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见证“互联网式的民主”(论文文献综述)
白玉耀[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及路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
陈京[2](2021)在《地方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提升履职实效研究 ——以内蒙古H市“人大代表之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肩负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但在现实中,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搭建起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履职平台,充分加以利用、维护、优化、升级,对于激励代表履职、发挥代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人大代表之家”是我国各级人大搭建的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之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H市“人大代表之家”为例,分析“人大代表之家”这一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具有着加强代表学习交流、整合代表专业资源、密切代表和群众的联系、强化人大监督职能的作用。在总结现阶段H市“人大代表之家”实践成果与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实际,指出“人大代表之家”运行中还存在着缺乏法制保障、代表履职水平存在差异、专业特色发挥不够充分、网络平台建设还需加强等问题,对H市“人大代表之家”提出了要密切“家”与日常工作联系、确保人大代表履职保障、健全人大代表激励机制、推进整体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建议,为相应地方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解彦刚[3](2020)在《符号学视角下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抖音平台上的西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形象概念由美国学者凯文·林奇提出并引入国内。城市形象是对城市整体的综合反映,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无形资产,也在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如何高质量持久性的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也日益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重大研究课题。城市形象的传播离不开媒介载体,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到新兴互联网媒体,城市形象的传播随着媒介载体的演变发生着相应改变。其中,短视频的强势崛起为城市形象的影像化、平民化传播提供了契机,让城市形象传播开始渗入至草根阶层。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西安的城市传播为例,运用罗兰·巴特的符号意指理论,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抖音平台上关于西安城市形象的热门短视频及网民评论深入剖析,指出短视频阶段城市形象传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此提出优化策略。首先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符号表征,通过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西安城市传播为例,对西安城市影像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并具体编码,来探究短视频呈现城市影像的外延符号意义。其次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内涵意义,通过分析符号第一层级的外延信息,发现意义的生产并未停止,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产生了意义的丰富化。再者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意义互动,通过对短视频传播西安城市形象的受众评论分析,来验证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最后总结上述分析,得出城市形象短视频阶段传播的启示与警示,并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三个方面对短视频如何最大限度传播城市形象意义提出优化策略。
刘明皞[4](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认为民粹主义思潮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思潮,广义上看,民粹主义思潮包含着极端的平民思想,将抽象的“人民”意见作为政治制度与政治运动的唯一合法性来源,推崇普通人表决式的直接民主方式,刻意贬低或反对精英阶层在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是主张绝对公平化的一种政治策略。狭义上看,民粹主义思潮因其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左翼和右翼的偏离特性,反映出了不同的特点,严重的拜民性、非理性、无序性是其核心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过民粹思潮主义的破坏性,认为旧时的民粹主义思潮没能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而现时的民粹主义思潮对国内外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会产生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并与国际框架下普遍认同的合作共赢理念相抵触。当前,“全媒体”时代条件下,民粹主义思潮借助自媒体,利用“平民议题”被广泛传播,迫切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和正确应对。客观来看,民粹主义思潮常常能够聚焦底层群体,重视从平民的视角去发现和解析问题,对于收集民意、关注基层、为诉求无门的群体提供发声机会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性作用。但更多时候,民粹主义思潮往往更热衷于制造对立、诉诸非理性暴力、渲染片段事实等,导致族群分裂,引发社会冲突。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下,它可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无论怎样,民粹主义思潮总会宛如物理学界中的“暗物质”般,附着于“平民群体”,关切于“底层”、“民众”,假托于“公平”、“正义”,而长期的存在并经常性爆发和流行。其有别于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又极易与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等思潮相结合,始终是一股不确定性力量。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相关论述,结合民粹主义思潮的当代表现,借鉴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分析民粹主义思潮产生发展的社会“土壤”、应对之策和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原因。