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寨至水人二级公路工程特点述评

柳寨至水人二级公路工程特点述评

一、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工程特点的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莫凯[1](2013)在《炭质泥岩水理特性及其路堤工后动力变形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炭质泥岩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广泛分布。因遇水易崩解,过去在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中,都绕道或将炭质泥岩弃之不用,换土处理。为了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和节约建设成本等,在炭质泥岩地区修筑高速公路或铁路应尽可能地采用炭质泥岩作为路堤填料。因此,本文以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为依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炭质泥岩路堤湿化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针对炭质泥岩的水理特性和以炭质泥岩作为路堤填筑材料的工后动力变形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为了研究炭质泥岩的水理特性,设计了室内室外两种试验方法,从试验方案、试验设备、试验结果及其结果分析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炭质泥岩崩解过程。引入分形理论对炭质泥岩的崩解过程进行研究,并以分形维数作为判断炭质泥岩崩解完成与否的控制指标。认为在实际工程中,当炭质泥岩分形维数达到2.32.5时,其崩解趋于稳定,可将其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车辆荷载作用下炭质泥岩路堤动力变形特征对公路运营期有较大影响。以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K19+140路堤为工程背景,结合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考虑单轮组加载,建立炭质泥岩路堤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路堤在不连续半正弦波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单次加载与重复加载下路堤均表现出明显的弹塑性变形特点,变形累积;路堤主要工作区为路床顶面以下6m厚的路基层;路堤竖向位移在靠近加载区域变形较大,远离加载区域变形较小,横向位移在加载区域两侧向两边发展,且路堤坡脚处达到最大值;行车速度越大,路堤中产生的竖向变形和横向变形都会有所减少;车辆超载越严重,炭质泥岩路堤变形越显着,承受荷载的主要工作区的路堤厚度也越深;满车道布载方式下的路堤竖向变形和工作区范围均大于单车道居中布载方式。

王意明[2](2011)在《炭质页岩路堤沉降特性及填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质页岩具有风化快、强度低、遇水易崩解等不良工程特性,将其用于路堤填料,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路基病害。在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大量炭质页岩,考虑到工期、投资和绿色环保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将其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堤填筑。因此,本文在已有软岩填料路堤的研究成果上,围绕炭质页岩填料的路用性能、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填筑技术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实体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等手段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炭质页岩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压缩试验、CBR试验、直剪和常规三轴试验研究,表明崩解后只有部分炭质页岩填料能满足高速公路路堤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可用于高速公路的路堤填筑。(2)炭质页岩路堤沉降特性研究。通过对室内试验得到炭质页岩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更接近Duncan-Chang本构模型;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研究了不同压实度条件下的路堤变形规律;通过现场沉降观测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炭质页岩路堤的沉降特性,两者吻合较好,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炭质页岩路堤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研究。(3)炭质页岩路堤填筑技术的研究。根据炭质页岩的工程性质,确定了炭质页岩路堤填筑的关键技术,进而确定了先使炭质页岩完全崩解、稳定,再通过压实及泥化路堤顶面的处理措施,提出采用渐进式的摊铺方法,松铺厚度宜为3040cm,先用20t振动羊角压路机碾压两遍,再用20t振动光轮压路机碾压四遍,然后用冲击压路机对94区顶面进行冲击补压20遍的施工工艺。同时,根据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炭质页岩地基处理方法。

