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表彰“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场)及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阮华[1](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吴航[2](2020)在《龙游县种粮大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和供给安全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种粮大户作为专业大户的一种,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者和供给者,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新型主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粮食规模化生产的今天,种粮大户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种粮大户的借贷行为已成为常态。党中央也一直强调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进度,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但在实际借贷中,种粮大户的借贷之路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那么种粮大户的借贷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借贷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因此本文以种粮大户为切入点,基于龙游县160户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从种粮大户借贷行为角度出发,分析种粮大户借贷行为特征,并建立双栏模型与logit模型重点分析借贷规模以及借贷渠道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1)对龙游县种粮大户借贷需求进行了统计,调研数据显示:83.8%种粮大户有借贷需求,需求的规模在20万-50万最多,占比41.8%;借贷用途呈现多样化,其中最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性支出和住房、婚嫁等生活支出,占比均超20%。(2)对龙游县种粮大户实际借贷行为进行了统计,调研数据显示:借贷已成为目前种粮大户的普遍行为,在有借贷资金需求的种粮大户中,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大户比较多,但实际借贷的规模小于借贷需求,存在一定的信贷约束;借贷渠道以非正规金融渠道的亲朋好友为主,借贷期限大多数短期,同时由于种粮大户向亲朋好友之间的广泛借贷,未确定明确期限的样本也占了2成,最后由于借贷期限与渠道的不同,大户借贷成本与借贷形式差异也较大。(3)基于理论分析,建立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借贷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借贷决策与借贷规模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村干部经历、家庭支出、有政府/银行朋友、土地经营面积、信贷政策宣传、借贷需求用途与需求额均对种粮大户的借贷决策有正向影响;年龄与种粮大户的借贷规模呈现倒“U”的趋势,家庭收入、家庭可抵押资产、政府/银行亲戚朋友、亲戚中做生意的人数、土地经营面积、借贷需求额均对实际借贷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4)基于理论分析,建立Logit模型对农户借贷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年龄、村干部经历、家庭人口、亲戚中做生意的人数均对种粮大户正规借贷渠道选择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政府或银行亲戚朋友、土地经营面积、信贷政策宣传情况对规借贷渠道选择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季秀[3](2020)在《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浙江省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获得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服务规模效益的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当前支持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多个“一号文件”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要求。同时,伴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加快,种粮大户开始兴起,它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政府把支持种粮大户的发展放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位置上。然而由于种粮大户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的持续提高,该主体对农业社会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当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已无法满足种粮大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尚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体系不健全、供需结构不合理、“全要素”服务落后、服务领域不均衡等问题。所以,怎样完善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去满足种粮大户逐渐增加的多样化和高标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其生产经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浙江省6市124户种粮大户的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浙江省124户种粮大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样本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特征;其次,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构建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再次,使用ologit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粮食种植特征与土地流转因素特征四个方面检验影响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种粮大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满意度评价存在一定差异;种粮大户对资金信贷服务需求与农业保险服务需求的意愿较为强烈;农资供应服务需求方面,文化程度对其有正向影响;年龄、是否兼业、土地流转价格对其有负向影响,农业信息服务需求方面,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对其有正向影响;是否兼业、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土地流转价格对其有负向影响。农业技术服务需求方面,耕地面积对其有正向影响;年龄、是否兼业、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对其有负向影响。资金信贷服务需求方面,年龄、是否参加合作社、种粮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耕地面积、土地流转价格对其有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对其有负向影响。农业保险服务需求方面,性别、文化程度、种粮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耕地面积对其有正向影响;是否兼业、土地流转年限对其有负向影响。农业机械服务需求方面,文化程度对其有正向影响;年龄、是否兼业、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土地流转价格对其有负向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的政策建议。
陈实[4](2019)在《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自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于2003至2015年间实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较2003年增长了44.28%。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源与环境约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等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只有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为贯彻实施“科技兴农”、“藏粮于技”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农业技术采用特征及其效应,对于加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调控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户采纳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切实转化为生产力,作为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流发展形式,专业大户在保留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农业经营存在的“低、小、散”等问题,并且在农业技术采纳应用方面,专业大户通常能发挥较强的带头示范作用,因此从微观层面研究专业大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究了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围绕“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特征”、“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的推广效果差异”以及“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比较”等几个方面问题依次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和我国农业发展国情,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从宏观层面上,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技术采用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空间效应。