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洛丽塔》中的洛丽塔

论《洛丽塔》中的洛丽塔

一、谈《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论文文献综述)

乔家欢[1](2021)在《《洛丽塔》中的戏仿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美国后现代作家纳博科夫的成名作《洛丽塔》中的戏仿进行研究。在梳理戏仿定义及历史流变的基础上,论证戏仿是《洛丽塔》显着的创作手法。艾伦·坡的《安娜贝尔·李》抒发诗人炽热、绵长的爱,《洛丽塔》对这首诗的戏仿,反衬出亨伯特异化的爱和扭曲的人格,对被戏仿文本产生了戏谑、嘲讽的效果。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讲述了双重人格的故事,《洛丽塔》对这一文本的戏仿,揭示出亨伯特罪恶与浪漫共生、主体缺失的复杂人格,产生对被戏仿文本既致敬又颠覆的效果。艾略特的《圣灰星期三》及《枯叟》表达了救赎的希望,《洛丽塔》对这两首诗的戏仿,昭示出存在的荒诞与救赎的无望,形成对被戏仿文本反讽的效果。对《洛丽塔》的戏仿研究,透视出作家借戏仿解构经典文本,对文本虚构性的强调。透过这一视角,可以更深刻地洞察人性的复杂以及精神困境,对文本产生更丰富、多元的意义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及其后现代特征。

王迪[2](2021)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翻译报告。作者小詹姆斯·哈迪与安·马丁携手,探究《洛丽塔》中造成男主人公恋童的心理与社会根源,该文本诞生的同时也宣布了《洛丽塔》新添一部平行文本,文文相生,为研究纳博科夫所作的《洛丽塔》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以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翻译实践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通过翻译实践理解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文化互文性关系,尝试各种翻译补偿方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四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笔者选择该文本的原因以及作品背景介绍;第一章为翻译过程,笔者最终选定了互文性理论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并在译后对译文进行审校,提高译文质量;第二章为互文性与翻译,主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以及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为译例分析,笔者从内互文性与外互文性两部分进行分析,运用异化法和诠释性翻译等多种方法对文中的互文信息进行补偿,从而尽量达到译文与原文内容的对等效果。通过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笔者认为译者应当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自己读者、译者与作者这三重身份,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原文作者欲要表达的情感给展现出来。此外,通过原作者对“恋童”心理的思考,本篇实践报告还具一定的社会意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田钰[3](2021)在《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美国和俄罗斯文学史上着名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近四十年的批评研究史,可看作是中国文坛或文学批评在危机和反思中的发展史。据此,本论文以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批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主要对象,力争在文艺思潮、批评话语和知识谱系等变化中掌握中国大陆纳博科夫研究的脉络,并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至今,考究出这三个时间段对纳博科夫批评的不同向度及背后的原因。这样不仅能使得当下中国纳博科夫研究的现实意义更为凸显,同时为纳博科夫研究维度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本论文的正文写作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发期: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本章首先阐发了纳博科夫能够潜入到中国大陆的两个契机——“现代主义热”和“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接着论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艺转型较为缓慢,纳博科夫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思想的标签,而随着中后期批评启蒙的渐次复苏、文学向内转的底色以及文学理论转向语言谱系,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的批评逐渐走向文学作品本身。第二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这一章主要论述了1990—1999年这一时间段纳博科夫批评研究格局拓展的三个维度:首先是从作品到个人,批评者们从纳博科夫生平经历出发,考究作品中的俄罗斯性;其次是从现代派的定位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作品解读;最后是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究延伸到对他文学批评的研究。其背后的语境动力包括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后现代主义在九十年代的撒播、形式批评的兴盛以及批评的市场化。第三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这一章论述了2000年至今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三个向度:一是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这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盛行息息相关;二是学者们积极地将纳博科夫与中国作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与严歌苓的对比,以及作品《洛丽塔》与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对比,背后体现出的了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比较文学中国视野的构建;三是中国学者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伦理道德进行重新审视,折射出了学者们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第四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本章首先对纳博科夫的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发,接着论述了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变与不变、未完成性,最后指出了纳博科夫批评中存在研究对象的局限性、陷入主义的陷阱导致的阐释失效这两个不足之处。

