生活。人们不仅吸收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而且在生活娱乐方式、精神文化等方面也都深受影响。但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两个城市都出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抵制行动。相对于上海比较温和的方式而言,广州则是采用了激烈的武装抵抗方式。第三章论述两个城市的商业活动。两者都是繁华的商业都会,小说中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不过比较来说,随着广州在全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它更多的是作为岭南地区的一座着名大都市存在,与新兴的香港之间保持了密切的商贸往来。而上海则日渐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它对周边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商业辐射力不断增强。第四章论述两个城市里新兴的市民群体,主要包括商业买办、实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产业工人等几个阶层,他们成长于新的时代环境中,其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发挥出来。而小说中大量买办由广州迁往上海,也是两者在全国经济地位变化的一个客观反映。第五章从市井风情的角度探讨两个城市的生活。在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生辰寿诞以及信仰民俗等各个方面,两个城市都有很多的共同点,这反映出中原文化在向吴越、岭南输送的过程中,许多共性得到了保留。但由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两地都保留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第六、七章从赌博、鸦片、娼妓、流氓等四个方面来展示两座城市的负面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在两个城市都普遍存在,通过对小说中相同题材内容的比较,可以发现两个城市既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但由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影响,两个城市中的这些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第八章为总论。以近代小说中对广州、上海的描写为例,从宏观上探讨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寇亚辉[5](2004)在《城市核心竞争力论》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尤为显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浪潮的不断涌现。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自由、大量地流动和不断重组,新经济推动经济激烈竞争和快速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对每个城市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在些背景下,城市在各国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便受到各国政府、学者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中国也加入了WTO。与之俱来的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不仅仅是企业,各级政府也面临着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挑战。因此,对目前城市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对我国有着非常深远和现实意义。任何一个城市想要在强手如林的城市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或后来居上实现跨跃,就必须在与其他城市的较量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需要我们研究城市竞争力,研究城市核心竞争力,使城市在提升竞争力中找准着力点。 早期城市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军事或宗教等原因而兴起,但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的主流原因。古代中外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普遍体现了地理依赖。而后来的城市化中,工业革命的作用至关重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社会分工、聚集经济、交易费用等成为城市发展的经济机理。城市发展的轨迹已经摆脱了地理依赖而进入了产业依赖。 城市的在世界的广泛发展,也导致了城市之间的竞争。竞争,其根本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城市竞争的本质也是城市间争夺有限的资源: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城市竞争力也就表现为城市聚集资源、创造与实现价值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能力上。城市竞争力包括若干分力与子力,构成了城市竞争力系统,如制度力、人力资本力、文化力、开放力、市场力、产业力、特色力、区位力、文化力、结构力等。四川大学林士攀位论文 在城市竟争力的子力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竞争力。在城市竞争力的分力中,最重要的是财富创造,而财富创造却是在产业中进行的。过去不少学者专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城市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化。从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商业城市和英国伦教的兴衰、美国纽约等城市的发展都可以得到佐证。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中观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由主导力、聚集创新力、结构力和资源力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则以此为项目而设计。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以产业力为墓本内核,以制度力为放大器,以科教文化为台的“集成力”。产业竞争力又是由产业聚集、产业结构、产业创新、主导产业、产业资源的排列组合。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各种力,明显具有一定的“短板效应”和“替代效应”。 产业聚集(簇群),是众多学者研究较多的课题。产业聚集因外部经济、合作与竞争等原因而产生,也为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了专业化优势、企业联合优势、持续创新优势、政策壁垒优势、社会文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再到霍夫曼等经济学家,对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黑箱”,产业结构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结构演理论说明了产业演进的规律,我们应当遵循这些规律,结合城市实际,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在产业发展史的长河中,随处都能看到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力。主导产业对其它产业产生了巨大作用,正如罗斯托所说的扩散效应。