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土壤中对Bt具增效作用微生物的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马凤捷[1](2020)在《不同放线菌剂对连作哈密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指出哈密瓜是新疆主要的名特优产品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随着哈密瓜经济效益的增长,种植条件的优化,新品种的引进,促使哈密瓜在全国各地种植面积广泛,但大规模的设施栽培和连年种植导致哈密瓜产量下降,品质变差;为了满足人们的种植需求,研究学者发现施用放线菌剂能够显着改善哈密瓜品质,增加产量,且效果较好;因此,本研究以哈密瓜连作土壤为试验对象,选择Act12密旋链霉菌、D74娄彻氏链霉菌、1#淡紫褐链霉菌三种放线菌剂组成的BT1BT4四种处理和不施菌剂的CK处理,选择连作年限为1年、3年、7年、10年土壤,每个年限分别设置CK处理、BT1BT4五个处理;探究放线菌剂施用下,不同连作年限对哈密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特征、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H先降低后增加,电导率先增加后降低,土壤养分含量逐年降低;随着哈密瓜的成熟,土壤pH无显着变化,养分含量逐渐减少;随着放线菌剂的施用,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平均增加了035.79%、037.59%、049.29%、028.6%、039.32%、043.88%、058.65%,放线菌剂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2)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硝酸还原酶逐年降低,不同酶活性所达到的峰值不同,但整体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活性下降;施用放线菌剂土壤酶活性高于对照,混合菌剂作用效果高于单一菌剂,施放线菌剂促使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增加了0208.25%、0109.46%、0135.72%、0260.14%、086.11%;果实膨大期,土壤微生物和动物活动频繁,生物活性高,酶促反应剧烈,酶活性最高。(3)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哈密瓜糖度、维生素C、糖酸比先增加后降低,总酸度和硬度逐年增加,横径和纵径不同年限间无显着差异;不同放线菌剂增加了哈密瓜产量、糖度,硬度,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哈密瓜总酸度、发病率,四种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复合菌剂BT4处理较单一菌剂BT1BT3处理效果好。(4)本试验将品质指标、养分指标、酶活性间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pH、电导率与养分间呈显着负相关,不同养分指标间呈显着正相关;硝酸还原酶与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均呈显着负相关,其他酶彼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糖度、维生素C、糖酸比与土壤有机质等养分指标和脲酶等酶活性指标均呈显着正相关,哈密瓜硬度和总酸度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呈显着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土壤磷素、钾素、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是影响哈密瓜产量、品质的主要因子。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含量降低,哈密瓜产量和品质变差,施放线菌剂能够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肥力,缓解哈密瓜连作障碍,提高哈密瓜产量和营养品质,提高农民创业者的经济收益,为大众提供香甜可口的水果,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建议连作时间不易超过3年,复合菌剂效果较单一菌剂好,生产中建议有机无机配施菌剂,适当的轮作倒茬、休耕养地,促进作物增产增效。
曾晓玉[2](2020)在《生物炭和木霉菌对设施连作酸化土壤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大,种植种类较单一,设施内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蔬菜生长和品质,还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炭和木霉菌单独施入土壤均可以修复土壤环境,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减少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但生物炭和木霉菌配施是否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尚未研究。本论文以温室黄瓜长期连作的酸化土壤为对象,研究生物炭对酸化土壤的调控作用以及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对酸化土壤微生态环境及黄瓜生长影响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物炭添加量都可以提高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和交换性H+的量。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的量和交换性H+的量呈负相关,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碳含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正相关。180 d培养结束后,pH5.63的土壤施用1%、3%、5%的生物炭分别比对照pH提高了8.5%、11.2%、17.2%;而pH5.10的土壤施用1%、3%、5%的生物炭分别比对照pH提高了13.5%、18.0%、20.4%。2种土壤均以施加5%生物炭的处理效果最显着,而且对酸化严重的土壤改良效果更明显。2.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木霉菌、单施生物炭、5%生物炭与0.2%木霉菌配施和5%生物炭与0.5%木霉菌配施与未施入的对照相比,均能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显着增强了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32倍、2.66倍、4.98倍和7.41倍,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1.75%、32.68%、48.75%和55.27%,提高了光合参数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其中,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较单施生物炭或木霉菌对黄瓜的生长促进效果更明显,两个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处理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明显。3.生物炭和木霉菌施入处理与未施入的对照相比,都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单施生物炭降低了土壤真菌数量,提高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单施木霉菌和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提高了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较单施生物炭或木霉菌对土壤改良效果更明显,两个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差异不明显。4.生物炭与0.2%木霉菌配施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改变了土壤细菌结构,使土壤中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的细菌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通过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全氮、有机质、脲酶活性、土壤pH对细菌群落影响较大,全氮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子。生物炭与0.2%木霉菌配施处理对土壤细菌遗传信息处理、有机系统和代谢功能的影响较大。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代谢功能,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王云鹏[3](2020)在《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设计2:2(2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4:2(4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6:2(6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及设计三者的随机处理(随机2:2、随机4:2和随机6:2)、绿豆包围玉米外侧种植共7个处理,在玉米4个关键生育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对玉米和绿豆上的主要天敌与害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间作处理穗部害虫的发生量;利用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测定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害虫调查统计表明,亚洲玉米螟主要在玉米乳熟期发生,非间作区(空白对照)百株虫量最高可达85头/百株,2:2处理与4:2处理的卵块寄生率较高,幼虫量较少;棉铃虫在玉米灌浆期发生量大,各间作处理对棉铃虫的调控作用不甚明显,但以2:2处理效果较好;桃蛀螟发生晚于亚洲玉米螟,玉米乳熟期发生量最大,未发现有控制桃蛀螟较好的间作处理。2.在连续两年对玉米和绿豆群落的调查中,2018年天敌与害虫有1门、2纲、9目、33科、53种。天敌有27种,害虫有26种,害虫优势种为鳞翅目钻蛀类的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等;捕食性天敌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圆蛛与鞍形花蟹蛛等。2019年共调查到2门、3纲、11目、39科、59种,害虫共计29种,钻蛀类如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仍为优势害虫;天敌30种,以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等为优势种。3.综合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发现,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个体数量与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不尽相同。2018年玉米田天敌数量在成熟期下降使得害虫发生量有所增加;2019年成熟期玉米田天敌发生量上升,有效控制并降低害虫发生量。绿豆田亦有相近的发生规律。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间作处理如2:2处理和4:2处理,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较低。4.对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进行测定,2:2处理、随机2:2处理、4:2处理和随机4:2处理等4个处理的百粒重较高;随机4:2处理和4:2处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着。