王谢思齐[4](2020)在《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洛丽塔”(Lolita)文化由日本向各国传播开来,并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逐渐发展成型。互联网将一大批洛丽塔亚文化爱好者聚合成群,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更是近年来洛丽塔亚文化在我国流行的重要推手,使其从一种新兴的小众文化形态逐渐闯入大众视野。本文选择了洛丽塔亚文化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了亲身经历及各种文献资料,梳理出了洛丽塔亚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并且对该群体的话语体系、群体规则等进行了概括整理。本文主要采用了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两种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观察与参与,深入探究群体成员的心理动机,在青年亚文化和消费文化等理论框架下探索该群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强调从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两个维度深入揭示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内在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洛丽塔亚群体成员间共享着一套价值理念,对洛丽塔文化高度认同和喜爱,她们通过穿着这类服饰获得自信,自由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群体身份认同有着严格的边界,通过话语体系和群体规范树立与“圈外人”的准入门槛。作为通过服饰外在表达的亚文化,在面对主流文化群体的偏见与误读时,群体成员会通过群际比较和群内互动来增强群体认同。洛丽塔亚文化在我国流行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如消费主义的盛行、群体成员低龄化和被“复制”的独特性等。本文通过对洛丽塔这类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亚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对该文化进行引导和收编,并对受众的误读进行纠偏,有利于树立我国的文化自信,促进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王擎宇[5](2020)在《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在性叙事文学中,作者试图将这被隐匿的性的话语表述出来,将性的欲望展现出来,在社会表象上对性禁声的同时试图在文本中谈论。法国哲学家福柯摒弃了传统权力是恶的观点,区别于对宏观权力的研究,他提倡一种微观的权力论,即在各种力量关系中的关系式权力,各种场域中的权力。正是在这种微观、局部的场域里,福柯认为权力关系是流动的、不稳定的和可逆转的。权力关系的双方是一场策略性游戏,是互动地博弈。因此,在研究性叙事文学中,重点聚焦于男女两性的性权力关系便形成了三种叙事模式。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介绍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正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是性暴力叙事文本。以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奈保尔《游击队员》为例。当一个人完全受制于他者的暴力时,福柯认为这里是没有权力关系的,仅仅是强势一方利用权力完全压制弱势一方的暴力,而弱势一方的自我主体性在这种强大的压制下逐渐衰弱、消解甚至毁灭。这两个文本可以体现这种毁灭的不同方式,即自我毁灭和他者毁灭。第二章是性压抑叙事文本,以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为例。母亲对于孩子的控制与压抑,导致孩子在压抑中寻找溢出这段关系后其他新关系的可能。这类模式的叙事关注焦点是主人公怎样溢出和以什么样的方式溢出畸形的母爱,去实现自我主体性的独立。但最终的结局并未建立起新的关系,均以失败告终。而东西的《后悔录》则是个体面对社会话语权力时的性压抑叙事,与性逆转叙事中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相对比。第三章是性逆转叙事,站在相对弱势的一方借鉴福柯的权力观,重点引入福柯权力与抵抗的观点,核心就是在权力内部进行策略性逆转,利用身体、愉悦、知识的多样性及其反抗的可能性来反对权力的控制,它是与性暴力叙事相对立的叙事模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阶级底层的男性麦乐斯逆转贵妇人康妮的叙事,这之中作者赋予男性的阴茎崇拜论使得逆转变得简单;《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底层女性萨拉逆转贵族男性查尔斯的叙事,这之中康妮对社会话语的接受性反抗是关键;《洛丽塔》是未成年女性洛丽塔逆转成年男性亨伯特的叙事,这之中洛丽塔比房思琪拥有更强大的自我主体性和对性权力规训的态度是逆转的关键;《卡门》中底层女性卡门以作者所赋予的自由精神成为反叛形象和逆转叙事的某种典范被后世作者效仿;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王二与陈清扬一起逆转当时社会性话语权力的叙事,与萨拉相似,他们对破鞋话语的接受性反抗是逆转的关键。结语部分简述了在寻找这些文本研究时的内部关联性,并最终强调性叙事文本中弱势一方不仅仅只有悲剧性的结局,应该看到其他积极性叙事结局的可能性,这正是文学研究的某种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洪雨涵[6](2019)在《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对外接受史上,纳博科夫成为难以绕开的影响发生源。