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纬度水稻丰产技术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陈艺易[1](2020)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化肥过量施用,利用率低,是蔬菜生产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蔬菜可持续生产。本研究以“青笋”为试材,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K1,即当地农户普通化肥习惯施肥量)、普通化肥减量施肥(T1)、缓释肥减量施肥(T2)、缓释肥常量施肥(T3),T1和T2较常规施肥总施肥量减施35.2%。探讨在减少肥料用量的同时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当地莴笋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与CK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的莴笋株高、茎粗、茎长、根长和根系活力均显着提高,T1处理的茎粗和茎长均显着提高,T2、T3处理的茎粗分别提高20.9%、15.7%,茎长分别提高10.9%、10.4%。与CK1处理相比,T2处理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着增加,分别增加23.0%、18.5%。T2处理的莴笋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与CK1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莴笋的产量均显着提高,其中T2处理莴笋的产量最高,比CK1增产12.4%,T1和T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各施肥处理莴笋干物质积累总量表现为T2>T3>T1>CK1>CK,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其中T2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较CK1增加22.6%。3.与CK1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均可显着提高莴笋氮、磷、钾素的吸收量以及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吸收量表现大小依次均为T2>T3>T1>CK1,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大小表现均为T2>T1>T3>CK1。与CK1相比,T2处理氮、磷、钾素吸收量分别提高116.4%,90.3%、13.1%,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6.0、5.5、23.6个百分点。4.T2和T3处理与CK1相比,均可显着降低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其中,T2处理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7.6%,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7.8%、3.2%和78.5%,T3处理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降低6.9%,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22.9%、13.1%、45.1%和27.0%。T1与CK1处理相比,可显着降低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和提高Vc的含量,其中,硝酸盐降低12.2%,Vc含量提高37.6%。5.在莴笋采收时,各施肥处理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大小依次均为T3>T2>CK1>T1。与CK1处理相比,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的两个处理T2、T3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CK1,化肥减量的处理T1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着低于CK1;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的两个处理T2、T3的土壤脲酶(Ure)、蔗糖酶(INV)和中性磷酸酶(SNP)的活性均高于CK1处理,T2处理均达到显着水平。综上所述,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且减少化肥用量35.2%,可提高莴笋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可作为当地大棚莴笋生产施肥的参考。
何欣毅[2](2020)在《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受气象影响最大,对气候条件具有天然的敏感性。根据当今农业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规模化、智能化是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气象服务在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科研水平和监测水平,逐步提高气象从业人员专业性,为切实降低农户农业经营损失,保证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基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户进行沟通走访,形成了基层农村气象服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新沂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对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充分分析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提供了依据。同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气象为农服务研究成果的学习,结合本地农业农村气象业务发展实际,提出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改进措施和对策。目前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不足;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研发缺少精细分工,在农户个性化需求方面供给乏力;气象信息传播效率较低、时效性较差;气象部门高层次储备不足,研发能力有限;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程度偏低等。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机制体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部门合力、推动农业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等贴近农村实际的对策。本文在研究农户气象服务需求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推进精准化、智慧化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方面见解独到,这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青靖[3](2019)在《水稻川235B早熟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抽穗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控制水稻早熟性状的基因进行定位以及克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水稻籼型早熟保持系川235B,分别与4个迟熟恢复系成恢727,秋F-3,成恢638,金青占杂交组配并获得杂种F1,其中利用川235B与成恢727的F1继续与成恢727回交组配BC1F1。利用四个组合的F2群体,对川235B的早熟性进行遗传分析,同时以川235B/成恢727的F2作为抽穗期基因的定位群体,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的SNP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对水稻抽穗期性状进行QTL定位,旨在挖掘川235B早熟性QTL位点,为培育早熟品种提供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川235B的早熟性受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川235B与成恢727组配的杂种F1代抽穗期接近于早熟亲本,表明川235B的早熟性受部分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川235B与成恢727、秋F-3、成恢638、金青占杂交的F2群体的抽穗期呈双峰分布,从峰谷处进行分组,分别统计早熟和晚熟的株数,通过卡方检验,4个组合F2的早熟株数与晚熟株数的分离比符合15:1;成恢727//川235B/成恢727的BC1F1的早熟株数与晚熟株数的分离比符合3:1。这些结果表明川235B的早熟性是由两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2)构建了基于GBS测序的分子遗传图谱。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亲本川235B、成恢727及其180份F2单株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的总数据量为83.79Gb,平均数据量0.46Gb,平均比对率为81.3%,平均覆盖度为4.59%,平均覆盖深度为17.94×,开发标记总数为5859个,其中包含5000个SNP标记,859个INDEL标记,通过整合后获得了含有5676个遗传标记的遗传图谱,覆盖水稻基因组总长度1043.17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9cM。(3)定位了控制川235B早熟性的QTL。结合F2群体180个单株的抽穗期数据,利用WinQTLCart软件进行了全基因组QTL扫描。以LOD值3.0为阈值,检测到3个控制水稻早熟性的QTL,分别定位在水稻第3、5、9号染色体上。第3号染色体QTL的LOD值为4.66,解释的遗传变异率为7.92%,置信区间为58.40-61.20cM;第5号染色体QTL的LOD值为5.34,解释的遗传变异率为8.81%,置信区间44.20-46.30 cM;第9号染色体QTL的效应值为2.04,LOD值为3.42,解释的遗传变异率为4.99%,置信区间为59.00-65.70cM。(4)本研究检测到的3个QTL,其中3号染色体上的QTL与邓晓健等定位的Ef-cd基因在同一区域,5号染色体的QTL与王士磊等定位的早熟基因在同一区域,9号染色体上的QTL未见前人报道。
