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嘉[1](2021)在《基于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探讨活血解毒法治疗脑出血火毒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临床研究,以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火毒证患者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相关西医量表评定及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因子(SOD、MDA、CAT、GSH-Px)水平作为检测指标,选择活血解毒的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以验证活血解毒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火毒证患者的抗氧化和治疗作用。2通过实验研究具有活血解毒作用的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SD大鼠模型神经损伤的改善及对脑组织铁代谢的调节作用,对脑出血SD大鼠模型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GPX4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作用,进一步探索活血解毒的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ferroptosis)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为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撑,同时也为“活血解毒法”及“毒损脑络”理论指导临床提供现代生物学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诊断为ICH的非手术住院患者30例,符合西医脑出血和中医中风病火毒证诊断。入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活血解毒法(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一般资料、神经功能评分(巴氏指数、NIHSS评分)、颅内血肿体积、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Px)、中医证候积分。2实验研究:以自体血脑组织注射法建立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醒脑静组,10只/组;另取SD大鼠10只为正常组。按体表面积法换算给药剂量进行干预,醒脑静组分别为:6.4ml/kg/day,腹腔注射;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连续干预5天。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肢体对称评分、平衡木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病灶脑组织Fe2+、SOD、MDA、GSH、GPX4含量;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结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神经细胞内铁死亡超微结构变化;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病灶脑组织TFR、IRP-2、Fpn-1、system Xc-、GPX4、Nrf2、HO-1、NQO1 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病灶脑组织TFR、IRP-2、Fpn-1、system Xc-、Nrf2 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本研究收纳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年龄58.42±8.93岁;女性11例,年龄59.91±11.18岁,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收缩压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温、舒张压、呼吸频率、心跳、体重、体重指数无明显差异;患者巴氏指数、血清SOD、GPX水平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NIHSS评分、颅内血肿体积、血清MDA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研究:①行为学检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肢体对称评分、平衡木评分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②ELISA检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病灶脑组织Fe2+、MDA含量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而SOD、GSH、GPX4含量显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活血解毒组较模型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缓解;透射电镜示中药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较模型组损伤减轻,形态正常、结构完整。④Real-time PCR检测: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病灶脑组织TFR、IRP-2 mRNA表达显着降低,Fpn-1、system Xc-、GPX4、Nrf2、HO-1、NQO1 mRNA表达显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病灶脑组织TFR、IRP-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Fpn-1、system Xc-、Nrf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活血解毒作用的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显着改善ICH火毒证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2、活血解毒作用的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改善ICH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调节ICH后脑组织Fe2+代谢紊乱,其机制与醒脑静注射液调控铁代谢过程脑组织TFR、RP-2、Fpn-1基因和蛋白表达相关。3、活血解毒作用的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改善ICH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抑制铁死亡发生,可能与上调system Xc-、GPX4以及Nrf2及其启动的抗氧化分子(HO-1、NQO1)表达相关。
于亚君[2](2020)在《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神经炎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大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最先受到损伤,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大量研究表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可能会是未来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途径之一。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缺血性脑卒中做了大量深入研究,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药理作用多靶点、多途径性的特点,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医认为脑卒中(中风)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等原因导致的窍闭神昏等症状,治疗当以芳香开窍、醒神回苏为要。麝香是常用的芳香开窍之一,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脑水肿、特异性开放血脑屏障等药理作用。由于麝科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临床上天然麝香的使用受到限制。人工麝香作为天然麝香的替代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目前人工麝香治疗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较少,其理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从抗炎症损伤探讨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以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其抗炎作用机制,从而为人工麝香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治疗中风的开窍药,并探索其用药规律。