张建锋[4](2019)在《环境材料与植物对矿区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区土壤-植物系统调查,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形态分布特征,评价了生态风险状况;针对该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采用乡土植物小叶锦鸡儿、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开展了连续2年盆栽植物修复试验,研究微生物菌肥和富里酸两种环境材料对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效果,筛选出环境材料的最佳修复用量参数;通过田间组块试验,研究环境材料联合灌草植物对矿区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协同效果。为我国矿区土壤修复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1)白云鄂博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为Pb、Cu、Zn、Mn、Ni和As,其中Pb、As超过了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未超过风险管制值;作为其它污染物类,Cu、Zn和Ni高于风险筛选值,均存在污染风险。主矿、东矿、尾矿库和排土场均为重度污染区,其中Pb、Zn为重度污染,Cu和Ni中度污染,As为轻微污染,Mn含量较高也可作为主要污染物;Pb、Zn和Mn主要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分布,Cu、Cr、Ni和As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土壤有机质、速效NPK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较低,肥力较贫瘠。(2)矿区植被调查主要记录了 24种适生植物,以菊科为主,占物种总数的45.83%。不同植物地上部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蒙古莸、苍耳、沙冬青、芨芨草和草原霞草地上部分别对Pb、Cu、Zn、Mn和Ni富集能力较强,多数适生植物转运能力较强,可作为该矿区对上述5种重金属的适生植物修复材料。(3)通过连续2年盆栽试验探讨了微生物菌肥、富里酸两种环境材料联合植物对两种矿区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及效果。矿区重金属污染土与植生土按1:1配置下进行植物修复效果较好,修复2年后,1:1配置土中Pb、Cu、Zn、Mn和Ni最快分别由修复前 1054.00、253.70、2440.00、7864.00 和 472.50mg/kg 降至 511.89、128.56、1271.16、5567.12和228.58mg/kg;两种环境材料单一和同时添加下,联合小叶锦鸡儿、紫花苜蓿和黑麦草修复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迁移效果均较好,紫花苜蓿修复 2 年对 Pb、Cu、Zn、Mn 和 Ni 累积量最高分别为 11658.72、3159.77、31142.10、40863.84 和 6500.09μg/pot;单施中,添加(B5)100g/pot 或(B5)200g/m2 的微生物菌肥分别联合3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降低效率及萃取量整体较高,F3(150mg/L)的富里酸分别联合3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降低效率及萃取量整体较高:整体上混施比单施联合植物效果较好,100g/pot B+100mg/LF(T6)或 200g/m2B+100mg/LF(T6),即BF高浓度+FA中浓度,联合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效果较好。(4)通过连续2年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环境材料单施、混施及其与3种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两种配置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矿区重金属污染土与植生土按1:2配置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略高;混施效果明显,同时添加微生物菌肥和富里酸联合紫花苜蓿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与植生土按土壤质量1:1和1:2配置土壤修复2年后,IFI分别较高为82.87、142.61,土壤肥力均由Ⅳ级变为Ⅱ级,土壤肥力状况良好;土壤pH随时间延长整体上出现降低,有机质、速效NPK随修复时间增加明显提高;混施中T5、T6处理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增加明显,紫花苜蓿修复下整体提高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高;修复2年内,添加两种环境材料后,T5和T6处理下整体上明显促进3种植物生长。(5)灌草协同修复模式下田间组块试验效果可知,同时添加(200g/m2 BF+100mg/LFA)(T6)的微生物菌肥和富里酸与灌草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灌草修复2季地上部、总干重明显增加;土壤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Pb、Zn去除效果较好,平均降低率分别为37.32、35.74%;5种重金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向可还原态、弱酸提取态转化;修复2季后的灌草体内5种重金属含量明显提高,Pb、Zn和Mn灌草地上部重金属平均含量较高。(200g/m2 BF+100mg/L FA)(T6)处理下每平方米灌草地上部对5种重金属平均总吸收量约为590.09mg/季。
韩晓丽[5](2019)在《全程有机/绿色植保体系的示范推广及生物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的加速增长及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我国土地等资源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巨大投入来换取粮食作物高产,但是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过度使用,给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一系列替代品应运而生,例如种子包衣剂使用、优质微生物肥料代替化肥、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等。种子包衣技术作为种子行业的一项革新,为种子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未来种子行业发展的趋势。微生物肥料因其具有环境友好、防病增产、改良土壤等特点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也将成为未来肥料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因此,更多新型安全有效的农资产品待研究开发。本论文就全程有机/绿色植保体系的示范推广及生物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1生物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本研究以实验室在前期筛选的三种生防菌株:蜡质芽胞杆菌AR156、枯草芽胞杆菌SM21和沙雷氏菌XY21为有效活性成分,辅助添加非活性成分并通过生物种衣剂制作技术制成生物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并进行田间试验,评估新型生物种衣剂对玉米的田间促生防病效果。试验包括四个处理,分别为(1)生物种衣剂包衣种子+微生物肥料“宁盾”处理;(2)不包衣种子+微生物肥料“宁盾”处理;(3)生物种衣剂包衣种子处理;(4)不包衣种子处理。本试验分析了四种处理对玉米各个时期田间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对玉米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处理(4)相比,处理(1)的玉米各时期生长指标表现最优,其次是(2)和处理(3)。与不包衣种子处理相比,生物种衣剂包衣种子处理使玉米各生长指标及产量明显提升,产量提高5%,而且提高了玉米的品质,有机质提高4%-6%,对土壤也有一定的改良效果。2日光温室小白菜、莴苣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小白菜和莴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价格低廉受到大众的喜爱。但在小白菜和莴苣种植中,农户经常通过多次、大量地施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多种病虫害,导致品质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本研究创新性地利用生物农药(微生物菌剂)代替化学农药来研究对小白菜和莴苣的促生增产和病虫害防治效果。将不同的生防菌组合和微生物菌剂产品与常规种植作对比,筛选出对日光温室小白菜、莴苣促生增产和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剂组合,从而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使用效率。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处理组相比,生防菌处理组促生效果明显,增加小白菜、莴苣产量,提高小白菜、莴苣蔬菜品质,提高土壤肥力。以微生物菌剂“宁盾”为核心的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绿色种植体系即BeMMG处理组效果最好,防病效果统计发现,BeMMG体系对莴苣菌核病的防效比常规种植组高14%;另外研究发现,以微生物菌剂“宁盾”为核心形成的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种植体系即BeMMO体系提高作物的品质最明显。此外发现,生物菌剂可以平衡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含盐量、提升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效果明显。3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绿色种植体系在黄瓜上的应用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绿色种植体系(BeMMO/G体系)于黄瓜上开展应用试验,以微生物肥料“宁盾”为核心,将BeMMO体系以及BeMMG体系与常规绿色种植体系对比,分析了其对黄瓜的促生效果以及品质、产量和土壤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促生增产、防病方面,BeMMG处理组表现最优,与常规绿色处理组相比,黄瓜增产25%、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高32%,生物量显着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BeMMG体系的促生增效作用明显;另外研究发现,BeMMO体系能够显着提高作物的品质;此外发现,该生物防治体系可以平衡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含盐量、BeMMO体系以及BeMMG体系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29%和28%,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防治对土壤的危害、对果实的污染。
程桂阳[6](2019)在《Bt菌发酵液水溶性活性物质的检测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Zwittermicin A(ZwA)作为一种具有抑菌和增效双重功能的抗生素,虽然其化学结构以及某些化学性质已经阐明,但是该物质的分离纯化制备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随着Bt制剂的广泛应用,ZwA在增效性能上的应用不断扩大,如何得到ZwA高纯度样品以及实现样品中其含量的检测尤为重要,为了拓宽和实现ZwA在农业上更大的应用,急需ZwA定量方法的支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瓶颈问题。1、纯化得到纯度84%~91%的样品的流程。ZwA纯化的流程:(1)将Bt菌发酵液进行浓缩、醇沉、离心得粗提液;(2)粗提液进行冻干,无水乙醇进行萃取;(3)使用500D透析袋纯化,反复透析后收集透析液;(4)使用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10%甲醇的洗脱液部分;(5)使用高效液相亲水型色谱柱HILIC三元流动相洗脱,ZwA在3.1~3.2min时洗脱下来;根据该方法纯化制备最终得到纯度84%~91%的ZwA样品。2、建立了Bt发酵液中ZwA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Bt发酵液成分复杂,实现ZwA的高效液相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柱的选用和合适的洗脱方法是关键。本实验选用HILIC色谱柱(4.6×250mm,3μm),以1.0mL/min乙腈-甲醇(25:75)为流动相,15min乙腈-甲醇-水(25:72:3)为流动相,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0~100.0μg/mL内R2为0.9986,在32.78μg/mL添加水平下ZwA的加标回收率为93.2%~97.5%,RSD为1.28%,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能适用于检测各种发酵液中的ZwA的含量。3、建立了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Bt发酵液中ZwA含量的方法。方法的原理是根据ZwA的结构中含有(NH2CONH2)的结构,此结构的物质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与二乙酰一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在480nm有特殊吸光值。实验以二乙酰一肟为显色剂,分别对酸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建立方法的最佳参数为磷酸的质量浓度是300mL/L、二乙酰一肟的加入量是1000μg/mL、反应液在75℃水浴中保持15min,暗处室温放置冷却,用分光光度计在480nm出测定其吸光值;ZwA含量在0~200μg/mL范围内时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114x+0.07082,R2=0.99182,表明相关性良好,而且本实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专属性强。4、ZwA与噻唑膦复配后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以根结线虫为试虫,测定噻唑膦浓度与抑制根结线虫作用的关系;测定了不同添加量ZwA和噻唑膦配合使用对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0.2mg的添加量下30%浓度噻唑膦对线虫的增效能力达到2.711倍。
