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第三代可编程交换机建设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殷红利[1](2018)在《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数据业务经营获得良好效益的同时,语音业务目前依旧还是运营商的主营业务,特别是对于企业即时通信工具还无法替代传统的通信业务。另外当前用户信息的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用户的正常通信受到了营销、诈骗等多种不良语音的影响。然而由于发展的实际情况,运营商普遍存在多网络多域并存的局面,这为语音治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不良语音对通信环境的影响以及管控现状,指出当前管控方式无法应对号段、“呼死你”等不良语音影响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网络存在CS域、IMS域多域并存的复杂情况,通过对生产网络架构以及网间呼叫、网内手机及固话来去话、铁通用户来去话等呼叫流程的分析,再加上对彩铃、彩印、智能网等多业务触发方式的梳理,最终提出智能网解决方案。通过对智能网接口的研究,智能网系统可以支持CS域及IMS域,对网间来去话、网内用户来去话均可以增加呼叫触发标识,增加呼叫流程,将呼叫触发到智能网,建设超级语音管控系统,并扩展用户接入渠道,方便运营商全局管理及用户个性化管理。论文最后,对采用智能网建设的超级语音管控系统从业务管控功能及系统健壮性进行了测试,实现了对全网用户的不良语音的管理。经现网测试验证,本文设计的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能够对网间、CS域、IMS域VOLTE用户、IMS域VOIP用户、铁通用户语音业务进行全面管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要求。
姜姣娇[2](2014)在《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发展时期,这是电信产业在一个新的领域里告别产品竞争时代进入满足竞争的商业模式时代的转型标志。在此发展阶段和外部竞争环境下,如何集中有限资源,挖掘市场中最有价值客户,同时对其进行差异化营销,将是电信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中心任务和重要课题,也是确保具有明显网络外部性的电信产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电信运营商最有价值的客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团客户,对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进行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组合,有助于推动整体电信产业的战略转型,因此,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创新性研究:(1)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决定了市场细分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的适用性,本文在研究了集团客户特点、客户价值基础上构建了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将指标归类,利用SPSS13.0中的因子分析模块进行权重计算,使用了某电信运营商2011年CRM系统中最新集团客户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所得评估结果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对集团客户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细分,制定行之有效的集团客户组合营销策略。(2)设计了包含集团客户期望、感知质量、集团客户感知价值、竞争、投诉、忠诚度模块的电信产业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将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方法引入满意度测评模型,使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PLS)计算模型路径系数,利用LISREL模型方法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及权重,然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2011年调研数据得出实证结果。(3)将特征联合熵理论引入KNN分类算法,提出了改进算法FUE-KNN。创新性的将特征联合熵中的两个变量设为客户价值、满意度,从而得出基于客户价值、满意度特征联合熵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细分模型。为了验证此算法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效果,以某地区的移动集团用户在2011年的客户价值、满意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最终将集团客户细分为四类:A“最佳集团客户”、 B“奇异集团客户”、C“诱惑集团客户”、D“幽灵集团客户”。结合大市场6PS营销理论与SWOT-MS分析,制定SO-A、WO-A、ST-A、WT-A等十六类营销策略,此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运用为我国电信运营商适应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玲[3](2011)在《CDMA网络核心网承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讨》文中认为2008年电信行业的重大重组,成就了运营商全业务经营的完美时代。新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网络运营商的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论文以变更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电信为着眼点,展开了针对网络改造、新建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电信以传统网络优势为基础,拥有丰富的传输、数据、固定交换网络资源和优势;在接收CDMA移动网络经营契机下,需充分发挥既有优势,采用更先进的核心网技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业务收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顺利完成网络承接。文章从移动网络技术和传统交换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重点针对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和基本协议进行了介绍,分析中国电信网络改造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针对主流核心网设备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估。文章主要章节中以天津电信网络改造和新建核心网网络规模为具体案例,将天津电信基础网改造、新建核心网设计并在网络建设中的优化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了核心网架构的设置、网络承接后基本话务流程的疏通、网络配套网管的功能优势以及运维体系的有关内容。新网络成功运行关键在于成熟的技术和性能优良的设备,NGN技术优势日趋明显,在今后的网络中将得以更为深入的应用。
