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小学语文音像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王润[1](2021)在《数字教材何以推动教学变革:逻辑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媒介以及终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催生了数字教材并使其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受此影响,数字教材应用场域中的教学图景也不断更新,形成了数字教材推动教学变革的"事实"。但数字教材推动教学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渐进性的,且遵循着一定的逻辑理路:数字教材内容呈现的变革促使具身式认知发生;数字教材的媒体特征使私人定制学习成为可能;数字教材载体的更新拓宽并延展了教学时空;数字教材平台的应用促使过程性评价精准化。以此为基础,研究建构了为了教学变革的数字教材未来路向,即建立相关标准,规范与保障数字教材内容资源质量;夯实教学法探究,指导与引领数字教材的有效应用;立足教学需求,优化与提升数字教材的功能性服务。
宋如雪[2](2020)在《我国传统蒙学读物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传统蒙学读物往往是古代蒙学的语文教材,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是值得探讨的。研究立足于传统蒙学读物和当今小学语文教材,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首先从古至今梳理了传统蒙学读物的历史演进,根据不同的时期罗列一些经典的蒙学读物,如最早的字书《史籀篇》,经典的“三、百、千”等,发现其现代价值。继而研究传统蒙学读物的类型、特色,以及对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最后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对传统蒙学读物内容的传承现状,提出一些基于传统蒙学读物的教材改进构想。我国蒙学读物上起西周,下迄民国,具有独特的道德启蒙、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审美培养价值。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伦理教化类、知识传授类、诗词声律类三大类。它们普遍具有贴近生活,内容广博、将知识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紧密、注重传统,稳中有变、形式精美,易读易记的编写特色。这给我们当下语文教材建设带来了启示:在内容上,要尽量选择具有实用性、内容丰富、兼具德育与智育效果且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文本;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要注意图文并茂、谐于唇吻、简洁美观。统编版教材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引入了不少传统蒙学读物内容。本论文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可以通过调整单元体例、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特色编写文章、以学期或者单元要求开发合理的同步阅读教材的方式进一步开发传统蒙学读物内容至统编版教材的构想。研究传统蒙学读物对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并不意味着对其不足视而不见。论文在结语中指出了传统蒙学读物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用全面性的眼光去看待蒙学读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其能够古为今用,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陈静宜[3](2019)在《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文化的生物,人创造文化,又为文化所反哺、创造。文化是人的第二属性,疏离了文化,人就无法生存,也无法成其为“人”了,因此,文化是一个“人”的界定。人的文化不是自然赋予的,需要通过传播才能得以习得和传承。课堂教学是培养人的文化活动,承担着人类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文化责任。丧失了文化的课堂是异化的教学,无法完成培育人的使命。本文立足于文化的视角,依托课堂教学实际,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展开教师课堂教学文化的检视和思考,剖析课堂教学文化缺憾的深层原因,提出课堂教学文化转向的可能路径,以期拓展更新教育与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为一线教师审视与改进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具体而言,本文对教师课堂教学文化的考察分析从如下七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表述了对教师及课堂教学文化的期望,提出了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审视课堂教学文化的设想。通过文献梳理,明确了从上述三个维度分析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尚属空白,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二部分,文化和教学的界定与关联。厘清“教学”、“文化”的概念及特征,阐明了“文化‘以文化人’”的特质与“教学使人‘文化’”的使命,分析了教学与文化的关联,建立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应然的逻辑基础。第三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思考。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修辞三个方面建构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体系。科学文化方面:依托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线段比喻”的理解,界定“知识”、“科学”、“理论”、“意见”的概念,表明中小学教材知识是“知识”与“意见”的“混合体”,阐明了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明晰的思辨能力和对知识的崇敬态度”的文化素养要求。人文文化方面:界定“人文文化”、“人文精神”,从“为人之本”和教学的原初目标两方面论述了人文文化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应然旨归,进而从教学呈现人文情怀、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内蕴“以文化人”的精髓等三方面展开,分析课堂教学显现“人文文化”的表征。修辞方面:释义哲学上的修辞——通过语言来引导灵魂的技艺,论证“教育是一种言说的事业”观点。指出“说话”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阐述了教学上修辞的要求。第四部分,课堂教学的实然浅析与文化审思。选取三节富有代表性的小学课堂教学实录,从微观的视野审视课堂教学实践中细节上的文化显现,继而以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修辞三个维度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实然特征,并从宏观上进行了文化思考。第五部分,课堂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浅析。提出了当前课堂教学实践存在的教学目标单一、教科书知识错误、知识内蕴的文化遮蔽、人文精神疏离、教学语言枯燥等问题,并从科学主义泛滥、功利主义诱惑、教师文化素养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指出在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以“知识人”为培育目标,忽视知识所内蕴的文化意蕴,课堂教学偏离文化本质。第六部分,课堂教学文化彰显之策略。从教学目标的文化转向、教学内容的文化探寻、教学方法的文化彰显、教师伦理文化的显现四个方面阐述了彰显课堂教学文化的策略。第七部分,结论。回顾全文,在阐明基本概念、建构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下课堂教学实然,剖析课堂教学文化疏离原因,提出实施设想。
