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雅图世贸会议惨败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吴绮敏[1](2021)在《荆棘载途,多哈回合谈判一晃20年》文中研究指明12月2日,世界贸易组织宣布“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谈判圆满结束,67个谈判参与方的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90%,倡议向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开放。看到这个历时4年即完成的世贸组织谈判,笔者不得不惊叹其“神速”,并油然想起自己曾在一线报道的多哈回合谈判——一晃20年
戴天晨[2](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提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江培[3](2019)在《府会关系视野下美国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贸易政策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核心内容之一。2017年3月,上台一个月的特朗普政府发布了第一份充满“美国利益至上”色彩的贸易政策议程。从历史上看,美国的贸易政策一直受到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支配,并且有两种倾向。关于贸易权和贸易政策的演变,人们不禁要问:国会与贸易保护主义、总统和贸易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对于美国贸易政策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国际体系层次,国内社会层次,国家体系层次。本研究选择以国家为中心,以弥合国际与国内之间、国际体系与国内社会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美国贸易政策问题上,构建出涵盖国际、国家和社会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从三者的互动关系来说,首先,国际大环境要想对美国国内的各个社会阶层力量产生影响,都无法绕开美国的国家制度框架,因为这是联系国际国内的中间纽带。一般来说,如果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竞争中拥有优势地位,那么自由开放的贸易环境对于美国国内社会来说就是利大于弊。反之,如果美国的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优势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地位,那么美国国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诉求将更为强烈。其次,国内社会的力量要想影响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就必须通过国内的政治制度机制,通过影响贸易政策制定者和机构(譬如议员和国会)来实现利益诉求。正是基于美国选举制度,美国国内各个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能够对国会议员施加压力,使得美国贸易政策体现出他们的利益。最后,从美国的贸易政策制定来说,美国国家体制结构和权限划分,决定了只有国会和总统能够直接制定和影响美国的贸易政策,因此两者的关系和博弈最终会决定美国贸易政策究竟是倾向于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由于美国总统选举是四年一次且连任不超过两届,相对于可以终身任职的国会议员来说,美国总统对国内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压力感受乃至屈服并不明显,因而能够从更长远的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贸易政策。而在美国国际竞争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对美国更有利,因此在贸易政策问题上美国总统更倾向于贸易自由主义。相反,在自由开放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国内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相比于竞争优势群体会更激烈地向国会施加压力以寻求贸易保护,因而国会在压力之下更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总之,美国国会和总统在贸易权和贸易政策制定问题上不断进行斗争和妥协,最终决定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走向。本研究重点讨论的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府会关系如何影响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最终的走向。从历史来看,美国贸易政策的关键节点主要包括:《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1934年贸易互惠法》《1974年贸易法》和《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在府会关系上对应着“强国会弱政府”“帝王式总统”“帝王式总统”衰弱以及强势国会。这种府会格局对于美国贸易体制的确立及历史演变具有关键影响。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为美国贸易政策带来一系列挑战。在府会关系上,从1993-2008年政府与国会处于“势均力敌”状态,总统受到国会的制约,无奈之下施行多轨并行的贸易政策,在积极有为中推进自由贸易。然而,2008年之后,美国处于次贷危机及后危机时代,国内社会日益极化,在府会关系中政府处于对峙状态。在国内社会和国会的压力之下,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愈发明显,贸易理念由“自由且公平贸易”转变为强调“绝对贸易公平”。因此,从政府与国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当美国呈现出强大的总统制和弱势的国会模式时,美国的贸易政策通常战略性地响应国际体系的结构,促进贸易自由主义;当美国处于弱势总统和强大议会的体制结构时,美国对国际体系的变化反应迟钝,而对国内社会贸易保护的诉求更为敏感,从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郭璇[4](2018)在《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话语建构与国际认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战争、贫困、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核安全、网络空间安全、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不可能仅在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内产生威胁和影响,更无法仅靠单一国家加以解决,它需要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于是,对全球治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思考、讨论与创新,日益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权力体系出现了转向趋势,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在全球治理体系建构层面,开始出现从“西方主导”向“西方非西方共同治理”的转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全球治理工作,“中国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中国药方”等全新提法频繁在国内国际的重要场合发声,以期逐渐实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从被治理者、疏离者向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建设者角色的转型。中国政府特别强调,为了实现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代表,努力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的实现需要两个层面的建设,一是建构起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这就是当前频频发声的“中国方案”;二是通过中国话语在国际上的话语互动,形成国际共识,完成话语权的实现。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围绕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即“中国怎么说”和“世界怎么看”。回答“中国怎么说”,实质是审视中国如何在融入现有国际制度的过程中,积极贡献改革国际机制的方案,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新秩序基本价值观的治理理念和具体措施,创新和完善全球治理理论。鉴于中国方案的组成,一是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二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改革的实践,因此,对全球治理中国话语的分析,包括两个子问题:问题1——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整体理念话语框架是如何建构的?问题2——在塑造中国主动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国家身份的过程中,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参与实践话语框架是如何建构的?回答“世界怎么看”,实质是审视中国所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改革思路,是否在国际层面达到共识,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认知是否与中国所期望的全球治理角色和身份相统一。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认同程度,本文从媒介框架理论与社会认知互为作用的理论视角,提出两大核心假设——假设1:中国方案话语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假设2:中国方案话语在新兴经济体获得了比发达经济体更高程度的认同。对于假设的检验,通过选择分别代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媒体对中国方案报道的关注度和报道议题框架两个指标的定量、定性研究来实现。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绪论部分在分析了当前全球治理的国际权力转向背景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议题的意义所在。