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云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发展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锋,胡白雨[1](2021)在《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植保工作的核心在于高效的测报预警,病虫害测报预警关乎最终的防控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测报准确率是提升植保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植保技术标准化作为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一环,是当下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对农业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标准及标准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及标准化现状进行了相应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曾娟[2](2020)在《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与发生为害演化趋势分析》文中认为小地老虎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杂食性农业重大害虫,由于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行为、幼虫为害具有隐蔽性,常常出现突然暴发的现象,造成作物生产的重大损失。像其它重大农业害虫一样,小地老虎的种群发生受种植模式、气候环境、防治手段等因素影响。研究明确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及其发生为害的演化趋势,对于深入揭示小地老虎区域性灾变规律和发展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小地老虎23个监测点2014-2017年空中成虫种群迁飞动态,15个监测点1991-2017年地面种群发生动态,以及2008-2017年全国地老虎危害损失和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为害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小地老虎空中迁移活动频繁,各地季节性蛾峰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小地老虎春季北迁沿3条主要路径,即3-4月从华南地区沿东线迁入江浙沿海、华北南部,或沿中线迁入江南、江淮、华北南部,或沿西线迁入西南地区,5月继续沿东北方向迁入华北中北部和东北大部,或沿西北方向迁入西北地区。2.中国小地老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生态区划特征,黄淮华北主发区的种群由华南种群迁入形成。中国小地老虎发生区可按1月月平均气温10℃、4℃、0℃、-6℃等温线划分为5个生态区,在黄淮华北主发区跨越的4个生态区内,地面种群与高空种群数量动态均呈一元线性正相关(P<0.01)。在黄淮华北主发区(31.6°N-41.2°N),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关键发生期随纬度升高而推迟,纬度每升高1°,越冬代成虫始见日、第一峰日、主峰日和一代成虫主峰日分别推迟2.61 d、3.72 d、3.58 d和1.26 d。不同监测点间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一代幼虫种群密度及其为害株率和致死株率差异显着,其中山西汾阳、晋源和盐湖的常年平均值偏高,是小地老虎常年发生为害较重的地区。3.气候变暖导致中国小地老虎越冬北界和北迁范围显着北移,成虫发生期明显提前。1991年以来,以1月10℃、4℃、0℃等温线为指示的小地老虎主要越冬区(I区)、次要越冬区(II区)、零星越冬区(III区)北界,分别向北(高纬度)移动了154.31 km、232.38 km和58.66 km(即1.4、2.1和0.5个纬度);而2015-2017年小地老虎成虫高空种群的捕获地已到达黑龙江省富锦市等东北边界地区,比20世纪80-90年代记录的迁飞北界北移了702 km(即6.4个纬度)。27年来,随黄淮华北地区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第一峰期、主峰期和一代成虫主峰期内日平均气温(DMAT)逐日平均值分别升高2.31℃、2.01℃和0.51℃,越冬代成虫第一峰日、主峰日和一代成虫主峰日分别提前15.35 d、17.05 d和7.87 d。4.全国地老虎发生面积和实际损失呈上升趋势发展,经济损失和用药成本增加。2008-2017年,我国8种(类)作物上地老虎年均发生面积2511.63千公顷,年均防治面积3053.81千公顷,年均实际损失14.19万吨,年均挽回损失53.97万吨;经年均投入2.73亿元农药成本进行大规模化学防治,农产品年均实际损失2.89亿元,年均挽回损失10.99亿元。小地老虎为害模式可分为偶然暴发型(汾阳模式)和常年平稳型(盐湖模式):汾阳模式中,常年发生面积占比25%以下,但重发年份的重发面积占比超过70%、产量损失率超过50%;盐湖模式中,常年发生面积占比80%以上,但重发面积占比25%以下。本研究佐证了东亚迁飞场内小地老虎的常年大规模远距离种群迁飞行为,明确了小地老虎春季从主要越冬区迁入主要发生区的3条迁飞路径和虫源数量关系,以1月等温线划分了中国小地老虎的5个生态区,阐明了黄淮华北主发区内小地老虎发生期随纬度升高而推迟、发生量存在地域差异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小地老虎异地测报提供了理论基础、预测方法和数值模型;首次证明了气候变暖导致中国小地老虎越冬北界和北迁范围北扩、北迁时期提前,预示了迁入期提早对黄淮华北玉米主产区的影响,以及迁飞范围北扩对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威胁,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超长期预测提供了借鉴;总结提出了近年来全国地老虎危害损失上升、经济重要性增加的趋势,以及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为害的不同模式,为制定综合防控决策与区域性防治对策提供了参考。
聂晓[3](2020)在《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效益及白粉病预测模型有效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实行化肥农药减施政策,建立了一系列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以实现小麦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这些集成技术要想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其综合效益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构建了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使用该指标体系对长江流域和北方麦区部分集成技术进行效益评价,为这些集成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小麦病害的准确预测是病害精准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实现病害的科学防控,降低农药施用量,从而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效益。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已发表的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对这些模型的时效性、实用性、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简化或者重建,为这些预测模型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调研与小麦化肥农药减施相关的评价指标,根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以及选择评价指标的依据,结合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的应用需求,共筛选确定了1个目标(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3个大类(经济、生态和社会),11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相应权重。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单产纯收入、劳均纯收入、投入产出比和间接经济效益,其组合权重分别为0.23、0.18、0.12和0.04;生态效益指标包括单位利润耗费化肥、单位利润耗费农药、每亩有机肥使用量和抗性品种的使用,其组合权重分别为0.13、0.11、0.04和0.02;社会效益指标包括每亩小麦产量、劳动力容纳量和心理承受效应,其组合权重分别为0.08、0.03和0.02。