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珊[1](2020)在《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供应链系统构建》文中认为本研究课题源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目前,石油装备制造业联盟内入驻企业已超过70家,联盟内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装备制造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本课题拟通过石油装备制造服务联盟内部供应链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用以提升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行水平和效率,为内部企业的产品及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联盟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和服务理念,结合计算机所支持的协同化思想,构建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供应链系统模型,利用工作流技术在联盟内部构建协同环境,将信息、应用、服务提供商和需求客户集成在系统中,为服务者接入平台提供统一入口;对现有以及即将研发的石油装备,按照其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进行分类,制定出各类服务项目,建立数据存储模型及服务接口;研究并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多级库存模型,结合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的企业构成及其运行模式,为服务提供商和需求客户在系统中建立多级库存机制,通过需求预测与供给模式,控制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供需关系,以确保供应链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节点运转更为连续;最后,开发并完成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供应链原型系统,实现联盟内各企业间的不同产品和服务在其全生命周期研发、生产、采购及销售等过程中与需求方的对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联盟内企业的闭环工作提供支撑。本文通过研究石油装备制造业联盟内部的信息需求及功能需求,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多级库存的供应链模型,实现了对库存量的精细管理,通过控制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供需关系,确保了供应链在运转过程中各节点更为连续,同时降低了库存中随机订单和库存的成本,使供应链更具协调性和连续性,为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企业提供了实用化服务。
潘华[2](2016)在《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兴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使整个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智能制造”已成为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之一。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协作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制造产业供应链间的协同体现出紧密化、需求动态化趋势,企业间的竞争已成为整个产业链间的竞争。作为支撑多供应链协同的云平台服务模式,通过对各个集聚区范围内信息资源的整合,改变了传统单供应链和集群式供应链无法跨区域协同的特点,提升了整个供应链中所有协作企业的个体竞争力。基于第三方的云平台服务模式已成为企业解决信息化问题的主要方式,成为提高多供应链间整体协同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汽车及工程机械多产业链业务协同服务平台研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架构技术与核心系统研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产业价值链协同服务平台的区域集成应用工程”等课题的支持下,将基于云平台的制造业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云平台支撑下的多供应链业务协同模式、业务定制技术、业务系统与平台的集成技术、供应链优化及平台业务功能自适应演化技术等展开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传统供应链业务协同模式的不足,在分析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基础上,从基于第三方的云平台角度研究了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协同模式,建立了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模型,提出了支撑多供应链业务协同的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打破了单供应链及集群式供应链的相邻区域性,实现不同地域间多供应链的业务协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2)针对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协同模式中存在多条供应链及各供应链业务需求多变的特性,研究支撑云平台多供应链业务协同的定制技术。其中,针对业务协同中的表单定制、流程定制、数据库定制的需求,建立了面向平台的动态表单定制模型,基于XML技术实现了表单的动态生成、显示可定制和查询可定制;以平台上工作流模型的设计与实现为核心,建立了以平台为核心的工作流规约,实现了平台工作流的智能调度;建立了支持数据库定制的体系架构,实现了数据库元表、存储过程、视图等的可定制。(3)针对供应链业务协同模式中多供应链与云平台动态集成的需求,提出了面向SaaS平台的多源信息动态集成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平台上多数据源信息集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为核心,建立了以平台为核心的多源信息集成规则,设计和实现了基于SaaS平台的多源信息集成体系架构。基于Web Servic e技术建立了面向客户端的多源信息安装向导,实现了多源信息数据格式的智能化转换,通过Web数据集成接口,实现了企业与平台间数据的动态集成。针对信息集成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面向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多源信息动态集成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多源信息动态集成安全的数学模型,解决了云平台与多个供应链企业信息动态集成的过程中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4)针对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企业群动态评价需求,将增值服务中的供应商评价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供应链中供应商动态评价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面向协同服务平台供应商动态评价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XML的动态配置技术,通过建立动态评价算法库,实现了动态评价的可配置,满足不同供应链企业对不同供应商的可定制化评价,如供应链企业可对链内和其它供应链供应商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5)针对基于云平台的供应链业务功能自适应演化的需求,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自适应演化模型,提出了基于角色及业务驱动的演化模型执行策略。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演化策略实现主体的最优演化,基于.NET的反射机制实现了演化主体的动态配置,设计和实现了基于.NET的反射处理接口,实现了自适应主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动态调用。(6)结合以上研究成果,给出了支撑多供应链协同的平台定制、信息集成与安全、动态评价、自适应演化等技术在汽车产业供应链协同云平台中的部分设计和具体的应用。
何国军[3](2014)在《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出版产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出版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传统出版物自书稿内容和纸张物质等供应始,经编辑策划、印刷制作、发行推广、物流配送等流程,至出版物到达消费者手中,通过出版发行信息共享和传递,各主体各环节基本上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供应链网络体系。英国物流和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Martin Christopher)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核心就在于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然而,由于我国出版供应链自身的地域性、单一性和脆弱性,出版供应链协同性不足问题相当突出,如出版供应物质成本不断增加,出版物生产商和分销商产销不协调导致库存高企,退货率高且频繁,个性化多样性读者需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等等,这些供应链不协调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出版业健康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完全改变了我国传统出版供应链流程,新的生产环节加入到供应链中来,数字化阅读消费取消了传统出版物流环节,出版物产品逐步应用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由此,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问题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基于以上产业现实和技术发展背景,论文旨在引入协同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出版供应链管理,以解决出版供应链发展中协同性问题,在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容体系、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策略,基于供应链各个主要环节层面分别从供应商协同、产销协同、物流协同和库存协同方面具体论述实施策略。最后,应用实证方法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出版发行企业改进协同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在对协同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供应链本身具有需求变异放大的“牛鞭效应”问题,加上出版发行企业缺乏协同的战略意识、信息共享不充分、以及组织流程和功能配套管理滞后等原因,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具有现实必要性。在分析国外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经验,以及我国出版发行企业的现实条件如政策支持、实践基础以及数字化转型契机之后,论文由此提出,我国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具有实践可行性。其次,全面论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容体系、技术条件和实施策略。