赵彦杰[4](2010)在《基于软交换架构的下一代呼叫中心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的呼叫中心产业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业务应用由早期的电信、金融等行业逐步渗透到政务、公共能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电信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互相渗透融合,使传统的通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基于软交换技术、IP承载的NGCC(Next Generation Call Center,下一代呼叫中心)应运而生。NGCC的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接入层、业务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本文结合上海电信基于软交换架构的下一代呼叫中心建设,描述了各层设备的主要功能,详细研究了NGCC的呼叫控制及资源调度过程。在分析上海本地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网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投资规模、技术难度、发展前景等因素,给出了软交换目标网和NGCC汇接局的组网方案。此外,本文通过双平台架构及内部组网两方面对NGCC进行详细设计,首次提出了双平台多话房的组网模式,给出了在单个平台故障时,由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进行话务路由调整的冗灾策略,同时对NGCC接入部分的热备切换、业务支撑与应用部分的负载均衡、Internet出口的访问控制、远端坐席的接入方案和系统的安全加固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各种方案的应用场景。上海电信基于软交换架构的下一代呼叫中心已经被成功运用在上海电信号码百事通、10000号客服中心、世博热线962010、声讯台、112故障报修台等多个呼叫中心,创造了较大的经济价值,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黄志先[5](2009)在《3G时代中国电信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电信业深受产能过剩、互联网替代、客户主导市场、利润被严重压缩等因素影响,在经历了20多年高速成长后,中国电信业增长拐点隐隐浮现。随着话音业务走向低值化和微利化,电信和移动网运营商同时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失去了用户规模增长原动力、面对着传统业务萎缩危机的中国电信企业,面临着一个关系到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抉择—转型。本文以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运用PEST分析、SWOT等环境分析工具,通过对中国电信转型的外部宏观环境、产业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微观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国外3G运营的成功模式,运用3G产业价值链分析,将“固定与移动融合”FMC(Fixed-Mobile Converge)战略应用到中国电信经营过程中,确定了中国电信转型的FMC总战略、框架以及实施步骤,并将中国电信拿到3G牌照后转型的总战略进行分解,形成中国电信向3G转型的具体实施措施,最后以江西电信为例,探讨了中国电信实施3G业务转型的经营策略。
王昕[6](2009)在《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据业务时代和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以产业协作为纽带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移动通信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在3G时代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成为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提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通过对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的分析,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图,并分析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及构成、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及演进规律,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从知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
丛亮[7](2009)在《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文中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国内重要的固网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提出了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口号,并决心围绕价值链集中精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以求在3G时代很可能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新一轮电信重组之后,中国电信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价值链理论、渠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理论,为中国电信提升竞争能力、制订竞争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本课题基于竞争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渠道理论,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围绕价值链