纳博科夫以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给中国的当代文坛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的当代作家,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纳博科夫的文学遗产的馈赠。总体来说,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革新上。本论文在这一既定的影响事实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中国当代作家对纳博科夫所遗留的文学遗产的接受和借鉴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从而呈现出新时期当代文学吸纳性和本土性兼具的特质。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研究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尤以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及其创作与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之关系为主线。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避免了将纳博科夫与单个当代作家进行简单的对比解读,而是提炼了纳氏独特的文学观念、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作为研究的主题。以主题研究为大框架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有专题性的细部讨论。全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共四大章节组成:绪论部分概括了纳博科夫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指出纳博科夫对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概述了纳博科夫在中国的研究情况。正文的第一章主要梳理了80年代以来纳博科夫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着重介绍了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与中国当代作家的不解之缘。第二章从文学观念的影响入手,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出发,具体论述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纳博科夫认为“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之间存在异质性;作家应该是“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三位一体的存在,指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将写作视为“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而非道德说教;极力推崇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不难发现,在中国作家的文学观念中有明显的纳博科夫影响的痕迹。第三章从小说创作的变化入手,从创作题材、叙事策略以及语言风格三方面探究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所给予我国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启示。第四章总结了自新时期以来,纳博科夫被我国当代文坛接受的原因,并反思了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重申了纳博科夫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上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我国当代作家在吸收外国文学有益影响的同时,作为创作主体也努力寻找全球化与本土化语境发展的契合点,推动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文学。

杜玉瑶[7](2019)在《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文中提出《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引发争议最多的作品。中年人亨伯特和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爱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作品中,纳博科夫运用了复杂的叙事技巧创造出故事的迷局,所以本文将以叙事交流理论为框架,着重解读《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者问题、隐含作者问题和纳博科夫的创作观。绪言部分梳理了《洛丽塔》的研究综述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并概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综述是基于苏联《洛丽塔》的研究,西方《洛丽塔》的研究,中国《洛丽塔》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方向覆盖了主题研究、叙事研究、人物研究等方面。通过学术史调查,本文发现以往的研究并未从“叙事交流理论”的角度解读《洛丽塔》,对《洛丽塔》的双重受述者和隐含作者的研究也不够全面,所以本文在其他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交流理论”的研究模式出发去关注《洛丽塔》内涵的动态生成。第一部分根据“叙述者—受述者”的交流阐述叙述者的不可靠性。纳博科夫先给予叙述者亨伯特足够的叙述自由,树立叙述者的权威。接着从扑朔迷离的叙述者身份、不断转换的叙事人称、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裂隙、次文本信息、双重受述者五个方面暗示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消解了叙述者的权威。这样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叙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颠覆了读者的认知,使叙事充满矛盾与张力,大大加强了小说叙事的纵深感,能够牵引读者去关注作品中叙述者的独特性,进而建构出作品内涵的多重性。第二部分从“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了《洛丽塔》的叙事内涵。真实作者在文本中呈现了独特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策略,在这些技巧的背后埋藏着隐含作者的声音。