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

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

一、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黄荣荣[1](2021)在《基于氯标记手性醛探针的手性氨基酸分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氨基酸属于胺类化合物,是代谢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性氨基酸的不同构型涉及不同来源、代谢途径、生物活性和毒性,并且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不同的指示作用。由于手性氨基酸存在种类多、极性大、发色团缺乏、D构型含量低、内源性干扰物多、手性拆分难等问题,基于手性氨基酸分离与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极具挑战。本文通过合成一种可用于生物样品中手性和非手性氨基酸分离与检测的化学同位素标记探针L-/D-BPCl,建立基于探针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复杂生物样本的基质效应,成功应用于尿液、血浆、唾液、细胞样品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并进一步应用于胃癌及健康人群尿液样本、胃癌细胞与胃正常细胞中手性氨基酸的分离与定量,综合利用尿液和细胞代谢组学的相关技术与统计学方法筛选出胃癌的特征生物标志物。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手性醛探针BPCl的合成及其手性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设计并合成、纯化、鉴定了一种可用于手性氨基酸衍生的稳定性好的L-/D-BPCl探针,其手性纯度大于99.9%。L和D构型BPCl对相同构型的氨基酸具有立体选择性质谱响应,其中D-BPCl对D型氨基酸的手性选择性是L型的3.31-14.37倍。基于上述特征,并结合特征性产物离子m/z 218负离子和m/z 105正离子以及Cl原子天然同位素的识别功能(35Cl:37Cl为3:1),建立了能同时分离与检测29个手性和非手性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2.BPCl探针对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发展了基于D-BPCl的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分析方法,该方法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线性、基质效应、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性等分析效能,并成功检测到尿液、血浆和唾液样本中29、29、26个目标氨基酸,非手性甘氨酸和L-氨基酸在以上三种样品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7-144.16、10.58-364.86、0.8-29.17μmol/L;D-氨基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6-31.29、0.02-0.39、0.02-5.11μmol/L。此外,基于D-BPCl和L-BPCl的非靶向分析方法在尿液、血浆和唾液中分别检测到165、110、47个胺类代谢物,从中归属了52、39、27个含羧基的和35、20、7个非手性的胺类代谢物。3.D-BPCl探针在胃癌尿液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基于D-BPCl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拟靶向高通量检测方法,将其应用于84位胃癌患者和80位健康志愿者尿液样本的分析中以筛选适用于胃癌诊断的胺类生物标志物。29个目标氨基酸中,甘氨酸和L型氨基酸在尿液中的平均含量为0.29-83.31μmol/mmol尿肌酐,D型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0.014-21.93μmol/mmol尿肌酐。基于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胃癌的18个差异变量。根据高分辨数据对其中9个未知代谢物进行数据库的检索和匹配,成功鉴定出β-(吡唑-1-基)-L-丙氨酸和β-(吡唑-1-基)-D-丙氨酸这对手性对映异构体。随后以年龄、D-异亮氨酸、D-丝氨酸和β-(吡唑-1-基)-L-丙氨酸为变量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胃癌诊断方程,对其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估,该方程的预测准确率高(88.9%),可用于临床诊断。4.D-BPCl探针在胃癌细胞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以人胃癌细胞HGC27和人胃上皮细胞GES-1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包含细胞培养、细胞代谢物提取、D-BPCl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的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方法应用于细胞提取物中手性和非手性胺类代谢物的分析中,共检测到95个胺类代谢物,并对甘氨酸、14个L型氨基酸、11个D型氨基酸进行绝对定量。结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方法,共找到20个差异变量,其中19个变量的含量在HGC27中显着下调,只有L-瓜氨酸含量增加,绘制并分析了受影响的6条主要代谢通路。

冯洁,潘存伟,陈红莉,段杨丽[2](2021)在《自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自噬实际上是细胞"吞噬"并降解自身的过程,也是一个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为细胞器更新的动态循环系统。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中。目前自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至今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细胞自噬在肿瘤的发展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它不仅可以在肿瘤发生早期减少应激反应,降低细胞损伤,抑制癌前细胞的生长;还能在肿瘤进展到中晚期时,协助肿瘤细胞增强对应激的耐受性,促进肿瘤的生长。本文对自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胃癌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诊疗提供新思路或新线索。

