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与岩土工程——访青年岩土工程专家秦四清(论文文献综述)
唐艳[1](2017)在《软土地基基坑支护结构优选及开挖变形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基坑工程中,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还关系到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基坑工程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很严重,合理选择基坑支护方案是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同时还必须保证优选出的基坑支护方案安全可靠、科学合理、方便可行、造价经济,因而需要对优选方案进行多方面的验证。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针对广州南沙地区特有的软土工程特性,结合当地软土深基坑工程,在支护方案比选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存在,因而以主观性相对较小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来从四个方案中评选出最佳方案。(2)针对该深基坑工程,探讨归纳了地基反力系数m参数的取值方法,依据当地软土的工程特性,以及所依托的软土深基坑工程的地勘报告得出该项目m的取值。基于该m值,运用弹性支点法和弹塑性共同变形法对深基坑工程进行理论计算,即从弹性地基梁法的角度对该基坑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将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弹塑性共同变形法结果更为接近真实值。(3)本文在弹性地基梁计算的基础上,运用GEO5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深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该模拟分析了基坑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以及支护结构的位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差距不大,且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性较好,最终得出此支护方案安全可行。(4)在有限元模拟时,发现仅对深基坑被动区加固效果与在主动区与被动区均加固的效果相差不大,出于更为经济的目的,可仅对被动区进行加固;同时,在模拟不同加固宽度与深度的组合情况下,得出一些最优加固宽度与深度的组合,即该软土深基坑被动区加固的宽度在5 m左右,最佳深度在46 m左右。确保基坑既能保证安全,又有经济优势。并且,本文还论证了增加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5)本文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探讨了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基坑内外的变形性状,同时分析了影响围护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对于软土深基坑工程,对场地进行前期处理、被动区进行加固能够有效改善土质,确保基坑工程安全。综上所述,本文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出最佳方案,并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安全可靠,运用成熟的计算理论——弹性地基梁法中的弹塑性共同变形法验证该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来多方面验证优选出的支护方案,从而为工程提供经济、安全、可行的开挖、支护方案。本文所运用的优选方法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玉科[2](2012)在《节理岩体边坡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文中指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出现越来越多的岩体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山区线路工程中遇到的岩体边坡锚固问题。目前,岩体边坡锚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理论研究注重于岩体损伤和微裂纹对锚固机理和锚固效果的影响,而实际控制边坡锚固工程的则是宏观断裂和节理。为了使锚固理论研究能更好地指导、服务于实际工程,本文在交通部重点项目“公路岩石边坡锚固技术及安全性评价研究”(2007353322080)研究的基础上,从“岩体结构控制论”角度出发,研究岩体结构对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变形破坏模式及锚固机理和锚固效果的影响,试图建立了一套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节约的锚固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分析关键块体理论评价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关键块体系统这一概念,比较关键块体和关键块体系统的异同,并介绍了关键块体系统的矢量分析判别法、几何分析判别法和赤平极射投影判别法。基于关键块体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以关键块体系统为锚固对象,以联合锚固为手段,以工程投资为目标函数建立整数规划模型优化方案的的动态设计,这一新的锚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关键块体锚固法。并详细阐述了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的内涵,给出了关键块体系统加固节理岩体边坡的设计流程。通过建立关键块体系统的地质模型和力学模型,给出了不同地质力学模型关键块体系统的锚固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
潘莉[3](2009)在《岩土工程场地与地质体勘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岩土工程实践是在地壳表层某一深度范围内进行的,因此须查明这一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工程性质以及地下水等条件。文章就岩土工程场地与地质体勘察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土层是岩土工程钻探的主要对象,应可靠地鉴定土层名称,准确判定分层深度,正确鉴别土层天然的结构、密度和湿度状态等特殊要求。
