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称二氨基二醇硼烷催化剂的AM1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一然[1](2021)在《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onic liquid-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IL-COF)杂化材料同时具备了 COFs材料可控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性质和ILs特殊结构调控的高选择性优点,为多相催化反应过程提供了高效催化剂的分子设计思路。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IL-COF杂化材料是实现其在催化领域应用的关键及难点。本论文以山梨醇脱水和二氧化碳环加成为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发展了多种IL-COF材料合成的新方法,重点阐明了其构效关系,提出ILs和多孔COFs协同催化的新策略,开展了四项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如下:(1)发展了一锅法原位自组装制备BIL-COF(Br(?)nsted ionic liquid,BIL)固体酸催化材料的方法,解决了山梨醇脱水反应中异山梨醇产率低的问题。考察了BILs添加量对BIL-COF杂化材料的结晶性、孔结构、形貌和酸度的影响规律。从表征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 BIL-COF材料中BILs和COFs主客体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讨论了原位自组装法和直接浸渍法两种不同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中的催化差异性。最优条件下,可催化山梨醇脱水合成异山梨醇收率达97%,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值。(2)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多孔PIL-COF(Poly(ionic liquid)s,PIL)碱催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山梨醇的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获得PILs负载量与PIL-COF的结晶度、孔隙率和碱含量的规律性认识,证明了 PILs和COFs复合成功。明确了 PIL-COF杂化材料的碱含量、碱强度和多孔结构是影响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比例对脱水反应效果的影响规律。在140℃下反应12h,PIL-COF催化山梨醇合成异山梨醇产率达到83%,优于单一 PIL。通过中间体的检测,提出碱催化山梨醇和DMC制备异山梨醇的反应机理。(3)通过表面官能化和界面生长的方法,设计了新型核壳结构的PPIL@COF(Porouspoly(ionicliquid),PPIL)杂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CO2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证明了 PPIL@COF的核壳结构。探究了 PPIL和COFs的比例对PPIL@COF杂化材料的催化位点含量、CO2吸附能力和环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界面羟基与溴离子的协同催化作用。所合成的PPIL@COFA-40在无溶剂和无助剂的温和条件下(100℃),催化环氧化物和CO2制备环氧碳酸酯的产率达到93~96%。(4)采用硬模板和原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同时具有微孔和大孔结构的PIL-MCOF(MacroporousCOF,MCOF)催化材料,增强了 CO2的吸附量和底物的扩散传质,解决了环加成反应中反应温度苛刻的问题。通过调节模板剂的尺寸大小、含量和PILs负载量,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孔道结构和催化位点含量的催化材料。实验结果证明了 PIL-MCOF微孔结构提高孔容,增强CO2吸附和大孔结构提高扩散传质的多功能性。在没有金属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PIL-MCOF杂化材料可在90℃,CO2压力1 MPa下高效催化环加成反应,碳酸丙烯酯的产率达到99%。
宁蕾[2](2021)在《耐热型3D打印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环氧树脂在紫外光3D打印固化耗材领域有众多应用成果,但由于自身存在交联密度高、固化后内应力大、脆性大、不耐冲击和耐热性能差等缺点,使其较难满足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SLA)打印的应用要求。因此,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补强,提高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的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选用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为基体,采用化学接枝和无机填料对树脂进行进一步改性,深入研究改性后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等。首先通过研究稀释剂种类和含量、光引发剂含量、预聚物与稀释剂质量比对光敏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一种低黏度、低固化收缩率的SLA用3D打印光敏树脂,树脂黏度为222.2 mPa·s、固化收缩率为6.28%,符合SLA-3D打印要求。选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羟基硅油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有机硅中间产物,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Si-O-基团引入环氧树脂的侧链,实现了对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系统研究了有机硅改性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微观形貌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能明显降低树脂的固化收缩率,提高打印精度。另外,材料的力学性能显着提升,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 32.8%和8.65%,由脆性断裂转为韧性断裂,但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改性后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提高了 8.46℃,T50%和Tmax分别提高了 1.9℃和6℃,表明经有机硅改性后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得到了提高。选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并将改性后的二氧化钛对有机硅/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有机硅光敏树脂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570含量20wt%时,表面改性二氧化钛分散性更好,团聚现象减少。当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1.5wt%时,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较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有机硅改性树脂分别提高了 51.1%、43.8%和10.8%,硬度值保持在81-83 HD。T50%、Tmax和残炭率分别比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提高了1.44℃、1.34℃和23.8%,玻璃转化温度(Tg)在纳米TiO2添加量为2.5wt%时达到最大值,比纯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分别提高了 14.08℃和10.62℃,热稳定性能得到显着改善。