以期为理性认识和治理民粹主义思潮提供某种借鉴。文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另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二章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展示了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代表人物及相关组织的思想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了声势浩大的民粹主义思潮。二是充分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19世纪20年代以后产生的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理论,系统把握了马克思对民粹主义代表性人物评述的观点实质,分析以发展性观点对待俄国村社问题,跨越“卡夫丁峡谷”等论据,探究其异化思想、流氓无产阶级思想对民粹主义思潮的观照与回应;全面梳理了恩格斯对待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态度呈现三阶段变化的逻辑关系;客观呈现了列宁对俄国民粹派商品经济领域“乌托邦”观点的批判和对俄国民粹主义者“主观社会主义”观点的批判,探寻民粹主义思潮的内在本质。第三章尝试通过递进的方式展开研究。首先,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系统探究了国内早期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评判,从革命语境出发,于李大钊“两阶段认知”、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瞿秋白驳斥俄国民粹主义论断及毛泽东与俄国民粹主义者的“三个不同”理论中展示国内马克思主义先驱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批判性立场。其次,辩证分析了治理语境下民粹主义思潮的现代嬗变,通过对民粹主义思潮历史含蕴争鸣的探究,进而展现了治理语境下,国内学界对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多方融合比较、政治动员特点研究与对核心内涵现代呈现的理性认知。第四章从现实出发,于政治、经济、文化、政治、心理五个方面分析中国民粹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相关学说观点作为理论支撑,充分思考民粹主义思潮在国内、外社会现象中所表现出的异同,科学把握民粹主义思潮产生的多方原因及原因背后的规律。第五章则基于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理论思考,重点聚焦了现时民粹主义思潮的危害,从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的二重领域还原了现时民粹主义思潮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三方面破坏性结果。同时,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态度客观辨析了民粹主义思潮对不同领域、于不同地域所带去的危害。第六章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五个方面,阐释了预防和应对民粹主义思潮的中国经验。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下新思想、新成果的展示,将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应用于对民粹主义思潮的预防和应对过程,向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结语部分,总结了当下民粹主义思潮的新形态、新动向,系统指出马克思主义学科对该问题分析的科学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经验对预防和应对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价值,为未来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入,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尹秀娟[5](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李香玉[6](2019)在《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文化和网络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以往仅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社会现象进而转向网络社会,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网络社会中技术的发展,传播特性的影响和规范的缺乏导致不良网络现象发生,原本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羞辱现象和羞辱问题被网络过分扩大。网络羞辱文化一词基于羞辱文化在网络上传播所提出,需要从文化和羞辱两个概念入手寻找羞辱文化的内涵,并对网络羞辱文化进行说明。网络羞辱文化具有不同于现实羞辱和其他网络文化的特征,对网络环境、现实社会、个人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网络羞辱文化的产生发展存在现实社会、网络社会、人性角度三个层面的伦理根源,具有价值冲突、利益冲突、角色冲突之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网络羞辱事件治理的伦理策略,需要从明确伦理原则、完善伦理规范、加强伦理教育、净化伦理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这有利于充实学理层面对网络羞辱及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的研究,同时也为治理网络环境提供现实借鉴。该论文有图0幅,表0个,参考文献127篇。
章玢玥[7](2019)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参与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网络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关系到未来国家社会建设。研究大学生网络参与问题能够为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意识、规范其参与行为并改善网络参与环境提供良好的借鉴,对于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网络参与意识、参与途径、参与领域、参与能力等各方面的现状。在具体方法上,结合描述性分析、单因素ANOVA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与阐释。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上网络参与意识较强,但同时存在维度上的差异。学校公共生活是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主要领域。微博、贴吧和论坛是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参与互动的平台。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具有一定的理性意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网络参与能力,但有待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参与整体环境的满意度不太高。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和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论文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价值引导,如坚持巩固“两课”教育,利用热点进行政治教育指导,从教师的角度找到切入点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改善学校学校课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等。其次加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参与意识;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如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个人认知能力,完善促使大学生健全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体系,大学生群体应建立网络参与自我管理意识。同时拓宽网络参与领域,改善网络参与环境;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作用,如高校可以联动家长群体加强对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关注,家长群体也应自主进行一定的继续教育。