王杰[4](2009)在《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模型》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率较高。基坑工程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同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查明并全面分析导致基坑失效破坏的各种因素及原因,分析基坑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如何消除和控制严重影响基坑工程安全的因素成为基坑工程界的重要课题。将安全评价机制与基坑工程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率,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本文采用事故树安全评价法,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体系事故树绘制的思路,提出了底事件概率的给定方法。为了使计算简便,并考虑到仅需关注重要度大小的排序,本文给出了相对临界重要度和相对Fussell-Vesely重要度的概念。另外,结合工程实际,本文将四种重要度赋权后综合考虑,提出了综合重要度的概念。2)对某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进行了FTA分析,包括事故树绘制,通过最小割集确定潜在的所有破坏模式,进行各种重要度分析,得出综合重要度排序,并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研究发现,当某事件在事故树中仅以“与门”形式连接时,其重要度排序比较靠后,这主要是受处在同一割集中的其他事件的影响。待重要度排序结束后,可以将它们与其他事件分别进行讨论,以便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时适当考虑该类事件,否则有可能造成对顶事件发生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遗漏,降低安全评价报告的可信性。3)对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模型的计算机实现作了描述,包括实现流程图,软件的功能以及编制的意义。使用软件将会完成FTA的所有程序,提高该法在基坑工程的应用。
王立祥[5](2008)在《吉大一院深基坑支护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坑工程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岩土工程问题,目前尚不能准确地得出定量的结果,故目前在工程实践中,只能采用理论导向、量测定量和经验判断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坑支护施工的问题作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应变措施。本文结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实际工程项目,以该项目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相关地质勘测和室内试验数据以及周围环境等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基坑支护方法的选择、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计算和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场地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再对基坑周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该基坑面积大、周围环境复杂的特点对基坑边坡划分了9个研究区,再对各研究区进行分别的分析和研究。其次,在对基坑支护影响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分析。第三,对确定后的选择方案采用了等值梁法等计算理论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最后按设计得到的施工参数进行施工,对重要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事故分析,及时总结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问题和经验。论文进一步确定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使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在安全经济的角度进一步充实完整,为以后类似及相关工程提供坚实有利的证明资料。以促进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深基础的发展。
彭宇[6](2008)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对高空与地下空间进行规划利用。大型深基坑工程是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中,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对基坑稳定性有主要影响。本文结合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大屯路公交换乘站基坑工程,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深基坑围护形式和计算理论研究现状。对影响深基坑变形主要因素如墙体变形、坑底隆起、周围地表及建筑物的沉降等以及影响深基坑稳定的主要因素如水文地质、基坑规模及土压力值、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的合理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依据大屯路公交换乘站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进行了支护类型选取并进行计算,确定支护方案。利用FDM方法对支护结构模拟,结合大屯站基坑实际工程中拟建立的典型工况,得到主要变量如应力和位移等等的空间变化规律。对大屯路公交换乘站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提取并整理了锚索内力、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及内力和钢支撑的轴力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刚支撑作用下,随基坑开挖的围护桩变形曲线、最大水平位移位置和桩顶部分段的倾斜等规律,并研究了钢支撑对支护结构的约束作用和轴力变化。将监测所得数据与设计方案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提取围护桩桩身水平变形数据,现场监测所得的位移趋势与数值计算所得的变形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为进一步对支护结构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依据。