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净化工作台及压力灭菌器的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汪慧慧[1](2021)在《PRAK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原核表达PRAK(p38 regulated/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的重组蛋白,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PRAK的单克隆抗体,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p ET28a-PRAK原核高表达质粒,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在16℃、1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9-12小时,将诱导出的重组蛋白用镍亲和层析柱纯化,然后通过SDS-PAGE法和Western blot法鉴定蛋白表达方式及其可溶性。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三次免疫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效价。取血清效价最高的小鼠在细胞融合前三天注射无佐剂抗原加强免疫,然后取加强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培养9-11天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亚克隆3-4次,直至阳性率达到100%。将高压灭菌后的液体石蜡腹腔注射到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一周后将筛选出的状态良好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注入小鼠腹腔,待小鼠腹部膨隆后收集腹水。结果1、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p ET28a-PRAK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2、SDS-PAGE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鉴定表明在16℃、1m M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9-12h时,重组的PRAK蛋白能够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在超声破碎后的上清液中大量表达,并具有较高的纯度。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抗体滴度,表明制备出的重组PRAK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能引起小鼠很强的免疫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p ET28a-PRAK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出纯度较高的重组PRAK蛋白,筛选出三株杂交瘤细胞株。
李思思[2](2020)在《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的现况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当前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话题,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应对生物恐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安全防护设备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保障和硬件基础,在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工作起步相对晚的前提下,亟需了解目前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及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情况,以掌握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国产化程度及应用情况,提升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推进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发展及尽快实现自主保障奠定基础。目的了解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布概况,重点掌握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应用现状,包括品牌、类型、价格、使用满意度,及年检、维保、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技术与产品发展的瓶颈与短板,为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备的国产化提供数据支撑,为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为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制造行业及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决策咨询。方法通过收集、查找有关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备的有关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制作调查问卷,采用网上填报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回收,电话复核填报信息,抽取部分被调查单位进行现场调研,选取所调查设备中使用的主流品牌的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访谈。课题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备的应用现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发展建议。结果与分析此次调查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结果以调查截止前的情况为准。调查共搜集到全国66个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23种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多数生物安全防护设备以进口为主;国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数量有限、需求量小,生物安全防护设备产品标准不完善,产品的基础材料和质量与进口产品有差距,用户对国产品牌信任度不够等是造成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的主要原因。结论与建议本课题研究结果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状况和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国产化概况,调查结果表明实现我国生物安全防护设备自主保障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应加强对国内企业的研发支持,对国产设备应用的政策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突破技术和工艺瓶颈,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和用户加强沟通,搭建沟通平台相互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完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产品标准,健全生物安全防护设备产品体系;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人员的各项能力;加大国际合作和交流,提升我国生物安全工作的国际影响力等。
胡秀虹,黄意,汤承浩,韦国兰,王翔[3](2020)在《防腐剂对腌制韭菜根中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文中认为以腌制韭菜根中筛选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莴苣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actucae)、解淀粉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土杨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探讨了防腐剂复配的效果。结果表明,EDTA、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对以上供试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IC50分别为0.1422~0.3872g/kg、0.0233~0.0999g/kg、0.0238~0.3203g/kg、0.0353~0.2342g/kg,抑菌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EDTA。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复合防腐剂最佳配方为苯甲酸钠0.2g/kg,脱氢乙酸钠0.3g/kg,其对腌制韭菜根中腐败菌的抑制率达94.2%~99.9%,具有较好的防腐保鲜作用。