高振峰[7](2018)在《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茄早疫和番茄灰霉病害作为番茄栽培过程中的2种重要病害,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化学农药在2种病害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残留、病原物抗药性、药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因此,新型绿色、安全农药开发迫在眉睫。植物内生细菌(endophyticbacteria)作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类重要微生物资源,部分菌株兼有防病和促生双重作用,一方面可加工成生物农药,用于田间病害防治,另一方面还可加工成微生物菌肥,用于土传病害防治、土壤微生物区系改良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减药、减肥”目标实现和缓解化学农药、化肥负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高效抗病和促生植物内生细菌筛选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抑菌特性、抗菌物质种类、定殖特性、促生特性、制剂加工以及田间药效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以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为靶标从前期58株不同来源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出28株对2种病原均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拮抗细菌。随后采后利福平抗生素抗性标记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株既可在番茄根系和根际良好定殖且具有良好田间防效的拮抗细菌,编号为ZSY-1。灌根接种15 d后,仍可在根部组织检测到该菌株(1.46×106cfu/g),且菌株ZSY-1田间番茄灰霉病害叶片防治效果可达80.33%,果实防治效果可达75.10%。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gyrA和gyrB特异基因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研究后,可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ullus velezensis)。2.以番茄早疫病菌为靶标利用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稳定性、排油特性和液滴坍塌特性以及硫酸铵盐析和盐酸沉淀、甲醇抽提方法对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非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后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为脂肽类抗菌物质;随后采用中压层析和HPLC高效液相对其抗菌物质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LC-MS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分子量为1008D的表面活性素和分子量为1042D与1056D的伊枯草菌素A被成功检测出来,进一步说明该菌株可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3.使用平板对扣法对菌株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后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桃褐腐病菌、辣椒枯萎病菌、菜豆菌核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菜豆炭疽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 83.0%、92.1%、83.2%、80.9%、76.7%、68.1%、57.0%和 70.6%。使用SPME-GC-MS对其挥发性物质种类进行分析和萃取条件优化发现,70℃和40 min为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的SPME最佳萃取条件,且在该条件下共有29种不同于对照的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来,其中4种物质(4-氯-3-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和2,5-二甲基吡嗪)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85%以上,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为4-氯-3-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和2,5-二甲基吡嗪。4.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对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番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在菌悬液浓度为1.0×107 cfu/mL和发酵液稀释100时可明显提高番茄种子发芽势,且在相同浓度下可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干重和地下部根长、干重、鲜重以及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提高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其促生机制进行探究后发现,该菌株的促生机制主要有适度抗旱、耐盐和产IAA。5.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可湿性粉剂制备配方进行探究后发现,该菌株可湿性粉剂制备配方为:发酵液70%、麦麸10%、8%羧甲基纤维素钠、8%木质素磺酸钠、3%扩散剂MF、10%三聚偏磷酸钠、8%木质素磺酸钙、4%拉开粉BX、2%渗透剂T、2%Silok-7110、2%Silok-2235,麦麸补足100%。由该配方制得的制剂活菌数含量为2亿活芽孢/克,且润时间为41.35 s,悬浮率为89.16%,具有良好光照和贮藏稳定性,符合国标理化要求。使用离体防效对制剂防病效果和最佳稀释倍数进行验证后发现,该制剂300倍稀释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抑菌率为79.01%;500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为87.37%。6.使用喷雾法对该制剂300倍和500倍稀释液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后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最佳田间用药稀释倍数为300倍,且无药害产生和对番茄灰霉病害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在药前病情指数较低地区,叶片田间药效可达77.76%,果实药效可达74.68%,同对照药剂50%腐霉利药效(80.22%和76.55%)相当;在药前病情指数较大地区,防效则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药效仅为60%左右。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宜在番茄灰霉病害发生前期使用,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可用于番茄栽培过程中该病害的预防和发病较轻地块的治疗。
杨华[8](2017)在《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可以在土壤中大量宿存,起到对害虫持续控制的作用。烟草是广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却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以筛选出的对烟草田害虫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在烟草田间及温室土壤内的宿存动态研究,选择宿存能力较好的菌株与化学农药进行相容性测定,筛选出对绿僵菌生长没有影响的化学药剂与其混配,将其应用于田间试验,确定防效,为研究和提高绿僵菌制剂在烟田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绿僵菌和白僵菌在广东不同烟区土壤中宿存动态研究对19株绿僵菌和1株白僵菌在温室土壤中萌发动态进行研究,释放孢子60d后萌发率出现首次显着下降,180d后出现了第二次小幅度下降。大部分已降至50%以下,只有Ma05、Ma09、Ma19、Ma22和Ma24菌株的萌发率高于50%。白僵菌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一年以后萌发率仅为15%。孢子最适保存温度为26°C,32°C以上不利于孢子萌发,4°C有利于孢子的保存。土壤含水量对绿僵菌宿存影响较大。5株绿僵菌和1株白僵菌CFU(单位质量土壤菌落数量)在土壤中都呈现出先快速下降,然后有一个小幅回升的过程,其中以Ma09宿存能力最强。关于空间动态研究表明,3cm土层的CFU下降迅速,150d以后未检测到绿僵菌孢子。10-15cm土层的CFU呈现出开始快速下降,中期有个小幅波动甚至回升的趋势。广东三个烟草种植区五华、南雄和乳源的土壤都适于金龟子绿僵菌Ma09的宿存,并且可以持续宿存长达一年之久。2.绿僵菌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力与绿僵菌杀虫毒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累计死亡率和时间建立了19株绿僵菌对二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回归方程。测定了第4d胞外蛋白酶活力产生水平,分别二龄斜纹夜蛾第4d的累计死亡率及LT50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和0.7318,与累计死亡率正相关;几丁质酶活力产生水平与累计死亡率和LT50相关系数为0.4747和0.3718,没有相关性。根据胞外蛋白酶活力结果筛选出金龟子绿僵菌Ma09作为高毒力菌株。3.绿僵菌与化学药剂的相容性研究测定了20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Ma09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学药剂对绿僵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部分低浓度杀虫剂会产生促进绿僵菌产孢。通过对生长抑制率、萌发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三个指标对比,从中筛选出来三种与之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杀虫剂分别是:溴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这三种药剂均可以应用于混配剂的研制中。4.绿僵菌防治烟草田害虫效果研究以100g/株剂量绿僵菌颗粒剂(每克颗粒剂含孢子5×106个)与底肥同时施用防治效果可以高达78.67%。以1g孢子粉加1L水浸泡150株烟苗的剂量进行浸渍法田间防效调查,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以每株烟淋入500mL孢子浓度为3.34×105个孢子/mL的孢悬液作为定根水淋入,防治效果可以达到64.58%。而以1.25×108个孢子/mL浓度对烟苗进行喷灌,其防治效果可为32.29%。通过对四种处理方法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穴施法和浸根法的防治效果最好,灌根法次之,而喷灌法的防治效果最差。以5种不同制剂对烟草田斜纹夜蛾和烟蚜进行防治效果评估,绿僵菌孢悬液对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低,不具备田间应用价值。处理15d后,水乳剂和油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为34.11%和36.06%,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18%和70.86%。可以用于烟蚜的防治使用,但是不建议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绿僵菌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剂对烟蚜和斜纹夜蛾处理15d后的防效分别为91.91%和83.06%,防治效果略高于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可将其应用于烟草田地上害虫的防治。