结合FLAC 3d对基坑开挖的支护情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考虑开挖空间效应、层内钢支撑的间距、对撑与角撑的关系及钢支撑的刚度等因素对基坑结构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基于变形控制的支护体系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地铁深基坑支护体系的认识,研究结果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理论分析、设计优化和计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然[7](2007)在《监测技术及其在滑坡防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丹巴县城建设街后山滑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崩塌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给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丹巴县城建设街后山滑坡是我国近年来遇到的变形速度最大、危害最严重、防治处理难度最大的滑坡之一。监测技术在该滑坡防治决策、滑坡预警预报、应急抢险措施效果评价、综合治理方案选择与设计、综合治理施工安全保障、综合治理效果评价、设计理论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丹巴滑坡监测技术研究既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又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目前主要的监测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性进行了介绍,再以丹巴滑坡为实例详细研究阐述了如何将监测技术应用于滑坡防治,及监测技术应起到的作用。1在研究了丹巴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特征、形成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勘查提供的参数,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滑坡变形初期的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以指导监测设计。2详细介绍了对丹巴滑坡监测项目的选择、仪器选型、监测布置的设计过程。总结出各监测设计步骤应普遍遵循的原则并研究了针对各种变形机制及演化过程变形监测布置的重点。3对丹巴滑坡防治各个阶段不同监测内容和监测手段的监测数据采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进行了系统综合的比较与分析,对各防治阶段滑坡的稳定性、所处的变形阶段、基本特征、变形力学机制、外界因素对滑坡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对将监测综合分析成果信息反馈指导滑坡防治,并在滑坡防治中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总结了其中的经验。4利用监测信息对滑坡下滑的时间进行预测预报,并建立分级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实践证明在丹巴滑坡防治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抗滑桩监测信息对抗滑桩桩后滑坡推力进行反演,反演结果对抗滑桩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俸锦福[8](2006)在《向家山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向中西部地区的推进,公路建设中的边坡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向家山滑坡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早在公路勘测规划时,就发现向家山为一大型古滑坡体,但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将公路从古滑坡体上穿过,并在公路修建时就对该边坡进行了工程加固。由于对边坡的稳定性等情况没有彻底搞清,在连续暴雨之后还是出现了边坡变形,产生了滑坡,并在随后运营中进行了多次勘察、治理,但效果均不理想。滑坡监测结果显示,目前该滑坡体仍处于变形阶段,并随大气降水的增加变形还在加剧。如不及时整治,势必会影响到交通安全,甚至产生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以向家山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有地质资料和滑坡产生内外在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反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及非线性有限元法对高边坡的稳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边坡削坡和抗滑结构加固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验证了治理措施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滑坡处治方案实施后,通过监测数据与研究结果相比较,证明反分析法、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可信的。同时,得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①通过对地质勘探资料和物探资料分析,基本掌握了该滑坡体的形态、组成等基本特征。该滑坡由浅层、中层及潜在深层等多个滑坡体复合而成。滑坡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马蹄形,滑坡体厚度呈周围浅中部深的规律,滑坡区面积约7万m2,体积约140m3,属于大型土岩混合型滑坡。②通过多因素综合分析,找到了造成该滑坡复活和公路建设前期治理失效的原因。向家山滑坡的复活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坡体结构、气象与水文条件及人为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滑坡地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是产生滑坡的主要内因;其次,公路建设前期不正确的施工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外因;另外,在前期治理中对水的防治失效是导致滑坡复活的主要诱因。③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向家山滑坡浅层、中层及潜在深层滑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浅层、中层滑坡在天然状态与长期暴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与地震状态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或极限平衡状态;深层潜在滑体在三种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这与现场发生的情况相吻合,同时消除了发生深层滑坡的疑虑。治理后,各个剖面稳定系数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46%以上,滑坡由不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变为稳定状态。④采用2D-σ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处治工程施工前边坡