陶柱萍[3](2020)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拟黑多刺蚁干预和MFC荷瘤小鼠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评价》文中认为目的:(1)本课题旨在初步探索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对双侧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保护作用。基于1H NMR代谢组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双侧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代谢变化,通过对比分析阐明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干预双侧卵巢摘除引起的差异代谢物变化及对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为其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探究MFC荷瘤小鼠肝脏代谢谱的变化,通过分析差异代谢物和相关代谢通路,了解MFC荷瘤小鼠的病理机制,为胃癌的病理机制和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8),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组、模型+低剂量拟黑多刺蚁醇提物(100mg/kg)、模型+中剂量拟黑多刺蚁醇提物(200mg/kg)、模型+高剂量拟黑多刺蚁醇提物给药组(400mg/kg)及模型+阳性对照戊酸雌二醇片给药组(0.1mg/kg)。采集各组肝脏组织1H NMR图谱,依次进行傅里叶变换、基线和相位调整、定标及归一化处理,对数据进行PCA、PLS-DA及OPLS-DA多元数据分析,并结合HMDB数据库、相关文献筛选出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潜在肝脏代谢差异物,对比分析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干预双侧卵巢摘除引起的差异代谢物变化及对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对双侧卵巢摘除大鼠肝脏干预作用的代谢组学初步机制;(2)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FC荷瘤小鼠模型组,采用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结合PCA、PLS-DA和OPLS-DA多元统计分析,分析正常对照小鼠和MFC荷瘤小鼠的肝脏组织提取物中的差异代谢物和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结果:(1)基于1H NMR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侧卵巢摘除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乳酸水平显着升高,谷胱甘肽、谷氨酰胺、谷氨酸、抗坏血酸、腺苷、蛋氨酸、肌醇和精氨酸水平显着降低;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可以逆转除肌醇外的代谢物变化,这些代谢物参与能量代谢(乳酸)、蛋氨酸代谢(腺苷、蛋氨酸)、氧化应激(谷胱甘肽、谷氨酰胺、谷氨酸、抗坏血酸)和精氨酸代谢(精氨酸)等代谢途径;(2)基于1H NMR代谢组学研究,在肝脏提取物中确定了8个潜在的差异代谢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FC荷瘤小鼠肝脏组织中精氨酸、麦芽糖、牛磺酸水平升高,胆碱、葡萄糖、肌苷、羟脯氨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水平降低。结论:(1)双侧卵巢摘除可引起大鼠肝脏中多个代谢差异物及代谢通路紊乱,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对卵巢摘除诱导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肝脏代谢组学机制可能与调节能量代谢、蛋氨酸代谢、氧化应激和精氨酸代谢有关;(2)MFC荷瘤小鼠肝脏的糖酵解、精氨酸代谢、胆碱代谢等代谢通路紊乱。

宋雨[4](2020)在《乳腺癌预后指标与临床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背景及目的支链氨基转移酶 1(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 1,BCAT1)通过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转氨代谢反应增加肿瘤代谢及增殖活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研究提示BCAT1及CD133在肝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具有预后指导意义,而在乳腺癌中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仍有待于验证。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亚型中 BCAT1 及 CD133 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病理信息及生存预后的关系,验证乳腺癌中该组合指标表达的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40例乳腺癌患者并收集肿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从基因层面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BCAT1及CD133转录表达水平,从蛋白质层面通过Western blot蛋白电泳实验法测定BCAT1及CD133蛋白质表达水平。另纳入21例乳腺癌患者并收集肿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从代谢层面通过液相分离柱层析法测定BCAA相对含量。从生物信息学预后验证层面通过已发表的生物信息数据库数据验证乳腺癌中BCAT1及CD133表达的临床预后意义。从表观遗传学层面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乳腺癌中BCAT1相关的上游调节机制和下游作用通路。另纳入291例TNBC患者并收集肿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构建石蜡包埋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H评分系统半定量法测定BCAT1及CD133的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指标表达分界值,从蛋白质层面及预后层面分析其表达水平与TNBC临床特征、病理信息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探究其临床预后价值。另从代谢、生物信息学及表观遗传学3个不同层面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BCAT1相关的上游调节机制和下游作用通路。结果在40例乳腺癌组织的研究中,在基因层面上,qRT-PCR提示BCAT1及CD133表达水平随肿瘤分期增加、组织学分级增加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而升高。在蛋白层面上,三阴性乳腺癌中BCAT1及CD133的Western blot蛋白信号强度高与其他各亚型。在代谢层面上,液相分离柱层析法提示乳腺癌组织中游离BCAA含量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BCAA含量高于非支链氨基酸含量。生物信息预后分析提示BCAT1及CD 133高表达与乳腺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降低有关(p<0.01)。在291例TNBC患者的研究中,所纳入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8.7个月(1.37-103.6个月),患者的5年DFS为72.5%,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82.5%。在蛋白质水平,36例(12.4%)TNBC肿瘤组织为BCAT1及CD133双高表达,且该组患者DFS(p<0.001)和OS(p<0.001)均显着降低。预后层面上,BCAT1高表达与CD133高表达均与TNBC的DFS降低(p<0.001)和OS降低相关(p<0.001)。免疫应答层面上,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与较好的DFS(p=0.002)和OS(p=0.006)呈现显着相关趋势,是TNBC潜在预后指标。此外,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与TNBC的DFS和OS不佳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BCAT1高表达(DFS p=0.003,OS p=0.001)、CD133 高表达(DFS p<0.001,OS p=0.001)以及低 TIL(DFS p=0.007,OSp=0.033)。结论乳腺癌中BCAT1及CD133的基因表达水平随着肿瘤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升高;BCAT1及CD133蛋白质水平在TNBC中均升高;BCAA在乳腺癌组织中代谢水平升高,且高水平BCAT1和CD133与乳腺癌的DFS降低有关。在TNBC中,高免疫应答TIL水平与预后改善相关,而低TIL与DFS、OS不佳相关;BCAT1及CD133高表达与TNBC的不良预后相关,是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背景及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芳香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增加患者发生骨质流失和骨折的风险,对AI类药物相关骨折特点的探究有助于更高效的监测和干预AI相关骨折不良事件,提升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获益。本部分研究通过挖掘分析美国 FDA 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FDA’s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中AI相关骨折报告中的临床及用药信息,探究AI用药与骨折的关联性及发病特点,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本部分研究收集了 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FAERS数据库AI相关骨折事件报告的临床及用药信息,基于非比例分析和贝叶斯分析,应用4种相关性检验统计方法,包括报告比数比法、成比例报告比值比法、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和多项经验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验证并比较不同AI用药方案与骨折的关联性,同时探究不同AI相关骨折的发病时间及结局等临床特征。结果筛选出AI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共23064例,其中骨折相关报告657(2.9%)例。阿那曲唑在4种关联性统计方法中结果均为正相关,而来曲唑和依西美坦分别有2项正相关。骨折的转归结局中,“收治入院或延长住院治疗”在依西美坦相关骨折的结局中比例最高(37.2%,;p=0.012)。AI相关骨折的发病时间无显着差异,阿那曲唑、来曲唑和依西美坦相关骨折前的用药时间无显着差异(p=0.236),其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25.9±25.1、20.7±23.0和21.8±23.7个月。在3种AI相关骨折中均有报告的次要嫌疑药物中,CDK4/6抑制剂的报告频率最高(34例,16.8%)。结论AI相关骨折前的用药时间在3种AI间无显着差异,阿那曲唑与骨折的统计学关联性较强,临床用药用药期间需增加骨健康关注度。