城市应该根据产业的关联度、收入弹性、生产率增长、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技术基础等标准合理选择城市主导产业,并建立科学系统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在产业竞争力中,产业创新是关键。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又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目标之一。产业创新中,较为重要的是产业技术创新和衰退产业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包括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模式。而衰退产业创新则主要依靠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和创造全新产业三条路径。 产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产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人力资本、产业资本对于城市产业竞争力则非常关键。 制度包括管理、政策等正式制度和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制度力是城市核心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竞争力的放大器,而文化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好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城市资源聚集、资本聚集、持续创新。 城市政府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应该牢固树立发展观和科学的改革观,注重城市的持续、全面发展,构建城市的和谐社会,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制度力;文化力;

方可[6](2000)在《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文中提出北京旧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首位度的文化之都。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不仅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还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急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讨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美学、城市史等学科知识,对现行的大规模改造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与政策框架。同时,论文也以北京旧城为一个例于,进一步发掘了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实践从规划方法角度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拓展。 论文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历史,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通过分析这种改造方式的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探寻导致这种改造方式泛滥的根源。最后在借鉴西方“城市更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各种弊端及其危害。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整体关系。在论述北京旧城保护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北京当前规划研究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北京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土地开发机制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第三部分则进一步研究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有机更新问题。首先研究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等旧城更新规划设计项目,分析与把握有机更新的理论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规划实践,探讨“小规模整治与改造”的社会经济意义及其可行性,并借鉴“社区建筑”运动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鼓励“居民参与”和“社区合作”的“社区合作更新”政策框架。 结语部分对整个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关于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几点建议。 全文(不含附录部分)共约24万字,图表205幅。

二、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下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关于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关于“中亚”和“西域”的概念及其在本文中的含义
    第三节 中亚各国概况
上篇:中国与中亚地区历史上的友好交流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
        第一节 史前时期中国与中亚之间文化联系的踪迹
        第二节 先秦文献中所见的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
        第三节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
        第一节 简述两汉对西北边疆的开拓和治理
        第二节 两汉与中亚诸国的往来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中亚地区的往来
        第四节 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第五节 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
        第一节 隋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交往
        第二节 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关系
        第三节 唐朝与中亚地区之间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
        第四节 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第一节 宋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第二节 蒙元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关系
        第一节 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友好交往
        第二节 清代中期与中亚各汗国之间的往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辛亥革命后到中亚五国独立以前中国与俄属及苏联中亚 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新疆与俄(苏)属中亚的往来交流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本章小结
下篇: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五国的友好交流
    第一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