王智超[3](2011)在《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逐步向多丘多山的中西部地区延伸,在这些地区修筑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填切高度在10~30米的高填方路基,如何有效计算和预测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消除路堤沉降所带来的危害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粘弹性流变理论为基础,从对路基流变沉降的本构模型入手,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结合已建和在建的高填方工程实例,就高填方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导致其流变沉降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剖析,并通过对路基填土的流变性开展室内试验研究,从流变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方案的制订到流变实验的实施,形成较为完整的岩土材料室内流变规程,获得了一系列实验数据,为高填方路基沉降计算提供参考。(2)在流变实验的基础上对岩土材料流变本构模型的建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已有流变本构模型的优缺点的比较,本文最终选择了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流变本构模型,并对该类模型中普遍存在的量纲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引入名义松弛时间不仅解决了本构关系中的量纲问题,而且结合流变学中Deborah数,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岩土流变实验中时间尺度效应,并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Mittag-Leffler函数建立了压实土的三参数和四参数类Maxwell以及四参数类Kelvin-Voigt流变本构模型,采用含权值的面积判定函数以及逐点搜索的方式,实现了本构模型参数的自动辨识。(3)在建立的流变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对高填方路堤在填筑过程以及工后的沉降变形问题进行了力学模型抽象,利用弹性半空间在荷载作用应力分布的Boussineq-Flamant解析解,按照弹性-粘弹性对应原理,并采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流变本构得到了半无限粘弹性空间下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的解析近似解,进而研究了高填方路堤自身的应力分布及变形的解析近似解,最终得到了较为完整的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的简化计算公式。(4)基于粘弹性有限元方法,借助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通过采用粘弹性材料模式,利用单元生死技术,着重探讨了高填方路堤在三维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流变性状,并模拟了地形、填筑速度以及路堤边坡等因素对其流变沉降量的影响。

刘永胜[4](2009)在《广西六寨-河池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寨-河池高速公路所经路段是广西典型的山岭重丘区,文章从总体设计及路线、路基等设计要点出发,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介绍,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阳明慧,唐正辉,邓胜强[5](2009)在《广西六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地质特征及防护设计》文中提出文章以广西六寨-河池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将其沿线岩土划分为完整坚硬岩、易碎硬质岩、软弱泥质岩、第四系松散结构岩土等四个工程地质岩组,总结出不同岩组组合条件下的典型堑坡地质类型,分析了各类边坡的地质特征,并就各类边坡的变形特点及防护设计进行了探讨。

邓宇,梁炯丰,杨泽平[6](2009)在《高填路堤沉降计算方法探讨》文中提出对高填路堤的特点及其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沉降观测值确定计算参数,并最终得出高填路堤沉降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广西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的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

杨博铭,冯明珠,刘平[7](2008)在《高等级公路石质边坡爆破作业施工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水南公路第一合同段地势陡峻,高挖深填,石方爆破量大,施工作业密度高,如何组织好石方边坡爆破施工、有效控制石方边坡的成型美观和保证施工安全是本工程总体进度、总体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关键。针对该工程特点提出的石方边坡的爆破方法和边坡光面施工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施工组织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王万昌[8](2006)在《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高等级公路、铁路、水利等大量工程项目建成或正在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边坡,这些边坡质量成为影响工程项目营运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的边坡工程常常赋存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环境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合理有效地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炭质泥岩性质和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的相关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有力依据。然后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的炭质泥岩边坡为依托,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对广西炭质泥岩边坡进行调查与研究,研究出:(1)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状况;(2)广西炭质泥岩的化学和矿物成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质;(3)广西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4)影响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5)炭质泥岩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6)炭质泥岩的稳定性评价及分类;(7)根据边坡分类,具体说明了各类边坡的防治技术。最后通过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以论证前文的研究成果:(1)分别采用FLAC程序和极限平衡计算法对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K56+660~+860路段的炭质泥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其分析结果的一致性;(2)利用前文的研究成果,通过方案优化设计,找到了适合该边坡的防治措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与植被护坡技术、浆砌片石护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3)通过施工与观测,证实了其处治方案的科学性。