利用构建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对长江流域和北方麦区部分集成技术进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麦区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的综合效益指数比常规施肥施药技术提升了25%以上,其中云南曲靖的增幅达10倍以上;北方麦区(廊坊)的小麦白粉病部分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田间试验的综合效益指数较常规施肥施药技术有所提升,其中在小麦品种、化肥种类和农药种类相同的情况下,(正常施肥,减药11%)、(正常施肥,减药33%)和(减肥28%,减药11%)的综合效益指数较高,相较常规施肥施药技术分别提高了406.67%、300%和300%。(2)收集整理了全国9省(自治区)31个市(县)的46个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在进行实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其中6个模型进行了优化、简化以及重建,共获得了4省7市(县)12个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对这些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结果可知:基于历史数据的拟合率,江苏省高邮市和四川省巴中市优化模型较原模型分别提高了3.09%和38.28%,四川省南充市和河南省安阳市每个市的两个优化模型较原模型分别提高了115.77%和132.20%、25.77%和18.82%,山东省章丘县两个简化模型较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5.82%和43.51%;基于当前数据的拟合率,四川省南充市和河南省安阳市每个市的两个优化模型较原模型分别提高了111.47%和103.23%,41.57%和10.95%,山东省章丘县两个简化模型较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6.44%和47.86%。
张梅[4](2020)在《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四川稻区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发生面积扩大、暴发频率增加,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灯光诱集、系统调查、卵巢解剖、生理特征分析等技术和线性判别函数、轨迹回推分析等方法,较为系统地对4种迁飞性害虫于20132018年在四川稻区落地后的种群动态和监测结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20132018年间,结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四川稻区稻飞虱的发生规律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于5月中下旬有零星成虫迁入川南叙永县,5月底至6月中旬和7月底至8月初灯下监测和田间调查均发现有大量的成虫持续迁入。7月下旬随着本地稻飞虱的繁殖,加之境外虫源继续迁入,出现以白背飞虱为主的危害盛期,川南稻区、川东稻区田间的虫量会居高不下,川北稻区局部田块虫量也会较高。到8月中下旬,稻飞虱出现持续迁出,田间危害下降。在四川稻区危害的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褐飞虱主要发生在川南稻区叙永县。从稻飞虱的48小时轨迹回推落点分析来看,川南稻区叙永县和川东稻区达川区的稻飞虱以省外迁入为主,川北稻区绵竹市的稻飞虱部分虫源来自于省内迁入,体现了稻飞虱的虫源由四川省外逐步迁入后进入四川省内中部地区的过程。温度、降水均是影响稻飞虱发生和消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以SPSS软件为平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从影响稻飞虱发生动态的温度和降水量中,筛选出能够提供反映其变化的旬平均温度和旬累计降水量等因子,并建立判别函数,对稻飞虱发生情况进行判别。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影响川北绵竹市、川东达川区、川南叙永县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有4月中旬的平均温度、4月中旬的累计降水量、4月下旬的累计降水量;能够影响川北绵竹市、川东达川区、川南叙永县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关键因子是4月下旬的累计降水量、5月下旬的累计降水量。通过对建立的线性判别函数进行分类回代分析,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7.8%和88.9%,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利用线性判别函数判别稻飞虱的发生程度和发生高峰期提供了可行性。2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20132018年间,结合稻纵卷叶螟的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为:最早可于6月上中旬出现在川南稻区叙永县,6月底出现在川东北稻区,表现为川南稻区较川北和川东稻区发生更早;田间危害期集中在7月初至8月底。从48h轨迹回推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情况看,川南稻区叙永县的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四川周边省区,如重庆市、贵州省等,川东稻区达川区的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重庆市、湖北省等,川北稻区绵竹市的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内眉山市、巴中市、自贡市等,少部分落点在四川周边省区重庆市。表明了稻纵卷叶螟从省外迁入四川盆地后,逐步进入省内中部地区的过程。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迁入虫源数大,后期气候条件适宜,有研究发现气象条件如降水、温度和湿度等是影响稻纵卷叶螟迁飞的重要因子,因此,本研究以SPSS软件为平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从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的温度和降水量中,筛选出能够提供反映其变化的旬平均温度和旬累计降水量等因子,并建立判别函数,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进行判别。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是4月上旬平均温度、4月中旬平均温度、4月上旬累计降水量;能够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高峰期的关键因子是5月上旬平均温度、5月中旬累计降水量。通过建立线性判别函数回代分析,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2.2%和83.3%。筛选出关键时期及关键因子是对其进行中长期预测的关键,对于为制定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虫源性质川东稻区达川区稻纵卷叶螟年发生6代,第3代属基本迁入型、第4代属全部或大部迁入或本地繁殖型、第5代属本地繁殖型和第6代属大部迁出型;川南稻区叙永县稻纵卷叶螟年发生56代,第3代属迁入型、第4代属全部或大部迁入或本地繁殖型、第5代属大部迁出或本地繁殖型和第6代属属大部迁出型。该研究结果与第三章稻纵卷叶螟在川南稻区叙永县发生较川东北稻区早相一致,这是稻纵卷叶螟由南向北迁飞引起的客观规律。迁入和迁出种群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稻纵卷叶螟成虫飞行肌的能量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飞行肌的干重、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飞行的能力,都是表现出,迁出种群要极显着地(P<0.01)比迁入种群高。这样的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进行迁飞活动前,飞行肌要开始不断发育,等到肌原纤维粗壮并且量足够大时,就达到了迁飞的成熟状态,这是因为迁出种群必须要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才能进行长距离的迁飞;而经过远距离的迁飞后,此时雌蛾便开始繁殖迅速产卵,那么飞行肌开始降解,所以迁出种群飞行肌干重要高于迁入种群。在不同年份间,川南稻区叙永县稻纵卷叶螟迁入和迁出种群的飞行的能力、飞行肌的干重、甘油三酯的含量和飞行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相对于川东稻区达川区更高,这可能与川南稻区叙永县稻纵卷叶螟发生时,食料充足、环境适宜促进了生长发育息息相关。