和竞争优势关系这条线索,并重点对渠道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指标评价法等工具,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竞争优势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评论其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本课题将主要通过综合指标评定与重组资产、业务整合的方式,对中国电信与国内外典型电信运营商比较竞争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重点比较分析典型的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国内三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国外两家:英国电信和韩国电信)经营状况、竞争策略及其带来的影响,研究中国电信的比较竞争优势及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通过对比明晰了中国电信在各指标上的排名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基于相关数据、模型的建立,分析了中国电信的相关策略,并依据国内外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运营经验探讨了中国电信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为中国电信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竞争策略以及渠道策略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具体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电信的基于产业价值链和渠道的发展战略为其高层提供了大量实用数据和策略支持,而且通过中国电信与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的比较,为中国电信未来转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关于比较优势方面的研究。
王浩[8](2006)在《轨道交通现代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呼叫中心系统在国外各领域及困内其它行业得到较好应用。随着电信技术和全球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呼叫中心系统逐渐由普通电话服务走向集传统电话、IP电话、传真、Web站点、E-mail、短信、手机等多种接入方式于一体的网络系统服务,形成了现代呼叫中心系统。这种集多种接入方式和先进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呼叫中心系统在赢得客户、开拓与占领市场方面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有力的武器。然而现代呼叫中心的总体架构以及针对中国轨道交通(包括铁路和城轨)特点的现代呼叫中心系统的建立还差的很远,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研究。本文正是针对现代呼叫中心系统的体系框架、轨道交通现代呼叫中心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呼叫中心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做了全面的介绍。分析了呼叫中心的特点、表现形式、解决方案、接入方式、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呼叫中心系统的体系框架,并比较和分析了交换机模式、语音板卡模式和一体机模式的呼叫中心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其次,本文结合现代呼叫中心的发展趋势,对建设轨道交通(包括铁路和城轨)现代呼叫中心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行业特点、客户服务需求的详细分析,提出了适合这两个行业应用的不同的现代呼叫中心系统总体结构,分别设计了系统功能。针对铁路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了铁路呼叫中心系统的网络结构、接口规范和安全问题。 第三,分析研究了短信技术的原理及短信业务开展的相关情况;充分挖掘了手机短信在铁路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提出短消息服务在铁路服务系统中的总体架构;开发了基于终端模式的短信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设计实现了列车时刻查询等业务功能。 最后,结合南京地铁乘客服务热线系统的整体需求,开发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呼叫中心系统,系统现场运行效果良好。
黄玉维[9](2006)在《一个呼叫转接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呼叫中心(Call Center)是CTI技术(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的一个典型应用。其集语音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于一体,通过电话系统,连接到某个信息数据库,并由计算机语音自动应答设备或人工座席将用户要检索的信息发送用户。呼叫中心应用的各项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与电信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各项新技术的不断整合,使得它有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广泛而深入地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的领域中。呼叫中心在电信行业的成功应用能够大大提高电信企业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电信行业的发展走向更高的水平。本文针对电信行业的呼叫中心应用选择了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呼叫转接中心解决方案,设计了一个实用性强的呼叫转接中心(Unilink)。论文中重点介绍了可编程交换机的硬件选择和Unilink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软件设计中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界面和操作性极好的MICROSOFT的VC++6.0和BORLAND公司的DELPHI6设计。其中VC++6.0主要用来编写系统运行相关的核心软件,而DELPHI6用来做相关用户界面。
崔益彪,王运祥[10](2000)在《采用第三代可编程交换机建设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平台》文中研究表明