孙婷婷[4](2016)在《我国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方式研究》文中认为从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开始,微信营销便逐渐火热,乃至各行各业均设有专人来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抢占网络市场,进行产品营销,出版社也不例外。截止到2016年3月,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实践已有3年多的时间。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就是指出版社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依据自身定位在网络经济图书市场环境中,为满足关注者和社会的需求,并实现图书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而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系列有关图书的宣传信息,从而激发关注者自发购买图书的活动过程。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具备O2O线上线下互动营销、零成本建立营销平台、所推消息的隐形广告特征吸引关注者与一对一精准推送四大基础优势。统计发现,能够有效进行图书营销的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共有732个。纵观这些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可将它们运用的主要营销方式归纳为九种:内容简介式直接营销、关注者互动参与式营销、时事热点结合式营销、图书活动预告式营销、发问式营销、名人效应引荐式营销、情感诉求消息感染式营销、科学知识解读式营销、混合运用两种或多种方式营销。其中,新世界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是比较典型的图书营销个案,有丰富的栏目设置,推送图文消息的频次也比较规律,采用了“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各大电商下单——微信支付”闭环式营销与联合相关微信公众号推送图书信息两大营销策略,极具代表性。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阅读量不高,而图书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得将图书卖出去,一个微信公众号营销的好坏关键看它能否有效的增加粉丝数量,从而提高阅读量。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所推图文消息的标题应尽量增强吸引力,赢得点击量;同时,消息内容虽都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相加,但应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使之灵动多变,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这样的消息才能抓住粉丝的眼球,促使其主动点赞、转发、分享,进而扩大出版社的知名度,增加粉丝数量,提高销售图书的可能性。出版社专门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的编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发现、借鉴、联想。
武月清[5](2013)在《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其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探讨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笔者在获得第一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访谈了当时在职的部分人员。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全面考察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2001年之间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阐明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促使电化教育发展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在于:编制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全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并对电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2.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建立一个职责明确、领导有方的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推动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应该着眼全局,从长远、有效的视角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方针、政策,引导全国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3.通过论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组织,使该系统能够协同、有序、高效运转;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干预;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应用三者的关系,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效果为核心”,统筹安排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关键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应对。
谈云康[6](2007)在《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文中认为本文概述了我国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的现状,回顾了国内外远程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站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从存储格式、使用年级、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四川省2006年中小学电子音像推荐教材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探讨了进入四川省中小学校的电子音像教学资源的总体分布情况,为全省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策略。同时,分析研究了自己存学习、实习期间的开发案例,归纳总结了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实际开发工作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成果,以及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中融注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新课标理念的设计思想。最后,介绍了自己根据资源开发工作的需要而编制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主要代码。
马冠男[7](2007)在《明代蒙学教材、教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蒙学教育承担着启蒙、养正的重要职责,千百年来一直在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中发挥着“作圣之基”的作用。其中的教材与教法,历经岁月的洗礼与筛选,成为传统教育的亮点与精华,具有超越时空的独特魅力。明代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此时期的蒙学教材、教法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明代的蒙学教材、教法不仅对推动和保障当时蒙学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它们所积累下来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当今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运用、教法的继承与改进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财富。本论文先通过对大量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综合阅读和整理,梳理古代蒙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轨迹,着力呈现明代蒙学教材的丰富与多样、教法的系统与实用,重在从中总结蒙学教材编写的一般规律和教法应用的基本原则,然后观照现今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找出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恰当形式与方法。通过对明代蒙学教材的研究,我们得到两方面的启示。一是明代蒙学教材编选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经验对现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启发意义,主要涉及教育目标、教材内容、呈现方式、使用指导、编选人员等方面。二是明代的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还可再开发、利用,主要在品德、观念的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史实、常识的积累等四个方面。通过对明代蒙学教法的研究,我们更新观念之后,可以在当今中小学语文学科具体的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对之加以借鉴运用。其中识字教学中“韵文改造识字法”的创新运用,阅读教学中“授书、读书、背书、温书、讲书”如环相扣的安排,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多写多改”的强调,对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8](1998)在《教育音像出版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为了满足教育音像出版界广大读者的工作需要,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教育音像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原枢教授任主编的《中国教育音像出版工作全书》(AChinaEducationalAu-diovisualPublicationEncyclopeadia...
