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孝贤承包小流域治理规划设计书(论文文献综述)
吴伟[1](2016)在《云南省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整乡推进是一种以乡镇为单位的综合扶贫开发措施。是我国在长期的脱贫攻坚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扶贫开发措施;是推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是贫困乡镇实现发展,走向富裕的新途径。自2011年以来,整乡推进在昌宁县进行了5年的实践,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好做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地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弥补完善。本文以保山市昌宁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当地实施的整乡推进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阐述了昌宁县整乡推进的实施背景、演变过程、实施情况、取得成效。重点介绍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整乡推进将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做到了相互促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昌宁县整乡推进深入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整乡推进的实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项目管理效率低下、增收产业培育困难、群众主体地位发生偏离等问题,认真逐一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完善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扶贫治理效率;三是完善产业发展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四是摆正群众主体位置,精准实施帮扶计划。本文深入研究了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成功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地方,为整乡推进扶贫理论的实践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研究得出的对策建议,对于今后完善昌宁县新时期农村开发式扶贫措施,提升扶贫措施效率和扶贫成效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也给其他地区改进现行的扶贫措施提供借鉴。
何立恒[2](2014)在《黄土高原沟道整治潜力评价及模式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传统的淤地坝建设已不合时宜,且耕地占补平衡难度较大。而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典型区的延安市,蕴藏着丰富的沟道资源,要将沟道变成沃土,沟道整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以延安市为研究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数理统计等技术和手段,以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景观生态等学科为理论指导,从沟道宏观地形、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四大潜力因素中筛选12个评价指标,构建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气象等资源环境指标,研究和分析其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完成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的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得到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级别及空间分布。提出基于潜力级别和沟道特征的分区沟道整治模式。本论文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界定沟道整治潜力内涵的基础上,围绕延安市特殊的地形地貌,结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外部条件变化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依据耕地的适宜性、限制性并综合各种相关因素,针对进行农业生产的整治目标,结合土地整治影响的指标因素和整治潜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加权综合指数和法评价各评价单元的潜力值。从沟道的微观地形因子出发,定性分析具体沟道的整治潜力。综合区域宏观和微观地形因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的分析和评价。(2)提取了延安市1 km及以上的沟道网络,并对其地形特征进行分析。以2010年的TM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采用D8算法提取了延安市沟道网络。利用地貌几何数学模型对所提沟道进行分级,回归分析得出沟道长度与级别满足对数函数关系。基于DEM提取延安市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宏观地形因子和沟道形状、纵比降等微观地形因子,发现宏观地形因子的坡度、坡向和高程对沟道的形成和演化及对沟道整治的影响大。除洛川县外,各区县坡度介于10°-15°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15°-20°,再次是5°-10°,此三个区间的坡度所占比例达60%。延安市各区县坡向分布比较均匀,各坡向所占比重相差不大,东向坡略占优,而北向坡处于最弱势。延安市1km以下的沟壑众多,对沟壑密度的贡献巨大,黄土高原沟壑区1 km以下的沟壑占总沟壑的比例约67%,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比例高达80%。(3)研究延安市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景观格局特征,揭示潜在的景观秩序及对沟道整治的影响。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和空间转移矩阵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2000-2010年,延安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大,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存在土地退化现象,草地和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西南部和东南部林地面积所占比例大,东北部草地面积增加明显。因此,耕地的减少和人口的增加加剧了人地矛盾,需要通过沟道整治来补充耕地。2010年延安市景观类型比较复杂,斑块特别是耕地斑块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不断减小,因此,需要通过沟道整治来增加耕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另外,景观破碎程度比较大,异质性和边缘效应比较明显,类型及类型之间的连通性比较差,受外界干扰比较大。但是,变化幅度在减缓,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使其内部连通性较好,草地和林地景观的优势度增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沟道整治的实施。提取和分析2000-2010延安市逐年的植被覆盖度。方法如下:首先将最大合成法作用于MODIS数据生成植被指数NDVI,然后Savitzky-Golay滤波对其进行平滑处理,最后对NDVI归一化,计算获得逐年的年均和年最大植被覆盖度。从时间尺度,延安市植被覆盖度呈小幅波动增长趋势;空间尺度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的植被覆盖度较低,但东北部增幅较明显。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增强了区域生态承载能力,有利于沟道整治,但空间上的差异导致沟道整治的难度、潜力等在空间上的差异明显。提取和分析了延安市1980-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如下:选取相关气象站点数据,利用最临近点插值法对其空间插值,得到延安市1980-2010年降水量和气温,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极端变化分析得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规律。延安市气候变暖,年际气温持续升高,总增幅超过1℃,幅度较大;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但减幅较小,且21世纪以来,有所回升。