沈可心[5](2020)在《一种新型手性氨基酸探针D-BPBr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手性代谢物,其含量变化通常与生命体的生理活动与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某些D构型氨基酸的含量在生命体处于疾病状态下时均表现出显着的变化。由于其在体内含量处于痕量水平,因此在复杂生物样本中对D构型氨基酸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颇具有挑战性。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设计了一个带有溴同位素的手性醛探针D-BPBr,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手性氨基酸和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制备了新型手性醛探针D-BPBr,该探针可对14对手性氨基酸进行标记,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C18色谱柱上对衍生产物实现良好的分离分析,且该色谱分离度(Rs)可达1.14至8.83。同时,探针D-BPBr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可令D构型氨基酸具有更强的质谱响应,且其对于D构型氨基酸的手性识别值(Cs)达1.31至12.87。该方法可对23个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并成功实现复杂生物基质尿液和血浆中对手性氨基酸的检出和定量。2.采用探针D-BPBr对55例健康人和52例胃癌病人的尿液样品中手性氨基酸进行靶向分析。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征重要变量,并结合二元逻辑回归分析阐明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建立胃癌诊断模型。结果表明,两类样品呈现良好的分离和聚类效果,胃癌病人中6个生物标志物指标较健康组显着上调,建立的诊断模型模型准确率达92.5%。3.基于探针D-BPBr所含天然溴同位素(79Br和81Br)可在质谱分析中产生一对相差2 Da的特征前体离子及子离子的特性,进一步将探针D-BPBr应用于对混合尿液样品和混合血浆样品中胺基类化合物的非靶向分析。运用此方法,可以成功检出119个伯胺类化合物。其中,尿液样品中检出108个伯胺类化合物,血浆样品中检出54个伯胺类化合物。