然后,从微观层面上,对湖北省种稻大户经营特征、生产技术需求特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和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展开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进一步探究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测算种稻大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生产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对策建议。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按其波动规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96~2001年、2002~2006年和2007~2014年,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受育秧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的共同作用,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逐步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布局,其中水稻育秧栽培技术采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整体明显改善,到近些年大面积回落两个阶段,而水稻化学调控技术采用水平较高区域则逐渐向鄂西南方向聚集。水稻综合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农技承包人员有效密度与湖北省水稻综合技术采用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种植业产值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户经营规模以及分属丘陵平原农业区均对水稻综合技术采用正向影响显着。(2)考虑农机跨区作业背景下,生产技术采用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直接和空间影响都经历了由不显着到显着的演变。2001年以前,生产技术采用与湖北省水稻生产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2001年之后随着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增产、省力、易操作”的化学调控类技术,生产技术采用开始对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而且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时间上略微滞后于其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说明周边地区农户通过接触考察后进行模仿、学习,进而促进增产型水稻生产技术的传播扩散。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型农机自2004年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后才开始显着增加,2006年之后农业机械总动力才逐渐开始对湖北省水稻生产表现为显着正向影响。但在湖北省市(州)层面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本地水稻生产的正向影响愈发显着,其对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却表现为显着的空间挤出效应。(3)利用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经营和技术采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务农劳动力的年龄及文化水平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湖北省种稻大户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45-65岁,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使得粮食生产整体活力不足,且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较传统小农户,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2)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耕地细碎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转入土地主要来源于周边邻里或亲戚的租借,通常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租借的随机性无法确保耕地位置的统一,地块分散更为严重;(3)土地流转不畅是制约种稻大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农户不愿转出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部分农户“恋地”情结严重,二是“失地”农户的安置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4)种稻大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网络”等新媒体渠道的有效利用明显不足;(5)种稻大户补贴“到位”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寻租行为,才能促进粮食补贴更好地发挥其功能。(4)种稻大户不同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并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务农劳动力数量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但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家庭成员中有人担任村干部与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显着正相关,与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显着负相关;种稻大户技术采用风险偏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无显着影响,但对良种技术采用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经实证结果验证,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确实存在,评估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时,需对内生性问题加以处理。此外,比较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效果差异发现,相比大规模种稻大户,参与农技培训对较小规模种稻大户的技术推广效果表现更佳。(5)种稻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良种技术采用对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机械投入与水稻产量不存在显着影响关系,考虑种稻大户基本实现“100%水平机耕机收”,机械投入对种稻大户水稻增产边际贡献达到瓶颈;户主受教育水平与技术非效率显着负相关,说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通过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来实现各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种稻大户技术效率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并不否定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仍存在极高效(技术效率大于0.95)生产的比较优势。不同规模种稻大户采用适宜性技术的“增产”、“增效”效应更加显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在大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即100亩及以上规模种稻大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114.32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676。