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壁碳纳米管氧化过程的银纳米粒子跟踪(论文文献综述)
宋凯利[1](2021)在《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在食品违禁添加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非法使用各种违禁添加物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实现食品样品中违禁添加物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准确检测成为关键手段。尽管目前已有不少方法可用于食品样品中违禁添加物的分析检测,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因此,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原理以实现食品中违禁添加物快速准确检测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近期,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方法因操作方便、分析费用低、易于实现小型化、自动化等特点已在食品安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主要原理是将各种纳米材料有序组装于基础电极表面,利用各纳米材料的相互协同实现修饰电极对食品中违禁添加物的高性能电化学分析。本论文首先对近年来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和总结,然后通过设计分别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过氧化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多壁碳纳米管-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以及金纳米粒子-聚L-半胱氨酸-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并将上述电极分别用于罗丹明B、6-苄氨基嘌呤及瘦肉精等食品中违禁添加剂的电化学传感。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先将碳纳米管滴涂于基础电极表面,再以石墨烯量子点为掺杂剂,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吡咯电化学聚合在碳纳米管表面,在进一步电化学还原和过氧化处理后,得到了石墨烯量子点-过氧化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GQDs-OPPy/MWCNTs/CCE)。在详细研究罗丹明B在该修饰电极上电化学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建立了一种可用于食品样品中罗丹明B测定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DPV法测定Rh B,在5.0×10-8~2.0×10-5 mol·L-1范围内,峰电流的大小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检出限为1.7×10-8 mol·L-1(3Sb)。该GQDs-OPPy/MWCNTs/CCE修饰电极与文献报道的电化学传感器相比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宽的线性范围。将其用于花椒、辣椒和果干样品中罗丹明B的检测,结果满意。2.采用一步电化学沉积法从同时含有氧化石墨烯(GO)、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吡咯的溶液中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膜(MWCNTs/PPy/GO)修饰电极。经后续电化学还原和过氧化处理,制得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MWCNTs/OPPy/Er GO)修饰电极。结果表明,采用一步电化学技术可同时将石墨烯、碳纳米管和聚吡咯有序组装在基础电极表面,简化了电极制备过程。进一步研究了该修饰电极上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P)的电化学行为,解释了6-BAP在该电极上可能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6-BAP的新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后,用该修饰电极DPV法检测6-BAP时,在1.0×10-8~3.0×10-5 mol·L-1范围内,浓度大小与峰电流值成正比,检出限(3Sb)为3.3×10-9 mol·L-1。该方法用于豆芽水中6-BAP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2~104%范围内。3.首先采用电化学方法构筑了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OPPy/ERGO)修饰电极。进一步在该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电化学沉积了聚L-半胱氨酸(P-L-Cys),制得聚L-半胱氨酸-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P-L-Cys/OPPy/ERGO),最后将该电极浸入金纳米粒子(Au NPs)胶体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金纳米粒子-聚L-半胱氨酸/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Au NPs/P-L-Cys/OPPy/ERGO)复合膜修饰电极。结果表明,基础OPPy/ERGO复合膜的三维结构为负载聚L-半胱氨酸提供了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利用聚L-半胱氨酸的吸附作用,可进一步将金纳米粒子有序组装到界面上。膜中各组分的相互协同进一步提高了该修饰电极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电化学活性,可实现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有效测定。DPV法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时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Sb)分别为7.0×10-8~7.0×10-5 mol·L-1和2.3×10-8 mol·L-1。
王春艳[2](2021)在《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提出药品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过程中离不开分析检测,它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另外,医学中的检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的合理使用都非常有意义。目前,已有许多检测方法被应用,主要有分光光度法(UV)、毛细管电泳法(CE)、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色法、滴定法、电化学方法等其它方法。电化学分析是以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物质的含量可通过测量电池的某些物理变化来获得,其中常用的物理量有电位、电流、电导率。相较与其它分析技术,电化学检测方法因其仪器设备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样品消耗低、选择性高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化学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医药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化学中研究的重点是电化学传感器,而决定传感器检测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修饰材料,电极修饰材料是目前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银作为修饰材料,构建了两种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电化学分析。并基于此分别实现了对抗环血酸、尿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建立电化学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的测定。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ERGO/GCE),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较裸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有显着的电催化效果。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为测试底液,AA在-0.4 V~0.8 V扫描电位范围内出现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在1.7×10-3mol/L~2×10-5mol/L浓度范围内,AA的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1,检出限最低限度为9×10-6mol/L(S/N=3)。探究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抗干扰性,结果表明电极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较强。用此修饰电极对药片中的AA含量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7.50%~100.58%之间。用本文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可用于药片中AA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2.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ERGO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尿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表现,在对实验条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之后,实验结果显示,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该修饰电极对尿酸的氧化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尿酸浓度在9.0×10-4mol/L~7.0×10-5mol/L范围内,其峰电流值与尿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10-6mol/L。利用ERGO/GCE修饰电极对UA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9.38%~101.40%之间。构建的传感器性能稳定,重现性良好,对UA的选择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用于UA的定量检测。3.采用电化学还原法,一步电沉积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构建以石墨烯为电极修饰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检测。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PBS缓冲溶液中(pH=7),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表现出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在5.0×10-8mol/L~1.0×10-4mol/L对乙酰氨基酚浓度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S/N=3)为3.0×10-8mol/L。