高维武[6](2019)在《HBV调控自身及宿主细胞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肝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首要原因,并且超过80%肝癌病例是由慢性乙肝感染(慢乙肝)所导致。目前我们对乙肝病毒的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慢乙肝以及慢乙肝所致肝癌仍是我国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一方面,HBV病毒特异性感染肝细胞,在肝细胞中完成病毒自身复制等生命过程。HBV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covalent closed circle DNA,ccc DNA)在宿主细胞中会与组蛋白缠绕,形成微小染色质。ccc DNA微小染色质是HBV病毒自身转录复制的模板,但是目前抗HBV药物: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NA)和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难以清除或有效抑制ccc DNA微小染色质的转录。目前我们对介导ccc DNA微小染色质的形成、维持和表观调控的分子机制了解有限,对HBV ccc DNA微小染色质表观调控机制的更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HBV病毒基因组也会整合进入宿主肝细胞基因组,会通过各种机制诱导肝细胞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紊乱,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表观遗传学调控紊乱在肿瘤中广泛存在、并且发挥重要功能。但是,目前我们对乙肝所致肝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还不够透彻。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核小体定位、染色质的空间构象等内容。其核心功能就是控制DNA遗传密码根据外界信号指令进行时空有序的开放表达与关闭沉默。在诸多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中,核小体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以其重要性和多样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其中,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是基因活化表达的关键标志,主要富集在基因的启动子以及增强子上。既往检测H3K4me3修饰的主要方法为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技术,但是该技术要求起始细胞量较大,对于一些临床珍稀标本,如肝穿刺标本,此检测难以开展。用于检测低细胞起始量的表观新技术亟待开发。我们既往的研究发现HBV可以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调宿主细胞H3K4me3修饰,从而促进了相应基因的表达开放。也有类似研究发现,HBV ccc DNA微小染色质也富集了H3K4me3修饰,对HBV病毒自身的转录复制至关重要。这些研究提示H3K4me3表观修饰可能在乙肝病毒的生命过程及其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WDR5是催化H3K4me3的表观修饰酶复合体中的关键蛋白,其在多种肿瘤中报道高表达,发挥促癌基因作用。但是在慢乙肝所致肝癌中的表达情况不清。有鉴于此,本文的第一部分探讨了HBV上调H3K4me3修饰的详细分子机制,阐述了H3K4me3修饰对宿主细胞肿瘤发生以及HBV自身复制转录的重要性,找到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和临床应用。而本文的第二部分则着重从方法学角度出发,构建了从低细胞起始量的样本中检测组蛋白修饰的染色质免疫切割测序(sc Ch IC-seq)技术以及检测单细胞核小体定位以及染色质可接近性的scMNase-seq技术。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第一部分HBx上调WDR5对乙肝和肝癌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慢乙肝所致HCC中WDR5的表达升高1.HBV感染的肝癌组织中WDR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2.WDR5在95例HBV阳性的肝癌患者中高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3.WDR5在95例HBV阳性的肝癌患者中表达水平与HBx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二、WDR5可促进HCC增殖和转移1.体外实验证实WDR5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能力;2.体外实验证实WDR5促进肝癌细胞转移能力;3.裸鼠实验证实WDR5促进肝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三、WDR5可促进HBV ccc DNA的转录1.WDR5可促进ccc DNA转录;2.WDR5可促进乙肝复制。四、HBV通过泛素化修饰上调WDR5蛋白1.HBV可上调WDR5蛋白水平而不是其m RNA水平;2.HBV可延长WDR5蛋白半衰期;3.HBV可抑制WDR5蛋白泛素化修饰。五、HBx在WDR5蛋白泛素化调控中发挥作用1.HBx可以延长WDR5蛋白半衰期;2.HBx直接调控WDR5蛋白泛素化修饰;3.HBx可体内体外上调WDR5蛋白水平。六、HBx竞争性结合泛素酶DDB1,拮抗了DDB1对WDR5的泛素化降解1.DDB1是WDR5蛋白泛素化修饰的催化酶;2.HBx与DDB1的结合对稳定WDR5蛋白至关重要;3.HBx与DDB1的结合上调WDR5蛋白水平;4.HBx与DDB1的结合可以抑制DDB1对WDR5蛋白的泛素化调控;5.HBx与DDB1竞争性结合。七、HBx通过WDR5促进H3K4me3修饰1.HBV可促进全基因组H3K4me3修饰;2.WDR5可促进全基因组H3K4me3修饰;3.HBx、WDR5可促进靶基因启动子区H3K4me3修饰;4.WDR5可促进ccc DNA的H3K4me3修饰。八、HBx招募WDR5促进H3K4me3修饰3.HBx与WDR5在靶基因共定位;2.HBx与WDR5、H3K4me3在全基因组共定位;3.HBx/WDR5共结合靶基因富集在相关的促癌基因以及肿瘤信号通路上;4.HBx与WDR5蛋白直接结合;5.HBx通过“α-helix”结构域与WDR5直接结合;6.“α-helix”结构域对HBx结合染色质发挥作用;7.“α-helix”结构域对HBx促癌发挥作用。九、WDR5抑制剂可对肝癌和乙肝有治疗作用1.WDR5小分子抑制剂(WDR5-0103)可以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2.WDR5-0103可抑制ccc DNA的转录。第二部分组蛋白修饰和核小体定位的新方法研究一、单细胞染色质免疫切割测序(sc Ch IC-seq)新方法1.sc Ch IC-seq技术可检测低细胞起始量和单细胞的组蛋白修饰;2.sc Ch IC-seq技术可检测到单细胞组蛋白修饰的表观异质性。二、单细胞MNase测序技术(scMNase-seq)新方法1.scMNase-seq技术检测单个细胞的核小体定位和染色质可接近性;2.scMNase-seq技术可检测细胞间核小体定位异质性;3.scMNase-seq技术发现核小体排列规律;4.scMNase-seq技术发现同一个DHS区域核小体排列存在异质性;5.scMNase-seq技术可预测细胞分化方向。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意义是:1.HBV病毒通过其编码的HBx蛋白上调宿主细胞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核心亚基WDR5蛋白水平,进而调控宿主以及自身ccc DNA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H3K4me3修饰。一方面,异常上调的H3K4me3修饰导致了宿主染色质表观调控紊乱,使癌基因大量激活表达;另一方面,HBV通过H3K4me3维持了自身ccc DNA染色质开放状态,促进了病毒自身的转录复制。2.HBx通过WDR5蛋白上调H3K4me3修饰的分子机制:一方面,HBx劫持宿主泛素化酶DDB1,通过与DDB1的竞争性结合,拮抗了DDB1对WDR5的泛素化修饰,进而使WDR5免于被降解;另一方面,HBx通过其“α-helix”结构域与WDR5直接结合,募集WDR5到相应染色质,促进H3K4me3修饰。3.构建了从低细胞起始量的样本中检测组蛋白修饰的染色质免疫切割(sc Ch ICseq)技术和检测单细胞水平核小体定位的scMNase-seq技术,发现了细胞间存在显着的核小体定位和组蛋白修饰的表观异质性,找到了核小体在染色质开放和沉默区域不同的排布规律。本研究报道了WDR5蛋白在慢乙肝所致肝癌中高表达,并且与临床预后相关。解析了WDR5蛋白在慢乙肝所致肝癌中的上调分子机制,以及对下游表观修饰H3K4me3的影响。提出了HBx-WDR5-H3K4me3作用通路在慢乙肝及其所致肝癌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构建了从低细胞起始量的样本中检测表观遗传学信息的sc Ch IC-seq和scMNaseseq技术,为慢乙肝防治补充了新的分子机制,引入了潜在靶标,提供了可行新技术。