杨兵[4](2019)在《奶牛乳腺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乳腺是乳汁合成与分泌的重要器官。乳腺的发育周期包括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受到生长因子、激素、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等诸多因素调控。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作为一种新的调控分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lnc RNA参与诸多生物过程,例如细胞凋亡、增殖和分化,人与小鼠的乳腺发育与泌乳等。然而,lnc RNA在奶牛乳腺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干奶期与泌乳期第180 d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30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按照差异表达倍数和P<0.05分别筛选了差异表达lnc RNA和基因,结合lnc RNA在牛基因组上的位置及与mi R-221潜在互作的筛选标准,对4个lnc RNA进行了后续的功能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干奶期与泌乳期奶牛乳腺差异表达lnc RNA和基因的筛选和鉴定(1)分别在干奶期与泌乳期奶牛乳腺中获得了58,411,766和69,114,038个原始数据,其中包含54,805,136和65,069,892个clean reads,clean reads的百分率分别为93.83%和94.15%。另外,在干奶期与泌乳期奶牛乳腺还发现928和841个未注释的转录本,64,316和61,791个已知转录本,其中m RNA分别为44,651和43,094个。(2)干奶期与泌乳期奶牛乳腺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总数为2,890个,其中,泌乳期显着上调、下调的基因分别为590个和2,300个;GO富集分析表明:显着上调的基因富集于69个生物过程,包括细胞生长负向调控、生长因子活性及钠离子通道复合物等;显着下调的基因富集于45个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分化、细胞粘附及细胞表面受体等。另外KEGG分析表明:泌乳期奶牛乳腺显着上调和下调的基因主要富集于PPAR、PI3K-Akt和TNF等信号通路。(3)干奶期与泌乳期奶牛乳腺共发现3,746个差异表达lnc RNA,其中泌乳期显着上调和下调的lnc RNA分别为1,014和2,732个。结合差异表达lnc RNA在牛的基因组位置,分别对145个差异表达lnc RNA的顺式和反式靶基因进行了预测:47个顺式靶基因的GO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富集于JAK-STAT负向调控、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及磷酸化的正向调节(P<0.05);459个反式靶基因的GO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参与生长因子连接、蛋白质磷酸化及细胞分化正向调控等过程。另外,KEGG分析发现,145个差异表达lnc RNA的潜在顺式和反式靶基因主要富集于15个信号通路,包括NF-kappa B、MAPK、PI3K-Akt及催乳素等信号通路。2.差异表达lnc RNA的功能研究由于mi R-221能够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增殖,且4个差异表达lnc RNA(TCONS00000352、TCONS00040268TCONS00087966和TCONS00015196)与mi R-221存在潜在互作,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lnc RNA的功能,分别在BMECs中转染了相关lnc RNA的si RNA及其对照。MTT结果表明,转染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TCONS00000352和TCONS00040268极显着促进BMECs的活力(P<0.01),而干扰TCONS00015196和TCONS00087966后极显着抑制BMECs的活力(P<0.01);但是转染48 h后,4个lnc RNAs si RNA组的BMECs活力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Ed U结果进一步证明干扰TCONS00040268和TCONS00000352后显着促进BMECs的增殖能力(P<0.05),而干扰TCONS00015196和TCONS00087966后显着抑制BMECs的增殖能力(P<0.05)。进一步利用q RT-PCR检测干扰相关lnc RNA后BMECs中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TCONS00000352后CDKN1A和CDKN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CCN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干扰TCONS00040268后CDKN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CCN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干扰TCONS00015196和TCONS00087966后,CCND1和CDK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干扰TCONS00015196后CDKN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而干扰TCONS00087966后CCNE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3.lnc RNA和mi R-221的互作研究对与奶牛乳腺发育和泌乳相关的mi RNA可能存在互作的差异表达lnc RNA进行预测分析,发现lnc RNA TCONS00087966和TCONS00015196可能调控mi R-221而参与泌乳过程,因此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了过表达或干扰mi R-221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221极显着降低TCONS00087966靶序列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但是干扰表达mi R-221对TCONS00087966靶序列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过表达mi R-221极显着降低TCONS00015196靶序列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而干扰表达mi R-221极显着提高TCONS00015196靶序列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干奶期与泌乳期奶牛乳腺差异表达lnc RNA和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并对与乳腺增殖相关的mi R-221互作的lnc RNA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为丰富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的调控机制及奶牛的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华一[5](2019)在《凉膈散通过上调miR-21抑制LPS所致急性肺损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至今还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名方凉膈散(LGS)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ALI,但是其潜在的药理机制并不十分明确。本文重点研究LGS抑制内毒素(LPS)所致ALI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LGS抑制LPS所致ALI的作用机制,为凉膈散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与结果1、采用噻唑蓝法(MTT)评价LGS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细胞毒性作用。MTT实验的结果显示,50,100,200μg/ml的LGS基本没有细胞毒性(存活率>90%)。因此,选择该浓度的LGS用于后续实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非毒剂量LGS对RAW264.7细胞的炎症模型中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炎症相关因子RO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GS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着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IL-6、TNF-α、IL-11β和炎症相关因子ROS的产生。综合运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 assay)检测LGS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STAT3原型及其磷酸化的影响以及对STAT3转录活性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LGS抑制了 STAT3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Luciferase assay结果显示,LGS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STAT3的转录活性。运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 LGS对microRNA-21(miR-21)及 STAT3 mRNA、IL-6 mRNA的影响。qPCR分析显示,LGS可上调RAW264.7细胞中miR-21的表达,且抑制STAT3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综合运用Western blotting、DSS交联实验及ELISA检测使用 miR-21 inhibitor 后,LGS 对 LPS 刺激的 RAW264.7 细胞中 STAT3、P-STAT3、STAT3二聚体表达及IL-6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miR-21 inhibitor抑制LGS对miR-21的上调作用,并且减弱LGS对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STAT3蛋白的磷酸化及STAT3二聚化的抑制作用。