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测系统

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测系统

一、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强,邓铭江,畅建霞,白涛[1](2020)在《构建生态流域理论体系 支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理论支撑,尤其是欠缺全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生态流域体系,迫切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科学系统地创建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总结我国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相关生态流域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生态流域的新概念,阐述了生态流域的定义和内涵,并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8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了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并论述了黄河生态流域构建亟待开展的研究工作。

王芳[2](2020)在《基于遥感的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与农业用水研究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文中提出农作物是一种特殊的人为种植植被类型,自人类学会种植开始,农业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人们通过农业种植维持自身生存发展。而农作物种植结构是指农业生产中,地表种植的各种作物所形成的特有的数量、种类以及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是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最直接反映,除了能真切的展示其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特征,还能作为相关部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计算农业用水状况的重要数据支撑。因此,了解农作物种植结构相关特征尤其重要,而其研究前提是准确掌握所研究区域内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特别是其种植类型和相应种植面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不断研究探索的发现,在农业研究中,遥感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利用遥感影像和相应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农作物估产等方面的处理,实现了快速、精确的飞跃,也是当前研究农作物信息的重要信息手段。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极干旱区域,流域内虽然水系较多,但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导致该区域水资源非常匮乏,并且伴随着流域内绿洲农业的大力发展,致使农业用水逐渐增大,导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更加紧张。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水资源配置过程中,时常存在灌区耕地面积不清的问题,使得水资源配置规划与实施产生困难,无法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鉴于此,本文选取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充分分析研究区农业发展状况,并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利用农作物物候信息,综合选取NDVI和EVI植被指数,采用多时相植被指数法、时间窗口阈值法和决策树分类法,对塔里木河下游2016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进行遥感提取,并详细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因素。再以遥感提取耕地种植结构信息作为统计农作物种植面积,基于实地调查农户农作物年实际用水情况,采用定额法计算塔里木河下游2016年实际农业用水量,分析研究区各县团实际农业用水情况。主要研究结论有:(1)采用Landsat 8 OLI影像对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分类精度较高,结合NDVI、EVI指数能有效提高分类精度,采用多时相NDVI、EVI指数的塔里木河下游农作物种植结构决策树分类,分类精度为92.29%,Kappa系数0.9143。(2)塔里木河下游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恰拉水库与大西海子水库之间,且均位于河流东北部,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范围内基本无农作物种植。塔里木河下游耕地种植面积为283.5平方千米,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达165.4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近70%,香梨和红枣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6.2平方千米和46.9平方千米,两种作物共同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棉花作物主要集中在三十一团,香梨作物主要分布于大西海子水库上游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而红枣作物则主要位于大西海子水库附近的三十四团和三十五团。(3)塔里木河下游各作物实际耗水指标与农业用水灌溉定额相差较大。其中棉花平均实际耗水指标达473.24立方米/亩,远远超过规定用水灌溉定额指标,其实际耗水指标分别比单一常规灌溉和仅用微灌方式下规定的用水定额超出33.24立方米/亩和163.24立方米/亩,而香梨和红枣均较规定用水定额少。

赵钟楠,田英,李原园,王尔菲耶,黄火键,袁勇[3](2020)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水资源安全保障策略与关键问题思考》文中认为水资源安全保障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特殊的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面临着较为复杂严峻的水资源安全保障形势,需要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采取更为系统综合的水资源安全应对策略。在辨析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水资源安全保障新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策略,探讨了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为建立完善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提供基础。