气温和降水长周期变化规律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5-10年短周期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且震荡规律性减弱。相比而言,气温变化较降水量变化的稳定性强,变化规律更有序。降水量的小幅增长有利于沟道整治的实施。(4)基于所提取和分析的沟道网络、地形特征、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气象等客观数据,外加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30 m×30 m为评价单元对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进行评价。2010年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整体上较小,超过一半区域的整治潜力属于小潜力区,而大潜力区面积比重只占到12.7%,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南部和东南部潜力大,西部、北部和东北部的潜力小,大体上呈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整治潜力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从各区县的平均值分析,2010年延安市的西部和东北部3个县(吴起、子长和延川县)的沟道整治潜力很小;北部、中部和南部4个区县(洛川、宝塔、安塞和志丹)整治潜力较小;而中南部和东南部的整治潜力大,其中,东南部的黄龙县属于很大潜力区,中南部的富县和甘泉属于较大潜力区;西南部的黄陵,东部的宜川和延长同属于中等潜力区。(5)基于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评价结果所划分的潜力级别,从沟道宏观地形特征、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上综合识别出优先整治区、整治后备区、生态保持区和生态控制区。对于优先整治区,又从沟道的沟头、边坡和沟底,提出沟道不同部位治理的工程模式为控制沟头延伸、阻止沟岸扩张和沟底整治模式。进一步从沟道的形状、纵比降、平面形态等微观地形因子,提出沟底整治模式有拦洪蓄水淤地型、沟底填筑型(闸沟造地型)和沟台地治理型三种。复杂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延安市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导致沟道整治潜力的空间差异。通过定量评价和分析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级别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区域沟道整治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为我国黄土高原土地整治后效评价及生态环境改善调查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黄晓阳[3](2014)在《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资源节约优先战略等国家战略的部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科学规划是保障土地整治顺利实施的前提,土地整治分区及整治模式设计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土地整治分区研究多强调主导因素的贡献性、地域界线的完整性和行政管理的便捷性,忽略了地貌特点对农用地整治的影响,针对特定地貌类型土地整治研究较为少见;土地整治模式多注重增加耕地面积,忽略了耕地质量、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因素,影响了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的发挥。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和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的重要区域,其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黄土台塬是黄土高原地势较为平坦、表面较为完整的区域,是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产区。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黄土台塬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成因的分类体系,明确界定了黄土台塬的概念,运用GIS手段提取了黄土台塬的空间信息。系统探讨了黄土台塬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标准和依据,并从自然条件、台塬特征、限制因素3个层面,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对黄土台塬区进行农用地整治三级分区,就各分区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黄土台塬区不同分区的自然条件及农业种植特点,提出适宜4种土地整治模式,并对各类模式的农业发展方向、适宜范围、工程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黄土台塬分布广泛,是黄土高原的重要地貌类型。黄土台塬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宁夏和甘肃5个省(自治区),涉及渭南等131个县(市、区),台塬区总面积约为318.94万公顷,涉及县域面积达2285.06万公顷,分别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5.71%和36.62%。台塬区表面较为平坦、完整,坡度一般在5°以下,水资源相对比较充足,是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产区和人口聚居地。(2)黄土台塬分布不均匀,台塬形态差异较大。以农用地整治为目的,从地貌特征、台塬形态和农业生产限制条件三类因素出发,黄土台塬区可划分为4个宏观地貌一级区、11个形态影响二级区和20个条件限制三级区。东部太行山塬区台塬分布集中、台面破碎;南部汾渭谷盆地黄土台塬区台塬分布集中、台面完整;北部陇东渭北黄土台塬区台塬分布零散、台面破碎;西部陇中宁北黄土塬区台塬分布零散、台面破碎。(3)黄土台塬区农业生产限制因素差异较大,农用地整治难度不一。总体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碱不平衡及土壤质地较粗是黄土台塬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普遍问题。豫西丘陵土壤改良区、临汾盆地中部土壤改良区、渭河谷盆地提质区是黄土台塬农用地整治中整治难度较小的区域,应成为近期该区域农用地整治的重点;其它土地整治难度较大的区域,应有选择性的开展土地整治。(4)黄土台塬区不同区域的农用地整治模式和农业发展方向不同。根据黄土台塬区的区域特点,提出了条田引水模式、条田提水模式、梯田蓄水模式和改土修复模式四种农用地整治模式:条田引水模式适宜靠近水源地,地势平坦,热量充足的去区域;条田提水模式适宜地下水丰富且易于利用,地势平坦,热量比较充足的区域;梯田蓄水模式适宜干旱缺水,地块小而零散,热量较低的区域;改土修复模式适宜干旱缺水,坡度较大,热量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张秀琴[4](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张宏磊[5](2013)在《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用地压力增大,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减少用地压力的重要手段。而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整治工作的指导,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作用。据此,河南省启动了新一轮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全面地评价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情况有助于新一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本文首先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相关概念、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然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原则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的技术体系;接下来,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规划执行情况、规划实施效益、规划社会影响三个层面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最后针对上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新一轮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的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目标完成比例为150.69%,但各地市的完成情况有差异。从目标完成结构上看,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目标完成比例分别是352.35%和258.57%,完成情况较好,而土地整理目标完成比例71.95%,未能实现规划目标。