4明确了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20132018年间,结合粘虫的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四川稻区粘虫的发生规律为:四川稻区粘虫无法越冬,虫源均为外地迁入,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迁入、6月底繁殖后进而羽化、7月底至8月初迁出。川北稻区绵竹市迁入代高峰期为6月10日至6月17日,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26日至8月16日;川东稻区达川区迁入代高峰期为6月10日至6月17日,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19日至8月16日;川南稻区叙永县迁入代高峰期为6月3日至6月17日,第2代成虫高峰期在2015年为7月19日至7月26日。川南稻区粘虫迁入要比川北和川东稻区早,且第2代成虫为害持续时间较长,这与粘虫由南向北的实际往返迂飞相符。通过轨迹回推分析,川南叙永稻区的24小时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四川周边省区,如重庆、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川东达川稻区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重庆、湖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少部分在四川省内的资阳、攀枝花;川北绵竹稻区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川东和川南地区,表明该地的粘虫迁入虫源主要来源与省内粘虫的二次迁飞扩散。根据资料显示,7月份气温偏高、降雨偏多,促使粘虫降落在温度稍低、湿度较大的水稻田产卵并发生危害,通过SPSS软件分析,筛选出了能够影响川北稻区绵竹市、川东稻区达川区、川南稻区叙永县粘虫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是7月上旬平均温度、5月下旬累计降水量、7月中旬累计降水量;能够影响粘虫发生高峰期的关键因子,为4月下旬累计降水量。通过建立线性判别函数回代分析,判别准确率均为94.4%,说明可以将此方法用于生产实际中。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四川稻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粘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和规律,构建了一种较为简便可行的四川稻区4种主要迁飞性害虫的预测方法,为迁飞性害虫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姚志凤[5](2019)在《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与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真菌性气传病害,具有分布广、流行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早期检测和预测预报,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控制农药滥用、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光谱分析、图像处理、GIS及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植物保护技术融合的方式,探究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理、病害光谱特征和传播规律,开展基于热红外和高光谱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快速诊断、病害识别与严重度评估,基于Arc GIS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的小麦条锈病夏孢子时空动态分布,基于生境信息的智能化预测预报技术研究,以期为小麦条锈病早期诊断和预测预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方法,实现了小麦条锈病潜育期叶片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连续16天采集小麦样本的热图像,探究小麦叶片温度在早期病害胁迫下的变化响应。结果发现,热红外图像可在接种后第6天将受到侵染但未显症的小麦植株与健康植株区分开来,较肉眼观察提前了4天;且随接种天数的增加,健康小麦叶片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差无明显变化,而接种病菌的小麦叶片的平均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最大温差则逐渐增大,接种后第16天,接种叶片的平均温度比健康叶片低2.22℃,最大温差比健康叶片高1.8℃。(2)针对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主要依靠植保专家根据经验目测定级,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定量评估方法。在对不同严重度的小麦条锈病叶片的热红外图像有效增强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温差阈值法提取染病区域,并根据条锈病染病区域占总叶片面积的比例对小麦条锈病病害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计算64个样本的染病面积占比,并与实际植保人员目测的病情严重度进行拟合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检测的病害严重度与实际病害程度相关系数R在0.97以上,说明基于热红外图像的方法可以成功提取小麦植株的病害区域并用于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评估分析,为小麦病害严重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3)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方法。连续采集不同侵染天数下小麦叶片的高光谱图像和相应的叶绿素含量,通过化学计量法研究小麦条锈病早期胁迫阶段,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信息的响应特性,并建立了基于PCA-BPNN的小麦叶片叶绿素的预测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RC2和预测集决定系数RP2分别为0.921和0.918。同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绘制小麦条锈病潜育期的叶绿素可视化分布图,实现了小麦病害早期侵染检测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的小麦条锈病可视化检测方法可在条锈病侵染后第6天检测到小麦病斑,较肉眼观察提前了34天。(4)针对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在田间常常混合发生,却因病源和发病机理不同而需要鉴别区分和对症下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不同病害的诊断与鉴别方法。利用Hyper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小麦健康叶片的光谱数据,通过PCA、SPA、CSAR等方法提取光谱特征,建立LS-SVM和ELM病害分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PCA-ELM识别模型最优,对校正集和预测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9.58%和100.00%,且该模型仅包含560nm、680nm和758nm 3个波段,为开发便携式小麦病害鉴别仪器提供了依据。(5)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孢子随气流传播是病害大规模爆发流行的根源,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夏孢子时空动态分布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利用Arc GIS和全球再分析数据,建立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的数值模型,对小麦条锈病夏孢子进行大区域长时间序列的传播轨迹和沉降模拟。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夏孢子的传播呈现本地传播与省际间相互传播两种方式,既存在本地迭代进化,也存在不同省市间交叉扩散,为我国小麦条锈病周年侵染循环理论提供了高空气流的佐证;同时,单次的小麦条锈病外传轨迹与沉降分析,可用于突发性天气下,即时模拟预报空中病菌孢子的扩散趋势,为条锈病的短期预报提供支持;而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多次传播轨迹聚类、沉降叠加分析,为气传性小麦条锈病病害远程传播的中长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6)针对现有模型多以数理统计分析为主,预测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境信息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在对小麦病害生境信息相关性分析和有效降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反向传播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网络参数和结构,最终建立GA-BP和PSO-SVM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两个模型的校正集的准确率均为100.00%,但在预测集的准确率上,PSO-SVM优于GA-BP模型,且平均耗时更短,表明基于SR-PSO-SVM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更适用于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的中长期预测。