而良种技术采用的“增产”、“增效”效应则在较小规模种稻大户中表现更佳,30~50亩、50~100亩规模种稻大户采用良种技术后的亩产平均提高54.74斤和64.03斤,技术效率平均提升0.0274和0.020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采用宏、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业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由于宏观技术采用水平难以量化,已有研究大多从微观视角研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本文以湖北省水稻生产为例,通过构建技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实现从宏观层面探究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从微观层面分析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及其效应,不仅能为加强政府技术推广宏观调控指导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能为促进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提供可行性思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2)针对种稻大户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已有关于传统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系统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仍有待补充,完善这方面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技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考察种稻大户不同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前提下,分别从“增产”、“增效”两个角度分析了种稻大户技术采用效应,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3)科学客观地评估了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效果。已有研究在考察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时,通常简单将是否参与农技培训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加入Logit或Probit模型,忽略了二者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即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通常本身就具有更强烈的技术采纳意愿,导致高估农技培训带来的技术推广效果。此外,也少有研究关注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技推广效果差异。本文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剔除了内生性问题干扰,并深入考察了参与农技培训对不同规模种稻大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聂海澜[5](2019)在《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此,按照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在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和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和布局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和重要手段。但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实际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阻碍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基于此,本文选取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查阅当地的年鉴、史、志及相关政府文件,在阐述农业综合开发基础理论,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状况,客观地指出其在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中的自身劣势和面临的挑战: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功能不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程度低;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亟待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力度和动力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农业资金投入不够等。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推进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一是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农业物质装备;四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利益,助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夯实农业科技基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
张磊[6](2018)在《粮食主产区水稻规模种植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粮食规模种植效率问题是农业经济领域经久历新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日渐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也就是说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无论是维持家庭承包也好,还是推动农地流转也罢,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而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改进对既定粮食适度规模种植政策条件下,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甚至国家粮食安全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粮食规模与效率演化关系及协同改进路径的研究,有助于完善规模经济与粮食生产效率的关联理论,也对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界定、厘清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内针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研究存在重技术轻理论、重测算而轻机理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规模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规模报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指导下,对粮食规模种植及效率改进的机理进行理论解析和路径建构。整体来讲,论文围绕“提出问题—明晰对象—厘清边界—构建指标—效率测算—差异对比—机制构建—提升策略”的研究主线,以粮食主产区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及其演化机理为两大核心点,侧重于探索各内外部因素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差异对比。首先,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宏微观生产成本进行解构和分析,包括对粮食生产的一般成本、粮食规模种植的完全成本两大方面。对国外主要农业国家粮食成本对比发现,我国自2012年粮食生产成本增速与成本绝对额均远超国际水平,解构粮食生产成本发现我国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成本三大项均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这也从侧面表明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还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设。基于粮食规模生产的外部性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并估算了粮食规模种植的“完全成本”,进一步按照完全成本的内涵、主客体特征、利益对等原则,并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粮食规模种植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发现,种粮大户的行为决策依据不是会计成本和绝对成本,而是包括机会成本和相对成本在内的完全成本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要提高种粮主体的积极性和规模经营生产效率,不仅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绝对效益,还要提高其比较效益,从提高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来看更需要建立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分担机制。其次,通过微观的调研数据,对粮食规模种植大户等主体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程度“双低”,引致粮食规模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再次,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包括从宏观面板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宏观分析部分在年鉴数据、公报数据基础上,还创新性的加入了目标省份对应的不同规模种粮大户数、常年外出务工人数、流转耕地中用于耕种粮食面积、财政补贴金额等有利于测度粮食规模种植的变量,更加精准的反映本文研究的粮食规模种植与效率的关系。另外,利用1978-2017年的粮食主产大省的面板数据,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粮食的整体效率状况进行明晰和解构,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生产效率进行了空间效率分解,并对效率异质化的影响因素做了回归分析。