周佳慧[3](2021)在《自具微孔聚合物膜制备及离子选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交换膜由于能够传输离子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在能源领域,离子分离领域和海水淡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工业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来,离子交换膜不断地发展,研究者们致力于提高离子交换膜的电导率以满足高效传输离子的目的,在制备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所报道的离子交换膜制备的核心旨在构筑微相分离离子传输通道。而随着工业分离技术的发展,相比高的离子电导率,离子的高效优先选择性传输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离子交换膜对质子选择性传输而对钒离子阻隔是影响全钒液流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虽然商业Nafion(?)膜的综合性能优异,但其高的钒离子渗漏问题仍不能满足全钒液流电池对离子优先选择性传递过程的要求,且其昂贵的价格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推广。设计具有优先选择性传输的离子通道是当下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比传统制备微相分离离子通道的方法,本论文独辟蹊径,制备亲水自具微孔聚合物膜材料,利用其本征埃米级孔径构筑离子优先选择性传输通道,证明了自具微孔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离子选择性传递能力,并通过自具微孔聚合物在多种离子选择性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印证了其巨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选用商业化的含螺环四酚羟基单体和四卤单体,合成二苯并二氧己烷型自具微孔聚合物PIM-1,并通过氰基的化学改性给PIM-1修饰亲水的羧酸基团以制备羧酸化亲水微孔离子膜(PIM-COOH),PIM-COOH膜能溶解在四氢呋喃等溶剂中,且能很好地成膜。通过氮气的等温脱吸附曲线测试了 PIM-COOH膜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埃米级孔径,并利用分子计算模拟对埃米级孔径的存在进行辅助证明。采用新型的微电流测试系统测试了离子的传输稳定性,发现PIM-COOH膜形成了可与传统离子交换膜Nafion相媲美的离子传输通道,能够稳定地传输离子。我们详细探究了羧酸化前后的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的阴阳离子传输行为(以K+和Cl-为例):未羧酸化的PIM-1能同时传输K+和Cl-,不具备阴阳离子选择性,其离子传输行为与本体溶液保持一致;而羧酸化后的PIM-COOH膜,其K+的迁移数高达0.992,K+/Cl-的迁移数比可达到124,且高于性能优异的离子交换膜Nafion 117的K+/Cl-迁移数比(27.6),这得益于PIM-COOH膜的孔径尺寸与离子尺寸相当,当离子通过该限域空间时,与羧酸基团的静电相互作用增强,增加阴阳离子选择性。此外,通过调节溶液的pH来改变PIM-COOH膜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过程,达到调控膜表面的电荷量以控制跨膜电流的大小的目的,形成pH响应性特性,同时也验证了电荷作用对离子传输的重要影响。(2)新型的Troger’s base(TB)自具微孔聚合物,具有刚性扭曲的V型桥联双环结构而具有微孔孔径,我们选用商业化的芳香二胺单体,合成两种不同孔隙率的TB自具微孔聚合物,通过氮气等温脱吸附曲线验证了埃米级孔径的存在。同时由于TB主链具有规则排列的双环二胺基团,可以进行质子功能化得到两种TB+膜(分别为DMDPM-TB+和DMBP-TB+)。通过静态扩散实验,验证TB+利于H+的传输,其中H+渗透率最高可达8.19×10-5 cm s-1,同时利用尺寸筛分和库伦排斥作用降低VO2+的渗漏,实现了 H+的优先选择性传输(H/V选择性最高可达6374)。基于TB+膜优异的离子选择性传输特点,将TB+膜组装到全钒液流电池中,其中DMBP-TB+由于孔隙率较DMDPM-TB+更高,在电池中得到的膜电阻很低,为0.57 Ω cm2,得到的最大功率密度为710.9 mW cm-2,高于商业膜Nafion 117,同时相较于钒离子渗漏严重的Nafion 117膜,TB+膜具有更高的长时间循环稳定性能,TB+的每圈电池容量保持率高于99.81%。(3)我们系统地研究了质子化的Troger’s base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的离子传输机理。通过漂移-扩散测试,验证DMBP-TB+膜对阴阳离子的传输存在限域效应,其阴阳离子传输存在两种传输行为,在非线性区域,DMBP-TB+有着阴离子选择性,而在线性区域,阴阳离子能同时自由跨膜传输,总体表现出与传统的聚合物膜Nafion 117和多孔膜AAO不同的离子传输行为,体现了自具微孔聚合物本征埃米级孔径的特殊性。DMBP-TB+对于不同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分离,尺寸筛分原理起主导作用。我们利用扩散渗析和电渗析实现了对Na+/Mg2+和Li+/Mg2+优先选择性传输,对二元混合体系,在电渗析中得到的Li+/Mg2+和Na+/Mg2+选择性分别为21.0和27.9,优于文献中报道的传统离子交换膜对Li+/Mg2+和Na+/Mg2+的选择性。
杨紫悦[4](2020)在《还原胺化酶AspRedAm催化生物基呋喃高值化转化的研究》文中认为5-羟甲基糠醛(HMF)和糠醛是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N-烷基糠胺是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可以通过生物基呋喃还原胺化得到。目前,N-烷基糠胺主要通过化学催化制备得到。尽管化学法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该法仍存在羰基的自还原、亚胺或烯胺中间体的稳定性较差、目标产物胺的过度烷基化等问题。生物催化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在众多催化C-N键形成的生物催化剂中,还原胺化酶更具潜力;相比于转氨酶和胺脱氢酶仅能催化伯胺的合成,还原胺化酶能催化生成仲胺。然而,生物催化生物基呋喃还原胺化合成N-烷基糠胺尚未见报道。源于Aspergillus aryzae的还原胺化酶(Asp Red Am)具有较宽的底物谱。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探究了Asp Red Am催化生物基呋喃还原胺化的可行性,并基于分子对接分析,对Asp Red Am进行半理性分子改造以提高其催化生物基N-烷基糠胺合成效率;研究了还原胺化酶Asp Red Am催化羰基还原的多功能性。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Asp Red Am催化生物基呋喃还原胺化及分子改造。Asp Red Am不仅能催化HMF与正丙胺进行还原胺化,而且还展现出催化HMF还原的多功能性。Asp Red Am催化HMF与正丙胺还原胺化的最适反应温度、正丙胺/HMF摩尔比和酶浓度分别为25℃、10及0.8 mg/m L。在最适反应条件下,生物催化5-[(丙胺基)甲基]-2-呋喃甲醇合成被成功放大,反应12 h后,底物完全转化,选择性达99%,目标产物分离收率可达到92%,纯度为90%。经分子对接分析,确定N93、I118、D169、L173、M119、W210和V121为突变位点。将Asn93突变成为Ala或Ser,突变体完全丧失还原胺化活性,但其杂合的还原活性得到显着提升;将Trp210突变为Phe后,突变体W210F催化糠醛还原胺化的酶活是母本的2.1-4.7倍高。分子对接分析表明,其原因可能是Phe210侧链相对较小,能为底物结合留出更多空间,故底物可在结合口袋内形成更为合理的结合方式。突变体W210F催化N-正丙基-2-糠胺合成被放大,反应12 h后,底物糠醛被全部转化,N-正丙基-2-糠胺的分离收率为97%,纯度约为93%。2.Asp Red Am催化多功能性研究。Asp Red Am在催化还原胺化反应时表现出NADPH偏好性;相反,在催化还原反应时,则表现出NADH偏好性。突变体N93A也表现出类似的辅酶偏好特性。Asp Red Am和突变体N93A催化还原反应的最适p H分别为9.0和8.0。突变体N93A在p H 7-9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相对活性>76%。Asp Red Am及突变体N93A的最适温度为30℃。经N93A突变后,该酶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升。Asp Red Am为非金属酶;除Al3+外,其他金属离子均对Asp Red Am和突变体N93A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Asp Red Am和突变体N93A展现出相对较宽的底物谱,对大多数的呋喃醛、芳香醛和芳香酮均表现出催化活性;突变体N93A的酶活是Asp Red Am的3-5倍。由于Ala93侧链较小,底物得以更加靠近结合口袋,从而增强了突变体N93A与底物间的亲和力,导致突变体N93A催化活性的提高。Asp Red Am及突变体N93A全细胞催化HMF和糠醛还原,反应6 h后2,5-(二羟甲基)呋喃(BHMF)和糠醇的产率分别为45-49%和85-90%。本研究不仅揭示了还原胺化酶Asp Red Am具有催化羰基还原的多功能性、深化了对还原胺化酶催化机制的认识,而且还建立了合成生物基N-烷基糠胺的生物催化新途径。