杨宇,赵明华,陈昌富[9](2005)在《高等级公路破碎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传统防护方法的分析,总结了传统防护方法的缺陷;根据国内外资料,总结了现有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的特点。通过边坡生态防护的现场和室内模型试验及岩面上固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进行了破碎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研究并应用于广西寨任路工程实践,介绍了该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李刚[10](2005)在《填石路堤试验研究及填石体本构模型参数进化反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中西部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填石路堤作为一种理想的路堤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密实度检测技术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要求。另外,由试验获得的填石体本构模型参数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研究一种快速、无损、准确的路堤密实度检测技术和开展基于实测数据的填石体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本文首先依据相似理论设计了填石路堤室内大尺寸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瞬态冲击法和动刚度法的主要动测参数与密实度的相关性较差,而附加质量法得到的填石体参振质量与密实度之间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故将该方法作为填石路堤密实度检测的动测方法。进一步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和分析确定了参振质量与密实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对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工程实际创造了条件;然后详细介绍了PVC管沉降仪和水管式沉降仪的观测方法,并将这两种仪器首次应用于填石路堤的沉降观测,在填石路堤试验路现场使用的效果良好;在试验路现场自行设计和实施了大型原位剪切试验并依据相关理论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填石路堤的抗剪强度参数c、φ值,为验证参数反演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结合填石路堤施工期沉降变形机理和工程特点,基于现场沉降观测资料,选取邓肯—张E—ν模型作为填石体本构模型,引入遗传算法和有限元分析理论,建立了填石体本构模型参数的进化反演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程序;最后,结合湖南常张高速公路和广西寨任路的实测沉降数据,对上述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填石路堤参数进化反演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二、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工程特点的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工程特点的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炭质泥岩水理特性及其路堤工后动力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1.1.1 炭质泥岩基本性质
        1.1.2 高速公路对路基填料的路用要求
        1.1.3 炭质泥岩用于填筑路堤的病害
        1.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岩崩解性
        1.2.2 路堤动力变形特性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炭质泥岩水理特性及其分形研究
    2.1 引言
    2.2 分形简介
        2.2.1 分形定义
        2.2.2 分形维数的测定
        2.2.3 分形的应用
    2.3 炭质泥岩水理特性
        2.3.1 崩解试验
        2.3.2 炭质泥岩崩解机理
    2.4 炭质泥岩崩解过程中的分形研究
        2.4.1 分形维数的计算
        2.4.2 分形维数计算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堤变形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车辆荷载的特性
    3.3 车辆荷载模型的简化
        3.3.1 半正弦波荷载
        3.3.2 矩形波荷载
        3.3.3 冲击荷载
        3.3.4 随机荷载
    3.4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
    3.5 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3.5.1 路基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的一般公式
        3.5.2 常用的等向强化屈服准则
    3.6 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堤动力变形分析方法
        3.6.1 模型的选择
        3.6.2 FLAC3D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炭质泥岩路堤工后动力变形数值计算分析
    4.1 概述
    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4.2.1 数值计算模型
        4.2.2 计算参数
        4.2.3 轮胎接地面积
        4.2.4 荷载模式
        4.2.5 边界条件
        4.2.6 力学阻尼
    4.3 单轮组动载作用下路堤变形特征
        4.3.1 单次加载下路堤变形特征
        4.3.2 重复加载下路堤变形特征
    4.4 不同工况对路堤变形的影响
        4.4.1 行车速度对路堤动力变形的影响
        4.4.2 行车载重对路堤动力变形的影响
        4.4.3 布载方式对路堤动力变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2)炭质页岩路堤沉降特性及填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软岩填料研究现状
        1.2.1 软岩填料路用性能研究现状
        1.2.2 路堤施工工艺研究研究现状
        1.2.3 路堤沉降规律与预测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炭质页岩填料路用性能研究
    2.1 概述
    2.2 炭质页岩的化学组成
    2.3 基本物理性质
    2.4 粒度分析
    2.5 室内承载比(CBR)试验
    2.6 压缩试验
    2.7 抗剪强度试验
        2.7.1 直剪试验
        2.7.2 三轴剪切试验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炭质页岩路堤沉降特性研究
    3.1 工程概况
    3.2 炭质页岩路堤沉降变形机理
    3.3 现场沉降观测
        3.3.1 仪器设备
        3.3.2 沉降板的基本原理
        3.3.3 沉降板布置及观测方案
        3.3.4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3.4 沉降观测结果分析
    3.5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3.5.1 炭质页岩路堤本构模型确定
        3.5.2 在ABAQUS 中实现Duncan-Chang 模型
        3.5.3 模拟计算模型
        3.5.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5.6 现场观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3.5.7 炭质页岩填料抗剪强度对路堤沉降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炭质页岩路堤沉降预测分析
    4.1 引言
    4.2 几种路堤沉降预测模型概述
        4.2.1 双曲线模型
        4.2.2 指数曲线模型
        4.2.3 泊松曲线模型
    4.3 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炭质页岩路堤填筑技术研究
    5.1 高速公路路堤压实标准与施工流程
    5.2 炭质页岩路堤填筑的关键技术
    5.3 施工工艺
        5.3.1 主要施工机械
        5.3.2 炭质页岩路堤地基处理
        5.3.3 填料摊铺方法
        5.3.4 碾压工艺
        5.3.5 施工流程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填方路堤沉降计算及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岩土材料流变本构模型在路基沉降问题中的应用现状
        1.2.3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智能辨识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
第2章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机理及力学特点
    2.1 高填方路堤沉降的流变现象
    2.2 高填方地基的流变沉降影响因素
    2.3 高填方路堤的流变沉降机理
        2.3.1 填料压实度不足对沉降的影响
        2.3.2 施工速率和方式对沉降的影响
        2.3.3 路堤填筑高度对沉降的影响
    2.4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的力学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填方路基压实土的流变实验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岩土材料流变实验的基本理论
        3.2.1 蠕变全过程曲线及力学特性分析
        3.2.2 蠕变曲线与等时曲线的关系
        3.2.3 蠕变曲线与松弛曲线的关系
        3.2.4 蠕变实验的时间尺度效应
        3.2.5 陈氏加载法及原理
    3.3 高填方路基压实土的室内流变实验研究
        3.3.1 土样采集和试样制备
        3.3.2 路基压实土的剪切实验
        3.3.3 路基压实土的固结实验
        3.3.4 路基压实土的蠕变实验
        3.3.5 路基压实土蠕变实验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土材料流变本构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岩土材料传统流变本构模型
        4.2.1 流变元件本构模型
        4.2.2 屈服面流变本构模型
        4.2.3 流变内时本构模型
        4.2.4 流变经验本构模型
    4.3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流变本构模型
        4.3.1 分数阶微积分基本定义
        4.3.2 分数阶微积分的流变元件
        4.3.3 分数阶微积分的流变元件组合模型
        4.3.4 分数阶微积分流变本构模型参数辨识
    4.4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辨识
        4.4.1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信息表征
        4.4.2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辨识的基本原理
        4.4.3 基于岩土材料本构模型数据库的辨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解析计算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高填方路堤地基土的沉降量计算
        5.2.1 弹性半空间的变形解答
        5.2.2 弹性-粘弹性对应原理
        5.2.3 路堤地基土沉降量解析解
    5.3 高填方路堤自身变形沉降计算
    5.4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简化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三维数值仿真分析
    6.1 引言
    6.2 三维粘弹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6.2.1 有限元基本方程
        6.2.2 粘弹性分析的有限元格式
    6.3 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的数值模拟
        6.3.1 ADINA 软件概况
        6.3.2 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关键问题
        6.3.3 流变沉降数值模拟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教学工作及获奖
附录D 部分编程代码及数值模拟命令流