二、采用第三代可编程交换机建设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第三代可编程交换机建设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不良语音管控种类分析 |
2.2 复杂网络现状及呼叫流程管道分析 |
2.3 网间管控场景分析 |
2.4 网内管控场景分析 |
2.5 “呼死你”管控场景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控系统架构设计 |
3.1 生产网络各网元功能分析选择技术架构 |
3.2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 |
3.3 系统功能设计的总体原则 |
3.4 语音管控系统用户渠道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管控功能设计 |
4.1 呼叫触发及业务流程设计 |
4.2 管控功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建设及集成测试 |
5.1 系统建设 |
5.2 系统测试 |
5.3 管控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研究 |
2.1 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
2.2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设计 |
2.3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研究 |
3.1 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
3.2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 |
3.3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营销策略研究 |
4.1 市场细分方法及模型研究 |
4.2 基于特征联合熵的改进 K 近邻分类模型 |
4.3 SWOT-MS 分析与策略制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策略应用案例 |
5.1 案例背景 |
5.2 策略分析与制定 |
5.3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CDMA网络核心网承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电信接收CDMA网络的背景介绍 |
1.1.1 保障网络平稳运行 |
1.1.2 做好C网过渡期间的客户服务 |
1.1.3 打中国电信全业务一站服务 |
1.2 中国电信布局全业务转型 |
1.2.1 积极开展网络技术转型,提高通信能力 |
1.2.2 多种新技术新业务齐头并进 |
1.3 CDMA技术优势及新发展前景 |
1.3.1 CDMA三大技术优势 |
1.3.2 电信天翼优势 |
第二章 核心网演进及关键技术 |
2.1 移动通信简介 |
2.1.1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
2.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2.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的制定 |
2.1.4 3G三种制式的比较 |
2.2 交换技术的技术发展 |
2.2.1 电路交换 |
2.2.2 分组交换 |
2.2.3 ATM交换 |
2.2.4 IP交换 |
2.3 软交换技术 |
2.3.1 网络特征 |
2.3.2 软交换网络总体结构 |
2.3.3 软交换网络主要协议 |
第三章 CDMA网络承接准备 |
3.1 承接前话务网 |
3.1.1 中国电信PSTN网络情况 |
3.1.2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情况 |
3.1.3 中国联通原网络概况 |
3.2 中国电信CN2承载网 |
3.2.1 CN2网络简况 |
3.2.2 网络现状及技术优势 |
3.3 中国电信CDMA核心网建设及演进思路探讨 |
3.3.1 核心网发展演进关注的关键问题 |
3.3.2 网络能力增强及网络演进 |
3.3.3 核心网演进思路和步骤 |
3.4 软交换核心网设备 |
3.4.1 华为软交换设备 |
3.4.2 中兴软交换设备 |
3.5 核心网设备维护基本要求和维护指标 |
3.5.1 设备维护基本要求 |
3.5.2 设备维护指标 |
第四章 天津电信的CDMA工作展开 |
4.1 天津电信网络情况 |
4.1.1 原联通网络情况 |
4.1.2 天津电信长途网和本地网现状 |
4.1.3 天津电信CN2网络现状 |
4.2 天津电信网络新建和改造方案 |
4.2.1 新建核心网原则 |
4.2.2 核心网建设方案 |
4.2.2.1 各网元建设方案 |
4.2.2.2 改造后的核心网 |
4.2.3 承载网改造方案 |
4.3 核心网典型问题解决 |
4.3.1 HLR安全问题 |
4.3.2 HLR容灾的相关概念 |
4.3.3 天津电信HLR1+1主备容灾方案 |
4.3.4 HLR1+1主备与1+1互备方式比较 |
4.3.5 天津电信HLR1+1互备容灾方案 |
4.4 新网络话务路由方案 |
4.4.1 路由组织原则 |
4.4.2 中国电信移动网内部路由组织方案 |
4.4.3 中国电信PSTN内部路由组织方案 |
4.4.4 中国电信移动与电信PSTN路由组织方案 |
4.4.5 中国电信移动与其他运营商路由组织方案 |
4.5 CDMA核心网新建配套工作的展开 |
4.5.1 C网信令监测系统 |
4.5.2 C网综合网管系统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软交换架构的下一代呼叫中心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呼叫中心的发展 |
1.3 虚拟呼叫中心的基本思想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及章节编排 |
第二章 NGCC 架构及主要设备研究 |
2.1 NGCC 体系架构 |
2.2 SoftACD 设备 |
2.3 CTI 设备 |
2.4 IVR 设备 |
2.5 坐席客户端 |
2.6 应用服务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电信 NGCC 的入网设计与实现 |
3.1 NGN 及软交换技术 |
3.2 NGN 的设计与组网 |
3.2.1 NGN 的设备组成结构 |
3.2.2 NGN 的网络拓扑设计 |
3.3 NGN 和 NGCC 的互通 |
3.3.1 NGCC 双平台架构 |
3.3.2 NGCC 与 NGN 的通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电信 NGCC 平台设计和实现 |
4.1 NGCC 总体架构 |
4.2 NGN 接入子系统 |
4.3 业务支撑与应用子系统 |
4.4 Internet 接入子系统 |
4.5 话房接入子系统 |
4.6 远端坐席接入 |
4.7 NGCC 的安全加固方案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电信 NGCC 的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 |
5.1 NGCC 的实际应用 |
5.1.1 号码百事通平台 |
5.1.2 10000 号平台 |
5.2 NGCC 与传统呼叫中心的分析与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成果及意义 |