王效铭[5](2020)在《基于含膦氮杂环卡宾配体锌双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在不饱和化合物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含膦氮杂环卡宾配体锌双氢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不饱和化合物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1.基于含膦氮杂环卡宾配体锌双氢化物的合成及表征合成了一系列含有柔性苯基膦侧臂的氮杂环卡宾配体,并且通过简单的三步反应得到了锌双氢化物。所有的金属配合物均得到了核磁和元素分析的表征,部分化合物的结构还得到了单晶X射线衍射的确认。此外,利用变温核磁实验和DOSY实验证明了锌双氢化物在溶液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2.锌双氢化物反应性能研究(1)研究了锌双氢化物与小分子的化学当量反应。例如,锌双氢化物可以和末端炔烃发生氢气消除反应,生成对应的锌双炔基化合物;可以和硼烷发生攫氢反应,得到离子型的锌双硼氢化物。(2)研究发现锌双氢化物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的硼氢化反应,高选择性得到甲酸基硼烷、乙缩醛双硼烷或甲氧基硼烷还原产物。该反应的选择性可以方便地通过使用不同的硼烷还原剂进行调控,且所得到的还原产物通过简便的方法即可进一步转化成具有更高价值的有机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此硼氢化反应涉及一个三循环串联反应,从而得到不同还原能级的产物。这也是首例金属锌氢化物在二氧化碳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3)研究发现锌双氢化物可以高活性地催化腈类底物的硼氢化反应,高选择性地生成二硼氢化产物;还可以高活性地催化亚胺类底物的硼氢化反应,得到对应的胺类产物。这也是首例利用分离的锌氢化物作为催化剂实现C-N不饱和化合物的硼氢化反应。
邹龙[6](2020)在《含碳硼烷环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固化成型收缩率低等特点,在工程塑料、胶粘剂、涂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然而环氧聚合物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高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为了改善其耐高温性能,具有极大刚性和超芳香性的碳硼烷结构被引入环氧聚合物中。本文以o-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和o-碳硼烷双酚设计合成了多种主链含碳硼烷的环氧聚合物,并研究了其结构与耐高温性能的关系:以o-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丁二酸和4,4-二羧基二苯醚为原料,以四苯基溴化磷为催化剂,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为溶剂,设计合成了两种主链结构不同的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1和P2),探究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P1和P2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利用DSC和TGA评价了P1和P2的耐热性、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结果表明,碳硼烷笼形结构的引入改善了聚羟基酯醚的玻璃转变温度(Tg);在氮气中P1和P2的残炭率(54.1%和69.7%)相较于不含碳硼烷的聚羟基酯醚(9.2%)有大幅提升,在空气中碳硼烷可与氧发生反应产生氧化增重,导致P1和P2残炭率(65.7%和75.6%)进一步改善。由此可见,碳硼烷的引入可显着提高聚羟基酯醚的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以o-碳硼烷双酚、对氯硝基苯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硝基化、氨基化和环氧化三步得到了 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碳硼烷(BAPPC)和N,N,N,N-四缩水甘油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碳硼烷(TAPPC)。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BAPPC和TAPPC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APPC和TAPPC成功合成。TAPPC、AG-80环氧树脂分别用BAPPC和二胺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三氟化硼(BF3)为催化剂,制备出AG-80/DDM/BF3、AG-80/BAPPC/BF3、TAPPC/DDM/BF3 和 TAPPC/BAPPC/BF3四种固化物。利用DSC和TGA评价了四种固化物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DSC结果表明,AG-80/DDM/BF3的Tg为135.7℃,其余三种含碳硼烷结构的固化物未出现明显的玻璃化转变现象,这表明大体积的碳硼烷和交联网络极大限制了链段的运动。TGA结果表明,相比于AG-80/DDM/BF3体系的残炭率(25.27%),AG-80/BAPPC/BF3、TAPPC/DDM/BF3 和TAPPC/BAPPC/BF3固化物的残炭率在高温下明显提升,分别为67.6%、73.5%和78.7%,因此碳硼烷的引入可显着改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利用非等温 DSC 法对 TAPPC/DDM/BF3 和 TAPPC/BAPPC/BF3 体系进行了固化动力学研究。运用Kissinger法和FWO法计算TAPPC/DDM/BF3和TAPPC/BAPPC/BF3体系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是163.83 KJ/mol和156.66 KJ/mol,远高于AG-80/双氰胺体系的表观活化能88.7 KJ/mol。运用Crane法计算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5和0.94。采用T-β外推法计算并结合体系的特点得到了两种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80℃/1 h→210℃/1 h→250℃/2h。
董亚娜[7](2020)在《铜基复合微结构的构筑及其对硼化物体系的催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公认的清洁高效新能源,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是积极应对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安全、高效及可控的储-释氢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氢能合理利用的关键环节。氨硼烷(NH3BH3,AB)是近年来引人关注的络合型氢化物固态储氢材料,其理论含氢量高达19.6 wt%,物化性能稳定,便于存储和输运,且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可控释氢。硼氢化钠(Na BH4)也具有较高的理论含氢量(10.7 wt%),是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直接氢源,也是制备AB的关键性反应物之一。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576073)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改善和优化氨硼烷的催化释氢工艺条件,并对用电化学法制备硼氢化钠进行探究。1.Pd-Cu微纳米合金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活性评价在Pd-Cu微纳米合金的制备过程当中,调节温度及助剂的添加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物的定向生长,制备出形貌特征各异的Pd-Cu微纳米合金(如内凹四面体、立方体、多面体、纳米球、纳米线、蠕虫状、海胆状和牡丹花状等),并对其物相构成和形貌进行了综合表征,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评。分析表明,Pd-Cu微纳米合金呈现为合金相结构,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由于Cu向Pd的电荷转移,形成了协同效应,使Pd原子核周围电子富集,有利于金属对H的吸附形成M-H物种,促进AB的催化水解脱氢。在298 K催化氨硼烷的水解反应中,内凹面体状Pd-Cu纳米合金具有几乎与Pd相当的催化活性,其表观活化能为31.18 kJ/mol,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仍可保持89.0%的初始催化活性。2.TiO2/TiN纳米管阵列及其负载单/双金属催化电极的构筑及表征(1)TiO2/TiN纳米管阵列的制备:选取10.0×10.0×2.0 mm的高纯钛板作为金属基体,进行抛光-清洗-干燥表面预处理,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在钛板表面生长出TiO2纳米管阵列(TiO2-NTAs@Ti),通过逐步优化工艺条件,得到管径为150 nm左右的TiO2纳米管,纳米管排列规整有序,管口无破损;将TiO2-NTAs@Ti置于马弗炉中,在N2气氛中进行恒温处理,然后通入高纯NH3气,升温至850℃,反应一定时间。