河南省在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项目、其他土地整治项目上取得了显着成效果。从规划实施效益看,通过规划实施实现粮食产量达1649.16万吨,对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值的贡献率为28.30%,平均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为每公顷2527.50元,治理了土地侵蚀、土地污染,提高了绿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综合评价的结果看,各省辖市的规划实施效果普遍较好,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占72.2%,其余的省辖市为良好。而各个省辖市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不无关系。从全省看,河南省的规划执行情况得分为81,规划实施效益得分为82,规划社会影响得分为99,综合评价分值为86,无论是各个层面的分值还是综合分值都处于优秀等级,说明上一轮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起到了指导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丁新亮[6](2012)在《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黔江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口益膨胀,耕地被大量占用,人地矛盾口趋严重,保护耕地成了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为此,我国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耕地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确保实现耕地总量的占补平衡,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两种途径:一是开发后备资源来增加耕地面积,二是通过土地整治等措施对现有土地进行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但由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可开发的土地潜力不大,因此只有通过内部挖潜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作为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当前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质量相当于增加的耕地面积,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践中可以将二者作为综合平衡的因素[1]。近年来,为了合理组织和调整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理顺土地关系,全国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践证明,土地整理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然而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只追求耕地数量增加,而忽略了新增耕地的质量,容易导致实现耕地数量平衡的同时引起耕地质量的严重退化。因此,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之前的必备工作,其结果对项目实施后的农业分等定级有重要作用,也为农用地估价及其他有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土地整理通过工程措施补充耕地数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项目区耕地有重要影响。在实施项目验收过程中,耕地数量指标通过测量等手段可以确定,也便于验收,但耕地质量却难于界定与衡量,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难点[2]。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黔江区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具体内容,并遵循方案科学性、经济合理性、实践可行性等原则,研究质量评价方法的各个技术环节,制定评价的适用程序。按照拟定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的要求,研究如何根据项目区的实际评定出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级别,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效益,并在土地整理项目中推广应用。第一部分阐述了土地整理和土地质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土地整理和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对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分别对土地整理、土地评价和耕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在对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阐述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原则,并结合研究内容对指标因子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第四部分对重庆市黔江区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黔江区的区域特征,选取了适合当地的评价指标因子,初步建立了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项目区整理前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整理后的耕地数量较整理前有较大提高,但项目区土地质量提高效果不是十分显着。实例验证表明,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区域差异,又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重点选择土地整理前后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变化比较大的指标,土地整理前后变化不大的指标可不作为评价指标。本项研究可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验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重庆地区的土地整理政策及权属调整方案提供参考标准。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展望。提出了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区域差异,又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应用数学手段和GIS技术构建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结合项目的地域特点,避免主观性,有必要在国内外已有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和国家有关政策,系统研究、总结、建立土地整理不同类型、多尺度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
殷帅[7](2012)在《土地整理前后耕地经济价值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一方面要保证国家的粮食供给,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为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空间。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地矛盾日渐突出,耕地数量锐减、耕地退化等问题,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耕地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部分经济学家会在评价中高估耕地流转后作为建设用地的价值,低估耕地作为农用地的利用效益,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朝着边际效益更高的非农用地转变。所以,保护耕地的关键在于于提高耕地的经济价值,使整个社会能够正确的认识耕地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根本上遏制目前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同时,面对这种紧张的用地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整理活动也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的实质是从地域角度出发,协调好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人地系统。