2.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了OGD/R损伤模型。(1)通过免疫荧光法对GFAP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率;(2)通过CCK8、LDH、ROS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LDH释放量和ROS表达情况以筛选人工麝香的安全剂量和有效作用剂量。3.通过RT-PCR、ELISA方法测定TNF-α、IL-1β、IL-6m RNA的表达以及相应蛋白表达,探讨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的抗炎作用。4.建立体外HEK 293T细胞转染检测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人工麝香对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5.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HMGB1蛋白表达量,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TRAF6蛋白表达量,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KKα、IκBα、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内NF-κBp65的核移位,探讨OGD/R损伤后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1.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使用频次最高的开窍药是麝香,与麝香配伍的常用药物有祛风药、活血化瘀药、芳香开窍药、祛痰药、安神药等。2.与Control组相比,0.001-10μg/m L的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100μg/m L浓度的人工麝香能明显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力(P<0.001);0.001-1μg/m L的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的LDH释放无明显影响(P>0.05),10-100μg/m L的人工麝香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LDH释放(P<0.001)。人工麝香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安全剂量范围为0.001-1μg/m L。3.与Control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在OGD4 h/R22 h时细胞活力和LDH释放无显着变化(P>0.05);OGD6 h/R18 h细胞活力下降至约60%,LDH释放升高至140%;OGD12 h/R24 h细胞活力下降至46%,LDH释放升高到180%;OGD18 h/R 24 h时,细胞活力下降至30%,LDH释放升高到240%(均P<0.001)。故本实验建立OGD 6 h/R 18h损伤模型。4.与OGD/R组比较,0.01-1μg/m L的人工麝香能够增加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降低LDH、ROS的释放(P<0.05,P<0.01,P<0.001)。故本实验选取0.01-1μg/m L作为有效剂量进行后续研究。5.与OGD/R组比较,0.01-1μg/m L的人工麝香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L-6的m RNA相对表达量和释放量(P<0.05,P<0.01,P<0.001)。6.与OGD/R组比较,0.01-10μg/m L的人工麝香能够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HEK293T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P<0.001)。7.与OGD/R组比较,0.01-1μg/m L的人工麝香能够降低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HMGB1、TLR4、TRAF6蛋白的表达(P<0.05,P<0.01),能够抑制IΚΚα、IκBα、NF-κBp65蛋白磷酸化的水平(P<0.05,P<0.01,P<0.001);还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细胞在OGD/R损伤后发生的NF-κBp65核移位,降低细胞核内NF-κBp65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人工麝香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发挥其抗炎作用。人工麝香可降低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HMGB1、TLR4蛋白的表达,抑制IΚΚα、IκBα、NF-κBp65蛋白磷酸化的水平以及NF-κBp65的核转移,通过调节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袁梦晨[3](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醒脑静注射液干预脑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险,进展快的特点。ICH发生后,血液积聚在脑实质,对其周围脑组织造成机械性压迫,同时,炎症反应、缺血缺氧、循环障碍、BBB损伤、血液活性物质释放、代谢紊乱等均造成了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目前,临床上针对ICH的治疗方法都缺乏针对性。醒脑静注射液源自《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是以天然麝香、冰片、栀子、郁金为主要成分复方中药制剂,具有醒脑开窍、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对多因素导致的出血和缺血性中风病都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和多向药理学的理论,对生物系统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的新学科。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能够充分体现中药及其方剂的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可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预测醒脑静注射液的主要作用成分和关键作用靶点,构建不同药物不同成分不同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干预脑出血的有效成分、关键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从 TCMSP、BATMAN-TCM、TCMID、TCM-MESH 以及 ETCM 数据库中醒脑静注射液(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组成)的全部化学成分,根据“BBB≥-0.3”和“DL≥0.18”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构建醒脑静注射液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检索 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CTD、Genecards以及Open Target Platform数据库获得脑出血靶点信息数据集。将醒脑静注射液的靶点基因数据集与脑出血靶点基因数据集进行对比分析,获得重叠基因并进行GO及KEGG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的MCODE模块功能,对比分析挖掘醒脑静注射液模块(X模块)和脑出血模块(Ⅰ模块)联系与差异,获得经筛选出来的模块中联系密集的靶点,将靶点与CTD数据库获得的神经炎症靶点进行映射,构建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干预脑出血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2.使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运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采用mNSS神经功能评分和前肢放置试验判断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通过T2加权MRI观察脑血肿量。通过TUNEL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病理结构。