6.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3G时代中国电信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电信业转型研究综述 |
2.2 战略转型理论综述 |
2.2.1 战略转型的内涵 |
2.2.2 战略转型理论及相关多元化理论 |
2.2.3 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 |
2.2.4 战略转型时机的选择 |
2.2.5 战略转型选择 |
2.2.6 战略转型的模式 |
2.2.7 战略转型的手段 |
3. 3G技术与业务的发展概述 |
3.1 3G技术发展历程 |
3.2 3G技术与特点 |
3.2.1 3G技术 |
3.2.2 3G技术特点 |
3.3 3G业务分类与特征 |
3.3.1 3G业务分类 |
3.3.2 3G业务特征 |
3.4 国内外3G业务发展现状 |
3.4.1 国外3G业务发展现状 |
3.4.2 国内3G业务发展现状 |
4. 3G时代中国电信业务的市场环境分析 |
4.1 内部资源分析 |
4.1.1 人力资源分析 |
4.1.2 品牌形象分析 |
4.1.3 资产分析 |
4.1.4 技术分析 |
4.1.5 经营管理分析 |
4.2 中国电信3G时代战略转型的SWOT分析 |
4.2.1 中国电信3G业务发展优势分析 |
4.2.2 中国电信3G业务发展的劣势分析 |
4.2.3 中国电信3G业务发展的机会分析 |
4.2.4 中国电信3G业务发展的威胁分析 |
4.3 中国电信3G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
5. 3G时代中国电信转型分析 |
5.1 中国电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5.1.1 电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5.1.2 中国电信PEST分析 |
5.1.3 中国电信行业环境分析 |
5.1.4 3G时代中国电信转型的紧迫性 |
5.2 中国电信转型的途径分析 |
6. 3G时代中国电信转型策略 |
6.1 中国电信转型的总战略与实施策略的关系 |
6.2 中国电信转型总体战略制定 |
6.2.1 中国电信实施FMC战略的必要性 |
6.2.2 中国电信实施 FMC战略的综合分析 |
6.3 中国电信转型的市场战略策略 |
6.3.1 低价策略 |
6.3.2 目标聚集策略 |
6.3.3 差异化策略 |
6.3.4 农村市场开发策略 |
6.4 案例分析——江西电信公司转型的发展策略 |
6.4.1 江西电信3G业务的产品策略 |
6.4.2 江西电信3G业务品牌策略 |
6.4.3 江西电信3G业务价格策略 |
6.4.4 江西电信3G业务渠道策略 |
6.4.5 江西电信3G业务服务策略 |
6.4.6 江西电信3G业务产业链策略 |
7. 研究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7.1 论文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7.3 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构成及演进研究现状 |
1.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合作、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移动通信创新的研究现状 |
1.3.4 产业链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5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 价值链的概念 |
2.3 产业链的概念 |
2.4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5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1 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2 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3 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2.5.4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分析 |
2.6 创新的概念 |
2.6.1 技术创新 |
2.6.2 产业创新 |
2.6.3 产业集群创新 |
2.7 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 |
2.7.1 国家创新系统 |
2.7.2 区域创新系统 |
2.7.3 产业创新系统 |
2.7.4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2.7.5 产业链创新系统 |
2.7.6 企业创新系统 |
2.7.7 各个创新系统的关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述 |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念及组成 |
3.1.1 移动通信产业链概念的提出 |
3.1.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组成分析 |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特征 |
3.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 |
3.2.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介绍 |
3.2.3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子产业链分析 |
3.3 移动通信产业链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
3.3.1 移动通信产业链技术演进路径分析 |
3.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演进路径 |
3.4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4.1 移动通信产业链终端产品的市场分析 |
3.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
3.5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概念 |
3.5.2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比较的分类 |
3.5.3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 |
4.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系统 |
4.1.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活动 |
4.1.2 构建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
4.1.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 |