用该修饰电极检测药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加标回收率在97.03%~99.94%之间。用石墨烯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稳定性好,检测的灵敏度高,选择性显着增强。可以用于检测药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4.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制备得到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利用乙二醇还原制备了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g NPs/MWCNTs)。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Ag NPs/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多壁碳碳纳米管能均匀分散于水溶剂中,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较MWCNTs/GCE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和扫描速度对抗坏血酸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在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在-0.2 V~0.1 V电位范围内进行扫描,抗坏血酸浓度在1.0×10-2mol/L~5.0×10-4mol/L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值与浓度变化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S/N=3)为3.0×10-4mol/L。将该方法用于检测维生素C片剂中的抗坏血酸,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其含量。且加标回收率在96.05%~101.51%之间。该研究为检测抗坏血酸提供新思路。
彭苏娟[3](2021)在《单层二硫化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硝基苯胺(p-nitroaniline,PNA)属苯胺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主要作为偶氮染料、农药和兽药的中间体。然而,PNA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母液和洗涤废水,排放到河流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建立快速检测PNA的方法尤为重要。电化学分析方法因其灵敏、高效、快捷的特点,在分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利用单层二硫化钨(WS2)及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电化学性质,构建WS2/CMWCNTs复合材料用于检测PNA,将建立的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样品PNA的检测中,为检测水中PNA提供快速灵敏的方法。方法:(1)将玻碳电极进行打磨、清洗、晾干等预处理,运用混酸法将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再通过超声将WS2与CMWCNTs两者混合,制备成WS2/CMWCNTs复合材料,然后用移液器将制备的复合材料滴涂在玻碳电极上,自然晾干,记为WS2/CMWCNTs/GCE。(2)运用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对修饰材料进行表征,观察其形貌特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3)采用三电极体系,以WS2/CMWCNTs/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铂电极(Pt)为辅助电极,以扫描速率100m V·s-1,起始电位为-1.1V,终止电位为0.4V作为测定参数,使用线性循环伏安法探讨PNA在WS2/C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对修饰剂用量、支持电解液的选择、磷酸盐缓冲液(PBS)的p H值及扫描速率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快速测定PNA的电化学分析方法;(4)通过线性范围、检出限、重复性、稳定性及干扰实验等一系列方法性能学指标对方法进行验证,将建立的方法应用到实际废水样品的检测中。结果:(1)通过混酸法制备羧基化碳纳米管,再经过超声与单层二硫化钨结合,制成的悬浊液不仅均匀且分散性好。(2)对修饰电极的表征结果进行分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单层二硫化钨形貌为薄片状,酸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氧化比较均匀,且WS2/CMWCNTs复合膜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循环伏安曲线显示:与裸电极相比,WS2/CMWCNTs复合膜的峰电流增大了100μA,说明氧化还原能力大大增强;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拟合计算得出GCE、WS2/GCE、CMWCNTs/GCE和WS2/CMWCNTs/GCE的电阻值,分别为628?、251?、11?、4?,电阻依次减小,表明修饰的复合材料WS2/CMWCNTs/GCE能够有效减少电阻,加快电子传递速率,这也与CV结果一致。(3)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p H7.0的底液PBS中,PNA在-0.7V处有一明显的还原峰,且为不可逆。探讨出了最优的实验条件为修饰剂用量为4μL;支持电解液选择磷酸盐缓冲液(PBS);支持电解液的p H值为7;扫描速率最佳为100m V·s-1。(4)条件优化后,在0~500μmol·L-1范围内,峰电流值与PNA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3s/k)为0.63μmol·L-1,电极重复性和重现性结果表明两者RSD均小于5%,干扰实验结果显示:在可能共存的有机物和常见的离子以及同分异构体进行干扰时,WS2/CMWCNTs复合膜对硝基苯胺选择性强。应用构建的修饰电极对废水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2.8%~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结论:(1)构建了单层二硫化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引入羧基,既能保持其原有的良好性质,又可以提高其对离子的结合能力,且引入羧基的多壁碳纳米管能为单层二硫化钨提供支撑载体和更多结合位点。通过一系列方法对修饰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比较成功。(2)利用构建的WS2/CMWCNTs/GCE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实际样品,结果表明电化学传感器对PNA还原特性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通过线性范围、检出限、重复性及干扰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新方法测定废水中的对硝基苯胺,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该传感器性能稳定、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为水中对硝基苯胺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邹春榛[4](2021)在《碳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是目前高氨氮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新兴技术,其独特的代谢途径可以大大减少污水处理过程的经济投入。它具有无需曝气,无需外加碳源,不产生氧化亚氮,剩余污泥产量低等优势。但是厌氧氨氧化工艺仍面临世代周期长,对温度、光照、溶解氧等环境条件敏感,总氮去除率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脱氮率会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持续增加。当达到一定的颗粒尺寸,氮去除率开始逐渐降低;厌氧氨氧化菌丰度、活性也是如此。这归因于颗粒污泥中的最大传质距离,即最大颗粒半径。最近的研究表明,银纳米材料可以通过生物调控减少共生细菌的丰度,增加厌氧氨氧化颗粒的孔径和孔隙率,从而改变厌氧氨氧化颗粒的结构,增强底物和铁离子的扩散能力,促进厌氧氨氧化过程。以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探究金属纳米材料对anammox的影响,碳纳米材料对anammox的影响研究较少,而且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对传质的研究也很少。本课题探究了不同碳纳米材料(GO、C60)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影响。通过监测进、出水水质探究不同浓度碳纳米材料对反应器运行情况的影响,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厌氧氨氧化颗粒结构上的变化,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富集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变化和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以期揭示不同碳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影响的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0~40 mgL-1氧化石墨烯(GO)能够显着增强反应器的脱氮性能,10、25、40 mg L-1 GO分别将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提高了 27.2%、27.7%、3.4%。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100 mg L-1时,反应器出水水质波动较大,稳定性能下降。(2)10~25 mgL-1C60能够显着增强反应器的脱氮性能,10、25 mg L-1 C60分别将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提高了 18.3%、7.0%。当C60浓度为50~100 mg L-1时,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相比未添加C60时有所下降,50、100mg L-1 C60分别将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降低了 12.7%、14.4%。(3)TEM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颗粒中的大多数细菌受到了 GO、C60的毒性作用,这使得污泥颗粒的孔隙率(尤其是微孔)有所增加,孔隙率的增加使得基质扩散速度加快,反应器脱氮性能有所增强。随着GO、C60浓度的升高,EPS的分泌,尤其是EPS中的PN的分泌逐渐上升,以抵御GO、C60进入细胞。(4)GO、C60均抑制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繁殖,qPCR结果表明GO、C60的添加使厌氧氨氧化菌的含量减少,但随着驯化以及EPS分泌量的增加厌氧氨氧化菌产生了更强的抵抗能力,厌氧氨氧化菌的含量在突然暴露于GO受到明显抑制后逐渐恢复。反硝化菌含量随着驯化逐渐增加,这是由于厌氧氨氧化反应会产生硝态氮从而为反硝化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5)GO、C60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物种丰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添加GO、C60后优势菌属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降低,而反硝化菌Denitratisoma的相对丰度总体上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这与qPCR结果相一致。基于KEGG功能预测结果显示10~100 mg L-1 GO均促进了微生物群落新陈代谢功能,而C60只有在较低浓度(10~25 mg L-1)时会促进微生物群落新陈代谢功能,50~100 mg L-1 C60则抑制了微生物群落新陈代谢功能。