聂选华[6](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吴秋琳[7](2018)在《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文中认为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典型的水稻专食性迁飞昆虫,已经对亚洲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稻飞虱每年在我国和中南半岛周期性地往返(即春季迁入我国,秋季回迁至越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迁飞循环。但是,近年来通过与越南的合作研究发现,越南中北部长达三个月的水稻休耕期造成的食物链断裂使得稻飞虱回迁种群近似崩溃,但在翌年三月稻飞虱种群又得以重建。稻飞虱迁飞到底是否存在完整的周年循环?越南中北部稻飞虱的重建虫源来自何方,重建过程是怎样?每年春季大规模迁入我国华南稻区的稻飞虱种群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区的气候指标将影响我国稻飞虱虫源的前期迁入?哪些气象要素又决定了稻飞虱在特定时空的大规模降落?地形地势对稻飞虱降落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还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轨迹分析、相关分析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对稻飞虱大尺度迁飞规律、气候因素对始见期的影响、关键气候指标的提取以及迁飞过程中种群大规模集中降落的时空动态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通过重新构建各稻区之间的“虫源区-降落区”关系,进一步完善整个东亚迁飞场稻飞虱的迁飞格局以及阐明迁飞性害虫种群大发生形成机制,实现稻飞虱精细化异地预测和因地制宜地持续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WRF模式输出高分辨率的三维轨迹分析方法可有效准确地模拟昆虫迁飞轨迹。(1)得益于WRF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辩率的气象要素背景场以及加入了较为完善的迁飞性昆虫飞行参数的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我们的轨迹输出结果与传统HYSPLIT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也对环流形势具有很高的模拟能力,在迁飞性昆虫虫源地的追溯以及降落区的预测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2)1995年3月20-22日由Lower Rio Grande Valley(LRGV)迁出的Helicoverpa zea虫群主要降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东部,且花粉标记数据与连续三天夜间低空急流出现的区域近乎重合,表明低空急流在Helicoverpa zea种群春季北迁过程中起到了尤其关健的携载作用。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近距离扩散和涡旋系统下的远距离迁飞。(1)2005-2014年湄公河三角洲二月和三月份稻飞虱均主要以近距离扩散为主,主要落点区域为湄公河三角洲本地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平原及其南部沿海区,部分稻飞虱可迁至越南中部、老挝南部、泰国东部和马来半岛西部,小部分稻飞虱跨海迁飞进入缅甸南部和马来西亚的北部,极少数由湄公河三角洲迁出的稻飞虱轨迹落点可北达越南中北部,甚至到达我国海南岛。(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虱逐日灯诱虫量与越南中南部的广南省和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有着极其显着的相关关系,越南中南部广南省和富安省两地逐日灯诱虫量有极其显着相关性,越南中南部的广南与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也有显着相关关系。(3)中南半岛南部盛行偏东风,在生成的单个或多个涡旋(气旋或者反气旋)的作用下,中南半岛中部风向由东风转变为东南风后又继而在中南半岛北部上空急转为西南风。中南半岛及其周围出现的涡旋是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远距离北迁时迁飞方向与迁飞距离的主导气流。因此,在这种特定的气象背景条件下,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起飞的稻飞虱先迁至柬埔寨、泰国南部和东部后进入越南中南部及中北部稻区。3.越南中北部稻飞虱回迁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1)越南中北部11月到次年1月份期间,田间以翻耕田为主,同时有少量落谷苗和再生苗,断裂的食物链、极其有限的栖息地打断了到越南中北部的大量稻飞虱回迁种群的生活史,种群崩溃。(2)越南中北部在2月下旬水稻移栽后,3月上中旬该区水稻正处于苗期-分蘖期,而越南中部同期水稻处于分蘖-拔节期,老挝南部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虫源大部分来自老挝,一部分重建种群还可来自泰国东北部,还有少部分重建虫源可来自越南中南部。(3)中南半岛中南部盛行的偏东风先向西或西南而行后经由柬埔寨泰国又向北扩散,这为越南中南部、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稻飞虱进入越南中北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运载条件。4.中南半岛稻飞虱“虫源区-降落区”的迁飞格局。(1)中南半岛稻飞虱主要短距离扩散为主。越南中南部起飞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柬埔寨,其次为越南中高部和老挝,还有一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越南中北部;越南中高部稻飞虱以西向或西北向迁飞为主,与柬埔寨、泰国和老挝有着密切的虫源交流关系;越南东南部的稻飞虱大部分迁入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在此期间主要迁入柬埔寨和泰国,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老挝南部和越南东南部;老挝南部大部分稻飞虱可迁入泰国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北部稻区同期稻飞虱迁飞范围波及整个中南半岛中部,迁往外地稻飞虱主要分布在老挝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部稻飞虱轨迹落点大部分分布在泰国东部,部分落在柬埔寨和缅甸;柬埔寨中部洞里萨湖稻区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泰国、老挝和缅甸。(2)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三个国家地区间的稻飞虱存在着直接的虫源交流关系,其中13°N以南盛行的东风使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越南中高部和越南东南部稻区的稻飞虱与泰国东部和柬埔寨中部稻区的稻飞虱交流频繁,在13°N以北稻区,风向变化多端,泰国东北部盛行西南风,同时老挝南部以偏西南风为主,这是两稻区稻飞虱参与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虱种群重建的启动条件;在越南中南部的东南风是该稻区稻飞虱的北迁的必要条件。此外,温度是影响中南半岛稻飞虱在此期间迁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5.