赵勇[8](2019)在《基于品牌社区的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的中国,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品牌定位时缺乏整体发展的思维,城市之间辨识度很低,缺乏城市的自主品牌。科学的城市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文化的价值是城市定位不可缺少的,缺少特色是对城市文化定位的扼杀。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区域,对于小城镇来说地区也存在。城镇是相对较小的区域,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方面和城市相比,很多方面都是较为薄弱的,在品牌定位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大。品牌现在已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保证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品牌管理向着一种个性化的趋势蔓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对大众的普及,品牌社区的发展也同样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之前信息的分配方式以及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从而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的方式和环境。本论文从品牌社区的概念、特色小镇的概念、品牌社区和特色小镇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驿前镇的发展背景、区位分析、规划范围三个方面研究,对驿前镇的环境因素分析对其进行解释;根据驿前镇的环境因素分析,研究品牌社区的构建管理,从全域统筹的保护利用思路、全域统筹的环境营造策略的发展展开论述;以制造业、环境资源、旅游业作为品牌因素对驿前镇的进行打造;同时结合品牌社区的特征,以品牌社区的视角来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打造一个多品牌元素的驿前镇,同时为驿前镇特色小镇构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探索驿前镇未来建设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本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和借鉴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实践与论证分析法进行研究。
承上[9](2018)在《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的突飞猛进,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成为当今社会最具经济活力的领域。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促成“GAFAM”即Google(谷歌)、Apple(苹果)、Facebook(脸书)、Amazon(亚马逊)、Microsoft(微软)以及“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企业脱颖而出。近年来,合并和收购的浪潮充斥着整个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企业之间“合纵连横”更成为一种常态。在互联网技术创新、社会应用以及产业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因合并与收购所产生的限制竞争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从市场结构角度来看,互联网行业的垄断结构已经显现。大企业纷纷开展平台化、多元化经营,主导与推动着企业的合并与收购。其次,从互联网企业达成垄断协议的角度来看,企业通过合并与收购后形成的寡头垄断结构,为其相互之间利用算法共谋,达成明示协议或者默契协同提供了实施与监督的便利,互联网企业得以通过更为隐蔽的方式实施限制竞争行为。再次,从互联网企业实施的市场滥用行为角度来看,经由合并与收购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寡头平台采取搭售、拒绝交易和歧视性排序等行为的频率显着提升。面对互联网行业的经营者集中现实,即便消费者受到产品与服务质量下降、选择减少、创新放缓等损害的情况显而易见,也可能因为价格理论适用困难、市场边界模糊、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市场力量难以度量等原因,在技术层面阻碍了反垄断法对于相关案件的处理。更有甚之,在理念层面,基于对互联网优势产业地位的认知,抱着对互联网行业持续创新的期待,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垄断地位“随时”会被取代,不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垄断状态过度紧张。对于互联网行业出现的垄断结构,不仅经济学学者对其赞美有加,部分法学学者也视其“本身合法”,受此影响,反垄断执法在互联网领域逡巡不前。那么,在将反垄断法适用于互联网行业时,我们究竟应以何种理念指导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进一步来说,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应当遵循何种价值目标?选取何种经济理论?采用何种分析模式?究竟如何调整与适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审查框架与审查步骤,使之能够回应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这些是亟需我们回应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殊性——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理念与审查框架的挑战与回应——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审查框架的具体内容”为线索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与总结互联网行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经营者集中特质,揭示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对于反垄断规制理论的挑战。其次,通过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理念与审查框架的发展沿革进行勾勒总结,回答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从哪里来”的问题;结合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质进一步辨析规制理念与完善审查框架,探讨“向何处去”的问题。