郑颖[5](2021)在《富环氧基氧化石墨烯的环保制备新方法研究及其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细菌感染的日益严重,耐药细菌层出不穷,开发有效抗菌方式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近几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许多研究者发现纳米材料在抗菌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抗菌纳米材料与传统抗菌剂相比具有安全、广谱、长效和高效等优点等优势。目前抗菌纳米材料主要有抗菌多肽、贵金属纳米粒子、半导体纳米粒子、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碳纳米材料(CNMs)等。在诸多的抗菌纳米材料中,CNM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高的生物安全性而备受关注,而碳纳米材料中氧化石墨烯(GO)以其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及较好的抑菌性能被广泛研究。本研究整合临床检验诊断学、材料科学及生物分析化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发新型纳米材料为抑制细菌生长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方案旨在将MnO3+的插层与氧化过程分离,在室温下合成一种低密度、大片层且富含环氧官能团氧化石墨烯(erGO)。本合成过程中,MnO3+可以从产品中分离出来回收用于下一次erGO的制备,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废酸处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体外研究表明,erGO能成功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长,对包括多药耐药菌(MDR)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同样也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表明erGO能通过紧密的膜包裹和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协同作用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本研究将erGO用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感染的创面进行治疗,发现erGO不仅可以抑制小鼠皮肤伤口的细菌感染,与此同时对小鼠皮肤感染创面的愈合产生促进作用。本研究发明的具有双重抗菌机制的erGO可作为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医用创面敷料应用于临床抗菌治疗。
庄志华[6](2020)在《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及其催化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超小且具有精确原子排列的金属纳米团簇,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不同寻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在催化、化学传感、电子、生物标记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广泛的关注。对于催化应用,由于金属纳米团簇高的分散性、确定的组成和原子精确且可调的结构,使得金属纳米团簇成为一种模型催化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催化剂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目前,金属纳米团簇在尺寸可控合成、分离、纯化、表征和应用研究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本论文中,利用不同的硫醇配体,通过简便的湿化学法制备了几种不同的金属纳米团簇,包括铂、钯和镍纳米团簇,同时,对合成的金属纳米团簇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表征,并研究了该材料在催化和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具体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钯纳米团簇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应用(1)通过DMF辅助法和配体交换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原子级精确的Pd5(C12H25S)13纳米团簇。将其负载到多壁碳纳米管后进行热解除去配体,得到的表面清洁的Pd5纳米团簇可作为氧还原和乙醇氧化反应的高效电催化剂。测试结果表明,在氧还原反应中,Pd5纳米团簇的质量活性、比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商业Pd/C催化剂。在醇氧化反应中,Pd5纳米团簇具有比商业Pd/C更低的起始电位、峰值电位和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2)利用油胺作为反应溶剂,十二烷基硫醇作为保护配体和还原剂,设计出了一种简单的在常温下合成原子精确的Pd6(C12H25S)11纳米团簇的方法。无配体的钯纳米团簇显示出了超高的4-硝基苯酚还原的催化性能且优于已报道的其他纳米钯基催化剂的效率。该研究不仅为合成超小的金属团簇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而且还表明亚纳米钯团簇可以作为高效的环境污染物降解催化剂。2铂纳米团簇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应用:(1)在水相中以巯基琥珀酸为配体和还原剂,K2PtC14为前驱体,室温下合成Pt21(C4O4SH5)21纳米团簇。将其负载到石墨烯上,通过热处理除去配体,得到的表面清洁的低铂含量PtNCs/rGO,具有比商业Pt/C更优的氢析出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该工作表明当铂催化剂尺寸降低到团簇尺度时可以显着提高催化性能。同时为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团簇基催化剂提供了有效途径。(2)利用油胺在高温时的还原性设计合成了 Pt5(C12H25S)13团簇。将其负载于炭黑上,根据纳米团簇的热重曲线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温度(300℃,410℃和600℃)进行热处理。实验发现,300℃即可除去配体,由于团簇的负载量低,高温煅烧并没有引发团聚现象。无配体保护的铂纳米团簇可以作为一种非酶传感材料用于高选择性、宽线性范围的多巴胺电化学检测。3镍纳米团簇制备、表征及电化学传感应用:设计了一种简单合成原子级、分子式为Ni6(C12H25S)12镍团簇的方法,并得到了它的单晶结构。该镍团簇由六个镍原子组成一个六角形环,环外有十二烷基硫醇做壳,形成类似于双冠状的结构。镍纳米团簇对抗坏血酸的氧化具有比镍纳米粒子更高的电催化活性。Ni6团簇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检测具有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本工作不仅为合成原子精确的过渡金属团簇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而且还表明超小的镍团簇可以作为电化学检测抗坏血酸的高效催化剂。
黄亚楠[7](2020)在《可拉伸液态金属/聚氨酯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度可拉伸的导体在可穿戴电子设备,软机器人和人造电子皮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许多高性能可拉伸导体,其中在橡胶中混合或沉积导电填料或导电组分以三维网络嵌入弹性体基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导电性能良好。然而,将刚性导体与弹性体复合可致其可拉伸性下降和导电稳定性不佳。尽管可以通过使用低熔点液态金属(LM)作为导电填料来部分解决这些问题,但复杂的注射过程、大量消耗昂贵的LM和LM的泄露等问题仍然限制其大规模应用。本课题将LM纳米化和巯基偶联剂改性,然后通过氢键自组装到聚多巴胺(PDA)改性的3D聚氨酯海绵(PUS)表面最后进行机械烧结使液态金属纳米颗粒(LMNPS)层转变为LM导电层来制备可拉伸的柔性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超声处理并采用不同巯基偶联剂改性制备了 LMNPS,研究发现LMNPS的平均粒径为111~559nm,表面为一层2.5~4.7nm的氧化层,最外层为巯基偶联剂的单分子自组装层(SAM),液态金属破碎时氧化过程和形成SAM存在竞争关系且LMNPS的表面性质由SAM决定。进一步研究了 LMNPS粒径与制备工艺条件的关系,发现采用短链偶联剂改性会削弱氧化过程,容易使纳米颗粒融合导致颗粒平均粒径增大。长链偶联剂形成SAM的耗时较形成氧化膜耗时相对较长,容易使液态金属充分纳米化,从而颗粒平均粒径减小。适当的液态金属浓度有利于提高剪切效率使LMNPS粒径减小。超声中存在生成液态金属纳米颗粒的平衡过程,若未达到平衡时间,延长超声时间有助于降低颗粒粒径。(2)基于巯基偶联剂改性LMNPS和聚多巴胺修饰聚氨酯海绵弹性体制备了可拉伸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采用聚多巴胺修饰聚氨酯海绵弹性体,LMNPS表面偶联剂的巯基与液态金属表面氧化层进行配位作用,而偶联剂另一端羧基与聚多巴胺表面的羟基和胺基存在氢键作用并驱动LMNPS在聚氨酯海绵表面自组装,形成一层致密且均匀的LMNPS层。进一步采用机械烧结的方法使LMNPS挤压破碎转变为2D LM层包覆在改性聚氨酯海绵骨架表面,成功制备了可拉伸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3)通过海绵浸蘸LMNPS分散液次数控制LM含量并实现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控制,所得复合材料的最高电导率达478 S cm-1。进一步探究了可拉伸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导电稳定性,发现LM负载量为15.4 mg mg-1时,在50%的应变下,复合材料的ΔR/R0仅为2%,表明其具有高导电稳定性。此外,在压缩循环、小应变拉伸(≤30%)、弯曲、弯曲循环等小形变下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导电稳定性:其最大ΔR/R0仅为0.02~0.06。此外,研究发现界面设计有助于减少复合材料在压缩等应变条件下的泄露,复合材料中基体经聚多巴胺处理后其LM泄漏更低。
