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UTH CHINA REGIONAL SHORT 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MODEL AND ITS PERFORMANCE(论文文献综述)
覃家宇[1](2020)在《多尺度子网络及结合先验信息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数字图像采集设备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的限制,采集到的图像分辨率较低,这极大地降低了图像的清晰度。同时,人们对于高清晰度图像的需求日益增加。图像超分辨率是解决该需求的主要方法,其目标是通过算法将低分辨率图像重建为高质量的高分辨率图像。近年来,许多超分辨率算法利用大量的训练数据和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来提高其重建性能。然而,仅有少数方法关注到了多尺度结构在分离和重建不同频率信息上的应用,同时大部分算法忽略了先验信息对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指导作用。对此,本文研究了多尺度子网络结构和图像先验信息在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任务上的应用,并开展了以下三个工作:(1)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算法,发现大量的深度模型使用残差连接和密集连接的方式来增加网络的深度以提升重建性能。这些方法往往采用单一尺度的网络模型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存在特征提取过程中没有将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有效地进行划分的问题,而重建出低分辨率图像缺失的高频信息正是超分辨率任务的关键难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尺度子网络模型,使用不同深度和尺度的子网络对图像中不同频率的信息进行提取和重建,同时利用自适应融合模块来提升不同频率信息的融合效果。(2)为了证明图像先验信息对于超分辨率任务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图像描述信息的超分辨率模型。该模型基于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同时将图像描述信息和低分辨率图像作为网络模型的输入,在生成器和判别器中均加入了图像描述信息以克服低分辨率图像有效语义信息缺失的问题。此外,该模型通过正负样本损失函数来增加重建图像和描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3)本文将人脸属性信息输入到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模型中,以指导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的重建,并提出结合人脸属性信息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与现有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方法不同,该方法将自编码器提取的面部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融合,同时通过残差连接和密集连接的结构克服深层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梯度消失的问题,从而构建了深层次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模型。以上三个工作所设计的网络模型,在测试数据上重建的超分辨率图像与现有主流超分辨率方法的结果相比,在客观评价指标和视觉观察上均有一定提升,并且相应的模型组件消融实验和分析实验进一步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提升了超分辨率重建的精度和感知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邵越[2](2020)在《钙镁氯化物水盐体系相变材料设计及性能》文中研究表明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的重点。在青海盐湖相关产业中,副产的MgCl2?6H2O由于无法高效利用而堆填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变材料(PCM)可以在相变过程中储存或释放潜热而成为一类重要的储能材料,在寻找新的相变材料的过程中,传统的“逐一添加法”工作量大,投入高,难以找到真正的体系共晶点。本文立足于青海盐湖中丰富的镁盐资源,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模型——BET模型,根据CaCl2-H2O、MgCl2-H2O二元体系的模型参数,预测得到CaCl2-MgCl2-H2O三元体系的多温溶解度相图,并找到了温度适宜的共晶点;同时概括总结了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热性能表征方法;并对无机水合盐过冷和相分离现象的产生原理和抑制方法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BET模型计算参数少,物理意义明确,且模型参数受温度的影响波动较小,可近似认为常数,对于高浓度范围的多元盐水体系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可用于预测CaCl2-MgCl2-H2O三元体系相图。(2)基于BET模型,从CaCl2-MgCl2-H2O三元体系的相图上找到了两个相变温度为25.01°C和21.1°C的共晶点,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CaCl2︰MgCl2︰H2O=42.56%︰8.73%︰48.71%和CaCl2︰MgCl2︰H2O=28.36%︰17.24%︰54.4%。(3)通过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可以有效降低水合盐的过冷度并抑制相分离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合盐的相变潜热。
郑义[3](2020)在《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带,无信号交叉口交通顺畅与否直接影响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交叉口的协同优化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多车协同通行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不同车辆混行将成为常态,由于复杂性的增加,对于协同控制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车路协同系统要素耦合机理与协同优化方法”(编号:2018YFB1600500),以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为研究对象,以行车安全场理论为基础,以降低行车风险、提高通行效率为研究目的,围绕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控制、无信号交叉口驾驶人操作意图识别、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协同控制开展研究,并搭建耦合式仿真平台分析通信性能对车辆控制算法的影响。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针对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和行车安全场理论的行车风险最小化算法(MPC-based Driving Risk Minimization Algorithm,MPC-DRMA)。传统车辆协同控制算法忽略各交通参与要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解决无信号交叉口车辆的协同优化控制问题,本文以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和行车安全场理论的MPC-DRMA算法,用于全面系统地描述“人车路”闭环系统中所有交通要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驾驶平顺性、舒适性和行车风险最小化为控制目标,通过降低所有冲突路径车辆总的行车风险,为接近交叉路口的每一辆车寻求最优的行驶策略。