杨丽娟[4](2019)在《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荞麦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荞麦遗传育种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最近一些年来,在原有系统育种、诱变育种为主的基础上,开展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等研究,特别是荞麦远缘杂交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所得种间杂种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等还不清楚。本研究对2014-2017年来获得的杂交组合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大苦1号×红心金荞、巨荞×红心金荞、巨荞×大野荞、巨荞×贵红甜1号及金荞1号加倍获得的贵矮金荞1号等材料进行细胞学观察,包括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花粉育性;对正常结实的高代品系中至少连续三代均表现稳定的苦荞(新类型苦荞)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下进行栽培,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便为荞麦杂交育种选择及高产优质的新类型苦荞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所有杂交组合亲本均正常结实,杂种中仅有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与大苦1号×红心金荞能正常结实,其余杂种均表现为完全不育;对所有亲本及杂种的花粉育性进行检测发现所有不结实的杂种均具有一定的可育率。2.所有杂种及双亲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公式(染色体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配对构型分别为:二倍体亲本材料贵红甜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8m(EE)、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0.28Ⅰ+7.86Ⅱ,大野荞2n=2x=16=8sm+8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0.22Ⅰ+7.89Ⅱ,金荞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16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1.54Ⅰ+7.23Ⅱ,二倍体甜荞变异种贵红甜2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2x=16=16m(EE);同源四倍体亲本材料四倍体长黑粒苦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TT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82Ⅰ+10.89Ⅱ+0.56Ⅲ+1.18Ⅳ,大苦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4sm+28m(TT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4.54Ⅰ+9.8Ⅱ+0.26Ⅲ+1.77Ⅳ;人工加倍四倍体材料贵矮金荞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M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45Ⅰ+4.68Ⅱ+0.33Ⅲ+1.80Ⅳ;甜荞大甜1号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n=4x=32=32m(EEEE)、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97Ⅰ+11.13Ⅱ+0.31Ⅲ+1.21Ⅳ;异源四倍体亲本材料红心金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2sm+14m(M′M′)]、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1.58Ⅰ+11.94Ⅱ+0.14Ⅲ+1.53Ⅳ,巨荞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2sm+14m(MM),12m+4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2.79Ⅰ+14.58Ⅱ+0.08Ⅲ+0.32Ⅳ,杂种F1四倍体可育材料四倍体长黑粒苦荞×红心金荞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sm+7m(M)、1sm+7m(M′)、14m+2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3.06Ⅰ+13.07Ⅱ+0.18Ⅲ+0.57Ⅳ;杂种F1四倍体不育材料巨荞╳红心金荞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1sm+7m(M′)、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5.73Ⅰ+9.83Ⅱ+0.07Ⅲ+1.60Ⅳ;杂种F1三倍体材料巨荞╳贵红甜1号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8m(M)、8m(E)、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5.66Ⅰ+4.31Ⅱ+2.80Ⅲ+0.33Ⅳ,巨荞╳大野荞F1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1sm+7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45Ⅰ+4.68Ⅱ+0.33Ⅲ+1.80Ⅳ;杂种F2材料大苦1号╳红心金荞F2不育株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sm+7m(M)、1sm+7m(M′)、8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4.00Ⅰ+4.89Ⅱ+2.82Ⅲ+0.44Ⅳ;杂种F2异交株即大苦1号/红心金荞F2株//贵矮金荞1号异交株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16m(MM)、5sm+3m(M′)、1sm+7m(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6.64Ⅰ+11.27Ⅱ+0.18Ⅲ+0.57Ⅳ;杂种高代品系材料贵多苦003有丝分裂细胞染色体核型=[3sm+5m(M)、2sm+6m(M′)、16m(TT)]、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构型=2.61Ⅰ+12.32Ⅱ+0.02Ⅲ+1.17Ⅳ。发现,二倍体荞麦较四倍体荞麦更稳定,二价体频率高且单价体频率低的植株可育;杂种均存在单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多价体和末期出现大量多余微核等异常行为;另外,对杂种及双亲的遗传稳定性指数进行统计,发现亲本的遗传稳定性指数均达86%以上,而杂种的遗传稳定指数均低于双亲,说明杂种的稳定性相对较差。3.不同播种季节对多年生苦荞新品系的主花序的花粉可育率、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秋播主花序花粉可育率、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分枝数,籽粒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均极显着高于春播;植株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均极显着低于春播,主花序花朵大小、籽粒种子长宽比无显着差异。不同种植方式对主花序花粉可育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重的影响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秋季再生主花序花粉可育率、籽粒单株粒数显着高于秋季直播,主花序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粗、主茎节数,籽粒百粒重显着低于秋季直播,主花序花朵大小、总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分枝数,籽粒种子长宽比、单株产量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各生长季节下主花序有效结实率及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是最高。所有参试品系中,1612-241秋季直播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系;1612-16、1612-33秋季再生单株产量较正季优势显着。4.不同生态区间米苦荞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及各农艺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不同米苦荞品种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在不同生态区、品种间及生态区与品种间的互作效应差异极显着。宁夏固原市表现为米苦荞高产高黄酮种植地,宁夏固原市、江苏省泰兴市、贵州省贵阳市、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显着高于其他各地,其中宁夏固原市产量最高,均值为1901.55kg/hm2;宁夏固原市栽培下的米苦荞总黄酮含量最高,均值为2.98%,均显着高于其他各试点;江苏省泰兴市粗蛋白含量最高,均值为16.87%,显着高于其他各试点。生态因子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表现为,低纬度和高海拔是获得米苦荞较高产的基础,高纬度、低降水量、生育期较高温是增加米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低纬度、低海拔、生育期低降水量、生育期较高温利于提高荞麦籽粒的粗蛋白含量。生态因子、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表明,低纬度、长生育期、单株饱满种子多、单株产量高、种子颗粒大,有助于提高米苦荞产量。还发现,株高、千粒重是影响总黄酮含量的因素;千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影响粗蛋白含量的重要因素。
史静东[5](2013)在《小麦Yr26基因相关抗病类似物克隆与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 f. 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尽管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方法,然而传统的抗病育种速度往往滞后于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速度。小麦抗病基因的克隆不仅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抗病机理,并加快分子育种的进程,而且通过转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选育的6VS/6AL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系92R137,在其1B染色体上携带有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是优良的抗条锈和白粉种质。目前对定位在小麦缺失系C-1BL-6-0.32内的Yr26基因完成了精细作图。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策略和巢式PCR技术,分离小麦NBS-LRR抗病基因类似序列,并验证其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之间的关系,获得结果如下:1.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的载体品种92R137;感病轮回亲本扬麦158;以92R137为供体育成的含Yr26基因的小麦近等基因系材料Nan137(扬麦158/Yr26)在苗期进行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发现Nan137对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32表现为高抗(反应型为2),扬麦158则表现为高感(反应型为9)。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的回交六代近等基因系材料Nan137和感病亲本扬麦158在苗期接种小麦白粉菌关中4号,鉴定结果显示Nan137对小麦白粉菌表现为高抗,扬麦158则表现为高感。2.以感病小麦品种AvS为母本,与Yr26基因载体品种92R137通过常规杂交方法获得F1、F2及F3群体采用条锈菌小种条中32(CYR32)对各世代植株进行抗条锈性鉴定。