2、采用气管滴注LPS诱导ALI小鼠模型评价LGS在体内的抗炎作用。预先给予低(5 g·kg-1),中(10 g·kg-1),高(15 g·kg-1)剂量LGS,在第七天时,气管滴注LPS(3 mg.kg-1)诱导小鼠ALI模型,8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BALF)。通过肺湿干重比率、H&E染色和ELISA检测LGS的抗炎活性。肺湿干重及H&E染色结果显示,LGS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的充血和水肿。ELISA检测显示,LGS能抑制炎症因子IL-6。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LGS对小鼠肺组织中的STAT3、P-STAT3及miR-21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GS抑制了ALI小鼠肺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磷酸化。此外,qPCR分析显示,给予LGS后肺组织中miR-21的表达显着升高,与体外研究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LGS具有抑制LPS诱导的ALI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21的表达,进而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最终抑制炎症因子IL-6的释放。
周乐汀[6](2018)在《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慢性肾脏病尿液mRNA生物标志物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缺乏早期准确的诊断方法。近年研究表明,尿液mRNA检测可能为慢性肾脏病早期无创诊断提供新颖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CKD发病机制及尿液细胞来源的复杂性,目前尿液mRNA的诊断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为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生物信息学,系统研究CKD转录组学特征,筛选可用于CKD早期无创诊断的新型尿液mRNA生物标志物,并开发可快速准确检测所筛选分子的Taq Man探针一步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方法1.自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收集包括糖尿病肾脏病(DKD)、高血压肾病(H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MN)及Ig A肾病(Ig AN)等在内的超250例基因芯片数据集(含肾小球及肾小管区域)。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寻找上述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集合,取交集后即得到CKD在肾小球及肾小管区域中的共差异表达基因。对共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CKD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IN),从而系统揭示CKD转录组学特征及其病理生理含义。2.以DKD为目标疾病,提取第一部分研究中的DKD及正常肾脏组织特征转录组,并将其与尿液干扰组织细胞(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组织以及尿路感染炎症细胞)的转录组进行整合分析,筛选出在肾脏组织中高表达,但在其他干扰组织细胞中低表达的差异基因,并以差异表达倍数(FC)最高的基因为基础构建PCR芯片。进一步开展横断面研究评估所筛选的mRNA对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早期诊断价值,纳入受试者共计82例,包括健康对照(HC)组14例,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NA)组16例,微量白蛋白尿DKD患者(MA)组11例,大量白蛋白尿DKD患者(OA)组12例,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ESKD)组13例,尿路感染患者(UTI)组及膀胱癌患者(BC)组各8例。以上述PCR芯片测定所有受试者的尿液mRNA表达谱,挑选在DKD患者尿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目标尿液mRNA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各组人群的区分效能。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其在人体组织的原位表达情况,验证其组织表达特异性。3.基于业已建立的尿液mRNA检测技术,选取61种肾脏纤维化相关基因并构建肾脏纤维化靶向PCR芯片。开展2段式横断面研究(2-stage cross-sectional study)验证相应尿液mRNA在肾脏纤维化中的诊断作用。其中一阶段研究选取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治疗的62例经肾脏活检证实的CKD患者和14例HC,是为筛查组;二阶段研究则另外选取41例经肾脏活检证实的CKD患者和9例HC,是为验证组。使用所构建的肾脏纤维化靶向荧光定量PCR芯片检测尿沉渣细胞mRNA表达水平。在筛查组和验证组中应用平衡迭代随机森林算法选择能够反映有无小管间质纤维化(TIF)及肾小球硬化(GS)的重要尿液mRNA;分析目标尿液mRNA与TIF、GS评分间的相关性;评估单个尿液mRNA、肾功能指标及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联合生物标志物对肾脏纤维化的诊断能力,并比较之。4.以第二、三部分筛选得到的候选分子为基础,从NCBI上下载相应基因及内参基因的基因全序列,并据此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按适宜浓度配制引物探针混合液、PCR酶混合液和Master Mix,不断优化PCR反应条件,从而建立可快速检测上述基因的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一步法试剂盒。最后设立浓度梯度对试剂盒进行重复性、敏感性验证。结果1.基于大数据分析,我们系统构建了常见CKD(DKD、HN、FSGS、MN及Ig AN)的特征转录组学表达谱。此外,我们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区域分别找出了176个和50个CKD共差异表达基因,许多基因参与CKD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见报道。富集分析表明,众多不同的分子通路参与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慢性损伤,并且DEG显着富集于外泌体。通过构建PIN,我们进一步找出了若干个核心基因(如OAS1、JUN和FOS)和分子聚类,它们可能在CKD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通过分析比对DKD肾脏组织及其它组织的特征基因表达谱,我们筛选出16个FC最高的候选mRNA构建靶向PCR芯片。以该芯片检测受试者尿液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基因扩增曲线图谱呈S型,熔解曲线分析呈单峰,可实现特异性测定。经分析,四种mRNA(BBOX1,CCL18,NPHS2以及SLC3A1)在DKD患者尿液中较HC组表达水平上调。在使用Benjamini-Hochberg法进行多重校正后,尿液BBOX1 mRNA仍呈显着差异表达。进一步分析表明,NA组及DKD组受试者尿液BBOX1 mRNA表达水平则分别升高了3倍及3.1倍,而其在ESKD、UTI及BC组患者中则无明显升高。此外,尿液BBOX1 mRNA与尿白蛋白水平、血糖控制水平及尿NAG水平相关(Spearman’s r:0.2920.407),但与肾功能水平无明显相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进一步提示尿液BBOX1 mRNA对于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受试者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0.7620.8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在BBOX1表达水平在DKD肾脏病理组织及正常肾脏组织中表达并无显着差异,FISH结果则进一步表明BBOX1在TEC中显着表达,在肾小球区域及膀胱上皮组织中表达甚微,进一步提示尿液中升高的BBOX1 mRNA主要来源于TEC。3.经平衡迭代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我们从尿液肾脏纤维化靶向PCR芯片检测结果中筛选出了4个TIF相关重要分子,即VIM,TGFβ1,MMP9及TIMP2。单指标方面,筛选所得的4个mRNA与TIF评分显着相关(Spearman’s r:0.2810.397)。ROC分析表明,它们对有无TIF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AUC:0.7270.757)。特别的,在选取最佳截断值时,上述指标都拥有良好的敏感性(76.2%97.6%)。联合指标方面,我们同时构建了包含上述4个mRNA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并在二阶段研究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准确度为0.796(敏感性为0.929,特异性为0.619)。联合e GFR后,分类的准确性提高到0.877(敏感性为0.964,特异性为0.762)。而血清肌酐和e GFR的预测准确率仅为0.673及0.714。在肾小球硬化(GS)方面,我们同样利用上述算法筛选出了4个相关重要基因,分别是VIM,TGFβ1,RANTES及PODXL。它们与GS评分显着相关(Spearman’s r:0.2630.406)。4.