(4)广西六寨-河池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述
2 设计要点
    2.1 总体设计
        2.1.1 路线走廊带的研究
        2.1.2 确定总体设计原则
    2.2 路线设计
        2.2.1 地质选线
        2.2.2 地形选线
        2.2.3 环境选线
        2.2.4 路线方案比选与占地、拆迁、既有设施、地形、地质的综合考虑
        2.2.5 线形设计
        2.2.6 运行速度检验
    2.3 路基设计
        2.3.1 高路堤
        2.3.2 填石路堤
        2.3.3 斜坡与陡坡路堤
        2.3.4 碳质泥岩
        2.3.5 深挖路堑
        2.3.6 路基挖方边坡设计
        2.3.7 路基排水设计
    2.4 桥、隧与路线设计的关系
        2.4.1 桥梁
        2.4.2 隧道
3 结语

(6)高填路堤沉降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填路堤特点及沉降计算法
    1.1 高填路堤的特点[1], [2]
    1.2 现有高填路堤沉降计算方法
2 利用沉降观测值预测高填路堤沉降量
    2.1 理论公式反演
    2.2 经验公式反演[4]
3 计算实例
4 结语

(7)高等级公路石质边坡爆破作业施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情况
    1.2 沿线水文地质地形情况
2 工程施工特点
3 石方边坡的爆破方法和边坡光面施工措施
    3.1 预裂爆破法
        ① 预裂爆破钻孔, 钻孔深度在3
        ② 预裂爆破施工质量控制:
    3.2 光面爆破
    3.3 梯段爆破
4 爆破安全措施
5 结语