崔鹏飞[7](2019)在《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文中认为肿瘤恶病质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综合症,其特征是不能被营养补充所缓解的进行性肌肉萎缩(伴有或不伴有脂肪丢失),伴有严重的机体功能受损。肿瘤恶病质极大地影响了 80%以上晚期癌症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对肿瘤恶病质代谢特征和发生机制的了解尚不清楚。本文选取神经胶质瘤和胃癌两个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恶病质研究。通过建立肿瘤恶病质动物模型,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从代谢通路和信号通路两个方面分析肿瘤恶病质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分别寻找与神经胶质瘤恶病质和胃癌恶病质紧密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阐明涉及的关键代谢通路。此外,本文还利用小鼠C2C12成肌细胞设计实验,在细胞层面验证了胃癌恶病质引起骨骼肌萎缩的结果。第一部分,我们研究了胶质瘤恶病质骨骼肌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选取WHO分级不同的人源神经胶质瘤细胞WHO Ⅱ CHG5(低恶性级别,CHG5组)和WHO Ⅳ U87(高恶性级别,U87组),以及正常胶质细胞(正常组),对小鼠进行原位注射以构建胶质瘤动物模型和正常对照,采集血清、脑、腓肠肌、肠系膜脂肪、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通过恶病质表型、组织病理和生理生化分析确认小鼠的恶病质特征。相比于CHG5组,U87组更早出现恶病质症状,且症状更严重。U87组脑部胶质瘤的扩增极大地缩短了小鼠的生存周期,并引起脂肪和瘦体组织丢失、抓力下降、厌食、多器官组织萎缩和系统的炎症反应。肌肉萎缩相关蛋白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叉形头转录因子(FOXO)和肌肉萎缩盒F基因(Atrogin1)表达上调,蛋白激酶B(AKT)表达下调,肌分化因子(MyoD1)和真核起始因子(eIF3f)表达无显着性差异。我们对胶质瘤恶病质小鼠的血清和腓肠肌样品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胶质瘤组小鼠血清和腓肠肌的代谢模式存在明显的区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寻找差异性代谢物,进而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胶质瘤恶病质小鼠的血清的代谢变化主要为糖酵解和脂质分解,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等;腓肠肌样品的代谢变化主要为糖脂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回补途径等。血清的代谢变化比腓肠肌代谢变化更为明显,血清的相关差异性代谢物可以作为胶质瘤恶病质早期诊断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第二部分我们研究了胃癌恶病质骨骼肌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我们向小鼠原位注射人源胃癌细胞BGC823构建胃癌动物模型,采集胃组织、血清和腓肠肌。BGC823小鼠呈现典型的恶病质症状,包括明显的体重下降和肌肉萎缩。我们对胃癌恶病质小鼠的胃组织、血清和腓肠肌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并对腓肠肌样品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胃癌恶病质组小鼠胃组织、血清和腓肠肌的代谢模式与正常组区分明显。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单变量统计分析,寻找差异性代谢物,进而分析受扰动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胃癌恶病质小鼠的胃组织受到扰动的代谢通路主要为糖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血清的代谢变化主要涉及糖酵解和脂质分解。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表明腓肠肌的代谢变化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萎缩的骨骼肌内α-酮戊二酸(AKG)升高并且葡萄糖降低。体外实验表明,AKG可缓解葡萄糖缺乏引起的成肌细胞增殖减缓和肌管萎缩。这项工作系统地探索了胃癌恶病质的代谢变化,发现AKG在骨骼肌蛋白合成分解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示AKG在临床干预肿瘤恶病质诱导的骨骼肌萎缩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本研究从动物层面,建立了胶质瘤恶病质和胃癌恶病质模型,揭示了胶质瘤恶病质的表型和肌肉萎缩相关的信号通路和代谢通路,以及胃癌恶病质引起肌肉萎缩的系统代谢变化,为阐明胶质瘤和胃癌恶病质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为胶质瘤恶病质的早期诊断和胃癌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干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肿瘤恶病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刘健,闫秀娥,周丽雅,林三仁[8](2019)在《全谱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胃癌目前缺乏经济实用的早期诊断指标。随着代谢组学的兴起,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逐渐增多。代谢谱,尤其是氨基酸代谢谱在鉴别良恶性疾病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虽然血液、组织和尿液氨基酸代谢谱在胃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各项研究报道的结果不尽相同。而且有关胃液氨基酸代谢谱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就全谱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赵春临,董志远,余洋,张红雨,李鹏辉,王水生,丁朝辉,徐化楠[9](2017)在《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氨基酸谱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19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Ⅰ、Ⅱ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含量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苏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胃癌组织中多种氨基酸含量升高,表明胃癌组织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异常,这种代谢异常可为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临床依据。

郑雯洁[10](2016)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已经成为美国女性发病率第五位的恶性肿瘤。迄今为止,鲜有关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代谢组学研究以及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大小与代谢产物关系的研究,甲状腺结节的组织、血清代谢特征均未明确。代谢组学技术可系统分析机体小分子代谢产物变化规律,是了解病变过程以及发现潜在生物学标志物,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阐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代谢特征以及代谢产物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灶大小的相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甲状腺腺瘤的血清氨基酸代谢特征并探讨其异同点。方法:1.联合应用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43例女性PT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邻近非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获取代谢谱图。再结合多维模式识别技术及单维统计分析,寻找出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与邻近非肿瘤组织间的差异代谢产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途径。根据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原发灶大小进行再分组,比较组间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及相关代谢途径。2.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均匹配的30例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女性良性甲状腺腺瘤患者及30例女性健康对照的血清氨基酸进行检测,获得代谢谱。结合多维、单维统计的方法分析三组间的具有差异的血清氨基酸。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与邻近非肿瘤组织间存在46种浓度变化显着的差异代谢产物。乳头状癌肿瘤组织具有氨基酸代谢、糖酵解、嘌呤和嘧啶代谢、色氨酸代谢、一碳单位代谢以及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途径代谢增强的代谢特征。同时本研究发现乳头状癌肿瘤组织内亮氨酸、尿嘧啶、半胱氨酸和腐胺水平升高与肿瘤原发灶大小具有密切的关系;柠檬酸水平降低和7-甲基黄嘌呤水平升高与女性PT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2.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匹配的女性健康对照相比,病变组(包括PTC和BTA)存在7种共同的差异代谢产物,其中Met,Leu,Phe,Gly,Arg和EOHNH2均表现为水平降低,仅Cys水平显着升高。3种PFAA,包括Val,Ala和Tyr仅在健康对照组和PTC组间具有差异性,表现为在PTC组内水平降低。6种PFAA,包括Thr,Asp,Ser,Glu,αAAA和AspNH2仅在健康对照组和BTA组间具有差异性,表现为在BTA组内水平降低。3种PFAA,包括Ser,Gly和NH3在PTC和BTA组间具有差异性。结论:1.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具有氨基酸代谢、糖酵解、嘌呤和嘧啶代谢、色氨酸代谢、一碳单位代谢以及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途径代谢增强的代谢特征。我们的研究发现乳头状癌肿瘤组织内亮氨酸、尿嘧啶、半胱氨酸和腐胺水平升高与肿瘤原发灶大小具有密切的关系;柠檬酸水平降低和7-甲基黄嘌呤水平升高与女性乳头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2.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腺瘤患者具有特定的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代谢变化,提示氨基酸代谢改变与乳头状癌、良性腺瘤的发病机制具有相关性,为乳头状癌、良性腺瘤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但两者具有相似性,单依靠血清氨基酸特征无法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疾病鉴别的诊断标志。