Ganbat Khishigjargal[8](2020)在《基于双功能化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因其独特的电学、光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MWCNT的反应活性较低,如何精确地控制电化学探针和生物偶联剂在MWCNT表面的负载量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反应条件的不同,上述任务往往需要通过多步反应来完成的。在本论文中,通过选择乙烯基二茂铁(VF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丙烯酸酯(NSA)分别作为电化学探针和生物分子偶联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基聚合的一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电化学探针和生物分子偶联剂双功能化的MWCNT。由于它们的反应类型相似,可以通过一步电化学聚合反应将不同比例的NSA和VFc电嫁接到MWCNT上,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对甲胎蛋白(AFP)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办法:首先,对原始MWCNT进行酸处理得到羧基化的MWCNT,以增强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然后,将羧基化的MWCNT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MWCNT/GCE),同时利用研磨法将VFc和NSA的混合物溶解在室温离子液体(IL)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将VFc和NSA同时电聚合到MWCNT表面(poly(NSA-VFc)/MWCNT)。将该一步电聚合法制备的双功能化MWCNT poly(NSA-VFc)/MWCNT与通过多步电聚合法制备的双功能化MWCNT(poly NSA/poly VFc/MWCNT和poly VFc/poly NSA/MWCNT)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元素分析(EDS)、拉曼光谱(Raman)等对所制备的双功能化MWCNT进行了表征。选择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双功能化MWCNT作为氧化还原活性探针和生物分子偶联剂构建用于检测AFP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监测传感器是否构建成功,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实现所构建的传感器对AFP蛋白的定量检测,并根据不同浓度AFP蛋白所对应的实验结果拟合出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最后,通过特异性、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加标回收等实验来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TEM和SEM表征结果显示,与聚合NSA和VFc前的MWCNT相比,poly(NSA-VFc)/MWCNT具有粗糙的边缘和较大的直径。用DPV测试了NSA与VFc的摩尔比分别为1:1、1:2、1:3的双功能化MWCNT的性能,发现当摩尔比为1:2时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活性;用DPV对采用一步法和多步法制备的双功能化MWCNT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评估,发现采用一步电聚合法制备的MWCNT比采用多步电聚合法制备的MWCNT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经电聚合后,MWCNT的TEM、SEM、元素分析和拉曼分析结果均证实了NSA和VFc在MWCNT表面的成功修饰。以AFP为模式抗原,利用最佳条件下获得的双功能MWCNT作为生物分子偶联剂和氧化还原活性探针,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CV结果显示其成功构建。通过对DPV实验数据的分析,拟合所得的标准曲线方程为ΔI/I0=0.11792 lgc AFP(ng·m L-1)+0.0631,线性相关系数约为99.56%,并得出本方法对AF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 ng·m L-1到50μg·m L-1,检测限(LOD)值为1.14 ng·m L-1;另外,本方法组间重复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41%,传感器放置14天后响应信号仍保持在80%以上,加标回收的回收率范围为91.47%到105.92%,所测得的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值偏差小于6.20%。研究结论:综上所述,通过一步电聚合法制备了双功能化的MWCNT,用于构建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VFc和NSA作为电化学探针和生物分子偶联剂,一步电聚合法制备的双功能化MWCNT比多步法制备的MWCNT具有更强的电化学活性。此外,VFc和NSA的电聚合导致了单体在MWCNT侧壁上的电聚合,增强了VFc和NSA基团的负载能力,从而提高了电化学活性探针Fc和生物偶联分子的负载,这是增强生物传感器灵敏度的两个关键因素。以AFP为模型分析物,双功能化MWCNT既作为电活性探针,又用作捕获抗体的偶联剂,所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本方法为制备同时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生物分子偶联能力的碳纳米管和其他碳纳米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电化学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龙小艺[9](2020)在《新型非酶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农作物产品中农药残留与活性物质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农作物产品的品质要求已经从温饱需求上升到健康层次。但农药的过度滥用成为影响及威胁农作物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先进的农作物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保障农作物产品质量与安全。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法因其设备昂贵、分析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且需要特定的测试条件而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构建简便、高效、准确和可靠的农药残留实时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和推广价值。电分析传感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快捷、检测限低,且装置易于小型化等特点。化学传感分析已发展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分为基于纳米功能材料构建的非酶型电化学传感器和基于抗体或核酸适配体生物技术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相比而言,非酶型化学传感器由于其环境稳定性显示出更强的实际应用可行性。本研究基于纳米/功能材料特异选择性和高催化性能构建了良好检测性能的非酶型化学传感器,并将该传感检测平台应用于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实现对农作物产品中的典型除草剂异丙隆(ISO)、典型杀菌剂多菌灵(CBZ)以及有毒的农药中间体2,6-二氯酚(2,6-DCP)等残留物的快速准确检测。同时,将该类传感器对活性物质咖啡酸(CA)具有很高的传感检测性能,显示出其在农作物产品活性物质传感检测方面的实用性。本项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全氟磺酸树脂(Nafion)在强酸性条件下易形成固体超强酸并对农药残留异丙隆(ISO)分子具有特异性催化能力和高抗污染性能,本研究选择滴涂法以制备Nafion修饰电极。本项结果表明以此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构建的传感器可成功应用于农药ISO的高灵敏、高选择和高重复性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ISO显示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09μM-20.00μM)和较低检测限(0.03μM)。在对如西红柿、莴苣等农作物产品中的ISO进行检测,其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60%-107.4%,体现了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2.通过超声辅助自组装法将二硫化钼量子点(MoS2QDs)负载于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MWCNTs)上,构建了Mo S2QDs@MWCNTs新型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滴涂法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并构建了用于检测多菌灵(CBZ)非酶型电化学传感器,并成功运用于农作物产品枸杞、桔梗和梨中CBZ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o S2QDs@MWCNTs复合材料对CBZ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检测条件下,采用方波伏安法该非酶型传感器对CBZ具有低检测限(0.026μM)和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04μM-1.00μM)。此外,该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抗干扰、稳定性和检测重现性能。该传感检测方法在对三种农作物产品中CBZ检测过程均获得可媲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加标回收率95.03%-102.52%,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潜力。3.通过超声分散方法制备了具有协同效应的GO/β-CD/CNTs复合电极材料,构建了用于准确检测潜在致癌物质2,6-DCP的GO/β-CD/CNTs/GCE电化学传感器,并实际应用于农作物产品黄瓜、西红柿以及柑桔中的2,6-DCP的检测。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2,6-DCP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检测性能,此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最优测定参数条件下,其氧化峰值电流与检测范围在0.05μM-30μM的2,6-DCP浓度值呈线性关系,此检测条件下的2,6-DCP检测限为10 n M。此外,GO/β-CD/CNTs传感器的检测重现性和高稳定性得到充分证实。4.通过稀土掺杂方式成功制备了Ce-TiO2复合材料,将其与高比表面积的CNTs材料共建Ce-Ti O2/CNTs/GCE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发现Ce-Ti O2/CNTs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并将其应用于活性物质咖啡酸(CA)的快速、特异性、高灵敏度精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10μM-1 n M范围内其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峰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计算值低至约为0.3 n M,其性能明显优于同类型复合电极。此外,证实了Ce-Ti O2/CNTs/GCE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重现性及高稳定性。最后,考察了数十种不同浓度的无机类/有机类干扰物质对CA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据此评估了Ce-TiO2/CNTs/GCE非酶传感器的CA特异选择性。