鉴定显示,92R137表现为高抗,AvS表现为高感;6个F1单株均表现抗病,与抗病亲本相近;在196株F2群体中,出现明显的抗感分离现象,抗病单株和感病的单株分别是145株和51株,经卡方测验,χ23:1=0.109<3.84(χ20.05,1=3.84),符合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3:1的抗感分离比。对F3后代家系接种相同的菌种,其后代表现为:51株在F2表现为感病的单株其后代家系均表现为感病,表现为纯合感病单株;145株在F2表现为抗病反应的单株中:46株的后代F2:3家系未发生分离,表现为纯合抗病植株;99株的后代F2:3家系出现分离,表现为杂合抗病植株,F3后代家系的抗感分离情况完全符合显性单基因控制的1RR:2Rr:1rr的比例(χ21:2:1=0.28, df=2)。表明92R137中所含抗条锈病基因对CYR32的抗性是由显性单基因Yr26控制的。3.利用小麦近等基因系材料Nan137通过巢式PCR方法进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离小麦抗病基因类似片段。获得了4个通读的小麦抗病基因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R105、R181、R326和R405,长度分别为:369bp、589bp、528bp、618bp;这四个片段均具有典型的NBS-LRR类的保守结构域,其核苷酸相似性为24.35%-38.36%。并将这四条片段成功转化为STS标记:STSR105、STSR181、STSR326、STSR405。聚类分析表明,R105与RPR1亲缘关系近,与Yr10亲缘关系较远;R181和RPP1-WsB聚为一类;R326与M、L6亲缘关系近,聚为一类,与RPR1亲缘关系较远;R405与N聚为一类,与Yr10亲缘关系较远。4.利用小麦1B缺失系对分离片段定位以及F2群体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R405被定位于Yr26基因所在的小麦缺失系C-1BL-6-0.32区段内,同时利用Yr26载体品种92R137和感病品种Avcoet S(AvS)创制的F2:3后代群体(196株)检测结果表明该片段与Yr26基因共分离。因此,初步推测R405可能为Yr26候选片段。为下一步继续验证该候选片段的真实性奠定了基础。
江锡兵[6](2011)在《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树是我国和世界有关国家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因此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通过人工杂交、苗期选择获得的27个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为材料,经过无性繁殖并于2006年在河北平泉建立田间测定林,对其连续5年生长性状、表型性状、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以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进行低温胁迫,测定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对27个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性状、光合生理以及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绘制无性系指纹图谱。主要结果如下:1.杂种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无性系间以及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生长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57-21.82,无性系重复力均在0.620及以上。进一步对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以及增长趋势综合分析得出,135、136、141、146、147、153、163、177、181、183、190、191、192、193共14个杂种无性系生长各性状显着大于对照北京杨(P<0.05)。2.杂种冠高等21个表型性状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各性状变异系数在3.30-19.17,重复力在0.558-0.989。利用21个表型性状对无性系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留前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主要表示“冠高、冠幅、侧枝长度和叶面积”的综合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表示“叶缘齿数”的因子,基于此,绘制包括对照在内的28个无性系的二维排序图,28个无性系被分为两组。3.杂种净光合速率等17个光合生理指标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64-10.84,重复力在0.843-0.998,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发现,146等7个杂种无性系的P。等14个光合生理指标大于对照北京杨,且差异显着;杂种无性系Pn、Tr、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10:00和16:00出现高值,且10:00的峰值大于16:00,而Ci日变化呈现“V”形曲线,最低点出现在14:00;光饱和曲线中,杂种无性系Pn随着光强的升高而增大,达到各自的饱和光强后,Pn达到最大并保持基本不变。4.杂种可溶性糖等8个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5℃低温胁迫72 h前后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各指标变异系数在3.05-10.48,重复力在0.738-0.991,各指标值在低温胁迫后均显着升高,分析得出146、147、183、190、191、192和193共7个杂种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不同温度低温胁迫时,在10℃和5℃低温胁迫24 h后,无性系各生理生化指标值相比对照(25℃)均不同程度升高,当温度降至0℃、-5℃、-10℃以及-15℃时,除MDA外,其余7个抗寒性生理指标逐渐降低;连续5℃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及CAT、APX、GR活性在3h后开始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活性在胁迫刚开始时出现小幅降低,随后上升且处于波动状态,之后又逐渐下降。5.采用AFLP标记技术,利用Mse I+2/EcoR I+3引物组合对12个杂种无性系进行分析鉴定。从3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扩增条带较多的引物组合,10对引物组合多态性水平为23.5%-41.6%;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12个无性系的系谱关系一致,表明亲本相同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利用6个引物组合的9条多态性条带绘制了12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可以为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鉴别以及品种保护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揭示了27个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性状、光合生理以及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这些性状及指标对杂种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7个生长、表型以及抗性等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同时采用AFLP标记技术绘制了包括表现优良无性系在内的12个杂种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为进一步选择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优良无性系以及新品种审定、保护奠定了基础。此外,对不同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的抗寒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杨树乃至林木抗寒冻生理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李伟忠[7](2011)在《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及分子ID构建》文中提出研究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应用于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改良、创新及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可提高组配玉米杂交种的效率、缩短育种年限,是玉米育种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性研究;玉米重要性状QTL定位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前提条件,对于提高育种准确性和预见性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目的是以我国部分重要玉米自交系、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亲本、自选自交系等为研究对象,基于遗传距离划分优良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探讨杂种优势模式。利用257份玉米自交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供试材料,选取64对核心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应用STRUCTRE软件对257份玉米自交系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类群划分,并计算材料相应的Q值(第i材料其基因组变异源于第k群体的概率),利用TASSEL软件中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程序,各个体的Q值作为协变量,将农艺性状表型数据对标记逐一进行回归分析,确认各性状关联位点并计算位点对表型的解释率,采用资源特征分析软件(ID Analysis1.0,软件登记号:2007SR11870)建立品种分子ID,以最少的引物来区分品种。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目前,选育高产玉米自交系应以尽量延长生育期为主,增加穗长及百粒重,以其他性状适中为选择目标。选育品质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应定向选择穗粗与株高较佳的种质,其次为生育期、行粒数与穗粗,平衡其他农艺性状的选择,根据品质性状及与其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适宜的种质,协调所有影响因素,加快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进程。(2)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将供试材料划分为PA、BSSS、旅大红骨、塘四平头、Lancaster、PB六个类群。聚类结果与自交系系谱关系基本一致。本研究中Lancaster可定为A群,塘四平头与旅大红骨可归为B群,PA、PB可归为C群即PN类群,而BSSS类群由于与其他类群差异较大归为D类群,这样可将供试材料归为4大类群,共6个亚群。我国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因此简化类群划分数目,有利于探索杂种优势模式。核心SSR标记对于划分杂种优势群有显着的鉴别能力。(3)64个SSR位点中,有43个标记位点与24个性状相关联,其中19个位点的变异分别与14个表型性状在P<0.01水平上呈极显着相关,其它标记与各性状均显着相关(P<0.05);与农艺、品质性状相关联的位点(次)累计有80个,与品质性状相关联的位点(次)累计有7个,关联位点数目上品质性状远少于其他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性状SSR位点数目远多于相同大小家系群体定位所得位点数,同一性状的关联位点在连锁群上分布较集中,如与生育期关联的位点多分布在Ch7群体上,这可能与此连锁群上使用标记较多有关;同一个位点与多个性状关联很普遍,这些性状一般为同一类性状,如umc1741与株高、全株叶数、穗位及穗长关联,Ch7连锁群上的umc2160、umc1545与生育期关联同时也与穗行数相关联,这说明玉米表型性状相关有其内在遗传因素。综合分析表明:与株高、穗位、穗长、穗行数等性状相关联的标记较多,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相关联的标记较少,应该在试验群体内增加品质性状变异程度较大的试验材料,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一个或多个与农艺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不同染色体上存在与同一性状关联的标记,这与玉米数量性状的QTL定位大体一致。(4)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资源特征分析软件(ID Analysis 1.0)对25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分析表明,仅需10对引物可将供试品种完全区分开,用这10对引物共同扩增同一品种,经电泳检测、照相可以得出品种ID照片,进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区分玉米自交系。