作为叙述者,亨伯特极力否认自身之外的任何视角的存在,也一直在极力维护他在叙事中的主体地位。但亨伯特的视角存在着裂隙,透过他在叙事中处理人物的手段可以瞥见权力空间的存在。纳博科夫预设的“隐含读者”能够理解艺术家的审美,能够对他的作品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感,体会到他作品中的乐趣,理解他作品的艺术性,有较高的审美层次。只有“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地位平等,互相配合,才能实现“隐含作者—隐含读者”的顺利交流。“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顺利交流也是读者发现“权力空间”的前提。第三部分通过“真实作者—真实读者”之间的交流论述纳博科夫创作观及其作用。纳博科夫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漂泊生活生成了他的创作观——“真实虚构论”,在“真实虚构论”的基础上纳博科夫追求的是“符号真实”。纳博科夫的创作观是真实作者的创作观念,给读者提供了从文本外部解读作品的路径。“真实虚构论”颠覆了传统的真实观,有利于帮助读者远离解读的误区。纳博科夫对蝴蝶与象棋的痴迷体现了他对“符号真实”的追求。“符号真实”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解谜的乐趣和审美的狂喜。真实读者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真实读者对作品的解读能够丰富文本内涵。结语部分指出纳博科夫意识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困境,作为艺术家的纳博科夫能够理解亨伯特的艺术世界,他采用隐晦曲折的叙事方式的目的是表现自己对亨伯特的艺术家境遇的同情。纳博科夫充满颠覆与虚构的叙事也为小说的自由化提供了范例。

莫传玉[8](2019)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是近几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纳博科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荼毒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抹杀了人们的想象力,他所评析的艺术必定存在性象征,所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作家的儿时情结,是个庸俗、非理性、不懂美学的“维也纳巫医”。纳博科夫常在他的小说中以弗洛伊德理论为诙谐模仿对象,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多呈现性格执拗、极端处事、非常态化的心理特点,他的小说也因此被文学评论界评为“心理学小说”。本次研究试图结合作家的文体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家在访谈中有关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部分,从镜像“主-客体”理论、两性图腾、力比多能量等视角,以思辩性理论为主,实证性质性工具为辅,分析作者诙谐模仿精神分析的用意。通过对纳博科夫长篇小说运用澳洲公司所开发的质性研究软件Nvivo8.0编码归类,总结作者所着的小说里持有的心理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存在、时间、记忆、梦、性、爱情”这六项心理学主题。另外,作者所运用的文体技法也巧妙的将这六项主题融汇其中,使作品传递的思想更加多元。本次研究基于理论思辩的基础可知,作家的意识并非等同故事中“我”的意识。拉康学派的“镜象”理论充分在纳博科夫所塑造的双重“我”中得到证明;纳博科夫所持有的“双重世界”概念,也在每部小说的心理学主题上得到呈现。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工具比较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情结核心观,发现二者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深入分析可知纳博科夫文学所蕴藏的心理学思想分别有:存在主题:拉康的主-客体“镜象”理论成为纳博科夫“双重世界”观的基础,它所表现的游戏思维模式隐藏这样一条法则,即“主-客体”意识的所占比例与自我认知、行为、性格息息相关。时间主题:分别以实验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阐明时间存有两种特性。动态性时间与个体的有意注意、直接经验有关;静态性时间与个体意识所处的客体空间属性有关。记忆主题: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为基础,对于主体而言,个体意识流的运作与记忆属性有关;对于客体而言,记忆瞬间的储存模式与欲望下的功利主义有关。梦主题:以精神分析拉康“镜象”理论为基础,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为目标,阐述梦的产生机制,即主体意识与客体环境通过无目的的组织、重构,最后帮助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实现人类的社会属性,区别于自然界的动物属性。性主题:将精神分析、进化心理学作为依据,阐述主-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主体意识而言,自然造就个体适应群体的“性”繁衍法则;对于客体意识来说,性适配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两性关系的所属地位。爱情主题:继性章节理论为前提,分析主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作用,实乃“自私”的物质之爱;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功能,是伴有“利他”主义、情感、能量协调的精神之爱。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同结合而形成的意志之爱,则是纳博科夫最为称赞的崇高之爱。总结,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文学宗旨是具有“镜像”般的现象学,及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内省意识观意义,它们分别在“主体”与“客体”的意识中发挥作用。纳博科夫小说所隐藏的六个心理学主题思想,其理论分别涵盖了精神分析学、现象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作者所坚持的“双重世界”观,即“主-客体”的意识奠定基础,同时也预示作者所想表达的“棱镜”艺术意义。此次研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也为今后的文学诠释学提供借鉴,对今后研究纳博科夫文学、作家心理学思想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曹晓娇[9](2019)在《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探索,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符号学理论来支撑对纳博科夫文学文本的阐释,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阐释路径。