第一章在综述了国内外全球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本论文研究框架搭建的理论基础。首先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之一——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建构从历史梳理、概念界定、话语构成等几个维度加以厘清,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之二——国际认知从媒介话语的框架化过程和社会认知关系视角进行分析,最后将两者之间的比较关系汇聚于实现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问题上,建立起通过比较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内涵和国际认知之间的认同与差异,来检验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提升效果的理论合理性。第二章梳理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和样本选择过程,通过收集处理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阐释中国方案时的整体理念话语和参与实践话语,分析这两大主要话语框架的建构过程,从而回答中国话语的建构问题。通过对所选9个国家15家媒体的媒介话语研究,分析国际社会的认同程度问题。第三章具体进入中国方案整体理念的话语建构过程分析,结合沃达克的历史语言学、菲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和范迪克的话语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主题和词汇两大话语次序在共时性和历时性变化上的规律,作者发现传统性话语和创造性话语两套体系在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实践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这一理念延续了中国一贯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延续了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同时在新的国际格局下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包容性发展”话语、“创新”话语和“倡导者”话语等,形成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治理理念。第四章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为切口,以G20机制下的中国经济话语实践为个案,对参与实践与话语之间的互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基于“实践理论”框架和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影响因素理论,从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两个维度,构建起中国的经济实践话语框架,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中国主动参与者、倡导者和积极贡献者的国家身份。第三章和第四章共同完成对中国方案所体现的全球治理中国话语建构过程的分析。第五章是对国际社会认知情况的分析,通过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代表国家的相关媒体,对中国方案的报道关注度和框架化解读两个层面,通过14个具体指标分析检测下的量化和质化研究,对本文提出的两个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是中国方案日益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战略、成立亚投行等具体举措在改革全球治理机制问题上受到了普遍的期待,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认知鸿沟依然明显,中国方案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得到较高程度的认同,而在发达经济体国家仍然处于较为有限的认同中。经过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框架之间的比较,第六章对如何提升中国制度性话语权做出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一、我们要牢牢抓住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和国际权力体系发生转向给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提升带来的契机,承担起引领全球治理的大国使命。二、大力发挥经济外交在提升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观是对突破主权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矛盾的积极尝试。四、中国的“天下观”思想要成为制度性话语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上发挥作用。
王魏[5](2017)在《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文中研究表明自1994年第一部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在我国放映以来,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进口分账影片见证并亲身参与到中国电影从自我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参与到全球电影市场竞争的全过程。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电影生产机制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的重大历史事件、政策变迁、社会反响,及其与中国电影产业的相关性等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总结,探讨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电影观念、电影机制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谋求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回顾外国影片在中国放映的历史、进口影片的政治转向、进口分账影片的出现,以及8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第二章是关于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的二十年历程及政策演变。本章以时间为经、以政策演变为纬,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将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将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变革相结合,探究进口分账影片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且回答以下问题:发生这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是什么?其中的关键点和特征是什么?以及电影引进制度同整个社会、电影业的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什么?第三章以进口分账影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章在梳理了20年间进口分账影片国别、内容的基础上,对进口分账大片进行类型与主题归类,通过票房分析、文本分析等,分析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受欢迎的类型和主题,并探讨其中所隐含的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精神,以及在影片中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除了好莱坞影片外,本章还会对进口分账影片中的亚洲电影、欧洲电影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引进过程中的政策、文本、意识形态等影响因素。第四章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刻影响。进口分账影片是中国电影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的催化剂,培育、提高、改变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方式、观影心态、观影口味,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模式、生产观念、发行方式、营销策略,全面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当然,我们在看到进口分账影片对我国电影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囿于进口分账影片强大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进入大陆市场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的文化安全入侵,继而诱发文化隐忧和产业危机。最后是全文的总结,到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分账影片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3年当中,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恐慌、迎战、适应、调整,乃至协同联动的过程,这种“与狼共舞”的姿态,既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仅仅只是一个初始阶段,未来进口分账影片的引入数量和质量只会愈发提升,留给中国电影人的课题还远远未曾结束。