何红中[8](2010)在《中国古代粟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粟”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栽培粟的学名是Setaria italica Beauv.,由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人工驯化而来,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南方则通称“小米”。中国是世界上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90%以上的粟栽培于中国,其次是印度和前苏联;日本、朝鲜、阿富汗、伊朗、美国、加拿大,以及罗马尼亚、波兰、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也有少量栽培。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拥有最丰富的生产与利用经验。关于粟的起源中心问题,在早期的学者中是有争议的,但现在无论是从遗传关系、野生分布、考古遗存、栽培粟本土特征,还是从语言学、民族学方面的证据,都证明粟是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但在具体起源地问题上尚有争议,至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只能说粟的起源中心在中国北方地区。至于粟作究竟起源于平原还是山地,本文从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说,即认为粟作农业发端于山地边缘,这符合中国粟遗存的分布特点,而且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遗存规律也支持这一结论。关于粟的起源时间问题,根据全球冰期退却的时间判定,我国黄河流域大概在距今1.2万年前有条件从事种植的尝试,而我国北方地区有7500-8000年前粟作遗存的发现,而且这些地区的农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期,具备了简单的生产、加工及储藏能力。另外,这一时期温度的升高又改善了环境和定居生活条件。所以,有理由判断中国粟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当在距今10000年前左右。目前我国共有近60处左右粟的遗存,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中上游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可以称作一类粟作区;下游的山东、江苏、安徽以及东三省,可以看作是两个二类或次要粟作区;台湾、西藏和云南只有零星的发现,属于我国的第三类粟作区。但如果从时代上来看,以磁山和裴李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内蒙古赤峰兴隆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发现的粟遗存是目前我国最早的,处于粟作的第一层次区;东方大汶口文化、西方马家窑文化、北方红山文化发现的粟处于第二层次区;而边远地区,包括新疆、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发现的粟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则属于粟作的第三层区。关于粟在世界上的传播,学界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世界上的栽培粟基本上都是由有中国外传的。而对于粟在国内的传播,一般认为:粟的传播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向西传到新疆地区,向东北传到吉、辽地区,向西南传到西藏、云南地区,向东南传到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中国栽培粟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但在这八千多年漫长岁月里,粟作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史前粟作经历了由萌芽和形成、初步发展直至发达与兴盛的过程,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进入有史时期以后,粟作经历了由原始到传统的过渡,并经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繁盛,在这一时期粟位居“五谷”之首,在产量上也由早期的90斤提高到120斤左右。但中唐以后这种格局被打破,稻逐渐代替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要地位,麦也紧紧跟上,与粟处于同等地位了。而至宋元时期,水稻在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麦的地位也逐渐超过了粟,这样原来以粟、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便为稻、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所代替了。之后粟作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明清时期被作为救荒作物。中国古代粟的名称繁多,且在命名上颇为混乱。稷究竟是粟还是黍(穄)?曾是千余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说明稷就是粟。在考察古代粟的名称演变时,本文研究认为:“稷”是粟在商周时期的别称,但战国时已不常用,至西汉时则逐渐隐去。“禾”本为粟的原始象形字,后可引申作谷物总名,且这两种用法一直延续至清代,但战国秦汉时是粟的主要称呼,宋代以后南方地区也有专指稻的。“谷”最初被用作谷物的总名,且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最迟至西汉已有称谷为粟的,而魏晋以后则成为粟的普遍称呼。“粟”本义是指谷子的籽实,而且这种用法贯穿整个古代史,但战国秦汉时可泛指谷类籽实,魏晋以后则演化成谷子的专名,即可指植株也可指籽实,唐代以后还可以专指稻。另外,粢、粱、秫、(?)、芑也属于粟,或是祭祀之物或是特殊品种。中国粟的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在近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不断地自然和人工选择,还培育出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其中有几百个品种见诸于文献:《诗经》、《管子》、《齐民要术》、《授时通考》、明清地方志、《马首农言》、《救荒简易书》等。这些品种常常连续几百、上千年,它们保留了古代粟的遗传基因,对于抢救和保护种质、培育新的品种,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中国古代粟的栽培经验丰富,主要包括了耕作制度、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形成了一套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种植制度,如《齐民要术》所载几种轮作:绿豆→谷子→黍;大豆→黍→谷子;麦→大豆→谷子;麦→小豆→谷子;小豆→麻→谷子;小豆→瓜→谷子;麦→芜菁→谷子,还有小麦套种谷子、谷子混作豆类、粮菜和粮豆间作谷子。二是形成了深耕细作、因时因地因物的一套耕作技术体系,并讲求深耕、疾耰(或熟耰)以达到防旱保墒的目的。三、重视选育和繁殖良种,积累了丰富的品种资源,讲求谷子的粒选、穗选和混合繁殖,并在播种之前还要进行一次选种。四、掌握种子的播种量、适时播种,并要求把握播种的深度和密度,注意做到合理密植。五、重视积制肥料,合理施肥,培养地力,用养结合,保持土壤肥力常新壮。六、注意兴修农田水利,实行有条件灌溉。七、做好中期田间管理,如注意间苗、补苗及其密度,加强中耕除草及壅土,采用综合方法防治病虫害。另外,作物的收获乃农事之终也,自古要求准确把握收获期,并主张及时速获、适当早收。在具体收获技术方面,原始的办法是直接把成熟的稳头摘下,后来逐渐被收割工具石镰等代替。收割完的谷子还要堆积一段时间,“待干”以后还要脱粒,谷子脱粒时常用连枷工具,用以敲打谷子的穗头脱粒。除了关注耕作栽培技术外,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也很重要。粟的籽粒极耐储藏,远古时主要使用地窖贮粮,后累经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仓、廪、庾等贮藏方式与技术。粟谷的贮藏有临时性和长期性区别,临时性贮藏一般没有固定地点,便于随时取用或转运,其贮存的器具有礤、蒉、筐、笛、畚、笔等。长期性贮藏有固定的场所和构筑,供大量粟谷的长久贮藏。除了有比较好的贮藏设施外,在粟谷的仓廒贮藏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防潮、防热、防雀、防火、防震等问题,并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我国粟谷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加工方法可能是舂打,之后才发展为碓碾。粟的加工农具主要有:石磨盘、石磨棒、杵臼、碓和碾,最初这些农具的加工动力都是人力,但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加工动力,包括了畜力、水力、风力等。另外,粟谷脱粒及舂碓之后,需要分出糠秕和麸皮,过去是用手工来簸扬,效率比较低下,汉代又发明了风扇车(也叫飚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脱粒后的粟谷又可再加工成小米,除了一般焖饭、煮粥等直接食用外,小米还可制成各种干粮,也是酿酒作醋的重要原料。粟还有药用功能,《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很多药方,这些药方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粟又是粮草兼用作物,是北方牲畜和家禽的重要饲料。粟是古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又是政府的财政税收来源之一,还是社会财富多寡的重要象征,关系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粟的储备,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仓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也都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但粟之储备并不完全为“民计”或“邦用”,而往往是为了朝廷统治之需。