气候因素对我国两广稻飞虱的始见期的影响以及短期气候预警指标。(1)我国两广褐飞虱每年的始见期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稻飞虱的始见期有着很大的年际差异。(2)我国广东和广西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大部分时段和指定的空间区域相关不显着,只与部分特定月份的特定区域存在显着或者及显着的相关性。在与海温的相关关系上,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10-20°N区域的3月月平均海表温度呈负相关。(3)广东信宜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当年3月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北部的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当年3月850 hPa高度场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越南中南部和越南北部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在广西灵山褐飞虱前期迁入灯下始见期随着3月越南中南部月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而提前;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越南中北部3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广西本省、越南北部和我国海南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与老挝南部与越南中北部的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性;广东阳春白背飞虱始见期与越南北部及海南上一年份1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显着负相关,褐飞虱前期迁入的始见期与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中北部的1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海南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和泰国东北部850 hPa高度1月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6.稻飞虱的降落机制及地形的影响。东亚大槽、西西伯利亚冷涡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波动是三大主导大气环流形势,不断加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西南低空急流是稻飞虱从中南半岛远距离迁飞进入我国的重要动力条件,而气流辐合、下沉气流、降水和低温决定了稻飞虱的聚集和降落的时空分布,进而最终导致了后期稻飞虱种群的大发生。地形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白背飞虱的聚集和降落:(i)地形对迎风坡西南暖湿气流的阻挡和机械抬升作用。当西南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被迫爬升后,凝结降水,而降水产生的潜热又可以降低压强,这进一步激发了气流的上升运动对流活动的加强,降雨加强;(ii)地形对降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的时空调整。由于地形阻挡,背风坡处南下的冷空气被迫形成绕流或通过山地的低谷和垭口进入,气流辐合和切变发生在山体北侧;(iii)地势升高,温度降低,使稻飞虱由于生理适应而降低迁飞高度而被迫降落。
曾凡勇[8](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薇[9](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杰,姜玉英[10](2014)在《2012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特点和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是近年中国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为害程度最重的一年。北方春玉米区玉米螟持续严重为害,东北、华北三代粘虫、大斑病严重发生。总结了2012年玉米螟、粘虫和大斑病等重大病虫发生特点,分析了适宜天气条件、病虫源的逐年和逐代积累、栽培管理措施不合理是导致玉米病虫害重发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玉米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提升科学防病治虫水平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旨在对今后进一步做好玉米测报工作,指导玉米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危害、保障玉米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21世纪云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发展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云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现状 |
1.1 测报标准体系结构分析 |
1.2 标准老化缺失,更新速度慢 |
1.3 新发病虫害标准制修订滞后 |
1.4 新测报技术标准无法满足需求 |
1.5 调查过程繁琐,标准规范执行力度弱 |
2 完善病虫害测报预警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
2.1 加快植保测报体系标准顶层设计 |
2.2 加强测报技术及操作规程制(修)订工作 |
2.3 测报设备标准化,规范植保测报事业发展 |
2.4 测报数据采集标准化,统一数据采集标准体系 |
2.5 加强标准的宣传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 |
3 结语 |
(2)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与发生为害演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迁飞性害虫研究概况 |
1.2 种群动态监测在迁飞性害虫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
1.2.1 全国尺度的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监测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1.2.2 基于种群动态的行为参数和迁飞轨迹分析及宏观背景拟合 |
1.3 东亚迁飞场中渤海湾通道的指示作用 |
1.3.1 跨渤海湾迁飞的昆虫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 |
1.3.2 明确多种昆虫的季节性跨区域迁飞规律 |
1.3.3 证实多种昆虫自然种群的远距离迁飞现象 |
1.3.4 对已有迁飞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
1.4 小地老虎迁飞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关于小地老虎远距离迁飞的现象和证据 |
1.4.2 中国小地老虎远距离迁飞和发生区划的初步判断 |
1.4.3 中国小地老虎跨海迁飞行为及其指示作用 |
1.5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昆虫迁飞研究 |
1.5.1 昆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 |
1.5.2 远距离迁飞的重要农业害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迁飞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监测地点 |
2.1.2 监测工具 |
2.1.3 监测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年度诱虫量 |
2.2.2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年度性别比率 |
2.2.3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季节性动态及其最优时间格局 |
2.2.4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关键发生期 |
2.2.5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季节性蛾峰诱虫量 |