通过优化PCR各体系组分及反应条件,我们开发的Taq Man探针一步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可实现尿液中BBOX1、VIM、TGFβ1、MMP9、TIMP2以及B2M(内参基因)等六种mRNA有效扩增及定量检测。重复性及敏感性验证表明,本试剂盒的变异系数<0.5%,具有良好的检测稳定性,可从低至0.5ng/10ul体系的尿沉渣mRNA中检测相应mRNA表达水平,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整个扩增定量过程可在1 h内完成,较传统PCR方法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结论1.本研究开展了目前为止包含最大样本量的CKD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系统构建了CKD肾脏组织的转录组学特征,相关DEG及分子模式为进一步挖掘CKD生物标志物及机制探讨提供了重要参考。2.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尿液肾脏固有细胞特异性mRNA筛选方法,并发现u BBOX1可能成为DKD患者早期无创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3.本研究首次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了反映肾脏纤维化的特征性尿液RNA筛选,并构建了基于上述算法的多指标分类器,可较单指标尿液mRNA或肾功能指标更好的诊断肾脏纤维化。4.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上述尿液mRNA的Taq Man探针一步法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优点,为日后大规模临床验证及转化提供了便利有效的检测手段。
王丹,董红敬,郝翠,张力思,郭兰萍,王岱杰,王晓[7](2018)在《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核桃分心木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dihydro-3-hydroxy-2-oxo-1H-indole-3-acetic acid(1)、核桃素D(2)、2-hydroxycinchoninic acid(3)、C-藜芦酰乙二醇(4)、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5)、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异槲皮苷(8)、4,8-二羟基-1-四氢萘醌(9)、槲皮素(10)。化合物3,7和8是首次从核桃分心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运用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RAW264. 7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对各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0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王安生[8](2017)在《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子4(TBRG4)在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7年美国最新肿瘤统计表明,肺癌估计的死亡人数为:男性84590例,女性71280例,分别占各类肿瘤死亡的27%和25%,位居各类肿瘤死亡之首。根据生物学特性,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者约占肺癌的15%~20%,后者约占肺癌的80%~85%。目前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以铂类(如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放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等,但临床疗效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不超过15%,其主要原因是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探索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的关键分子,对明确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以此为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转化生长因子 β 调节子 4(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gulator 4,TBRG4),又称含Fas激活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蛋白4(Fas-activ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FASTKD4)或细胞周期进程修复蛋白 2(cell cycle progression restoration protein 2,CPR2)。TBRG4基因位于 7p14-p13,编码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p)的调节子。已有研究表明,TBRG4参与了对细胞周期素CLN1和CLN2的转录并维持其稳定性。亲和标记和纯化质谱发现,人HEK293和Jurkat细胞株中TBRG4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TV)编码的病毒蛋白U(virus proteinU,Vpu)相互作用。TBRG4也与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相互作用。TBRG4沉默后影响了线粒体mRNAs的稳定性。TBRG4表达异常也与肿瘤有关。塞扎莱综合征(Sezary Syndrome)是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研究发现塞扎莱综合征患者的TBRGR基因区域存在异常复制。约30%来源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细胞系的该区域存在异常扩增现象。此外,TBRG4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髓外复发组织中表达明显异常。TBRG4蛋白在正常乳腺细胞系16N中低表达,而在乳腺癌原位细胞系NT与转移型细胞系MTZ中表达均升高,且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正相关。TBRG4敲减显着影响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T47D的生长,且明显降低了上述3株细胞的增殖能力。此外,TBRG4敲减也促进了细胞凋亡并抑制了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但对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不大。而该基因在肺癌中的功能尚不清楚。鉴于此,本课题拟探究TBRG4在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目的]1.分析TBRG4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明确TBRG4在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3.探讨TBRG4在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分子机理。[方法]1.收集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样本,包括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肿瘤大小以及TNM分期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BRG4在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对细胞染色强度和细胞染色阳性率进行评分,将"染色强度评分"和"染色阳性率评分"的乘积作为总评分来评价TBRG4的表达,评判标准为:(1)0~1分为低表达;(2)≥2分为高表达。免疫组化数据结合临床资料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检验,分析TBRG4的表达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评价TBRG4表达的临床意义。2.首先,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TBRG4基因在4种肺癌细胞株H1299、H1688、H1975和A549中的表达水平;其次,根据NCBI公共数据库公布的TBRG4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确定TBRG4基因的特异性干扰片段,以GV115慢病毒为载体构建TBRG4基因特异性慢病毒干扰载体(shTBRG4)和对应的对照干扰载体(shCtrl);上述两种干扰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确定TBRG4敲减效率;然后,用慢病毒干扰载体shCtrl和shTBRG4分别转染H1299细胞,Celigo法检测H1299细胞连续5天的生长情况,分析TBRG4基因敲减对H1299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连续5天的活力情况,分析TBRG4基因敲减对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AnnexinV-APC单染色试剂盒和碘化丙啶染色shCtrl和shTBRG4慢病毒载体转染的H1299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处于凋亡早期的凋亡细胞数目,分析TBRG4基因敲减对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NA的含量,分析处于G0/G1、S和G2/M期细胞的比例,分析TBRG4基因敲减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的shCtrl和shTBRG4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的H1299细胞接种6孔培养板,培养14天,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30~60min,Giemsa染液染细胞10~20mini,光镜下进行克隆计数,检测TBRG4基因敲减对H1299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最后,将对数生长期的shCtrl和shTBRG4慢病毒转染的H1299细胞(5×106个)接种于BALB/c裸鼠右侧腋下中部外侧皮下,15天后开始测定瘤体的长、宽、高,每周2次,计算瘤体体积。