王玉芳[9](2017)在《南方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严重危害世界农业生产,传统的化学防治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环境。植物内生细菌(Endophytic bacteria)因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在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有生防活性的菌株在实际应用中易受环境影响导致防效降低或失效。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能够高效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内生细菌并研究其定殖和防效的影响因子,为利用植物内生细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采用水解明胶活性菌株的初筛以及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杀线虫活性的复筛,进一步通过盆栽番茄人工接种内生菌和线虫的方法验证;对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研究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在番茄根部的定殖动态;选择盆栽防效高,促生效果好,定殖能力强的菌株制成固体菌剂,在病圃中栽培番茄调查固体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测序法鉴定菌种。结果从59株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得到19株能够水解明胶的菌株,其中H1、SHI和E62的水解明胶能力最强;ZC13的发酵上清液和Q1的菌悬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校正致死率最高,分别为81.11%和52.76%;盆栽防效最高是Q1、H1、LAI和SHI,卵块抑制率和根结抑制率均在68%以上且都能促进番茄生长;Q1和SHI能有效在番茄根内定殖,定殖量维持在104 cfu/g,Q1、H1、LA1和SHI都能在根际土壤中定殖,定殖量维持在106cfu/g,Q1在根内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量显着高于其他菌株;在病圃中Q1的菌剂能使番茄根内的线虫数降低68.54%并促进番茄生长;经鉴定Q1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H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A1为温哥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ancouverensis),SHI 为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采用盆栽番茄人工接种法研究Q1定殖与防效的影响因子。首先研究Q1菌株的接种浓度和接种方法对Q1定殖和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然后选择最适的接种浓度和接种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质地、肥料和金属离子等因子对Q1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接种浓度,伤根接种,维持土壤30%的含水量有利于Q1在番茄根内定殖;定殖数量增加能提高Q1的防效;增大接种浓度,伤根接种以及含水量30%的土壤、中性土壤、粘壤土、除钾肥以外的化肥、Ca2+有利于提高Q1的防效。植物内生细菌Q1对防治南方根结线虫具有巨大潜力,定殖过程不易受环境影响,按其特点合理应用可以提高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
赵建波[10](2011)在《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生态适应性及生防增效因子筛选》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纹枯病( wheat sharp eyespot )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侵染小麦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植物土传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对小麦的生产具有严重的威胁。当前,防治小麦纹枯病尚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主要通过化学方法防治,不仅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有诱导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利用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纹枯病进行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克服化学防治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其能在小麦体内定殖,用内生细菌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内生细菌随小麦种子萌发侵染进入植株,定殖于小麦体内,因而生防效果更加稳定,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测定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环境适应能力,筛选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生防菌株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并通过筛选生防增效剂选出能够提高生防菌生防效果的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小麦纹枯病生防制剂的研制。本研究分别在不同土质和不同自然土壤两种条件下对3个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0-9、0-19、Y10-3进行了生防测定,结果显示菌株Y10-3环境适应能力最差,0-9在两种条件下,室内室外生防测定均显示了良好的生防能力,具有开发为广泛应用的生防制剂的潜力。对0-9、0-19、Y10-3进行了亲和性测定,发现0-9和0-19相互排斥,Y10-3和它们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分别将一定浓度的0-9、0-19、Y10-3 3个菌株处理河沙、蛭石、煤灰、滑石粉这四种物质,定期测定不同菌株在不同基质中的存活状况,发现蛭石带菌能力最强,0-9、0-19、Y10-3处理蛭石后测定的最大初始带菌量分别为7.46×109cfu/g、8.49×109 cfu/g、3.48×109 cfu/g。室温存放3个月后,测定的3个生防菌在蛭石中的存活量仍然达到1.63×108 cfu/g、1.39×108 cfu/g、1.44×108 cfu/g。本研究测定了25种物质对生防菌株0-9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蔗糖、果糖、壳聚糖、维生素B1、苏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MgSO4、NH4NO3、(NH4)3PO4、K2HPO4、CaCl2、IAA和赤霉素14种物质能够提高生防菌株0-9的生长速度,其中壳聚糖、苏氨酸、亮氨酸、NH4NO3、K2HPO4、IAA、赤霉素等7物质具有促进生防菌生长,抑制纹枯菌生长,促进小麦出芽和苗期生长3重功效。将上述7种物质添加到0-9菌液中对小麦纹枯病进行生防测定,生防效果比单独使用0-9菌液提高了49.0﹪。
二、河南土壤中对Bt具增效作用微生物的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土壤中对Bt具增效作用微生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放线菌剂对连作哈密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哈密瓜连作障碍的研究现状 |
1.2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1.2.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
1.2.2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1.3 微生物菌肥概述 |
1.3.1 微生物菌肥简介 |
1.3.2 微生物菌肥的功能 |
1.4 放线菌肥的研究现状 |
1.4.1 放线菌的促生作用 |
1.4.2 链霉菌的促生作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1.6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7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1.8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
3.1.9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3.1.10 不同处理各养分指标间相关性 |
3.1.11 不同连作年限、不同菌剂处理及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2.6 不同处理各酶活性间的相关性 |
3.2.7 不同连作年限、不同菌剂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指标影响 |
3.3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横径的影响 |
3.3.2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纵径的影响 |
3.3.3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硬度的影响 |
3.3.4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芯糖含量的影响 |
3.3.5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边糖含量的影响 |
3.3.6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总酸度含量的影响 |
3.3.7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3.8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糖酸比的影响 |
3.3.9 不同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 |
3.3.10 不同连作年限和菌剂处理及交互作用对哈密瓜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
3.4 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其哈密瓜产量品质间的相关性 |
3.5 产量、品质与影响因子逐步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 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 连作年限及放线菌剂对哈密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生物炭和木霉菌对设施连作酸化土壤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1.1 生物炭概述 |
1.1.2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1.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 木霉菌应用的研究进展 |
1.2.1 木霉菌概述 |
1.2.2 木霉菌对病害的防治 |
1.2.3 木霉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4 木霉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物炭对设施连作土壤酸化的调控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测定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物炭对土壤pH的影响 |