2.2.6 小地老虎高空种群春季蛾峰的对应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发生动态与区划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监测地点 |
3.1.2 监测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小地老虎发生区划及其种群动态对应关系 |
3.2.2 中国不同生态区小地老虎成虫地面种群与高空种群的数量相关性 |
3.2.3 小地老虎成虫地面种群年度诱虫量 |
3.2.4 小地老虎成虫地面种群季节性动态及其最优时间格局 |
3.2.5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成虫关键发生期及其演变趋势 |
3.2.6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成虫发生量及其演变趋势 |
3.2.7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幼虫发生量和为害情况及其演变趋势 |
3.3 讨论 |
第四章 气候变暖对小地老虎种群发生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监测地点 |
4.1.2 监测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以1月份等温线指示的小地老虎越冬北界和北迁范围变化 |
4.2.2 小地老虎地面种群关键发生期内的气温变化趋势 |
4.2.3 气候变暖对小地老虎成虫关键发生期的影响 |
4.2.4 气候变暖对小地老虎发生量及其为害情况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小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危害损失发展趋势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全国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危害损失统计 |
5.1.2 主要农作物受害损失的经济价值测算 |
5.1.3 防治地老虎投入的农药成本经济价值测算 |
5.1.4 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实际损失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全国地老虎发生防治与危害损失概况 |
5.2.2 主要农作物受害的经济损失 |
5.2.3 防治地老虎投入的农药成本 |
5.2.4 重发区小地老虎发生为害的两种模式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亟待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效益及白粉病预测模型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的效益评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进展 |
1.1.2.1 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及其研究 |
1.1.2.2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的研究 |
1.2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
1.2.1 研究背景 |
1.2.1.1 小麦白粉病概述 |
1.2.1.2 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
1.2.1.3 病害预测模型评价 |
1.2.2 病害预测方法研究 |
1.2.2.1 经验法和模型法 |
1.2.2.2 统计模型、系统模拟模型和专家系统 |
1.2.3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研究方法 |
2.1.1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2.1.1.1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收集 |
2.1.1.2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1.1.3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
2.1.1.4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1.5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1.2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2.1.2.1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的数据来源 |
2.1.2.2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
2.2.2.1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收集 |
2.2.2.2 构建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原则 |
2.2.2.3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
2.2.2.4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2.5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评价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2.2.2 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
2.2.2.1 长江流域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2.2.2.2 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集成技术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收集整理 |
3.1.2 小麦白粉病的病情资料和气象资料的收集 |
3.1.3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评价 |
3.2.2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优化(简化)或重建及准确性检验 |
3.2.2.1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优化(简化)或重建 |
3.2.2.2 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检验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飞虱发生研究进展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发生危害及影响因素 |
1.3 迁飞及种群消长规律 |
2 稻纵卷叶螟发生研究进展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发生危害及影响因素 |
2.3 迁飞及种群消长规律 |
3 粘虫发生研究进展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发生危害及影响因素 |
3.3 迁飞及种群消长规律 |
引言 |
第二章 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规律 |
第一节 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设立监测点 |
1.1.2 监测点主栽水稻品种 |
1.1.3 仪器 |
1.1.4 监测点使用的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确定系统调查田块 |
1.2.2 灯诱调查 |
1.2.3 大田系统调查 |
1.2.4 轨迹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飞虱灯下种群动态 |
2.1.1 白背飞虱灯下发生期及诱虫量 |
2.1.2 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诱虫量 |
2.1.3 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 |
2.2 稻飞虱田间种群动态 |
2.2.1 稻飞虱田间发生总量及动态 |
2.2.2 稻飞虱若虫田间发生动态 |
2.2.3 稻飞虱成虫田间发生动态 |
2.2.4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田间发生动态 |
2.3 稻飞虱迁飞轨迹回推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稻飞虱发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气象资料 |
1.2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
1.3 参数设置 |
1.3.1 稻飞虱分级 |