基于VISSIM和MATLAB搭建仿真试验平台,结果表明,MPC-DRMA控制算法在降低车辆行车风险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燃油消耗,并且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针对无信号交叉口人工驾驶车辆,提出一种基于驾驶人感知-决策-行为的驾驶人操作意图预测模型。目前,对于车路协同系统多种要素耦合机理的研究较少,而驾驶人感知机理和行为特性又是尤为关键的一环。本文在驾驶人风险感知水平的基础上,结合驾驶人行为和车辆动力学,构建基于混合状态系统(Hybrid State System,HSS)的人车耦合模型,分别将驾驶人决策和车辆运行状态建模为离散状态系统(Discrete State System,DSS)和连续状态系统(Continuous State System,CSS)。以直行、左转弯、右转弯和停车典型驾驶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驾驶人操作意图识别模型,设计HSS+GM-HMM架构估计驾驶人在无信号交叉口的操作行为,为建立完善的人车耦合体系提供决策依据。相比于KNN估计和人工估计,HSS+GM-HMM框架具有更好的估计效果。针对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改进的行车风险最小化算法(MPC-based modified Driving Risk Minimization Algorithm,MPC-mDRMA)。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逐渐成熟,人工驾驶车辆、网联人工驾驶车辆、自动驾驶车辆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混行将成为常态。探究混行交通环境下人-车-路系统耦合机理,对于实现混行环境车路协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在MPC-DRMA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双状态安全速度模型和异结构交通流模型分别对人工驾驶车辆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建模,引入驾驶人行为场对优化目标函数进行完善。考虑到驾驶人的存在势必会对车辆的速度造成影响,依据分支限界算法对人工驾驶车辆速度进行约束。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利用HSS+GM-HMM架构估计驾驶人在交叉口的操作行为,实现与人工驾驶车辆的耦合交互。仿真表明,MPC-mDRMA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行环境车辆协同的效果,随着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市场渗透率的增加而表现出更好的性能。针对现实道路场景,分析通信延迟和数据丢包对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的影响。目前,对于无信号交叉口车辆协同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假定理想的通信环境,难以真实反映车辆协同的客观环境。无线通信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网络拓扑的复杂多变,频繁的信道访问请求会引发数据丢包和通信延迟等问题,导致在线性和非线性水平上的不稳定性,车辆协同控制算法性能大幅下降。将网络模拟器NS3补充到前文搭建的仿真试验平台,构建基于VISSIM、NS3和MATLAB的耦合仿真平台,以数据包投递率和通信延迟为评价指标,分析二者与车辆密度、车辆节点数量和车辆距离的关系。选取控制算法中的“冲突数目”和“平均速度”指标,研究通信延迟和数据包投递率对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的影响。上述研究解决了无信号交叉口场景中车辆的协同控制问题,将“行车安全场”理论引入到多车协同控制中,定量描述车辆的行车风险,基于驾驶人风险感知水平估计人工驾驶车辆在无信号交叉口的操作意图,提出的MPC-DRMA和MPC-mDRMA算法可用于网联自动驾驶环境和混行交通环境下,不同属性车辆间的协作控制,有助于无信号交叉口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的改善。
曾鹏[4](2020)在《基于SPI/SPEI指数与RRV指标的我国流域干旱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暖将影响水文循环,降低降雨频次、增强地表蒸散发,加剧干旱。我国是东亚地区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干旱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气候变暖背景下日趋严重的干旱对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严峻考验。为了充分理解和管理我国的干旱,降低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有必要评估我国干旱现状和模拟预测未来干旱情况。论文以我国主要流域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我国未来的气候变化,分析未来潜在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揭示气候变暖对我国未来干旱的影响。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论文检测了我国2021-2050年气象变量的时空变化趋势。2021-2050年较1976-2005年气象变量比较结果表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增加,且增幅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太阳辐射在全国除在松花江流域北部外的其他区域增加;相对湿度、风速和大气压的变化幅度较小;RCP8.5情景下增幅通常高出RCP4.5。2021-2050年潜在蒸散发相关气象变量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最高、最低气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呈显着增加趋势;风速在长江流域上游与西北内陆河流域和西南诸河流域交界处部分地区显着降低;相对湿度在淮河流域、西北内陆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中下游部分地区显着降低;太阳辐射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显着增加;大气压在松花江流域部分区域显着增加,而在长江流域上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部地区显着降低;RCP8.5与RCP4.5下最低、最高温度和太阳辐射空间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风速、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存在区域性差异。(2)论文检测了我国2021-2050年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分析了未来潜在蒸散发变化的原因。2021-2050年较1976-2005年潜在蒸散发比较结果表明:2021-2050年潜在蒸散发在全国均增加,在青藏高原南部、东北和华东地区显着增加;RCP8.5情景下的空间变化和RCP4.5类似,但增幅大于RCP4.5。2021-2050年潜在蒸散发趋势检验结果表明:RCP4.5和RCP8.5两个情景下我国潜在蒸散发均呈显着增加趋势,但松花江流域冬季潜在蒸散发呈降低趋势。