本论文将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的《玛丽》(Mary)、《黑暗中的笑声》(Laughterinthe Dark)、《斩首之邀》(Invitation to a Befheading)和《洛丽塔》(Lolita)四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沿着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的文学语言与文化研究脉络,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地探索文学文本在文本、文化、符号圈三个层次的意义衍生机制。纳博科夫是公认的杰出小说家、翻译家和文体家,是20世纪文学浩荡潮流中的先锋、侨民文学的代表、文化转换的典型。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多元的文化语境、广泛的个人爱好塑造了纳博科夫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作品,都凸显着欧洲文学和美洲文学的对比与融合,也体现了欧洲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差异与对话。纳博科夫研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想要更好地解读这位高度跨文化、多元立体的作家及其多层次、多语言的文学文本,需要的正是文化符号学这样一种开放、包容、阐释力强的研究方法。而能够为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提供较好的方法论支持的,应非尤里·洛特曼的意义再生理论莫属。洛特曼指出,符号形成文本,文本形成文化,文化形成符号圈,构成了一个分层次的复合系统。在洛特曼看来,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个系统的各个层次实现了它们最主要的功能,即作为开放的、动态的意义衍生机制生成新的意义。本论文按照文本、文化、符号圈的递进顺序展开论述。首先,在文本层次,借助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有关文本的理论,探索小说中的修辞手法与细节刻画,分析纳博科夫如何利用文本内部不同语言编码、解码之间的不对称激起新的语义联系,如何利用不对等的翻译激发读者的想象,如何通过细节的精雕细琢与前后呼应促进读者寻找、想象与拼接,完成意义的逆向衍生,彰显纳博科夫小说的文本之美;其次,在文化层次,借助洛特曼电影符号学理论,探索纳博科夫如何将电影文化及电影化表现手法引入小说创作当中,分别剖析四部小说作品如何通过对色彩、时空建构、蒙太奇等电影表现手法的借鉴,通过两种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之间的碰撞,增强小说的视觉艺术效果,扩大文本可阐释空间,促进读者去想象,使读者的思维意识冲破两种不同类型文本的束缚,完成意义的转换与衍生;最后,在符号圈层次,借助洛特曼符号圈理论,梳理纳博科夫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通过分析他一生中在族裔、文化、语言、身份等符号圈之间不断地穿越界限,以及持续的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的运动,来研究穿越符号圈界限行为对纳博科夫小说创作及文本意义衍生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分析,本论文确定想象与转换两个关键因素在纳博科夫小说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掘出纳博科夫小说独特的意义衍生机制。无论是对修辞手段、电影手段的运用,还是作品中多元文化的对话与碰撞,都可以看出纳博科夫的创作具有符号、语言、文化等诸方面的丰富性,并通过作品中文本的复杂建构、文化的冲突对话、符号圈界限的穿越和融合来激发读者的想象,促进多语言、多文化在读者思维中的转换,扩大文本的可阐释空间,让文本的意义源源不断地衍生。文本意义的衍生是永动的、发展的,并不存在固定的、终结的意义。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文学创作,或许会对文学批评的任务产生新的认识,即文学阐释并非要给研究对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多元的解读;文学批评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要弄清楚研究对象,而是发掘研究对象更多的可阐释路径,通过研究提升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赵书[10](2017)在《俄美双重文化视域下的《洛丽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在俄美文学界都拥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作家,而《洛丽塔》是纳博科夫写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以纳博科夫的美籍俄裔背景为突破口,把《洛丽塔》这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纳博科夫分散在《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独抒己见》等书籍里关于自己文学观念的言论,试图通过这些资料分析《洛丽塔》中所特有的文化因素,挖掘俄美两国文化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中所产生的中和反应,以此来总结纳博科夫为坚守内心的艺术理想所做的努力与尝试。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纳博科夫的生平和《洛丽塔》的创作情况,分析和归纳《洛丽塔》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第一章,《洛丽塔》与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关系。主要从“双重人格”主题和“戏仿”艺术两个方面来论述纳博科夫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继承,并详细分析了纳博科夫是如何将这些文学主题和艺术手法运用在《洛丽塔》文本中的。纳博科夫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对祖国文学传统的深厚感情,更是因为他勇于直面俄罗斯文化中的弊端与不足,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对其进行批判式地继承和发展。第二章,《洛丽塔》中的美国元素及其反映的文化冲突。