在上述过程中,对工艺制备参数不断优化,借助于XRD、SEM和EDS等手段分析发现,得到了排列整齐、比表面积较大的TiN-NTAs@Ti。(2)金属/TiN-NTAs@Ti电极的制备:将TiN-NTAs@Ti作为电极基底,分别以柠檬酸体系无氰镀铜液和氯金酸体系无氰镀金液为镀液,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法在TiN-NTAs@Ti表面进行Cu和Au的电沉积,通过改变电沉积时间等条件,可获得具有不同金属负载量的Cu/TiN-NTAs@Ti、Au/TiN-NTAs@Ti和Au-Cu/TiN-NTAs@Ti多维结构复合催化电极。借助物相与形貌表征手段(如XRD,EDS和SEM等)可知,在电极表面吸附的Cu颗粒为球形,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Cu的粒径和负载量也在增加,并有一部分铜颗粒沉积入TiN纳米管内部;Au微纳米颗粒初期为无定形状,随着电解时间延长逐步转变为较大尺寸的树枝状;研究表明,铜和金的电沉积时间分别设定为40 min和1 min时,可获得最佳沉积效果,所得电极具有更大比表面和更多的催化活性位。3.金属/TiN-NTAs@Ti复合电极对偏硼酸盐的电催化行为研究采用循环伏安扫描法测试了M/TiN-NTAs@Ti电极(M=Cu,Au)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差小于80 mV,证实了该电极具有较低的内阻和较高的电化学可逆稳定性;以Au-Cu/TiN-NTAs@Ti电极作为阴极,石墨电极作为阳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构建三电极体系,对一定浓度的Na OH溶液和碱性偏硼酸钠溶液分别进行电催化还原研究,通过调变电化学工艺条件(电解电压、脉冲比和电解时间等),考察了不同条件下阴极电化还原效果,利用线性伏安法和化学分析法对电极反应过程及其电极产物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并对电极过程及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合理推测。
王松江[8](2019)在《钯催化的二芳基炔及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Phenanthrenes是多环芳烃(PAHs)中最简单和稳定的稠合芳烃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生物活性和电子特性,使它们广泛应用于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特别是随着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迅速发展,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菲被认为是共轭系统中极具吸引力的构件,其高共振能量和高能隙等优点让它们在有机电子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OLED发光材料等。因此,菲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一直是化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而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合成菲衍生物提供了可能,并且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炔烃插入来合成菲环化合物。因此本文首先对菲在光电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和钯催化反应的基本理论做了论述,并对炔烃和菲衍生物的合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我们完成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内容:1.成功实现了以廉价易得的溴苯和炔醇为底物,在Pd(OAc)2/Ph2PtBu的催化体系下,通过钯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各种二芳基炔化合物。该方法有着良好的底物兼容性并以高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更重要的是,在对反应进行放大处理时,我们也能得到较高的分离收率。2.在合成各种二芳基炔化合物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种钯催化的三组分串联偶联反应,用于高效地合成菲环化合物。转化由Suzuki-Miyaura偶联的反应序列驱动,然后炔烃插入,最后通过C-H活化合成目标产物。此反应可以兼容各种吸电子和给电子基团,而且能以中等至极好的产率转化为相应的产物。虽然对于3-取代的邻溴碘苯而言,区域异构体的形成由于1,4-钯迁移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但这种一锅多步反应仍然是一种有吸引力地合成菲衍生物的方法。由于其具有简单、实用、经济等优点,因此该方法可能会在多环芳烃(PAHs)的合成中得到应用。
孟凡轩[9](2019)在《寡聚吡咯折叠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大分子有规则的折叠是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更是在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例如具有螺旋结构的DNA,RNA等,是生命的遗传密码与生物信息的传递者,它们的结构不但处处体现着大自然的美学,本质上还是非共价作用力,尤其是氢键作用的结果。受大自然的启发,近年来人工合成了许多基于氢键、π-π相互作用、疏水效应等作用的螺旋折叠体,它们通常具有相对柔性的结构并形成一定尺寸的空腔或孔道,为客体识别、跨膜传输等领域提供了潜在平台,从而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螺旋折叠体对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水分子的识别与传输非常有趣。水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在无数的生理化学反应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脑、骨、肌肉和皮肤等组织中结合水的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很多与年龄有关的疾病都与相应组织中水的含量有直接关联,据此科学家们已提出将保持组织水含量作为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新方案。遗憾的是生物大分子中水分子的行为与结合方式很难通过现有技术与手段进行研究。因此,研究人工螺旋折叠体对水分子的识别对理解复杂的生物水结合行为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些寡聚吡咯的折叠体分子,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芳香类折叠体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主要介绍基于氢键的芳香类折叠体系与基于金属配位的折叠体系;进而对芳香类折叠体在客体识别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详细地介绍了折叠体对水分子结合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第二章,我们利用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合成了一系列寡聚(吡咯-吡啶)的折叠体分子,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对折叠体分子的固态结构及液态结构进行详细的表征。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折叠体对水分子的结合行为。第三章,我们摸索了寡聚吡咯折叠体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寡聚吡咯的前体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我们合成了一种简单的寡聚(苯环-吡咯)的折叠体分子,并对一种长链寡聚(苯环-吡咯)折叠体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外,我们尝试了对寡聚(吡咯-吡啶)的折叠体进行改良,通过用萘啶环代替吡啶环使其螺旋直径增大以期可以识别一些其它客体分子。