2021-2050年潜在蒸散发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RCP4.5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对最高温度最敏感,而南方西南诸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部分地区以及松花江流域部分区域对太阳辐射最敏感;RCP8.5下全国大部分区域对太阳辐射最敏感;预测期潜在蒸散发上升归因于北方流域最高气温和南方流域太阳辐射的大幅增加,潜在蒸散发的显着上升趋势归因于最高气温、太阳辐射和最低气温三个主要影响因子也呈显着上升趋势。(3)论文分析了我国未来干旱的时空变化情况及气候变暖对我国干旱的影响。2021-2050年SPEI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未来的干旱将加剧,干旱从沿海到西北内陆的趋势逐渐增加,其中西北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干燥趋势相对严重。2021-2050年干旱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区域未来将出现显着干燥趋势,且该趋势将由西南至东北一带向西北和东南地区转移。2021-2050年干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频率和严重性从我国的东南部、东北部到西北部(特别是西北内陆河流域和西南诸河流域)逐渐增加,极端干旱事件更有可能在温度升高更多的区域(西北内陆河流域)发生。2021-2050年干旱特征的SOM-Kmeans聚类结果显示:未来我国干旱状况将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线西北部地区的干旱条件最为复杂和严峻,RCP8.5情景下的干旱情况比RCP4.5更为严峻。(4)论文探讨了不同干燥条件阈值下我国各流域健康状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我国各流域健康状态的影响。2021-2050年降水及其与蒸散发差值研究结果显示:降水由西北向东南沿海递增且未来30年在我国西部和北部部分区域显着增加,我国大部分区域将出现水分亏缺且未来30年呈显着增加趋势。2021-2050年我国各流域基于干旱的RRV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北方诸流域健康状态较差且将显着恶化,南方诸流域的健康状态总体较好;气候变暖恶化了全国各流域的健康状态,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影响尤为严重;RCP8.5下流域健康状态比RCP4.5下更差。不同阈值情景下RRV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干燥和异常干燥作为阈值的结果适合作为评判我国各流域未来健康状态的阈值,其中东北、华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适合高阈值,而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则适合低阈值。
李晓娟,梁健,谢定升,梁巧倩[5](2020)在《华南热带气旋影响时段的短期气候集成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华南沿海代表站逐日历史资料和南海附近区域再分析格点资料,采用灰色拓扑预测、天文周期、阴阳历叠加等方法,建立非线性综合集成预测模型,对上述站点和区域的逐日气压、降水量等要素进行气候预测;通过分析沿海各代表站气压谷值、降水峰值的出现时间、以及南海区域气压场中低压环流的位置和动态,综合确定年内影响华南的热带气旋可能出现的时间段和区域。该方法在广东省气象台投入业务应用多年,经检验近5年(7—9月台风活跃季节)热带气旋影响时段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70%左右。
薛晓辉[6](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石玉蓉[7](2020)在《基于遥感和地表能量平衡的湿热地区城市局地气候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气候问题随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而加剧,湿热地区因其气候特征问题更为突出。局地尺度的城市气候与人们生活和建筑能耗息息相关,是城市气候研究的重要尺度。开展湿热地区城市局地气候研究,将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城市热岛和建筑能耗以及缓解城市气候问题提供重要基础。地表能量平衡(SEB)是局地气候研究的关键手段,湿润亚热带气候区城市的SEB观测和模型研究十分匮乏。为此,以湿热地区典型城市广州为对象,本文采用涡度相关系统技术,选择分布最多的高密度高层建筑城市局地气候分区开展夏秋两季SEB观测,掌握了湿热地区城市地表能量交换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天气条件对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的关键性影响,验证了代表性城市能量模型LUMPS在湿热地区的适用性(Q*和?Qs一致性指数超过0.95,QH和QE根均方差为36.5和42.8 W m-2)。遥感是大范围快速获取地表特征参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还缺乏针对城市局地气候的成套遥感方法与技术。为此,以方便获取且分辨率高的卫星遥感影像(Landsat和GeoEye-1)为主要数据源,本文基于地表能量平衡提出新的城市近地空气温湿度遥感反演方法,梳理其他气候参数(地表温度)及相关规划设计因子的反演及提取方法,综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精度城市局地气候遥感技术(测试验证的地表温度、近地空气温度和水汽压遥感精度分别为1.0℃、1.0℃和2.06 h Pa),为城市局地气候大样本观测和定量化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方法。现有城市局地气候经验模型源于小样本案例研究,适用范围窄,无法广泛用于实际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此,结合局地气候分区(LCZ)体系,本文充分运用城市局地气候遥感技术获取广州中心城区大样本(总样本量625)遥感数据,明确影响主要LCZ类型的关键规划设计因子,建立了预测性能较好的城市热岛经验模型(地表城市热岛预测误差小于0.95℃,城市热岛预测误差小于0.04℃)。本文研究有力支撑湿热地区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并为我国其他地区及全球湿润亚热带气候区提供重要参考。
曾攀[8](2019)在《在役大跨径梁桥挠度监测与结构运营状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跨径梁桥在运营中过程中的梁体开裂和长期下挠等问题,影响到这类桥型的正常运营与维修管养。一方面需要从设计、施工、运营等角度深思引发上述病害的原因,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对结构进行跟踪评估的监测系统,以实时掌握结构状态并避免突发性损伤和垮塌。挠度是反映结构状态的最直观指标,对桥梁在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进行监测和分析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了大跨径梁桥的动挠度连通管法监测技术、动挠度信号分离方法、挠度效应的移动荷载识别理论和分离挠度的结构状态分析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试图形成面向大跨径梁桥基于挠度的监测技术、数据解析、荷载评估和状态分析的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研究了基于压力场连通管的桥梁挠度监测关键技术:首先,研究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桥梁动挠度测量理论,引入水锤理论分析管道粘滞阻尼特性及其对管道流体压强的影响,参数化研究管道设计等参数对其影响;其次,建立了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桥梁挠度试验模型,分析了连通管法对静挠度和动挠度的监测效果,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桥梁振动对连通管法挠度监测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连通管系统的布设对于动挠度测试影响以及精度改进措施,分别获得了连通管台阶布置及测点离弯管区域的若干有意义建议。