再次,在确定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规制理念与审查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解决相关市场界定、限制竞争效果评估、抗辩机制、救济措施等审查框架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完善路径。除导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殊性。本部分简要回顾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厘清互联网行业与互联网企业等相关概念,并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厘定互联网行业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本文中的定义,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根据对互联网行业市场结构特征与互联网行业垄断行为特征的分析总结显示,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与垄断围绕着个人信息(数据)、注意力、技术和模式创新、平台战略等展开。随后,从主体、客体、手段、目的四个维度勾勒出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区别于传统行业的特殊性。本部分指出,不论是域外还是国内,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互联网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寡头垄断结构,互联网行业的合并与收购亦呈现出互联网寡头广泛介入与深度参与的特征。寡头平台主导的个人信息(数据)集中、注意力集中以及专利与技术标准集中是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区别于传统行业最为突出的特质。第二章: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规制理念与审查框架。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本部分从规制理念与审查框架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规制面临的挑战。此外,在回溯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背后的价值目标演变、经济理论发展、分析模式变迁之后,结合当下我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规制回应的初步构想。传统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发端于工业经济时代,遵循是的是静态的、结构主义的、价格主导的规制理念。而在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依托信息平台与技术创新的互联网行业面临着动态的、行为主义的、创新主导的反垄断规制理念革新。从规制理念方面,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规制,仍需坚守“保护消费者不受高价格、低产出的侵害,不受产品质量与产品多样化减损的侵害,将创新带来的利益赋予消费者”这一消费者福利目标,并且在消费者福利目标的要素权衡中赋予质量、选择、创新更多的权重。从审查框架方面,可以限制竞争效果——抗辩机制——救济措施为重点,完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在互联网行业的适用。第三章: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相关市场界定。本部分在梳理相关市场界定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以及相关地域市场界定面临的挑战,在结合互联网行业竞争与垄断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规制回应。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界定面临着价格为“0”以及双边市场的挑战,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界定面临着产品虚拟性的挑战。因此,界定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从定性方面来看,可以考虑盈利模式测试法,区分交易型与非交易型双边市场;从定量方面来看,可以通过SSNIC或者SSNDQ改进SSNIP测试法。界定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可以将产品与服务是否具备虚拟性作为判断标准,划定地域边界。此外,囿于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无法避免的各种局限,可以适当降低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精确性的要求。通过经营者集中审查重心向审查框架的后端转移,在市场界定阶段,只需初步界定参与集中的经营者业务相互重叠的范围,以此作为模糊的边界。第四章: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限制竞争效果评估。本部分对经营者集中的限制竞争效果评估一般理论进行了梳理,结合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质,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市场份额计算与市场力量推定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互联网行业横向合并、纵向合并、混合合并限制竞争效果的具体评估。在市场力量的认定方面,除了要改进市场份额计算,还应从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壁垒以及集中交易可能构成的技术创新壁垒等来考察经营者集中造成的市场力量(支配力或控制力)的提升。在具体竞争效果的考察上,除了对价格与产量予以关注之外,还应当考量拟议交易是否封锁了数据原料与关键技术,是否延缓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是否降低了产品的多样性,是否损害了消费者选择的能力与范围。第五章: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抗辩。在对买方力量抗辩、市场进入抗辩、效率抗辩、破产企业抗辩一般理论进行把握的基础上,本部分结合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质,探讨了上述抗辩理由在互联网行业的具体适用。在经营者集中审查框架当中,抗辩机制紧随效果评估,位于救济措施之前。由于互联网行业动态竞争的特殊性,抗辩机制在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规制回应中获得了更大的作用空间。一方面,抗辩理由的提出与适用促使竞争效果的评估更为全面与准确;另一方面,抗辩理由的提出与适用可以促成救济措施的设置更为合理与充分。针对互联网行业,效率抗辩与市场进入抗辩是最为突出的抗辩理由,因此需要在具体适用当中细致考察。第六章: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救济。本部分从救济措施的类型选择与实施机制方面提出完善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救济机制的进路。互联网行业市场的集中度与创新之间关系存在不确定性,结构性条件在互联网领域的效果难以确定,因此需要谨慎适用结构救济。互联网经营者集中的限制竞争效果主要表现在经营者集中阻碍了其它企业的市场进入,封锁了基础设施、网络与关键技术,延缓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降低了产品的多样性等。行为性救济可以适应创新发生的变化,开放救济成为互联网经营者集中最为匹配的救济机制。行为救济需要有效的监督,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实施中情况的变更。因此,需要辅之以救济的矫正机制,才能保障经营者集中救济的顺畅实施。