二、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氯标记手性醛探针的手性氨基酸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氨基酸的结构、来源、代谢、活性及毒性
        1.1.1 手性氨基酸的结构
        1.1.2 手性氨基酸的来源
        1.1.3 手性氨基酸的代谢
        1.1.4 手性氨基酸的活性
        1.1.5 手性氨基酸的毒性
    1.2 手性氨基酸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1.3 手性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化学同位素标记探针在胺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1.5 胃癌的研究概述
        1.5.1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1.5.2 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手性醛探针BPCl的合成及其手性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手性探针D-BPCl和L-BPCl的合成、纯化和鉴定
        2.2.3 对照品溶液及PBS缓冲溶液配制
        2.2.4 样品前处理及衍生反应
        2.2.5 手性选择性(Cs)测定
        2.2.6 衍生反应效率测定
        2.2.7 HPLC-MS/MS分析条件
        2.2.7.1 C18色谱柱分析氨基酸的BPCl衍生产物
        2.2.7.2 手性色谱柱测定氨基酸的衍生效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手性醛探针D-BPCl和L-BPCl的手性纯度检查
        2.3.2 手性醛探针BPCl的精确分子量确认
        2.3.3 手性醛探针BPCl的NMR结构鉴定
        2.3.4 基于手性醛探针D-BPCl的HPLC-MS/MS方法的建立
        2.3.4.1 手性氨基酸的D-BPCl衍生产物的MS碎裂模式研究
        2.3.4.2 液相分离方法优化
        2.3.5 衍生反应副产物及外消旋化考察
        2.3.6 衍生反应效率测定
        2.3.7 D-BPCl的手性选择性(Cs)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PCl探针对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对照品溶液、内标溶液及PBS缓冲溶液配制
        3.2.3 样品前处理
        3.2.4 样品衍生化
        3.2.5 方法学验证
        3.2.6 HPLC-MS/MS分析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方法学验证
        3.3.1.1 灵敏度
        3.3.1.2 选择性(专属性)
        3.3.1.3 线性和范围
        3.3.1.4 基质效应
        3.3.1.5 加标回收率
        3.3.1.6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准确度
        3.3.1.7 稳定性
        3.3.2 基于D-BPCl的尿液、血浆和唾液中手性和非手性氨基酸的靶向定量
        3.3.3 基于D-和L-BPCl的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代谢物的非靶向分析
        3.3.4 方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BPCl探针在胃癌尿液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2 样本分组方法
        4.2.3 对照品溶液、内标溶液及PBS缓冲溶液配制
        4.2.4 尿液样本前处理和衍生化
        4.2.5 标准曲线构建
        4.2.6 HPLC-MS/MS分析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C和HC尿液中差异变量的筛选
        4.3.2 GC和HC尿液中9个未知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4.3.3 基于手性胺类代谢物的GC诊断方程的构建及验证
    4.4 胃癌临床样本中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D-BPCl探针在胃癌细胞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2 人胃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HGC27的培养
        5.2.3 细胞内代谢物的提取与衍生
        5.2.4 标准曲线构建
        5.2.5 方法学验证
        5.2.6 HPLC-MS/MS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胞完全培养基成分的清洗效果考察
        5.3.2 提取溶剂的比较
        5.3.3 方法学验证
        5.3.3.1 基质效应与线性
        5.3.3.2 加标回收率
        5.3.3.3 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
        5.3.3.4 选择性(专属性)
        5.3.4 细胞提取代谢物中胺类代谢物的非靶向分析
        5.3.5 GES-1和HGC27细胞中29个目标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5.3.6 基于胺类代谢物的GES-1和HGC27差异变量的筛选
        5.3.7 代谢通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列表

(2)自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噬
2 自噬基因与胃癌发生
    2.1 Klotho基因
    2.2 PTEN基因
    2.3 Beclin-1基因
    2.4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3 胃癌中调节自噬的信号通路
    3.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3.2 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3.3 NF-κB信号通路
4 胃癌的自噬标志物
    4.1 LC3
    4.2 p62/SQSTM1
5 自噬与胃癌转移
    5.1 细胞外基质(ECM)降解
    5.2 上皮间质转化
    5.3 胃癌肿瘤血管的形成
6 自噬研究的意义
    6.1 胃癌筛查
    6.2 治疗方面
    6.3 预后
7 展望