赵峰[10](2018)在《金和手性磷酸联合不对称催化及金催化的去芳构化偶联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在均相催化中,金(I)配合物作为强π-路易斯酸而被人们所熟知。金对碳碳多重键特有的活化能力使其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催生了很多新颖的化学反应。然而在不对称催化方面,金却具有先天的劣势。一价金配合物呈线型二配位结构,该结构导致配体难以对底物发挥手性诱导作用,从而难以取得高对映选择性。手性金催化的研究起步很晚,且主要集中在近十五年间。这些研究主要从手性配体、手性阴离子和开发手性金(III)配合物方面解决手性金催化的难题。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研究另辟蹊径,它们利用有机小分子来弥补金催化剂在立体选择性控制方面的不足,即发展金和手性有机小分子联合不对称催化策略。本论文主要介绍本人博士期间在金和手性磷酸联合不对称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利用该策略实现了分子内氢胺化串联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构建了一系列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手性四氢咔唑化合物。我们还利用该策略实现了苯酚和重氮化合物间的不对称C(sp2)-H官能化反应以及烯酰胺和重氮化合物间的不对称aza-ene反应。后两项研究的难点在于需要同时解决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问题。在研究金催化的吲哚和重氮化合物的反应时,我们发现了一种未曾被报道过的去芳构化偶联产物。我们发现该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受配体控制,膦配体有利于生成常见的C-H插入产物而卡宾配体有利于生成去芳构化偶联产物。这是吲哚和金属卡宾间的一种新的反应类型,显示了金催化的与众不同。
二、对称二氨基二醇硼烷催化剂的AM1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称二氨基二醇硼烷催化剂的AM1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离子液体(ILs) |
1.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2 离子液体杂化材料 |
1.1.3 离子液体/材料在催化中应用 |
1.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 |
1.2.1 COFs概述 |
1.2.2 COFs的连接类型 |
1.2.3 COFs的合成方法 |
1.2.4 COFs在催化中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L-COF)杂化材料 |
1.3.1 IL-COF的合成方法 |
1.3.2 IL-COF在催化中的应用 |
1.4 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及现状 |
1.4.1 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 |
1.4.2 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氧碳酸酯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2章 一锅法原位限域合成B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材料合成 |
2.2.4 材料表征 |
2.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IL-COF结构表征 |
2.3.2 反应体系溶剂筛选 |
2.3.3 B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2.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接枝法合成P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材料合成 |
3.2.4 材料表征 |
3.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IL-COF结构表征 |
3.3.2 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3.3.3 反应条件优化 |
3.3.4 反应机理探究 |
3.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位化学自组装合成PPIL@COF核壳材料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材料合成 |
4.2.4 材料表征 |
4.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IL@COF结构表征 |
4.3.2 P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4.3.3 底物适用性探究 |
4.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PIL-MCOF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材料合成 |
5.2.4 材料表征 |
5.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IL-MCOF结构表征 |
5.3.2 PIL-MCOF材料的反应条件优化 |
5.3.3 PIL-M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5.3.4 底物适用性探究 |
5.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耐热型3D打印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3D打印技术概述 |
1.1.1 3D打印技术简介 |
1.1.2 3D打印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 |
1.1.3 3D打印技术分类 |
1.1.4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
1.2 光固化树脂概述 |
1.2.1 光固化树脂的机理 |
1.2.2 光固化树脂的组成 |
1.2.3 3D打印中对光固化树脂的要求 |
1.3 耐热型树脂的研究现状 |
1.3.1 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现状 |
1.3.2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树脂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2 X射线衍射(XRD)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 热重分析 |
2.2.5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DSC) |
2.2.6 接触角测试 |
2.3 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
2.3.1 黏度 |
2.3.2 凝胶含量 |
2.3.3 固化收缩率 |
2.3.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2.3.5 冲击强度 |
2.3.6 硬度 |
3 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SLA-3D打印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及打印 |
3.2 活性稀释剂种类和用量的选择 |
3.2.1 活性稀释剂种类及含量对树脂黏度的影响 |
3.2.2 活性稀释剂种类对树脂固化收缩率的影响 |
3.2.3 活性稀释剂种类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 光引发剂含量的选择 |
3.3.1 光引发剂含量对成型件固化收缩率的影响 |
3.3.2 光引发剂含量对树脂凝胶含量的影响 |
3.3.3 光引发剂含量对成型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预聚物和稀释剂质量比的选择 |
3.4.1 预聚物和稀释剂质量比对黏度和固化收缩率的影响 |
3.4.2 预聚物和稀释剂质量比对成型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及3D打印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有机硅中间产物的合成 |
4.2 有机硅改性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EA)的合成 |
4.3 有机硅改性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及打印成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NCO值的测定 |
4.4.2 有机硅中间产物反应过程监测 |
4.4.3 有机硅含量对光敏树脂固化收缩率的影响 |
4.4.4 有机硅含量对光敏树脂黏度的影响 |
4.4.5 有机硅含量对光敏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6 有机硅改性光敏树脂拉伸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4.4.7 有机硅改性光敏树脂的热失重曲线 |
4.4.8 有机硅改性对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4.5 光敏树脂SLA快速成型 |
4.6 本章小结 |
5 TiO_2/有机硅复合改性光固化3D打印材料性能研究 |
5.1 表面有机改性纳米Ti O2 |
5.2 纳米TiO_2/有机硅改性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打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表面改性纳米Ti O_2的表征 |