秦丽[4](2020)在《涡阳县城孔隙承压水开发利用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涡阳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中西部,是一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县城位于涡河中游南岸。近20年来,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城人口由2005年的10万人,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36万人;城区生活用水量也快速增至6万m3/d,预计2025年将增至8.4万m3/d。受区域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县城生活用水单一,依赖于新生界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120~300m);随着县城不断向外围扩展,早期在老城区外围建设的开采井已逐渐被新城区所包围。城区范围内,孔隙承压水长时间高强度的开采,开采层地下水水位呈快速持续下降的趋势,现已形成涉及县城城区、城西镇、闸北镇一带,总面积为112.2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由于城区、开采区和限采区(即安徽省第34163112号地下水限采区的范围)3区的范围高度重合,若地下水持续高强度开采,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依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在确保涡阳县城生活供水的前提下,以不形成严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满足地下水限采规定为基本要求,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孔隙承压水开采方案。首先,根据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之后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相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趋势。其次,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对10个抽水井群的抽水量进行抽样,得到抽水量样本数据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对其进行训练和检验。最后,将经过训练检验的替代模型与优化模型相耦合,建立以控制总抽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并满足需水量、控制点水位降深小于限制值等约束条件的孔隙承压水开采优化管理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佳优化开采方案。研究表明,在实例的特定条件下,所确定的优化开采方案可以满足城区生活用水6.0万m3/d;与现状方案相比,在规划期(2020~2025年)内,限采区孔隙承压水在第II承压含水层形成的水位小于-20 m的范围缩小了约7.95km2,小于-16m的范围缩小了约10.20km2,开采中心水位上升最大值为3m,满足地下水限采要求。

王一[5](2020)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各城市中供水不足、暴雨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频发。建设海绵城市,使用其“存、渗、净”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使用传感器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实时上传、筛选等处理,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实现内涝预警、积水点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评估等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使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都能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改变海绵城市管理模式,优化其运行机制,提升城市雨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城市信息化理论、最佳管理措施等理论为基础,将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概念结合,从而提出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特征及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构建思路和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影响智慧化海绵城市的因素,包括地形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气候及水文条件、市政排水系统现状、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等,进而总结出建设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将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建立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并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本文应用DEM数据、RS和GIS技术、SWMM模型和二三维联动技术,从水系、绿地系统、排水系统、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和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进行阐述,介绍了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从调度指挥、申报审批、事务管理、成果评估、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信息共享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海绵城市管理措施。本文进一步从系统硬件设计、运行环境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等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以洛阳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洛阳市历史遗址留存较多和已经具备数字城管平台的特点,提出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和管理措施。

程浩[6](2020)在《汤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及保护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饮用水水源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水源水质安全与民生保障及社会稳定密切相连,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水源地保护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分区保护,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在水源地保护过程中,保护区范围的划分工作是最为关键的步骤。2007年前,保护区划分无科学的依据,造成划分的保护区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水源水质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为保障水质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调整不科学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已经刻不容缓。本研究以汤河水库水源地为例,对原区划进行了问题的分析,开展了污染源、风险源调查,系统分析了水质水文状况,基于应急时间响应法应用EFDC数值模拟软件对汤河水库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的结果对原保护区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汤河水库水源地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养殖业和生活源,库区及入库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仅有个别月份水质超标,库区水体长期处于贫营养化状态,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较小,出入库水文流量丰枯周期变化明显,水量变化较大。采用Delft3D模型贴体划分了汤河水库计算网格,调整后主要计算区域正交性和平滑性达到要求,运用EFDC构建了汤河水库水动力-水质模型,且率定结果良好。EFDC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水库水龄具有空间分布差异且时间较长,不同典型年水龄相差约100d,枯水年水龄达到了最长的458天。入库河流在超标运行6个月情况下对水库水质影响极大,丰水年全部库区水质污染,且出水口氨氮、总磷超过Ⅱ类水质标准1.18和4.8倍,入库河流应急时间响应距离分别为3.9km、1.7km和2.5km;对下达河桥和二道河桥突发事故进行模拟后发现,在0.25天内污染扩散迅速,自94天起污染物质开始影响出水口水质并持续约360天。汤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后各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一级保护区39.66km2,二级保护区227.18km2,准保护区1148.75km2,其中二级保护区变化最大,减少了211.61km2,比原保护区范围缩小近一半;超过50%污染源、风险源调出二级保护区;最后提出了水源地风险防范和强化水质安全的措施。对汤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后,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更为有效,汤河水区域范围得以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水质保障和区域发展的“双赢”。