陈仁俊[9](2002)在《信息化与岩土工程——访青年岩土工程专家秦四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四清 ,男 ,196 4 .2月生 ,博士后 ,研究员。 1982 .9-1986 .7,在华北水电学院地质系学习 ;1986 .9- 1988.12 ,在东北大学攻读岩石力学硕士学位 ;1989.3- 1991.12 ,在东北大学攻读岩石力学博士学位 ;1992 .1- 1994 .5 ,在成都理工大学作工程地质博士后研究 ;1994 .5 - 1998.6 ,在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 ,任研究员 ,处长。 1998.6 -今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已出版专着 4部 ,发表论文 70余篇 ,主持国家、省部级及横向科研与生产项目 6 0余项 ,曾先后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金锤奖”第一名 ,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奖”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RichardWolters”奖。创立了非线性工程地质学和深基坑优化设计理论 ,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信息化与岩土工程——访青年岩土工程专家秦四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与岩土工程——访青年岩土工程专家秦四清(论文提纲范文)
(1)软土地基基坑支护结构优选及开挖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基坑工程应用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基坑工程应用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基坑工程应用发展趋势 |
1.3 基坑工程研究现状 |
1.4 软土深基坑的若干问题 |
1.5 内支撑支护体系及其特点 |
1.5.1 内支撑体系的构成 |
1.5.2 支撑体系 |
1.5.3 支撑材料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7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深基坑支护及开挖的环境土工问题 |
2.1 深基坑支护设计 |
2.2 常见支护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
2.2.1 南沙软土物理力学特征及工程特性 |
2.2.2 南沙软土深基坑常有支护型式 |
2.3 基坑开挖的环境土工问题 |
2.3.1 软土深基坑工程环境土工问题 |
2.3.2 基坑施工中的时空效应问题 |
2.3.3 基坑开挖支护的时空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
3.1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研究现状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3.2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深基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3.2.1 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 |
3.2.2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
3.2.3 构造判断矩阵 |
3.2.4 权重计算法 |
3.2.5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
3.2.6 建立综合评判的集合 |
3.2.7 相对优属度矩阵的建立 |
3.2.8 计算综合评判结果B |
3.3 工程案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 |
3.3.3 方案整体评价 |
3.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
3.4 基于成本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 |
4.1 经典方法 |
4.2 弹性地基梁法 |
4.2.1 m的取值研究 |
4.2.2 反演分析的研究发展 |
4.2.3“m”法计算原理及简图 |
4.3 弹性地基梁“m”法 |
4.3.1 弹性支点法 |
4.3.2 弹塑性共同变形法 |
4.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深基坑数值模拟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1 计算流程 |
5.1.2 主要分析步骤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2.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
5.2.2 地表沉降分析 |
5.2.3 坑底隆起分析 |
5.2.4 内支撑轴力变化分析 |
5.2.5 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
5.3 影响围护结构变形的因素分析 |
5.3.1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
5.3.2 被动区加固与主动区加固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
5.3.3 加固宽度和深度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
5.4 工程施工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节理岩体边坡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边坡锚固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岩体边坡锚固效果的研究现状 |
1.2.3 岩体边坡锚固长期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4 节理岩体锚固研究现状 |
1.2.5 关键块体锚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节理岩体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节理边坡岩体结构划分及岩体分级 |
2.2.1 节理边坡岩体分级目的及意义 |
2.2.2 节理边坡岩体结构分类 |
2.2.3 节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2.3 节理岩体边坡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 |