论文在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后,阐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内容体系:协同主体、协同伙伴及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以及决策机制;在论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基础——标准化以及实施条件——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和集成化策略,分别剖析了不同类型的出版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构建,重点论述建立综合性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实施策略。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策略是论文重点内容,主要从出版供应商协同、产销协同、物流协同和库存协同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这是为全面系统地解决出版供应链管理的不协调性问题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论文提出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并在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对出版发行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在建立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以判定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论文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杜曼玲[4](2010)在《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与课题研究,在服务工程的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MAS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过程管理理论、软件工程与信息化技术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构建基于Multi-Agent的供应链管理的过程模型基础上,总结出信息资源是自适应的、敏捷的、智能的、随需应变的供应链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供应链信息总线技术思路以解决跨越组织平台,与系统和平台无关的信息系统集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 Agent和MAS系统理论定义的界定,Agent抽象结构分析。对Agent独特的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面向目标性,以及Agent与供应链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动态性、交互的复杂性、开放性相结合在供应链过程管理中进行研究。(2)供应链管理实质就是过程管理,在分析供应链系统结构特性的基础上,运用过程管理思想,本文重点研究了供应链的八大核心过程并给以相关分析与描述。(3)本论文选用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过程之一订单履约管理过程,构建一个以订单驱动的基于MAS的供应链的过程模型。本文从Agent的执行功能、过程视图、目标视图、组织视图、信息视图对此模型进行刻画与描述,并分析研究了其可靠性及动态性。在供应系统链系统信息共享和非信息共享两种情况下下策略下运用Agent软件应用平台Repast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4)本文提出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技术研究路线,为供应链系统内各成员企业的信息服务共享与集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提出为供应链系统内各成员企业的跨越组织边界,系统和平台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集成方法;可以实现跨越组织边界的和平台、系统无关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对于目前供应链的过程管理中信息系统、平台的信息传递瓶颈有着创新的突破。通过供应链信息总线,供应链系统内各成员企业可以通过适配器在SOA的体系架构上,把供应链系统内各成员企业原有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总线方式接入到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服务共享与数据交换,进而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整合业务资源,提高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性能。
黄河[5](2010)在《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敏捷供应链支持供应链企业的迅速结盟,集成企业间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需求优化供应链组织、管理方式和生产计划,保证动态联盟的平稳解体。它能够在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现代制造环境中有效地组合配置松散的资源,迅速地构成响应市场变化的虚拟企业动态联盟,显着地提升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率。因此敏捷供应链成为上世纪末以来供应链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移动技术使得在任何时间和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中实时地获取信息和监控供应过程成为可能。将移动技术应用于供应链能够突破传统供应链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增强供应链的敏捷性、分布性和可视性,改善供应链各主体间的协调效率,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因此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移动环境的复杂性和资源限制也导致移动环境下供应链运作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现代企业生产模式的改变、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和敏捷供应链的特点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环境对敏捷供应链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模式,进而对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的运作提出了供应链集成的技术框架和具体实现方式,并在原型系统中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一对一的协商。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提出了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型,并以3C产品的定制为背景利用移动Agent、分布式和遗留系统封装、柔性工作流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服务和工作流集成的技术架构。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①分析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供应链、移动环境下的供应链和基于移动Agent的供应链研究现状。②研究敏捷供应链的特征,和移动互联网环境为敏捷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模式。③以3C产品的定制为背景,分析移动Agent、分布式和遗留系统封装、柔性工作流等技术手段如何解决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通过这些技术实现敏捷供应链的信息、服务和工作流集成的技术框架。④在信息、服务和工作流层面分别给出集成架构的技术细节和实现手段。⑤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基于Agent平台的原型系统。本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来自2008年国家863课题“移动环境下的企业集成新技术”(No.2008AA04Z127)
李敏[6](2009)在《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研究 ——煤炭资源有效配置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流通环节发展滞后、煤炭消费客户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是困扰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难题。本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指出:完整的煤炭供应链涉及从煤炭出坑口到煤炭入炉口燃烧所经历的所有中间环节。煤炭供应链管理可描述为以煤炭消费客户为中心,煤炭供应链管理者致力于煤炭生产与煤炭消费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系统集成煤炭价值链上的相关活动,把煤炭产品转化为包括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追求客户满意度,在为煤炭客户创造匹配性、一致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高附加值的同时,实现共赢。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一是煤炭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从产品向服务的转化,二是为消费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三是煤炭供应链管理是基于分工专业化的系统集成活动,四是煤炭供应链节点企业以消费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共创价值、实现共赢。煤炭供应链具有明显的系统特性,煤炭供应链管理者为煤炭消费客户提供的包括标准化产品和专业化服务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价过程,所有的创价环节共同组成了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根据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特点,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由八大系统共同完成。这八大系统是:网络系统、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配煤加工系统、采购与物流系统、资金流管理系统、信息系统、风险管控系统、绩效评估系统。接下来,作者对八大系统逐一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本文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完成了对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实践验证,并提出未来的实践方向。本文预期创新点在于五个方面:一是对煤炭供应链概念、煤炭供应链管理概念和核心理念的创新;二是从系统创价的角度对煤炭供应链进行研究;三是构建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喇叭”创价模型;四是构建煤炭供应链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创价的“销售漏斗模型”;五是提出供应链网络由社会网、物链网和信息网三层网组成的观点;六是提出通过煤炭供应链管理对煤种、运输、库存、供应商、消费客户、信息、资金等煤炭资源实施战略性优化配置的大配煤理念。