王丽[6](2014)在《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文中研究说明全球风险社会下,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地区冲突与战争、恐怖主义、大规模暴力冲突、屠杀、流行性疾病、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贫困、饥荒、自然灾害、大型交通事故等等,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挑战人类社会的抗压力。游荡在全球各个角落的风险和频繁发生的各种公共危机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风险社会下,面对重重灾难与各种突发事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面临着日趋复杂和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就越发的紧迫和重要。本文创新性地从文化这个整体性视角出发,运用多角度、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力图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产生的现状、深层原因、形成机制以及治理模式的结构进行全面阐释。本文的研究把历史例证与概念性讨论交织在一起,把研究对象和问题放在现代文化形成的长时段历程中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力图对问题进行“深描说”。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分析和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长时段的文化演化角度去分析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以及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的发展状态、内涵及特征。(2).对文化、主要是现代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全面地把握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并形成自己对现代文化的认识、观点和分析框架,从而为下一步的分析和阐释奠定基础。(3).从文化视域对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形成机制的分析和研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文化与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逻辑关联,二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之间的因果关联,三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联。其核心在于解决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如何与现代文化变迁的各种力量相一致的,即作为全球风险社会及其现代性公共危机根源的现代性风险是如何在现代文化体系内被系统地制造和大规模释放的这一关键性问题。(4).对治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治理历史的分析和阐释,重新认识和界定治理。(5).对全球风险社会下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代文化体系内形成的风险和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分析当前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本文力图在现代文化框架下对全球风险社会之公共危机治理的一种阐释性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公共危机作为文化的产物,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并对人类文化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文化构成。(2).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作为现代性风险集结演化的产物,是一种结构性暴力。(3).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这种结构性暴力的系统基质就是现代文化。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现代文化扩张的产物。(4).现代文化是一个由社会实在构成的集合。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由知识的社会化大生产、制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物质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构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系统。社会化大生产的系统产物就是包括知识、制度、物质商品以及现代性风险在内的各种社会实在。(5).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乃至更早。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一种对生命进行控制的权力技术体系,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机制。(6).现代文化不仅系统地生产出大量的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还形成了包括一般性安全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内的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在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本文力图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对现代文化和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阐释和证明:一是从观念层面分析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所蕴含的矛盾与冲突是导致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内在根源。二是从作为现代文化组织方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分析现代性风险与公共危机的形成过程。三是从社会实在本体论这一微观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实在建构过程的分析阐释现代性风险如何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系统地生产和释放。四是从现代文化之管理方式治理出发,分析治理机制与风险和公共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是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经济社会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因果关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文化视角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进行分析和阐释;二是对治理界定的创新,本文认为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现代文化用以控制风险和管理公共危机的手段,其本身也蕴含着暴力和各种矛盾;三是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关系的阐释上有所创新,在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它们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文化这个难以驾驭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跨学科、多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由于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现代文化视域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作一种阐释性分析,因此在对策方面的探讨和分析较少,这为后续研究点奠定基础的同时也预留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周意岷[7](2014)在《Web 2.0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关系》文中指出如果排列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发明,那么计算机和互联网必定位居前列。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建成和1969年阿帕网首次运行至今,互联网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便由一个处在试验阶段的小型局域网发展成将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这种发展速度在科技史上是罕见的,要知道,印刷术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传遍全球。在这数十年中,传输方式由铜线变为光纤再发展为无线接入;终端设备由笨重的主机到小型化的PC机到可移动的笔记本电脑再到小巧的智能手机;网络内容由简单的电子邮件和BBS演进到门户网站再到购物网站、社交网站等纷繁复杂的网络服务。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了。这些还只是表象,其背后是Web2.0技术对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并不坚持绝对的技术决定论,但是却承认某些关键技术的发展会改变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领域中的某些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推动整个结构发生改变,是一种连锁反应。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和考察,探究Web2.0技术影响国际关系的途径和方式;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会发生何种改变,面对各自的改变会采取何种应对方式;国际关系会因此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保持以往的风格还是呈现出完全未曾有过的面貌。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文将放弃国际关系研究中常用的国家中心主义,而是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这一视角切入,分析其在Web2.0时代的背景下,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一是因为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均有所削弱,虽然依旧重要,但不再是惟一的或主要的行为体。若仅以国家为研究对象,难以全面反映国际关系现实,所得结论抑或出现偏差。二是因为受惠于Web2.0技术,非国家行为体出现了专业化、分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即信息整合能力、电子动员能力和成员技能得到强化,数量和类型大幅增加,活动和影响力扩展到全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动参与国内事务、地区事务和全球事务的能力也走向成熟,成为国内结构、国际社会乃至国际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与主权国家一道构成了国际关系的主体。