4.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 |
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及演进 |
4.2.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子系统 |
4.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及演进 |
4.2.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 |
4.2.4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4.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1 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 |
4.3.2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4.3.3 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 |
4.3.4 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竞争力 |
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 |
4.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
5.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的概念 |
5.2 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特点分析 |
5.2.1 模仿创新 |
5.2.2 自主创新 |
5.2.3 合作创新 |
5.2.4 协同创新 |
5.2.5 各种创新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
5.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的现状分析 |
5.3.1 模仿创新模式现状 |
5.3.2 自主创新模式现状 |
5.3.3 合作创新模式现状 |
5.3.4 协同创新模式现状 |
5.2.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模式发展路径 |
5.4 国内外移动通信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
5.4.1 日本DoCoMo 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2 韩国SK 电讯的创新模式 |
5.4.3 英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4 美国高通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5 法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6 国外创新模式经验总结 |
5.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 |
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概念 |
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现状 |
6.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能力 |
6.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能力 |
6.2.3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能力 |
6.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能力 |
6.2.5 移动通信产业链组织创新能力 |
6.2.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制度创新能力 |
6.2.7 移动通信产业链综合创新能力 |
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指标选取原则 |
6.3.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 |
6.4 基于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6.4.1 模型的选取 |
6.4.2 因子分析法 |
6.4.3 聚类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 |
7.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1.2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设备制造业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3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
7.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3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国际比较 |
7.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的对策建议 |
7.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产品创新比较分析 |
7.3.1 新移动的产品创新 |
7.3.2 新联通的产品创新 |
7.3.3 新电信的产品创新 |
7.3.4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经营现状比较分析 |
7.3.5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国际比较 |
7.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
7.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1 中国移动的市场营销创新 |
7.4.2 中国联通的市场营销 |
7.4.3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营销能力对比分析 |
7.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5 国外通信运营商品牌营销策略 |
7.4.6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国际比较 |
7.4.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的对策建议 |
7.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1 中国移动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2 中国联通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3 中国电信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4 电信业的三次制度创新 |