5周后处死裸鼠,完整剥离移植瘤并称重,分析TBRG4敲减对成瘤能力的影响。3.Trizol一步法提取shCtrl和shTBRG4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的H1299总RNA,质量检测后用GeneChip 3’IVT Express Kit制备amplified RNA(aRNA),并对aRNA进行片段化、标记和芯片杂交;Affymetrix Genechip Operating Software Version 1.4提取芯片数据,比较shCtrl组和shTBRG4组数据,筛选差异倍数为1.5的差异基因,IPA在线分析TBRG4基因敲减后其上、下游基因的改变,并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其中的部分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1.分析TBRG4在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胞浆和胞核的表达检测结果表明:TBRG4在癌细胞的胞浆中主要呈高表达,而在癌旁细胞的胞浆中则呈低表达,且TBRG4在胞浆中的表达高低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P均>0.05);随着瘤体增大、TNM分期越晚,TBRG4表达呈升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TBRG4在癌细胞的胞核中主要呈高表达,而在癌旁细胞的胞核中则呈低表达,且TBRG4在胞核中的表达高低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组织病理学分级也无关(P均>0.05);随着瘤体增大、TNM分期越晚,TBRG4表达呈升高趋势,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TBRG4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BRG4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00%,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67%;Mann-WhitneyU检验结果表明,TBRG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组织(χ2 = 57.09,P<0.01)。病理结果证实TBRG4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2.qPCR结果表明,TBRG4在肺癌细胞H1299和A549中高表达,而在H1688和H1975细胞中低表达;PCR和测序结果表明,TBRG4特异性干扰片段已成功插入到GV115载体;shCtrl和shTBRG4干扰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后,荧光显微镜检测HEK293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两种干扰载体转染对HEK293细胞的正常生长无影响。qPCR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shCtrl组,shTBRG4组中TBRG4mRNA的表达显着下降(P<0.01),其敲减效率为84.4%。Western blot结果证实,shTBRG4转染的细胞其TBRG4蛋白的表达显着低于shCtrl组。Celigo计数法结果表明,与shCtrl组相比,shTBRG4组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1),尤其是第4天和第5天,细胞增殖分别为1.45倍和1.75倍,而shCtrl组则分别为3.70倍和5.77倍,以上结果表明TBRG4敲减抑制了 H1299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shCtrl组,shTBRG4组中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而S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则明显下降(分别为P<0.05和P<0.01),上述结果表明,TBRG4敲减导致H1299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流式细胞术检测H1299细胞早期凋亡结果表明,与shCtrl组相比,shTBRG4组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显着增加(P<0.01)。Giemsa染色检测shTBRG4转染H1299细胞的克隆形成数量结果表明,shCtrl组和shTBRG4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分别为32 ±2和9 ±2个;与shCtrl组相比,shTBRG4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显着下降(P<0.01),说明TBRG4敲减明显抑制了H1299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与shCtrl组相比,shTBRG4组第4天和第5天细胞活力显着下降(P均<0.01),说明TBRG4敲减导致H1299细胞增殖明显下降。裸鼠皮下注射慢病毒转染的H1299细胞并观察TBRG4对成瘤能力影响的结果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TBRG4组的移植瘤重量明显降低(P<0.05);而裸鼠活体成像系统数据显示,shTBRG4组大鼠的区域内总荧光表达量亦显着低于shCtrl组(4.0E+10[p/s]/[μW/cm2]vs 1.50E+11[p/s]/[μW/cm2])(P<0.01)。3.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shCtrl组相比,shTBRG4组基因差异倍数大于1.5的基因共有586个,其中229个基因上调,357个基因下调。IPA对差异基因进行经典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G Beta Gamma Signaling显着被抑制,且其涉及到的差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与本研究检测到的表达趋势一致。对差异基因中的上游调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PTEN明显被激活,并导致下游基因如RAP1A、IGF2等激活,而HIF1A、MYBL2、SERPINE1、AURKA、CDC20以及FOXM1 等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基因的疾病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cellviabilityof tumor cell lines功能明显被抑制,并导致FYN、IGF2等激活,而RRM2、AURKA、CAV1、HIF1A、SCD、FOXM1等基因则被抑制。对上下游调控因子和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分析发现,TBRG4敲减引起上游调控因子FOXM1、Nfat、PE400被抑制,进而抑制了如CAV1、SERPINE1、CDC20、MYBL2、E2F2等下游基因,从而激活了organismal death功能,并对S phase起抑制作用。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疾病和功能网络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落入25类疾病和功能网络,其中排名最靠前的两类疾病和功能网络分别是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Organnismal Injury and Abnormalities和Cell Cycle,Embryonic Development,Canncer。综合上述生物信息学结果,构建了TBRG4基因与 14个差异基因(CDC20、DDIT3、FOXM1、IDI1、PGK1、RRM2、SCD、SERPINE1、SESN2、RAP1A、CAV1、AURKA、IGF2和MYBL2)的调节网络。qPCR分析结果表明,TBRG4敲减下调了CDC20、FOXM1、IDI1、PGK1、RRM2、SCD、SERPINE1、RAP1A、CAV1 和AURKA的表达,而上调了DDIT3、IGF2和SESN2的表达,该结果与IPA分析的TBRG4敲减参与的网络调节结果相一致。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TBRG4敲减后CAV1和RRM2蛋白表达降低,而DDIT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1.TBRG4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BRG4的表达高低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以及TNM分期无关。需要更多的临床病例进一步验证。2.TBRG4敲减显着抑制了肺癌细胞H1299的增殖和克隆形成,促进了其凋亡,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减缓了异种移植瘤的生长。3.TBRG4敲减抑制H1299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下调CAV1和RRM2、上调DDIT3实现的。