曹晓菊[10](2020)在《基于水滑石/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设备简单、易微型化等特点,在环境监测、农残分析、食品工业等检测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设计和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并将其作为电极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对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检出限、拓宽传感器应用领域至关重要。本论文分别以Ni Co Al水滑石/多壁碳纳米管(Ni Co Al-LDH/MWCNT)、Ni Co Al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Ni Co Al-LDO/MWCNT)和Ni Co Al水滑石/多壁碳纳米管/Ag(Ni Co Al-LDH/MWCNT-Ag)为电极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分别实现对邻苯二酚(CC)、对苯二酚(HQ)、双酚A(BPA)和亚硝酸根离子(NO2-)的快速、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分别制备Ni Al-LDH/MWCNT、Co Al-LDH/MWCNT和Ni Co Al-LDH/MWCNT复合材料,并应用于HQ、CC和BPA的同时检测。结果发现,相比于Ni Al-LDH/MWCNT、Co Al-LDH/MWCNT,所制Ni Co Al-LDH/MWCNT对HQ、CC和BPA展现出更高的电化学活性,Ni Co Al-LDH和MWCNT协同效应使得修饰电极对于HQ、CC和BPA的氧化具有很好电催化作用。Ni Co Al-LDH/MWCNT修饰电极在同时检测HQ、CC和BPA时选择性最好、灵敏度最高。Ni Co Al-LDH/MWCNT复合材料构筑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对HQ、CC和BPA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600、1.5~1030和0.01~250μmol/L,检出限分别为0.4、0.8和0.006μmol/L(信噪比S/N=3),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的HQ、CC和BPA检测。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Ni Co Al-LDH前驱体,经煅烧获得到Ni Co Al-LDO,进而与MWCNT混合得Ni Co Al-LDO/MWCNT混合物,并应用于HQ、CC和BPA的同时检测。探究煅烧温度对Ni Co Al-LDO/MWCNT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400?C煅烧Ni Co Al-LDH时,所制的Ni Co Al-LDO/MWCNT4电化学活性最高,其构筑的传感器在同时检测HQ、CC和BPA时选择性最好、灵敏度最高。Ni Co Al-LDO/MWCNT4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对HQ、CC和BP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625.5、0.75~690和0.005~370.55μmol/L,检出限分别为0.20、0.25和0.0023μmol/L(信噪比S/N=3),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的HQ、CC和BPA检测。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Ni Co Al-LDH/MWCNT-Ag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构筑NO2-电化学传感器,探究Ag纳米粒子(Ag NPs)载量(Ag/Ni Co Al-LDH质量比)对其电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Ni Co Al-LDH质量比为30%时,所得的Ni Co Al-LDH/MWCNT-Ag3电化学活性最高,其构筑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现性,NO2-检测线性范围0.25~4000μmol/L,检出限0.06μmol/L(信噪比S/N=3),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的NO2-检测。
二、单壁碳纳米管氧化过程的银纳米粒子跟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壁碳纳米管氧化过程的银纳米粒子跟踪(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在食品违禁添加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1.1 碳基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1.2 金属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2 有机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3 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
1.3.2 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石墨烯量子点-过氧化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电极检测罗丹明B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QDs-OPPy/MWCNTs/CCE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2.3.2 罗丹明B在 GQDs-OPPy/MWCNTs/CCE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
2.3.3 DPV法测定RhB |
2.3.4 修饰电极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2.3.5 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电化学共沉积多壁碳纳米管-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MWCNTs/ERGO/OPPy/CCE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WCNTs/ErGO/OPPy/CCE修饰电极制备与表征 |
3.3.2 6-BAP在 MWCNTs/ErGO/OPPy/CCE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
3.3.3 DPV法检测6-BAP |
3.3.4 修饰电极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3.3.5 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金纳米粒子-聚L-半胱氨酸-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uNPs/P-L-Cys/OPPy/ERGO/CCE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4.3.2 CLB在 AuNPs/P-L-Cys/OPPy/ERGO/CCE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
4.3.3 AuNPs/P-L-Cys/OPPy/ERGO/CCE电极测定CLB |
4.3.4 修饰电极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4.3.5 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完成情况 |
(2)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方法及修饰电极 |
1.2 石墨烯修饰电极及应用 |
1.2.1 石墨烯 |
1.2.2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应用 |
1.3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应用 |
1.3.1 多壁碳纳米管 |
1.3.2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应用 |
1.4 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复合修饰电极及应用 |
1.4.1 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复合物 |
1.4.2 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复合修饰电极的应用 |
1.5 抗坏血酸、尿酸、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1 抗坏血酸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2 尿酸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3 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意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6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抗坏血酸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
2.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2.3.3 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
2.3.4 电化学测试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2.4.1.1 玻碳电极活化 |
2.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
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4.3 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修饰电极 |
2.4.4 AA的电化学行为 |
2.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4.5.1 沉积圈数的影响 |
2.4.5.2 溶液pH值的影响 |
2.4.5.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2.4.6 AA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
2.4.7 ERGO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
2.4.8 干扰实验 |
2.4.9 实际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尿酸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
3.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3.3.3 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
3.3.4 电化学测试 |
3.3.5 数据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3.4.1.1 玻碳电极活化 |
3.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
3.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4.3 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修饰电极 |
3.4.4 尿酸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3.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4.5.1 沉积圈数的影响 |
3.4.5.2 不同pH值的影响 |