研究表明:连通管法在静挠度和动挠度监测上与位移计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连通管法的测试准确性;结构振动对连通管压力采集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斜置的管道,通过理论推导修正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消除结构振动的影响,并得到了模型试验验证;采集结构动挠度与管道台阶无关,但在弯管1.5m范围内影响显着,实际工程的连通管布设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以便获取准确的挠度测试结果。(2)提出了基于联合字典的桥梁挠度稀疏分离方法:首先,提出在考虑各种挠度信号特征的基础上生成原子,结合稀疏正则化模型构造联合字典,并通过字典原子重建各种挠度信号,建立方法体系实现混合信号的时域分离;其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所提方法对于动挠度车辆效应、温度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离效果,并参数化研究了噪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联合字典动挠度分离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为桥梁动挠度的有效分离提供了保障,联合字典能更好地兼顾各类信号特征,相比于单一字典,在应用上更具灵活性。(3)提出了基于蜻蜓算法和监测挠度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方法:首先,将车辆荷载和入桥时间同时考虑为待优化变量,通过对比桥梁实际挠度和计算挠度之间的差异建立优化识别问题,并引入蜻蜓算法展开求解,建立方法体系;其次,通过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路面不平整度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最后,基于某桥的跑车试验和跳车试验,将本方法应用其中以根据实测挠度反演车辆荷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蜻蜓算法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同时识别车辆入桥时间和车辆荷载大小,识别方法在不同噪声等级和路面粗糙度下均具有准确的识别效果,工程案例显示本方法对跑车试验中重车荷载和入桥时间的识别误差在3%,应用效果良好。(4)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和桥梁分离挠度的结构状态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大跨径桥梁微观车流模拟方法,融合了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可接受间距换道模型、等效动力轮载方法等,用于分析随机车流与桥梁耦合振动下的挠度特点,并建立挠度车辆荷载效应的分级预警方法;其次,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文献调研分别建立了挠度温度效应和挠度长期效应的分级预警方法;最后,将D-S证据理论应用于挠度分离效应的结构状态分析中,解决多源信息融合与冲突问题,形成了结构状态分级评价体系。所提出的结构状态分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监测挠度的各种分离效应成分,充分利用D-S证据理论在多源信息冲突融合中的优势,亦实用于其他桥梁体系的状态分析。(5)将上述方法体系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挠度监测为案例,评估了连通管法的实际工程测试效果与精度,分析了联合字典方法在动挠度效应分离中的效果和准确性,细化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结构状态分级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表明:在本工程中连通管法测试挠度与人工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验证了连通管法的工程实施效果;挠度分离算法可以较好的筛选车辆效应、温度效应和长期效应,结合背景桥梁近三个月的挠度监测数据分析了结构状态,发现结构状态整体良好。
孙建奇,马洁华,陈活泼,汪君,于恩涛,田宝强[9](2018)在《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东亚气候变异十分复杂,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对该地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偏低,如何进一步提高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现实需求问题。为此,近些年一系列的动力和统计降尺度方法得以发展。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些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研究和实时预测中的应用。首先,文中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应用于实时预测的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及其性能,这是开展降尺度的科学和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区域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评估与遴选、区域模式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对于动力降尺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回顾;在统计降尺度的综述中,本文主要关注了东亚夏季汛期和冬季气候异常的预测,特别是针对东亚冬季气候异常,本文中提出了新的高效的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最后,展望了短期气候预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庞轶舒[10](2014)在《中国夏季降水模态时间稳定性和统计降尺度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夏季降水是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全国范围的预测水平依然不够理想,因而从全局角度出发,深入研究降水时空变化规律,与环流场之间的关联,及其影响因子,对理解降水变化的成因和提高降水预测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CFSv2.0模式资料,通过空间和时间稳定性判据,研究了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前四个EOF模态的特征和时间稳定性,重点讨论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相互作用对主要降水模态的影响,关键环流指数对降水模态的潜在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评估了CFSv2.0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潜在预测水平。主要结论如下:(1)当预测时效为一年,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前四个EOF模态表现出显着的稳定性。若PC系数完全预测准确,则降水潜在的可预测站点主要位于黄河以南地区,理想预测与观测降水之间的距平相关系数(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ACC)为0.6左右。相对而言,降水距平百分率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易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当人为削弱这种影响后,前三个模态在预测时效为一年时稳定,潜在的可预测站点均匀分布,理想预测与观测降水之间的ACC为0.5。