主要结合小说中呈现的美国元素,以美国式教育和汽车旅馆文化作为代表,分析纳博科夫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从而确定《洛丽塔》中的美国是经过作者变形处理后的美国。此外,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的分析,揭示出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凸显出的美国传统文化和新兴消费文化之间的矛盾。其中通过作者文学化处理之后的诸多矛盾与冲突,都反映了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后对异质文化的不适之感。第三章,双重文化下建构流亡者的乌托邦世界。分别从纳博科夫对俄罗斯文学的守望与超越,与美国文化的协商,建立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三方面来阐释纳博科夫为坚守内心的艺术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作为远离祖国的流亡者,纳博科夫不但突破了传统的藩篱,还克服了流亡作家的边缘人身份,成功征服美国文坛,跻身于世界着名作家之列,并创作出迷人深邃的文学世界。

二、谈《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论文提纲范文)

(1)《洛丽塔》中的戏仿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洛丽塔》中的戏仿现象
    第一节 纳博科夫与《洛丽塔》
    第二节 戏仿的定义与历史流变
        一、戏仿的定义
        二、戏仿与其他形式的区别
        三、戏仿的历史流变
    第三节 《洛丽塔》与戏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爱的戏仿——《洛丽塔》与《安娜贝尔·李》
    第一节 《洛丽塔》对《安娜贝尔·李》的戏仿
    第二节 异化——爱与人的扭曲
        一、真切的爱——自私的占有
        二、执迷的爱——扭曲的人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重人格的戏仿——《洛丽塔》与《化身博士》
    第一节 《洛丽塔》对《化身博士》的戏仿
    第二节 主体缺失——浪漫与罪恶的共生
        一、诗化的浪漫
        二、失控的罪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救赎的戏仿——《洛丽塔》与艾略特的诗
    第一节 《洛丽塔》对《圣灰星期三》、《枯叟》的戏仿
    第二节 荒诞——希望与无望
        一、救赎——《圣灰星期三》与《枯叟》里的希望
        二、荒诞——《洛丽塔》里救赎的无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1.1 Prior-translation Preparation
        1.1.1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Discourse
        1.1.2 An Abundance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1.1.3 Other Considerations
    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1.2.1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Reading
        1.2.2 Identities of the Translator
        1.2.3 Other Considerations
    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Chapter Two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2.1 Intertextuality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2.2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2.3 Intratextuality and Extratextuality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Intratextuality
        3.1.1 Lexical Coherence
        3.1.2 Logical Coherence
    3.2 Extratextuality
        3.2.1 Quotation
        3.2.2 Parody
        3.2.3 Allusion
        3.2.4 Idiom
        3.2.5 Cultural Extratextuality
    3.3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Intratextuality and Extratextuality
    3.4 Summary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3)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关键词界定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第一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芽: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
    第一节 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在中国传播的接受语境
        一、“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
        二、“现代主义”热潮
    第二节 八十年代初的研究策略
        一、颓废思想的标签
        二、文艺转型的沉寂期
    第三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研究策略
        一、逐步回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研究
        二、“纯文学”的知识谱系
第二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一、作品俄罗斯性的发掘
        二、“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纳博科夫批评
        二、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情结
    第三节 对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研究
        一、聚焦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二、关注文学批评实践的语境探源