        第一节 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发展彼此间关系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政治方面各层次的友好往来
        第四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文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问题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安全交流与合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为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所做的努力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贸易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任重道远的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领域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体育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民间友好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语: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友好交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3)民俗学视野下的《北游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及内容
    第二节 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课题价值
第二章 《北游录》的成书过程及内容概述
第三章 《北游录》中的行旅交通民俗
    第一节 交通设施
    第二节 交通工具
    第三节 其他风俗
第四章 《北游录》中的生产生活民俗
    第一节 农林牧渔耕作风俗
    第二节 节日风俗
    第三节 服饰风俗
第五章 《北游录》中的宗教信仰民俗
    第一节 佛教信仰
    第二节 天主教信仰
    第三节 民间祭祀信仰
致谢
参考文献

(4)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3.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广州、上海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古代小说中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广州城市沿革和古代小说中的广州书写
    第二节 上海城市沿革和古代小说中的上海书写
第二章 接受与抗争:广州、上海对西方文明的回应
    第一节 西方物质文明的渗透与市民生活
    第二节 西方思想文化对广州、上海的冲击与推动
    第三节 近代小说中广州、上海对西方文明的抗争
第三章 近代小说中广州、上海的商业活动
    第一节 小说对广州、上海商业活动的描绘
    第二节 小说对广州、上海外贸活动的描写
    第三节 广州、上海人口贩卖活动在小说中的反映
    第四节 小说与广州、上海的金融业
第四章 近代小说中的新兴社会群体
    第一节 神通广大的买办阶层
    第二节 夹缝中求取生存的民族资产阶级
    第三节 初次登上历史舞台的产业工人阶层
    第四节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留学生群体
第五章 商风浸淫下的近代都市民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传统继承中的时代特色
    第二节 婚丧嫁娶:传统习俗与洋场风情
    第三节 生辰寿诞:"说不尽的热闹,写不尽的繁华"
    第四节 民间信仰:神灵崇拜与功利诉求
第六章 赌博与吸毒:都市肌体中疯长的社会毒瘤
    第一节 赌博业的畸形繁荣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贩卖
第七章 娼妓与流氓:都市土壤中盛开的恶之花
    第一节 娼妓业的空前兴盛
    第二节 流氓的泛滥成灾
第八章 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新补近代小说书目
    附录2:近代小说中涉及广州的作品列表
    附录3:近代小说中涉及上海的主要作品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城市核心竞争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
        1.2.2 马克思竞争学说及生产力学说在城市核心竞争力中的运用
        1.2.3 国家竞争力理论
        1.2.4 城市竞争力理论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创新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
2 城市与城市现代化
    2.1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2.1.1 城与市
        2.1.2 城市的产生
        2.1.3 城市的发展
    2.2 城市化
        2.2.1 城市化过程与特征
        2.2.2 城市化的模式
        2.2.3 城市化与工业化
    2.3 城市产生、发展和城市化的经济机理
        2.3.1 社会分工
        2.3.2 聚集经济
        2.3.3 交易机制
        2.3.4 人口迁移的两部门理论
        2.3.5 放大机制
    2.4 城市现代化
        2.4.1 城市化与现代化
        2.4.2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4.3 城市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3 城市竞争力
    3.1 竞争本质
        3.1.1 资源有限竞争论
        3.1.2 人性论与本能论
        3.1.3 利益论
    3.2 城市竞争与竞争力
        3.2.1 城市竞争
        3.2.2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3.2.3 城市竞争力结构
        3.2.4 城市竞争力的构建
4 城市核心竞争力
    4.1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
        4.1.1 C. K.普拉海拉德和G.海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4.1.2 塞兹尼克的“独特竞争力”
        4.1.3 伊格尔·安索夫的“竞争力一览表”
        4.1.4 资源学派的竞争力理论
    4.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4.2.1 历史的佐证
        4.2.2 对城市竞争力的再分析
        4.2.3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4.3 城市核心竞力的特点与构建
        4.3.1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点
        4.3.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成机制
    4.4 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4.4.1 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4.4.2 城市核心竞争力模型的数学表达
        4.4.3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评估
5 产业聚集力
    5.1 产业聚集力的内涵与特点
        5.1.1 产业聚集力的内涵
        5.1.2 产业聚集力的特点与类型
    5.2 产业聚集力的形成动因
        5.2.1 产业聚集理论