李超[7](2019)在《多元视角下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城市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包括暴雨、台风、洪涝、风暴潮等在内的各类气象灾害,适水城市、水适应性规划等“适水”理念已逐渐成为比海绵城市更具有广泛内涵的,旨在强化城市的自适力、抵抗力与恢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消化”风险灾害的价值体系与规划新思想。在城市滨水区域,对水环境各维度的综合利用、优化与适应性规划,存在着严重不足,往往造成“内陆看海”、暴雨扰动频发的水安全适应性问题;高温热浪、滨水微气候效能不足的水气候适应性问题;水文化缺失、滨水开放空间利用不足的水景观适应性问题。综上,本文结合水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耦合研究,总结阐述了街区“适水性”的内涵,提出建立城市的适水性单元——适水性街区,构建基于“适水”总目标的街区空间适应性评价量化指标体系,旨在建立适用于天津(夏热冬冷地区)的,多元视角下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模型及其优化策略。本文基于中观街区尺度层面,以城市滨水街区的多元适水性作为研究与评估内容,以天津市海河沿岸的滨水街区作为研究与评价对象,首先探究了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水适应性等相关理论,对城市空间规划与水环境耦合机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梳理,阐明了街区适水性的内涵、特征、目标及其城市设计原则。通过文献查阅法与相关性分析,找寻基于适水性目标的城市滨水街区空间影响要素集合,建立基于水安全适应性、水气候适应性以及水景观适应性(对应到街区尺度,则分别为:雨洪安全韧性适应、滨水微气候效能适应与滨水景观效应适应)的街区空间要素指标集合,分别采用SWMM雨洪安全模拟分析、ENVI-met微气候模拟分析以及GIS三维纺锤视线与景观可达性分析等技术手段,探寻滨水街区空间指标的适水性作用机理,尝试构建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理想单元模型。通过AHP层次分析法为空间指标进行阈值-权重确定,建立多元视角下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模型。选取天津市滨水街区进行适水性评价,分析并归纳天津市滨水街区适水性的相关问题。从雨洪安全韧性适应、滨水微气候效能适应与滨水景观效应适应三个层面,围绕街区功能布局优化、街区廊道体系契合、街区滨水界面改善、街区开放网络链接、街区工程设施提升等五个城市设计系统要素维度,提出天津市滨水街区适水性的优化策略。论文尝试构建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适水性街区规划设计的技术体系,丰富了本领域的研究视野,对滨水邻域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与思路。

崔国庆[8](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蒋云钟,冶运涛,赵红莉[9](2019)在《智慧水利大数据内涵特征、基础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水利大数据概念内涵不清晰,体系架构不统一,标准规范不完善,应用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将大数据理论技术与水利行业特点相结合开展水利大数据理论框架的研究。在充分研究调研大数据应用现状基础上,解析水利大数据的体量巨大、复杂多样、新老结合、价值很高、模糊很大、交互性、效能性和共情性等内涵特征;从数据源、管理、计算和应用等4个层面提出适用于智慧水利建设的水利大数据基础体系架构,并从功能、技术、部署角度进行阐述;设计水利大数据实时与离线分析场景的应用框架,用于支撑智慧水利环境下的水利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提出水利大数据相关管理规范和应用标准体系框架;总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水工程、水监督、水行政、水公共服务等水利大数据的应用场景。研究成果符合水利行业实际情况,可以被借鉴用来指导水利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赖锡军[10](2019)在《流域水环境过程综合模拟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水环境多要素、多尺度过程的综合模拟已成为了自然地理学重要研究方向。水环境过程综合模拟模型可定量解析流域系统水环境变化,是流域水环境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工具。论文围绕流域水环境过程模拟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梳理总结了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和河湖等受纳水体水环境过程模拟的理论方法和模型软件;面向模拟不确定性问题讨论了模型选择、开发与集成、率定验证等流域水环境过程综合模拟建模的关键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学科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建议后续研究关注流域自然和人文多过程综合集成模拟(包括流域系统人与水环境耦合模拟、多过程综合集成模拟)以及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包括数据同化理论方法创新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二、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生态流域理论体系 支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生态流域的定义及内涵
    (1)认知的升华及系统性。
    (2)全视角与多维性。
    (3)过程的完整性。
    (4)学科的交叉性。
4 生态流域的理论体系构建
    (1)生态流域内涵及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
    (2)生态流域防洪、抗旱体系构建技术。
    (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
    (4)水沙稳定机制及调控技术。
    (5)水质改善和水生态健康保障关键技术。
    (6)流域水文-泥沙-水质-生态多过程耦合技术。
    (7)生态流域节水、调水、配水多过程耦合调控技术。
    (8)健康评价与生态修复综合保障技术。
    (9)生态流域综合调控与协同管理平台集成与示范。
    (10)黄河水文化建设。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 论
    5.2 展 望