7.5.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制度、组织、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发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运营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产出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6.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7)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2.1 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2.1.1 竞争优势的概念 |
2.1.2 基本竞争优势的分类 |
2.1.3 竞争优势的框架 |
2.1.4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相关理论 |
2.2.1 生态价值链、渠道分析与核心竞争力 |
2.2.2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3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4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
2.2.5 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链管理 |
第三章 中国电信竞争优势分析评价 |
3.1 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
3.2 电信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分析 |
3.2.1 中国电信内部价值链竞争优势分析 |
3.2.2 中国电信内部价值链“四维度”分析 |
3.3 中国电信产业价值链与渠道优势分析 |
3.3.1 电信产业生态价值链发展方向 |
3.3.2 运营商在产业生态价值链与渠道中的定位 |
3.4 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国内典型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分析 |
4.1 国内主体电信运营企业的选取 |
4.1.1 中国电信 |
4.1.2 中国网通 |
4.1.3 中国移动 |
4.1.4 中国联通 |
4.2 综合竞争力分析及评价 |
4.2.1 财务运作能力 |
4.2.2 客户发掘能力 |
4.2.3 资源利用能力 |
4.2.4 学习成长能力 |
4.2.5 综合评价 |
4.3 中国电信与其它电信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
4.3.1 04-06年国内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 |
4.4 重组后中国主体电信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4.4.1 重组后中国主体电信运营企业概览 |
4.4.2 重组后中国电信SWOT分析 |
4.5 从品牌和业务对中国主体电信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评价 |
4.5.1 品牌 |
4.5.2 业务 |
第五章 国外典型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分析 |
5.1 典型运营商选取 |
5.2 英国电信(BT)竞争优势分析 |
5.2.1 英国电信简介 |
5.2.2 英国电信转型的背景与策略 |
5.2.3 转型成功的英国电信重获新生 |
5.2.4 英国电信转型的启示 |
5.3 韩国SK电讯竞争优势分析 |
5.3.1 SK电讯简介 |
5.3.2 SK电讯竞争策略分析 |
5.3.3 韩国SK电信竞争策略的启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国内电信运营商比较优势分析结论 |
6.1.2 国际电信运营商比较优势分析结论 |
6.3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一 |
1.2006 年指标评价结果 |
2.2005 年指标评价结果 |
3.2004 年指标评价结果 |
4.2006 年评价体系基础指标 |
5.2005 年评价体系基础指标 |
6.2004 年评价体系基础指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轨道交通现代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呼叫中心概述 |
1.1.1 呼叫中心的定义 |
1.1.2 呼叫中心的发展历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呼叫中心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呼叫中心发展现状 |
1.2.3 呼叫中心的发展方向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现代呼叫中心总体框架 |
2.1 现代呼叫中心的特点 |
2.1.1 融合通信 |
2.1.2 基于IP的分布式的构架 |
2.2 现代呼叫中心的表现形式 |
2.3 现代呼叫中心的解决方案 |
2.3.1 交换机方案 |
2.3.2 语音板卡方案 |
2.3.3 一体机方案 |
2.3.4 几种解决方案的比较 |
2.4 现代呼叫中心的接入方式 |
2.4.1 电话业务接入方式 |
2.4.2 互联网业务接入方式 |
2.4.3 短信业务接入方式 |
2.4.4 传真业务接入方式 |
2.5 现代呼叫中心的关键技术 |
2.5.1 呼叫中心的核心技术——CTI技术 |
2.5.2 ACD技术 |
2.5.3 IVR技术 |
2.5.4 VoIP技术 |
2.5.5 TTS技术 |
2.6 现代呼叫中心的总体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城轨呼叫中心系统应用体系 |
3.1 呼叫中心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定位及重要作用 |
3.2 城轨呼叫中心系统的特点 |
3.3 城轨呼叫中心系统功能设计 |
3.3.1 业务功能 |
3.3.2 呼叫服务功能 |
3.3.3 系统监控管理 |
3.4 城轨呼叫中心系统总体结构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应用体系 |
4.1 呼叫中心系统在铁路中的定位及重要作用 |
4.2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的特点 |
4.3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总体结构 |
4.3.1 系统总体结构 |
4.3.2 集中—分布式方案体系结构 |
4.4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功能设计 |
4.4.1 系统功能概要设计 |