        5.2.2 产业聚集力的地理学解释
    5.3 产业聚集力的优势
        5.3.1 经济优势
        5.3.2 政策性壁垒优势
        5.3.3 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社会文化优势
6 产业结构力
    6.1 产业结构力的基本内涵
        6.1.1 产业结构力的概念
        6.1.2 产业间的联系力的基本结构形态
        6.1.3 黑箱理论
        6.1.4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
    6.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6.2.1 李斯特产业结构阶段论
        6.2.2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6.2.3 霍夫曼定理
        6.2.4 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6.2.5 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
    6.3 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6.3.1 内部动因
        6.3.2 外在动因
        6.3.3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6.4 产业结构优化
        6.4.1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6.4.2 产业结构高效化
        6.4.3 产业结构高度化
        6.4.4 产业结构合理化
7 主导产业力
    7.1 主导产业的概念及性质
        7.1.1 主导产业的概念
        7.1.2 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
        7.1.3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关系
    7.2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7.2.1 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7.2.2 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与原则
        7.2.3 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8 产业创新力
    8.1 产业创新力的内涵及地位
        8.1.1 产业创新力的内涵
        8.1.2 产业创新力的地位
        8.1.3 产业创新力的动力来源
    8.2 产业技术创新力
        8.2.1 技术创新的定义
        8.2.2 技术创新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意义
        8.2.3 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8.3 衰退产业创新
        8.3.1 衰退产业的界定与特征
        8.3.2 衰退产业的创新内容
        8.3.3 衰退产业创新的路径
9 产业资源力
    9.1 自然资源
        9.1.1 自然资源力的理论分析
        9.1.2 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困境
        9.1.3 资源型产业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
    9.2 基础设施
        9.2.1 基础设施的理论分析
        9.2.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
        9.2.3 城市基础设施的体制创新
    9.3 人力资本
        9.3.1 人力资本理论
        9.3.2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9.3.3 加快人力资本形成的政策
    9.4 产业资本
        9.4.1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9.4.2 城市资本形成的途径
        9.4.3 城市政府与资本形成
10 城市制度力
    10.1 城市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
        10.1.1 城市制度的内涵及特征
        10.1.2 城市制度的功能
    10.2 城市制度力
        10.2.1 城市制度力的内涵
        10.2.2 城市管理
        10.2.3 产业政策
        10.2.4 城市法律法规
    10.3 城市科教文化力
        10.3.1 科教兴国的理论意义和特点
        10.3.2 城市科教文化力的内涵及特点
        10.3.3 城市科教文化力的作用机理
        10.3.4 提高我国城市科教文化力的现状、发展思路及对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6)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站在十字路口的北京城
    第1节 北京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危机
    第2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2.1. 国外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其启示
        2.2. 北京旧城更新研究的发展与不足
    第3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 人居环境的观念与方法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
        3.3. 旧城更新中的“有机更新”理论
    第4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5节 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调查与反思
    第1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历史与现状
        第1节 对1990年以前北京旧城改造历史的简单回顾
        1.1. 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旧城改造目标
        1.2. 旧城改造的实际进展及其结果
        1.2.1. 道路和市政设施改造未能按计划推进
        1.2.2. 住房失修失养,危房问题逐渐严重
        1.2.3. 大量文物建筑精华遭到破坏
        第2节 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的发展历程
        2.1. “危旧房改造”计划的由来
        2.1.1. 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危房改造”
        2.1.2. 1990年“危旧房改造”计划的出台
        2.2. “危旧房改造”计划发展的四个阶段
        2.2.1. 第一阶段 (1990-91年):启动
        2.2.2. 第二阶段(1992-95年):热潮
        2.2.3. 第三阶段(1996-97年):停滞
        2.2.4. 第四阶段(1998至今):恢复
        第3节 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当前面临的困境
        3.1. 困境一:危房“越改越多”,大片真正的危房未及时得到改造
        3.2. 困境二:市场前景不妙,危改对投资的吸引力下降
        3.3. 困境三:拆迁纠纷越演越烈,居民对危改的抵触情绪日趋高涨
    第2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节 城市经济方面的问题