储备的粟谷主要用于兵资和官俸,其他还有如工程建设、赏赐与酿酒等,不过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在灾荒时也粜借或赈济百姓。作为古代最主要的食粮之一,粟谷必然参与市场的流通。粟最早流通形式是与其他物品的实物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变成交换的媒介,但最常见的交换形式还是与货币的交换。随着粟谷交换的商品化,后来又产生了粟谷贸易,主要包括官府常平和商贾贩运。由于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也是从事物质、精神活动的必要前提,所以必须做好粟的安全工作。历代统治者想法设法确保粟的安全,从诸多方面调节粟谷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高度重视粟的生产与管理,甚至形成了“贵粟”思想;鼓励百姓种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粟谷生产之稳定;在边疆地区大规模屯田,增加社会粟的总供应量;加强对粟谷的管理和调度,以确保储备和使用的安全,通过这些措施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最后,围绕着粟的种植、加工与利用,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粟作文化。中国很早就有稷神崇拜与祭祀的传统,而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推行,上自宫廷皇帝、王侯,下至县乡官吏、百姓无不尊而从之。除了稷神崇拜和祭祀外,粟作文化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包括从粟延伸出来的各种寓意,以及相关的一些谶纬和民俗。粟甚至成为诗歌创作的一部分,或寓情于景或咏物明志。实际上,粟作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丰富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进步,也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宋云生[9](2010)在《江苏省粳稻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播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安全齐穗期是安排各品种播栽期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应用江苏由北至南4个代表性地点(赣榆、淮安、扬州和吴县)近50年(19582007)5 10月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生产上常用的耐寒性较弱和较强的粳稻安全齐穗期的温度指标,得出了近50年及其前25年和后25年4地点两类粳稻保证率为50%、80%和90%的安全齐穗日期,后25年各地的安全齐穗日期较前25年普遍延迟,延迟的幅度在34天;后25年各地的安全齐穗日期的变异明显增大。进而提出了北南各地点一般粳稻安全齐穗日期分别为9月18日、9月20日、9月24日和9月28日,这个日期较目前各地生产中习惯应用的安全齐穗日期迟约46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此结果可供全国各稻区参考借鉴。并指出应该对现用主体粳稻品种出穗开花期的耐寒性进行观察研究,确定各地各类型主体粳稻品种的安全齐穗日期,以求更加具体准确地指导水稻播(栽)期的安排。2.科学制定江苏省北南各地不同熟期类型粳稻品种的安全播期,在江苏连云港、淮安、扬州和苏州等4地(地级市所在地),应用连粳4号(中熟中粳)、淮稻10号(迟熟中粳)、扬粳4038(早熟晚粳)、南粳44(早熟晚粳)和南粳46(中熟晚粳)等5个品种,进行自5月10日起每10天1期,共8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以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y = a + b1x1 + b2x2拟合分期播种的实得资料,式中y为播种至齐穗期的天数;a为标准天数,指生育期平均温度为30℃、夏至日播种的标准条件下的播种至齐穗天数;b1为感温系数,指生育期(播种到齐穗,下同)平均温度相差1℃,生育期天数的差值;x1为温度差,指生育期平均温度与30℃的差值,低于30℃取正值,等于或高于30℃则温度差为“0”; b2为感光系数,指播期差1天,生育期天数的差值;x2为播期差,指播期距夏至的天数,夏至前取正值,夏至后为负值。4个试验点、5个供试品种计20组数据经拟合得出了20个预测式,其拟合度R2在0.9927 0.9998之间,均达极显着水平,说明以此模型描述本试验播期与齐穗期的关系是准确可靠的,为出穗期和安全播期的估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在所得20个预测式的基础上,依据近25年(19832007)逐日日平均温度的均值,并经过多次迭代,得出了不同播期的(预测)常年齐穗期,进而算得各地各熟期类型供试品种的常年安全播期和80%保证率的安全播期。应用上述结果,分析各试验地点两熟制稻田的麦稻接茬和品种利用,主要结论如下:为了确保水稻大面积生产的安全齐穗,在连云港只有中熟中粳类型品种可以用于直播和机播,且农时季节要抓紧;在淮安,迟熟中粳可用于直播和机播,直播必须在6月25日全部播完,机插则必须在6月底全部插毕,且不可超秧龄;在扬州,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品种均可用于直播和机插;在苏州,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均可用于直播和机插,由于麦稻接茬农时季节相对宽松,应尽量早播(直播)、早栽(机插稻),使生育期延长,以利提高产量。本试验与以往同类研究工作相比,试点多、地域纬度代表性好,供试品种熟期涵盖了本省生产应用粳稻品种的所有熟期类型,播期处理幅度大,处理数较多,以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拟合实测资料,拟合度很高,均达极显着水平。依此作出的齐穗期和安全播期的判定,克服了凭经验估测可能引入的随意性,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江苏直播和机插稻的播期安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李建华[10](2010)在《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地区的聚落形态是西南地域建筑文化内涵的外化。研究聚落形态首先应该厘清作为源点的西南文化的历史、层次以及发展的关系。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使西南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如何认知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事象就成为本文研究的起点。故本文在明确相关的概念后,引入文化生态学及其层级理论,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以超越汉民族、立足西南民族和东南亚的高度,既对西南文化圈层外的其他文化圈进行审视,也对贯穿西南文化圈内的各个文化廊道、文化分布带进行梳理,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客观分析西南地区内的各个亚文化圈层的从属关系,从而建构起以生态位为标尺,由亚文化圈、文化丛、文化簇组成的西南文化生态层级的理论体系,以客观认知西南文化物种谱系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若西南文化生态层级理论是对西南文化物种的静态剖析的话,在第三章则强调以“动态”的思维,将民族迁徙、商道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宗教传播和军事战争等路线视为西南各个文化物种的“文化生态链”,论述历史上西南文化在这些链条上的漂积与演化,以揭示西南地域文化在纵横两个纬度上的结构网络关系。土地作为一种文化,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西南聚落形态的根茎。本文从土地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属性阐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诸多文化因子,并详细分析其与西南聚落形态的关联。论文基于西南文化生态层级理论,从亚文化生态圈的层次,将西南聚落按形态划分为宗族聚落、经济聚落、宗教聚落、军事防御聚落与民俗聚落等多种聚落形态类型,并以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基质—廊道—边界模式,结合文化在漂积与演化过程中的侵移、突变、选择、竞争、适应、演替等生态学特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西南聚落形态进行多角度分析与诠释,并将研究拓展至西南地区聚落的保护与更新、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新秩序以及对建筑设计的启迪等层面。
二、我国高纬度水稻丰产技术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纬度水稻丰产技术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莴笋产业发展现状 |
1.2 化学肥料在我国蔬菜生产中的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缓释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3.1 缓释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缓释肥的国内外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3 我国发展缓释肥的对策及前景展望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1 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2 植株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 |
2.4.3 肥料利用率计算 |
2.4.4 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 |
2.4.5 土壤样品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的影响 |
3.1.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1.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的影响 |
3.2.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率的影响 |
3.2.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莴笋养分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2.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5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莴笋土壤养分和相关酶的影响 |
3.3.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土壤相关酶的影响 |
3.3.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土壤养分和相关酶的相关性 |
3.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4.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产量的影响 |
3.4.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安全品质的影响 |
3.4.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的影响 |
4.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养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概述 |