2.2.2 生物炭对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Al~(3+)和交换性H~+含量的影响 |
2.2.3 生物炭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影响 |
2.2.4 生物炭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2.2.5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2.2.6 土壤pH与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对设施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处理对黄瓜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系鲜、干质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系形态和拓扑结构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6 不同处理对黄瓜叶片保护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处理对土壤pH、EC和含水量的影响 |
3.2.8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9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10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炭与木霉菌配施对设施连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4.2.2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4.2.3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物种分类和丰度分析 |
4.2.4 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4.2.5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功能预测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3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4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功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主要穗部害虫概述 |
1.1.1 桃蛀螟 |
1.1.1.1 桃蛀螟生物学与发生危害特征 |
1.1.1.2 桃蛀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
1.1.2 亚洲玉米螟 |
1.1.2.1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
1.1.2.2 亚洲玉米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
1.1.3 棉铃虫 |
1.1.3.1 棉铃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
1.1.3.2 棉铃虫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
1.1.4 东方黏虫 |
1.1.4.1 东方黏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
1.1.4.2 东方黏虫的生物防治 |
1.2 间作与土壤养分利用及虫害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1 玉米间作的生理学基础 |
1.2.2 玉米间作与抗虫的关系 |
1.3 间作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4 间作对作物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玉米和绿豆种植与调查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1 玉米穗部害虫与玉米螟卵块统计方法 |
2.4.2 玉米田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2.4.3 玉米考种与测产的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
3.1.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
3.1.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
3.1.3 小结 |
3.2 不同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
3.2.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
3.2.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
3.2.3 小结 |
3.3 不同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
3.3.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
3.3.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
3.3.3 小结 |
3.4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
3.4.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
3.4.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
3.4.3 小结 |
3.5 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
3.5.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
3.5.1.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
3.5.1.2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
3.5.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
3.5.2.1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
3.5.2.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
3.5.3 小结 |
3.6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1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1.1 2018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1.2 2018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2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2.1 2019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2.2 2019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
3.6.3 小结 |
3.7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1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调查数量 |
3.7.2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指数 |
3.7.2.1 2018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2.2 2018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3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3.1 2019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3.2 2019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
3.7.4 小结 |
3.8 不同间作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8.1 2018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
3.8.2 2019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
3.8.3 小结 |
4 讨论 |
4.1 玉米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
4.2 不同处理绿豆田的益害比 |
4.3 影响田间害虫发生的因素 |
4.3.1 天气因素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3.2 种植布局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3.3 取样方式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3.4 防治措施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4 玉米-绿豆间作对天敌促进作用的机制探讨 |
4.5 不同间作处理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差异 |
4.5.1 群落多样性 |
4.5.2 生境多样性与生境管理 |
4.6 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产量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环境材料与植物对矿区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1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
1.1.1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国内外现状 |
1.1.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主要技术 |
1.1.3 植物修复机理 |
1.1.4 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改良 |
1.1.5 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
1.2 环境修复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微生物菌肥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腐殖酸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 |
2.1.2 重金属污染土壤适生植物筛选 |
2.1.3 环境材料与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效果 |
2.1.4 环境材料与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效果影响 |
2.1.5 环境材料与灌草协同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分析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药品与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
2.3.2 植物样品测定方法 |
2.3.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与标准 |
2.3.4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2.3.5 数据处理方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肥力状况调查与评价 |
3.1 采样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
3.2 污染特征分析 |
3.3 形态分布特征 |
3.4 污染评价 |
3.4.1 环境质量评价 |
3.4.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4.3 形态污染风险评价 |
3.5 污染空间分析 |
3.5.1 重金属浓度分析 |
3.5.2 综合污染指数分析 |
3.6 土壤肥力评价 |
3.6.1 理化性质分析 |
3.6.2 肥力综合评价 |
3.7 重金属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3.8 小结与讨论 |