(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拟黑多刺蚁干预和MFC荷瘤小鼠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拟黑多刺蚁醇提物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肝脏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
        1.2.1 药物及试剂
        1.2.2 仪器
        1.2.3 动物
    1.3 方法
        1.3.1 动物分组及造模
        1.3.2 样品收集及处理
        1.3.3 ~1HNMR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1.3.4 ~1HNMR数据分析
    1.4 结果
        1.4.1 大鼠肝脏组织1HNMR图谱
        1.4.2 多元统计分析
        1.4.3 差异代谢物分析
        1.4.4 代谢通路分析
    1.5 讨论
        1.5.1 能量代谢
        1.5.2 蛋氨酸循环
        1.5.3 氧化应激
        1.5.4 精氨酸代谢
    1.6 小结
第2章 MFC荷瘤小鼠的肝脏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药物及试剂
        2.2.2 仪器
        2.2.3 动物
    2.3 方法
        2.3.1 动物分组及造模
        2.3.2 样本收集及预处理
        2.3.3 ~1HNMR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2.3.4 ~1HNMR数据分析
    2.4 结果
        2.4.1 小鼠肝脏1HNMR图谱
        2.4.2 多元统计分析
        2.4.3 差异代谢物分析
        2.4.4 代谢通路分析
    2.5 讨论
        2.5.1 糖酵解
        2.5.2 精氨酸代谢
        2.5.3 胆碱代谢
        2.5.4 其他代谢
    2.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乳腺癌预后指标与临床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一) 乳腺癌中BCAT1及CD133的表达特征研究
    一、实验材料
        1.组织样本收集
        2.主要试剂与耗材
        3.主要仪器
    二、实验方法
        1.实时定量PCR
        2.蛋白电泳
        3.游离氨基酸检测
        4.生物信息学生存验证
        5.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纳入的40例及2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基因层面:BCAT1及CD13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分期增加而升高
        3.蛋白质层面:BCAT1及CD13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
        4.代谢层面:乳腺癌组织中支链氨基酸代谢水平升高
        5.生物信息学预后验证:BCAT1及CD133高表达与乳腺癌DFS降低有关
        6.表观遗传学:潜在的调节机制
        7.免疫应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临床预后意义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一部分 (二) 三阴性乳腺癌中BCAT1及CD133的临床预后研究
    一、实验材料
        1.组织标本收集
        2.主要试剂与耗材
        3.主要仪器
    二、实验方法
        1.石蜡包埋组织芯片的制备
        2.免疫组化染色
        3.BCAT1、CD133及其他指标的表达评估
        4.统计分析
        5.研究路线
    三、实验结果
        1.纳入的29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信息
        2.BCAT1及CD133高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
        3.BCAT1的高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的TIL、组织学等级和Ki67指数相关
        4.BCAT1及CD133高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FAERS数据库乳腺癌AI相关骨折不良事件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1.病例筛选
        2.药物不良事件筛选
        3.数据挖掘
        4.统计分析
        5.研究路线
    三、实验结果
        1.纳入的657例AI相关骨折事件报告中的临床特征及用药信息
        2.AI用药与骨折事件统计学相关性的信号检测中,阿那曲唑关联性较强
        3.3种AI相关骨折前的用药时间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4.骨折结局“收治入院或延长住院时间”在依西美坦相关报告中比例最高
        5.3种AI报告均上报的骨折次要嫌疑药物中CDK4/6抑制剂比例最高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一 BCAT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折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学术经历
致谢

(5)一种新型手性氨基酸探针D-BPBr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小分子探针在含胺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1.3 手性氨基酸分析研究进展
    1.4 D构型氨基酸在生命体活动中的作用和作为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5 代谢组学及非靶向分析方法简介
    1.6 立题思想
2 一种手性醛探针对蛋白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手性探针的合成,表征及手性制备
        2.2.4 手性探针对生物样品中蛋白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设计思路
        2.3.2 反应效率
        2.3.3 手性分离效能及手性识别能力评价
        2.3.4 分析方法验证
        2.3.5 生物样本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2.3.6 探针B-BPBr法与手性柱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D-BPBr方法检测尿液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并建立胃癌诊断模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健康人与胃癌病人尿液样品中23个氨基酸定量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胃癌组与健康组差异代谢物筛选
        3.3.2 逻辑回归分析及建立一种胃癌诊断模型
        3.3.3 生物代谢标志物指标区分在不同病理分期的胃癌患者中的分析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探针D-BPBr对生物样品中伯胺类化合物的非靶向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尿液和血浆中伯胺类化合物非靶向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前体离子扫描分析伯胺类化合物
        4.3.2 假阳性排除
        4.3.3 尿液和血浆中非靶向伯胺类化合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HBV调控自身及宿主细胞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HBx上调WDR5对乙肝和肝癌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组蛋白修饰和核小体定位的新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表观修饰酶WDR5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致谢