(2)基于遥感的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与农业用水研究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1.2.2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研究进展
        1.2.3 塔里木河流域农作物遥感调查与水资源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流程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农业生产
    2.2 数据准备及处理
        2.2.1 遥感数据及其处理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其他数据及处理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物候差
        2.3.2 多时相植被指数法
        2.3.3 决策树分类法
第三章 基于多时相植被指数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
    3.1 植被指数及其时间序列曲线
        3.1.1 植被指数选取与计算
        3.1.2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
    3.2 决策树构建及分类提取
        3.2.1 时间窗口与判断阈值确定
        3.2.2 决策树提取规则与模型
        3.2.3 决策树分类与分类后处理
    3.3 精度评价
第四章 基于GIS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1 种植结构空间分布
        4.1.1 塔里木河下游农作物空间分布特征
        4.1.2 棉花作物种植空间分布情况
        4.1.3 香梨作物种植空间分布情况
        4.1.4 红枣作物种植空间分布情况
    4.2 种植结构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塔里木河下游农业用水计算与优化分析
    5.1 塔里木河下游水资源利用现状
        5.1.1 水资源利用现状
        5.1.2 农业水利分布状况
    5.2 农业用水计算与分析
        5.2.1 基于样本调查的农业用水计算
        5.2.2 塔里木河下游农业用水状况分析
    5.3 塔里木河下游农业用水优化建议分析
        5.3.1 水资源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5.3.2 优化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水资源安全保障策略与关键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水资源安全的内涵
    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对传统水资源安全认识的局限
    2.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水资源安全概念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下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策略
三、新时期加强水资源安全保障的若干关键问题
    1. 从发挥水资源供给保障功能、实现水资源供需时空相对均衡的角度,需要回答如何实现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如何科学设计水资源调配格局的问题
    2. 从发挥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支撑调节功能、维持涉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角度,需要回答如何更好地推动水生态保护治理的问题
    3. 从发挥水资源输送迁移消纳的承载转化功能、维系以水为载体的各种循环通量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的角度,需要回答如何构建水网格局、如何有效防控风险等问题