李玲[7](2009)在《基于Agent的网格工作流技术在SCM中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格研究的深入和网格基础设施的发展,在网格上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强大、需要大量资源的科学计算和协同应用。很多网格应用也越来越复杂,具有时间、空间和资源等多种约束。对于网格的研究从科学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商业应用领域也就成为必然。由于网格的动态性、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导致传统工作流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不能有效地处理网格环境中的有关问题,而网格工作流可以方便地构建、执行、管理和监控网格应用,使得网格应用能够自动实施并且效率较高。针对现有的基于传统工作流的Web服务合成的研究,不能很好的满足供应链对动态性、分布性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将网格工作流技术和多Agent技术结合,提出了基于Agent的网格工作流供应链信息系统。本文首先对于网格工作流技术,Agent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针对现有的研究不能满足供应链对于动态性、分布性、跨组织性的要求,提出基于Agent的网格工作流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六层架构,并重点介绍了Agent层及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其次,对于为企业内及企业间的各种业务过程提供统一的建模、执行和监控的环境的业务过程管理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总结和分析了业务过程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能自动进行网格工作流建模的规划算法和基于市场驱动策略的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算法。再次,根据供应链信息系统需要支持信息跨越组织边界进行传递,并使所有参与者受益的要求,分析了网格技术在信息系统集成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所形成的供应链信息平台及其基本层次结构。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供应链信息系统对于动态性、分布性和跨组织性的要求。最后,对于本文所做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于所提出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所要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龚辰[8](2008)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传统的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建筑业必须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才能实现其持续发展。此外,建筑业必须从其它行业中吸取先进的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本文正是在大型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环境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供应链管理思想与集成思想融入到大型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中,提出了通过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参与方集成这三个方面实现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思想。本文以大型总承包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总承包工程项目、工程项目供应链及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和集成思想作为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总体模型,并针对其中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参与方集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本文研究了信息集成的概念模型和信息分类及标准化问题,进而构建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和其中的核心部分——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逻辑结构,还针对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本文分析了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环境下参与方的分类及其间的问题和根源,提出采用供应链协调管理来实现参与方集成,并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的总体模型及协调管理平台的框架模型。
陈志圣[9](2008)在《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网络经济时代。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Internet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平台,传统的供应链也已经向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发展,供应链的协同已经成为新的供应链管理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Internet上主机大量增加但利用率不高的状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将其四个超级计算中心构筑成一个元计算机,由此诞生了网格的思想。网格被誉为“下一代的Internet”,它不是Internet和Web的替代者,而是它们的发展。网格是把整个Internet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目前,网格的建设已经成为IT领域的热点,欧美以及中国每年在其上的投资都数以亿计。Internet对于供应链的协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其发展产物的网格也将在供应链的协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Gartner的预测,在2006年底之前网格运算对盈利企业的主要用途会是用来处理计算密集的工作负荷,例如复杂的商业和财务分析。之后,网格将会跨越企业边界支持企业之间的协作,并最终将全面支持公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服务。网格环境下供应链的IT环境将会得到怎样发展,如何利用网格来促进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如何在网格环境中构建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课题。现有的研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理论分析体系和可以指导供应链成员在网格环境中构建信息系统来实现协同管理的机制方法,本文将从网格的商业应用趋势、应用策略、系统模型、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的角度对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供应链成员在网格环境中实施信息系统建设并利用其进行协同管理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网格理论以及网格在供应链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分析了网格对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协调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研究了网格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策略以及具体系统模型;第四部分研究了在网格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交互;第五部分分析了网格技术对于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协调所产生的影响。在第一部分中指出了信息技术在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网格作为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产物将会对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信息协调产生的促进作用。接着对供应链管理、网格理论、网格在商业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在第二部分中,首先分析了供应链中各种活动的协调机制,然后着重分析了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的发展和作用,最后分析了网格将会如何影响供应链的商务环境,并且描绘了网格在商业应用中的整个发展蓝图以及当前所处的位置。第三部分首先研究了当前网格技术最新的标准——OGSA、WSRF,这些标准是网格得以在商业环境中进行应用的关键所在,它也是本文的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三层虚拟化策略(第4章),并依据该策略设计了基于网格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模型。然后,分析了该模型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层的设计、安全性、QoS、可行性等问题(第5章)。第四部分研究了在网格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供应链成员之间如何通过工作流管理对应用层的Web服务进行组合与控制,实现供应链中的业务流程,并且针对网格的特点设计了一个两层的工作流控制系统。同时,还分析了如何利用网格信息系统模型中应用层的Web服务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B2B的数据交换,并提出了基于时间Petri网的分析方法(第6章)。第五部分分析了网格信息系统对于供应链管理中,在信息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孤岛的整合,通过对VMI、CPFR的支持来弱化牛鞭效应,对于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系统柔性的支持等(第7章)。最后,总结了研究工作,并且就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任爱俊[10](2008)在《基于Web Services的供应链信息流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市场的竞争已经由原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商业领域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然而,信息流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信息流流动最频繁,对市场反应最灵敏,并且信息流直接影响和指导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是供应链决策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供应链横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最终客户等众多实体,各种信息数据分布在各个企业中,再加上以往信息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还很难做到供应链全局上的信息共享。本文旨在基于新兴的信息技术——WebServices技术探索供应链信息流管理的更有效解决方案。