方钰莹[10](2018)在《“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 ——以SNH48女子偶像团体的粉丝为例》文中提出2005年湖南卫视热播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造就了一批平民偶像,同时随之出现的是一大批狂热追捧平民偶像的群体,这一群体被称之为“粉丝”。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粉丝群体的日益庞大成为众多学者不得不关注的话题,“粉丝”被他们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又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征鲜明的“粉丝文化”。2012年一支主打平民路线的“养成系”偶像团体SNH48在上海成立,受到了年轻群体的喜爱和追捧,其培育理念是依托互联网思维和增强参与感精神从而打造“可面对面偶像”。通过偶像公演、粉丝握手会等等活动使粉丝们积极参与偶像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站建立偶像与粉丝间的稳固关系。粉丝是偶像从平民素人走向偶像明星的主要力量,给予粉丝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和高度情感连接的造星体验。另外,SNH48被全力打造成一个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励志的偶像团体,给粉丝群体树立良好的榜样,获得粉丝们的高度认同。本文以粉丝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养成系”偶像组合SNH48及其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聚焦该粉丝群体的行为活动,研究和分析粉丝对“养成系”偶像的影响。首先,在文中的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文献和学术着作进行梳理和整合。接着,笔者从“养成系”偶像入手,介绍了“养成”的起源和发展,并对SNH48偶像组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笔者细化梳理SNH48偶像组合的粉丝生成特征,SNH48偶像的网络迷群及在互联网视域下粉丝群体的行为活动,分析SNH48粉丝的身份认同建构。最后笔者探讨了以粉丝文化为主体所衍生出的粉丝经济,粉丝对偶像的认同不仅仅停留于偶像的外表,更多的是对偶像的情感认同,而购买一些与偶像相关的周边产品成为粉丝满足情感需求的一部分,“养成系”偶像积攒的大量粉丝除了是偶像的创造者之外,还是偶像的消费者。
二、2003:见证“互联网式的民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见证“互联网式的民主”(论文提纲范文)
(2)地方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提升履职实效研究 ——以内蒙古H市“人大代表之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代表履职现状研究 |
2.代表履职监督研究 |
3.代表履职保障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人大代表 |
2.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
(二)理论基础 |
1.代议制民主理论 |
2.实质性民主理论 |
三、H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及提升履职实效现状 |
(一)H市人大代表工作基本情况 |
1.H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基本情况 |
2.H市人大代表基本情况 |
(二)H市“人大代表之家”发展历程 |
1.建立健全完善阶段 |
2.提档升级优化阶段 |
(三)H市“人大代表之家”提升履职实效现状 |
1.加强代表学习交流 |
2.整合代表专业资源 |
3.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 |
4.强化人大监督职能 |
四、H市“人大代表之家”在提升履职实效方面存在问题 |
(一)缺乏法制保障 |
1.法律保障不健全 |
2.各地“代表之家”实践难统一 |
(二)代表履职水平存在差异 |
1.思想认识方面 |
2.履职能力方面 |
3.履职保障方面 |
(三)专业特色发挥不够充分 |
(四)网络平台建设还需加强 |
1.市本级层面 |
2.全市各旗县区层面 |
五、H市“人大代表之家”提升履职实效的优化建议 |
(一)密切“家”与日常工作联系 |
1.加强培训交流 |
2.科学开展工作 |
(二)确保人大代表履职保障 |
1.争取党委支持 |
2.加强组织领导 |
3.强化协同配合 |
(三)健全人大代表激励机制 |
1.健全奖励机制 |
2.健全监督和退出机制 |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 |
1.人大门户网站建设 |
2.代表履职网络平台系统建设 |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符号学视角下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抖音平台上的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市形象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符号学与城市形象的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梳理 |
1.3.1 城市形象的概念梳理 |
1.3.2 城市形象传播的概念梳理 |
1.3.3 短视频的概念梳理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支撑 |
2.1.1 符号学理论研究 |
2.1.2 传播学视域下的符号学理论研究 |
2.1.3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念 |
2.2 研究问题 |
2.3 样本选择 |
2.3.1 样本来源 |
2.3.2 样本对象选取 |
2.4 编码方案 |
2.5 信度检验 |
第3章 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外延意义 |
3.1 西安短视频的内容分析 |
3.1.1 短视频基本信息分析 |
3.1.2 符号意指系统下的短视频内容分析 |
3.2 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符号表征 |
3.2.1 城市符号的互动性呈现 |
3.2.2 强化城市细节 |
3.2.3 多元内容呈现立体城市 |
第4章 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内涵意义 |
4.1 城市形象传播的话语权让渡 |
4.1.1 个体话语权的回归 |
4.1.2 个体的参与式表达 |
4.1.3 城市形象传播的话语权让渡 |
4.2 城市形象传播的低语境叙事 |
4.2.1 情景化的叙事结构 |
4.2.2 日常生活的情感共聚 |
4.2.3 低语境的符号交流互动 |
4.3 城市形象传播的动态重构 |
4.3.1 短视频影像的动态呈现 |
4.3.2 传播主体的多元融合 |
第5章 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意义互动 |
5.1 网民评论的文本分析 |
5.1.1 网民评论的情感倾向 |
5.1.2 网民的讨论重点 |
5.2 网民对西安城市形象的态度表达 |
5.2.1 网民对西安城市形象的认同与补充 |
5.2.2 网民对西安城市形象的解构与对抗 |
第6章 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优化策略 |
6.1 西安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启示与警示 |
6.1.1 西安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启示 |