2.3.1 平面滑移破坏 |
2.3.2 楔形滑移破坏 |
2.3.3 倾倒破坏 |
2.3.4 坠落破坏 |
2.4 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2.4.1 节理岩体边坡关键块体理论分析法 |
2.4.2 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解析法—Sarma 法 |
2.4.3 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方法 |
2.5 小结 |
3 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 |
3.1 引言 |
3.2 关键块体及其判别法 |
3.2.1 赤平极射投影法 |
3.2.2 几何法 |
3.2.3 矢量法 |
3.3 关键块体系统 |
3.3.1 关键块体系统及其与关键块体的区别 |
3.3.2 关键块体系统判别法及步骤 |
3.4 系统锚固 |
3.5 系统锚固方案的优化 |
3.6 动态设计 |
3.7 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 |
3.8 小结 |
4 边坡关键块体系统的锚固机理及锚固设计 |
4.1 引言 |
4.2. 边坡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机理 |
4.2.1 关键块体系统滑移破坏锚固机理 |
4.2.2 关键块体系统倾倒破坏锚固机理 |
4.2.3 关键块体系统坠落破坏锚固机理 |
4.3 边坡关键块体系统锚固设计方法 |
4.3.1 平面滑移破坏关键块体系统的锚固设计 |
4.3.2 楔形滑移破坏关键块体系统的锚固设计 |
4.3.3 倾倒式关键块体系统的锚固设计 |
4.3.4 坠落破坏关键块体系统的锚固设计 |
4.4 关键块体系统锚固设计参数的选取 |
4.4.1 边坡设计几何参数 |
4.4.2 节理面抗剪强度 |
4.4.3 反演法确定节理面抗剪强度参数 |
4.4.4 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 |
4.4.5 锚固设计参数 |
4.5 节理岩体边坡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设计流程 |
4.6 小结 |
5 节理岩体边坡锚固工程实例 |
5.1 引言 |
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岩体边坡节理统计及关键块体系统的确定 |
5.3.1 岩体边坡节理统计 |
5.3.2 关键块体系统的确定 |
5.3.3 关键块体系统的结构和破坏方式 |
5.4 关键块体系统稳定性定量计算 |
5.4.1 计算剖面的选取 |
5.4.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4.3 计算工况与荷载组合 |
5.4.4 计算结果 |
5.4.5 稳定性评价 |
5.5 关键块体系统锚固设计 |
5.5.1 清方设计 |
5.5.2 锚索框架设计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生产项目 |
致谢 |
(4)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安全评价概述 |
1.2.1 安全评价的相关概念 |
1.2.2 安全评价内容 |
1.3 安全评价的程序 |
1.4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1.5 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
1.5.1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
1.5.2 国内安全评价现状 |
1.6 安全评价的方法 |
1.6.1 安全检查表 |
1.6.2 预先危险分析 |
1.6.3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
1.6.4 事故树分析 |
1.6.5 事件树分析 |
1.7 基坑工程安全评价现状及其意义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基坑工程及其事故 |
2.1 基坑工程发展概况 |
2.2 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类型 |
2.2.1 板式支护结构 |
2.2.2 重力式支护体系 |
2.3 支撑(拉锚)系统 |
2.3.1 支撑系统 |
2.3.2 拉锚系统 |
2.4 基坑工程的若干问题 |
2.5 基坑工程的事故综述 |
第三章 事故树分析 |
3.1 FTA 概述 |
3.2 FTA 的术语与符号 |
3.3 事故树的绘制 |
3.4 事故树的数学描述 |
3.5 逻辑门的结构函数 |
3.6 事故树的简化 |
第四章 重要度评价 |
4.1 结构重要度 |
4.2 概率重要度 |
4.3 关键重要度 |
4.4 Fussell-Vesely 重要度 |
4.5 割集重要度 |
第五章 排桩支护结构工程实例 |
5.1 工程实例一概况 |
5.2 建造事故树 |
5.3 顶事件概率计算 |
5.4 重要度分析 |
5.4.1 结构重要度分析 |
5.4.2 概率重要度分析 |
5.4.3 临界重要度分析 |
5.4.4 Fussell-Vesely 重要度分析 |
5.5 结论分析 |
5.6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
5.7 工程实例二概况 |
5.8 工程实例二的安全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模型的计算机实现 |
6.1 软件思想 |
6.2 软件功能 |
6.3 软件意义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吉大一院深基坑支护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吉大一院基坑工程概况 |
2.1 场地条件 |
2.1.1 场地概况及总平面布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条件 |
2.2.2 研究区地层分布特征 |
2.2.3 研究区地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
第3章 吉大一院基坑支护方案研究 |
3.1 基坑支护的内容和功能 |
3.2 基坑支护方法技术要求 |
3.3 基坑支护结构探讨 |
3.3.1 悬臂式支护结构 |
3.3.2 拉锚式支护结构 |
3.3.3 水泥土重力式支护结构 |
3.3.4 土钉支护结构 |
3.3.5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 |
3.3.6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 |
3.3.7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
3.4 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类型的主要因素 |
3.5 吉大一院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选择 |
3.5.1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选择与分析 |
3.5.2 基坑支护方案的的选择确定 |
第4章 吉大一院基坑支护设计 |