3.8.1 矿区土壤环境及肥力小结 |
3.8.2 矿区土壤环境及肥力讨论 |
4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适生植物筛选 |
4.1 植物调查与样品采集 |
4.2 植物种类组成与生物量 |
4.3 适生植物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 |
4.4 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累积量 |
4.4.1 植物地上与地下部重金属含量 |
4.4.2 植物地上部金属总累积量 |
4.5 植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矿区选择性富集较高的适生植物筛选小结 |
4.6.2 矿区选择性富集较高的适生植物筛选讨论 |
5 微生物菌肥-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分析 |
5.1 试验设计 |
5.2 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的影响 |
5.3 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
5.4 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吸收和累积量的影响 |
5.4.1 植物地上部、根部重金属浓度 |
5.4.2 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累积量 |
5.5 植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微生物菌肥-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小结 |
5.6.2 微生物菌肥-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讨论 |
6 富里酸-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分析 |
6.1 试验设计 |
6.2 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的影响 |
6.3 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
6.4 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吸收和累积量的影响 |
6.4.1 植物地上部和根部重金属浓度 |
6.4.2 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累积量 |
6.5 植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富里酸-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小结 |
6.6.2 富里酸-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讨论 |
7 微生物菌肥-富里酸-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分析 |
7.1 试验设计 |
7.2 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的影响 |
7.3 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
7.4 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吸收和累积量的影响 |
7.4.1 植物地上部和根部重金属浓度 |
7.4.2 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累积量 |
7.5 植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
7.6 环境材料-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影响效果综合分析 |
7.7 小结与讨论 |
7.7.1 微生物菌肥-富里酸-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小结 |
7.7.2 微生物菌肥-富里酸-植物对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讨论 |
8 环境材料-植物联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
8.1 试验设计 |
8.2 修复土壤肥力评价 |
8.2.1 修复1年土壤肥力评价 |
8.2.2 修复2年土壤肥力评价 |
8.2.3 土壤肥力指标的动态变化 |
8.3 修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分析 |
8.3.1 修复1年土壤微生物数量 |
8.3.2 修复2年土壤微生物数量 |
8.3.3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幅变化 |
8.4 各修复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8.4.1 修复1年植物生长状况 |
8.4.2 修复2年植物生长状况 |
8.5 环境材料改良矿区土壤肥力-植物综合影响分析 |
8.6 小结与讨论 |
8.6.1 环境材料-植物联合改良效果小结 |
8.6.2 环境材料-植物联合改良效果讨论 |
9 环境材料与灌草协同对矿区污染土壤重金属迁移效果研究 |
9.1 试验设计 |
9.2 对灌草生物量的影响 |
9.3 对土壤重金属降低率的影响 |
9.4 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
9.5 灌草体内重金属含量与总吸收量 |
9.6 小结与讨论 |
9.6.1 环境材料与灌草协同迁移影响效果小结 |
9.6.2 环境材料与灌草协同迁移影响效果讨论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植物收获后利用建议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全程有机/绿色植保体系的示范推广及生物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物种衣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 种衣剂的概述 |
1.1 种衣剂的概念 |
1.2 种衣剂的特点 |
1.3 种衣剂的分类 |
1.4 种衣剂研究进展 |
2 生物种衣剂简介 |
2.1 生物种衣剂概念 |
2.2 生物种衣剂作用机理 |
2.3 生物种衣剂研究现状 |
2.4 生物种衣剂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生物种衣剂开发应用前景 |
第二章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 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 |
2 微生物肥料作用机制 |
2.1 促进植物生长 |
2.2 提高土壤肥力 |
2.3 抑制病虫害 |
2.4 增加产量,提升品质 |
3 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势 |
3.1 加强微生物肥料市场监督的管理 |
3.2 加大对优良菌株的筛选和保存 |
3.3 加大对功能菌株复配研发 |
3.4 改进生产设备、提高产品品质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生物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处理设置 |
1.3 试验地点 |
1.4 试验小区划分设计 |
1.5 各时期田间操作 |
1.6 试验统计方法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2.2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2.3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4 生物种衣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日光温室小白菜莴苣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置 |
1.3 试验地点 |
1.4 试验小区设计 |
1.5 田间种植方法 |
1.6 试验统计方法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和莴苣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和莴苣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和莴苣病虫害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和莴苣品质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和莴苣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绿色种植体系在黄瓜上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试验地点 |
1.4 试验小区设置 |
1.5 田间种植方法 |
1.6 数据统计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黄瓜病害的防治效果 |
2.4 不同处理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黄瓜种植前后土壤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6)Bt菌发酵液水溶性活性物质的检测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Zwittermicin A(ZwA)的研究现状 |
1.1.1 Zwittermicin A的发现 |
1.1.2 Zwittermicin A的结构及性质 |
1.1.3 Zwittermicin A的纯化方法 |
1.1.4 Zwittermicin A的检测方法 |
1.1.5 固相萃取技术在Zwittermicin A纯化和检测方面的应用 |
1.1.6 Zwittermicin A活性作用的研究 |
1.1.7 Zwittermicin A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研究 |
1.2 噻唑膦在防治根结线虫病方面出现的问题 |
1.2.1 根结线虫病防治现状 |
1.2.2 噻唑膦在防治线虫上的出现的困境 |
1.2.3 噻唑膦防治线虫的应用新思路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Zwittermicin A的发酵和制备 |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Zwittermicin A的发酵 |
2.3.2 Zwittermicin A发酵液前处理 |
2.3.3 草生欧文氏杆菌检测发酵液的抑菌性 |
2.3.4 固相萃取法纯化ZwA条件确定 |
2.3.4.1 固相萃取装置设计 |
2.3.4.2 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 |
2.3.4.3 固相萃取柱的活化 |
2.3.4.4 固相萃取柱的上样 |
2.3.4.5 固相萃取柱淋洗剂比例、体积选择该过程为了除去样品溶液中的干扰成分 |
2.3.4.6 固相萃取柱的洗脱 |
2.3.5 使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Zwittermicin A进行半制备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前处理发酵液抑菌性检测 |
2.4.2 固相萃取条件的的确定 |
2.4.2.1 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 |
2.4.2.2 固相萃取柱淋洗剂比例、体积的选择 |
2.4.3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Zwittermicin A进行半制备 |
2.4.4 Zwittermicin A的检测 |
2.5 小结 |
第三章 Zwittermicin A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
3.1 实验材料和供试菌株 |
3.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液制备 |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3.3 色谱检测条件 |
3.3.4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方法 |
3.3.5 方法学验证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ZwA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2 阴性干扰实验结果 |
3.4.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4 样品测定 |
3.5 讨论 |
3.5.1 色谱柱的选择 |
3.5.2 进样溶剂、检测波长的选择 |
3.5.3 本实验的目的 |
3.5.4 本实验的创新之处 |
