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德“锋速1200” 满足专业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磊[1](2013)在《多元Al-Si-Cu合金铸造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在汽车发动机缸体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而轻量化是实现上诉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质量占整车重量的20-30%,而缸体作为发动机中最大的铸件,其质量占发动机重量的25-35%。近年来,铝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用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铸铁材料生产发动机缸体后,不但可使缸体减重30%左右,还可以提高导热性能,防止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出现转向偏差。因此,采用铝合金生产缸体对降低汽车发动机乃至整车重量,推进我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在高性能铝合金缸体的研发应用上还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实现高性能铝合金缸体的工业化生产,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新型的铸造铝合金缸体材料、精密成熟的铸造工艺和先进成套的工业化生产装备,其关键和根本是要解决材料和铸造工艺的问题。基于此,借助日本马自达品牌汽车发动机缸体用铸造铝合金的生产经验,与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长春一汽马自达系列轿车发动机缸体用的新型铸造铝硅合金,并对其铸造工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力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铝制发动机缸体的生产技术,提升国内生产铝制发动机缸体的能力,加快我国汽车行业在轻量化道路的发展速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细化变质处理对多元Al-Si-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目前工厂生产中最常用的三种细化变质剂:Al-5Ti-B、Al-10Sr和RE,借助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复合细化变质配方为:Al-10Sr=0.1wt%、RE=0.3wt%、Al-5Ti-B=0.8wt%。与单一细化变质处理的合金以及母合金相比,该配方制备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均得到极大的提升,其力学性能为:σb=252MPa、σs=191MPa、δ=3.0%、布氏硬度=90.6HB,其组织中a-Al相更加细小且轮廓清晰,共晶硅相、Al-Cu相、Al-Si相以及含铁相的成分变得多元化,且尺寸更小、形状更圆整、分布更均匀,说明三种细化变质剂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两个描述变质效果的参数:平均面积和长宽比,细化变质合金的变质效果最优。2、研究了不同原砂制砂芯及其壁厚对多元Al-Si-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石英砂、铬铁矿砂和宝珠砂分别制成厚度范围在8mm~40mm的阶梯状砂芯片,由于提供的冷却速度不同,直接影响制备的多元Al-Si-Cu合金的力学性能、二次枝晶间距和细化变质效果。铬铁矿砂砂芯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性能最好,硬度是石英砂的最好。随壁厚增加,三种砂芯制合金的抗拉强度由360MPa变为280MPa,伸长率由8%变为3%,而壁厚对硬度性能的影响并没有明显规律。当壁厚为40mm时,石英砂和宝珠砂制合金组织中出现片状和块状Si相,变质效果恶化。最后,在三种砂芯制合金的力学性能与二次枝晶间距之间建立了拟合方程,用于指导工厂实际生产。3、研究了多元Al-Si-Cu合金的热疲劳性能。通过对不同热处理试样在不同温度幅下热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由于T6态合金的温度敏感性最弱、抗氧化性能最强,其热疲劳寿命最长。多元Al-Si-Cu合金在热疲劳裂纹萌生期要经历三个阶段:形成微观氧化层、氧化层内生成微坑、微坑生长或微坑内部生成裂纹源。裂纹扩展前期为沿晶生长,主要靠裂尖钝化-尖锐化引起裂纹扩展;而后期为沿晶和穿晶混合生长,以裂尖钝化-尖锐化和裂尖前沿空洞连体复合方式扩展。最后发现了Si相形状和位向影响裂纹扩展行径的两种方式:“绕墙”扩展和“穿墙”扩展。提出了两种新的表征合金热疲劳性能的方法:裂纹曲折度和裂纹的长宽比。4、研究了多元Al-Si-Cu合金的摩擦行为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T6态合金在不同载荷和磨损时间下的质量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最小,磨面磨损形貌处于较轻微的磨损机理状态。当载荷小于500N且磨损时间小于3h时,T6态和铸淬时效态合金的耐磨性能接近,主要是因为二者硬度性能相近;增大载荷延长磨损时间,发现三种状态合金的亚表面内Si相发生破碎,间接提高了合金的表面硬度,改善了润滑效果。载荷过大则导致Si相甚至Al2Cu相周围出现微裂纹和撕裂状塑性变形,严重影响合金的耐磨性能。多元Al-Si-Cu合金摩擦磨损至失效过程中,磨损机理的衍变过程是:磨粒磨损→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粘着磨损→粘着磨损+剥层磨损→剥层磨损+氧化磨损。依据材料磨面塑性变形程度及其硬度缩减情况,率先提出将氧化磨损分为氧化轻微磨损和氧化失效磨损两类。
周涛[2](2009)在《快速凝固Mg-Zn系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镁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导热性好、电磁屏蔽性优异、对振动及冲击能量的吸收高等优点,是非常重要的轻量化结构用绿色工程材料,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科技前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Mg-Zn合金是一种典型的沉淀强化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和中温强度、良好塑性以及耐腐蚀性能。但该合金的凝固温度区间大,铸造及成型性能差,且晶粒细化困难,因而不能作为铸件或锻件材料,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快速凝固(Rapidly solidification,简称RS)技术是制备高性能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显着细化合金的组织、减小成分偏析、扩展合金元素在基体中的极限固溶度、形成亚稳相。