(7)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肿瘤恶病质概述
    1.1 肿瘤恶病质
    1.2 骨骼肌萎缩分子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
        1.2.2 自噬-溶酶体途径
        1.2.3 骨骼肌萎缩相关信号传导通路
    1.3 肿瘤恶病质的代谢特征研究
    1.4 肿瘤恶病质的治疗现状
        1.4.1 刺激食欲相关的药物
        1.4.2 作用炎性因子信号通路的药物
        1.4.3 代谢调节的药物
        1.4.4 新药研发
        1.4.5 肿瘤恶病质研究进展总结
    1.5 胶质瘤恶病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胃癌恶病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1.8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胶质瘤恶病质小鼠模型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来源
        2.2.2 实验动物
        2.2.3 主要设备
        2.2.4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与制备
        2.3.2 动物实验
        2.3.3 样品收集
        2.3.4 炎性因子检测
    2.4 实验结果
        2.4.1 胶质瘤小鼠的外表身体及行为特征
        2.4.2 胶质瘤小鼠的恶病质表征
        2.4.3 胶质瘤恶病质小鼠的身体组成变化
    2.5 小结讨论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胶质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的信号通路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腓肠肌样品信息
        3.2.2 主要设备及软件
        3.2.3 主要试剂耗材
        3.2.4 主要抗体
        3.2.5 肌肉的HE染色
        3.2.6 肌肉蛋白样品准备
        3.2.7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3.3 实验结果
        3.3.1 胶质瘤恶病质小鼠的骨骼肌萎缩
        3.3.2 骨骼肌萎缩指标Atrogin1的相关调控蛋白
    3.4 小结讨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胶质瘤恶病质骨骼肌和血清的代谢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血清和腓肠肌样品信息
        4.2.2 主要设备及软件
        4.2.3 主要试剂耗材
        4.2.4 核磁样品准备
        4.2.5 ~1H-NMR谱图的采集
        4.2.6 ~1H NMR谱图的数据处理
        4.2.7 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4.2.8 单变量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小鼠血清的~1H-NMR谱图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4.3.2 小鼠血清的~1H-NMR谱图的代谢物指认和统计学分析
        4.3.3 小鼠腓肠肌组织的~1H-NMR谱图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4.3.4 小鼠腓肠肌的~1H-NMR谱图的代谢物指认和统计学分析
    4.4 小结讨论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胃癌恶病质小鼠模型的构建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细胞来源
        5.2.2 实验动物
        5.2.3 主要设备
        5.2.4 主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与制备
        5.3.2 动物实验
        5.3.3 样品收集
        5.3.4 免疫印迹
    5.4 实验结果
        5.4.1 胃癌恶病质小鼠的外表身体及行为特征
        5.4.2 胃癌小鼠的恶病质表征
    5.5 小结讨论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胃癌恶病质小鼠组织和血清的代谢特征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血清和组织样品信息
        6.2.2 主要设备及软件
        6.2.3 主要试剂耗材
        6.2.4 核磁样品准备
        6.2.5 NMR谱的采集
        6.2.6 NMR谱的数据处理
        6.2.7 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6.2.8 单变量统计分析
        6.2.9 小鼠腓肠肌样品的转录组学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小鼠组织和血清的~1H-NMR谱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6.3.2 小鼠组织和血清的~1H-NMR谱的代谢物指认和单变量统计学分析
        6.3.3 小鼠组织和血清的~1H-NMR谱的差异性代谢物
        6.3.4 小鼠组织和血清代谢物关联分析
        6.3.5 小鼠腓肠肌样品的转录组分析
    6.4 小结讨论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细胞实验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2.1 细胞来源
        7.2.2 主要设备
        7.2.3 主要试剂耗材
    7.3 实验方法
        7.3.1 细胞培养
        7.3.2 药物干预细胞实验
        7.3.3 免疫印迹
    7.4 实验结果
        7.4.1 C2C12成肌细胞实验
        7.4.2 C2C12肌管实验
    7.5 小结讨论
    7.6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论文总结
    8.1 主要研究结果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8)全谱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检测方法的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2 不同样本类型的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2.1 血浆游离氨基酸代谢谱与胃癌诊断
    2.2 组织游离氨基酸代谢谱与胃癌诊断
    2.3 尿液游离氨基酸代谢谱与胃癌诊断
    2.4 胃液游离氨基酸代谢谱与胃癌诊断

(9)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取材方法
        1.2.2 标本上机前处理
    1.3 实验仪器参数设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对比
    2.2 Ⅲ、Ⅳ期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氨基酸含量对比
3 讨论

(10)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甲状腺结节简介
    1.2 甲状腺癌现有诊断技术
    1.3 代谢组学概述
    1.4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与进展
    1.5 代谢组学研究的现状与应用领域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部分 女性PTC代谢组学特征及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
    2.1 前言
    2.2 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3.7 展望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氯标记手性醛探针的手性氨基酸分析及应用[D]. 黄荣荣. 浙江大学, 2021(01)
  • [2]自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J]. 冯洁,潘存伟,陈红莉,段杨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1(01)
  • [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拟黑多刺蚁干预和MFC荷瘤小鼠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评价[D]. 陶柱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4]乳腺癌预后指标与临床治疗的研究[D]. 宋雨.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一种新型手性氨基酸探针D-BPBr的研究及其应用[D]. 沈可心. 浙江大学, 2020(07)
  • [6]HBV调控自身及宿主细胞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与方法研究[D]. 高维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的代谢特征和分子机制[D]. 崔鹏飞. 厦门大学, 2019(08)
  • [8]全谱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 刘健,闫秀娥,周丽雅,林三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01)
  • [9]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研究[J]. 赵春临,董志远,余洋,张红雨,李鹏辉,王水生,丁朝辉,徐化楠. 河南医学研究, 2017(15)
  • [10]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代谢产物研究[D]. 郑雯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胃癌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变化与肿瘤进展程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