本文首先通过对各种分布式计算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Web Services较之于其它技术具备适宜于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的特有优势,从而确定将其作为实现信息流集成的基础技术;接着进一步深入分析了Web Service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体系结构,为形成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管理的解决方案奠定了技术基础;最终通过综合分析供应链信息流管理的特点及Web Services技术的特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用于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管理的框架性解决方案,经过理论分析得出其较传统的解决方案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方便灵活性、低成本等特性;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这一解决方案所具备的可行性及其它优越性。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初步确定了将Web Services技术应用于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的实施框架,确定以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发布容器代替服务注册中心,并在服务请求方添加功能映射表以增强服务调用的自动化程度。然而,还有许多诸如安全性、长事务处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
二、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供应链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及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供应链的概念及分类 |
2.1.1 供应链的概念 |
2.1.2 供应链的特点 |
2.1.3 供应链结构模型 |
2.2 多级库存基本理论 |
2.2.1 多级库存的概念 |
2.2.2 多级库存的特征 |
2.2.3 多级库存的优点 |
2.3 工作流技术理论 |
2.3.1 工作流定义 |
2.3.2 工作流相关概念 |
2.3.3 工作流引擎选择 |
2.4 协同技术理论 |
2.4.1 协同管理的定义 |
2.4.2 协同化思想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多级库存模型研究与构建 |
3.1 多级库存模型设计思想 |
3.2 多级库存业务流程设计 |
3.3 多级库存模型补货策略优化 |
3.3.1 补货策略分析 |
3.3.2 问题描述 |
3.3.3 模型建立 |
3.4 基于遗传算法求解 |
3.4.1 遗传算法介绍 |
3.4.2 模型求解 |
3.4.3 实例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供应链系统的工作流设计 |
4.1 工作流模型定义 |
4.2 流程数据表设计 |
4.3 数据间的耦合模式 |
4.4 工作流实例化与执行算法 |
4.4.1 工作流实例化 |
4.4.2 工作流实例创建算法 |
4.4.3 工作流执行算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制造联盟内部供应链原型系统开发 |
5.1 供应链系统架构设计 |
5.1.1 系统设计思想 |
5.1.2 系统逻辑架构 |
5.2 系统功能设计 |
5.3 系统数据文件设计 |
5.4 原型系统业务模块实现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需求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应链协同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第三方的云平台技术现状 |
1.2.3 基于云平台的供应链业务协同技术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缺乏从云平台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多供应链协同模式 |
1.3.2 缺乏支撑多供应链协同的云平台研究 |
1.3.3 缺乏从支撑多供应链协同相关技术的角度对云平台展开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模式与整体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供应链内涵与特征分析 |
2.2.1 供应链内涵 |
2.2.2 供应链特征 |
2.3 供应链协同模式分析 |
2.3.1 单供应链协同模式 |
2.3.2 集群式供应链协同模式 |
2.4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模式与协同模型 |
2.4.1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模式 |
2.4.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模型 |
2.5 支撑多供应链业务协同的整体解决方案 |
2.5.1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企业应用定制分析 |
2.5.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协同解决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支撑多供应链协同的云平台定制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定制架构 |
3.3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业务功能定制技术 |
3.3.1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业务功能定制需求 |
3.3.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业务功能定制架构 |
3.3.3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业务功能定制方案 |
3.4 基于工作流的云平台多供应链业务流程定制技术 |
3.4.1 基于工作流的云平台流程定制需求 |
3.4.2 基于工作流的流程定制模型 |
3.4.3 基于工作流的流程定制方案 |
3.5 支撑云平台多供应链协同的数据库定制技术 |
3.5.1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数据库定制需求 |
3.5.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数据库定制策略 |
3.5.3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业务数据库定制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撑多供应链协同的云平台集成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动态集成技术 |
4.2.1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信息动态集成需求 |
4.2.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信息动态集成模型 |
4.2.3 基于用户身份和业务事件驱动的模型驱动 |
4.2.4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信息动态集成体系架构 |
4.3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动态集成安全技术 |
4.3.1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信息动态集成安全需求 |
4.3.2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信息动态集成安全模式 |
4.3.3 基于身份及业务驱动的安全模型执行策略 |
4.3.4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信息动态集成安全解决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企业群动态评价技术 |
5.1 引言 |
5.2 基于云平台的供应商动态评价需求 |
5.3 基于云平台的供应商动态评价模型 |
5.4 基于云平台的供应商动态评价解决方案 |
5.4.1 评价方案具体实现 |
5.4.2 评价结果报表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撑云平台多供应链协同的功能自适应演化技术 |
6.1 引言 |
6.2 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云平台业务功能自适应演化模型 |
6.2.1 云平台自适应演化模型的建立 |
6.2.2 基于角色及业务驱动的自适应演化模型执行策略 |
6.3 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云平台业务功能自适应演化解决方案 |
6.3.1 基于遗传算法的云平台业务主体演化技术 |
6.3.2 基于反射的云平台业务主体动态调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的云平台技术实现 |
7.1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体系架构 |
7.1.1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
7.1.2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数据库内核设计 |
7.2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动态定制技术实现 |
7.2.1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业务功能定制实现 |
7.2.2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流程定制功能实现 |
7.2.3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数据库定制实现 |
7.3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信息集成实现 |
7.3.1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信息集成实现 |
7.3.2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信息集成安全实现 |
7.4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供应商动态评价实现 |
7.5 汽车产业多供应链协同平台功能自适应演化实现 |
7.5.1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自适应主体库动态配置演示 |
7.5.2 多供应链协同平台表单自适应主体界面演示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3)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出版供应链逐步形成 |
1.1.2 出版供应链发展新特点 |
1.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出版供应链研究综述 |
1.2.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问题 |
1.3.2 出版供应链发展中的行业性问题 |
1.3.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重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本论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
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内容 |
2.1.1 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 |
2.1.2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3 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 |