6.1.2 西安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的警示 |
6.2 借助短视频弘扬城市形象 |
6.2.1 挖掘城市符号 |
6.2.2 讲好城市故事 |
6.3 基于短视频塑造城市新名片 |
6.3.1 突出特色,强化地方符号 |
6.3.2 找准位置,实现城市神话 |
6.4 依托短视频打造亲和式城市形象 |
6.4.1 倾听助推情感互动 |
6.4.2 协商促进交流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民粹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研究的视域 |
第一节 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
一、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 |
二、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对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分析 |
一、马克思对于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深层揭示 |
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对民粹主义思潮的理论观照 |
三、马克思关于流氓无产阶级思想对民粹主义思潮的直接回应 |
第三节 恩格斯对民粹主义思潮的多维论析 |
一、恩格斯在俄国村社问题上与民粹主义思潮的论战 |
二、恩格斯在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上对民粹主义思潮的客观评析 |
第四节 列宁对民粹主义思潮的观点批判 |
一、列宁对民粹派商品经济领域“乌托邦”观点的批判 |
二、列宁对民粹主义者“主观社会主义”观点的批判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民粹主义思潮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革命语境下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多重审视 |
一、李大钊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认知发展 |
二、陈独秀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客观辨析 |
三、瞿秋白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拓展理解 |
四、毛泽东对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理性批判 |
第二节 治理语境下国内民粹主义思潮的现代嬗变 |
一、对民粹主义思潮历史含蕴的持续争鸣 |
二、对民粹主义思潮多方融合的比较分析 |
三、民粹主义思潮政治动员的现实登场 |
四、民粹主义思潮核心内涵的现代呈现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内民粹主义思潮的成因辨析 |
第一节 经济方面成因 |
一、民粹主义思潮经济根源的理论分析 |
二、民粹主义思潮经济诱因的现实考察 |
第二节 政治方面成因 |
一、民粹主义思潮政治促动的理论逻辑 |
二、民粹主义思潮政治诱发的现实审视 |
第三节 文化方面成因 |
一、民粹主义思潮文化观念的隐性影响 |
二、民粹主义思潮文化坠距的显性必然 |
第四节 社会方面成因 |
一、民粹主义思潮需求引致的一般规定 |
二、民粹主义思潮民生“维艰”的现实激发 |
第五节 心理方面成因 |
一、民粹主义思潮心理诱因的普适特性 |
二、民粹主义思潮心理应激的特定反映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现时民粹主义思潮的危害 |
第一节 社会安定受到冲击 |
一、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
二、影响政治民主建设 |
三、文化活动发生嬗变 |
第二节 虚拟空间充斥群体极化思想 |
一、为“多数人暴政”营造舆论氛围 |
二、对个人隐私进行侵犯 |
三、用娱乐化思维解构人民信仰 |
第三节 普通民众的意识被扭曲 |
一、民粹主义思潮信息碎片化特点使普通民众成为信谣传谣主力军 |
二、民粹主义思潮的话语对抗性特点促使民众夸大社会矛盾 |
三、民粹主义思潮的信息排他性特点促使民众滥用“网络暴力”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民粹主义思潮的预防和应对 |
第一节 发展经济是克服民粹主义思潮问题的根本途径 |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二、坚守基本制度的同时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三、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全球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实现民主是克服民粹主义思潮问题的重要保证 |
一、将群众路线落实至社会治理活动中 |
二、营造公正廉洁的政党形象 |
三、把群团组织工作作为党的政治工作的延伸 |
第三节 文化认同是克服民粹主义思潮问题的有效方式 |
一、巩固意识形态成果于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二、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
三、以文化教育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 |
第四节 社会建设是克服民粹主义思潮问题的关键保障 |
一、通过提升民生福利实现社会繁荣 |
二、以民主政治推进社会公平 |
三、管控网络空间的潜在风险 |
第五节 心理健全是克服民粹主义思潮问题的科学前提 |
一、发挥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心理疏导作用 |
二、用中国梦思想增强人民幸福感 |
三、以健康中国理念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
二、主体的客体化 |
三、客体的主体化 |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
一、交互与共享 |
二、离散与认同 |
三、适应与超越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网络羞辱文化概念的伦理解读 |
2.1 网络羞辱文化内涵解析 |
2.2 网络羞辱文化类型探索 |
2.3 网络羞辱文化特征思考 |
2.4 网络羞辱文化危害探索 |
3 网络羞辱文化根源的伦理省思 |
3.1 现实社会中的伦理根源 |
3.2 网络社会中的伦理根源 |
3.3 人性角度中的伦理根源 |
4 典型案例的伦理剖析 |
4.1 价值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
4.2 利益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
4.3 角色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
5 网络羞辱文化应对的伦理策略 |
5.1 明确伦理原则 |
5.2 完善伦理规范 |
5.3 加强伦理教育 |
5.4 净化伦理环境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参与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基于网络发展背景下的现实环境 |
(二)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
(三)基于国家政策对于网络参与的促进和规范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媒体 |
(二)公民参与 |
(三)网络参与 |
四、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内涵与价值 |
一、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内涵分析 |
(一)参与主体 |
(二)参与客体 |