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中,非国家行为体将扮演重要角色,影响国际关系的整体走向和面貌。但就目前来看,国际关系领域对于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视程度还略显不足,特别是尚未充分认识到Web2.0技术对于非国家行为体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将集中力量分析Web2.0技术影响下,非国家行为体的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具体分析中,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从国际关系的单元和体系层面入手,并将单元层面的分析延伸到国内层面,以适应国内—国际事务界限日益模糊的现状。即构建国家内部结构、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三个分析层次,分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变化在每一个层次中影响。其中,国家内部结构是一个由多种行为体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决策多数是合作、斗争、妥协的结果。进入信息革命的新阶段,非国家行为体的全面上升势不可挡,并成为引导和推动公民社会日趋完善的重要力量。逐渐完善和加强的公民社会反过来又成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力量来源,为其改变与政府间的权力对比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非国家行为体的上升还在多个领域对于政府权威构成挑战,令政府应接不暇;在第二层次,国际社会或许将进入一个“多事之秋”,各种分歧、矛盾甚至冲突可能呈现上升态势。国家间、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间、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博弈将更加激烈,而博弈的“主战场”应该会是广阔而自由的网络空间。不过,美国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其突然崩溃,国际机制的调整虽然缓慢但并非停滞,而且其他维持和平与合作的因素——如相互依存、集体安全——依然存在;国际体系方面,排序原则基本保持不变,国际社会仍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各行为体处于洛克文化体系之中,彼此建构为竞争者。单元功能的定义和分配出现变化,国家不再是惟一的单元类型,各类非国家行为体成为新的单元。单元类型的复杂化引起了单元功能的复杂化。权力分配改变。结构性权力明显由大国向中小国家分散,由国家向非国家行为体分散,国家的权力优势在消失,非国家行为体的权力在上升,以往的权力分配格局开始松动。不过这种分散并非均等化,权力差异仍然存在。后两个因素的变化预示着国际体系结构将会走上改变的道路。综合上述三个层次的分析,本文认为,地缘科技将成为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并列的国际关系发展的驱动力;非国家行为体在Web2.0技术的推动下,其权力、地位和作用均会达到以往未曾有之高度,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之一;面对这一制衡者,国家一方面会与其在多个领域展开竞争,同时也加强与其的合作,以维持体系的稳定、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总之,国际秩序或将进入一个多中心的时代。
Jean-Pierre Lehmann,沈丹琳[8](2014)在《巴厘岛会议的推动作用:世贸组织在最后关头暂时得以维系》文中研究说明许下众多承诺的巴厘岛协议是一个开始,但领导力和改革是不可或缺的。不向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该组织充满活力的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道贺是齐啬的做法,因为在2013年12月7日印尼度假胜地巴厘岛,世贸组织历时1 1个小时成功达成了"巴厘一揽子协议"。2001年,就在"9·11"事件发生几周之后,世贸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启动了多哈回合谈判,而此轮谈判已经成为失败的同义词:既是世贸组织的失败,也是未能推动全球化全面议程取得进展的失败。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预计,第九届
姜伟[9](2010)在《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流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政策会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因此政府将实现效率和福利最大化作为贸易政策制定的目标。不管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还是最佳关税理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亦或是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其根本目标都是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其特征是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最大化、均衡、稳定偏好等数学工具、成本—收益分析模型以及通过制度外生、“经济人”、完全信息等一系列严格假定把复杂的人类经济活动抽象和概括为现有资源约束下的求极值问题,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和福利最大化。完美的形式和严谨的结构为贸易理论奠定了方法论和理论工具的基础,成为能够在黑板上自由演绎的“黑板经济学”。众多主流经济学家在新古典框架内积极探索,收获颇丰,大大丰富了人们对贸易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但是,如果仅从经济的角度、从效率的角度对贸易政策进行考察是片面的。一个国家或政府制定贸易政策虽然主要表现为追求经济福利最大化,但它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贸易政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它又是如何形成的,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等还取决于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贸易政策具有利益再分配的性质,在制定和调整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们之间的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必然会改变博弈各方利益分配的格局,从而表现出贸易政策本身的政治性质。贸易政策的制定是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的统一,因此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贸易政策是科学、客观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有效方法。二战后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轨迹经历了从自由贸易政策到战略性贸易政策再回归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政策调整。对于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更多的从纯经济的角度,或者是贸易摩擦的角度来研究美日之间所存在的问题,有关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研究很少。关于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轨迹有几个关键的问题被忽略了:在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中政府到底起了哪些作用?是独立存在的还是被利益集团最终“俘获”,成为利益集团目标实现的“传声筒”?国家的制度安排是如何为利益集团进入谈判程序提供通道,又是如何设计了相应的规则对保护主义加以限制?国际力量是如何以及怎样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产生重要作用的?因此关注并解释制定贸易政策背后的政治经济过程,才是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几十年来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适时调整演化的关键。本文从贸易政策决策的政治经济过程出发,在评价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社会分析范式,并运用这一研究范式重新解读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轨迹。这一范式既是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贯穿本论文始终的最主要的研究线索,它把美国国内的制度设计、制度结构、制度变迁、政府作用和国内政治力量的博弈结合起来,阐述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什么,以及政策冲突如何解决。这有利于更深入地探讨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政策的深层次的原因,为研究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上述理论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方法等来分析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不同时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轨迹。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美国国内政治制度的改革、国会与总统之间、利益集团之间冲突与博弈力量的变化、政府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及贸易政策经济政治绩效等问题的厘清,全面、深入、客观地理解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政策,以期对所研究的问题给出接近事实的合理解释。本文由六章内容组成。