2.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
2.2.1 供应链协同不完善问题比较普遍 |
2.2.2 出版供应链协同性不足问题相当突出 |
2.2.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意义 |
2.3 我国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可行性 |
2.3.1 国外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可行性经验 |
2.3.2 我国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可行性条件 |
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和机制分析 |
3.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 |
3.1.1 供应链协同外部影响因素 |
3.1.2 供应链协同内部影响因素 |
3.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分析 |
3.2.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构成 |
3.2.2 出版供应链协同主体企业分析 |
3.2.3 出版供应链协同伙伴企业分析 |
3.3 出版供应链协同关系管理和实施 |
3.3.1 出版供应链关系分析 |
3.3.2 出版供应链协同关系管理 |
3.4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分析 |
3.4.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
3.4.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
3.4.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
3.4.4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决策机制 |
4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技术应用和平台建设 |
4.1 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实施基础:出版行业标准化建设 |
4.1.1 出版供应链标准化内容和问题 |
4.1.2 出版供应链标准化建设措施 |
4.2 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实施条件: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实施 |
4.2.1 出版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
4.2.2 出版供应链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实施 |
4.2.3 出版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 |
4.3 出版供应链信息集成和协同管理分析 |
4.3.1 出版供应链信息集成化的影响因素 |
4.3.2 出版供应链信息传递和集成化模式 |
4.4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 |
4.4.1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类型 |
4.4.2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集成平台的构建 |
5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策略 |
5.1 出版供应链供应商协同管理 |
5.1.1 出版供应链采购管理 |
5.1.2 出版供应链及时化采购策略 |
5.2 出版供应链产销协同管理 |
5.2.1 出版供应链产销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方法 |
5.2.2 出版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管理 |
5.3 出版供应链物流整合与协同管理 |
5.3.1 出版供应链企业协同配送管理 |
5.3.2 出版供应链物流整合和协同管理 |
5.3.3 出版供应链物流外包与协同管理 |
5.4 出版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 |
5.4.1 出版供应链联合库存协同管理 |
5.4.2 出版供应链多极库存的控制和协同管理 |
6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 |
6.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理论 |
6.1.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 |
6.1.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 |
6.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6.2.2 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
6.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
6.3.1 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价方法 |
6.3.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4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6.4.1 案例选取和调研数据分析 |
6.4.2 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实施 |
6.4.3 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分析和应用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4)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供应链过程管理的相关研究 |
1.2.2. 基于MAS的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 |
1.2.3. 信息技术应用于供应链过程管理的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供应链的结构特性分析 |
2.1.2. 供应链管理的管理组元 |
2.2. 供应链管理的过程研究 |
2.2.1. 过程的概念及内涵 |
2.2.2. 过程管理思想 |
2.2.3. 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分析 |
2.3. Agent理论导入 |
2.3.1. Agent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
2.3.2. Agent的行为特征及其推理 |
2.3.3. Agent的基本结构模型 |
2.4. Multi-Agent系统的基本思想 |
2.4.1. Multi-Agent系统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方向 |
2.4.2. Multi-Agent的交互 |
2.4.3. MAS的仿真软件平台 |
2.5. 面向服务的SOA设计 |
2.5.1. 面向服务的SOA设计 |
2.5.2. 基于SOA设计的意义 |
2.6. 小结 |
3.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管理研究 |
3.1. 基于MAS的供应链的过程模型构建 |
3.1.1. MAS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
3.1.2. MAS在供应链管理中建模思路 |
3.1.3. 面向Agent的供应链的过程模型 |
3.1.4. 面向Agent供应链过程性能度量模型 |
3.2.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分析 |
3.2.1.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过程视图构建 |
3.2.2.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目标视图构建 |
3.2.3.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组织视图构建 |
3.2.4. 基于MAS供应链过程模型的信息视图构建 |
3.2.5.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动态性能分析 |
3.2.6.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可靠性计算 |
3.3.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管理的信息资源分析 |
3.3.1. 供应链过程管理的运行策略 |
3.3.2.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管理的信息资源研究 |
3.4. 小结 |
4.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
4.1.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中Agent的结构 |
4.2. MAS的协作与通信 |
4.3.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仿真 |
4.4. 基于MAS的供应链过程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 |
4.4.1. 非信息服务共享下过程仿真结果的分析 |
4.4.2. 信息服务共享下过程模型仿真的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供应链信息总线构建 |
5.1. 供应链信息总线技术思路 |
5.1.1. 供应链信息总线概念 |
5.1.2. 实现供应链信息总线的关键技术 |
5.2. 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机制设计 |
5.2.1. SOA架构的分层模型设计 |
5.2.2. 基于SOA数据交换平台架构的模块设计 |
5.2.3. 基于SOA的总线注册设计 |
5.2.4. 供应链信息总线适配器的设计 |
5.2.5. 供应链信息总线消息中间件的功能 |
5.3. 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技术实现 |
5.3.1. 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总体IT架构 |
5.3.2. 供应链信息总线的计算结构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文献检索 |
1.2.2 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结构与运行模式 |
2.1 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 |
2.1.1 供应链的组成与发展趋势 |
2.1.2 敏捷供应链的概念与特征 |
2.2 移动环境下的供应链发展趋势 |
2.2.1 移动环境的定义及其网络特征 |
2.2.2 移动环境下的供应链发展趋势 |
2.3 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结构和运行模式 |
2.3.1 敏捷供应链应用场景 |
2.3.2 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结构 |
2.3.3 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运行模式 |
第三章 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架构 |
3.1 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的问题、要求和技术手段分析 |
3.1.1 多Agent系统和移动Agent技术 |
3.1.2 分布式架构和遗留系统封装技术 |
3.1.3 柔性工作流技术 |
3.1.4 其它相关技术 |
3.2 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架构 |
3.2.1 总体集成技术架构 |
3.2.2 信息集成技术架构 |