随着预报时效增加,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后三个EOF模态的时间稳定性下降,预示着EOF方法对未来两年以上降水的预测能力将会明显下降。(2)降水距平前四个模态变化与环流场相关关系显着且稳定。本文定义的相互正交的环流指数时间变化对降水前4个模态PC系数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预示着对中国夏季降水有较大的潜在预测能力。其中,前冬季环流指数的降水历史回报场的大多数站点时间相关系数(Tempor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TCC)大于0,33年交叉检验的平均ACC约0.29;夏季环流指数回报场中TCC大于0的站点更多,ACC约0.34。(3)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环流三维结构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好的协同稳定变化关系。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主要受到200hPa和850hPa风场的影响,高低层和南北向季风环流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中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和蒙古气旋构成了东亚夏季风的“齿轮耦合”形态,其空间结构的年际变化导致了中国夏季降水模态的多样性。(4)CFSv2.0能预测中国夏季降水的大致趋势,但是预测的准确率较低;模式预测的降水主要模态、环流场与降水之间的关系与观测结果相差较大;基于CFSv2.0模式环流的统计降尺度降水预报结果不够理想,与观测场差异较大,两者TCC的显着相关点较少,且有负值区域,而ACC不足0.1。
二、SOUTH CHINA REGIONAL SHORT 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MODEL AND ITS PERFORM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UTH CHINA REGIONAL SHORT 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MODEL AND ITS PERFORMANCE(论文提纲范文)
(1)多尺度子网络及结合先验信息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问题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插值 |
1.3.2 基于重建 |
1.3.3 基于学习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的目标 |
1.4.2 关键技术 |
1.4.3 研究工作的内容 |
1.4.4 研究工作的难点 |
1.4.5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1.5 本文主要章节内容 |
第二章 多尺度子网络超分辨率模型 |
2.1 引言 |
2.2 多尺度子网络模型 |
2.2.1 模型结构 |
2.2.2 注意力残差密集连接块 |
2.2.3 自适应子网络融合块 |
2.3 模型讨论 |
2.3.1 MARDN与 CNF的区别 |
2.3.2 MARDN与 RDN的区别 |
2.3.3 MARDN与 RCAN的区别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评价指标 |
2.4.2 实验设置 |
2.4.3 消融实验 |
2.4.4 双立方下采样实验对比 |
2.4.5 模糊下采样实验对比 |
2.4.6 模型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结合图像描述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 |
3.1 引言 |
3.2 生成式对抗网络 |
3.3 结合图像描述的超分辨率网络模型 |
3.3.1 网络结构 |
3.3.2 损失函数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评价指标 |
3.4.2 实验设置 |
3.4.3 定量比较 |
3.4.4 定性比较 |
3.4.5 消融实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合人脸属性的图像超分辨率 |
4.1 引言 |
4.2 人脸图像超分辨率 |
4.3 网络模型 |
4.3.1 AttriSR模型 |
4.3.2 AttriSRGAN模型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实验设置 |
4.4.2 定性对比 |
4.4.3 定量实验 |
4.4.4 消融实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钙镁氯化物水盐体系相变材料设计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变材料概述 |
1.1.1 相变材料的概念 |
1.1.2 相变储能的热力学原理 |
1.1.3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1.3.1 相变方式分类 |
1.1.3.2 化学组成分类 |
1.1.4 相变材料的研究范围 |
1.2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寻找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主要途径与不足 |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力学模型概述 |
2.1 Debye-Hückel理论 |
2.2 Pitzer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
2.2.1 Pitzer模型 |
2.2.2 扩展的Pitzer模型 |
2.3 PSC模型 |
2.4 MSA模型 |
2.5 BET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Cl_2-MgCl_2-H_2O三元体系的BET模型计算 |
3.1 前言 |
3.2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BET模型计算 |
3.2.1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模型参数确定 |
3.2.2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平衡常数确定 |
3.2.3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相图 |
3.3 MgCl_2-H_2O二元体系的BET模型计算 |
3.3.1 MgCl_2-H_2O二元体系的模型参数确定 |
3.3.2 MgCl_2-H_2O二元体系的相图 |
3.4 CaCl_2-Mg Cl2-H_2O三元体系的相图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热性能表征 |
4.1 相变材料的形貌结构 |
4.1.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 |
4.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2 相变材料的热物性 |
4.2.1 冷却结晶实验(T-history) |
4.2.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2.3 热导率测试(TPS) |
4.2.4 热稳定性测试(TGA)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过冷和相分离研究 |
5.1 无机水合盐的过冷原理 |
5.2 无机水合盐的过冷度降低方法 |
5.3 无机水合盐的相分离原理 |