4.1 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
4.2 预应力锚杆+护壁桩联合支护结构设计 |
4.2.1 设计参数选取 |
4.2.2 设计理论方法(等值梁法) |
4.2.3 内力计算 |
4.2.4 护壁桩配筋计算 |
4.2.5 预应力锚杆设计 |
4.2.6 设计方案 |
4.3 预应力锚杆+土钉墙复合支护结构设计 |
第5章 吉大一院基坑支护施工 |
5.1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
5.1.1 施工准备 |
5.1.2 护壁桩(钻孔灌注桩)施工 |
5.1.3 预应力锚杆施工 |
5.1.4 土钉及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 |
5.2 检测与监控 |
5.2.1 试验与检测 |
5.2.2 环境监测及基坑变形监控 |
5.3 其它保障措施 |
5.3.1 防冻胀措施 |
5.3.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
5.4 技术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
5.5 事故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深基坑工程设计的意义 |
1.2 深基坑工程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围护形式及发展状况 |
1.2.2 结构计算理论分析概况 |
1.2.3 地铁深基坑工程特点概况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2 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理论研究 |
2.1 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机理 |
2.1.1 朗肯土压力理论 |
2.1.2 库仑土压力理论 |
2.1.3 粘性土主动土压力 |
2.1.4 土压力变化影响因素 |
2.2 深基坑围护稳定性分析 |
2.2.1 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失稳形式 |
2.2.2 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 |
2.2.3 基坑钢支撑结构稳定性分析 |
3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车站主体结构 |
3.1.3 地质水文条件 |
3.2 确定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
3.3 大屯路车站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
3.3.1 显式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基本理论 |
3.3.2 基坑开挖模拟的方法 |
3.3.3 土体与围护墙体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
3.4 深基坑开挖模型生成 |
3.4.1 整体模型的建立 |
3.4.2 围护桩体施作 |
3.4.3 锚索结构施作 |
3.4.4 钢支撑的架设 |
3.5 大屯路车站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
3.5.1 基坑开挖主要工况 |
3.5.2 主要变量空间分布 |
3.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现场监测 |
4.1 监测方案 |
4.1.1 监测重要性与目的 |
4.1.2 监测的内容 |
4.1.3 监测的方法 |
4.2 监测数据分析与结果 |
4.2.1 锚索监测数据分析 |
4.2.2 钢支撑监测数据分析 |
4.2.3 围护桩监测数据分析 |
4.3 现场监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
4.4 深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
4.4.1 考虑时空效应的基坑分步开挖 |
4.4.2 钢支撑不同支撑形式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
4.4.3 钢支撑刚度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监测技术及其在滑坡防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丹巴县城建设街后山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2 国内外滑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技术路线 |
第2章 丹巴滑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基本特征 |
2.1 丹巴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1.2 气象水文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层岩性 |
2.1.5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1.6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滑坡规模与分区 |
2.2.1 滑坡的规模 |
2.2.2 滑坡分区及各区基本特征 |
2.3 滑坡变形破坏现象及特征 |
2.3.1 前缘的堡坎变形和建筑剪切破坏 |
2.3.2 滑坡中部的变形特征及两侧的拉裂、剪切破坏 |
2.3.3 滑坡后部的拉裂破坏 |
2.4 滑体物质特征及滑动带(面)特征 |
第3章 丹巴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及稳定性评价 |
3.1 滑坡形成与演化过程 |
3.1.1 滑坡形成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 |
3.1.2 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 |
3.2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
3.3 滑坡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3.4 丹巴滑坡防治过程概况 |
第4章 滑坡监测基本方法与适应性评价 |
4.1 滑坡监测目的与任务 |
4.2 表面变形监测(外观法)与适用性评价 |
4.2.1 大地测量法 |
4.2.2 GPS 法 |
4.2.3 地表倾斜测量法 |
4.2.4 地表裂缝观测 |
4.2.5 其他新技术监测方法 |
4.3 环境因素监测与适用性评价 |
4.3.1 气象监测 |
4.3.2 震动监测 |
4.3.3 水文因素监测 |
4.3.4 地音监测 |
4.4 内部变形监测(内观法)与适用性评价 |
4.4.1 内部倾斜监测 |
4.4.2 内部相对位移监测 |
4.4.3 支护结构监测 |
4.4.4 其他新技术监测方法 |
4.5 巡视监测适用性评价 |
第5章 滑坡监测系统设计 |
5.1 滑坡监测设计的原则 |
5.2 滑坡监测项目选择的依据 |
5.3 监测仪器布置的原则 |
5.4 监测仪器选型的原则 |
5.5 丹巴滑坡监测设计 |