第四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Bt发酵液中Zwittermicin A含量 |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 |
4.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酵液制备 |
4.3.2 发酵液样品的前处理 |
4.3.3 试剂的配制 |
4.3.4 检测方法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实验条件的选择 |
4.4.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4.4.1.2 磷酸的添加量 |
4.4.1.3 加热温度 |
4.4.1.4 加热时间 |
4.4.2 线性关系实验 |
4.4.3 发酵液中Zwittermicin A的含量测定 |
4.5 讨论 |
第五章 Zwittermicin A对噻唑膦杀根结线虫的增效作用 |
5.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根结线虫的提取、鉴定 |
5.3.2 室内试验 |
5.3.2.1 不同浓度的噻唑膦溶液对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测定 |
5.3.2.2 Zwittermicin A与噻唑膦配合使用对根结线虫的增效抑制作用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苦瓜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线虫 |
5.4.2 不同浓度的噻唑膦溶液对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 |
5.4.3 Zwittermicin A与噻唑膦配合使用对根结线虫的增效抑制作用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与发展 |
2. 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与分布 |
3.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意义 |
4.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 |
5. 植物内生细菌抗病、促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
5.1 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5.2 植物内生细菌抗菌物质种类 |
5.3 植物内生细菌的促生特性 |
6. 植物内生细菌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
7. 番茄灰霉和早疫病害研究进展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抗真菌特性及分类地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菌种活化 |
1.4 拮抗细菌的筛选 |
1.5 内生细菌定殖特性研究 |
1.6 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害的田间防效测定 |
1.7 内生细菌ZSY-1抗真菌谱测定 |
1.8 内生细菌ZSY-1分类地位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细菌筛选结果 |
2.2 拮抗细菌在番茄中的定殖特性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番茄灰霉病害田间防效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抗真菌谱 |
2.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分类地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次生代谢物抑菌活性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次生代谢物抑菌特性分析 |
1.4 抗菌物质种类及抑菌特性分析 |
1.5 脂肽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测定 |
1.6 脂肽抗菌物质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次生代谢物抑菌特性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次生抗菌物质种类及抑菌特性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果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抗菌物质的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研究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耗材 |
1.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抗真菌谱 |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成分GC-MS检测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谱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条件优化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结果 |
2.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对番茄幼苗的促生特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材料 |
1.3 供试培养基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及代谢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1.5 盆栽试验设计及过程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促生机制初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及其代谢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发酵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促生机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制备工艺和田间防效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1.3 菌株活化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发酵培养和抗逆性芽孢制备 |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对B.cinerea和A.solani的番茄离体防效测定 |
1.7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最佳稀释倍数筛选 |
1.8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佳载体筛选结果 |
2.2 助剂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 分散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4 润湿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5 最佳稳定剂筛选结果 |
2.6 可湿性粉剂稳定性 |
2.7 可湿性粉剂离体防效 |
2.8 可湿性粉剂最佳稀释倍数 |
2.9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绿僵菌的分类地位 |
1.2 应用绿僵菌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 |
1.3 应用绿僵菌防治烟田主要害虫的潜力 |
1.4 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动态研究 |
1.5 绿僵菌杀虫剂的剂型研究 |
1.6 绿僵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僵菌在广东不同烟区土壤中的宿存研究 |
1.宿存于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萌发率随时间变化动态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供试菌株 |
1.1.2 试验方法 |
1.1.3 数据处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不同菌株孢子萌发率变化动态 |
1.2.2 不同保存温度下绿僵菌孢子萌发率变化动态 |
1.3 结论与讨论 |
2 绿僵菌孢子在温室土壤中种群变化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土壤概况 |
2.1.2 供试菌株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僵菌与白僵菌在土壤中的宿存动态比较 |
2.2.2 分离菌株CFU与宿存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3 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量的空间分布动态 |
2.3 结论与讨论 |
3 绿僵菌孢子在烟草田间土壤中的宿存变化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菌株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绿僵菌田间宿存的影响 |
3.2.2 土壤含水量对绿僵菌在大田土壤中宿存的影响 |
3.2.3 不同地区绿僵菌宿存衰退率的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大田土壤中绿僵菌分离株产孢率及对斜纹夜蛾毒力的变化动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产孢能力测定 |
4.1.2 毒力测定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田土壤中绿僵菌分离株产孢率变化动态 |
4.2.2 大田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绿僵菌几丁质酶及胞外蛋白酶活力与杀虫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试剂配制 |
1.1.3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2.1 供试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毒力测定 |
1.2.2 胞外蛋白酶的酶活力测定 |
1.2.3 几丁质酶的酶活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僵菌对二龄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 |
2.2 胞外蛋白酶活力与毒力相关性 |
2.2.1 酪氨酸标准曲线 |
2.2.2 胞外蛋白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
2.3 胞外蛋白酶与毒力相关性分析 |
2.4 几丁质酶酶活力与毒力相关性 |
2.4.1 还原糖NAG标准曲线 |
2.4.2 几丁质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
2.4.3 几丁质酶与毒力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化学农药与绿僵菌相容性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剂材料 |
1.1.1 化学药剂配制 |
1.1.2 供试菌株 |
1.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1.4 含药孢悬液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生长率的影响 |
1.2.2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萌发率的影响 |
1.2.3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率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生长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
2.2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萌发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
2.3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产孢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绿僵菌防治烟草田害虫效果研究 |
1 绿僵菌颗粒剂对烟草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地概况 |