5.4 无机水合盐的相分离抑制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车联网应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车联网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交叉口车辆协同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驾驶人意图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通信性能对车辆控制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车辆冲突分析与行车安全场模型构建 |
2.1 无信号交叉口车辆冲突状态分析 |
2.2 车辆冲突状态检测与模型构建 |
2.2.1 车辆冲突判断检测 |
2.2.2 基于安全裕度的车辆模型构建 |
2.3 行车安全场理论 |
2.3.1 安全场理论研究现状 |
2.3.2 用场表征行车风险 |
2.3.3 行车安全场定义 |
2.4 行车安全场通用模型 |
2.4.1 势能场 |
2.4.2 动能场 |
2.4.3 行为场 |
2.4.4 统一行车安全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研究 |
3.1 网联自动驾驶环境定义 |
3.2 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规则确定 |
3.3 模型预测控制理论 |
3.4 基于模型预测的行车风险最小化车辆协同控制算法 |
3.4.1 车辆协同控制算法设计思路 |
3.4.2 约束条件的设置 |
3.4.3 优化目标函数的设计 |
3.4.4 求解算法 |
3.4.5 MPC-DRMA算法实现流程 |
3.5 MPC-DRMA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3.5.1 仿真试验总体设计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风险感知水平的驾驶人操作意图估计方法研究 |
4.1 无信号交叉口驾驶人操作行为分析 |
4.2 驾驶人风险感知水平分析 |
4.2.1 驾驶人风险感知参数确定 |
4.2.2 可接受的风险感知水平 |
4.3 基于HSS+GM-HMM的驾驶人操作意图识别 |
4.3.1 混合状态系统模型架构HSS |
4.3.2 隐马尔科夫模型架构HMM |
4.3.3 隐马尔科夫结构确定与训练 |
4.3.4 基于HSS+GM-HMM的驾驶人操作意图识别 |
4.4 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4.4.1 仿真试验总体设计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行交通环境下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研究 |
5.1 混行交通驾驶环境定义 |
5.2 混行交通场景车辆建模 |
5.2.1 基于双状态安全速度模型的人工驾驶车辆建模 |
5.2.2 基于异结构交通流模型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建模 |
5.3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优先权决策 |
5.4 基于模型预测改进的行车风险最小化车辆控制算法 |
5.4.1 分支限界算法 |
5.4.2 基于分支限界算法的车速优化策略 |
5.4.3 MPC-mDRMA算法优化目标函数设计 |
5.4.4 MPC-mDRMA算法实现流程 |
5.5 MPC-mDRMA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5.1 仿真试验总体设计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信性能对车辆协同控制算法影响分析 |
6.1 仿真试验方案总体设计 |
6.1.1 网络仿真器确定 |
6.1.2 仿真试验平台搭建 |
6.1.3 网络评价指标的确定 |
6.1.4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 |
6.2 通信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根据节点密度进行性能分析 |
6.2.2 根据节点速度进行性能分析 |
6.2.3 根据网络区域进行性能分析 |
6.3 通信性能对车辆控制算法的影响分析 |
6.3.1 通信延迟对平均车速和冲突数目影响分析 |
6.3.2 数据包投递率对平均车速和冲突数目影响分析 |
6.3.3 数据包投递率与通信延迟对算法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SPI/SPEI指数与RRV指标的我国流域干旱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情景、模式与降尺度 |
1.2.2 潜在蒸散发研究现状 |
1.2.3 干旱研究现状 |
1.2.4 可靠性、回弹性和脆弱性指标 |
1.3 相关研究中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1.4.4 技术路线 |
2.基于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的我国流域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 |
2.1 概述 |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研究方法 |
2.3 未来30年气象变量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 |
2.3.1 基准期气象变量 |
2.3.2 预测期气象变量较基准期变化情况 |
2.3.3 潜在蒸散发相关气象变量变化趋势 |
2.4 未来30年潜在蒸散发的变化趋势 |
2.4.1 基准期潜在蒸散发 |
2.4.2 预测期潜在蒸散发 |
2.4.3 预测期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检验 |
2.5 预测期潜在蒸散发敏感性分析结果 |
2.5.1 气象变量敏感性空间差异 |
2.5.2 最敏感气象变量的空间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3.基于SPI/SPEI与SOM-Kmeans二阶聚类方法的我国流域干旱模拟预估 |
3.1 概述 |
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3 SPI/SPEI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3.1 预测期SPI/SPEI的空间特征 |
3.3.2 预测期SPI/SPEI的变化趋势 |
3.3.3 预测期SPEI与SPI的相关性 |
3.4 干旱特征的时空变化 |
3.5 干旱特征聚类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3.6.1 讨论 |
3.6.2 结论 |
4.基于多阈值情景RRV框架的我国流域对未来干旱时空动态的响应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3 2021-2050年我国降水及其与潜在蒸散发差值的时空动态 |
4.3.1 降水及其与潜在蒸散发差值空间分布 |
4.3.2 降水及降水与潜在蒸散发差值趋势分析 |
4.4 2021-2050年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指标时空动态 |
4.4.1 阈值为-0.1情景的RRV各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4.4.2 阈值为-0.5情景的RRV各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4.4.3 阈值为-0.8情景的RRV各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4.5 不同阈值情景下基于干旱的RRV指数及其变化趋势 |
4.5.1 阈值为-0.1情景下基于干旱的RRV的时空动态 |
4.5.2 阈值为-0.5情景下基于干旱的RRV的时空动态 |
4.5.3 阈值为-0.8情景下基于干旱的RRV的时空动态 |
4.6 本章小结 |
4.6.1 讨论 |
4.6.2 结论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主要结论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华南热带气旋影响时段的短期气候集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和步骤 |