土地整理的目的只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高有效的耕地面积,二是改善耕地的自然与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目前,大多数关于土地整理的研究都是集中于经济效益评价,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很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可比性较差。因此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收益还原法以村社为单位对研究区内土地整理前后的耕地经济价值分别进行了测算,并从增地效益与增产效益两个方面分析了耕地经济价值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ArcGIS软件在空间上分别分析了耕地经济总价值与亩均经济价值的变化状况。获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所有28个村社的耕地经济总价值都得到了火幅度的提高。经统计整个研究区的耕地总的经济价值从整理前的8596.40万元增加到整理后的9666.13万元,增幅高达12.44%。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实施土地整理后,研究区通过田块归并等手段共新增耕地67.22hm2,这部分耕地将直接提高耕地的经济总价值;土地整理后耕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农作物的产量也得到了提升;由于进行土地平整,田块规模增大,坡度降低且在研究区内规划了有效的道路网,为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保证,而这也将相对降低耕地的劳动成本。(2)整个研究区内耕地的亩均经济价值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整理前的9351.02元/亩提高到整理后的9475.39元/亩,增幅仅为1.33%。同时,个别村社出现了亩均经济价值下降的现象,下降最为严重的为竹山二社由整理前的11379.26元/亩,降低到整理后的10825.20元/亩。通过分析这些村社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些村社本身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就比较优越,土地整理的实施对其短时间内经济价值的提高作用不大。同时,在土地平整实施过程中,会对其耕作层产生一些破坏,土壤的生产力降低,短期内农作物的产量相应下降。虽然个别村社出现了经济价值下降的现象,但从整体角度来看,土地整理对于耕地经济价值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此次经济价值的观察周期较短,一般的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五年后效果明显,因此个别村社经济价值的下降也属正常现象。(3)增地效益要所带来的耕地经济价值提升要明显大于增产效益。增地效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升占到了整个经济价值提升的88.11%,增产效益仅为11.89%。这主要是因为本次土地地整理工程共新增耕地67.22公顷,这一部分新增耕地将直接提高耕地的经济价值。这也充分说明了土地整理工程在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用地矛盾,维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虽然增产效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升较低,但不能否定土地整理在改善耕地自然与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生产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土地整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远角度出发,土地整理所带来的增产效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4)土地整理工程对于整理前耕地亩均经济价值较低的村社效果明显。通过比较28个村社耕地经济价值的提升可以看出,整理前耕地亩均经济价值较低的村社提高的幅度较大。尤其是柿子村八社,在土地整理前耕地的亩均经济价值为7615.37元/亩,是整个研究区最低的,但土地整理后柿子村八社的亩均经济价值上升为8249.94元/亩,增幅是整个研究区最高的为8.33%。这主要是因为在土地整理前,经济价值较低的村社一般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都比较差。实施土地整理后,通过坡式梯田与条田的修建,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同时,农田水利与道路工程的修筑,使这些村社耕地的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因此,在短时间内这些村社的效果要比那些本身经济价值就较高的村社明显。(5)对于土地整理后耕地经济价值的提升可以从提高新增耕地潜力与耕地生产力两个方面着手。为了能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可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居民点复垦相结合,将零散的居民点搬迁到相对集中的聚居点,并尽量减少新建工程的占地面积。同时为了能尽量发挥耕地的经济产出潜力,应该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保留原耕地的耕作层土壤,进行表土剥离,最重要的是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做到有效的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整理只有和产业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提高土地整理后的增产效益,从而使土地的经济价值得到提升。综上所述,本文在村域尺度下,对土地整理前后研究区耕地的经济价值分别进行了测算,并比较分析了耕地经济价值的变化情况,从增地效益、增产效益与空间角度分别解释了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用地矛盾与改善耕地条件,提高耕地生产力所起的作用。为土地整理进一步提高耕地的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樊骋[8](2011)在《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合理安排社会经济各项用地、协调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途径。因此,如何编制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土地利用规划,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作者所参与的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课题,以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编制思想、规划的方法、规划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政策背景,阐明了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中外土地利用规划状况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长丰县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论文首先阐述了长丰县自然资源状况,分析介绍了长丰县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其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的分析,概括得出长丰县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长丰县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近年来长丰县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别从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土地整理潜力和土地生产力潜力四个方面分析了长丰县土地利用潜力,总结分析了长丰县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以期为以后编制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第三部分是对长丰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分析,通过对长丰县前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评价,确定了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的长丰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总结了长丰县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和优势,并阐述了其长丰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总结了长丰县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就和贡献,并分析了其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吴守恒[9](2011)在《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土整治是许多国家体现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一论题的讨论,就是对更科学的国土整治工作办法的设想。