1.1.2 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及孢子粉制备 |
1.1.3 试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烟株被害率的调查结果 |
1.2.2 防治效果的调查结果 |
1.3 结论与讨论 |
2 绿僵菌悬浮剂对烟草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综合技术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金龟子绿僵菌悬浮剂的配制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喷洒悬浮剂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4 新型绿僵菌复合剂对烟草地上害虫防治效果的方法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药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
4.2.2 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3 论文创新点 |
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9)南方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 根结线虫概述 |
1.1 根结线虫的分类学地位 |
1.2 根结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2.1 根结线虫的形态 |
1.2.2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 |
1.2.3 根结线虫侵染特征 |
1.2.4 根结线虫的传播 |
1.3 根结线虫的危害 |
1.4 根结线虫的防治 |
1.4.1 化学防治 |
1.4.2 农业措施防治 |
2 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 |
2.1 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 |
2.1.1 捕食真菌 |
2.1.2 内寄生真菌 |
2.1.3 卵寄生真菌 |
2.2 根结线虫的生防细菌 |
2.2.1 根际细菌 |
2.2.2 寄生细菌 |
2.3 根结线虫的生防放线菌 |
3 利用植物内生细菌防治根结线虫 |
3.1 植物内生细菌的特点 |
3.2 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内生细菌 |
3.3 植物内生细菌防治线虫的机理 |
3.3.1 产生杀线虫物质 |
3.3.2 改变寄主根系分泌物 |
3.3.3 竞争营养和空间位点 |
3.3.4 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 |
4 影响生防菌定殖的因素 |
4.1 生防菌自身性质 |
4.2 寄主植物及其根系分泌物 |
4.3 土壤环境对生防菌定殖的影响 |
4.3.1 土壤温度 |
4.3.2 土壤湿度 |
4.3.3 土壤类型 |
4.3.4 土壤pH |
4.3.5 土壤有机质含量 |
4.3.6 土壤微生物 |
5 影响微生物生防效果的因素 |
5.1 温度 |
5.2 湿度 |
5.3 降水 |
5.4 紫外线 |
5.5 土壤 |
5.5.1 土壤pH |
5.5.2 土壤类型 |
5.5.3 土壤含氧量 |
5.5.4 其他土壤因子 |
5.6 化学因素 |
6 实验设计 |
第2章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 |
第1节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不同筛选方法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生物材料 |
1.1.2 培养基 |
1.1.3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生物材料的培养 |
1.2.2 水解明胶菌株的筛选 |
1.2.3 杀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 |
1.2.4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株的盆栽筛选 |
1.2.5 不同筛选方法的比较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解明胶菌株的筛选 |
2.2 离体杀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 |
2.3 盆栽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 |
2.4 根结线虫生防菌不同筛选方法的比较 |
3 讨论 |
第2节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促生效果和定殖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生物材料 |
1.1.2 培养基 |
1.1.3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生物材料的培养 |
1.2.2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1.2.3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在番茄根内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 |
1.2.4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鉴定 |
1.2.5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2.2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在番茄根内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 |
2.3 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鉴定 |
3 讨论 |
第3节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在病圃中的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生物材料 |
1.1.2 培养基 |
1.1.3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生物材料的培养 |
1.2.2 Q1菌剂在病圃中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Q1菌剂在病圃中的防效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3章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Q1定殖与防效影响因子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生物材料 |
1.1.2 培养基 |
1.1.3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生物材料的培养 |
1.2.2 影响因子的设置 |
1.2.3 Q1在番茄根内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 |
1.2.4 Q1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 |
1.2.5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浓度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2.2 接种方法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2.3 土壤含水量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2.4 土壤pH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2.5 土壤质地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2.6 施肥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2.7 金属离子对Q1定殖动态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生态适应性及生防增效因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 |
1.1.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研究 |
1.1.3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
1.2 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1 生物防治的概念 |
1.2.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
1.2.3 生物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
1.2.4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及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3 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
1.3.1 植物保护作用 |
1.3.2 促生作用 |
1.3.3 竞争作用 |
1.3.4 拮抗作用 |
1.3.5 诱导植物抗性 |
1.3.6 影响植物内生芽孢杆菌根部定殖的因素 |
1.3.7 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展望 |
1.4 芽孢杆菌生防增效因子的研究进展 |
1.4.1 化合物的增效作用 |
1.4.2 病毒、微生物的增效作用 |
1.4.3 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 |
1.4.4 细菌代谢液的增效作用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防菌生态适应性测定 |
2.2.2 生防菌株在不同基质材料中存活能力测定 |
2.2.3 不同生防菌株的亲和性测定 |
2.2.4 生防菌生防增效剂筛选 |
2.2.5 增效剂对生防菌生防作用的影响 |
3 结果分析 |
3.1 生防菌株生态适应性 |
3.1.1 生防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对小麦纹枯病的生防测定 |
3.1.2 生防菌株在自然土壤中对于小麦纹枯病的生防测定 |
3.2 生防菌株在不同基质材料中存活能力测定 |
3.3 不同生防菌亲和性测定结果 |
3.4 生防菌生防增效剂筛选结果 |
3.5 增效剂对生防菌生防作用的影响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河南土壤中对Bt具增效作用微生物的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放线菌剂对连作哈密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马凤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2]生物炭和木霉菌对设施连作酸化土壤调控作用研究[D]. 曾晓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12)
- [3]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D]. 王云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环境材料与植物对矿区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研究[D]. 张建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全程有机/绿色植保体系的示范推广及生物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D]. 韩晓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6]Bt菌发酵液水溶性活性物质的检测和应用[D]. 程桂阳.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7]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D]. 高振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18
- [8]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D]. 杨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南方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影响因子研究[D]. 王玉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生态适应性及生防增效因子筛选[D]. 赵建波. 河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