最后,本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基于四川、湖南两省种粮大户微观调研数据,综合运用修正的DEA模型对稻作大户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并梳理了影响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因子和作用机理,进一步厘清主产区粮食规模种植与效率的关系、影响因素及演化机理,最后提出优化粮食规模种植效率提升的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其一是提出了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明晰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关系,对政府、种粮大户、社会等对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责任分担机制做了分析。其二,采用修正的DEA模型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稻作大户的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最大程度的进行了修正,同时理清了水稻规模种植的效率与规模变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往研究的不足。其三,对稻作大户的粮食规模与效率变化机理进行了明晰,并从粮食规模与效率改进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机理解析。论文主要结构框架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主要目的是厘清研究对象及其核心理论的边界,为后文的深化研究做铺垫,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第二章。其次,实证研究部分,实证研究又可以细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层面从粮食主产区及13个省域间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微观层面是基于以四川、湖南两省为例的稻作大户种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除此外,还包括基于完全成本视角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进行测度。主要内容包括第三至第六章。再次,粮食规模种植效率改进的作用机理和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
薛逸斌[7](2018)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浙江柯桥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间的隔阂正在被不断打破,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普遍。受到多方制度的制约,城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虽然在不断努力中有所缓和,但仍没有得到完全的消除。人员流动,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改变了城乡人口的结构,也改变了城乡之间人力资源的分配。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资源的流转和归集不畅、基础设施陈旧等因素,生产生活问题十分突出。而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也步入新的阶段,不能再仅仅依靠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来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如资源环境制约、生产成本持续不断升高等问题。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转变思路,将关注点放到产业的兴旺发展上来。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抓好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让产业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农民的增收,这样才能实现农民的致富和乡村的振兴。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源流通更加便利,在城市中比较成熟的一些新模式、新业态也开始向农村逐渐渗透发展,农村产业在吸收接纳了新的观念以后也在不断升级他们的生产经营方法模式,这也为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对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界定、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的探究、一些对策建议的提出及一些其他国家这方面经验的借鉴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是更多的还是主要从理论角度去分析,规范研究较多,而进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少,在分析和建议的过程中比较笼统。基于这个原因,本文选取绍兴市柯桥区农村产业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简单构建一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柯桥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重点是实证研究了柯桥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层面,以GEMS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柯桥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劣势和产业融合的可操作性。在产业融合形式方面,对柯桥区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一二三产业间相互融合的做法进行了概括;文章对研究选取的案例进行了区分,分为农业驱动、制造业驱动、乡村旅游业驱动三个不同的类型,探究了在农村产业模式中各类主体的行为,试图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三类不同产业驱动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比较,希望能够寻求不同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发展环境的乡村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并提供有效的扶持、引育政策参考。在产业融合评价层面,借鉴前人的产业融合评价体系,得出柯桥区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农民增收、就业,经济、生态、文明多方面的共赢等几个方面;而经验主要包括生产主体的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资源要素的挖掘、产品和市场的打造等等,着重强调了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发现要想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产业融合水平较低、融合存在同质化、农村吸引力不足等几个方面。本文从市场、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查找了原因,又从这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要遵循把握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引导社会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本地特色、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等几个原则,并从重视第一产业,扶持龙头企业,丰富农村业态,完善农村产业体系;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找准驱动产业,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施策,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制度改革等方面努力。
何灵燕[8](2018)在《水稻高产栽培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 ——以兴宁市为例》文中指出在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为获得更好的收入,农村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由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农村耕地因无人种,无力种而日渐闲置荒芜。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严峻形势,很难保障水稻的产量,如何把种稻农户吸引到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之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水稻高产栽培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兴宁市粮食发展成绩喜人,为该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根据兴宁统计部门近年来的数据发现,兴宁的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呈递减趋势,农村撂荒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稻作为兴宁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关系到粮食安全。如何在耕地面积减小的情况下实现水稻产量突破,满足人们的需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亟需全面推广,通过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水稻产量突破,在增加农户经营收入基础上达到粮食市场需求。本研究将对兴宁市20个镇街的198个农户进行了随机调查,分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兴宁市耕地细碎分散,农业经营兼业化,农业经营的主要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而且以老年人和女性为主,影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成效,减弱了农户采用高产栽培技术获得最大化农业经营收入的期许,也减弱了种稻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农业的意愿,特别是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种植水稻的98户农户中,基本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扩大了种植面积,技术效益在规模种植下更明显。二是政府对高产栽培技术强有力的支持,让农户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成效更有信心,期许在高产栽培技术条件下,利用农地流转等方式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的模式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经营收入最大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建议加大技术培训,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建议加强示范推广,增强种稻农户经营农业的信心。三是建议完善农业经营各项制度政策,保障农业经营健康发展。四是建议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最大化农业经营收入。