其中:第1章是绪论,包括问题提出、贸易政策的内涵以及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和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以及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章是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本章在评价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贸易政策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政治经济学来研究贸易政策的必要性,而且对与贸易政策关系密切的三大理论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并在评价美国贸易政策的三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国家——社会范式的研究视角。最后论述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制度设计。第3章论述战后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起点是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首先,分析1934年体制是美国自由贸易传统的制度基础;其次,分析美国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与约束条件;第三,分析美国政府对日本自由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与政策设计;最后指出美国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美国和日本所产生的影响。第4章论述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导致对日本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分析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转变的原因;其次,分析美国贸易政策变革的内容、国内根源、集中表现以及冷战以后变革的强化;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政策设计与经济绩效;第四,论述了日本针对美国的行动所作出的反应和对策;最后,以半导体摩擦为例,来印证第4章所提出的理论和结论。第5章论述美国改变全球战略,在“多轨”贸易体制框架下实行对日贸易政策。本章首先指出了新时期美日经贸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特征,给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调整提出了新挑战;其次,提出这段时期美国实行了内部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各方利益分配的格局;第三,分析了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由“结果导向”回归到“规则导向”的原因;第四,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美国政府对日本贸易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设计;最后,对新时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进行评价,预测了美日未来走势的政策选择,并得出美日同盟关系将进入新时期的结论。第6章是主要结论和启示。在以前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主要结论,最后概括了对中国的启示。
金炷森[10](2010)在《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 ——以东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交涉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理论、世界体制论、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以近代以来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交涉为中心,分析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以及未来东亚的作用。从近代以后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来看,19世纪是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其中心轴由英国转移到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中,亚洲、非洲、南美地区的落后国家,受到了西欧列强的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沦落为它们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西欧列强的崛起模式可以归结为19世纪的英国为中心和20世界的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在此过程中,除了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在西欧列强的世界霸权竞争中丧失了主导权。尽管如此,在世界经济秩序的变迁过程中,欧洲和东亚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相互之间发生了作用,得到了发展。东亚最终在进入21世纪的初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核心轴心的趋势并加显。日本、中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开港过程,发展方式和近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自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而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后,东亚通过经济交流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政治精英们卓越的领导能力,民族自觉,丰富的资源,广大的市场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东亚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东亚面临着国家之间差距的扩大,构建实行性的东亚共同体等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东亚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深化国家关系,创造出新的东亚价值和模式。东亚的发展需要模式创新,这种新模式应该有利于人类的共生共荣,不能再采用19~20世纪英国和美国所采用的帝国主义方式。东亚各国有效的合作关系应该建立在思想、制度和文化相互承认的基础之上,并通过有效的国际关系来加强持续的经济交流。
二、西雅图世贸会议惨败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雅图世贸会议惨败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荆棘载途,多哈回合谈判一晃20年(论文提纲范文)
谈判,以“发展”的名义 |
博弈,让步谈何容易 |
成果,历史性的一步 |
(2)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
0.1.1 问题背景 |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4.1 文献研究 |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
0.4.3 实证调研 |
0.5 研究框架 |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
1.3 本章小结 |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
2.1.1 日常性事件 |
2.1.2 周期性事件 |
2.1.3 偶发性事件 |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
3.4 本章小结 |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
4.1 案例调研对象 |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
4.2.3 对节庆的热爱 |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
4.2.5 展示的传统 |
4.2.6 分隔与融合 |
4.2.7 商人的城市 |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4.3.1 日常性事件 |
4.3.2 周期性事件 |
4.3.3 偶发性事件 |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
5.1 案例调研对象 |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5.3.1 日常性事件 |
5.3.2 周期性事件 |
5.3.3 偶发性事件 |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
6.1 案例调研对象 |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6.3.1 日常性事件 |
6.3.2 周期性事件 |
6.3.3 偶发性事件 |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6.5 本章小结 |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
7.2.1 异质拼贴 |
7.2.2 系统层叠 |
7.2.3 图符再现 |
7.2.4 意象隐喻 |
7.2.5 虚拟呈现 |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
3 )事件再现 |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学术成果 |
致谢 |
(3)府会关系视野下美国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 |
第一章 自由还是保护:府会关系与美国贸易政策 |
一、国家中心:美国贸易政策的分析起点 |
二、府会关系:美国贸易政策的分析视角 |
三、府会关系下贸易政策的制度逻辑 |
第二章 美国贸易体制的确立及历史演变 |
一、“强国会弱政府”与1930 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
二、“帝王式总统”兴起与《1934 年贸易互惠法》 |
三、“帝王式总统”衰弱与《1974 年贸易法》 |
四、“强势国会”与《1988 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 |
第三章 “势均力敌”:多轨并行的贸易政策(1993-2008) |
第一节 “新民主党人”:克林顿的积极有为与乏善可陈 |
第二节 “新共和党人”:小布什的胜利与挫折 |
第四章 “府会对峙”:金融危机下的贸易政策(2009-2018) |
第一节 在争取中妥协:奥巴马的无奈 |
第二节 逆全球化而动:特朗普的分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话语建构与国际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权力体系的转向 |