第三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
    第一节 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
        一、纳博科夫与消费社会
        二、消费主义的盛行
    第二节 对比视野下的纳博科夫批评研究
        一、纳博科夫研究的比较视域
        二、纳博科夫比较研究的思考
    第三节 对作品伦理道德内涵的重新审视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角
        二、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第四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
        一、变与不变的融合
        二、未完成性
    第二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纳博科夫文学批评彰显了现代精神
        二、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第三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二、主义的陷阱阐释的失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与理论基础
    1.5 总体框架与研究方法
2 洛丽塔亚文化的内涵、风格与形成
    2.1 洛丽塔亚文化的内涵
    2.2 洛丽塔亚文化的风格类型
    2.3 洛丽塔亚文化的形成因素
3 “lo娘”的自我身份认同
    3.1 自我发现:洛丽塔文化投射“理想自我”
    3.2 寻求认同:自我意向与他者评价的统一
    3.3 角色扮演:洛丽塔爱好者的自我呈现
4 “lo圈”的群体身份认同
    4.1 边界划分:我们是“lo娘”
    4.2 群际比较:在差异中寻求认同
    4.3 群内互动:在互动中强化认同
5 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问题与引导
    5.1 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主要问题
    5.2 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引导建议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性暴力叙事模式
    (一)《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性暴力叙事
    (二)《游击队员》中的性暴力叙事
二、性压抑叙事模式
    (一)《儿子与情人》中的性压抑叙事
    (二)《钢琴教师》中的性压抑叙事
    (三)《后悔录》中的性压抑叙事
三、性逆转叙事模式
    (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逆转叙事
    (二)《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性逆转叙事
    (三)《洛丽塔》中的性逆转叙事
    (四)《卡门》中的性逆转叙事
    (五)《黄金时代》中性逆转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纳博科夫及其影响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世界性影响
    第二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中国声音
第一章 纳博科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纳博科夫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第二节 中国大陆的“洛丽塔飓风”
第二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的影响
    第一节 “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与现实的异质性
    第二节 “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
    第三节 “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不为道德说教而写作
    第四节 “自然而然地拥抱”: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
第三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 创作题材的启迪
        一、乱伦主题下的审美观照
        二、揭示人性的复杂与隐秘
    第二节 叙事策略的借鉴
        一、细节化叙事
        二、元叙事
    第三节 语言风格的模仿
        一、制造语言的“陌生化”
        二、追求语言的内在质感
第四章 对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反思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洛丽塔》中的“叙述者”和“受述者”
    (一)权威叙述者亨伯特
    (二)“不可靠的叙述者”亨伯特
    (三)双重受述者
二、《洛丽塔》的叙事内涵
    (一)隐身的诉说者——隐含作者
    (二)优秀的倾听者——隐含读者
三、纳博科夫的创作观
    (一)真实虚构论
    (二)对“符号真实”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博科夫的生平简介概况
    1.2 纳博科夫遗留的“心理”问题
    1.3 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4 本次研究如何展开
第二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文献综述
    2.1 国外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进展
    2.2 国内纳博科夫小说思想研究进展
        2.2.1 纳博科夫文学基础的翻译工作
        2.2.2 本次研究相关的评论工作
第三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透过作家写作技法发掘精神分析
    3.2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论证六项心理学主题
        3.2.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2 研究输出结果
第四章 存在主题
    4.1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动机
    4.2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方式
        4.2.1 纳博科夫的存在主义特征