朱柳杉[9](2018)在《基于经济学视野下益阳市水稻种植大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不仅积累了财富带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还为改革发展、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放眼如今,十九大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当前,我国经济转入中低速发展,农业的发展也面临转轨,种植大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种植大户的研究和改革出发。种植大户相较于一般农户,最大的优势即是其对农田的追求是机械化和科学化,能够形成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能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种植大户的现时发展状况的把握,针对其中显现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以益阳市赫山区水稻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数据,掌握该区水稻种植大户的现状,探讨水稻种植大户带来的影响作用;同时将进一步比较分析水稻种植大户的成本和收益,评价分析当前地区水稻种植大户面临的问题,并对益阳市水稻种植大户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终为各地水稻种植大户的稳定和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种植大户当前的年龄结构分配较为合理,文化程度虽不高,但是追求现代化设施和科学种植技术的积极性高涨。面对大户强劲的发展势头,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亟需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2)现在赫山区土地流转的途径丰富,租期和协议方面亦趋于稳定,但这并不代表土地流转到此就停下脚步,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和建立监督机制;(3)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制约了水稻种植大户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农业培训的范围,制定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培训新型农民将会是不错的解决办法;(4)资金方面的障碍是我市水稻种植大户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金融贷款、保险、补贴等各形式的资金暂时都无法满足种植大户在如此快速发展的技术和时代发展进程中的需求。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农业保险制度与理赔制度将会促使水稻种植大户释放出新的活力,这会是促进水稻种植大户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耿仲钟[10](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二、关于表彰“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场)及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表彰“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场)及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流转 |
2.1.2 土地流转规模 |
2.1.3 土地流转期限 |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契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2.1 要素替代效应 |
3.2.2 人力资本效应 |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
4.1 调研过程 |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户主基本特征 |
4.3.2 家庭特征 |
4.3.3 生产特征 |
4.3.4 土地流转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
5.1.1 模型介绍 |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1.1 模型设定 |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2)龙游县种粮大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粮大户 |
2.1.2 农户借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理性小农学说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 |
2.3.2 农户借贷特征研究 |
2.3.3 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2.3.4 研究述评 |
3 龙游县种粮大户借贷特征分析 |
3.1 样本选择 |
3.2 样本点概况 |
3.2.1 经济区位 |
3.2.2 粮食生产情况 |
3.2.3 农村金融建设 |
3.3 种粮大户的基本特征 |
3.3.1 户主个体特征 |
3.3.2 家庭特征 |
3.3.3 社会资本情况 |
3.3.4 土地经营情况 |
3.4 种粮大户的借贷需求及行为情况 |
3.4.1 农户借贷需求情况 |
3.4.2 农户借贷行为及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龙游县种粮大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种粮大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1 借贷行为的理论分析 |
4.1.2 影响因素选择与分析 |
4.2 模型设定 |
4.2.1 Double-Hurdle模型 |
4.2.2 Logit模型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相关性检验 |
4.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龙游县种粮大户融资需求调查 |
致谢 |
(3)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浙江省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特色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相关研究 |
2.2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特征相关研究 |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4 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种粮大户 |
3.1.2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 |
3.2 理论基础 |
3.2.1 交易成本理论 |
3.2.2 专业分工理论 |
4 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描述 |
4.2 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特征 |
4.2.1 种粮大户所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 |
4.2.2 种粮大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满意度 |
4.3 样本种粮大户的相关特征 |
4.3.1 种粮大户个体层面相关特征 |
4.3.2 种粮大户家庭层面相关特征 |
4.3.3 种粮大户的粮食种植特征 |
4.3.4 种粮大户所面临的土地流转因素 |
4.4 种粮大户相关特征与其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交叉分析 |
4.4.1 个体层面相关特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交叉分析 |
4.4.2 家庭层面相关特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交叉分析 |
4.4.3 粮食种植特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交叉分析 |
4.4.4 土地流转因素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交叉分析 |
5 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模型设定 |
5.2.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问卷) 浙江省种粮大户社会化服务需求问卷调查 |
致谢 |
(4)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3.2 农业技术采用效应相关研究 |