当前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既有章可循又很难简单说清。近年来,我国国土整治工作蓬勃开展,有效地缓解了耕地面积的快速减少,有效地落实了耕地保护战略,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本文在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的大量工作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土整治及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性,其次概述了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历史沿革和现状,接着阐述了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了原因,最后针对河南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中重点选定了国土整治工作中相关管理单位关系的关联性指标,对比分析了河南省国土整治各单位之间关系。将这些现象作为分析研判国土整治工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切入点,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存在的国土整治机构职能上主要问题有哪些。现阶段普遍存在的政府行为的部门利益化和企业化趋向的原因等。通过现实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把这一议题提高到更为广阔和缜密的社会问题讨论的层面上去。文章还试图寻找成立国土整治领导小组的合作基础和未来可能的方式和原则,提出出台国土整治法,明确各个国土整治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及职能的可能性。初步设想了国土整治工作的工作机制,即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并提出了相应的资金聚合机制,即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其功。填补了国内本项工作的空白。同时也给各地已开始的国土整治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调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有效促进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杨林雅[10](2010)在《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以土地整理为主的土地综合整治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人的关注。土地整理作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其理论与实践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相对于土地整理的实践需求,其理论研究还显薄弱,需丰富和完善。本研究在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收集多种资料,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研究现状、开发整理潜力、开发整理的工程模式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论述了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甘肃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对国内外土地开发整理研究进行了综述,阐明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首先对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区位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土地供给理论,这些理论将为土地开发整理发展方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在分析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对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目前开发整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对甘肃省开发整理的潜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对潜力分析的结果,提出甘肃省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第六章对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模式进行研究,结合甘肃省特有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提出了黄土高原类型区工程模式、河西干旱半干旱类型区工程模式、陇南山地丘陵类型区工程模式、甘南高原类型区工程模式四个工程模式,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最后一章研究了基于工程模式下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的未来方向。
二、张孝贤承包小流域治理规划设计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孝贤承包小流域治理规划设计书(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动态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三)解决的办法 |
第一章 扶贫开发沿革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扶贫开发沿革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 年) |
二、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9-1985 年) |
三、大规模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
四、八七攻坚阶段(1994-2000 年) |
五、综合扶贫阶段(2001 至2010年) |
六、脱贫攻坚阶段(2011 年至今)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整乡推进的概述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 |
第一节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背景介绍 |
一、昌宁县基本情况 |
二、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背景 |
第二节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演变过程 |
一、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阶段(2011—2012 年) |
二、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调整阶段(2013—2014 年) |
三、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推进阶段(2015 年以后) |
第三节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实施情况 |
一、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完成建设情况 |
二、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主要做法 |
第四节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
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强 |
二、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
三、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就医上学有了保障 |
四、农村环境得到治理,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
五、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增强,农民素质有所提升 |
六、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贫困发生率稳步下降 |