4.4.2 全国铁路呼叫中心功能设计 |
4.4.3 地区呼叫中心功能设计 |
4.5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网络结构 |
4.5.1 铁道部呼叫中心网络结构 |
4.5.2 地区呼叫中心网络结构 |
4.6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接口规划设计 |
4.6.1 呼叫中心系统与铁路各业务系统的接口 |
4.6.2 呼叫中心系统与路外其它系统的接口 |
4.7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安全规范设计 |
4.8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短信服务平台 |
5.1 短信技术简介 |
5.1.1 短信的定义及特点 |
5.1.2 短信原理简述 |
5.1.3 短信增值服务发展情况、系统原理及现状 |
5.1.4 开展短信业务的方式 |
5.2 短信在铁路客户服务中的需求分析 |
5.2.1 短信及多种信息媒体在铁路的应用 |
5.2.2 短信在铁路客户服务中的需求分析 |
5.3 铁路呼叫中心系统中短信平台的总体设计 |
5.3.1 短信平台的系统结构 |
5.3.2 短信平台的安全问题 |
5.3.3 短信平台解决方案构想 |
5.4 短信平台的开发实践 |
5.4.1 设计说明 |
5.4.2 串口控制移动终端收发短信原理 |
5.4.3 短信平台结构设计 |
5.4.4 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图 |
5.4.5 操作实例 |
5.4.6 开发总结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南京地铁乘客服务热线系统的实现 |
6.1 系统概述及特点 |
6.2 系统功能分析 |
6.2.1 前端业务层 |
6.2.2 坐席服务层 |
6.2.3 管理监控层 |
6.2.4 职能部门协同工作层 |
6.2.5 后台业务处理层 |
6.3 系统总体设计 |
6.3.1 系统网络结构 |
6.3.2 呼叫业务处理流程 |
6.4 开发与实现 |
6.4.1 IVR流程定制 |
6.4.2 CRM软件开发 |
6.5 关键技术 |
6.5.1 ActiveX控件软电话的实现 |
6.5.2 权限角色的动态分配 |
6.5.3 用Web页面动态展示部门树型结构的实现 |
6.6 现场应用情况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过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一个呼叫转接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简介及本人工作 |
1.3 本论文结构 |
第二章CTI 技术及呼叫中心概述 |
2.1 CTI 技术发展简介 |
2.2 CTI 的规范标准 |
2.2.1 CSTA 标准 |
2.2.2 SCAI 标准 |
2.2.3 接口协议 |
2.2.4 通信总线标准及协议 |
2.3 呼叫中心的概念 |
2.4 呼叫中心的发展阶段 |
2.4.1 第一代呼叫中心——人工热线电话 |
2.4.2 第二代呼叫中心——交互式语音应答(IVR) |
2.4.3 第三代呼叫中心系统 |
2.4.4 第四代呼叫中心系统 |
2.5 国内外呼叫中心研究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
2.5.1 国际上呼叫中心研究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
2.5.2 国内呼叫中心研究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
2.6 构建呼叫中心的方法 |
2.6.1 “外包”模式 |
2.6.2 “独建”模式 |
2.6.3 构建一个呼叫中心系统的具体步骤 |
2.7 呼叫中心应用和案例研究 |
2.7.1 完全集成金融系统 |
2.7.2 校园紧急呼叫和综合呼叫中心 |
第三章 UNILINK 呼叫转接中心系统总体设计 |
3.1 建立呼叫转接中心的需求和意义 |
3.2 UNILINK 呼叫转接中心系统方案的提出 |
3.2.1 技术方案的理论基础 |
3.3 系统体系结构规划设计 |
3.3.1 设计思路 |
3.3.2 应用技术说明 |
3.3.3 系统组成 |
3.3.4 系统业务功能描述 |
3.3.5 呼叫转接中心硬件环境设计 |
第四章 UNILINK 呼叫转接中心系统软件部分功能及实现 |
4.1 设计思想 |
4.2 系统架构 |
4.3 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 |
4.3.1 翻译器(Translator) |
4.3.2 交换机配置平台(GUI) |
4.3.3 呼叫流程控制器(Generator) |
4.3.4 交换机管理平台(SwitchManager) |
4.3.5 路由控制(Router) |
4.3.6 系统监控(Monitor) |
4.4 系统的安全机制 |
4.4.1 硬件备份策略 |
4.4.2 软件备份策略 |
4.5 各个模块的详细介绍及程序实现 |
4.5.1 共用部分 |
4.5.2 翻译器(Translator) |
4.5.3 呼叫流程控制器(Generator) |
4.5.4 路由控制器(Router) |
第五章 运行指标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采用第三代可编程交换机建设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殷红利. 云南大学, 2018(04)
- [2]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姜姣娇. 天津大学, 2014(05)
- [3]CDMA网络核心网承接的几个关键问题研讨[D]. 苏玲.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2)
- [4]基于软交换架构的下一代呼叫中心研究与实现[D]. 赵彦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1)
- [5]3G时代中国电信转型策略研究[D]. 黄志先. 北京交通大学, 2009(S1)
- [6]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 王昕. 吉林大学, 2009(08)
- [7]中国电信比较优势分析[D]. 丛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轨道交通现代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D]. 王浩.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6(03)
- [9]一个呼叫转接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玉维.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10]采用第三代可编程交换机建设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平台[J]. 崔益彪,王运祥. 通信世界, 2000(S3)
标签:中国移动论文; 通信论文; 电信论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价值链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