采用该方法制备的Mg-Zn合金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拟采用RS技术和合金化技术相结合,在细化晶粒的同时,通过添加合金化元素,使合金中均匀分布着细小、弥散的、热稳定的沉淀相,从而进一步改善合金的高温性能。本文采用雾化-双辊急冷法,以Mg-6Zn(wt.%)合金为基体,通过Ca、RE(Ce和La)合金化及复合合金化技术,制备出了RS Mg-Zn-Ca、Mg-Zn-Ce和Mg-Zn-Ca-RE合金薄片及片状粉末,系统地研究了Ca、RE合金化以及复合合金化对RS Mg-Zn合金薄片的微观组织、物相种类、热稳定性和等时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挤压工艺制备了快速凝固/粉末冶金(Rapidly solidification/Powder metallurgy,简称RS/PM)Mg-Zn系镁合金棒材,分为两个系列合金:(1)RS/PM Mg-Zn-Ca系合金,主要包括Mg-6Zn-5Ca和Mg-6Zn-5Ca-RE (3Ce和0.5La)合金;(2)RS/PM Mg-Zn-Ce系合金,主要包括Mg-6Zn-5Ce和Mg-6Zn-5Ce-1.5Ca合金。论文还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抗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RS Mg-Zn系合金薄片的组织与性能Ca的加入显着改善了RS Mg-Zn合金薄片的组织和性能。随着Ca含量的增加,合金中低熔点的Mg51Zn20相逐渐被熔点更高的Ca2Mg6Zn3和Mg2Ca相替代,合金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当Ca的含量高于1.5wt.%时,合金的组织显着细化,最小晶粒尺寸达到3~5μm,热稳定的弥散相的体积分数大幅度增加。RS Mg-6Zn-5Ca合金表现出显着的等时时效硬化行为,其硬度最大值达到120.8±4.5Hv。合金的硬化行为主要是由晶粒内部细小、弥散的Ca2Mg6Zn3相的析出引起的,晶界处则形成了尺寸相对较大的Mg2Ca和Ca2Mg6Zn3等热稳定的析出相,这都有助于合金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的硬度值。Ce有助于细化RS Mg-Zn合金薄片的组织和提高合金的热稳定性。随着Ce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组织逐渐细化,最小晶粒尺寸达到4~7μm,同时合金中高熔点的弥散相的体积分数大幅度增加。Ce与Zn、Mg形成了熔点更高(470~500℃)的Mg-Zn-Ce相(T相),使合金中低熔点的Mg51Zn20相显着减少,大幅度提高了合金的热稳定性,合金的等时时效硬化行为却逐渐减弱。但在RT~400℃热处理温度范围,Mg-6Zn-5Ce合金的硬度值明显高于其它成分的Mg-Zn-Ce合金,其硬度最大值为91.5±7Hv,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该合金中高熔点的T相的原子百分比为80.8at.%Mg,12.4at.%Zn和6.8at.%Ce,其中(Zn/Ce)at约为2:1。在RS Mg-6Zn-5Ca合金薄片中添加RE(Ce和La)后,合金中形成了一种固溶有少量(约2~3at.%)Ca的Mg-Zn-RE相(简称为T′相)。T′相的熔点与T相的相近,均明显高于Ca2Mg6Zn3相。与此同时,随着RE含量的增加,Ca2Mg6Zn3相中溶入了少量的RE元素,使Ca2Mg6Zn3相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约6~16℃。这些都有助于提高RS Mg-Zn-Ca-RE合金的热稳定性。Mg-6Zn-5Ca-3Ce合金表现出显着的等时时效硬化行为,其最高硬度值达到162.4±5.5Hv,这主要是由晶粒内部细小、弥散的Ca2Mg6Zn3相的析出引起的,而晶界处形成了高熔点的T′相、Mg12Ce和Mg2Ca相,这都有助于合金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的硬度值。(2) RS/PM Mg-Zn系合金棒材的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抗蠕变性能在热挤压过程中,合金的组织显着细化,同时析出相的体积分数大幅度增加,但合金中的主要物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RS/PM Mg-Zn-Ca系合金,Ca和RE(Ce和La)的依次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在Mg-6Zn合金中添加5wt.%Ca后,合金的晶界处形成了大量、热稳定的Mg2Ca和Ca2Mg6Zn3相,有效地强化了晶界,使合金在200℃条件下的抗压强度由40.7MPa(Mg-6Zn)大幅度提高到202.3MPa(Mg-6Zn-5Ca) ;而后者的最小蠕变速率是前者的1/134(200℃/50MPa条件下)。进一步加入RE后,除了Mg2Ca相外,合金的晶界处还形成了大量、高熔点的T′相,同时RE还有助于改善Ca2Mg6Zn3相的热稳定性,从而使合金的高温抗压强度(200℃)提高到234.0MPa(Mg-6Zn-5Ca-3Ce合金)和244.6MPa(Mg-6Zn-5Ca-3Ce-0.5La合金)。在175℃/50MPa条件下,后两种合金的最小蠕变速率分别约为Mg-6Zn-5Ca合金的1/2和1/4。对于RS/PM Mg-Zn-Ce系合金,Ce和Ca的依次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在Mg-6Zn合金中添加5wt.%Ce后,合金的晶粒内部和晶界处形成了大量细小、弥散的T相,使Mg-6Zn-5Ce合金的高温(200℃)抗压强度高达225.9MPa;而该合金的最小蠕变速率是Mg-6Zn合金的1/1075(200℃/50MPa条件下)。由于T相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Ca2Mg6Zn3相,因此,RS/PM Mg-6Zn-5Ce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明显优于RS/PM Mg-6Zn-5Ca合金。进一步加入1.5wt.%Ca后,合金的晶界处形成了形状不同的、固溶有微量(约1at.%)Ca的Mg-Zn-Ce相(其中(Zn/Ce)at≈1.5:1),使合金的高温抗压强度(200℃)达到258.2MPa;其最小蠕变速率约为Mg-6Zn-5Ce合金的1/2(200℃/90MPa条件下)。