第一章 全球治理、中国话语与国际认知 |
第一节 国内外全球治理理论的发展述评 |
一、全球治理概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
二、国外全球治理模式的两大主要设想 |
三、国内全球治理研究的六大方向 |
第二节 全球治理中国话语的建构 |
一、全球治理的国际话语体系 |
二、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从“话语缺失”到提出“中国方案” |
三、全球治理中国话语的构成:整体理念话语和参与实践话语 |
第三节 媒介框架视角下的国际认知 |
一、认知论视角下媒介框架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
二、新闻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认知 |
三、新闻报道框架与国家身份认知 |
第四节 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实现:中国话语建构与国际认同 |
一、国际关系中的国际话语权争夺 |
二、制度性话语权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体现 |
三、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基本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设计 |
一、中国方案话语建构研究的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
二、中国方案国际认知研究的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整体理念话语 |
第一节 中国方案整体理念话语的基本结构 |
一、2013年习近平讲话的共时性话语分析 |
二、2013-2016年习近平讲话的历时性话语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方案整体理念话语的创造性话语体系 |
一、中国对全球治理理念的倡导,逐步凝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 |
二、在国际对话机制设立目标和国内发展的问题上,完善了“包容性发展”话语 |
三、在全球治理制度改革的问题上,提出了“创新”话语 |
四、在中国全球治理角色转型的问题上,提出了“倡导者”话语 |
小结 |
第四章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经济实践话语——以G20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例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及中国的参与实践 |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形成 |
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路径 |
第二节 中国方案的经济实践话语框架与主动参与者的国家身份 |
一、中国方案话语解释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必要性 |
二、中国方案话语表达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体系改革的强烈意愿 |
三、中国方案话语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参与能力 |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认知的共识与分化 |
第一节 中国方案在整体上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
一、中国方案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 |
二、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
第二节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对中国方案的认知存在差异 |
一、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对中国方案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话语互动 |
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对中国方案的认知鸿沟依然明显 |
第三节 发达经济体内部对中国方案认知的分化与趋同 |
一、在国家关系议题方面,冲突框架的使用差异明显:以“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为例 |
二、在改革和发展议题方面,竞争与合作框架相交织:以“亚投行”的相关报道为例 |
三、在中国角色议题方面,“中国挑战论”框架的使用较统一:以“china”/“Hangzhou”/Shanghai“作为标题主语的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例 |
第四节 新兴经济体内部对中国方案的认知较为统一 |
一、在改革和发展议题方面,合作框架的使用较统一: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相关报道为例 |
二、在中国角色议题方面,“共同体”和“挑战者”框架相交织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关于有效提升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思考 |
第一节 中国方案要将中国的需要和世界的需要相结合 |
第二节 中国方案要在经济类制度性话语权的带动下实现全面提升 |
第三节 中国方案要突破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的矛盾 |
第四节 中国的全球治理观要不断发展与不同文化之间的重合区 |
第五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可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理念话语分析样本:习近平主席2013-2016年相关讲话的时间、地点、标题、主题列表 |
附录二: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实践性话语分析样本:2013-2016年G20会议上中国领导人的发言时间、地点、标题列表 |
附录三:2013-2016年习近平讲话中其他表达全球治理理论的词汇 |
附录四: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境外媒体报道分析指标、赋值及说明 |
(5)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进口电影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早期西方电影的输入(1896-1949) |
第二节 进口影片的政治转向(1949—1978)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电影市场的有序开放(1978-1993) |
第四节 8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 |
第二章 进口分账影片的二十余年历程 |
第一节 “大片”登陆中国(1994-2000 年) |
一、《亡命天涯》开启分账模式 |
二、“大片”与市场的有限开放 |
第二节 WTO签署与进口分账影片的大举进入(2001—2011) |
一、WTO协议的签署与本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
二、WTO框架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调整 |
第三节 “中美电影协议”的签署与分账市场的拓展(2012——) |
一、“中美电影协议”与进口分账影片 |
二、“中美电影协议”带来的影响 |
第三章 进口分账影片分析 |
第一节 好莱坞分账影片分析 |
一、好莱坞分账影片的类型建构 |
二、美国精神的借船出海 |
三、好莱坞电影顺应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
第二节 非好莱坞分账大片分析 |
一、亚洲地区的地缘优势 |
二、欧洲地区的联合制作 |
第四章 进口分账影片对我国电影格局的深刻影响 |
第一节 电影观念的革新与体制机制的建立 |
一、商业体系的整体推进 |
二、叙事手法的多元创新 |
三、国际话语的适度表达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 |
一、意识形态的霸权主义 |
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壮大文化软实力 |
结语 |
附录 |
1994年-2016年进口分账影片篇目 |
进口分账影片票房前 50(截止至 2016 年) |
内地总票房排名前 100 的影片(截止至 2016 年)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现有研究的一般性分析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现有研究路径和范式 |
一、经济学路径的技术-理性范式 |
二、心理学路径和心理测量范式 |
三、社会学路径和社会放大模式 |
四、公共管理学路径及其相关范式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二、核心概念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方法和路径 |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演化 |
第一节 文化与公共危机 |
一、文化的词源解释 |
二、文化的概念阐释 |
三、文化与公共危机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前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的演化 |
一、从自然灾害的演化到极端气候事件 |
二、古代饥荒与现代饥荒 |
三、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
四、战争等集体暴力 |
第三节 近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 |
一、现代文化孕育时期的公共危机 |
二、工业革命前及早期的公共危机 |
三、二十世纪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 |
第一节 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 |
一、前奏 |
二、风险社会的提出 |
三、人口压力、地球承载力与人类的发展境遇 |
第二节 风险社会理论评述 |
一、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 |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缺陷 |
第三节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形成机制 |
一、风险 |
二、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机制:贝克的逻辑和阐释 |
三、从(不)确定性到风险 |