1.3.3 专业大户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技术采用 |
2.1.2 种稻大户 |
2.1.3 农技培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第3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时空演变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数据来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理论分析 |
3.2.3 数据来源 |
3.3 湖北省不同类型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1 时间演变分析 |
3.3.2 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
3.3.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3.4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计量模型与估计结果 |
3.4.2 实证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空间效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变量选取 |
4.2.3 数据来源 |
4.3 统计分析 |
4.4 不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5 考虑空间因素下的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特征分析 |
5.1 调研地区及主要内容 |
5.2 种稻大户经营特征 |
5.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需求特征 |
5.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特征 |
5.5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环境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6.1 引言 |
6.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说明 |
6.2.1 计量模型 |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3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参与农技培训对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湖北省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效应分析 |
7.1 引言 |
7.2 理论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说明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7.3 种稻大户水稻生产的随机前沿分析 |
7.4 种稻大户生产技术采用“增产”、“增效”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优化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水稻生产技术采用行为 |
8.2.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激发水稻生产技术采用需求 |
8.2.3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水稻生产技术采用环境 |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部地区水稻种植大户农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 |
2.1.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概念 |
2.1.3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
2.1.4 农业综合开发特点 |
2.1.5 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产业结构理论 |
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状况 |
3.1 区域概况 |
3.2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回顾 |
3.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3.3.1 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模式 |
3.3.2 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 |
3.4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经验做法 |
3.4.1 多种机制共享发展成果 |
3.4.2 多种方式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
3.4.3 多种要素激发融合活力 |
3.5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绩效分析 |
3.5.1 益阳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分析 |
3.5.2 益阳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出效益分析 |
4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SWOT分析 |
4.1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优势 |
4.1.1 自然地理得天独厚,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优势显着 |
4.1.2 项目开发区内因地、因时质宜,综合开发特色明显 |
4.2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劣势 |
4.2.1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功能不强 |
4.2.2 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
4.2.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程度低 |
4.2.4 农村专业人才缺乏 |
4.2.5 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亟待完善 |
4.2.6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力度和动力不足 |
4.2.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4.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机遇 |
4.3.1 各类配套政策出台 |
4.3.2 各类资金注入和引进 |
4.3.3 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和管理力度 |
4.4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威胁 |
4.5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策略 |
4.5.1 SWOT分析中的环境因素 |
4.5.2 SWOT分析结果 |
4.5.3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策略 |
5 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和启示 |
5.1 典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
5.1.1 美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1.2 日本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1.3 德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1.4 澳大利亚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2 国内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
5.2.1 黑龙江大庆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2.2 山东省平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
5.3 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
5.3.1 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
5.3.2 创新了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5.3.3 夯实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教育基础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
6 推进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 |
6.1 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
6.2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6.2.1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
6.2.2 各类资源相互统一融合 |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农业物质装备 |
6.4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助农业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 |
6.5 夯实农业科技基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6.5.1 创新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机制 |