张立冬[3](2009)在《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 ——收入流动性、长期收入均等化与反贫困》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世界惊叹,但是与之相伴随的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进入世界上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行列。与此同时,在过去的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尽管中国实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减贫,但是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我国仍是世界贫困人口总量第二大的国家,而且在最近的十年里,我国减贫的速度却在下降,在有些年份贫困甚至有所回升。除了“对平等的关怀几乎是所有道德哲学共有的特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高度的收入不平等倾向于损害整体经济增长,并损害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由此,在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兼顾到收入公平,就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的总目标是探索实现经济增长兼顾收入公平的新思路,以经济增长如何兼顾收入公平作为研究出发点,认为收入流动性有利于促进长期收入的均等化,并增强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兼顾长期内的收入公平。通过构建“收入流动性——促进长期收入均等化,增强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经济增长兼顾长期内收入公平”的研究框架,本研究考察了中国农村收入流动性的状况,并重点分析了收入流动性在促进长期收入均等化和增强经济增长减贫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农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以此为政府选择并实施切实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兼顾收入公平的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可以总结如下:1.在1988~2003年间,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是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整体上不断上升。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其意义尤为重要。收入流动性在农村内部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存在差异性,但在收入流动性的变动趋势上都呈现出同步变化特征。在1996年以后,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城市发展对农民工以及农产品的需求本身具有选择性和不确定性,而国企改革导致的大规模职工下岗和再就业所引致的收入波动性提高,可能是引起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上升的主要原因。2.收入流动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村居民家庭长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它是促使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分配状况较短期更为公平的主要原因。但是,在1996年以后,伴随着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持续扩大,收入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的贡献并没有相应程度的提高,从而导致了中国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均等化程度的下降。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保持下去的话,那么可以预见,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层结构将逐渐趋于稳定,从而长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将逐步扩大。因此,如何在控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尽力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将是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由于收入流动性的积极作用,中国农村贫困更多地是一种暂时性的贫困,绝大多数的贫困家庭并不会在长期内一直处于贫困的状态。中国农村存在着较高程度的脱离贫困与进入贫困并存的现象,且其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下一调查年度会脱离(或进入)贫困的家庭中,大多数家庭都分布在离贫困线较近的阶层;不同收入阶层的贫困(或非贫困)家庭在脱离(或进入)贫困的可能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离贫困线越近的贫困(或非贫困)家庭在下一调查年度脱离(或进入)贫困的可能性越高;绝大多数的贫困(或非贫困)家庭在脱离(或进入)贫困后都分布在离贫困线较近的收入阶层;贫困家庭在脱贫后并不具有较强的维持非贫困状态的能力,而且脱贫家庭进入贫困的可能性要显着高于没有经历过贫困的家庭,同时,对于从非贫困状态进入到贫困状态的家庭来说,该类家庭在脱贫的可能性上要略高于之前一直保持贫困状态的家庭。在中国农村减贫的速度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收入流动性在缓解贫困方面的作用凸显。但是,收入流动性在缓解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存在其局限性,收入流动性仅仅有利于缓解部分特定人群(接近贫困线的人群)的贫困,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有力的扶贫措施(尤其针对于远离贫困线的贫困人群)仍然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有力措施,而收入流动性则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4.教育水平、耕地规模、初始收入地位和地理区位等因素,尤其是非农收入比重对中国农村的收入流动性具有显着的影响。较高的教育水平会降低收入地位向下流动的可能性,而家庭人均耕地水平、非农收入比重的提高都会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地位的向上流动。这里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非农收入对收入流动性的重要作用,其政策含义意味着政府在将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作为工作重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广大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并在提供就业信息上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公平的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环境。这不但会对提高农民收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家庭的长期收入分配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努力提高收入流动性,使其处于合理的水平;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深度贫困人口作为未来扶贫工作的重点;统一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及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完善和成熟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等政策建议。