5.3.2 纳米TiO_2含量对树脂固化收缩率的影响 |
5.3.3 纳米TiO_2含量对树脂黏度的影响 |
5.3.4 纳米TiO_2含量对成型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5 纳米TiO_2改性的树脂拉伸断面形貌表征 |
5.3.6 纳米TiO_2含量对树脂热失重行为的影响 |
5.3.7 纳米TiO_2含量对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自具微孔聚合物膜制备及离子选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交换膜及过程 |
1.2.1 离子交换膜 |
1.2.2 离子交换膜过程 |
1.3 离子交换膜选择性应用过程 |
1.3.1 水处理中的离子选择性分离 |
1.3.2 燃料电池中的离子选择性分离 |
1.3.3 液流电池中的离子选择性分离 |
1.4 传统离子交换膜的主要问题 |
1.5 自具微孔聚合物膜 |
1.5.1 疏水型自具微孔聚合物 |
1.5.2 亲水型自具微孔聚合物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PIM-1型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离子传递特性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PIM-1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2.2.3 羧酸化PIM-1型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2.2.4 膜的制备 |
2.2.5 聚合物膜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的合成及制备 |
2.3.2 聚合物膜的表征 |
2.3.3 阴阳离子传递特性 |
2.3.4 pH响应性 |
2.3.5 不同阳离子传输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B型自具微孔聚合物膜H~+/VO~(2+)离子选择特性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3.2.2 两种Troger's base型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3.2.3 质子化Troger's base型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 |
3.2.4 聚合物膜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合成及制备 |
3.3.2 聚合物膜的表征 |
3.3.3 H~+/VO~(2+)离子选择特性 |
3.3.4 全钒液流电池性能 |
3.3.5 化学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B型自具微孔聚合物膜Li~+/Mg~(2+)和Na~+/Mg~(2+)离子选择特性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4.2.2 Troger's base型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4.2.3 聚合物膜的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的合成及制备 |
4.3.2 聚合物膜的表征 |
4.3.3 阴阳离子选择性 |
4.3.4 Li~+/Mg~(2+)和Na~+/Mg~(2+)离子选择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还原胺化酶AspRedAm催化生物基呋喃高值化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基呋喃 |
1.1.1 5-羟甲基糠醛 |
1.1.2 糠醛 |
1.2 胺类化合物 |
1.3 还原胺化 |
1.3.1 化学催化还原胺化 |
1.3.2 生物催化还原胺化 |
1.4 还原胺化酶的性质、结构及分子改造 |
1.4.1 还原胺化酶的性质 |
1.4.2 还原胺化酶的结构 |
1.4.3 还原胺化酶的分子改造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AspRedAm催化生物基呋喃还原胺化与其分子改造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3.2 重组菌E.coliBL21(DE3)/pET28a-AspRedAm的诱导表达 |
2.3.3 还原胺化酶AspRedAm的分离纯化 |
2.3.4 还原胺化酶AspRedAm催化HMF还原胺化可行性研究 |
2.3.5 生物基N-烷基糠胺的化学合成 |
2.3.6 底物摩尔比对AspRedAm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影响 |
2.3.7 反应温度对AspRedAm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影响 |
2.3.8 酶浓度对AspRedAm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影响 |
2.3.9 生物催化5-[(丙胺基)甲基]-2-呋喃甲醇的放大合成 |
2.3.10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1HNMR表征 |
2.3.11 还原胺化酶AspRedAm与底物HMF的分子对接 |
2.3.12 还原胺化酶AspRedAm突变体的获取 |
2.3.13 AspRedAm突变体的诱导表达及分离纯化 |
2.3.14 AspRedAm突变体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研究 |
2.3.15 AspRedAm及突变体W210F和 L173N的酶活测定 |
2.3.16 AspRedAm及突变体W210F与产物的分子对接 |
2.3.17 AspRedAm及突变体W210F催化糠醛的还原胺化 |
2.3.18 生物催化N-正丙基-2-糠胺的放大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2 还原胺化酶AspRedAm的表达及分离纯化 |
2.4.3 还原胺化酶AspRedAm催化HMF还原胺化可行性分析 |
2.4.4 底物摩尔比对AspRedAm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影响 |
2.4.5 反应温度对AspRedAm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影响 |
2.4.6 酶浓度对AspRedAm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影响 |
2.4.7 生物催化5-[(丙胺基)甲基]-2-呋喃甲醇的放大合成 |
2.4.8 还原胺化酶AspRedAm突变位点的确定 |
2.4.9 还原胺化酶AspRedAm突变体的获取 |
2.4.10 AspRedAm突变体催化HMF和正丙胺还原胺化的研究 |
2.4.11 AspRedAm及突变体W210F和 L173N的酶活测定 |
2.4.12 AspRedAm及突变体W210F与产物的对接结果 |
2.4.13 AspRedAm及突变体W210F催化糠醛的还原胺化 |
2.4.14 生物催化N-正丙基-2-糠胺的放大合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还原胺化酶AspRedAm的催化多功能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和培养基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和 N93S的诱导表达及分离纯化 |
3.3.2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和 N93S的蛋白浓度及酶活测定 |
3.3.3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辅酶依赖性的研究 |
3.3.4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最适pH的研究 |
3.3.5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研究 |
3.3.6 金属离子对AspRedAm及突变体N93A酶活的影响 |
3.3.7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
3.3.8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3.3.9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与底物HMF的分子对接 |
3.3.10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催化呋喃醛还原 |
3.3.1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和 N93S的还原活性 |
3.4.2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辅酶依赖性 |
3.4.3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最适pH |