3.4.5.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3.4.6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3.4.7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
3.4.8 干扰实验 |
3.4.9 加标回收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
4.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4.3.3 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
4.3.4 电化学测试 |
4.3.5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4.4.1.1 玻碳电极活化 |
4.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
4.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4.3 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修饰电极 |
4.4.4 对乙酰氨基酚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4.5.1 沉积圈数的影响 |
4.4.5.2 溶液pH值的影响 |
4.4.5.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4.4.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4.4.7 ERGO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
4.4.8 干扰实验 |
4.4.9 实际样品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测定抗坏血酸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玻碳电极预处理 |
5.3.2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5.3.3 混酸处理MWCNT |
5.3.4 AgNPs/MW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5 修饰电极的制备 |
5.3.6 电化学测试 |
5.3.7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玻碳电极活化及检测 |
5.4.1.1 玻碳电极活化 |
5.4.1.2 玻碳电极的检测 |
5.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5.4.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
5.4.4 纳米银负载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表现 |
5.4.5 抗坏血酸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5.4.6 pH的影响 |
5.4.7 扫速的影响 |
5.4.8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
5.4.9 电极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
5.4.10 干扰实验 |
5.4.11 实际样品检测及加标回收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单层二硫化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对硝基苯胺的危害 |
1.2 电化学分析方法 |
1.3 纳米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
1.4 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 |
2 单层二硫化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实验测试参数及方法 |
2.1.3.1 电化学工作站 |
2.1.3.2 三电极体系 |
2.1.3.3 循环伏安法 |
2.1.4 WS_2/CMWCNTs/GCE电化学传感器构建 |
2.1.4.1 修饰材料的制备 |
2.1.4.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扫描电镜(SEM) |
2.2.2 线性循环伏安曲线(CV) |
2.2.3 电化学阻抗谱(EIS) |
2.3 小结 |
3 单层二硫化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水中对硝基苯胺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NA在不同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
3.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2.2.1 修饰剂的用量 |
3.2.2.2 支持电解液的选择 |
3.2.2.3 电解液p H值对PNA峰电流的影响 |
3.2.2.4 扫描速率的影响 |
3.2.3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3.2.4 电极的重复性与重现性 |
3.2.5 干扰试验 |
3.2.6 实际样品及加标回收测定 |
3.3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对硝基苯胺的测定方法及纳米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碳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体中氮素污染现状与危害 |
1.2 厌氧氨氧化在氮循环中的贡献 |
1.2.1 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理及生化特性 |
1.2.2 厌氧氨氧化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贡献 |
1.2.3 厌氧氨氧化在污水处理中的前景 |
1.3 碳纳米材料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
1.3.1 碳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 |
1.3.2 碳纳米材料对生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GO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 |
1.4.2 C60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材料 |
2.1 实验装置 |
2.1.1 厌氧氨氧化污泥富集培养实验装置 |
2.1.2 GO、C60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影响研究实验装置 |
2.2 接种污泥及模拟废水 |
2.3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常规指标监测方法 |
2.3.2 胞外聚合物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颗粒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测定 |
2.3.5 DNA的提取及荧光定量PCR分析 |
2.3.6 高通量测序 |
第三章 GO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GO对氮素的去除影响 |
3.1.1 GO对厌氧氨氧化活性(SAA)的短期影响 |
3.1.2 GO对氮素去除的长期影响 |
3.2 GO对厌氧氨氧化菌和其他细菌细胞的影响 |
3.3 GO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的影响 |
3.4 GO对厌氧氨氧化颗粒孔隙率的影响 |
3.5 GO对功能菌及功能基因含量的影响 |
3.6 GO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6.1 GO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6.2 GO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6.3 GO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
3.7 GO对厌氧氨氧化影响机制 |
3.8 小结 |
第四章 C60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C60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
4.1.1 C60对厌氧氨氧化活性的短期影响 |
4.1.2 C60对氮素去除的长期影响 |
4.2 C60对厌氧氨氧化菌和其他细菌细胞的影响 |
4.3 C60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EPS的影响 |
4.4 C60对厌氧氨氧化颗粒孔隙率的影响 |
4.5 C60对功能菌及功能基因含量的影响 |
4.6 C60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6.1 C60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6.2 C60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6.3 C60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
4.7 C60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机制 |
4.8 GO、C60对厌氧氨氧化影响的比较 |
4.9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富环氧基氧化石墨烯的环保制备新方法研究及其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细菌培养、计数和预处理 |
2.3 erGO的合成 |
2.4 erGO的表征 |
2.5 erGO体外抗菌 |
2.6 erGO与细菌的扫描电镜检测 |
2.7 erGO的EPR光谱分析 |
2.8 细菌MDA含量检测 |
2.9 E.coli和S.aureus的荧光图像 |
2.10 溶血实验 |
2.11 细胞毒性实验 |
2.12 小鼠伤口细菌感染模型 |
2.13 伤口组织细菌计数及组织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erGO |
3.2 erGO的表征 |
3.3 erGO体外抗菌性能验证 |
3.4 erGO的抗菌机理 |
3.5 碳自由基(·C)的抗菌作用 |
3.6 细胞毒性 |
3.7 生物相容性 |
3.8 小鼠伤口模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碳纳米材料在抗菌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文章目录 |
(6)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及其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属纳米团簇概述 |
1.2 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1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1.1 Au_(25)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1.2 Au_(38)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1.3 Au_(144)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1.4 其它单分散的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2 银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3 铜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4 铂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5 钯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6 其它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6.1 镍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6.2 钴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6.3 铱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 |