(4)涡阳县城孔隙承压水开发利用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超采区管理的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河流水系
    2.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2.1 区域地质
        2.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3 区域地下水动态
    2.3 区域水环境概况
        2.3.1 地表水环境概况
        2.3.2 地下水环境概况
    2.4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4.1 研究区开采现状
        2.4.2 地下水限采区与开采井的关系
第三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1 模拟区的范围
        3.1.2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3.1.3 边界条件的确定
        3.1.4 初始条件的确定
        3.1.5 源汇项的处理
        3.1.6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3.2.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3.2.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3.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3.3.1 模型识别
        3.3.2 模型验证
第四章 研究区开发利用方案研究
    4.1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概述
        4.1.1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组成
        4.1.2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分类
    4.2 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4.2.1 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的建立
        4.2.2 优化管理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2.3 优化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2.1.2 智慧城市的概念
        2.1.3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
        2.1.4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特征
    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基础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城市信息化理论
        2.2.3 最佳管理措施
        2.2.4 低影响开发模式
        2.2.5 雨水利用及雨洪管理体系
3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
    3.1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3.1.1 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3.1.2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3.1.3 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
        3.1.4 建立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3.1.5 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3.1.6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结构图
    3.2 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3.2.1 应用DEM数据的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3.2.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3.2.3 应用GIS与 SWMM的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3.2.4 应用SWMM模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3.2.5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3.3 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3.3.1 系统主要功能
        3.3.2 系统结构
    3.4 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3.4.1 成立信息共享的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3.4.2 采用线上申报与审批方式
        3.4.3 使用手机APP实现事务移动管理
        3.4.4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3.4.5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建设资金
4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运用管理技术分析
    4.1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4.1.1 数据采集模块
        4.1.2 通信模块
        4.1.3 设备安装方式
    4.2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建设
        4.2.1 基础软件平台
        4.2.2 网络平台
        4.2.3 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4.3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库建设标准
        4.3.3 数据更新标准
    4.4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4.4.1 住宅区海绵化建设方法
        4.4.2 公共及商业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4.4.3 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4.4.4 城市道路海绵化建设方法
5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实践分析
    5.1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5.1.1 地势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
        5.1.2 气候及水文条件
        5.1.3 市政排水系统现状
        5.1.4 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
        5.1.5 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5.2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5.2.1 历史遗址及地下限制因素较多
        5.2.2 现状绿地及水系调蓄能力有限
        5.2.3 缺乏后期维护
        5.2.4 现行管理制度与政策不完善
        5.2.5 资金筹措难度大
    5.3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5.3.1 应用DEM数据的洛阳市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5.3.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洛阳市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5.3.3 应用GIS和 SWMM的洛阳市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5.3.4 应用SWMM模型的洛阳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5.4 洛阳市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5.4.1 结合数字城管平台成立海绵城市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5.4.2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5.4.3 应用三维虚拟技术结合遗址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5.4.4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洛阳市中心城区现状积水点类型及位置详情
附录 B 洛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
附录 C 洛阳市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概算总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汤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及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源地保护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源地保护历程
        1.2.2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应用现状
        1.2.3 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对策现状
    1.3 地表水水源地水环境数值模型国内外应用现状
        1.3.1 地表水水环境数值模型概述
        1.3.2 水环境数值模型在地表水水源地保护中的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汤河水库水源地基本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区域人口概况
        2.2.2 区域经济概况
    2.3 水源地周边土地利用情况