3.2.3 服务集成技术架构 |
3.2.4 工作流集成技术架构 |
第四章 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研究 |
4.1 多AGENT系统与移动AGENT技术研究 |
4.1.1 移动Agent标准和平台 |
4.1.2 移动Agent的生命周期 |
4.1.3 移动Agent的行为活动 |
4.1.4 移动Agent的通讯交互 |
4.1.5 移动Agent的迁移策略 |
4.1.6 移动Agent的发现机制 |
4.2 分布式和遗留系统封装技术研究 |
4.2.1 遗留系统集成 |
4.2.2 移动Web Service技术 |
4.2.3 Agent平台与Web Service的结合 |
4.3 柔性工作流技术研究 |
4.3.1 工作流技术标准 |
4.3.2 工作流建模 |
4.3.3 工作流模式 |
4.3.4 Agent与工作流的结合 |
第五章 移动环境下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实现与应用 |
5.1 原型系统需求分析 |
5.1.1 原型系统业务和模式 |
5.1.2 原型系统参与者 |
5.1.3 系统流程与协商需求 |
5.2 原型系统设计 |
5.2.1 原型系统功能设计 |
5.2.2 Agent对象设计 |
5.2.3 一对一协商的工作流设计 |
5.2.4 系统运行环境 |
5.3 原型系统实现和应用 |
5.3.1 基于多Agent系统的信息集成技术实现 |
5.3.2 服务集成技术实现和应用 |
5.3.3 工作流集成技术实现和应用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研究 ——煤炭资源有效配置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煤炭资源 |
1.2.2 煤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畴 |
1.2.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煤炭资源优化配置 |
1.2.4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现实意义与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现实意义 |
1.4.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现实及其评价 |
2.1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
2.2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
2.2.1 国外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
2.2.2 国内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
2.3 简要的评价 |
第三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与创价系统构建 |
3.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案例 |
3.1.1 供应链的概念 |
3.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3.1.3 香港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3.2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 |
3.2.1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3.2.2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 |
3.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构建 |
3.3.1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特性 |
3.3.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构建 |
3.3.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衡量方法 |
3.3.4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模型 |
第四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网络系统 |
4.1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网络基础 |
4.1.1 供应链管理的网络特性 |
4.1.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网络分析方法 |
4.1.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网络类型 |
4.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社会网络 |
4.2.1 社会网络概念 |
4.2.2 社会网络形成的模式 |
4.2.3 煤炭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社会网络的构建 |
4.2.4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社会网络与战略联盟 |
4.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物链网络 |
4.3.1 煤炭供应链物链网络布局策略 |
4.3.2 煤炭供应链物链网络设计原则 |
4.3.3 煤炭供应链物链网络设计步骤 |
4.3.4 煤炭供应链物链网络设计方法 |
4.3.5 煤炭供应链物链网络常用选址模型 |
4.4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信息网络 |
4.4.1 煤炭供应链管理的信息集成特性 |
4.4.2 信息网络的结构 |
4.4.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信息网络构建 |
4.4.4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信息网络改进措施 |
4.4.5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 |
第五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 |
5.1 煤炭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客户开发与管理 |
5.1.1 客户开发与管理的概念 |
5.1.2 煤炭供应连管理环境下客户开发与管理的特性 |
5.2 客户开发与管理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定位 |
5.2.1 客户开发与管理的主要职责 |
5.2.2 客户开发与管理的创价要点 |
5.3 煤炭供应链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创价的漏斗模型 |
5.3.1 漏斗模型简介 |
5.3.2 煤炭供应链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创价的漏斗模型 |
5.3.3 基于漏斗模型的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创价机理及其衡量指标 |
5.4 煤炭供应链管理客户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创价过程 |
5.4.1 寻找潜在客户 |
5.4.2 识别意向客户 |
5.4.3 生成和执行客户订单 |
5.4.4 发展忠诚客户 |
第六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配煤加工系统 |
6.1 配煤加工系统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定位与机理 |
6.1.1 配煤加工系统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定位 |
6.1.2 配煤加工系统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作用 |
6.1.3 配煤加工系统的创价机理分析 |
6.2 配煤加工系统的技术原理及优化 |
6.2.1 配煤技术研究和应用 |
6.2.2 配煤基本原理 |
6.2.3 配煤优化数学模型 |
6.2.4 配煤优化的综合效益及实例 |
6.3 配煤加工系统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
6.3.1 配煤加工场点与配煤生产方式 |
6.3.2 配煤生产工艺与设备 |
6.3.3 配煤质量控制与管理 |
6.3.4 配煤生产与质量管理的数字化趋势 |
6.4 配煤加工系统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实施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点 |
6.4.1 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 |
6.4.2 大规模定制下的延迟策略 |
6.4.3 与其它相关系统的互动 |
第七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采购与物流系统 |
7.1 采购与物流的界定与特性 |
7.1.1 采购的界定与特性 |
7.1.2 物流的界定与特性 |
7.2 采购与物流系统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主要职责 |
7.2.1 采购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主要职责 |
7.2.2 物流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主要职责 |
7.3 煤炭供应链采购与物流系统的创价要点 |
7.3.1 采购与物流系统的创价示意图 |
7.3.2 采购与物流的创价要点 |
7.3.3 采购与物流网络的创价要点 |
7.3.4 战略采购的执行 |
7.4 煤炭供应链采购与物流系统的创价分析工具 |
7.4.1 6R 原则 |
7.4.2 中心辐射型运输网络 |
7.4.3 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与安全库存基本模型 |
7.4.4 基于共赢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
7.4.5 界面管理 |
第八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资金流管理系统 |
8.1 资金流管理的概念及其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作用 |
8.1.1 资金流管理的概念 |
8.1.2 资金流管理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作用 |
8.2 煤炭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系统的创价机理 |
8.2.1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创价机理 |
8.2.2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创价机理 |
8.2.3 基于结构融资视角的创价机理 |
8.3 煤炭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系统创价的运作要点 |
8.3.1 资金流管理实现的基础 |
8.3.2 煤炭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 |
8.3.3 煤炭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系统的创价过程 |
8.3.4 煤炭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系统创价的风险控制 |
第九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信息系统 |
9.1 煤炭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创价分析 |
9.1.1 供应链的信息、信息流与信息系统 |
9.1.2 煤炭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创价机理 |
9.1.3 信息流与资金流、物流的关系 |
9.2 煤炭供应链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工具 |
9.2.1 企业架构EA 及其主要工具 |