四、从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 |
五、从现代性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 |
第四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
一、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现代性公共危机 |
二、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
三、结构性暴力:内涵和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现代文化的分析 |
一、对现代文化的界定 |
二、现代文化的演化和结构 |
三、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现代文化 |
一、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世界观 |
二、观念的再审视 |
三、作为一种自治机制的现代文化 |
四、现代文化的治理机制 |
第三节 社会化大生产 |
一、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 |
二、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构成 |
三、社会化大生产与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社会实在体系的现代文化 |
第一节 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
一、制度性事实的构成: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结构 |
二、社会制度和等级结构的形成:制度性事实的叠加 |
三、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
第二节 现代文化的本体论分析 |
一、一切制度性事实都包含权力 |
二、制度性权力 |
三、现代文化的本体论特征 |
第三节 现代文化:基于制度性事实的进一步分析 |
一、制度 |
二、人为确定性及其风险:边界和身份 |
三、人为不确定性 |
四、构成性规则的滥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社会与公共危机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
一、经济的纵向结构 |
二、经济体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
三、市场经济再审视 |
四、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与公共危机 |
一、资本主义的形态与概念 |
二、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分析 |
三、跨国公司与现代性公共危机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危机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世界经济体系与公共危机 |
三、对自由市场机制的批判 |
四、自由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技术与公共危机 |
一、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公共危机 |
二、技术的本质 |
三、现代技术:公共危机的始作俑者还是拯救之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作为现代文化管理方式的治理 |
第一节 作为政治主权运转的治理 |
一、16世纪政治含义治理的出现 |
二、16-18世纪治理的发展 |
三、国家治理机制的三个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公民社会自治 |
一、公民社会自治的起始 |
二、市民的出现和权利性自由 |
三、市民社会的出现 |
四、市民社会自治 |
第三节 治理的演进与公共危机 |
一、治理的演进机制 |
二、依国家理性治理蕴涵的暴力因子 |
三、节制性治理与公共危机 |
四、新自由主义治理与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
第一节 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现代文化初期的应对 |
一、西方早期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措施 |
二、工业革命之前的一些保护机制 |
三、工业革命初期的保护性制度 |
四、商业保险制度 |
第二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
一、一般安全机制 |
二、社会保障制度 |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
四、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基本结论和未来展望 |
一、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基于现代文化的分析和阐释 |
二、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世界:新观点的提出和阐释 |
三、观念的转变:建构全球安全共同体 |
附录:20世纪的公共危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7)Web 2.0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本文论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Web 2.0:信息革命的新阶段 |
第一节 网络发展开启 Web 2.0 |
一、 60 年代:阿帕网 |
二、 70 年代:TCP/IP 协议 |
三、 80 年代:NSFnet |
四、 90 年代:万维网、图形浏览器与网络泡沫 |
五、 21 世纪:Web 2.0 时代 |
第二节 信息领域的三重变化 |
一、 第一重变化:信息的透明化 |
二、 第二重变化:信息能力的对称化 |
三、 第三重变化:信息传播的自由化 |
小结 |
第二章 Web 2.0 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 |
第一节 专业化的非国家行为体 |
一、 信息整合能力增强 |
二、 电子动员能力形成 |
三、 成员个人技能提升 |
第二节 分散化的非国家行为体 |
一、 总体数量激增 |
二、 类型逐步多元化 |
三、 网状组织结构确立 |
第三节 全球化的非国家行为体 |
一、 活动范围的全球化 |
二、 影响范围的全球化 |
小结 |
第三章 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内部结构 |
第一节 非国家行为体完善公民社会的方式 |
一、 参与国家政治议程 |
二、 影响公民认同取向 |
第二节 政府权威受到削弱的表现 |
一、 社会管理难度增加 |
二、 经济权力受到侵蚀 |
三、 安全风险上升 |
四、 合法性危机显现 |
第三节 国家内部结构的状况 |
一、 排列原则未变 |
二、 单元功能转移 |
三、 权力分配扩散 |
小结 |
第四章 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社会 |
第一节 国际社会的变化 |
一、 议题多元化 |
二、 商业平坦化 |
三、 安全脆弱化 |
四、 行为体一体化和分散化 |
第二节 变化带来的影响 |
一、 非国家行为体转变角色 |
二、 主权国家实施反制 |
第三节 影响导致的结果 |
一、 网络权力形成 |
二、 国际社会进入动荡期 |
小结 |
第五章 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结构的变化 |
一、 无政府状态继续存在 |
二、 单元功能复杂化 |
三、 权力分散 |
第二节 体系演变的三条路径 |
一、 单极体系:前景黯淡 |
二、 多极体系:可能性上升 |
三、 无极体系:存在局限 |
第三节 体系的未来 |
一、 地缘科技进入视野 |
二、 全球治理的重构 |
三、 多中心的世界 |
小结 |
结论 |
附录:重大网络事件(2006 年 5 月—2013 年 3 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重要意义 |
1.1.2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不同阶段的确定 |
1.1.3 贸易政策内涵以及相关问题 |
1.2 研究进展和文献综述 |
1.2.1 有关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文献回顾 |
1.2.2 有关美日经贸关系的文献 |
1.2.3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评价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本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
2.1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贸易政策的局限性 |
2.1.1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解读"自由贸易"理论 |
2.1.2 主流经济学家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 |
2.1.3 现时代的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 |
2.1.4 其他学派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 |
2.2 采用政治经济学研究贸易政策的必要性 |
2.3 现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贸易政策的解释 |
2.3.1 公共选择理论及对贸易政策的解释 |
2.3.2 新政治经济学及对贸易政策的解释 |
2.3.3 制度变迁理论及对贸易政策的解释 |
2.4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国家——社会分析范式 |
2.4.1 国家——社会分析范式是几种理论的综合 |
2.4.2 本解释框架运用的理论工具 |
2.5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与制度设计 |
2.5.1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
2.5.2 美国贸易政策决策的制度设计 |
第3章 战后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起点:自由贸易政策(战后初期至20 世纪70年代初) |
3.1 1934年体制:美国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3.1.1 1934年体制的内容 |
3.1.2 1934年体制建立的约束条件和时机选择 |
3.1.3 对1934年体制的评价 |
3.2 美国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及约束条件 |
3.3 美国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和政策设计 |
3.4 美国对日本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产生的影响 |