詹道佳,杨金洪[9](1998)在《音象教材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文中提出
陈圣清[10](1995)在《加强音像教材应用工作的三个保证》文中研究表明 目前,我县所有中学全部采用了《中学英语听力渐进》、《英语日常用语》音像教材,县片办完小以上的学校也采用了《小学语文听说训练》、《作文训练》等音像教材。电教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更新,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增强了整体素质。
二、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小学语文音像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小学语文音像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教材何以推动教学变革:逻辑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教材的演进及其推动的教学变革 |
1. 1.0数字教材及其引发的教学变革 |
2. 2.0数字教材及其触发的教学变革 |
3. 3.0数字教材及其诱发的教学变革 |
4. 4.0数字教材及其带动的教学变革 |
二、数字教材推动教学变革的逻辑 |
1. 数字教材内容呈现的变革促使具身式认知发生 |
2. 数字教材的媒体特征使私人定制学习成为可能 |
3. 数字教材载体的更新拓宽并延展了教学时空 |
4. 数字教材平台的应用促使过程性评价精准化 |
三、为了教学变革的数字教材未来路向 |
1. 建立相关标准,规范与保障数字教材内容资源质量 |
2. 夯实教学法探究,指导与引领数字教材的有效应用 |
3. 立足教学需求,优化与提升数字教材的功能性服务 |
(2)我国传统蒙学读物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传统蒙学读物的历史演进及现代价值 |
一、传统蒙学读物的历史演进 |
(一)奠基期:西周时期至汉代 |
(二)发展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
(三)成熟期:宋、元、明、清 |
(四)衰落期: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 |
二、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 |
(一)道德启蒙价值 |
(二)知识积累价值 |
(三)文化传承价值 |
(四)审美培养价值 |
第二章 传统蒙学读物的类型与编写特色 |
一、传统蒙学读物的类型 |
(一)伦理教化类 |
(二)知识传授类 |
(三)诗词声律类 |
二、传统蒙学读物的编写特色 |
(一)贴近生活,内容广博 |
(二)知识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紧密 |
(三)注重传统,稳中有变 |
(四)形式精美,易读易记 |
第三章 传统蒙学读物对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 |
一、在教材内容选择方面 |
(一)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
(二)将知识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
(三)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留经典定篇 |
二、在教材呈现方式方面 |
(一)图文并茂,立体化呈现 |
(二)谐于唇吻,韵语式呈现 |
(三)简洁清晰,层次化呈现 |
(四)注重书写,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基于传统蒙学读物开发现状的教材改进思考 |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蒙学读物内容梳理 |
(一)教材对传统蒙学读物内容的直接引用 |
(二)教材对传统蒙学读物内容的改编 |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蒙学读物内容分析 |
(一)统编版教材在蒙学读物内容开发上的优点 |
(二)统编版教材在蒙学读物内容开发上的不足 |
三、开发传统蒙学读物至统编版教材的进一步构想 |
(一)通过调整单元体例,加大传统蒙学读物在教材中的比重 |
(二)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特色,编写贴近儿童生活的文章 |
(三)以学期或者单元要求来开发合理的同步阅读教材作为补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对老师的期望:科学家的素养,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风采 |
二、对课堂教学的期望:慕课教学片段——生动而富有“文化”的课 |
三、课堂教学:教育意义的积淀 |
四、教师课堂教学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修辞的显现 |
五、我的审思:强人所难,却值得探讨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关于教学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和教学的界定与关联 |
第一节 文化:“人”的第二属性 |
一、文化的词源 |
二、文化的界定 |
三、文化的特征 |
四、文化的类别 |
第二节 教学:“以文化人”的过程 |
一、教学的词源 |
二、教学的界定 |
三、文化与教学的关联 |
四、教师课堂教学文化 |
第二章 教师课堂教学文化之理论思考 |
第一节 科学文化 |
一、“知识”与“意见” |
二、“科学文化”内蕴着“哲学文化” |
三、知识——当老师的第一条件 |
四、老师要具备“综合”的文化知识 |
五、老师要对知识保持崇敬的态度 |
第二节 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 |
一、概念界定 |
二、人文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
三、“人文文化”传播是教学的应然旨归 |
四、课堂教学彰显人文文化表征 |
第三节 修辞 |
一、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言说” |
二、中国的“修辞” |
三、哲学上的“修辞” |
四、教育上的“修辞” |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实然浅析与文化审思 |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浅析 |
一、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与浅析 |
二、课堂教学文化的审思 |
第二节 小学活动课《小蛇散步》课堂教学实录浅析 |
一、教学过程实录与浅析 |
二、课堂教学文化的审思 |
第三节 小学科学课《身体的结构》教学浅析与思考 |
一、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
二、课堂教学文化的审思 |
第四章 课堂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浅析 |
第一节 课堂教学文化存在的问题 |
一、培育“知识人”成为教学目标的唯一旨归 |
二、教科书中的“不当”知识 |
三、忽视“知识”所内蕴的文化 |
四、学生的人格尊严未得到充分尊重 |
五、教师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艺术性与哲理性不足 |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文化疏离之原因分析 |
一、科学主义泛滥 |
二、功利主义诱惑 |
三、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
第五章 课堂教学文化彰显之策略 |
第一节 教学目标之文化转向 |
一、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