1.2.2 国内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历程 |
1.2.3 相关理论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基本结构 |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1.4.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气象服务 |
2.1.2 气象为农服务 |
2.1.3 智慧气象 |
2.2 关于农户气象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 |
2.3 关于农户需求行为理论方面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沂市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 |
3.1 新沂市城市及地理概况和气候特征 |
3.1.1 城市及地理概况 |
3.1.2 气候特征 |
3.2 新沂市农业气候资源 |
3.2.1 天气气候概况 |
3.2.2 风力情况 |
3.3 新沂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 |
3.3.1 干旱灾害 |
3.3.2 大风灾害 |
3.3.3 寒潮灾害 |
3.3.4 霜冻灾害 |
第四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
4.1 系列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
4.2 专业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
4.3 决策咨询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
4.4 人工增雨防雹服务发展现状 |
第五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薄弱环节 |
5.1 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及全过程气象服务提供能力相对不足 |
5.2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相对较弱 |
5.3 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偏低,时效性有待提高 |
5.4 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
5.5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仍需推进,农业合作社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薄弱环节成因分析 |
6.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
6.2 科研资金投入不充分,科技人才长期短缺 |
6.3 对农户需求研究不深入,导致农业合作社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
6.3.1 农户对各类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分析 |
6.3.2 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需求分析 |
6.3.3 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分析 |
6.3.4 地方特色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分析 |
6.4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1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1 农户个体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
6.4.1.2 农户家庭生产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
6.4.1.3 区域风险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
6.4.2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1 农户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
6.5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新沂市发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对策研究 |
7.1 扩大服务供给领域,提升气象服务供给效益 |
7.1.1 寻求基层气象供给能力新突破 |
7.1.2 扩大气象为农服务供给领域 |
7.1.3 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供给制度改革 |
7.2 结合农户实际,刺激农村气象服务潜在需求 |
7.2.1 加强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
7.2.2 充分发挥农业种植合作社补充作用 |
7.2.3 完善农户沟通机制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调査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稻川235B早熟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抽穗期的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抽穗期 |
1.1.2 水稻抽穗期基因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
1.1.3 水稻早熟性的基因与QTL定位研究进展 |
1.2 分子标记发展与基因测序技术 |
1.2.1 分子标记发展 |
1.2.2 基因测序技术 |
1.3 QTL 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1.3.1 定位群体 |
1.3.2 定位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抽穗期调查 |
2.2.2 DNA的提取 |
2.2.3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2.2.4 文库构建与测序 |
2.2.5 标记的筛选及统计 |
2.2.6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2.7 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川235B早熟性的遗传分析 |
3.1.1 亲本及杂种F1的抽穗期表现 |
3.1.2 F2和BC1F1 代群体单株抽穗期的表型分析 |
3.2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 |
3.3 测序数据质量检测 |
3.4 比对结果统计 |
3.5 标记的筛选及统计 |
3.6 遗传连锁图谱的评估 |
3.7 QTL定位及分析 |
4 讨论 |
4.1 水稻早熟性QTL定位结果比较 |
4.2 经典遗传分析与GBS测序分析结果比较 |
4.3 早熟材料川235B的在生产上的应用 |
5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荞麦种类 |
1.2 荞麦的遗传育种现状 |
1.2.1 荞麦育种的发展 |
1.2.2 荞麦育种方法 |
1.3 荞麦远缘杂交研究 |
1.3.1 栽培荞麦及多年生野生荞麦资源利用 |
1.3.2 荞麦远缘杂交的意义 |
1.3.3 荞麦种间杂交存在的问题 |
1.4 荞麦远缘杂种不育的克服 |
1.4.1 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
1.4.2 回交法 |
1.4.3 延长杂种的生育期 |
1.5 细胞学在远缘杂交中的利用研究 |
1.6 荞麦的细胞学研究现状 |
1.7 环境对荞麦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荞麦种间杂种的形态特征及细胞学观察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亲本及杂种形态学观察 |
2.2.2 有丝分裂观察 |
2.2.3 减数分裂观察 |
2.2.4 花粉育性检测 |
2.2.5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2.6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亲本及杂种的形态学特征 |
2.3.2 亲本及杂种的花粉育性 |
2.3.3 亲本及杂种的染色体数目 |
2.3.4 亲本及杂交组合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
2.3.5 亲本及杂交组合的减数分裂观察 |
2.3.6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荞麦属不同种类的染色体核型 |
2.4.2 荞麦属不同种类的染色体组同源性 |
2.4.3 荞麦的遗传稳定性 |
第三章 播种季节和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年生苦荞春、秋直播与秋季再生全生育期的差异 |
3.2.2 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各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下多年生苦荞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 |
3.2.4 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对各品系主要单株产量影响 |
3.3 讨论 |
3.3.1 .性状差异表现 |
3.3.2 生长季节及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各性状的影响.. |
3.3.3 不同生长季节性状的选择 |
第四章 不同生态区米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态区米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差异分析 |
4.2.2 米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的品系及地域性差异 |
4.2.3 苦荞生态因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变异 |
4.2.4 米苦荞生态因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间的相关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项目经费支持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介 |
(5)小麦Yr26基因相关抗病类似物克隆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危害 |
1.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 |
1.2.1 小麦抗条锈性遗传的研究历史 |
1.2.2 小麦抗条锈性遗传研究方法 |
1.2.3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 |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
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 |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1.3.4 序列特征扩增区域(SCAR) |
1.3.5 序列标志位点标记(STS) |
1.3.6 简单重复序列(SSR) |
1.3.7 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GAP) |