        1.1. 土地投机和土地闲置现象较为严重
        1.2. 旧城区的过度商业化
        1.3. 旧城部分改造地区经济效益下滑
        第2节 拆迁安置方面的问题
        2.1. 外迁居民在工作生活上存在诸多不便
        2.2. 安置房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2.3. 一些外迁小区不具备合格的居住条件
        2.4. 补偿安置标准的悬殊差异
        2.5. 周转户处境艰难
        2.6. 某些不择手段的“促迁”行为
        第3节 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3.1. 旧城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遭“全线突破”
        3.2. 规划报批中的“欺诈”现象
        3.3. 新建筑缺少城市设计
        3.4. 施工“扰民”问题益发突出
        3.5. 一些项目的市政配套改造长期难以落实
        3.6. 旧城整体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4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
        4.1. 直接破坏文物行为屡禁不止
        4.2. 以“易地迁建”为名破坏文物的行为日渐增多
        4.3. 老房子与传统四合院遭到大面积拆除
    第3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社会经济动因
        第1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三个主要特点
        1.1. 改造规模巨大
        1.2. 是一种“商业性”房地产开发
        1.2.1. 开发经营的主体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1.2.2. 改造资金主要来自以追求高额回报为目的的商业性房地产投资
        1.2.3. 政府部门未对危改项目的商业性开发做出任何限制性规定
        1.2.4. 开发过程和运作方式与一般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基本相同
        1.3. 享受特殊政策
        1.3.1. 开发用地上的“先划拨、后出让”政策
        1.3.2. 支持危改开发商拆迁行为的政策
        1.3.3. 其它扶持危改的特殊政策
        第2节 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社会经济背景
        2.1. 背景一:首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城市土地的强劲需求
        2.2. 背景二:居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心情与强烈愿望
        2.3. 背景三: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长期影响
        2.4. 背景四:“盲目求新”的社会思潮
        第3节 大规模土地投机的利益驱动——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兴盛的根源
        3.1. 大规模土地投机造成国家土地收益的巨大损失
        3.2. 违法拆迁导致城镇拆迁费的巨额流失
        3.2.1. 开发商通过中介租房直接侵吞城镇拆迁费
        3.2.2. 开发商以安置房形式占有城镇拆迁费
        3.2.3. 隐匿偷漏出售安置房的款项与税金
        3.2.4. 实例:平安大街改造中的城镇拆迁费流失
        3.3. 无视私房居民的土地使用权导致居民财产遭到侵害
        3.4. 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中的其它土地投机行为
        3.4.1. 低价受让土地
        3.4.2. 用突破城市规划的方式谋取超额利润
        3.4.3. 逃避缴纳土地出让金
        3.4.4. 截取土地出让金差价
        3.4.5. 瓜分和囤积旧城土地
        3.5. 从改造后的经济利益分配看大规模改造的根源
    第4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弊端及其危害
        第1节 西方城市大规模改造的历史教训
        1.1. 二战后以大规模改造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
        1.1.1. 大规模住房重建与清理贫民窟
        1.1.2. 大规模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中心区衰败
        1.2. 西方城市大规模改造的理论渊源
        1.3. 当代西方学者对大规模改造方式的批判与反思
        第2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大规模改造的弊端及其危害
        2.1. 改造方法上的“简单化”天性
        2.2. 规划设计上缺乏灵活性
        2.3. 易对城市规划造成不良冲击
        2.4. 在经济上缺乏稳定性
        2.5. 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6. 产生严重的外部不经济效应
        2.7. 存在大量的寻租空间
        2.8. 加剧社会不公
        2.9. 缺乏公共参与
        2.10. 在改善历史地段居住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
        第3节 社会各界对北京旧城大规模改造的批评正日见增多
第二部分 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宏观思索
    第5章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构想
        第1节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意义
        1.1. 北京旧城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1.1.1. 北京旧城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
        1.1.2. 北京旧城是北京文化特色的源泉与结晶
        1.1.3. 北京旧城还能为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1.2. 历史文化特色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1.2.1. 追求文化特色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1.2.2. 历史文化特色是北京创建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1.3. 历史文化本身也是庞大的社会经济实体
        1.4.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第2节 北京旧城保护面临的危机
        2.1. 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过度“聚焦”于旧城
        2.2. 旧城居住区大量住房长期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更新
        2.3. 当前北京城市规划研究与编制存在不足,亟待加以调整
        2.3.1. 当前规划缺乏对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
        2.3.2. “控规”和“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存在较大问题
        2.3.3. 北京城市规划研究与编制当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第3节 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3.1. “梁、陈方案”的核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2. 将城市发展向旧城外进行“有机疏解”的可行性