第三章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资金投入不足 |
二、项目管理效率低下 |
三、增收产业培育困难 |
四、群众主体地位发生偏离 |
第二节 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
二、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 |
三、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
四、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
五、公告公示和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四章 完善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一、中央、省级增加用于整乡推进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
二、地方政府应将整乡推进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
三、建立多渠道多主体投入的资金整合机制 |
第二节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扶贫治理效率 |
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
二、建立治理型的项目管理机构 |
三、创新项目建设方式 |
第三节 完善产业发展模式,增强造血功能 |
一、加大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投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
二、因地制宜发展增收产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布局 |
三、培育产业经济组织,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
第四节 摆正群众主体位置,精准实施帮扶计划 |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
二、加强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就业选择能力 |
三、瞄准扶贫对象,对症进行帮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黄土高原沟道整治潜力评价及模式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1.4.3 与沟道整治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区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条件 |
2.2.2 经济社会状况 |
第3章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3.1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 |
3.1.1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内涵 |
3.1.2 沟道整治影响因素分析 |
3.2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的指标选择 |
3.2.1 指标选择原则 |
3.2.2 单指标 |
3.2.3 综合指标体系 |
3.2.4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3.3.1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单元的划分 |
3.3.2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模型 |
3.3.3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指标权重 |
3.3.4 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 |
3.4 指标获取及数据处理 |
3.4.1 数据源 |
3.4.2 遥感数据处理方法 |
3.4.3 沟道提取方法 |
3.4.4 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方法 |
3.4.5 气象数据分析方法 |
3.4.6 植被数据处理方法 |
3.5 小结 |
第4章 延安市沟道提取与特征分析 |
4.1 黄土高原地貌与沟道特征 |
4.2 基于DEM的沟道信息提取 |
4.2.1 沟道信息提取原理 |
4.2.2 延安市沟道提取结果 |
4.3 基于地貌几何数学模型的沟道分级 |
4.3.1 沟道分级原则 |
4.3.2 沟道分级方法 |
4.3.3 延安市沟道级别分析 |
4.4 沟道地形特征分析 |
4.4.1 沟道宏观地形因子分析 |
4.4.2 沟道微观地形因子分析 |
4.5 延安市沟道整治分析 |
4.5.1 沟道特征对其整治潜力的影响分析 |
4.5.2 典型沟道特征及其整治潜力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资源环境变化与沟道整治分析 |
5.1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1.1 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 |
5.1.2 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 |
5.1.3 土地利用变化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2.1 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 |
5.2.2 景观格局的时间特征 |
5.2.3 景观格局变化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3.1 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 |
5.3.2 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变化 |
5.3.3 区县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5.3.4 植被覆盖变化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4 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4.1 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
5.4.2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5.4.3 气温和降水年际周期变化特征 |
5.4.4 气象要素变化对沟道整治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评价 |
6.1 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评价指标处理 |
6.1.1 评价指标数据赋值 |
6.1.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6.1.3 指标权重计算 |
6.2 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
6.2.1 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的总体分析 |
6.2.2 延安市沟道整治潜力解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延安市沟道整治模式研究 |
7.1 沟道整治潜力级别的分区整治模式 |
7.2 沟道整治的工程模式 |
7.3 沟底整治的工程模式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土地整治综合研究 |
1.2.2 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
1.2.3 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
1.2.4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地域分异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人地关系理论 |
2.4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黄土台塬区界定与提取 |
3.1 黄土台塬区界定 |
3.1.1 地貌分类 |
3.1.2 黄土台塬区界定 |
3.2 黄土台塬区提取 |
3.2.1 提取规则 |
3.2.2 结果验证 |
3.3 黄土台塬区特征 |
3.3.1 分布情况 |
3.3.2 自然条件 |
3.3.3 社会经济条件 |
第四章 黄土台塬农用地整治分区 |
4.1 分区原则与方法 |
4.1.1 分区原则 |
4.1.2 分区方法 |
4.2 分区体系 |
4.2.1 分区结构 |
4.2.2 分区命名 |
4.3 分区结果 |
4.3.1 太行山塬区(Ⅰ) |
4.3.2 汾渭谷盆地黄土塬区(Ⅱ) |
4.3.3 陇东渭北黄土台塬区(Ⅲ) |
4.3.4 陇东宁北黄土塬区(Ⅳ) |
第五章 黄土台塬农用地整治模式 |
5.1 整治模式设定原则与适用工程类型 |
5.1.1 模式设定原则 |
5.1.2 适用工程类型 |
5.2 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模式 |
5.2.1 黄土台塬区农用地利用方向 |