二、引导人过幸福生活 |
第二节 教学内容之文化探寻 |
一、科学学科知识的文化内蕴 |
二、人文学科知识的文化内蕴 |
第三节 教学方法之文化彰显 |
一、体验:文化以体验的方式进入人的生命 |
二、对话:教学是“我与你”的对话 |
三、陶冶:人的灵魂从此在飞升到精神世界的中介 |
四、实践:将文化精神转变为此在 |
第四节 教师是最重要的文化环境 |
一、师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
二、责任:人类一切道德伦理的源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概述 |
1.1 微信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1.2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 |
1.3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统计 |
1.4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四大基础优势 |
1.4.1 O2O线上线下互动营销 |
1.4.2 零成本建立营销平台 |
1.4.3 所推消息的隐性广告特征,更易吸引关注者 |
1.4.4 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的一对一精准推送 |
第2章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主要营销方式 |
2.1 内容简介式直接营销 |
2.2 关注者互动参与式营销 |
2.3 时事热点结合式营销 |
2.4 图书活动预告式营销 |
2.5 发问式营销 |
2.6 名人效应引荐式营销 |
2.7 情感诉求消息感染式营销 |
2.8 科学知识解读式营销 |
2.9 混合运用两种或多种方式营销 |
2.10 总结 |
第3章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个案分析——以新世界出版社为例 |
3.1 个案选取标准 |
3.2 新世界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概况 |
3.3 新世界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方式 |
3.4 新世界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两大图书营销策略 |
3.4.1“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各大电商下单--微信支付”闭环式营销 |
3.4.2 与相关微信公众号联合推送图书信息 |
3.5 新世界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存在的问题 |
3.5.1 消息中常出现错别字 |
3.5.2 直接发文次数不少,浪费平台资源 |
3.5.3 推送消息时间时有错乱 |
第4章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方式创新策略 |
4.1 图文消息阅读量不高——以出版排行榜数据为依据 |
4.2 图书营销的关键在于微信公众号能有效增加粉丝数量 |
4.3 图文消息标题应尽量增强吸引力 |
4.4 图文消息的表现方式应灵动多变,增强趣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2章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 年) |
2.1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概述 |
2.1.1 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 |
2.1.2 电化教育局的建立 |
2.1.3 电化教育局性质与任务 |
2.2 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
2.2.1 电教教材的管理 |
2.2.2 电教设备的管理 |
2.2.3 电教刊物的出版 |
2.3 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
2.3.1 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活动 |
2.3.2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
2.3.3 开展的培训活动 |
2.3.4 开展电化教育展览会 |
2.3.5 电化教育课的开设及电教专业的建设 |
2.4 电教局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2.4.1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 |
2.4.2 学校和地方电化教育的新进展 |
第3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 年) |
3.1 电化教育司概述 |
3.1.1 电化教育司的建立 |
3.1.2 电化教育司性质和任务 |
3.2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 |
3.2.1 电教三大系统的管理 |
3.2.2 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
3.2.3 电化教育水平评估 |
3.2.4 电教教材与设备的建设管理 |
3.2.5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的成立 |
3.3 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
3.3.1 组织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
3.3.2 实施远距离师资培训项目 |
3.3.3 开展电教实验 |
3.4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3.4.1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八五”计划 |
3.4.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的发展 |
3.4.3 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的发展 |
3.4.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
第4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 年) |
4.1 电化教育办公室概述 |
4.1.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
4.1.2 电化教育办公室性质和任务 |
4.2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
4.2.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
4.2.2 出版管理 |
4.2.3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
4.2.4 电教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管理 |
4.2.5 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 |
4.2.6 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
4.2.7 电教网建设的管理 |
4.3 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
4.3.1 组织年度考核及表彰先进 |
4.3.2 开展对外交流 |
4.3.3 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