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ANXA1、iNOS、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根据BBB≥-.3,DL≥0.18的筛选标准,共得到麝香主要活性成分4个,靶点547个;冰片主要活性成分4个,靶点67个;郁金主要活性成分19个,靶点47个;栀子主要活性成分21个,靶点158个。合并去重后获得醒脑静注射液靶点635个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2.醒脑静注射液和脑出血共同作用靶点的GO分析BP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通过调控白细胞活化激活的炎症反应来干预脑出血,CC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干预脑出血的细胞水平与多种突触密切相关,MF分子功能层面与G蛋白耦联受体参与调控的突出后电位离子转运、药靶结合等有紧密联系。KEGG的富集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MAPK signaling pathway、P13K-Akt signaling pathway、mTOR signaling pathway、TGF-β1 signaling pathway等22条信号通路有关,并构建药物-成分-靶标-通路网络。3.模块分析划分醒脑静注射液模块15个和脑出血模块37个通过模块对比分析,剔除了不关联的模块和部分联系不紧密的靶点,选取高关联性的模块合并进行分析,将353个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作用靶点集中到176个。通过CTD数据库检索“神经炎症”获得212篇文献2669个靶点,将其与模块筛选出来的176个靶点进行映射,获得88个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干预脑出血的可能作用靶标,对靶标进行网络拓扑分析,为后续实验验证提供参考标准和理论基础。4.脑出血3天,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T2加权MRI病变体积明显减少,病理观察显示醒脑静组尼氏小体较模型组大、多且清晰,且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对神经元保护作用和脑保护作用。5.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ANXA1、iNOS的表达明显升高,TGF-β1、mTOR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ANXA1、TGF-β1、mTOR的表达明显增高,iNOS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够从多靶点、多途径作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损伤,促进血肿吸收,保护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汪顺贵[4](2020)在《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临床疗效及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以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患者共62例。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治疗组予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及记录发作频次、发作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脑电图、不良反应情况,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脑电图及安全指标和不良反应,评定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符合的60例患者均完成了试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病程、癫痫类型、脑电图方面经统计分析,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治疗组发作控制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8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脑电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临床疗效显着,安全可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周正山[5](2019)在《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浓度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2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TBI模型组、醒脑静低剂量组、醒脑静中剂量组及醒脑静高剂量组,每组36只。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制作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颅骨转开,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与TBI模型组在模型构建成功后注射生理盐水注射5ml/kg·d,醒脑静低剂量组、醒脑静中剂量组及醒脑静高剂量组分别注射0.5mg/kg·d、1mg/kg·d及2mg/kg·d的醒脑静注射液。分为1h、3d及7d于(?)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取血、处死并取脑组织。检测脑组织中MDA及SOD水平,检测血液样本中hs-CRP与TNF-αα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研究结果(1)TBI模型构建后,大鼠脑组织中MDA在术后3d达到最高,SOD水平术后3d降到最低。术后3d及7d MDA与TBI模型组比较,醒脑静治疗组MDA水平随醒脑静用量上升而降低,中、高剂量组显着低于TBI模型组与低剂量组(P<0.05),但中、高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OD与TBI模型组比较,醒脑静治疗组水平随醒脑静用量上升而升高,中高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hs-CRP及TNF-α在造模后显着升高,在造模后3d最高,与TBI模型组比较,醒脑静治疗组随醒脑静用量上升呈降低趋势,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造模后3d脑细胞凋亡率最高,造模3d与7d脑细胞凋亡率TBI模型组最高,空白对照组最低;醒脑静治疗组脑细胞凋亡率随醒脑静剂量上升降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显着低于TBI模型组与低剂量组(P<0.05),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减少大鼠模型构建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减少中枢神经元细胞凋亡;(2)醒脑静注射液对TBI大鼠模型的保护效应存在剂量依赖性,中剂量组(1mg/kgd)即可达到较为明确的保护效应。第二部分醒脑静注射液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氧化应激影响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中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择104例中重度TB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行TBI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评价不同组别GCS及GOS评分,于入院当天,治疗后3d、7d及14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及炎性指标(hs-CRP与TNF-α)。记录两组患者入院至记忆觉醒恢复间隔时间,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研究结果(1)94例研究对象完成了本次研究既定方案,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基线GCS评分、损伤类型、治疗方案及基础疾病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着治疗的进展,治疗组与对照组GC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组GCS改善更为显着,在入院后7d及14d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GO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分别为7.4±1.4d与8.2±1.7d,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MDA水平在入院后3d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血清SOD水平在入院后3d最低,之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在入院后3d、7d及14d血清MDA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入院后3d内血清TNF-α及hs-CRP显着升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且在入院后14d显着低于入院时。