唐震[4](2009)在《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8-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成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引发了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从经济增长的理论来看,新古典主义认为资源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产业部门的边际收益相同,部门间的资本和劳动力转移不能增加总产出,资源的重新配置仅发生在经济扩张期。从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归结为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结果。而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是非均衡的,不存在长期的资源最优配置状态。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生产效率不同,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和转移无疑会带来整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增长除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揭示的上述推动因素外,还应该包括资源的重新配置,即资源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回归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改革以来的增长绩效研究将中国的高速增长归结为要素驱动型如高资本投入,或是技术进步,或是制度改革带来的绩效。其中也有学者已经关注到资源的产业部门间重新配置(即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胡永泰(1998)、蔡昉,王德文(1999)、樊胜根等(2002)通过不同的方法分析了改革以来的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已有研究多没有考虑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即中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还存在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许多研究如林毅夫,刘培林(2003)证明了改革以来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扩大了。经济理论表明,地区间竞争的结果是高效率地区获得较多的资源,从而实现总产出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户籍制度等阻碍人口迁移,导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相关政策的不断松动,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特别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流动规模逐渐扩大,这势必将扩大地区间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但其同时会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因为资源从生产率低的地区转向生产率高的地区如同跨部门重新配置一样会带来整体经济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这就使得在解释中国改革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中,不仅要考虑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还要分析要素重新配置,不仅存在一般意义上的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重新配置,还存在着要素的地区间流动,而后者会加强传统的结构变化(即要素部门间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是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解释原因的补充,同时在考虑了要素地区间流动的情况后能更好的解释地区差距扩大的现实。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再配置效应,通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各地区和各部门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及差异的联系着手,在宏观的角度研究资源再配置问题。主要是研究劳动力再配置的增长和收敛效应。其中研究目标一就是测算劳动力再配置的增长效应,这主要是对全国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而言,并且突破传统的部门间劳动力再配置,包含了地区间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研究目标二是劳动力再配置的收敛效应,这主要是对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考察,检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在各地区的不平衡性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研究内容一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所致,通过对全国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分解,我们发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的确带来了生产率提高的效应,促进了产出增长。在仅考虑省级区域层面的地区间劳动力再配置时,我们得到了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下限。