5.2.2 农用地整治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
(4)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
4.5.7 水利发展机制 |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
5.2.2 节约用水 |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
5.4.1 水循环机制 |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基本概念 |
2.1.1 土地整治规划的概念 |
2.1.2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的内涵 |
2.2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理论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3 土地区位理论 |
2.2.4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
2.3 评价的原则 |
3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
3.1 土地整治规划执行情况评价技术 |
3.2 土地整治规划综合评价技术 |
3.2.1 评价单元的选取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4 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 |
3.3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的工作内容 |
4 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评价 |
4.1 河南省土地整治现状 |
4.2 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执行情况评价 |
4.2.1 上一轮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
4.2.2 上一轮规划主要指标执行情况分析 |
4.2.3 上一轮规划内容实施情况分析 |
4.2.4 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效益分析 |
4.2.4.1 经济效益分析 |
4.2.4.2 社会效益分析 |
4.2.4.3 生态效益分析 |
4.2.5 上一轮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分析 |
4.3 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分区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实证研究 |
4.4 规划实施评价的总结 |
5 上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规划编制理念不足 |
5.2 规划目标设定不科学 |
5.3 土地整治的重点不突出 |
5.4 土地整治项目分布不均衡 |
5.5 公众参与不足 |
6 对新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建议 |
6.1 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建议 |
6.1.1 调整完善规划目标 |
6.1.2 拓展整治对象 |
6.1.3 科学估算土地开发整理潜力 |
6.1.4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土地整治 |
6.2 对规划实施管理的建议 |
6.2.1 注重项目的综合效益 |
6.2.2 完善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 |
6.2.3 以人为本,加强公众参与 |
6.2.4 建立规划的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
6.2.5 拓宽土地整治投资、融资渠道 |
7 结论、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黔江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内涵 |
1.3 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
2.1 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2.2 土地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 耕地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3.1 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目的 |
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4 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 |
第四章 黔江区濯水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质量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2 耕地质量评价 |
4.3 运用收益还原法测算产出效率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土地整理前后耕地经济价值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耕地价值构成 |
1.2 耕地价值的研究方法 |
1.2.1 耕地经济价值研究方法 |
1.2.2 耕地社会价值研究方法 |
1.2.3 耕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 |
1.3 土地整理对于耕地价值的影响 |
1.3.1 土地整理对于耕地经济价值的影响 |
1.3.2 土地整理对于耕地社会价值的影响 |
1.3.3 土地整理对于耕地生态价值的影响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土地整理前耕地经济价值测算 |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懑井村整理前耕地经济价值 |
3.2.2 高川村整理前耕地经济价值 |
3.2.3 竹山村整理前耕地经济价值 |
3.2.4 柿子村整理前耕地经济价值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整理后耕地经济价值测算 |
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区土地整理概况 |
4.2.1 研究区土地整理基本情况 |
4.2.2 研究区新增耕地状况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懑井村整理后耕地经济价值 |
4.3.2 高川村整理后耕地经济价值 |
4.3.3 竹山村整理后耕地经济价值 |
4.3.4 柿子村整理后耕地经济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整理前后耕地经济价值对比与分析 |
5.1 耕地经济价值提升的增产效益与增地效益分析 |
5.1.1 土地整理后经济价值提升的构成 |
5.1.2 整理后增地效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升 |
5.1.3 整理后增产效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升 |
5.2 土地整理前后经济价值空间分析 |
5.2.1 耕地总经济价值空间分析 |
5.2.2 耕地亩均经济价值空间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8)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情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县域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创新 |
1.6.2 不足 |
2 长丰县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
2.1 长丰县自然概况 |
2.1.1 区位因素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与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基础及发展态势 |
2.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2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2.2.3 面临的机遇 |
2.2.4 应对的挑战 |
2.3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2.3.2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
2.3.3 长丰县土地利用潜力 |
3 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 |
3.1 长丰县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
3.2 长丰县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
3.2.1 实施效益评价 |
3.2.2 实施存在的问题 |