张晓琳[9](2016)在《戊己丸胃漂浮微丸制备工艺及血清图谱研究》文中指出戊己丸始载宋代《幼幼新书》,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亦有收载,方子由黄连、白芍、吴茱萸三味药按6:6:1组成,为疏肝理脾、清热和胃的经典名方,现代常用于肠易激综合症,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显着。目前市售剂型为传统丸剂,受胃排空和肠道转运的影响,其在胃部作用时间有限,因而不能达到局部高效和长效治疗胃部疾病的目的。故本实验拟将其制成可在胃内滞留,提高药物局部治疗浓度、生物利用度较高的胃滞留给药系统,以改善传统丸剂的不足并对该制剂进行相关评价。首先,采用传统方法对戊己丸复方进行提取。研究中以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指标成分提取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芍药苷、小檗碱、吴茱萸碱为指标成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及相关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最终确定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5%,提取时间为38 min,液固比为8.3 m L·g-1,回流提取2次。其次,采用胃漂浮给药系统对戊己丸进行剂型改制,制备成同时具备轻质泡腾载药丸芯及缓释阻滞层的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胃漂浮微丸。其中,轻质载药丸芯采用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透水不透气的阻滞层采用流化床包衣,研究中以漂浮性能及释药性能为综合评价指标。试验中,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丸芯制备处方,并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制得丸芯持漂时间长、药物释放完全。阻滞层包衣参数的确定通过单因素实验进行考察,以微丸释药特性为考察指标,最终制得微丸可在体外持续漂浮8 h,药物持续释放8h,且微丸释药符合Hixson-Crowell溶蚀模型。最终确定的丸芯及包衣处方分别为:单硬脂酸甘油脂与十八醇配比为7:6,粘合剂用量为66.5%,碳酸钙用量为8.5%,HPMCK 100M用量为7%;包衣增重为10%、聚合物含量为10%、滑石粉用量为聚合物质量的50%。最后,对戊己丸胃漂浮微丸家兔体内血清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通过灌胃给与微丸,采集服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含药血清,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得微丸不同时间点血清图谱,通过与空白血清图谱、样品溶液指纹图谱对比,最终确定微丸血中移行成分共有28个响应峰,其中7个入血原型成分,其余推测为代谢组分。此外,已知芍药苷、小檗碱、吴茱萸碱为其中三个入血原型成分,其余4个未知成分来源于“君药”黄连,需日后通过与质谱联用进一步定性验证。
陈洪[10](2016)在《槲皮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与意义:槲皮素是一种常见的膳食抗氧化剂,为类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其基本理化性质为:溶于冰醋酸,遇见碱性水溶液呈现出黄色,几乎不溶于水。有关槲皮素的药理作用,最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比如:抗菌、抗炎、抗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保护心血管等方面的作用。而在抗肿瘤这一块,有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以增加细胞色素C还原酶、还原型辅酶Ⅱ(NADPH)、谷胱甘肽还原酶和DF-硫辛酰胺脱氢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癌的药理作用。针对于癌症种类,也有前列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卵巢癌细胞等等方面,然而针对于胃癌方面的报道,或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现研究报道中并不明确。本研究先以槲皮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着手,然后深以探究抑制增殖背后的相关作用机制。2方法:2.1槲皮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以SGC-7901为研究对象,结合MTT和结晶紫两种实验方法,采用12h、18h、24h三个作用时间段给予细胞药物刺激,将MTT得到的数据绘制成表;结晶紫实验方面,除了三组结晶紫图片外,分别将每孔中的结晶紫以乙酸溶解,测定每孔OD值并绘制成图。对比研究槲皮素对SGC-7901的增殖抑制情况。2.2槲皮素对于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前续MTT和结晶紫实验结果为先决条件,筛选出最适宜的药物作用时间,收集细胞后,以流式细胞技术为方法,观察槲皮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情况。2.3槲皮素对于胃癌SGC-7901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判断出槲皮素对于SGC-7901作用后的阻滞周期,再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槲皮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中,其ATM和p-ATM、H2AX和r H2AX、Cdc25C和p-Cdc25C、Chk2和p-Chk2、Cdk2和p-Cdk2、Cyclin A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蛋白表达影响。3结果:3.1槲皮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MTT实验中,三组药物作用时间对比可看出,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其增殖抑制情况皆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关系,同一浓度下,随着作用时间的递增,槲皮素药物对于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也随之变高。在结晶紫实验中,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结晶紫的吸光度值随之减少,每一孔内的结晶紫也随之减少。无论是从结晶紫图上的结晶紫残留量,还是测得对应孔里残留结晶紫的吸光度值,都能得出槲皮素对于SGC-7901有着不错的抑制效果,然而在人体胚胎细胞对照试验中,发现以100μM为药物浓度时,24h药物作用时间组出现大量细胞死亡的现象,因而在药物作用时间上,18h作用时间更加适宜。3.2槲皮素对于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槲皮素剂量的增加,SGC-7901的细胞周期S期呈不断攀升的趋势,彼此间为剂量依赖性关系;当药物浓度为120μmol/ml时,S期所占比例更是达到了56.91%,超出了百分比的一半,且具有显着性差异。3.3槲皮素对于胃癌SGC-7901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在Western Blotting实验里,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相关蛋白表达量上,其p-ATM、r H2AX、p-Chk2、p-Cdk2蛋白表达量皆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Cdc25A蛋白表达量随之减少,而Cyclin A则基本保持不变。4结论:4.1在增殖抑制实验中,无论是MTT的数据结果,还是结晶紫的图表结果,皆能得出槲皮素对于SGC-7901有着不错的增殖抑制效果,且三组药物作用时间对比,18h药物作用时段为最佳。4.2通过流失细胞技术,很直观的得出:槲皮素阻滞SGC-7901细胞周期于S期。4.3 p-ATM、r H2AX、p-Chk2、p-Cdk2蛋白表达量的上升,Cdc25A蛋白表达量的减少,Cyclin A表达量的基本不变,阐明了槲皮素是通过磷酸化一系列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而发挥抑制效率的,而DNA损伤信号通路,很有可能是“ATM-Chk2-Cdc25C-CDK2/Cyclin A”通路
二、净化工作台及压力灭菌器的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净化工作台及压力灭菌器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PRAK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文献综述 杂交瘤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
参考文献 |
二、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 致谢 |
四、 个人简介 |
(2)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的现况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安全防护设备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概况 |
1.3.2 国内概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收集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内容 |
2.2 资料整理与录入 |
2.3 数据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概况 |
3.2 个人防护及技术保障设备 |
3.2.1 防护口罩 |
3.2.2 一次性防护服 |
3.2.3 正压头罩 |
3.2.4 正压防护服 |
3.2.5 呼吸防护装备佩戴密合度测试仪 |
3.2.6 生命支持系统 |
3.2.7 化学淋浴设备 |
3.3 实验对象隔离操作防护设备 |
3.3.1 Ⅱ级生物安全柜 |
3.3.2 Ⅲ级生物安全柜 |
3.3.3 动物负压解剖台 |
3.3.4 换笼工作台 |
3.3.5 动物隔离器 |
3.4 消毒灭菌与废弃物处理设备 |
3.4.1 压力蒸汽灭菌器 |
3.4.2 废水处理系统 |
3.4.3 气(汽)体消毒装置 |
3.4.4 动物残体处理系统 |
3.5 实验室围护结构密封/气密防护装置 |
3.5.1 气密门 |
3.5.2 管、线穿墙密封设备 |
3.5.3 气(汽)体消毒物料传递舱 |
3.5.4 气密传递窗 |
3.5.5 渡槽 |