2.2.1灰色拓扑预测 |
2.2.2天文周期方法 |
2.2.3 阴阳历叠加 |
2.2.4 权重回归综合 |
3 方法应用和预测实例 |
3.1 用沿海代表站的逐日气象要素变化做TC气候预测 |
3.2 用南海附近区域逐日海平面气压场做TC气候预测 |
4 热带气旋气候预测检验和应用总结 |
4.1 预测效果检验 |
4.2 方法应用技巧 |
5 小结和讨论 |
(6)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调研方案 |
2.2.1 调研范围 |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
2.3.3 渗漏水类型 |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
2.5.1 劣化表现形式 |
2.5.2 劣化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
3.4.1 模拟方案设计 |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4.3.2 CT试验设备 |
4.3.3 试验基本方案 |
4.3.4 试样制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
4.4.1 黏粒含量测试 |
4.4.2 Zeta电位测试 |
4.4.3 离子浓度测试 |
4.4.4 抗剪强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定理 |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
5.6.4 试验具体步骤 |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6.2.2 监测方案 |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
6.3.2 监测方案 |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
6.4.1 组网框架结构 |
6.4.2 数据传输原理 |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6.4.4 技术优势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监测系统布设 |
6.5.3 监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
7.2.1 围岩加固 |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
7.2.3 衬砌结构加固 |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制定处治方案 |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
7.3.4 处治效果评价 |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4.1 工程背景 |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遥感和地表能量平衡的湿热地区城市局地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气候尺度与分区 |
1.2.2 城市局地气候研究 |
1.2.3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局地气候研究 |
1.2.4 地表特征参量的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
1.2.5 近地空气温湿度的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
1.2.6 总结与讨论 |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局地气候遥感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2.2.1 研究区域及其特征 |
2.2.2 遥感数据来源 |
2.3 地表特征参量的遥感反演方法 |
2.3.1 地表温度LST |
2.3.2 植被覆盖度 |
2.3.3 地表反射率 |
2.3.4 地表发射率 |
2.4 地表特征参量的遥感提取方法 |
2.4.1 地物基本信息 |
2.4.2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
2.4.3 平均建筑高度与迎风面积指数FAI |
2.4.4 天空角系数SVF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观测与模型验证 |
3.1 引言 |
3.2 观测方法 |
3.2.1 测试场地选址 |
3.2.2 测试具体方法 |
3.2.3 天气条件分类 |
3.2.4 贡献区计算 |
3.2.5 蓄热与人为热计算 |
3.3 观测结果与讨论 |
3.3.1 气象条件 |
3.3.2 贡献区 |
3.3.3 辐射通量 |
3.3.4 地表能量交换 |
3.3.5 能量比 |
3.4 LUMPS验证 |
3.4.1 LUMPS原理及推导 |
3.4.2 模型计算方法 |
3.4.3 验证评价指标 |
3.4.4 净辐射通量的验证 |
3.4.5 蓄热量的验证 |
3.4.6 显热与潜热通量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近地空气温湿度遥感反演方法 |
4.1 引言 |
4.2 城市近地空气温湿度遥感反演新方法 |
4.2.1 辐射通量反演 |
4.2.2 显热通量及近地气温反演 |
4.2.3 潜热通量及近地空气湿度反演 |
4.2.4 其他参数的获取 |
4.3 验证方法 |
4.3.1 现场测试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数据处理过程 |
4.4 验证结果 |
4.4.1 地表温度 |
4.4.2 地表反射率 |
4.4.3 地表发射率 |
4.4.4 净辐射通量 |
4.4.5 近地空气温湿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局地气候预测经验模型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区域的划分 |
5.2.2 LCZ分类图制作 |
5.2.3 (S)UHI的获取 |
5.2.4 规划设计因子 |
5.2.5 数据分析与建模 |
5.3 研究结果 |
5.3.1 广州中心城区LCZ分类图 |
5.3.2 各LCZ的对比 |
5.3.3 相关分析 |
5.3.4 预测模型 |
5.3.5 模型验证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在役大跨径梁桥挠度监测与结构运营状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 |
1.2.1 桥梁动挠度监测技术 |
1.2.2 桥梁动挠度的数据处理 |
1.2.3 基于挠度的荷载识别方法 |
1.2.4 基于挠度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跨径梁桥的挠度监测技术研究 |
2.1 连通管压力场理论分析 |
2.1.1 重力与振动加速度作用下的连通管压力场作用机理 |
2.1.2 基于水锤模型的管壁粘滞作用耦合4-方程 |
2.1.3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连通管作用机理 |
2.1.4 基于ALE法的连通管水锤效应的数值算法 |
2.1.5 连通管动态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2.2 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桥梁挠度监测试验模型 |
2.2.1 试验模型总体概述 |
2.2.2 试验设备参数 |
2.2.3 试验过程及数据采集 |
2.3 基于压力场连通管法的挠度测量效果评价 |
2.3.1 静载试验下挠度测量效果评价 |
2.3.2 自由振动下动挠度测量效果评价 |
2.4 结构振动对动挠度测量影响及精度改进 |
2.4.1 试验验证 |
2.4.2 结果分析 |
2.5 连通管布设对动挠度测量影响及精度改进 |
2.5.1 连通管弯管高差对挠度测量影响分析 |
2.5.2 连通管弯管区域对挠度测量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联合字典的桥梁动挠度稀疏分离 |
3.1 挠度信号分析 |
3.2 稀疏表示基本概念 |
3.2.1 信号稀疏表示 |