不同组基线血清TNF-α及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入院后3d、7d及14d血清TNF-α及hs-CRP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记忆商阳性率分别为58.3%与69.7%,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醒脑静注射液可降低中重度TBI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减少继发性损伤;(2)醒脑静注射液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晓峰[6](2019)在《醒脑静通过调控HIF-1α信号通路减轻脑出血继发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脑出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进展快,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脑疝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等特点。脑出血后脑内血液迅速积聚到脑实质导致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和局部压力的增加,形成血肿及脑组织继发损伤,并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血肿扩大压迫导致的局部脑血流灌注障碍、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损伤及其通透性的改变等。同时,脑出血后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中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过量产生,进而引起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使脑组织发生多种病理改变,如细胞凋亡、自噬、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等,从而导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严重损害神经功能。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的表达量上调,HIF的表达可以引起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在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IF及其下游的BNIP3通路在自噬和细胞凋亡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是脑出血后脑损伤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醒脑静注射液来源于古验方“安宫牛黄丸”,是以天然麝香、冰片、栀子、郁金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ICH病人颅内血肿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但醒脑静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结合病理、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大鼠脑出血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及相应的病理变化,并检测出血周围脑组织中HIF、BBB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醒脑静减轻保护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机制。研究目的:1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检测脑出血和脑水肿形成情况及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保护效果。2检测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HIF、BBB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醒脑静注射液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通过HIF-BNIP3通路调控自噬、细胞凋亡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途径和机制,为在“病络-毒损脑络”理论指导下中医药保护脑出血继发性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使用SPF级健康的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通过腹腔注射给药,采用mNSS神经功能评分法,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给药三天后,将各组大鼠断头取脑,分别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病理结构和超微结构改变。2使用上述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腹腔注射给药三天。三天后将各组大鼠断头取脑,制备病理切片,通过伊文思蓝(Evens blue,EB)法测定BBB通透性;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IF,血脑屏障相关蛋白ZO-1、Occludin、AQP4、MMP9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BNIP3的表达情况。制备各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提取物,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IF,血脑屏障相关蛋白ZO-1、Occludin、AQP4、VEGF,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NIP3、LC3,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 mNSS神经功能评分发现,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神经功能明显缺损;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改善。2HE染色、尼氏染色和伊文思蓝染色的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脑水肿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形态明显改变,损伤加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明显被破坏。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水肿程度减小;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明显改善。3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HIF、AQP4、MMP9、VEGF、Beclin-1和BNIP3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ZO-1和Occludin的表达则显着低于假手术组;而与模型组变比,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HIF、AQP4、MMP9、VEGF、Beclin-1和BNIP3的表达明显降低,而ZO-1和Occludin的表达明显升高。4 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HIF、AQP4、MMP9、VEGF、Beclin-1、BNIP3、LC3和Bax的表达明显升高,而ZO-1、Occludin和Bcl-2的表达量则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HIF、AQP4、VEGF、Beclin-1、BNIP3、LC3和Bax的表达明显减少,而ZO-1、Occludin和Bcl-2的表达量则显着升高。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明显降低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情况。