3.6 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
3.6.1 生物安全型高效空气过滤装置 |
3.6.2 生物安全型气密阀 |
第四章 讨论 |
4.1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进口比例高 |
4.2 我国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研发起步晚,发展快速 |
4.3 国产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和维修维保优势 |
4.4 国产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缺乏在BSL-4和ABSL-3实验室中的应用 |
4.5 国产产品异军突起,但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仍有差距 |
4.6 一批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
4.7 国内需求量小,研发能力欠缺 |
4.8 对国产品牌不信任,企业与用户交流少 |
第五章 意见建议 |
5.1 国家加大政策支持 |
5.2 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
5.3 完善设备生产和评价标准 |
5.4 建立权威验证评价平台 |
5.5 搭建企业与用户的交流平台 |
5.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7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
5.8 注重融合智能化技术 |
5.9 统一病原微生物分类等级 |
5.10 加大应急防护物资储备 |
课题创新性与局限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生产厂家调研报告 |
附录2: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设备使用情况调研表 |
(3)防腐剂对腌制韭菜根中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单一防腐剂对韭菜根中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1.4 复合防腐剂对韭菜根中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1.5 应用试验 |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一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 |
2.1.1 苯甲酸钠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
2.1.2 山梨酸钾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
2.1.3 脱氢乙酸钠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
2.1.4 EDTA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
2.1.5 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制中浓度 |
2.2 复合防腐剂的正交试验结果 |
2.3 验证试验结果 |
2.4 应用试验结果 |
3 结论 |
(4)奶牛乳腺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长链非编码RNA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中的研究进展 |
1.1.1 LncRNA的作用机制 |
1.1.2 LncRNA在畜禽经济性状研究中的进展 |
1.2 乳腺发育与泌乳调控研究进展 |
1.2.1 乳腺发育与泌乳 |
1.2.2 影响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的因素 |
1.2.3 调控奶牛乳腺发育、泌乳的信号通路 |
1.2.4 奶牛乳腺发育、泌乳与非编码RNA |
1.3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CCN家族基因 |
1.3.2 CDK家族基因 |
1.3.3 CDKN1A和CDKN1B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奶牛乳腺差异表达lncRNA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2 试验动物和样品采集 |
2.2.3 奶牛乳腺组织总RNA提取、质量控制以及RNA文库构建 |
2.2.4 RNA测序、转录组拼接及基因表达水平定量 |
2.2.5 已注释和未注释lncRNA的鉴定 |
2.2.6 LncRNA靶基因、互作miRNA的预测 |
2.2.7 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lncRNA潜在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2.2.8 定量反转录PCR验证测序数据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奶牛乳腺组织测序数据概述 |
2.3.2 奶牛乳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2.3.3 差异表达lncRNA及其潜在互作miRNA |
2.3.4 奶牛乳腺组织差异表达lncRNA及其潜在靶基因 |
2.3.5 奶牛乳腺组织差异表达lncRNA及其潜在靶基因互作构建 |
2.3.6 蛋白质互作网络 |
2.3.7 测序结果验证 |
2.4 讨论 |
2.4.1 LncRNA调控奶牛乳腺发育和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2 LncRNA吸附miRNA调控基因的表达 |
2.5 小结 |
第三章 差异表达lncRNA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4个lncRNA的细胞定位 |
3.3.2 siRNA的干扰效率 |
3.3.3 干扰表达lncRNA对BMECs活力的影响 |
3.3.4 EdU试验检测干扰表达lncRNA对BMECs增殖的影响 |
3.3.5 MTT法检测干扰表达lncRNA对BEMCs活力的影响 |
3.3.6 干扰相关lncRNA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差异表达lncRNA与miR-221间的互作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干扰表达或过表达miR-221对4个lncRNA表达量的影响 |
4.3.2 miR-221 与TCONS_00015196、TCONS_00087966的互作研究 |
4.3.3 干扰表达或过表达miR-221 对ErbB3表达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LncRNA与miR-221之间的互作关系 |
4.4.2 miR-221对ErbB3表达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凉膈散通过上调miR-21抑制LPS所致急性肺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急性肺损伤 |
2 凉膈散 |
3 STAT3通路 |
4 miRNA概述 |
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一章 凉膈散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及主要试剂配制 |
2.2 细胞培养、冻存和复苏 |
2.3 噻唑蓝(MTT)法测细胞毒性 |
2.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及IL-1β |
2.5 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章 凉膈散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及主要试剂配制 |
2.2 细胞蛋白提取 |
2.3 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 |
2.4 细胞免疫荧光观察p-STAT3 (Tyr705)、STAT3表达 |
2.5 miR-21 mimic, miR-21 inhibitor转染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7 STAT3 dimer的检测 |
2.8 STAT3 luciferase活性的检测 |
3 结果 |
3.1 LGS减弱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STAT3的激活 |
3.2 LGS通过上调miR-21抑制STAT3通路来抑制炎症 |
4 小结 |
第三章 凉膈散对LPS诱导ALI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凉膈散(LGS)样品的制备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方法 |
2.3 肺组织采集 |
2.4 病理形态学检查 |
2.5 肺湿/干重(W/D)比 |
2.6 BALF中蛋白质水平和总细胞数量 |
2.7 ELISA法检测BALF炎症因子IL-6含量 |
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miR-21的表达 |
2.9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LGS缓解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
3.2 LGS通过上调miR-21抑制STAT3通路缓解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1 讨论 |
2 结论 |
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4 课题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6)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慢性肾脏病尿液mRNA生物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绪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Introduction |