1.3.2 气象资料的参数设置 |
1.3.3 F值设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建立标准化的典型判别函数 |
2.1.1 建立稻飞虱发生级别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系数 |
2.1.2 建立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系数 |
2.2 建立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 |
2.2.1 建立稻飞虱发生程度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 |
2.2.2 建立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 |
2.3 判别关键因子与稻飞虱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
2.3.1 稻飞虱发生程度与判别关键因子的关系 |
2.3.2 稻飞虱发生高峰期与判别关键因子的关系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三章 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系统调查田设置 |
1.2.2 灯诱调查 |
1.2.3 系统田块调查 |
1.2.4 轨迹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纵卷叶螟灯下种群动态 |
2.1.1 稻纵卷叶螟灯下发生期 |
2.1.2 稻纵卷叶螟灯下诱虫总量 |
2.1.3 稻纵卷叶螟灯下种群动态分析 |
2.2 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动态 |
2.2.1 稻纵卷叶螟田间有效卵发生动态 |
2.2.2 稻纵卷叶螟田间幼虫种群动态 |
2.2.3 稻纵卷叶螟危害稻叶情况 |
2.3 稻纵卷叶螟迁飞轨迹回推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气象资料 |
1.2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
1.3 参数设置 |
1.3.1 稻纵卷叶螟分级 |
1.3.2 气象资料参数 |
1.3.3 F值设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 |
2.1.1 建立标准化的典型判别函数系数 |
2.1.2 建立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 |
2.1.3 判别关键因子与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四章 稻纵卷叶螟迁入和迁出种群的生殖生理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系统调查田设置 |
1.2.2 雌蛾卵巢解剖 |
1.2.3 飞行能力测定 |
1.2.4 飞测定行肌干重和甘油三酯 |
1.2.5 飞行肌酶活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纵卷叶螟的虫源性质 |
2.2 稻纵卷叶螟飞行能力 |
2.3 稻纵卷叶螟飞行肌干重和甘油三酯含量 |
2.4 稻纵卷叶螟飞行肌能量代谢酶的活性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五章 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草把诱卵 |
1.2.2 幼虫调查 |
1.2.3 成虫诱测 |
1.2.4 轨迹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粘虫种群发生动态 |
2.1.1 粘虫灯下诱虫总量 |
2.1.2 粘虫卵量发生动态 |
2.1.3 粘虫幼虫发生动态 |
2.1.4 粘虫成虫发生种群动态 |
2.2 粘虫虫源性质分析 |
2.3 粘虫迁飞轨迹回推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粘虫发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气象资料 |
1.2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
1.3 参数设置 |
1.3.1 粘虫分级 |
1.3.2 气象资料参数 |
1.3.3 F值设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粘虫发生程度 |
2.1.1 建立标准化的典型判别函数 |
2.1.2 建立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 |
2.1.3 判别关键因子与粘虫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明确了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
1.2 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
1.3 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虫源性质 |
1.4 明确了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与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条锈病研究概况 |
1.2.2 作物病害的检测与诊断研究现状 |
1.2.3 作物病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热红外成像系统 |
2.2.2 高光谱成像系统 |
2.2.3 显微成像系统 |
2.2.4 SPAD-502 叶绿素仪 |
2.3 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 |
2.3.1 光谱分析技术 |
2.3.2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
2.3.3 光谱特征波段选择 |
2.4 模型构建与分析 |
2.4.1 模型构建方法 |
2.4.2 模型优化算法 |
2.4.3 模型评价指标 |
2.5 数据分析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 |
3.1 引言 |
3.2 供试样本与数据采集 |
3.2.1 供试小麦样本 |
3.2.2 热红外图像采集 |
3.2.3 显微图像采集 |
3.3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条锈病早期识别方法 |
3.3.1 样本接种区域的温度提取 |
3.3.2 数据处理方法 |
3.3.3 小麦叶片热红外图像变化 |
3.3.4 小麦叶片表面温度变化 |
3.3.5 小麦叶片显微图像变化 |
3.4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评估 |
3.4.1 小麦病害严重度划分与数据获取 |
3.4.2 热红外图像预处理 |
3.4.3 热红外图像的病斑区域提取 |
3.4.4 病害分级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小麦条锈病检测与鉴别 |
4.1 引言 |
4.2 供试样本与数据采集 |
4.2.1 供试小麦样本 |
4.2.2 光谱图像采集 |
4.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4.3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诊断 |
4.3.1 高光谱图像预处理 |
4.3.2 不同侵染天数的小麦叶片光谱曲线分析 |
4.3.3 特征波长选取 |
4.3.4 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 |
4.3.5 SPAD的可视化分布 |
4.4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鉴别 |
4.4.1 光谱预处理和样品划分 |
4.4.2 光谱特征分析 |
4.4.3 特征波长提取 |
4.4.4 病害种类判别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分析 |
4.4.5 小麦病害显微图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条锈病夏孢子远程传播与沉降模拟 |
5.1 引言 |
5.2 供试数据与资料 |
5.2.1 数据与资料 |
5.2.2 HYSPLIT模型简介 |
5.2.3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条锈病夏孢子运行轨迹分析 |
5.3.2 条锈病夏孢子沉降浓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境信息的小麦条锈病预测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病情数据与气象资料 |
6.2.2 数据降维处理 |
6.3 预测模型与分析 |
6.3.1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分析 |