        3.3. 京津冀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构想
        3.3.1. 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整体性
        3.3.2. 探索“大北京”地区良好的区域及城市结构
        3.3.3. 探索创建北京市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3.3.4. 更精心、有效地保护旧城
    第6章 北京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机制的问题与对策
        第1节 我国现行法律许可的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机制
        1.1. 基本法律依据
        1.2. 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模式
        1.3. 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程序
        第2节 北京市土地开发与管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先划拨、后出让”政策导致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2.2. 减免土地出让金与协议地价方式造成国有土地收益减少
        2.3. 规划管理与土地批租脱节造成城市规划失控
        2.4. 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土地批租程序,侵害房地产权利人权益
        第3节 城市土地开发中如何对现有土地使用者进行补偿问题的思考
        3.1. 私房土地使用权及其补偿问题的由来
        3.2. 北京市在私房土地使用权补偿上的基本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
        3.3. 对私房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的法律依据与法律程序
        第4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城市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
        4.1. 市场经济下城市土地运作的基本概念
        4.1.1. 市场经济及其运作
        4.1.2.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土地(资源、资产)运作
        4.1.3. 市场经济下土地开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现行土地开发管理机制的不足
        4.3. 市场化国家的土地开发与管理经验
        4.4. 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开发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
        4.5. 关于建立健全北京市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的几点建议
第三部分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7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第1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1.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含义
        1.2. 从“菊儿胡同”看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1.2.1. 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
        1.2.2.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第2节 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进一步规划探索
        2.1. 南锣鼓巷地区的保护与整治(1991-1994年)
        2.2. 北中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1995年)
        2.3. 国子监地区的保护与整治(1996年)
        2.4. 白塔寺街区的保护与改建(1997-1998年)
        2.4.1. 地区概况
        2.4.2. 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构想
        2.5. 有机更新理论在苏州、济南等地的实践尝试
        2.5.1. 苏州市几个历史街坊的危旧房改造
        2.5.2. 苏州市平江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2.5.3. 济南市芙蓉街曲水亭街地区保护整治规划研究
        2.6. 对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理论的几点进一步认识
        第3节 对北京旧城居住区现状环境“有机整体性”的进一步认识
        3.1. 功能混杂的“工作-居住平衡体”
        3.2. 新旧交融的建筑群体
        3.3. 权属交错的建筑空间
        3.4. 混合居住的社区
        3.5. 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
        3.6. 丰富多彩的城市肌理
        3.7. 多样化的自然植被与生态环境
    第8章 北京旧城居住区小规模改造实证研究
        第1节 北京旧城小规模改造的基本情况
        1.1. 多元化的更新目的和更新内容
        1.1.1. 小规模住房合作改造
        1.1.2. 居民自助改造
        1.1.3. 仿古四合院开发
        1.1.4. 居民住房维修
        1.1.5. 文物建筑保护
        1.1.6. 居民临时搭建
        1.1.7. 街区环境整治
        1.1.8. 市政设施改善
        1.2. 多样化的更新方式
        1.2.1. 全部改建
        1.2.2. 局部改建
        1.2.3. 翻建
        1.2.4. 加建
        1.2.5. 内部改造
        1.2.6. 维修
        1.2.7. 清理
        1.3. 小规模改造实例简介
        1.3.1. 菊儿胡同41号院改造(1989)
        1.3.2. 板厂胡同8号院改造(1995)
        1.3.3. 南河沿5号院改造(1996)
        1.3.4. 帽儿胡同4号院改造(1999)
        1.3.5. 芳嘉园胡同6号院改造(1995)
        1.3.6. 南锣鼓巷平房保护区环境整治(1997)
        第2节 小规模改造的现实意义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2.1. 小规模改造的优点及其现实意义
        2.1.1. 有利于经济适用地满足旧城居民的现实住房需求
        2.1.2. 有利于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
        2.1.3.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环境
        2.2. 小规模改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缺乏社会的积极关注和有力支持
        2.2.2. 缺乏政策的积极指导和有效管理
        2.2.3. 小规模改造权益缺乏保障,影响居民积极性
        第3节 关于小规模改造的理论思辩
        3.1. 小规模改造由来已久,是城市新陈代谢的基本方式