1.2.7 合金纳米团簇的合成 |
1.3 金属纳米团簇的分离和表征 |
1.3.1 分离方法 |
1.3.1.1 色谱法 |
1.3.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 |
1.3.1.3 薄层层析法(TLC) |
1.3.2 表征 |
1.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1.3.2.2 红外光谱(IR) |
1.3.2.3 荧光光谱 |
1.3.2.4 核磁共振(NMR) |
1.3.2.5 质谱(MS) |
1.3.2.6 电子显微镜 |
1.3.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1.3.2.8 X射线单晶分析 |
1.3.2.9 热重分析(TGA) |
1.4 金属纳米团簇的应用 |
1.4.1 金属纳米团簇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
1.4.1.1 氧还原反应 |
1.4.1.2 氢析出和氧析出反应 |
1.4.1.3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
1.4.1.4 电化学氧化催化及传感 |
1.4.2 金属纳米团簇在有机小分子反应方面的催化应用 |
1.4.3 金属纳米团簇在传感和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钯纳米团簇的制备、表征及催化应用 |
2.1 碳纳米管负载Pd_5纳米团簇的氧还原和乙醇氧化双功能电催化性能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2.1 药品和试剂 |
2.1.2.2 仪器和测试 |
2.1.2.3 钯纳米团簇的合成 |
2.1.2.4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Pd_5纳米簇的合成(Pd_5NCs/MWCNTs) |
2.1.2.5 电化学测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钯纳米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
2.1.3.2 Pd_5 NCs/MWCNTs对氧还原和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
2.1.4 小结 |
2.2 亚纳米级Pd_6(C_(12)H_(25)S)_(11)团簇的一步合成及其对4-硝基苯酚还原的高催化活性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药品和试剂 |
2.2.2.2 仪器和测试 |
2.2.2.3 钯纳米簇的合成(Pd NCs) |
2.2.2.4 炭黑负载钯纳米团簇的合成(Pd NCs/CB-on) |
2.2.2.5 炭黑负载无配体的钯纳米团簇的合成(Pd NCs/CB-off) |
2.2.2.6 薄层色谱实验(TLC) |
2.2.2.7 钯纳米团簇催化4-硝基苯酚的还原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3.1 钯纳米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
2.2.3.2 钯纳米团簇催化4-硝基苯酚的还原 |
2.2.4 小结 |
第3章 铂纳米团簇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应用 |
3.1 石墨烯纳米片负载铂纳米团簇的制备及析氢电催化性能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2.1 药品和试剂 |
3.1.2.2 仪器和测试 |
3.1.2.3 巯基琥珀酸保护的铂纳米团簇的制备(PtNCs(@MSA) |
3.1.2.4 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负载铂纳米团簇的制备(Pt NCs@MS/GO) |
3.1.2.5 还原型石墨烯纳米片负载无配体的铂纳米团簇的制备(Pt NCs/rGO) |
3.1.2.6 还原型石墨烯纳米片负载巯基琥珀酸的制备(MSA/rGO) |
3.1.2.7 电化学测试 |
3.1.3 结果和讨论 |
3.1.3.1 铂纳米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
3.1.3.2 铂纳米团簇对氢析出反应(HER)的电催化活性 |
3.1.4 小结 |
3.2 铂纳米团簇的一步合成及其对多巴胺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药品和试剂 |
3.2.2.2 仪器和测试 |
3.2.2.3 铂纳米团簇的合成(Pt NCs@DT) |
3.2.2.4 炭黑负载铂纳米团簇的合成(Pt NCs/CB-on) |
3.2.2.5 炭黑负载无配体铂纳米团簇的合成(Pt NCs/CB-off) |
3.2.2.6 电化学测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铂纳米团簇的合成与表征 |
3.2.3.2 铂纳米团簇电化学检测多巴胺 |
3.2.4 小结 |
第4章 镍纳米团簇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传感应用 |
4.1 Ni_6(C_(12)H_(25)S)_(12)纳米团簇的快速合成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检测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2.1 药品和试剂 |
4.1.2.2 仪器和测试 |
4.1.2.3 制备Ni_6(C_(12)H_(25)S)_(12)纳米团簇 |
4.1.2.4 Ni_6(C_(12)H_(25)S)_(12)的单晶培养 |
4.1.2.5 制备炭黑负载的Ni_6(C_(12)H_(25)S)_(12) (Ni_6NCs/CB) |
4.1.2.6 镍纳米粒子的制备(NiNPs) |
4.1.2.7 制备炭黑负载的镍纳米粒子 |
4.1.2.8 电化学测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Ni纳米团簇的结构表征 |
4.1.3.2 镍纳米团簇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检测 |
4.1.4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可拉伸液态金属/聚氨酯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项目名称 |
1.2 可拉伸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 |
1.2.1 可拉伸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概述 |
1.2.2 导电网络的构建 |
1.2.3 导电机理 |
1.2.4 可拉伸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液态金属/弹性体导电复合材料 |
1.3.1 液态金属概述 |
1.3.2 镓基液态金属性质 |
1.3.3 液态金属形态调控 |
1.3.4 液态金属/弹性体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4.1 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性 |
第二章 液态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液态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4 性能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液态金属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2 表面活性剂和活性剂浓度对纳米化效果的影响 |
2.3.3 液态金属浓度对纳米化效果的影响 |
2.3.4 超声时间对纳米化效果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纳米液态金属-3D聚氨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基于纳米液态金属-3D聚氨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性能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氨酯海绵基体与纳米液态金属之间的界面设计 |
3.3.2 机械烧结对PUS-PDA-LM复合材料的影响 |
3.3.3 形变对PUS-PDA-LM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4 界面设计对液态金属泄露的影响 |
3.3.5 PUS-PDA-LM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基于双功能化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一步电聚合法制备双功能化碳纳米管及其表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办法 |
2.1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
2.2 Poly(VFc-NSA)/MWCNT的制备 |
2.3 VFc和 NSA的比例优化 |
2.4 一步电聚合法与分步电聚合法的比较 |
2.4.1 分步电聚合法制备polyNSA/polyVFc/MWCNT |
2.4.2 分步电聚合法制备polyVFc/polyNSA/MWCNT |
2.4.3 一步电聚合法制备Poly(VFc-NSA)/MWCNT |
2.5 功能化MWCNT的表征 |
2.5.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元素分析 |
2.5.3 拉曼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一步电聚合法制备poly(NSA-VFc)/MWCNT |
3.2 制备不同摩尔比(VFc:NSA)的Poly(VFc-NSA)/MWCNT复合物 |
3.3 电化学法筛选最佳摩尔比(VFc:NSA)的Poly(VFc-NSA)/MWCNT复合物 |
3.4 一步与多步电聚合法的比较分析 |
3.5 Poly(VFc-NSA)/MWCNT复合物的形态特征 |
3.5.1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5.2 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 |
3.5.3 拉曼光谱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和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组装监测 |
2.2 免疫传感器构建中的条件优化 |
2.2.1 Ab_1浓度的优化 |
2.2.2 AFP的孵育时间优化 |
2.3 AFP的定量检测 |
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实验 |
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重复性实验 |
2.6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实验 |
2.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加标回收实验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组装监测 |
3.2 不同浓度Ab_1优化分析 |
3.3 AFP的孵育时间优化分析 |
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实验 |
3.6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重复性 |