6.5.2 实施人才兴农、科技兴农,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 |
6.5.3 完善产、学、研“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6.6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粮食主产区水稻规模种植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资料与数据来源 |
1.5.1 宏观统计数据 |
1.5.2 微观农户数据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率 |
2.1.2 效率、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 |
2.1.3 规模效率 |
2.1.4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制度与技术诱致性变迁理论 |
2.2.2 资源要素配置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 |
2.2.5 完全成本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现实特征及其困惑表现 |
3.1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变化的特征分析 |
3.1.1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变化的统计特征 |
3.1.2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农户经营特征 |
3.2 我国粮食种植的一般成本特征分析 |
3.2.1 我国粮食亩均成本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2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与主要进口来源国比较分析 |
3.3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完全成本特征分析 |
3.3.1 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理论分析 |
3.3.2 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实证分析 |
3.3.3 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分担分析 |
3.4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现实困境分析 |
3.4.1 粮食规模种植调研的样本特征分析 |
3.4.2 粮食规模种植现实困境表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基于截面数据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
4.1.1 研究方案的设计 |
4.1.2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3 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核算的实证分析 |
4.2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
4.2.1 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创新性 |
4.2.2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
4.2.3 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
4.2.4 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4.3 基于固定效应SFA模型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视角下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稻作大户为例 |
5.1 湖南省粮食规模种植的概况 |
5.1.1 湖南省粮食规模种植禀赋特征分析 |
5.1.2 不同地区差异化规模稻作大户分布概况 |
5.2 研究方案设计 |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3.1 选择DEA模型依据分析 |
5.3.2 超效率模型 |
5.3.3 样本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5.3.4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呈现:基于不同规模农户视角 |
5.4.1 基于聚类分析的样本农户规模区间划分 |
5.4.2 不同规模农户效率测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案设计与变量选择 |
6.1.1 研究方案设计 |
6.1.2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6.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模型选择与分析方法 |
6.4 稻作农户种植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1 回归结果分析与检验 |
6.4.2 不同规模影响因素结果解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机制分析 |
7.1 粮食规模种植与效率演进机制的逻辑层次分析 |
7.2 粮食规模生产效率改进的动力机制分析 |
7.2.1 规模经济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改进作用 |
7.2.2 人力资本对粮食种植效率改进作用 |
7.2.3 农业技术进步与效率改进 |
7.2.4 农业补贴对规模效率的改进作用 |
7.2.5 分工与专业化对规模效率的改善作用 |
7.3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激励机制分析 |
7.3.1 激励与激励机制 |
7.3.2 粮食规模种植的激励及其机制 |
7.3.3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激励因素分析 |
7.3.4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激励因素作用路径分析 |
7.4 粮食种植规模效率改进的保障机制分析 |
7.4.1 粮食种植规模效率保障机制的构件分析 |
7.4.2 制度供给对粮食生产规模效率协同演化的保障功能 |
7.4.3 新型城镇化与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改进 |
7.4.4 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有利于规模种植效率改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培育新型粮食规模经营主体 |
8.2.2 着力优化粮食规模生产补贴政策 |
8.2.3 构建完全成本下的持续激励机制 |
8.2.4 大力推进主产区要素市场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稻规模种植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合作社类调研问卷 |
个人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浙江柯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度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与农村产业 |
2.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2.1.3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
2.2 相关模型和理论介绍 |
2.2.1 产业竞争力模型 |
2.2.2 产业融合评价体系 |
2.3 农村产业融合分析框架 |
2.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
2.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 |
2.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柯桥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条件的分析 |
3.1 柯桥区农村及其产业的整体分析 |
3.1.1 柯桥区农村的概况分析 |
3.1.2 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维度分析 |
3.2 柯桥区农村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正向因素分析 |
3.2.2 负向因素分析 |
3.2.3 外部因素(不定因素)分析 |
3.3 基于GEMS模型的柯桥区农村产业基础分析 |
3.3.1 GEMS模型的调整适用 |
3.3.2 分产业的发展基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产业驱动下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证研究 |
4.1 农业驱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4.1.1 案例一: 稽东镇香榧产业发展 |
4.1.2 农业驱动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 |
4.2 制造业驱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4.2.1 案例二:湖塘黄酒产业发展 |
4.2.2 制造业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 |
4.3 旅游业驱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4.3.1 案例三:香林村的“香林花雨” |
4.3.2 案例四:东村村的“香雪梅海” |
4.3.3 旅游业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 |
4.4 不同产业驱动下的产业融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柯桥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益评价 |
5.1 柯桥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 |