3.4.1 对美国的影响 |
3.4.2 对日本的影响 |
第4章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转变: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70年代初至20 世纪90年代中期) |
4.1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转变的原因 |
4.2 美国贸易政策的变革 |
4.2.1 美国贸易政策变革的主要内容 |
4.2.2 里根经济学和贸易政策变革的国内根源 |
4.2.3 美国贸易政策变革的集中表现:强硬派与自由派的博弈 |
4.2.4 冷战后美国贸易政策变革的强化 |
4.3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政策设计与政治经济绩效 |
4.3.1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4.3.2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政策设计 |
4.3.3 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绩效 |
4.4 日本的反应和对策 |
4.5 以半导体摩擦为例 |
4.5.1 美日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历史背景 |
4.5.2 美国国内各参与者对半导体纠纷的反应 |
4.5.3 日本对美国外压的反应 |
4.5.4 1986年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的影响 |
第5章 美国全球战略的新思维:"多轨"贸易体制框架下对日本贸易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
5.1 新时期美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及特征 |
5.1.1 美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 |
5.1.2 美日经贸关系变化的新特征 |
5.2 美国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建立 |
5.2.1 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使命与权限 |
5.2.2 国家经济委员会的构成与创建动机 |
5.2.3 国家经济委员会所面临的外部约束 |
5.3 新时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由"结果导向"转向"规则导向"的原因 |
5.3.1 美国政府对日本贸易政策转变所面临的有利条件 |
5.3.2 美国政府对日本贸易政策转变所面临的不利条件 |
5.4 美国"多轨"贸易框架下对日本贸易政策设计 |
5.4.1 美国"多轨"全球贸易战略 |
5.4.2 新时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设计 |
5.5 新时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实施的评价及未来走势 |
5.5.1 "多轨"贸易框架下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实施的评价 |
5.5.2 美日双边关系未来走势的政策选择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 ——以东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交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世界经济秩序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理论 |
2.1.1 帝国主义论 |
2.1.2 殖民主义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2.2 世界体制论 |
2.2.1 中心与周边的相互关系 |
2.2.2 霸权主义 |
2.3 现实主义理论 |
2.3.1 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 |
2.3.2 现实主义和世界政治经济 |
2.3.3 现实主义批判论 |
2.4 自由主义论 |
2.4.1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
2.4.2 自由主义和世界政治经济 |
2.4.3 新自由主义批判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近代西欧列强的崛起过程及其模式 |
3.1 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 |
3.1.1 近代以前欧洲政治经济形势变化 |
3.1.2 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 |
3.1.3 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3.2 英国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构筑 |
3.2.1 维也纳体制和欧洲秩序的改变 |
3.2.2 殖民地争夺和帝国主义战争 |
3.2.3 欧洲产业资本主义体系的构筑 |
3.2.4 英国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构筑 |
3.3 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 |
3.3.1 帝国主义的膨胀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3.3.2 世界经济大恐慌和修正资本主义的出现 |
3.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两级体制的形成 |
3.3.4 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构筑 |
3.4 小结 |
第4章 近代以来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及其方式 |
4.1 日本的崛起过程和经济交流方式 |
4.1.1 日本的开港和近代化 |
4.1.2 日本的对外政策和现代化 |
4.1.3 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交涉和经济交流 |
4.1.4 与东亚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影响 |
4.2 韩国崛起过程和经济交流方式 |
4.2.1 韩国的开港和近代化 |
4.2.2 韩国的对外政策和产业化 |
4.2.3 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交涉和经济交流 |
4.2.4 与东亚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影响 |
4.3 中国的崛起过程和经济交流方式 |
4.3.1 中国的门户开放和近代化 |
4.3.2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 |
4.3.3 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交涉和经济交流 |
4.3.4 与东亚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影响 |
4.4 东南亚的崛起过程和经济交流方式 |
4.4.1 东南亚国家的近代化 |
4.4.2 东南亚国家的对外政策和东盟的形成 |
4.4.3 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交涉和经济交流 |
4.4.4 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未来世界经济秩序的发展趋势和东亚的作用 |
5.1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 |
5.1.1 消除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
5.1.2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5.1.3 消除收入差距扩大和两极化 |
5.1.4 缓解世界经济失衡 |
5.1.5 构筑官民合作管理体制 |
5.2 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秩序形成的主要因素 |
5.2.1 新自由主义的衰退和美国作为中心势力的弱化 |
5.2.2 中美合作体制和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 |
5.2.3 东亚在世界秩序变化中作用的提高 |
5.3 未来世界经济秩序中东亚主要的经济体的作用 |
5.3.1 中国的作用 |
5.3.2 日本的作用 |
5.3.3 韩国的作用 |
5.3.4 东南亚国家的作用 |
5.3.5 东亚的共同责任和作用 |
5.4 东亚价值观在未来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共同作用 |
5.4.1 思想领域的作用 |
5.4.2 制度领域的作用 |
5.4.3 文化领域的作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西雅图世贸会议惨败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荆棘载途,多哈回合谈判一晃20年[N]. 吴绮敏. 环球时报, 2021
- [2]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3]府会关系视野下美国贸易政策研究[D]. 江培.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4]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话语建构与国际认知[D]. 郭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3)
- [5]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D]. 王魏. 上海大学, 2017(05)
- [6]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D]. 王丽. 南京大学, 2014(04)
- [7]Web 2.0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关系[D]. 周意岷.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8]巴厘岛会议的推动作用:世贸组织在最后关头暂时得以维系[J]. Jean-Pierre Lehmann,沈丹琳. 英语文摘, 2014(02)
- [9]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姜伟. 辽宁大学, 2010(10)
- [10]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 ——以东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交涉为中心[D]. 金炷森. 吉林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