    2.4 水功能区划情况
    2.5 水源地现行保护区划分现状
    2.6 水源地基础状况
        2.6.1 水源地概况
        2.6.2 水源地流域状况
3 汤河水库水源地污染源及水质水文状况调查分析
    3.1 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调查分析
        3.1.1 工业点源
        3.1.2 畜禽养殖污染源
        3.1.3 种植业
        3.1.4 生活污染源
        3.1.5 餐饮住宿业
        3.1.6 污染源汇总分析
    3.2 水源地环境风险分析
        3.2.1 风险识别
        3.2.2 源项分析及风险值计算
        3.2.3 环境风险评估
    3.3 水源地水质分析及污染物通量计算
        3.3.1 水库水质分析
        3.3.2 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分析
        3.3.3 入库河流水质分析
        3.3.4 污染物通量计算
    3.4 水源地水文状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汤河水库水源地数值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
    4.1 EFDC水动力-水质模型原理
        4.1.1 水动力模型原理
        4.1.2 水质模型原理
        4.1.3 模型计算定解边界条件
        4.1.4 模型计算方法
    4.2 水动力模型建模及分析
        4.2.1 水动力模型构建
        4.2.2 水动力模型验证及分析
        4.2.3 典型年水动力场分析
        4.2.4 典型年水龄分析
    4.3 水质模型建模及率定
    4.4 污染物扩散及浓度变化模拟分析
        4.4.1 典型年水质状况模拟分析
        4.4.2 入库支流应急响应距离模拟分析
        4.4.3 入库支流突发污染事故情景模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汤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及保护对策
    5.1 保护区范围划定方法的确定
        5.1.1 一级保护区划定方法
        5.1.2 二级保护区划定方法
        5.1.3 准保护区划定方法
    5.2 保护区调整范围的确定
        5.2.1 一级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5.2.2 二级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5.2.3 准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5.3 保护区调整前后的比较
        5.3.1 调整前后保护区范围的比较
        5.3.2 调整后污染源及风险源的比较
    5.4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5.5 遗留问题解决措施
        5.5.1 工业企业
        5.5.2 畜禽养殖业
        5.5.3 种植业
        5.5.4 生活源
        5.5.5 餐饮住宿
        5.5.6 风险源
    5.6 强化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措施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多元视角下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视角由来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适水性”概念
        1.2.2 城市滨水街区概念
        1.2.3 评价指标体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评价对象
        1.4.1 研究内容
        1.4.2 评价对象
    1.5 总体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总体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1.6.1 适水街区——适应性设计理念的补充
        1.6.2 多元视角——耦合多目标的适水性评价
        1.6.3 主客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体系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研究基础
        2.1.1 韧性城市理念
        2.1.2 海绵城市理念与低影响开发技术(LID)
        2.1.3 适应性设计理念
    2.2 “适水”理念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3 “水气候适应”在规划领域的研究
        2.3.2 国外研究动态
        2.3.3 国内研究动态
    2.4 滨水街区空间适应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2.4.1 国外研究动态
        2.4.2 国内研究动态
    2.5 城水关系耦合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2.5.1 水环境的内涵
        2.5.2 国外研究动态
        2.5.3 国内研究动态
    2.6 总体研究评述
第3章 多元视角下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影响指标及评价体系
    3.1 基于“适水”的街区尺度研究视角
        3.1.1 适水视角下城水关系处理的核心问题
        3.1.2 基于“适水”的街区尺度研究视角
    3.2 “适水性”街区内涵、特征、目标与设计原则
        3.2.1 适水性街区内涵
        3.2.2 适水性街区特征与目标
        3.2.3 适水性街区设计原则
        3.2.4 小结
    3.3 “适水”导向的街区空间适应性评价的研究内容与构成要素
        3.3.1 街区空间本体构成要素
        3.3.2 街区尺度下的“适水”研究内容
    3.4 多元视角下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3.4.1 指标体系构建路线
        3.4.2 构建原则
        3.4.3 具体构建方法与路径
        3.4.4 数据来源
    3.5 “适水性”空间影响要素分析与指标体系建立
        3.5.1 基于多元“适水“的街区空间影响因子梳理
        3.5.2 “适水”目标与街区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
        3.5.3 指标的筛选
        3.5.4 评价层次结构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3.5.5 指标阈值-权重确定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元视角下天津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
    4.1 空间指标要素的评价方法与作用机理
        4.1.1 相关模拟软件介绍
        4.1.2 适水性指标具体评价方法
        4.1.3 指标说明与复杂指标作用机理探究
    4.2 街区“适水性”评价标准与体系适用说明
        4.2.1 评价标准确定
        4.2.2 评价结果影响因子与体系适用
    4.3 天津既有滨水街区选取
    4.4 具体调研方法、内容与数据获取
        4.4.1 具体调研方法
        4.4.2 调研内容
        4.4.3 调研数据获取
    4.5 多元视角下天津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结果
        4.5.1 滨水居住街区-千吉花园小区评价
        4.5.2 滨水混合街区-嘉里汇综合街区评价
        4.5.3 滨水商务街区-于家堡滨水商务街区评价
        4.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6 天津市滨水街区适水性问题梳理
        4.6.1 绿色设施薄弱水安全韧性保障不足
        4.6.2 城水关系分离水气候效能适应不足
        4.6.3 景观系统割裂水景观效应利用不足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要素导向的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优化策略
    5.1 适水性优化策略
        5.1.1 提升工程设施强化街区防灾系统
        5.1.2 复合街区功能优化街区空间布局
        5.1.3 契合滨水条件梳理街区廊道体系
        5.1.4 结合慢行体系链接街区开放网络
        5.1.5 改善滨水界面完善街区景观格局
    5.2 适水策略目标导向下的空间优化模型
        5.2.1 提升街区可浸区比例
        5.2.2 改造街区建筑
        5.2.3 优化街区开放空间
    5.3 实施效果模拟验证与对比分析
        5.3.1 雨洪安全韧性适应性分析
        5.3.2 滨水微气候效能适应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1.1 阐明“适水性”单元概念
        6.1.2 形成多元视角的适水性指标体系
        6.1.3 提出街区适水性优化策略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滨水街区“适水性”影响指标的权重计算问卷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附表E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3.4 土地利用表征
    3.5 植被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智慧水利大数据内涵特征、基础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大数据的认知
    1.1 对大数据概念的理解
    1.2 对大数据研究方法的理解
        1.2.1 传统研究方法
        1.2.2 大数据研究方法
        1.2.3 2种方法对比
2 水利大数据内涵特征
3 水利大数据基础体系架构
    3.1 水利大数据总体架构
    3.2 水利大数据平台功能架构
    3.3 水利大数据平台技术架构
    3.4 水利大数据平台部署架构
    3.5 水利大数据分析架构
        3.5.1 实时分析架构
        3.5.2 离线分析架构
4 水利大数据标准体系
5 水利大数据应用场景
    5.1 水资源智能应用
    5.2 水环境水生态智能应用
    5.3 水灾害智能应用
    5.4 水工程智能应用
    5.5 水监督智能应用
    5.6 水行政智能应用
    5.7 水公共服务智能应用
6 结语