二、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特点 |
(一)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
(二)大学生网络参与的途径具有多样性 |
(三)大学生网络参与具有现实与虚拟的综合性 |
三、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价值 |
(一)互联网为大学生网络参与和利益表达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
(二)互联网式参与提高了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
(三)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推动了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大学生网络参与意识总体水平较高 |
(二)大学生的网络参与途径多样化 |
(三)学校公共生活是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主要领域 |
(四)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具有一定的理性意识 |
(五)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网络参与能力 |
(六)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参与整体环境的满意度不太高 |
(七)总体情况分析 |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参与主体问题——大学生群体的问题 |
(二)参与客体问题——网络参与环境问题 |
第四章 研究建议 |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价值引导 |
(一)坚持巩固“两课”教育,利用热点进行政治教育指导 |
(二)从教师的角度找到切入点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 |
(三)改善学校学校课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 |
二、激发大学生网络参与意识 |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 |
(一)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个人认知能力 |
(二)完善促使大学生健全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体系 |
(三)大学生群体应建立网络参与自我管理意识 |
四、拓宽大学生网络参与渠道 |
五、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 |
(一)高校应联动家长群体加强对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关注 |
(二)家长群体应自主进行一定的继续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品牌社区的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品牌社区的研究动态 |
1.2.2 特色小镇的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范围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品牌社区的特色小镇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品牌社区的相关概念 |
2.1.2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 |
2.2 特色小镇和品牌社区的内在联系 |
2.2.1 品牌社区的结构与特征 |
2.2.2 特色小镇的核心要素 |
2.2.3 特色小镇与品牌社区的内在联系 |
2.3 基于品牌社区的特色小镇的环境因素分析 |
2.3.1 环境因素构成框架分析 |
2.3.2 环境因素发展分析 |
2.3.3 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3章 驿前镇的现状分析及问题解析 |
3.1 驿前镇的背景分析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驿前镇的形态演变 |
3.1.3 驿前镇的历史沿革 |
3.2 驿前镇的区位分析 |
3.3 驿前镇的规划范围 |
3.3.1 驿前古镇 |
3.3.2 姚西村 |
3.3.3 高虎脑 |
3.4 驿前镇的环境因素分析 |
3.4.1 产业品牌因素分析 |
3.4.2 文化品牌因素分析 |
3.4.3 资源品牌因素分析 |
3.4.4 服务品牌因素分析 |
3.5 总结 |
第4章 基于品牌社区下驿前镇的环境构建策略 |
4.1 全域统筹的保护策略 |
4.1.1 历史文化融合 |
4.1.2 适应现代生活 |
4.1.3 适应村镇发展 |
4.2 全域统筹的传承策略 |
4.2.1 乡土文化艺术传承 |
4.2.2 古建筑的传承发展 |
4.3 全域统筹的环境营造策略 |
4.3.1 各片区环境资源定位 |
4.3.2 各片区环境营造模式 |
4.4 全域统筹的景观环境整治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品牌社区下驿前镇的环境设计研究 |
5.1 以“莲”产业为品牌元素打造—姚西村 |
5.1.1 基本概况 |
5.1.2 优势资源 |
5.1.2.1 莲花观光生态旅游业 |
5.1.2.2 莲花旅游文化活动 |
5.1.2.3 白莲的生产与加工 |
5.1.3 产业环境 |
5.1.3.1 强化网络信息 |
5.1.3.2 莲文化展览馆 |
5.1.3.3 兴办加工业 |
5.2 以“古镇”资源作为品牌因素打造—驿前古镇 |
5.2.1 基本概括 |
5.2.2 优势资源 |
5.2.2.1 以赖氏为主导的明清古建筑群 |
5.2.2.2 古镇精美的雕刻艺术 |
5.2.2.3 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
5.2.3 古镇环境改善策略 |
5.2.3.1 古镇保护策略 |
5.2.3.2 古镇发展策略 |
5.3 以红色文化作为品牌因素打造—高虎脑 |
5.3.1 基本概括 |
5.3.2 优势资源 |
5.3.2.1 传统文化 |
5.3.2.2 传统民居 |
5.3.2.3 生态景观 |
5.3.2.4 红色资源 |
5.3.3 环境发展策略 |
5.3.3.1 旅游线路规划 |
5.3.3.2 环境发展策略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获奖情况 |
(9)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殊性 |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发展与竞争的特殊性 |
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
二、互联网行业竞争的特殊性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垄断的特殊性 |
一、互联网行业市场结构的特质 |
二、互联网行业垄断行为的特质 |
第三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多维特性 |
一、主体的特殊性 |
二、客体的特殊性 |
三、方式的特殊性 |
四、目的的特殊性 |
第二章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规制理念与审查框架 |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规制理念 |
一、经营者集中规制的理念沿革 |
二、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规制理念的挑战 |
三、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规制理念的确定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框架 |
一、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基本框架 |