6.3.2 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分析 |
6.3.3 模型综合比较与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7)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稻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
2.2 中南半岛迁飞场: 气候背景、地面资源配置和大气物理环境 |
2.3 昆虫迁飞的气候气象学及地理资源配置 |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WRF模式昆虫迁飞轨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轨迹分析 |
1.2 性诱剂数据 |
1.3 气象背景场分析 |
1.4 模拟结果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和南部的虫情动态及950 hPa迁飞背景场 |
2.2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顺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
2.3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低空急流对Helicoverpa zea北迁过程的影响 |
2.4 轨迹结果有效性检验和统计性评估 |
2.5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回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
3 讨论 |
3.1 基于WRF模式模拟的轨迹有效性检验 |
3.2 迁飞的动力条件及降落机制 |
第三章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迁飞扩散和中尺度涡旋对其远距离迁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2005-2014年2-3月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的迁飞动态 |
2.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与越南中南部和中北部稻区稻飞虱灯下虫发生动态统计分析:以2010 年为例 |
2.3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 |
3 讨论 |
3.1 十年湄公河稻飞虱的迁移扩散 |
3.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迁飞的空中廊道与“涡旋”效应下的远距离迁飞 |
第四章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5 月平均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越南中部地区稻飞虱自然种群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
3 讨论 |
3.1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 |
3.2 重建种群在越南中北部的建立与迁飞动力条件 |
第五章 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稻飞虱的迁飞格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4 长时间序列月平均气象资料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越中北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东南部八区的稻飞虱迁飞 |
2.2 中南半岛稻飞虱迁飞与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的气象背景场 |
3 讨论 |
3.1 2010-2014中南半岛8区2月21日至3月20日稻飞虱迁飞规律 |
3.2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种群虫源地 |
第六章 我国广西、广东两省稻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动态与境内外虫源区之间气候气象要素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数据 |
1.2 灯诱数据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000-2016年我国两广稻飞虱灯诱动态:始见期 |
2.2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前期的气候背景场 |
2.3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我国广西和广东稻飞虱始见期规律和虫源区气候背景 |
3.2 稻飞虱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七章 稻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中小尺度机制分析——环流系统、天气条件及地形的影响:以白背飞虱为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灯诱数据和田间调资料 |
1.2 气象资料和数值模式 |
1.3 地图资料与地形数据 |
1.4 地形敏感性分析 |
1.5 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个例分析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种群迁入过程及降落机制 |
2.2 个例分析2: 地形效应下2008年5月4日云南江城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降落机制 |
3 讨论 |
3.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大规模降落机制 |
3.2 地形对稻飞虱重大迁入事件的敏感性实验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2012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特点和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玉米病虫发生概况 |
1.1 玉米虫害 |
1.2 玉米病害 |
2 玉米病虫发生特点 |
2.1 总体发生特点 |
2.2 玉米螟发生特点 |
2.3 粘虫的发生特点 |
2.4 大斑病发生特点 |
3 2012年玉米病虫害重发原因分析 |
3.1 巨大的玉米病虫基数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 |
3.2 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有利玉米病虫的发生 |
3.3 气象条件对大部地区玉米病虫发生有利 |
4 讨论 |
4.1 加强玉米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 |
4.2 提升科学防病治虫水平 |
四、21世纪云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发展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病虫害测报预警体系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J]. 张金锋,胡白雨. 生物灾害科学, 2021(04)
- [2]中国小地老虎种群动态与发生为害演化趋势分析[D]. 曾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效益及白粉病预测模型有效性评价[D]. 聂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D]. 张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5]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与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D]. 姚志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7]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D]. 吴秋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8]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9]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10]2012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特点和原因分析[J]. 刘杰,姜玉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