3.4.4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3.4.5 金属离子对AspRedAm及突变体N93A酶活的影响 |
3.4.6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底物特异性 |
3.4.7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3.4.8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与底物HMF的对接结果 |
3.4.9 AspRedAm及突变体N93A催化呋喃醛还原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因序列 |
附录2 校正曲线 |
附录3 液相色谱图 |
附录4 ~1H NMR图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含膦氮杂环卡宾配体锌双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在不饱和化合物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锌氢化物的合成和性质 |
第二节 锌氢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
第三节 本论文课题的立体思想 |
第二章 锌双氢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小分子活化反应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基于含膦NHC配体锌双氢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三节 锌双氢化物与小分子的反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锌双氢化物在二氧化碳硼氢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文献背景 |
第二节 锌双氢化合物催化二氧化碳的硼氢化反应 |
第三节 二氧化碳硼氢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锌双氢化物在腈类和亚胺类不饱和化合物硼氢化还原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文献背景 |
第二节 锌双氢化物催化腈类和亚胺类不饱和化合物硼氢化还原反应 |
第三节 腈类和亚胺类底物硼氢化反应的机理探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实验通则 |
第二节 实验内容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附录一 缩略词一览表 |
附录二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三 晶体结构参数一览表 |
附录四 代表性化合物核磁谱图 |
致谢 |
(6)含碳硼烷环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环氧聚合物 |
1.2.1 环氧聚合物的合成 |
1.2.2 环氧化合物的分类 |
1.2.3 热塑性环氧聚合物 |
1.2.4 热固性环氧聚合物 |
1.3 环氧聚合物的耐高温改性研究进展 |
1.3.1 与耐高温树脂共混 |
1.3.2 无机纳米粒子和纳米片改性 |
1.3.3 提高环氧单体官能度 |
1.3.4 引入耐高温单元 |
1.4 碳硼烷 |
1.4.1 碳硼烷简介 |
1.4.2 碳硼烷二酚 |
1.5 碳硼烷聚合物 |
1.5.1 碳硼烷环氧 |
1.5.2 碳硼烷酚醛 |
1.5.3 碳硼烷聚酯 |
1.5.4 碳硼烷聚氨酯 |
1.5.5 碳硼烷有机硅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热塑性碳硼烷聚羟基酯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2.4 碳硼烷聚羟基酯醚的合成 |
2.4.1 聚羟基酯醚(P0)的合成 |
2.4.2 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1)的合成 |
2.4.3 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2)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反应条件对聚羟基酯醚的影响 |
2.5.2 聚羟基酯醚(P0)的结构分析 |
2.5.3 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1)的结构分析 |
2.5.4 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2)的结构分析 |
2.5.5 碳硼烷对聚羟基酯醚耐热性的影响 |
2.5.6 碳硼烷对聚羟基酯醚的降解及热氧降解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测试表征方法 |
3.4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合成 |
3.4.1 2,2-双(4-(4-硝基苯氧基)苯基)碳硼烷的合成 |
3.4.2 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碳硼烷的合成 |
3.4.3 N,N,N',N'-四缩水甘油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碳硼烷的合成 |
3.4.4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BNPPC的结构表征 |
3.5.2 BAPPC的结构表征 |
3.5.3 TAPPC的结构表征 |
3.5.4 碳硼烷对四官能度环氧树脂耐热性的影响 |
3.5.5 碳硼烷对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
3.6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
3.6.1 TAPPC/BAPPC/BF_3和TAPPC/DDM/BF_3体系的制备 |
3.6.2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 |
3.6.3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
3.6.4 四官能度碳硼烷环氧树脂的反应级数和固化工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7)铜基复合微结构的构筑及其对硼化物体系的催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储氢材料概述 |
1.2.1 配位氢化物-氨硼烷 |
1.2.2 硼氢金属配合物-硼氢化钠 |
1.2.3 化学储氢衍生物-偏硼酸盐 |
1.3 纳米金属及其应用 |
1.3.1 纳米金属的分类 |
1.3.2 纳米金属的制备 |
1.3.3 纳米金属的性能与应用 |
1.4 钛(Ti)基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1.4.1 TiO_2纳米管 |
1.4.2 TiN纳米管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不同形貌Pd-Cu微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催化性能评价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不同形貌Pd-Cu微纳米合金的制备 |
2.2.3 氨硼烷催化水解释氢性能评价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Cu微纳米合金的物相与构成分析 |
2.3.2 Pd-Cu NAs-1 微纳米合金的综合表征 |
2.3.3 Pd-Cu微纳米合金不同形貌的调变 |
2.3.4 Pd-Cu微纳米合金的XPS表征和分析 |
2.3.5 Pd-Cu微纳米合金的催化活性测试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iN纳米管阵列及其负载单/双金属催化电极的构筑 |
3.1 前言 |
3.2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制备工艺与过程控制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TiN-NTAs@Ti的构筑与表征 |
3.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2 制备工艺与过程控制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负载Cu复合电极的构筑与表征 |
3.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4.2 制备工艺与过程控制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负载Au复合电极的构筑与表征 |
3.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5.2 制备工艺与过程控制 |
3.5.3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属/TiN-NTAs@Ti复合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电极的可逆性能测评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电化学实验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碱性偏硼酸钠溶液电化学行为研究 |