9.2.2 多代理系统建模 |
9.2.3 基于元数据的信息共享 |
9.3 煤炭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
9.3.1 框架静态模型 |
9.3.2 业务架构的构造 |
9.3.3 信息架构的构造 |
9.3.4 应用架构的构造 |
9.3.5 技术架构的构造 |
9.4 煤炭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关键系统 |
9.4.1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
9.4.2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
9.4.3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
9.4.4 配煤信息系统 |
9.4.5 绩效评估系统 |
9.4.6 风险管控系统 |
9.4.7 资金流管理系统 |
9.4.8 系统总体架构及相互关系 |
9.5 煤炭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及保障 |
9.5.1 建设原则 |
9.5.2 信息协同 |
9.5.3 信息安全及标准化体系 |
第十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风险管控系统 |
10.1 风险管控系统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地位 |
10.1.1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风险管控的基本概念 |
10.1.2 风险管控系统在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地位 |
10.1.3 风险管控对供应链管理创价的作用机理 |
10.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风险分析 |
10.2.1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分类 |
10.2.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风险因素分析 |
10.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风险的评价 |
10.3.1 创价系统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
10.3.2 创价系统风险评估标准 |
10.3.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
10.3.4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风险评价的模型 |
10.4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风险管控 |
10.4.1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风险管控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10.4.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不同类型风险的管控方法 |
第十一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绩效评估系统 |
11.1 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的内涵及作用 |
11.1.1 绩效评估体系的内涵 |
11.1.2 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的内涵 |
11.2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及指标 |
11.2.1 360 度绩效评估体系 |
11.2.2 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的绩效评估体系 |
11.2.3 基于标杆法(Benchmark)的绩效评估体系 |
11.2.4 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评估体系 |
11.2.5 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BSC)的绩效评估体系 |
11.2.6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的评析 |
11.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绩效评估体系 |
11.3.1 绩效评估体系在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 |
11.3.2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
11.3.3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绩效评估体系指标的选取 |
11.3.4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网络式绩效评估体系 |
11.3.5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基于流程的网络式绩效评估体系 |
第十二章 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的案例分析 |
12.1 泰德煤网: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先行者 |
12.1.1 泰德煤网的基本情况 |
12.1.2 泰德煤网致力于成为煤炭供应链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 |
12.1.3 泰德煤网的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分析 |
12.2 开滦国际物流: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的践行者 |
12.2.1 开滦国际物流的基本情况 |
12.2.2 开滦国际物流从煤炭运销业务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转型 |
12.2.3 开滦国际物流的煤炭供应链管理创价系统规划 |
第十三章 结论与拓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Agent的网格工作流技术在SCM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
2.1 Agent 技术的研究 |
2.1.1 Agent 技术概述 |
2.1.2 Agent 研究内容 |
2.1.3 Agent 通信语言 |
2.1.4 Agent 在工作流和业务过程领域的应用 |
2.2 网格工作流的研究 |
2.2.1 传统工作流 |
2.2.2 网格工作流 |
2.3 SCM 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架构 |
3.1 系统的基本架构 |
3.2 过程定义 |
3.3 工作流的执行 |
3.3.1 工作流引擎的实现 |
3.3.2 工作流实例的创建 |
3.3.3 工作流实例的运行 |
3.3.4 多Agent 之间通信的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M 系统中业务过程的建模与调度 |
4.1 引言 |
4.2 网格工作流动态调度算法 |
4.3 网格工作流自动建模算法 |
4.4 网格工作流原型系统 |
4.5 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交互和协调 |
5.1 网格技术在信息系统集成中的优势 |
5.2 网格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基本结构 |
5.3 网格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层次结构 |
5.4 系统实现 |
5.4.1 合同档案管理 |
5.4.2 供应商管理 |
5.4.3 采购价格管理 |
5.4.4 综合查询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分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本论文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1.2 论文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
1.2.1 论文研究的对象 |
1.2.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总承包工程项目 |
2.1.1 总承包工程项目的定义 |
2.1.2 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特点 |
2.2 工程项目供应链及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
2.2.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
2.2.2 工程项目供应链 |
2.2.3 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
2.3 集成 |
2.3.1 集成的定义及特点 |
2.3.2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总体模型研究 |
3.1 工程项目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总体思想 |
3.2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总体模型 |
3.3 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参与方集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
3.3.1 信息集成 |
3.3.2 过程集成 |
3.3.3 参与方集成 |
3.3.4 三种集成之间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信息集成管理 |
4.1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信息集成的概念模型 |
4.2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信息分类及信息标准化 |
4.2.1 信息分类 |
4.2.2 信息标准化 |
4.3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
4.3.1 信息技术的支撑 |
4.3.2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
4.3.3 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逻辑结构 |
4.3.4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参与方集成管理 |
5.1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参与方集成的前提 |
5.1.1 供应链环境下参与方的分类 |
5.1.2 供应链环境下参与方之间的问题及根源 |
5.2 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参与方集成的途径——供应链协调管理 |
5.2.1 Agent理论概述 |
5.2.2 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的总体模型 |
5.2.3 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协调管理平台的框架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1.1.2 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武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供应链中信息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
1.2.2 供应链信息系统在网格环境下的新阶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
2.1.2 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 |
2.2 网格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网格理论概述 |