3.3 长丰县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分析 |
3.3.1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
3.3.2 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战略 |
3.3.3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
3.3.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
3.3.5 土地分区与管制 |
3.3.6 土地整理模式 |
4 基于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的思考 |
4.1 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就 |
4.1.1 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 |
4.1.2 突出规划重点,合理配置用地 |
4.1.3 规划的三个转变 |
4.2 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 |
4.2.1 重落实指标,轻布局优化 |
4.2.2 城镇大跃进,乡村大消亡 |
4.2.3 土地整治投入加大,增加耕地水分多 |
4.2.4 县乡规划不衔接,县级规划对乡镇级规划失控 |
4.3 完善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 |
4.3.1 法律措施 |
4.3.2 经济措施 |
4.3.3 行政措施 |
4.3.4 社会措施 |
4.3.5 科技措施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借鉴比较分析法 |
1.3.2 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法 |
1.3.3 归纳和演绎分析法 |
1.3.4 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国土整治及其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 |
2.1 国土整治的相关概念 |
2.1.1 国土整治 |
2.1.2 国土开发 |
2.1.3 国土利用 |
2.1.4 国土治理 |
2.1.5 国土保护 |
2.2 国土整治的作用 |
2.2.1 国土整治可以新增耕地 |
2.2.2 国土整治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 |
2.2.3 国土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 |
2.2.4 国土整治促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
2.2.5 国土整治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治 |
2.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理论 |
2.3.1 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公共选择理论 |
2.3.3 府际关系论 |
2.4 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的作用 |
2.4.1 国土整治管理体制是开展国土整治的基础 |
2.4.2 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影响着国土整治项目的效益 |
2.5 国内外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的研究 |
2.5.1 国外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的发展状况 |
2.5.2 国内特别是河南省的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研究与发展 |
3 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1.1 相关管理部门职能不清与缺位 |
3.1.2 综合管理机构力量薄弱 |
3.1.3 缺少专门的法律制度支撑 |
3.1.4 投资分散,资金聚合效益差 |
3.2 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
3.2.1 部门垄断,缺少必要的协调机制 |
3.2.2 政府行为的部门利益化和企业化 |
3.2.3 管理分散,效益较低 |
3.2.4 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后续管理 |
4 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策 |
4.1 改革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的思路 |
4.2 改革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的对策 |
4.2.1 完善国土整治法律制度 |
4.2.2 成立国土整治领导小组 |
4.2.3 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新机制 |
4.2.4 改革相关资金使用办法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 |
(三) 土地开发整理的理论基础 |
三、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 |
(一) 甘肃省土地利用规划 |
(二) 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 |
(三) 甘肃省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四、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分析 |
(一)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现状 |
(二)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取得的效益 |
(三)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 |
(一) 土地整理潜力 |
(二) 土地开发潜力 |
(三) 土地复垦潜力 |
(四)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 |
六、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研究 |
(一)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内涵 |
(二)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 |
(三) 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
七、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发展方向研究 |
(一) 基于工程模式下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 |
(二)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发展方向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张孝贤承包小流域治理规划设计书(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昌宁县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 吴伟.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2]黄土高原沟道整治潜力评价及模式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D]. 何立恒. 南京大学, 2014(06)
- [3]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D]. 黄晓阳. 南京大学, 2014(08)
- [4]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5]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D]. 张宏磊.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 [6]土地整理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黔江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D]. 丁新亮. 西南大学, 2012(08)
- [7]土地整理前后耕地经济价值变化研究[D]. 殷帅. 西南大学, 2012(10)
- [8]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 樊骋.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7)
- [9]河南省国土整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D]. 吴守恒. 河南大学, 2011(08)
- [10]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D]. 杨林雅. 兰州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