1.3.8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1.4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 |
1.4.1 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 |
1.4.2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类 |
1.4.3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方法 |
1.5 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法研究进展 |
1.6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Yr26 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 NBS-LRR 类抗病基因类似片段的分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抗病性鉴定 |
2.2.2 小麦抗病基因同源片段的分离 |
2.2.3 PCR 扩增产物的克隆 |
2.2.4 小麦抗病基因同源片段的分析 |
2.2.5 小麦抗病基因同源片段的聚类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小麦 NBS-LRR 类抗病基因类似片段的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抗病性鉴定 |
3.2.2 RGA 转 STS 标记检测 |
3.2.3 STS 标记扩增序列分析 |
3.2.4 缺失系定位分析 |
3.2.5 群体连锁遗传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1 育种策略上的转变 |
1.1.2 亲本选择上的转变 |
1.1.3 育种目标上的转变 |
1.1.4 消除杂交不亲合的研究 |
1.1.5 杂种优势研究 |
1.1.6 重视育种资源的研究 |
1.1.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图谱构建 |
1.2 杨树生长及表型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选择 |
1.2.1 杨树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选择 |
1.2.2 杨树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分析 |
1.3 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1.4 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1.4.1 植物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1.4.1.1 膜脂成分及膜脂过氧化作用 |
1.4.1.2 植物抗寒性相关抗氧化酶 |
1.4.1.3 渗透调节物质 |
1.4.1.4 内源激素在植物抗寒中的作用 |
1.4.2 杨树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1.5 分子水平鉴定无性系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
1.6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2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田间试验设计 |
2.1.4 生长性状调查方法 |
2.1.5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无性系生长性状方差及遗传变异分析 |
2.2.2 无性系生长性状多重比较分析 |
2.2.3 无性系不同年份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4 无性系连续5年生长性状增长趋势分析 |
2.3 小结 |
3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表型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表型性状调查方法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性系表型性状方差及群体统计特征值分析 |
3.2.2 无性系表型性状多重比较分析 |
3.2.3 无性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3.2.4 无性系生长与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4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田间试验设计 |
4.1.4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4.1.5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无性系光合生理指标方差及群体统计特征值分析 |
4.2.2 无性系光合生理指标多重比较分析 |
4.2.3 无性系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4 杂种无性系光合作用日变化进程 |
4.2.5 杂种无性系Pn-光响应曲线 |
4.3 小结 |
5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处理方法 |
5.1.3 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测定 |
5.1.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5.1.5 抗氧化酶系统测定 |
5.1.6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无性系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方差及群体统计特征值分析 |
5.2.2 无性系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低温胁迫前后多重比较分析 |
5.2.3 不同低温胁迫下杂种无性系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
5.3 小结 |
6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绘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样品DNA提取纯化 |
6.1.3 酶切和接头连接 |
6.1.4 预扩增 |
6.1.5 选择性扩增 |
6.1.6 电泳及银染 |
6.1.7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筛选 |
6.2.2 聚类分析 |
6.2.3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6.2.4 指纹图谱构建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硕博期间发表及投稿文章 |
致谢 |
(7)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及分子ID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玉米生产、分布及种植情况 |
1.2.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 |
1.2.3 玉米品种灰色关联分析 |
1.2.4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
1.2.5 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6 玉米分子标记与QTL 定位分析 |
1.2.7 玉米分子标记与DNA 指纹图谱 |
1.2.8 玉米数量性状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及表型性状测定 |
2.2.2 SSR 分析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自交系各性状表型分析 |
3.1.1 玉米自交系表型变异 |
3.1.2 玉米自交系灰色关联分析 |
3.2 玉米自交系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SSR 标记检测 |
3.2.2 遗传变异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3 玉米自交系性状与SSR 标记关联分析 |
3.3.1 SSR 位点的LD 分析 |
3.3.2 供试品种群体结构分析 |
3.3.3 与表型性状相关联的SSR 标记 |
3.4 供试玉米自交系分子身份证(ID)构建 |
4 讨论 |
4.1 玉米品种灰色关联分析 |
4.1.1 玉米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
4.1.2 玉米品种品质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
4.2 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
4.2.1 分子标记与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
4.2.2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 |
4.3 玉米自交系关联分析 |
4.3.1 SSR 连锁不平衡位点与关联作图的关系 |
4.3.2 关联分析时群体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
4.3.3 关联定位的特点 |
4.3.4 农艺、品质性状关联分析的特异性 |
4.4 玉米自交系分子身份证(ID)构建 |
4.4.1 引物对结果的影响 |
4.4.2 SSR 标记区分鉴定品种的可行性 |
4.4.3 分子身份证与指纹图谱的区别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古代粟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粟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粟的起源地区 |
一、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 |
二、粟在中国的具体起源地 |
第二节 粟的起源方式和年代 |
一、粟的起源方式 |
二、粟的起源年代 |
第三节 粟的遗存分区与传播 |
一、粟的史前遗存分区 |
二、粟的传播及其路径 |
第二章 粟作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春秋之前原始粟作的发展历程 |
一、史前原始粟作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
二、史前原始粟作的发达与兴盛 |
三、夏商西周时期原始粟作的演进 |
第二节 春秋到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的发展与繁盛 |
一、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粟作的起步 |
二、秦汉时期传统粟作的发展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的繁盛 |
第三节 隋唐以后传统粟作的衰退 |
一、隋唐时期传统粟作由盛而衰 |
二、宋元时期传统粟作的衰落 |
三、明清时期传统粟作的退化 |
第三章 粟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粟与稷、黍的关系 |
一、稷之粟、穄(黍)、高粱之争 |
二、稷乃粟而非穄(黍)的证据 |
第二节 粟的名称演变 |
一、商周时期粟名演变 |
二、战国秦汉时期粟名演变 |
三、魏晋南北朝之后粟名演变 |
第三节 古代粟的品种选育 |
一、关于粟的遗传和变异性认知 |
二、粟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 |
第四节 古代文献所载粟的品种 |
一、《诗经》、《管子》所载粟的品种 |
二、《齐民要术》所载粟的品种 |
三、明清地方志、《救荒简易书》所载栗的品种 |
第四章 粟的栽培 |
第一节 土宜和耕作制 |
一、土宜及其应用 |
二、耕作制概述 |
三、轮作与间、套、混作 |
第二节 整地播种 |
一、整地施肥 |
二、选种用种 |