其中,产业部门间劳动力流动解释了1978-2000中国经济增长率的14.3%,地区间劳动力流动贡献了同期经济增长的2.7%,包括地区间劳动力和部门间劳动力流动在内的劳动力要素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为17%。值得指出的是,三次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劳动力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没有计算在内,这一部分甚至有可能高于三次产业之间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在考虑到省际区域内部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情况后,我们重新计算了包括地区间和部门间劳动力流动在内的总的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上限,得到了劳动力再配置的增长贡献估计区间为17%-39%。表明了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确实对部门间流动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中国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中的确存在着”大国效应”,也即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历程中,除了存在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同时存在着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在中国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劳均产出也即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演变趋势及地区分解,发现在整个改革开放的30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可以分为先短暂缩小而后逐步持续扩大直到最近几年才略有缩小,但地区差距的程度仍远远高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而地区差距的地区构成主要是东部地区与东北、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地区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直辖市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应的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逐步扩大并成为主导因素。由于大多数关于中国地区差距的文献多受新古典单部门增长模型的影响,忽视了结构变化的作用。而劳动生产率增长可以分解为部门内部增长和部门间的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其中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反应了结构变化的作用,剔除了结构变化以后的各部门内部生产率增长在理论上接近于索洛模型所强调的因为资本深化而产生的劳均产出(即劳动生产率)增长,验证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且各地区不同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不相同时,结构变化将是影响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研究目标二的思路如下,先对中国各省份在各个阶段的总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因素分解。然后,对各个省份各个阶段的总劳动生产率增长对相应初始年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行回归,验证绝对收敛成立与否。再将各个阶段的劳动力再配置效应表征的结构变量对相应初始年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行回归,测度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最后将剔除了再配置效应的内部生产率增长对初始年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行回归,验证绝对收敛。通过研究内容二发现: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各地区劳动生产率不存在绝对收敛,但是分期考察,在第一个阶段也即1978-1984农村改革时期,呈现显着收敛趋势,而在第二个阶段即1985-2001年间,地区差距呈显着发散趋势,第三个阶段不显着发散。通过对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与初始劳动生产率的回归发现,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在整个改革时期是地区差距缩小的显着原因,分阶段来看,1978-1984年劳动力再配置扩大了地区差距,但不显着,而后两个阶段劳动力再配置的收敛效应显着,特别是2002年以来直接导致了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缩小。而源自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部门内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分阶段看,1978-1984年间地区差距的缩小主要由于部门内部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缩小,这主要是由于初始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地区农业所占份额较高,从而使得由农村改革带来的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更大,而1985-2001年期间部门内部的生产率增长差异是显着扩大地区差距的原因,但是这一效应在2002年以来有所缩小。
二、宝德“锋速1200” 满足专业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德“锋速1200” 满足专业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Al-Si-Cu合金铸造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在汽车发动机缸体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汽车行业的重要地位及发展现状 |
1.1.2 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的弊端 |
1.1.3 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
1.2 铝合金在汽车工业的应用与发展 |