Basic Issues |
Proteomics |
Transcriptomics |
Non-coding RNAs |
mRNAs |
Metabolomics |
Conclusions |
References |
第一部分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慢性肾脏病转录组学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 |
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尿液肾脏固有细胞BBOX1 mRN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迭代随机森林算法的尿液mRNA分类器在肾脏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 |
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Taqman探针的慢性肾脏病相关基因 检测荧光定量PCR一步法试剂盒开发 |
1. 前言 |
2. 材料 |
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7)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提取与分离 |
2.1.1 样品制备 |
2.1.2 HPLC分析 |
2.1.3 分离纯化 |
2.2 抗炎活性实验 |
2.2.1 供试品配制 |
2.2.2 NO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NO含量测定 |
3 结果 |
3.1 化合物结构鉴定 |
3.2 抗炎活性 |
4 讨论 |
(8)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子4(TBRG4)在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中TBRG4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TBRG4敲减对肺癌细胞H1299功能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TBRG4促进肺癌增殖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English paper Ⅰ |
English paper 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戊己丸胃漂浮微丸制备工艺及血清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戊己丸简介 |
1.1.1 戊己丸经方方源考证 |
1.1.2 戊己丸经方现代药典收载 |
1.1.3 戊己丸经方组方药材 |
1.1.4 戊己丸经方全方药理作用现代研究 |
1.1.5 戊己丸经方全方临床应用现代研究 |
1.1.6 戊己丸经方全方质量控制和评价 |
1.2 胃漂浮给药系统简介 |
1.2.1 “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 |
1.2.2 胃漂浮给药系统体外性能评价 |
1.2.3 胃漂浮给药系统体内性能评价 |
1.3 中药复方血清图谱简介 |
1.3.1 中药复方血清图谱的构建及意义 |
1.4 立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2 戊己丸复方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戊己丸复方提取工艺流程 |
2.3.2 戊己丸复方提取工艺评价指标 |
2.3.3 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4 戊己丸复方提取单因素实验 |
2.3.5 戊己丸复方提取星点设计实验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优化设计的选择 |
2.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2.4.3 体外分析条件的选择 |
2.4.4 本章小结 |
3 戊己丸胃漂浮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戊己丸胃漂浮微丸设计思路 |
3.3.2 微丸质量评估指标 |
3.3.3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4 载药丸芯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5 载药丸芯星点实验设计 |
3.3.6 包衣处方考察 |
3.3.7 微丸释药机理初步探讨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戊己丸胃漂浮微丸设计思路 |
3.4.2 丸芯制备方法的选择 |
3.4.3 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丸芯工艺参数的选择 |
3.4.4 丸芯包衣工艺的选择 |
3.4.5 流化床法包衣丸芯工艺参数的选择 |
3.4.6 本章小结 |
4 戊己丸胃漂浮微丸血清图谱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动物 |
4.4 方法与结果 |
4.4.1 体外样品溶液的制备 |
4.4.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4.4.3 含药血清的制备 |
4.4.4 空白血清的制备 |
4.4.5 体内分析方法建立 |
4.4.6 戊己丸胃漂浮微丸血清图谱研究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体内分析方法的选择 |
4.5.2 给药量的选择 |
4.5.3 血清分离方法的选择 |
4.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槲皮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综述 |
1 槲皮素的概述 |
2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 |
2.1 抗肿瘤作用 |
2.2 抗炎作用 |
2.3 调节免疫功能 |
2.4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3 槲皮素作用机制的研究 |
3.1 槲皮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
3.2 槲皮素抗炎作用机制 |
3.3 槲皮素调节免疫机制 |
3.4 槲皮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槲皮素对胃癌SGC-7901 细胞的增殖抑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药物、耗材、仪器及相关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在MTT实验中槲皮素药物对SGC-7901 细胞增殖影响 |
2.2 结晶紫染色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槲皮素对SGC-7901 细胞周期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药物、耗材、仪器及相关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槲皮素对SGC-7901 细胞的影响 |
2.2 槲皮素对SGC-7901 细胞周期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槲皮素对SGC-7901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药物、耗材、仪器及相关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槲皮素对ATM激酶及rH_2AX表达的影响 |
2.2 槲皮素对Chk2和Cdc25A表达的影响 |
2.3 槲皮素对Cdk2和Cyclin A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净化工作台及压力灭菌器的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PRAK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D]. 汪慧慧.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2]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的现况分析与发展研究[D]. 李思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3]防腐剂对腌制韭菜根中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J]. 胡秀虹,黄意,汤承浩,韦国兰,王翔. 中国调味品, 2020(03)
- [4]奶牛乳腺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 杨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5]凉膈散通过上调miR-21抑制LPS所致急性肺损伤[D]. 杨华一. 南方医科大学, 2019(12)
- [6]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慢性肾脏病尿液mRNA生物标志物研究[D]. 周乐汀. 东南大学, 2018(05)
- [7]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J]. 王丹,董红敬,郝翠,张力思,郭兰萍,王岱杰,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09)
- [8]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子4(TBRG4)在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安生. 山东大学, 2017(08)
- [9]戊己丸胃漂浮微丸制备工艺及血清图谱研究[D]. 张晓琳.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10]槲皮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陈洪. 广东药科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