三、播种时令 |
四、播种方法 |
第三节 田间管理 |
一、间苗、补苗及密度 |
二、中耕除草及壅土 |
三、施肥、灌溉与灾害防治 |
第四节 收获 |
一、收获时令 |
二、收获技术 |
第五章 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 |
第一节 粟的贮藏技术 |
一、窖、窦地下贮藏 |
二、仓、廪、庾等地面贮藏 |
三、仓廒贮粟的防护 |
第二节 粟的加工技术 |
一、加工农具及方法 |
二、加工动力 |
第三节 粟的食用 |
一、烤炙、煮粥与蒸饭 |
二、其他食用方法 |
三、酿酒、作醋与制饴 |
第四节 粟的药用和饲用 |
一、粟的药用及配方 |
二、粟的饲用及方法 |
第六章 粟作经济与粟作文化 |
第一节 粟在古代经济社会中地位 |
一、粟的基础作用与地位 |
二、"贵粟"思想 |
三、粟与粮食安全 |
第二节 粟的储备和耗用 |
一、粟的储备 |
二、兵资与官俸耗用 |
三、赈灾、酿酒及其他耗用 |
第三节 粟的交换和贸易 |
一、粟的交换及其形式 |
二、粟之"常平" |
三、粟之商贾贩运 |
第四节 粟与传统文化 |
一、稷神崇拜与祭祀 |
二、粟之寓意、谶纬和民俗 |
三、粟与诗歌咏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江苏省粳稻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播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有关水稻冷害与安全齐穗期的研究 |
1.1.1 水稻冷害 |
1.1.2 江苏水稻低温冷害的原因与特点 |
1.1.3 水稻的安全齐穗期 |
1.1.3.1 水稻安全齐穗指标及各地安全齐穗期的研究 |
1.1.3.2 江苏地区水稻的安全齐穗期 |
1.2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1.3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 |
1.3.1 水稻生育期的预测 |
1.3.2 水稻生育期预测的模拟模型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研究一江苏近50 年粳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 |
2.1.1 气象资料及其来源 |
2.1.2 安全齐穗期的温度指标 |
2.1.3 不同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计算 |
2.2 试验研究二江苏粳稻齐穗期预测与安全播期 |
2.2.1 试验设计 |
2.2.1.1 供试品种 |
2.2.1.2 试验时间地点 |
2.2.1.3 播期处理 |
2.2.1.4 田间设计 |
2.2.1.5 田间实施 |
2.2.1.6 观测项目 |
2.2.1.7 气象资料及其来源 |
2.2.2 分析应用的预测模型 |
2.2.2.1 齐穗期温光模型 |
2.2.2.2 模型参数的求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近50 年粳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 |
3.1.1 平均安全齐穗期和最早、最迟日期 |
3.1.2 安全齐穗期年份间的变异 |
3.1.3 不同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 |
3.1.4 安全齐穗期的变化及其现用指标 |
3.2 江苏粳稻齐穗期预测与安全播期 |
3.2.1 各试点不同播期供试品种齐穗期 |
3.2.2 齐穗期预测温光系数模型的拟合 |
3.2.3 各试点供试品种不同播期的预测齐穗期 |
3.2.4 安全播期的推定 |
3.2.5 各熟期类型供品种在各地80%保证率的安全播期 |
4 讨论 |
4.1 江苏水稻生产中现用的安全齐穗期必须调整 |
4.2 江苏水稻(粳稻)出穗开花期的耐寒性亟待深入研究 |
4.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4.4 在应用本文的结 |
4.5 本研究的结果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2008 年5~10 月各试点试验期间逐日平均温度 |
附件2 各试点常年(1983~2007)5~10 月逐日平均温度 |
附件3 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参数的数学算式 |
附件4 各试点各品种1983~2007 年历年安全播期 |
致谢 |
后记 |
(10)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学术意义 |
1.1.3 实用价值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聚落研究的多维视野及动态前沿 |
1.2.2 国内外关于西南文化学研究概述 |
1.2.3 西南地区聚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
1.3 课题概念的解析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西南”范围的界定 |
1.3.2 聚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3 本文的聚落形态及其变迁 |
1.3.4 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
1.3.5 文化生态学与景观结构模式 |
1.4 课题研究的学术取向和研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的学术取向 |
1.4.2 课题具体的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文化的层级:西南聚落文化的系统结构 |
2.1 西南地理生态环境与文化的多元 |
2.1.1 从低盆地到高海拔的地理学环境特征 |
2.1.2 西南自然环境的生态多样性 |
2.1.3 西南文化地理的多元现象 |
2.2 文化生态学与西南聚落文化系统 |
2.2.1 文化生态学及理论研究概述 |
2.2.2 文化生态系统与西南聚落文化 |
2.3 西南聚落文化的层级理论建构 |
2.3.1 文化生态位与西南地域文化系统 |
2.3.2 西南聚落文化的层级划分 |
2.4 西南聚落文化层级的格局 |
2.4.1 西南文化生态圈及周边文明 |
2.4.2 文化圈的交错与纽带上的共生 |
2.4.3 西南原初文化与聚落形态考古 |
2.4.4 西南文化生态圈内的层级谱系 |
2.5 小结 |
3 文化的“漂积”:生态链与西南聚落演化 |
3.1 西南民族的迁徙之路:从内地到东南亚 |
3.1.1 藏彝走廊内外的民族迁徙 |
3.1.2 移民填四川之路与文化移植 |
3.1.3 路径延伸:西南民族向东南亚的迁徙 |
3.2 经济链的延伸与西南聚落文化滥觞 |
3.2.1 农耕文化的传播路线与干栏式聚落分布 |
3.2.2 矿业的发展及运道上的聚落 |
3.2.3 商业贸易之路的拓展 |
3.3 宗教传播之路与西南宗教聚落 |
3.3.1 三面夹击:佛教文化的传播路径 |
3.3.2 梯级渗透:本土宗教的南传路线 |
3.3.3 基督教入侵与伊斯兰教的遗存 |
3.3.4 原始信仰的个案:摇钱树传播之路 |
3.4 军事战争之路与聚落文化斑块 |
3.4.1 来自王庭的军事征伐 |
3.4.2 敌国外患:蒙古进军路线的个案 |
3.5 小结 |
4 文化的根茎:土地与西南聚落形态 |
4.1 土地——聚落文化生态之树的根茎 |
4.1.1 土地文化的涵义 |
4.1.2 人文、生态与聚落形态之源 |
4.2 土地的物质文化属性与西南聚落形态 |
4.2.1 土地类型基因与西南地域文化 |
4.2.2 土地的生态属性与聚落选址 |
4.2.3 经济生活模式与聚落形态 |
4.2.4 地、宅、聚落形态 |
4.3 土地的精神文化与西南聚落形态 |
4.3.1 土地崇拜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
4.3.2 土地的精神诉求与种内竞争 |
4.3.3 风水的文化遗传与聚落选址 |
4.3.4 可持续土地观下的人居新境界 |
4.4 土地制度文化与西南聚落形态 |
4.4.1 宅田制的生态属性及其租赁与买卖 |
4.4.2 移民中的土地制度文化渗透 |
4.4.3 军事屯田中的土地制度与文化入侵 |
4.5 小结 |
5 文化的竞争:西南聚落的类型学求证与形态学诠释 |
5.1 宗族聚落及形态 |
5.1.1 移民与原初文化下的西南宗族聚落 |
5.1.2 宗族聚落形态类型的衍生及特征 |
5.1.3 宗族聚落类型的形态比较分析 |
5.1.4 宗族聚落形态的文化生态特性 |
5.2 经济聚落及形态 |
5.2.1 西南经济聚落类型的增生 |
5.2.2 成因、分布、进化与文化生态 |
5.2.3 农耕聚落的类型与形态解析 |
5.2.4 商业聚落的形态与类型解析 |
5.3 宗教聚落及形态 |
5.3.1 原始崇拜与原初宗教聚落形态 |
5.3.2 儒教聚落 |
5.3.3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小乘佛教与聚落形态的比较 |
5.3.4 道·仙境与聚落形态 |
5.3.5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聚落 |
5.3.6 宗教文化演替下的聚落形态——喜洲 |
5.4 防御型聚落及形态 |
5.4.1 空间立体防御体系——碉寨 |
5.4.2 形态多变的堡寨聚落 |
5.4.3 军事文化的遗存:屯堡聚落 |
5.4.4 防御聚落的形态比较 |
5.5 民俗聚落及形态 |
5.5.1 西南民俗与文化生态 |
5.5.2 芦笙场?苗族民俗聚落 |
5.5.3 民俗?鼓楼?侗族聚落 |
5.6 小结 |
6 文化的演绎:西南聚落形态的传承与发展 |
6.1 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西南聚落保护 |
6.1.1 西南聚落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因 |
6.1.2 基于系统稳定之下的西南聚落保护 |
6.2 竞争演替与西南聚落新文化建构 |
6.2.1 变革中的聚落更新与重生 |
6.2.2 西南聚落形态文化研究的建筑学启示 |
6.3 西南聚落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
6.3.1 对西南现代文化与聚落发展的反思 |
6.3.2 课题的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我国高纬度水稻丰产技术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陈艺易.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2]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何欣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水稻川235B早熟性的遗传及QTL定位分析[D]. 青靖.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荞麦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及不同环境对新类型苦荞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杨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5]小麦Yr26基因相关抗病类似物克隆与定位[D]. 史静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6]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D]. 江锡兵.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7]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及分子ID构建[D]. 李伟忠.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8]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 何红中.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9]江苏省粳稻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播期[D]. 宋云生. 扬州大学, 2010(02)
- [10]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 李建华. 重庆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