4.3.4 开展工作座谈会 |
4.3.5 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教育”项目 |
4.3.6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
4.4 电教办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4.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开展 |
4.4.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
4.4.3 电教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
第5章 结语 |
5.1 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梳理 |
5.2 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
5.3 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
5.4 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
5.5 对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
(6)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涉及的核心概念与界定 |
1.4 研究的对象及其关系 |
1.5 研究方法及本文的结构 |
1.6 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
1.7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1.8 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建构主义概论 |
2.2 建构主义环境中的师生角色定位及其作用 |
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3章 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
3.1 远程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模式 |
3.3 国内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综述 |
3.4 我国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研究中必须尽快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现状简析 |
4.1 远程教学资源的硬件建设情况 |
4.2 远程教学资源的软件建设情况 |
第5章 实证研究工作的开展过程 |
5.1 开发工作简述 |
5.2 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案例 |
第6章 结语 |
6.1 四川省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总体情况小结 |
6.2 四川省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
6.3 四川省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讨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四川省2006年中小学电子音像教材推荐目录表(小学) |
B. 四川省2006年中小学电子音像教材推荐目录表(小学) |
C. 《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信息表 |
成果 |
后记 |
(7)明代蒙学教材、教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论文设想 |
第一章 古代蒙学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古代蒙学教育的萌芽 |
二、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 |
三、古代蒙学教育的兴盛 |
四、古代蒙学教育的转化 |
第二节 古代蒙学教育特性分析 |
一、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职能 |
二、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
第二章 明代蒙学教材 |
第一节 明代蒙学教材选用及编写的原则 |
一、养正、教化为本 |
二、促学、便用为要 |
第二节 明代蒙学教材 |
一、沿用或改编前代的蒙学教材 |
二、新编的蒙学教材 |
第三节 对明代蒙学教材的反思 |
一、明代蒙学教材的经验 |
二、明代蒙学教材的不足 |
第三章 明代蒙学教法 |
第一节 明代蒙学教学原则 |
一、立志为先 |
二、敬书为要 |
三、学程有序 |
四、教训有常 |
第二节 明代蒙学教法 |
一、识字教学 |
二、写字教学 |
三、阅读教学 |
四、作文教学 |
五、道德教育、行为规范 |
第三节 对明代蒙学教法的反思 |
一、明代蒙学教法的经验 |
二、明代蒙学教法的不足 |
第四章 明代蒙学教材、教法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对明代蒙学教材的批判继承 |
一、明代蒙学教材对现代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
二、明代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的再开发利用 |
第二节 对明代蒙学教法的借鉴运用 |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
二、扬长避短、借鉴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四、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小学语文音像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教材何以推动教学变革:逻辑与路径[J]. 王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05)
- [2]我国传统蒙学读物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研究[D]. 宋如雪. 江苏大学, 2020(05)
- [3]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刍议[D]. 陈静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我国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图书营销方式研究[D]. 孙婷婷. 河北大学, 2016(03)
- [5]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6]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D]. 谈云康.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2)
- [7]明代蒙学教材、教法研究[D]. 马冠男. 扬州大学, 2007(06)
- [8]教育音像出版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外语电化教学, 1998(03)
- [9]音象教材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J]. 詹道佳,杨金洪. 中国电化教育, 1998(04)
- [10]加强音像教材应用工作的三个保证[J]. 陈圣清. 湖南教育, 19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