        4.2.2 游戏中的二重世界: 纳博科夫的“存在”心理
    小结
第五章 时间主题
    5.1 纳博科夫的时间构造理论
        5.1.1 主体为主导的“意识”时间理论
        5.1.2 客体为主导的“空间”时间理论
    5.2 空间中“双重时间”的选择: 隐藏物种的“适应”法则
    小结
第六章 记忆主题
    6.1 隐藏在双重世界下的记忆心理学
        6.1.1 “记忆双重”系统: 客体静态记忆VS主体动态记忆
        6.1.2 弗洛伊德的“神奇书写板(蜡+胶片)”与纳博科夫的“双重记忆”
    6.2 记忆中的处世之道: 个体与集体的存在模式
    小结
第七章 梦主题
    7.1 纳博科夫“双重世界”下所编织的梦的构造
        7.1.1 主体“我”占主导意识的“性欲概念”梦
        7.1.2 客体为结构的“象征”梦实则是衡量“力比多”的好坏
    7.2 纳博科夫构造“双重梦”的意义
    小结
第八章 性主题
    8.1 从性的主体角度揭示“性适应”理论
        8.1.1 “图腾”禁忌:近亲之爱(乱伦)是最基础的性欲
        8.1.2 性压抑说,弗洛伊德成为男性“性解放”的代言人
        8.1.3 “享乐主义”的性:“力比多”能量的双重释放
        8.1.4 双亲“情结”源于个体无知的性体验之一
        8.1.5 集体无意识的性:弗洛伊德的“乌托邦王国”
    8.2 从性的客体角度揭示“性选择”理论
        8.2.1 生理意义上的性冲突:“繁衍器”的投资策略
        8.2.2 精神意义上的动力学:“过滤器”的能量配置
    小结
第九章 爱情主题
    9.1 主体为代表的物质之爱——理性的自恋
    9.2 客体为代表的精神之爱——非理性的他恋
        9.2.1 纯粹的情感之爱
        9.2.2 平等的精神之爱
    9.3 主客体的理性、非理性统一——不朽的意志之爱
    小结
第十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贡献
    10.1 创作的积极心理:不是抹灭外在,而是正视它的存在
    10.2 批判弗洛伊德心理:不完全否定,而是对“美”的解析不同
    10.3 肯定人本心理学:不单“双重世界”,更是“棱镜艺术”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后记

(9)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从碰撞到融合,以想象促转换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章 语言天才的文字游戏:文本的修辞与细节之美
    第一节 作为意义生成机制的文本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隐喻
    第三节 天赋独具的通感
    第四节 巧妙设计的细节
第三章 视觉文化大师的电影盛宴:小说的电影化创作
    第一节 现实的幻象
    第二节 加宁的彩色玻璃
    第三节 辛辛纳特斯的时空之狱
    第四节 亨伯特的蒙太奇
    第五节 欧比纳斯的电影人生
第四章 博学通才的穿越之旅: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第一节 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第二节 贵族与流亡者
    第三节 写作与翻译
    第四节 教学与文学批评
    第五节 科学与艺术
    第六节 符号圈与语境
结论 因对话而多元,以衍生得永恒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俄美双重文化视域下的《洛丽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洛丽塔》与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关系
    第一节《洛丽塔》与“双重人格”主题
        一、俄罗斯文学中的“双重人格”传统
        二、《洛丽塔》对“双重人格”主题的诠释
        三、纳博科夫对俄罗斯文学“双重人格”主题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洛丽塔》与“戏仿”艺术
        一、“戏仿”概念的内涵及流变
        二、《洛丽塔》对“戏仿”手法的运用
        三、纳博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戏仿”
第二章《洛丽塔》中的美国文化及其反映的文化冲突
    第一节《洛丽塔》中的美国文化元素
        一、“变形”的美国
        二、汽车旅馆文化
    第二节《洛丽塔》中人物关系反映的文化冲突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二、传统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冲突
第三章 双重文化下建构流亡者的乌托邦世界
    第一节 流亡中寻根:纳博科夫对俄罗斯文学的守望与超越
    第二节 文化异质中彷徨:纳博科夫与美国文化的协商
    第三节 心灵漂泊中重生:建立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谈《洛丽塔》中的洛丽塔(论文参考文献)

  • [1]《洛丽塔》中的戏仿现象研究[D]. 乔家欢.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我的生命之光”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爱,时间与记忆》(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王迪. 兰州大学, 2021(02)
  • [3]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D]. 田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D]. 王谢思齐. 暨南大学, 2020(04)
  • [5]性叙事文学中性权力叙事的三类模式[D]. 王擎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D]. 洪雨涵.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D]. 杜玉瑶.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8]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D]. 莫传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D]. 曹晓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俄美双重文化视域下的《洛丽塔》研究[D]. 赵书. 沈阳师范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论《洛丽塔》中的洛丽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