1.2.1 铝合金汽车及零部件的发展现状 |
1.2.2 汽车工业常用铝合金材料及性能 |
1.2.3 铝合金在汽车工业的应用 |
1.3 汽车发动机缸体技术的发展 |
1.3.1 缸体材料的发展 |
1.3.2 铝缸体铸造的先进技术 |
1.3.3 国内外铝缸体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研究方案 |
2.1 研究路线 |
2.2 实验材料 |
2.3 多元Al-Si-Cu合金的制备 |
2.3.1 前期准备工作 |
2.3.2 熔炼过程 |
2.3.3 浇注过程 |
2.4 多元Al-Si-Cu合金的热处理 |
2.5 多元Al-Si-Cu合金的实验方法 |
2.5.1 细化变质处理 |
2.5.2 不同原砂制砂芯及其壁厚的影响 |
2.5.3 热疲劳实验 |
2.5.4 摩擦磨损实验 |
2.6 多元Al-Si-Cu合金的性能测试 |
2.6.1 力学性能 |
2.6.2 其他性能 |
2.7 多元Al-Si-Cu合金的组织结构分析 |
2.7.1 金相组织分析 |
2.7.2 SEM分析 |
2.7.3 XRD分析 |
第三章 细化变质对多元Al-Si-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正交试验优化细化变质剂 |
3.2.1 正交试验设计 |
3.2.2 正交试验结果 |
3.2.3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3.3 优化结果验证及其分析 |
3.3.1 化学成分测试 |
3.3.2 力学性能测试 |
3.3.3 显微组织分析 |
3.3.4 变质效果分析 |
3.3.5 形成相分析 |
3.4 本章试验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原砂制砂芯及其壁厚对多元Al-Si-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冷芯盒精密组芯造型工艺 |
4.1.1 三乙胺法的基本原理 |
4.1.2 三乙胺法制芯辅助材料 |
4.1.3 三乙胺法的制芯工艺 |
4.2 工艺参数对砂芯性能的影响 |
4.2.1 原砂含水量对砂芯性能的影响 |
4.2.2 树脂对砂芯性能的影响 |
4.2.3 存放时间对砂芯性能的影响 |
4.3 砂芯及壁厚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
4.3.1 砂芯及壁厚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砂芯及壁厚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4.4 二次枝晶间距分析 |
4.4.1 二次枝晶间距结果 |
4.4.2 建立拟合分析模型 |
4.5 相关性能分析 |
4.5.1 化学成分 |
4.5.2 流动性 |
4.5.3 针孔度 |
4.6 本章试验结论 |
第五章 多元Al-Si-Cu合金热疲劳性能的研究 |
5.1 铝合金热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5.2 多元Al-Si-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 |
5.2.1 合金的力学性能 |
5.2.2 合金相和组织的分析 |
5.3 热疲劳裂纹生长行为研究 |
5.3.1 温度幅对裂纹生长行为的影响 |
5.3.2 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 |
5.3.3 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变化的分析 |
5.3.4 组织缺陷对裂纹生长行为的影响 |
5.4 热疲劳裂纹生长机理分析 |
5.4.1 裂纹扩展方式 |
5.4.2 裂纹扩展行径 |
5.4.3 热疲劳性能表征 |
5.4.4 氧化作用 |
5.5 本章实验结论 |
第六章 多元Al-Si-Cu合金摩擦行为及磨损机理的研究 |
6.1 铝合金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
6.2 多元Al-Si-Cu合金的摩擦性能 |
6.2.1 多元Al-Si-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 |
6.2.2 多元Al-Si-Cu合金的质量磨损率 |
6.2.3 多元Al-Si-Cu合金的摩擦系数 |
6.3 多元Al-Si-Cu合金的磨损特征及分析 |
6.3.1 多元Al-Si-Cu合金的磨面形貌 |
6.3.2 多元Al-Si-Cu合金的亚表面形貌和硬度分布 |
6.3.3 多元Al-Si-Cu合金的磨屑形貌 |
6.3.4 多元Al-Si-Cu合金的磨损机理 |
6.4 本章实验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2)快速凝固Mg-Zn系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g-Zn系镁合金简介 |
1.2.1 Mg-Zn-Zr合金 |
1.2.2 Mg-Zn-(Zr)-RE合金 |
1.2.3 Mg-Zn-Cu合金 |
1.2.4 Mg-Zn-Ca和Mg-Zn-Al-Ca合金 |
1.3 快速凝固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
1.3.1 镁合金的快速凝固制备方法 |
1.3.2 快速凝固镁合金的后续成形 |
1.3.3 快速凝固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特征 |
1.3.4 快速凝固镁合金的强化机制 |
1.3.5 发展方向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2.1 合金成分设计 |
2.2 合金的制备 |
2.2.1 原材料准备 |
2.2.2 快速凝固镁合金薄片的制备 |
2.2.3 快速凝固镁合金薄片的热挤压成形 |
2.2.4 快速凝固薄片的热处理工艺 |
2.3 微观分析 |
2.3.1 金相显微分析 |
2.3.2 物相分析 |
2.3.3 扫描电镜分析 |
2.3.4 透射电镜分析 |
2.4 热学性质分析 |
2.5 力学性能测试 |
2.5.1 显微硬度测试 |
2.5.2 室温和高温压缩力学性能 |
2.5.3 蠕变性能测试 |
第3章 Ca合金化对快速凝固Mg-Zn合金薄片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RS Mg-Zn-Ca合金薄片的组织与性能 |
3.2.1 等时时效硬化行为 |
3.2.2 微观组织 |
3.2.3 物相种类 |
3.2.4 热学性质 |
3.2.5 合金中的析出相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Ca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3.3.2 合金中相的热稳定性讨论 |
3.3.3 析出相在合金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e合金化对快速凝固Mg-Zn合金薄片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RS Mg-Zn-Ce合金薄片的组织与性能 |
4.2.1 等时时效硬化行为 |
4.2.2 微观组织 |
4.2.3 物相种类 |
4.2.4 热学性质 |