(10)流域水环境过程综合模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方法与模型
    1.1 非点源污染模拟
    1.2 河湖水环境过程模拟
        1.2.1 水动力输运过程
        1.2.2 水质组分动力反应关系
2 流域水环境模型构建
    2.1 模型选择
        2.1.1 模拟目标
        2.1.2 状态变量与过程概化
        2.1.3 模拟范围与时空尺度
        2.1.4 概念模型修正
    2.2 模型开发与集成
    2.3 模型率定与验证
        2.3.1 模型可验证性
        2.3.2 参数率定
        2.3.3 模型验证
    2.4 不确定性分析
3 研究发展动向

四、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生态流域理论体系 支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J]. 黄强,邓铭江,畅建霞,白涛. 人民黄河, 2020(09)
  • [2]基于遥感的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与农业用水研究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D]. 王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水资源安全保障策略与关键问题思考[J]. 赵钟楠,田英,李原园,王尔菲耶,黄火键,袁勇. 中国水利, 2020(09)
  • [4]涡阳县城孔隙承压水开发利用方案研究[D]. 秦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D]. 王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6]汤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及保护对策研究[D]. 程浩.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多元视角下城市滨水街区“适水性”评价与优化研究[D]. 李超. 天津大学, 2019
  • [8]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
  • [9]智慧水利大数据内涵特征、基础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J]. 蒋云钟,冶运涛,赵红莉. 水利信息化, 2019(04)
  • [10]流域水环境过程综合模拟研究进展[J]. 赖锡军.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8)

标签:;  ;  ;  ;  ;  

基于现代人工耦合技术的流域水资源监测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