二、互联网经营者集中规制审查框架的挑战 |
三、互联网经营者集中规制审查框架的确定 |
第三章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一节 相关市场界定的一般思路 |
一、相关市场定义及界定目的 |
二、界定相关市场的主要方法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面临的挑战 |
一、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界定的挑战 |
二、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界定的挑战 |
第三节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的应对 |
一、互联网行业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 |
二、互联网行业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 |
三、淡化相关市场界定的尝试 |
第四章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限制竞争效果评估 |
第一节 限制竞争效果评估的一般规定 |
一、市场份额、集中度与市场力量推定 |
二、横向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
三、纵向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
四、混合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市场力量的推定 |
一、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市场份额计算的调整 |
二、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市场力量推定的改进 |
第三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限制竞争效果的具体考量 |
一、互联网企业横向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
二、互联网企业纵向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
三、互联网企业混合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
第五章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抗辩 |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抗辩的一般理论 |
一、买方力量抗辩 |
二、市场进入抗辩 |
三、效率抗辩 |
四、破产企业抗辩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抗辩理由的适用 |
一、买方力量抗辩的适用 |
二、市场进入抗辩的适用 |
三、效率抗辩的适用 |
四、破产企业抗辩的适用 |
第六章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救济措施 |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一般理论 |
一、经营者集中救济的概念 |
二、救济措施的类型划分 |
三、救济措施的适用比较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选择 |
一、结构性救济的适用 |
二、行为性救济的适用 |
第三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实施 |
一、救济遵循的原则 |
二、救济措施实施的监督 |
三、救济措施的变更与解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 ——以SNH48女子偶像团体的粉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粉丝文化研究现状 |
1.3.2 SNH48的前世今生 |
1.3.3 SNH48女子偶像团体的研究现状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粉丝(迷) |
1.4.2 粉丝文化 |
1.4.3 “养成系”偶像 |
第2章 “养成系”偶像组合基本概述 |
2.1 “养成”的起源 |
2.2 “养成系”偶像的发展历程 |
2.3 SNH48女子偶像组合的“养成” |
2.3.1 SNH48组合的培养理念 |
2.3.2 SNH48组合的培养模式—独立门户 |
2.3.3 近粉丝化的全开放式生产过程 |
第3章“技术赋权时代”下“养成”偶像的粉丝生成特征 |
3.1 SNH48:被粉丝选出的偶像 |
3.2 走向“参与式”文化的粉丝群体 |
3.2.1 热衷于“闲聊”的粉丝 |
3.2.2 着迷于文本创造的粉丝 |
3.3 SNH48偶像组合的吸粉模式:“可面对面偶像” |
3.3.1 低消费的面对面剧场公演 |
3.3.2 SNH48定期握手会 |
第4章 “养成系”偶像SNH48的互联网式粉丝生态圈 |
4.1 SNH48的网络迷群 |
4.2 SNH48偶像与粉丝互动方式: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机制 |
4.2.1 SNH48偶像的微博建设 |
4.2.2 规范性内部交流:百度贴吧 |
4.2.3 自制APP:“口袋48” |
4.2.4 SNH48偶像与粉丝的线下互动 |
4.3 SNH48粉丝圈的社交语言体系 |
第5章 “养成系”偶像粉丝的身份认同建构 |
5.1 SNH48粉丝的个体身份建构 |
5.1.1 粉丝的自我意象与他者评价 |
5.1.2 粉丝理想自我的情感投射 |
5.1.3 作为“过渡性客体”的偶像与粉丝的身份建构 |
5.2 SNH48粉丝的群体身份建构 |
5.2.1 内部认同:交流与分享中达共识 |
5.2.2 外在认同:质疑与抵抗中共成长 |
5.3 SNH48粉丝身份认同的演绎 |
5.3.1 经济王国:粉丝认同的回馈 |
5.3.2 符号与情感:粉丝群体消费 |
第6章 结论及研究评价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评价 |
6.2.1 不足之处 |
6.2.2 未来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2003:见证“互联网式的民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及路径探索[D]. 白玉耀.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地方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提升履职实效研究 ——以内蒙古H市“人大代表之家”为例[D]. 陈京.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符号学视角下短视频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抖音平台上的西安为例[D]. 解彦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4]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刘明皞. 湖北大学, 2020(02)
- [5]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D]. 李香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7]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参与现状调查研究[D]. 章玢玥.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基于品牌社区的特色小镇环境设计研究[D]. 赵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研究[D]. 承上.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10]“养成系”偶像的粉丝文化研究 ——以SNH48女子偶像团体的粉丝为例[D]. 方钰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