4.2.5 合金中的析出相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Ce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2 Ce对物相种类的影响 |
4.3.3 Ce对合金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4 硬化行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a和RE复合合金化对快速凝固Mg-Zn合金薄片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RS Mg-Zn-Ca-Ce合金薄片的组织与性能 |
5.2.1 等时时效硬化行为 |
5.2.2 微观组织 |
5.2.3 物相种类 |
5.2.4 热学性质 |
5.2.5 合金中的析出相 |
5.3 RS Mg-Zn-Ca-Ce-La合金薄片的组织与性能 |
5.3.1 物相种类 |
5.3.2 热学性质 |
5.3.3 合金中的析出相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RE对RS Mg-Zn-Ca合金薄片中物相种类的影响 |
5.4.2 RS Mg-Zn-Ca-RE合金薄片中相的热稳定性分析 |
5.4.3 析出相在RS Mg-Zn-Ca-RE合金中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Mg-Zn系热挤压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RS/PM Mg-Zn-Ca系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6.2.1 微观组织 |
6.2.2 物相种类 |
6.2.3 合金中的析出相 |
6.2.4 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
6.2.5 合金压缩变形后的微观组织 |
6.3 RS/PM Mg-Zn-Ce系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6.3.1 微观组织 |
6.3.2 物相种类 |
6.3.3 合金中的析出相 |
6.3.4 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强化机制分析 |
6.4.2 Ca、Ce合金化对RS/PM Mg-Zn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3 RE对RS/PM Mg-Zn-Ca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4 Ca对RS/PM Mg-Zn-Ce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Mg-Zn系热挤压合金的抗蠕变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RS/PM Mg-Zn系合金的热学性质 |
7.3 RS/PM Mg-Zn-Ca合金的蠕变性能 |
7.4 RS/PM Mg-Zn-Ce合金的蠕变性能 |
7.5 RS/PM Mg-Zn-Ca-RE合金的蠕变性能 |
7.6 RS/PM Mg-Zn-Ce-Ca合金蠕变性能 |
7.7 蠕变后的微观组织 |
7.8 分析与讨论 |
7.8.1 高温强化机制 |
7.8.2 Ca对RS/PM Mg-Zn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
7.8.3 Ce对RS/PM Mg-Zn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
7.8.4 RE对RS/PM Mg-Zn-Ca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
7.8.5 Ca对RS/PM Mg-Zn-Ce合金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
7.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 ——收入流动性、长期收入均等化与反贫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假说 |
1.3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2.1.2 持久收入理论与收入流动性 |
2.1.3 收入流动性与长期收入分配 |
2.2 概念界定 |
2.3 文献综述 |
2.3.1 收入流动性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2 收入流动性与长期收入均等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3 收入流动性与贫困的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3.1 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
3.1.1 相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
3.1.2 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
3.1.3 两种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之间的比较及扩展 |
3.2 收入流动性与长期收入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
3.2.1 长期收入均等化程度的测度 |
3.2.2 长期收入均等化指数的分解 |
3.3 收入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4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本研究样本数据的构建 |
第四章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性的分析 |
4.1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性的总体概况 |
4.1.1 基于收入转换矩阵统计量的分析 |
4.1.2 基于绝对收入流动性指标的分析 |
4.2 不同类型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比较 |
4.2.1 年龄与收入流动性 |
4.2.2 教育与收入流动性 |
4.2.3 收入结构与收入流动性 |
4.2.4 地理区位与收入流动性 |
4.3 中国农村与城镇收入流动性的差异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收入流动性与长期收入均等化 |
5.1 年度收入不平等与长期收入不平等 |
5.2 中国农村长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 |
5.2.1 中国农村长期收入均等化程度的整体趋势 |
5.2.2 不同类型农户家庭长期收入均等化程度的比较 |
5.3 收入流动性与中国农村的长期收入均等化 |
5.3.1 收入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贡献的整体趋势 |