4.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2 实验部分 |
4.3.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钯催化的二芳基炔及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菲环化合物的应用及合成背景 |
1.2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概述 |
1.3 钯催化反应的基本理论 |
1.3.1 C-Pd键的形成 |
1.3.2 C-Pd键的反应 |
1.3.3 C-Pd键的淬灭 |
1.4 钯催化合成稠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钯催化反应合成二芳基炔化合物的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加卤脱卤合成二芳基炔化合物 |
2.1.2 以CaC2为原料合成二芳基炔化合物 |
2.1.3 过渡金属催化合成二芳基炔化合物 |
2.2 设计思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探索和优化 |
2.3.2 底物拓展 |
2.3.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仪器和试剂 |
2.5.2 实验步骤 |
2.6 核磁数据表征 |
第三章 钯催化的三组分串联偶联合成菲环化合物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单分子构建菲环化合物 |
3.1.2 双分子构建菲环化合物 |
3.1.3 三分子构建菲环化合物 |
3.2 设计思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探索和优化 |
3.3.2 底物拓展 |
3.3.3 产物结构的确认 |
3.3.4 反应机理的探讨 |
3.3.5 反应机理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仪器和试剂 |
3.5.2 实验步骤 |
3.6 化合物数据表征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核磁谱图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9)寡聚吡咯折叠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折叠体的简介和分类 |
1.3 芳香类螺旋折叠体 |
1.3.1 基于氢键驱动的折叠体 |
1.3.2 金属配位的折叠体 |
1.4 折叠体在客体识别中的应用 |
1.4.1 手性识别 |
1.4.2 阳离子识别 |
1.4.3 阴离子识别 |
1.4.4 糖类分子的识别 |
1.4.5 蛋白质的识别 |
1.5 水分子的识别 |
第二章 寡聚(吡咯-吡啶)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2.1 研究思路 |
2.2 合成探索与讨论 |
2.3 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 |
2.3.1 核磁表征 |
2.3.2 单晶结构 |
2.3.3 在溶液中的构象 |
2.3.4 核磁滴定 |
2.4 实验部分 |
2.4.1 试剂和仪器 |
2.4.2 折叠体的合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寡聚吡咯折叠体的合成探索 |
3.1 引言 |
3.2 合成探索与讨论 |
3.2.1 寡聚吡咯折叠体 |
3.2.2 寡聚(苯环-吡咯)折叠体 |
3.2.3 萘啶杂化寡聚(吡啶-吡咯)折叠体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和仪器 |
3.3.2 化合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研究成果 |
附录A 全文所用试剂、材料的来源和纯度 |
附录B 仪器和测试方法 |
附录C 重要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致谢 |
(10)金和手性磷酸联合不对称催化及金催化的去芳构化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手性金催化 |
1.2.1 手性配体控制的金(Ⅰ)催化 |
1.2.1.1 双膦配体 |
1.2.1.2 单膦配体 |
1.2.1.3 卡宾配体 |
1.2.1.4 多功能配体 |
1.2.2 手性阴离子控制的金(Ⅰ)催化 |
1.2.3 手性金(Ⅲ)催化 |
1.3 金与手性有机小分子联合催化 |
1.3.1 金和手性胺联合催化 |
1.3.2 金与手性布朗斯特酸联合催化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和手性磷酸接力催化构建四氢咔唑类化合物 |
2.1 构建手性四氢咔唑的方法 |
2.1.1 傅克烷基化反应 |
2.1.2 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 |
2.1.3 Fischer吲哚合成法 |
2.2 课题的提出 |
2.3 反应条件筛选及优化 |
2.4 反应底物的扩展 |
2.5 反应机理研究 |
2.6 小结 |
2.7 实验部分 |
2.7.1 底物的合成 |
2.7.2 金和磷酸接力催化制备手性四氢咔唑 |
2.7.3 底物和产物表征数据 |
2.7.4 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苯酚和金卡宾的C-H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课题提出 |
3.3 反应条件筛选及优化 |
3.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苯酚和金卡宾的C-H插入反应 |
3.5.2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烯酰胺和金卡宾的不对称aza-ene反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课题提出 |
4.3 反应条件筛选及优化 |
4.4 反应底物的扩展 |
4.5 氘代实验 |
4.6 理论计算 |
4.7 天然产物合成 |
4.8 小结 |
4.9 实验部分 |
4.9.1 金和手性磷酸联合催化 |
4.9.2 氘代实验 |
4.9.3 天然产物合成 |
4.9.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4.9.5 理论计算说明 |
4.9.6 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吲哚/吡咯和金卡宾的去芳构化偶联反应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课题的提出 |
5.3 反应条件筛选及优化 |
5.4 反应底物的扩展 |
5.5 反应机理的研究 |
5.6 小结 |
5.7 实验部分 |
5.7.1 吲哚/吡咯和重氮化合物的偶联反应 |
5.7.2 产物表征数据 |
5.7.3 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图谱 |
四、对称二氨基二醇硼烷催化剂的AM1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D]. 杜一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2]耐热型3D打印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宁蕾.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自具微孔聚合物膜制备及离子选择特性研究[D]. 周佳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还原胺化酶AspRedAm催化生物基呋喃高值化转化的研究[D]. 杨紫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含膦氮杂环卡宾配体锌双氢化物的合成及其在不饱和化合物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D]. 王效铭. 苏州大学, 2020(02)
- [6]含碳硼烷环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邹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铜基复合微结构的构筑及其对硼化物体系的催化行为研究[D]. 董亚娜.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8]钯催化的二芳基炔及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 王松江.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9]寡聚吡咯折叠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孟凡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10]金和手性磷酸联合不对称催化及金催化的去芳构化偶联反应研究[D]. 赵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