(8)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炭质泥岩边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1.3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框图
第二章 广西炭质泥岩的分布及其工程特性
    2.1 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概况
    2.2 炭质泥岩的化学及矿物成分
    2.3 炭质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2.4 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
第三章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失稳类型及防治技术
    3.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1.1 炭质泥岩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3.1.2 雨水、热能等自然营力作用
        3.1.3 边坡形态
        3.1.4 施工工艺
    3.2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3.3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第四章 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
    4.1 寨任路K56+660~+860路段工程概况
    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2.1 地形地貌及地层构造
        4.2.2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4.2.3 水文地质条件
        4.2.4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4.3 左侧边坡稳定性分析
        4.3.1 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4,3.2 FLAC程序分析
        4.3.3 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
    4.4 加固整治方案设计
        4.4.1 方案优化选择
        4.4.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4.5 工程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10)填石路堤试验研究及填石体本构模型参数进化反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密实度检测技术现状
        1.3.1 路堤密实度检测技术现状
        1.3.2 动测法在密实度检测中的应用
    1.4 反分析方法概述
        1.4.1 反分析方法基本思想
        1.4.2 岩土工程反分析法的历史与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填石路堤密实度检测技术室内模型试验
    2.1 概述
    2.2 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
        2.2.1 相似理论概述
        2.2.2 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
        2.2.3 相似理论的三大定理
    2.3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2.4 室内模型试验概况
        2.4.1 模型路堤设计
        2.4.2 填料要求
        2.4.3 压实设备
        2.4.4 试验实施
    2.5 动测法原理及试验成果分析
        2.5.1 瞬态冲击频谱法
        2.5.2 动刚度法
        2.5.3 附加质量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填石路堤沉降观测方法及现场大剪试验
    3.1 填石路堤沉降观测及成果分析
        3.1.1 常张路慈利试验路段简介
        3.1.2 PVC管沉降仪
        3.1.3 水管式沉降仪
        3.1.4 沉降规律分析
    3.2 现场大型剪切试验
        3.2.1 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3.2.2 计算与分析原理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填石路堤参数进化反演基本原理
    4.1 概述
    4.2 填石路堤本构模型
        4.2.1 非线性弹性模型
        4.2.2 弹塑性模型
    4.3 非线性分析方法
        4.3.1 非线性问题简介
        4.3.2 初应力法
    4.4 参数反分析方法
        4.4.1 反分析方法简介
        4.4.2 正反分析法
    4.5 参数反演中的遗传算法
        4.5.1 遗传算法的特点
        4.5.2 遗传算法参数选择
        4.5.3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4.6 参数进化反演过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例
    5.1 工程实例之一
    5.2 工程实例之二
        5.2.1 工程概况
        5.2.2 沉降观测成果
        5.2.3 施工期沉降进化反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工程特点的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炭质泥岩水理特性及其路堤工后动力变形特征研究[D]. 莫凯.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2]炭质页岩路堤沉降特性及填筑技术研究[D]. 王意明.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5)
  • [3]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 王智超. 湘潭大学, 2011(03)
  • [4]广西六寨-河池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案[J]. 刘永胜. 西部交通科技, 2009(09)
  • [5]广西六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地质特征及防护设计[J]. 阳明慧,唐正辉,邓胜强. 西部交通科技, 2009(09)
  • [6]高填路堤沉降计算方法探讨[J]. 邓宇,梁炯丰,杨泽平. 路基工程, 2009(01)
  • [7]高等级公路石质边坡爆破作业施工控制[J]. 杨博铭,冯明珠,刘平. 公路工程, 2008(04)
  • [8]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D]. 王万昌. 广西大学, 2006(05)
  • [9]高等级公路破碎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A]. 杨宇,赵明华,陈昌富.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 2005
  • [10]填石路堤试验研究及填石体本构模型参数进化反演分析[D]. 李刚. 湖南大学, 2005(07)

标签:;  ;  ;  ;  

柳寨至水人二级公路工程特点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