5.3.2 不同类型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贡献的比较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收入流动性与反贫困 |
6.1 中国农村贫困概况 |
6.2 持久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 |
6.3 脱离贫困与进入贫困 |
6.3.1 脱离贫困与进入贫困的程度 |
6.3.2 谁更有可能脱离贫困或进入贫困 |
6.3.3 脱离贫困后的返贫与进入贫困后的脱贫 |
6.4 小结 |
第七章 收入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1 模型的设定与变量的选择 |
7.2 变量描述性分析 |
7.2.1 收入流动性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7.2.2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7.3 实证分析结果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分析框架 |
1.2.1 逻辑框架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假说 |
1.2.4 研究范围 |
1.3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1.3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2.1.4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与地区差距的研究概况 |
2.2.2 关于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结构变化对中国地区差距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产业结构变化 |
3.1 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
3.1.1 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 |
3.1.2 劳动生产率的部门间差异 |
3.2 产业结构变化 |
3.2.1 产值结构变化 |
3.2.2 就业结构变化 |
3.2.3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经济空间结构变化 |
4.1 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
4.1.1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
4.1.2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
4.1.3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
4.2 中国经济空间结构变化 |
4.2.1 中国整体经济的空间结构变化 |
4.2.2 中国第二产业的空间结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劳动力部门间和地区间再配置的增长效应 |
5.1 分析框架 |
5.1.1 劳动力再配置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 |
5.1.2 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数理关系 |
5.1.3 同时考虑地区间和部门间劳动力再配置的和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数理关系 |
5.1.4 数据说明及处理 |
5.2 实证结果 |
5.2.1 劳动力地区间再配置效应的测算 |
5.2.2 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效应的测算 |
5.2.3 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
5.2.4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区间估计 |
5.2.5 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动态趋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的收敛效应 |
6.1 中国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演变 |
6.1.1 地区差距的一般描述 |
6.1.2 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产业分解 |
6.1.3 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地区分解 |
6.1.4 中国省份劳动生产率的σ收敛 |
6.2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地区差异 |
6.2.1 劳动力再配置对各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
6.2.2 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分阶段考察 |
6.2.3 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年度考察 |
6.3 劳动力再配置的收敛效应 |
6.3.1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 |
6.3.2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地区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3 劳动生产率水平地区收敛的结构分解——以沿海和内地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政策建议 |
7.3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宝德“锋速1200” 满足专业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Al-Si-Cu合金铸造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在汽车发动机缸体应用的研究[D]. 刘光磊. 江苏大学, 2013(05)
- [2]快速凝固Mg-Zn系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周涛. 湖南大学, 2009(01)
- [3]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 ——收入流动性、长期收入均等化与反贫困[D]. 张立冬.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4]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 唐震.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