3.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 |
3.8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加标回收实验 |
4 小结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3.1 总结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新型非酶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农作物产品中农药残留与活性物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简表 |
第1章 前言 |
1.1 农药残留概述 |
1.1.1 农药残留的形成及其危害 |
1.1.2 农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
1.1.3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简述 |
1.1.4 安全评价标准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农产品中的活性物质简述 |
1.3 传感器在农产品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酶基传感器的检测应用及其特点 |
1.3.2 非酶型传感器的检测应用及其特点 |
1.4 纳米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 |
1.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1.4.2 扫描电镜(SEM) |
1.4.3 比表面积测试法 |
1.4.4 拉曼光谱分析法 |
1.4.5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 |
1.5 本项研究的选题与主要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Nafion膜的非酶传感器用于异丙隆的检测 |
2.1 引言 |
2.1.1 ISO检测意义及其检测方法 |
2.1.2 修饰电极的构建设想 |
2.1.3 Nafion性质简介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Nafion修饰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2.3.1 Nafion修饰电极的制备 |
2.3.2 Nafion修饰电极表征及其电导特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2.4.2 溶液pH参数优化 |
2.4.3 动力学分析 |
2.4.4 催化机理分析 |
2.4.5 ISO定量检测 |
2.4.6 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 |
2.4.7 抗干扰性能 |
2.4.8 实际样品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oS_2 QDs@MWCNTs的传感器用于多菌灵的检测 |
3.1 引言 |
3.1.1 多菌灵的致病风险 |
3.1.2 检测方法设计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4 实际样品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测量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化学阻抗测定 |
3.3.2 电化学表征 |
3.3.3 CBZ在MoS_2 QDs@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
3.3.4 不同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特征 |
3.3.5 不同修饰材料的HR-TEM和Raman光谱分析 |
3.3.6 溶液pH参数优化 |
3.3.7 方波伏安法检测CBZ |
3.3.8 选择性 |
3.3.9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O/β-CD/CNTs的非酶传感器用于2,6-二氯酚的检测 |
4.1 引言 |
4.1.1 2,6-二氯酚危害及检测意义 |
4.1.2 复合电极材料的选择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O/β-CD/CNTs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检测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2,6-DCP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3.2 检测参数优化及动力学分析 |
4.3.3 SWV法检2,6-DCP |
4.3.4 重现性与稳定性 |
4.3.5 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e-TiO_2/CNTs的非酶传感器用于咖啡酸的检测 |
5.1 引言 |
5.1.1 咖啡酸及其生物活性 |
5.1.2 Ce-TiO_2/CNTs复合材料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Ce-TiO_2/CNTs复合电极制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电化学表征 |
5.4.2 C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
5.4.3 溶液pH及富集时间参数优化 |
5.4.4 动力学分析 |
5.4.5 CA电化学检测 |
5.4.6 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
5.4.7 实际样品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课题与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水滑石/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检测物质 |
1.2.1 双酚A |
1.2.2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
1.2.3 亚硝酸根离子(NO_2~-) |
1.3 检测方法 |
1.3.1 色谱法 |
1.3.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1.3.3 分光光度法 |
1.3.4 电化学传感器 |
1.4 水滑石(LDH) |
1.4.1 LDH组成及性质 |
1.4.2 LDH制备方法 |
1.4.3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LDO)性质 |
1.4.4 LDH和 LDO在电化学中应用 |
1.5 多壁碳纳米管 |
1.5.1 碳纳米管性质 |
1.5.2 MWCNT的改性 |
1.5.3 MWCNT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6 银纳米材料 |
1.6.1 银纳米材料性质 |
1.6.2 银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Ni Co Al-LDH/MWCNT电化学传感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多壁碳纳米管酸化 |
2.3.2 NiCoAl-LDH/MWCNT制备 |
2.3.3 NiCoAl-LDHMWCNT修饰电极制备 |
2.3.4 材料表征 |
2.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电极材料表征 |
2.4.2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 |
2.4.3 HQ、CC和 BP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2.4.4 HQ、CC和 BPA测定条件优化 |
2.4.5 Ni Co Al-LDH/MWCN修饰电极检测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NiCoAl-LDO/MWCNT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多壁碳纳米管酸化 |
3.3.2 NiCoAl-LDH/MWCNT制备 |
3.3.3 NiCoAl-LDO/MWCNT制备 |
3.3.4 LDO/MWCNT修饰电极制备 |
3.3.5 材料表征 |
3.3.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电极材料表征 |
3.4.2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 |
3.4.3 HQ、CC和 BP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3.4.4 HQ、CC和 BPA测定条件优化 |
3.4.5 LDO/MWCNT修饰电极检测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Ni Co Al-LDH/MWCNT-Ag的电化学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多壁碳纳米管酸化 |
4.3.2 Ni Co Al-LDH/MWCNT制备 |
4.3.3 Ni Co Al-LDH/MWCNT-Ag制备 |
4.3.4 Ni Co Al-LDH/MWCNT-Ag修饰电极制备 |
4.3.5 材料表征 |
4.3.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电极材料表征 |
4.4.2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 |
4.4.3 NO_2~-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4.4.4 NO_2~-测定条件优化 |
4.4.5 LDH/MWCNT-Ag3 修饰电极检测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单壁碳纳米管氧化过程的银纳米粒子跟踪(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在食品违禁添加物分析中的应用[D]. 宋凯利. 延安大学, 2021(11)
- [2]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D]. 王春艳. 宜春学院, 2021(08)
- [3]单层二硫化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应用[D]. 彭苏娟.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4]碳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特性的影响研究[D]. 邹春榛. 山东大学, 2021(12)
- [5]富环氧基氧化石墨烯的环保制备新方法研究及其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D]. 郑颖.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及其催化应用[D]. 庄志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可拉伸液态金属/聚氨酯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黄亚楠.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8]基于双功能化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Ganbat Khishigjargal. 东南大学, 2020(01)
- [9]新型非酶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农作物产品中农药残留与活性物质分析研究[D]. 龙小艺.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基于水滑石/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曹晓菊. 湘潭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