2.2.2 网格的基本架构 |
2.2.3 网格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网格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
2.3.1 网格计算的基础架构——Oracle 10g |
2.3.2 IBM网格计算策略 |
2.3.3 网格在信息系统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格对于供应链跨组织协调的影响及其前景分析 |
3.1 引言 |
3.2 供应链活动的协调机制 |
3.2.1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模式 |
3.2.2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决定因素 |
3.2.3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成本因素 |
3.2.4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环境因素 |
3.3 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 |
3.3.1 供应链中信息协调的发展过程 |
3.3.2 供应链信息系统在组织间协调的作用 |
3.3.3 供应链信息协调的价值分析 |
3.4 网格技术对于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影响 |
3.4.1 网格环境中的商务协同 |
3.4.2 网格技术对企业内部的影响 |
3.4.3 网格技术对供应链信息协调的支持 |
3.4.4 网格技术在信息协调中的应用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格技术及其在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OGSA) |
4.2.1 OGSA的基本思想 |
4.2.2 OGSA的框架结构 |
4.3 开放网格服务基础设施(Open Grid Service Instrument,OGSI) |
4.3.1 OGSI的层次结构 |
4.3.2 OGSI中网格服务的交互模型 |
4.3.3 OGSI存在的缺陷 |
4.4 Web服务资源框架与Web服务通知 |
4.4.1 Web Services |
4.4.2 WS-Resource与隐式模式 |
4.4.3 WSRF的概念和结构 |
4.4.4 WS-Resource的生命周期 |
4.4.5 WS-Notification |
4.4.6 OGSI与WSRF以及WS-Notification比较 |
4.4.7 WSRF与OGSA的关系 |
4.5 网格与SOA |
4.5.1 网格对SOA的影响 |
4.5.2 SOA对网格的影响 |
4.6 网格在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4.6.1 设计网格应用程序时考虑的因素 |
4.6.2 基于网格的信息系统的构建策略 |
4.6.3 网格对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框架 |
5.1 引言 |
5.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
5.3 网格信息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 |
5.3.1 构建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因素 |
5.3.2 信息基础设施的虚拟化结构 |
5.3.3 基于OCSA-DAI的数据虚拟化实现 |
5.4 Web服务资源的交互模式 |
5.4.1 Web服务资源的创建以及操作 |
5.4.2 Web服务资源通知机制的实现 |
5.5 应用层的基本结构设计 |
5.5.1 利用ESB实现Web Service的封装 |
5.5.2 利用ESB与BSC的结合来实现业务流程 |
5.6 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
5.7 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QoS)保证 |
5.7.1 网格QoS的基本要求 |
5.7.2 网格QoS控制模型 |
5.7.3 网格QoS关键技术 |
5.8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5.8.1 实现技术可行性 |
5.8.2 功能适用性 |
5.8.3 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处理可行性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间的交互 |
6.1 引言 |
6.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的结构 |
6.2.1 网格技术在信息系统集成中的优势 |
6.2.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基本结构 |
6.2.3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的特性 |
6.2.4 网格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层次结构 |
6.3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系统的工作流管理 |
6.3.1 工作流概述 |
6.3.2 供应链中的跨组织工作流 |
6.3.3 基于网格的跨组织工作流管理特性 |
6.3.4 应用层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6.3.5 网格中间件层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6.4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B2B合作的数据支持 |
6.4.1 B2B合作的信息基础——EDI |
6.4.2 网格环境中EDI的替代者——RosettaNet |
6.4.3 基于RosettaNet的Web Service实现 |
6.5 网格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水平分析 |
6.5.1 时间Petri网及其对于供应链的建模 |
6.5.2 业务流程中的信息传递速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供应链协调的支持 |
7.1 引言 |
7.2 基于网格的企业应用集成的实现 |
7.2.1 信息孤岛与应用系统整合 |
7.2.2 基于网格与SOA的EAI实现 |
7.3 基于网格的信息系统对于牛鞭效应的弱化 |
7.3.1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概述 |
7.3.2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VMI的支持 |
7.3.3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CPFR的支持 |
7.4 基于网格信息系统的供应链柔性分析 |
7.4.1 SCM的柔性及信息系统的柔性 |
7.4.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柔性 |
7.4.3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对于SCM柔性的支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Web Services的供应链信息流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供应链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状况 |
1.1.1 供应链的发展过程 |
1.1.2 供应链研究的发展动态 |
1.2 供应链信息流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的重要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支持供应链信息流的相关技术分析 |
2.1 EDI技术 |
2.1.1 EDI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 |
2.1.2 适用环境及尚存缺陷 |
2.2 COM/DCOM技术 |
2.2.1 COM/DCOM的原理及体系结构 |
2.2.2 适用环境及尚存缺陷 |
2.3 CORBA技术 |
2.3.1 CORBA的原理及体系结构 |
2.3.2 适用环境及尚存缺陷 |
2.4 Web Services技术 |
2.4.1 Web Services的技术体系 |
2.4.2 适用环境 |
2.4.3 Web Services技术较传统分布式计算的优势 |
第3章 Web Services技术架构 |
3.1 什么是Web Services |
3.1.1 Web Services的兴起 |
3.1.2 Web Services的定义 |
3.2 Web Services的组成 |
3.2.1 XML和XML Schema |
3.2.2 UDDI |
3.2.3 SOAP |
3.2.4 WSDL |
3.3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模型 |
3.3.1 角色 |
3.3.2 行为 |
3.4 Web Services协议栈 |
3.4.1 网络传输层 |
3.4.2 数据表现层 |
3.4.3 数据模型层 |
3.4.4 基于XML的消息层 |
3.4.5 服务描述层 |
3.4.6 服务发布层 |
3.4.7 服务发现层 |
3.4.8 服务工作流层 |
第4章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框架模型设计 |
4.1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总体分析 |
4.1.1 信息流集成面临的问题 |
4.1.2 Web Services的特性 |
4.2 集成目标与原则 |
4.2.1 集成目标 |
4.2.2 集成原则 |
4.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1 模型描述 |
4.3.2 模型特性 |
4.3.3 性能分析 |
第5章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实例 |
5.1 需求分析 |
5.2 系统分析 |
5.3 系统设计 |
5.3.1 数据库设计 |
5.3.2 查询服务设计 |
5.4 系统实现 |
5.4.1 软件环境 |
5.4.2 服务提供方的实现 |
5.4.3 服务请求方的实现 |
5.4.4 运行情形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油装备制造联盟内部供应链系统构建[D]. 黄珊.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基于云平台的多供应链协同技术研究[D]. 潘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3]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D]. 何国军. 武汉大学, 2014(06)
- [4]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D]. 杜曼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7)
- [5]移动环境下的敏捷供应链集成技术研究与实现[D]. 黄河. 复旦大学, 2010(03)
- [6]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研究 ——煤炭资源有效配置的新视角[D]. 李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 [7]基于Agent的网格工作流技术在SCM中的研究[D]. 李玲.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03)
- [8]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型总承包工程供应链集成管理研究[D]. 龚辰. 天津大学, 2008(09)
- [9]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D]. 陈志圣. 同济大学, 2008(10)
- [10]基于Web Services的供应链信息流整合研究[D]. 任爱俊.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7)
标签:工作流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信息集成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