5.5.1 丹巴滑坡监测项目选择及仪器选型 |
5.5.2 丹巴滑坡监测仪器的布置及实施 |
第6章 滑坡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6.1 监测数据的计算 |
6.2 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
6.3 监测成果的分析方法 |
第7章 丹巴滑坡监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应用 |
7.1 滑坡应急抢险之前监测成果分析及信息反馈应用 |
7.1.1 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7.1.2 地表裂缝及简易人工监测数据分析 |
7.1.3 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监测分析 |
7.1.4 滑坡应急抢险前监测信息反馈及应用 |
7.2 滑坡应急抢险及综合治理设计阶段监测成果分析 |
7.2.1 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7.2.2 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7.2.3 地表裂缝监测数据分析 |
7.2.4 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分析 |
7.2.5 滑坡应急抢险及综合治理设计阶段监测信息反馈及应用 |
7.3 滑坡综合治理施工阶段监测成果分析 |
7.3.1 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7.3.2 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7.3.3 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分析 |
7.3.4 滑坡综合治理施工阶段监测信息反馈及其应用 |
第8章 丹巴滑坡预警预报初步研究 |
8.1 滑坡下滑时间预测 |
8.2 预警控制指标建立 |
8.2.1 滑坡抢险阶段预警指标 |
8.2.2 滑坡综合治理施工期预警指标 |
8.2.3 其他安全预警指标 |
第9章 认识与结论 |
9.1 认识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向家山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定性分析方法 |
1.2.2 定量分析方法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新理论 |
1.3 滑坡防治技术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向家山滑坡工程概况 |
2.1 工程背景 |
2.2 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 |
2.2.1 自然条件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3 向家山滑坡发生原因的综合分析 |
3.1 向家山滑坡特征 |
3.1.1 滑体空间形态 |
3.1.2 滑体结构及岩性特征 |
3.1.3 滑坡变形特征 |
3.2 向家山滑坡原因综合分析 |
3.2.1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2 滑坡形成机制 |
3.2.3 向家山滑坡复活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
4 边坡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
4.1 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
4.1.1 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
4.1.2 边坡稳定分析极限平衡法的几个公式 |
4.2 极限平衡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
4.2.1 最危险滑面的确定 |
4.2.2 地震的影响 |
4.2.3 稳定系数(安全系数)限值Fs确定 |
4.3 极限平衡法滑坡稳定性评价 |
4.3.1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3.2 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
4.3.3 滑坡推力计算及其综合治理 |
4.3.4 治理后稳定性分析 |
5 边坡稳定与加固措施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1 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
5.2.2 弹塑性分析理论 |
5.2.3 非线性分析方法 |
5.3 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5.3.2 滑坡稳定性有限元法评价 |
5.3.3 治理前后数值模拟分析 |
6 滑坡监测及其分析 |
6.1 概述 |
6.2 边坡工程监测的内容和原则 |
6.2.1 边坡工程监测的内容 |
6.2.2 监测设计的原则 |
6.3 滑坡监测 |
6.3.1 滑坡监测仪器 |
6.3.2 向家山滑坡监测网点布置 |
6.4 向家山滑坡监测结果分析 |
6.4.1 滑坡监测系统设计 |
6.4.2 滑坡监测结果分析 |
6.4.3 监测报告编写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信息化与岩土工程——访青年岩土工程专家秦四清(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土地基基坑支护结构优选及开挖变形性状研究[D]. 唐艳.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2]节理岩体边坡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D]. 安玉科. 吉林大学, 2012(10)
- [3]岩土工程场地与地质体勘察分析[J]. 潘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1)
- [4]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模型[D]. 王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5]吉大一院深基坑支护的应用与研究[D]. 王立祥. 吉林大学, 2008(10)
- [6]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研究[D]. 彭宇. 西安科技大学, 2008(12)
- [7]监测技术及其在滑坡防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丹巴县城建设街后山滑坡为例[D]. 唐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8]向家山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 俸锦福. 重庆大学, 2006(01)
- [9]信息化与岩土工程——访青年岩土工程专家秦四清[J]. 陈仁俊. 岩土工程界,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