5.1.1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
5.1.2 促进农民增收、就业 |
5.1.3 经济、生态、文明多方面的共羸 |
5.2 柯桥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5.2.1 生产主体的优化 |
5.2.2 生产方式的转变 |
5.2.3 资源要素的挖掘 |
5.2.4 产品和市场的打造 |
5.3 柯桥区实践的借鉴意义——政府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主要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6.1.1 融合水平较低 |
6.1.2 融合存在同质化 |
6.1.3 农村吸引力不足 |
6.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6.2.1 市场层面的原因 |
6.2.2 社会层面的原因 |
6.2.3 政府层面的原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柯桥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探讨 |
7.1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
7.2 从市场层面对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
7.2.1 重视第一产业,强化产业与农村的联系 |
7.2.2 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产业融合主体 |
7.2.3 利用新技术,提升农村业态的丰富性 |
7.2.4 发展辅助行业,完善农村产业服务体系 |
7.3 从社会层面对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
7.3.1 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
7.3.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集体经济发展 |
7.3.3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培育优良乡风民风 |
7.4 从政府层面对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
7.4.1 找准驱动产业,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施策 |
7.4.2 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4.3 鼓励社会参与,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7.4.4 推进制度改革,打破融合资源瓶颈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村(居)产业发展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村(居)产业发展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
附录三 关于柯桥区农村产业竞争力的调查测评问卷 |
致谢 |
(8)水稻高产栽培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 ——以兴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个体分析法 |
1.5.4 数据来源 |
1.6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农户 |
2.1.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2.1.3 农户经营行为 |
2.1.4 规模经济 |
2.1.5 技术创新扩散 |
2.2 文献综述 |
3 兴宁市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2 农业现状 |
3.2.1 现代农业发展 |
3.2.2 水稻概况 |
3.3 农户经营行为 |
4 技术对农户经营行为影响 |
4.1 调查问卷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概况 |
4.2 经营行为影响因素 |
4.2.1 面积 |
4.2.2 规模发展 |
4.2.3 经营现状 |
4.2.4 政府推广 |
4.3 技术对经营行为的影响 |
4.3.1 水稻产量 |
4.3.2 技术影响 |
4.3.3 种稻意愿 |
4.3.4 经营选择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从农业现状总结 |
5.1.2 从技术影响总结 |
5.2 政策建议 |
5.2.1 培育新农民 |
5.2.2 加强示范推广 |
5.2.3 完善政策制度 |
5.2.4 引导规模经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兴宁市农户水稻种植调查问卷 |
致谢 |
(9)基于经济学视野下益阳市水稻种植大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总体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总体安排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2 种粮大户 |
2.1.3 农户经济行为 |
2.1.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3 人本发展理论 |
2.2.4 土地收益递减规律 |
2.2.5 可持续发展规律 |
3 益阳市赫山区水稻种植大户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 |
3.1 益阳市赫山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现状 |
3.2 益阳市水稻种植大户的总体情况 |
3.3 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 |
3.4 水稻种植大户基本情况和特征 |
3.4.1 种植大户以中年男性为主,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
3.4.2 近年加入大户的农户多,户均劳动人口2-4人 |
3.4.3 农业技术水平较高 |
3.4.4 土地流转途径丰富,租期以中长期为主 |
3.5 水稻种植大户的劳动力、技术服务及补贴情况 |
3.5.1 雇工现象普遍,多为短期雇工 |
3.5.2 改良技术意愿强烈,但公共服务不全 |
3.5.3 保险意识强但不成熟,补贴少 |
3.6 水稻种植大户的经营意识、意愿及行为调查 |
3.6.1 利益驱动规模扩大,组织化愿望迫切 |
3.6.2 愿意扩大土地规模,但影响因素较多 |
3.6.3 单独购买农资是主要渠道,农机使用基本自给 |
3.6.4 水稻多等待时机出售,商贩上门收购为主要销售渠道 |
3.7 水稻种植大户的困难和需求 |
3.7.1 水稻种植大户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 |
3.7.2 基础设施、财政补贴和技术帮助需求迫切 |
3.7.3 销售价格太低,亟待政府帮助 |
3.7.4 种植大户的建议和意见 |
3.8 赫山区典型水稻种植大户成本收入分析 |
4 水稻种植大户面临的问题 |
4.1 基础设施落后 |
4.2 农业推广机构缺位,社会化服务不到位 |
4.3 流转法律不完善,土地流转受阻 |
4.4 劳动力难寻,技术专业人才短缺 |
4.5 成本上涨快,经济收益低 |
4.6 融资不畅,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
4.7 灾害频发影响大,农业保险不完善 |
4.8 政策支撑不够,补贴数量种类缺少 |
5 水稻种植大户的发展及对策建议 |
5.1 加大基础设施改革力度,建立便捷公路网 |
5.2 丰富社会服务项目,健全公共服务机构 |
5.3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5.4 吸纳高等人才,壮大新职业农民队伍 |
5.5 依靠宏观调控,提高种植收益 |
5.6 加强金融信贷和保险 |
5.7 发挥政府积极作用 |
6 讨论与结论 |
6.1 关于水稻种植大户影响作用的讨论 |
6.1.1 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
6.1.2 科技兴农,促进农业推广 |
6.1.3 劳动力合理配置,增加农业收入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水稻种植大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水稻种植大户单季稻成本收益调查表 |
附录C: 水稻种植大户双季稻成本收益调查表 |
(10)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关于表彰“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场)及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龙游县种粮大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D]. 吴航.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3]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浙江省的经验证据[D]. 季秀.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研究[D]. 陈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5]益阳市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D]. 聂海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粮食主产区水稻规模种植效率研究[D]. 张磊.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7]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浙江柯桥为例[D]. 薛逸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水稻高产栽培对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分析 ——以兴宁市为例[D]. 何灵燕.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基于经济学视野下益阳市水稻种植大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朱柳杉. 广西大学, 2018(01)
- [10]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