        3.2. 小规模改造是一种“活”的传统
        3.3. 小规模改造也是旧城居民当前的现实选择
        3.3.1. 大规模改造“神话”的破灭使居民别无选择
        3.3.2. 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增加了改造的需求
        3.3.3. 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
        3.3.4. 住房制度改革增强了居民的积极性
        3.4. 需要树立新的旧城居住区更新观念
        3.4.1. 小规模改造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3.4.2. 小规模改造与城市生活的“多样性”
        3.4.3. 小规模改造与旧城区旧建筑的再利用
        3.4.4. 小规模改造与旧城居住区更新中的公共参与
        3.4.5. 小规模改造与居住环境建设中的资金使用方式
        第4节 基于小规模改造的规划问题研究
        4.1. 小规模改造与总体规划中疏散旧城人口目标之间的关系
        4.2. 小规模改造与旧城居住区基础设施改造的关系
        4.2.1. 正确认识旧城居住区的基础设施改造问题
        4.2.2. 发展中国家通过“低技术”改善旧城基础设施条件的成功实例
        4.3. 探索适应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规划设计方法
        4.3.1. 解读城市——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研究
        4.3.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循环的规划编制过程
        4.3.3. 顺应旧城肌理的设计控制——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的城市设计导则
        4.3.4. 阶段性方法——阶段的相对完整与动态的整体性
        4.3.5. 小而灵活的规划设计——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第9章 社区合作更新——探索旧城居住区住房更新的新机制
        第1节 “社区建筑”运动的成功经验
        1.1. 社区建筑的基本概念
        1.2. 20世纪60-70年代社区建筑的发展历程
        1.2.1. 20世纪60年代激烈的“社会抗争”
        1.2.2. 规划与建筑实践的探索
        1.2.3. 社区组织的壮大
        1.2.4. 理论上的积累
        1.2.5. 政府政策的演变
        1.2.6. 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建筑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原因
        1.4. 20世纪90年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社区规划”的兴起
        1.5. “社区建筑”的两个成功实例及其启示
        1.5.1. 利尤住房(公房)更新实例
        1.5.2. 布莱克路(私房)更新实例
        1.5.3. 社区建筑成功实例的共同特征
        1.6. 自助·参与·合作·非营利——“社区建筑”的成功经验
        第2节 北京住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2.1. 北京市住宅合作社发展概况
        2.2. 住宅合作社对北京旧城更新的推动作用
        2.2.1. 住宅合作社促进了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化
        2.2.2. 住宅合作社推进了居民对旧城改造的参与
        2.2.3. 住宅合作社促进了改造中的协商与合作
        2.3. 住宅合作社存在的不足及其面临的问题
        2.3.1. 社员的权利和合作住宅的产权问题
        2.3.2. 住宅合作社的资金问题
        2.3.3. 住宅合作社的性质问题
        2.4. 关于住房产权保障与住房自有自用化的思考
        第3节 “社区合作更新”——北京旧城居住区住房更新机制的一种构想
        3.1. 北京旧城“社区合作更新”的基本概念
        3.2. 北京旧城“社区合作更新”的基本原则
        3.3. 北京旧城“社区合作更新”的政策构想
        3.3.1. 建立为居民住房更新提供服务的社区组织
        3.3.2. 改革现有的住房产权制度
        3.3.3. 发展多样化的住房更新金融模式
        3.4. 社区合作更新与大规模改造在所需投资上的简单比较
        3.4.1. 大规模改造所需投资情况
        3.4.2. 社区合作更新所需投资情况
        3.4.3. 上述两种情况的比较
        3.5. 对“社区合作更新”未来发展的展望
结语: 有机更新——北京旧城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1节 旧城保护与北京的城市发展
        1.1. 旧城保护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2. 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保护面临的危机
        1.3. 旧城保护与新的城市中心的建设
    第二节 大规模商业性房地产开发与旧城居住区更新
        2.1. 大规模商业性房地产开发不能解决旧城居民的住房问题
        2.2. 旧城居住区更新的基本出发点
    第3节 对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进一步认识与建议
        3.1. 旧城居住区更新的“有机更新模式”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有机更新战略”
        3.2. 关于推进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几点建议
附录
    附录1: 北京市危改拆迁安置情况实例调查(部分)
    附录2: 北京市部分外迁小区(或集中外迁房)居住质量一般性调查
    附录3: 北京市危旧房改造中资金流失情况
    附录4: 北京旧城小规模改造若干典型实例的基础资料
    附录5: 北京旧城小规模改造的部分图片资料
    附录6: 大规模改造与小规模改造的比较
    附录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建筑画)与获奖情况
    附录8: 已发表的两篇论文
        ① 改造北京,还是毁掉北京?——从“平安大街”透视北京旧城改造中的矛盾与问题
        ② 对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几点质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四、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下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2]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 赵晓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3]民俗学视野下的《北游录》[D]. 葛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4]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D]. 邓大情.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9)
  • [5]城市核心竞争力论[D]. 寇亚辉. 四川大学, 2004(02)
  • [6]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 方可. 清华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北京新商机在南城(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