3.2.2 联合字典 |
3.3 基于联合字典的桥梁动挠度稀疏分离 |
3.3.1 车辆引起动动挠度分离 |
3.3.2 温差效应与长期挠度稀疏分离 |
3.3.3 桥梁动挠度稀疏分离基本流程 |
3.4 数值案例验证 |
3.4.1 算例概述 |
3.4.2 方法验证 |
3.4.3 模型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挠度和蜻蜓算法的桥梁移动车辆荷载识别 |
4.1 车辆荷载识别的理论概述 |
4.2 蜻蜓算法基本理论 |
4.3 基于蜻蜓算法的车辆荷载识别方法 |
4.3.1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分析 |
4.3.2 移动荷载识别的控制方程 |
4.3.3 基于蜻蜓算法的桥梁移动车辆荷载识别 |
4.4 数值算例验证 |
4.4.1 简支梁数值案例 |
4.4.2 连续梁数值案例 |
4.4.3 讨论分析 |
4.5 工程案例应用 |
4.5.1 工程概况 |
4.5.2 桥梁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修正 |
4.5.3 移动荷载识别方法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离挠度与D-S证据理论的桥梁结构状态分析 |
5.1 基于随机车流-桥耦合振动的挠度特性 |
5.1.1 车辆与桥梁耦合振动方程 |
5.1.2 大跨径桥梁随机车流模拟 |
5.1.3 挠度车辆荷载效应的预警指标 |
5.2 大跨径梁桥长期下挠特性 |
5.3 大跨径梁桥温度变形特性 |
5.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桥梁结构性能评估 |
5.4.1 D-S证据理论及其评估流程 |
5.4.2 基于监测挠度的D-S证据理论桥梁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跨径梁桥动挠度监测与状态分析的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述 |
6.2 动挠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桥验证 |
6.2.1 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 |
6.2.2 监测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
6.2.3 实桥挠度监测系统的建设 |
6.2.4 挠度监测精度的对比验证 |
6.3 基于监测数据的动挠度信号分离 |
6.3.1 数据预处理 |
6.3.2 桥梁动挠度分离 |
6.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桥梁评估 |
6.4.1 随机车流作用下桥梁挠度变形 |
6.4.2 长期下挠的分级预警值及其BPA |
6.4.3 桥梁温度荷载的挠度效应及其BPA |
6.4.4 基于监测挠度的桥梁结构性能综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现有动力预测系统的预测性能 |
3 动力降尺度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
3.1 区域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评估与遴选 |
3.2 动力降尺度在东亚气候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
4 统计降尺度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
4.1 汛期降水的降尺度预测 |
4.2 冬季降水的降尺度预测 |
5 讨论与展望 |
(10)中国夏季降水模态时间稳定性和统计降尺度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拟研究问题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 EOF 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主要模态的特征 |
2.4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主要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
2.5 极端降水事件对 EOF 模态时间稳定性的影响 |
2.6 EOF 方法在中国夏季降水预测中的潜在能力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夏季降水主要模态与主要环流因子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3 降水距平模态与环流场之间的时间变化关系和稳定性 |
3.4 中国夏季降水模态与同期和前期环流场之间的变化关系 |
3.5 影响中国夏季降水模态变化的关键环流指数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国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环流之间的协同变化关系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分析方法 |
4.3 中国夏季降水与同期各层环流场的 MEOF 分析 |
4.4 东亚夏季风环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协同变化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Sv2.0 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预测的评估 |
5.1 引言 |
5.2 模式介绍 |
5.3 资料与方法 |
5.4 CFSv2.0 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预测评估 |
5.5 CFSv2.0 环流与中国夏季降水主要模态之间的关系 |
5.6 CFSv2.0 环流对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能力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SOUTH CHINA REGIONAL SHORT 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MODEL AND ITS PERFORM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尺度子网络及结合先验信息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研究[D]. 覃家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钙镁氯化物水盐体系相变材料设计及性能[D]. 邵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车辆协同控制算法研究[D]. 郑义.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SPI/SPEI指数与RRV指标的我国流域干旱预估研究[D]. 曾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华南热带气旋影响时段的短期气候集成预测[J]. 李晓娟,梁健,谢定升,梁巧倩. 热带气象学报, 2020(02)
- [6]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7]基于遥感和地表能量平衡的湿热地区城市局地气候研究[D]. 石玉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在役大跨径梁桥挠度监测与结构运营状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D]. 曾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J]. 孙建奇,马洁华,陈活泼,汪君,于恩涛,田宝强. 大气科学, 2018(04)
- [10]中国夏季降水模态时间稳定性和统计降尺度预测研究[D]. 庞轶舒.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08)
标签:预测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