醒脑静注射液明显降低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HIF的表达,降低BNIP3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和自噬,在脑出血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陈晓彤[7](2019)在《醒脑静注射液调节觉醒肽-腺苷神经功能治疗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急性酒精中毒,是指一次摄入过量的乙醇,使得乙醇的吸收大于代谢。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每年由于饮酒所致死亡(包括酒精中毒死亡和酒驾车祸死亡)人数己达250万,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求有效的解酒药物有着巨大且重要的现实意义。醒脑静注射液(Xingnaojing Injection,XNJI)是源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的经典名方安宫牛黄丸,主要由麝香、冰片、郁金和栀子四味中药组成,具有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特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昏迷证,如酒精昏迷等。酒精主要由肝脏代谢,其中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和活性氧簇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肝脏损伤;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被吸收入血的乙醇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机体功能紊乱,造成记忆认知、运动协调等多种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34%乙醇建立急性酒精昏迷动物模型,给予三种不同剂量的XNJI处理,观察大鼠肝脏乙醇代谢酶活力、氧化应激反应和病理改变;另外,通过微透析实验,观察腺苷(Adenosine,AD)和觉醒肽(Orexin A)这对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两者相关的受体和蛋白的mRNA表达量。本文采用微透析、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XNJI对酒精性昏迷的促醒和神经作用机制,为研发更有效的解酒促醒药物奠定基础。方法:1 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肝脏乙醇代谢酶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实验采用34%乙醇建立急性酒精昏迷大鼠模型,研究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翻正反射消失(Loss of the righting reflex,LORR)维持时间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测定大鼠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学改变,以探讨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肝脏乙醇代谢酶和氧化应激的影响。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脑脊液中腺苷含量的条件优化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AD在不同检测波长和不同流动相比例中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对AD的HPLC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使其有最大的吸收,为人工脑脊液中AD的测定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3醒脑静注射液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促醒神经机制研究本实验采用微透析技术采集大鼠的脑脊液,HPLC联合紫外检测器测定脑脊液中AD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脑脊液中orexin A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大鼠下丘脑区 OX1R、A1R、ENT1、ADK的mRNA表达量,探讨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下丘脑脑脊液中AD、orexin A的动态变化,以及OXiR、A1R、ENT1、ADK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 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肝脏乙醇代谢酶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脏中ADH和ALDH活性均有显着性下降(P<0.01)。醒脑静注射液中剂量组的LORR(2.92±0.24 h)比低剂量组(3.92±0.68 h)和高剂量组(3.59±1.16h)都短,而且与模型对照组(4.26±0.56h)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中、高剂量组对大鼠肝脏中ADH和ALD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0.01),醒脑静低剂量组对ADH、ALDH活性无影响(P>0.05);2 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脏中的SOD活性显着下降(P<0.01),MD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而GSH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醒脑静低剂量组SOD活性显着地提高(P<0.01),MDA含量有效地降低(P<0.01),对GSH含量无明显提高(P>0.05);醒脑静中剂量组对SOD活性和GS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0.01),同时明显地降低MDA含量(P<0.01)。醒脑静高剂量组有效提高GSH含量(P<0.01),但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醒脑静注射液能改善肝组织细胞病变,减轻肝细胞水肿,维持正常的肝细胞形态。3 HPLC测定AD的色谱条件优化AD在250-260 nm波长中的保留时间均约为5.9min,而AD的峰面积则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甲醇和8 mmol/LNaH2PO4的比例对AD的峰面积影响不大,但对其保留时间有着明显的作用,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AD的出峰时间随之缩短。AD的HPLC最佳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流动相B=20%甲醇:8 mmol/LNaH2PO4,检测波长:260nm。4 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脑脊液中AD、orexin A水平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腺苷水平在135min到270min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醒脑静注射液低、高剂量组中腺苷水平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注射液中剂量组腺苷水平在Omin到270min内均小于模型对照组,其中135min到270min内腺苷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给予34%乙醇造模后,orexinA水平并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醒脑静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在组间比较中均未见显着变化(P>0.05)。5 XNJI对酒精性昏迷大鼠外侧下丘脑OX1R、A1R、ENT1、ADK mRNA表达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OX1R、A1R、ENT1 mRNA的表达均呈现显着下降(P<0.05),而ADK无明显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醒脑静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着上调OX1R的表达(P<0.05),而有效地下调AiR表达(P<0.05)。对于ENT1,醒脑静注射液中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其表达(P<0.05),但低、高剂量组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而对于ADK,醒脑静注射液高剂量组可显着上调其表达(P<0.01),但中、高剂量组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酒精性昏迷大鼠模型具有促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以及兴奋性神经递质觉醒肽和抑制性神经递质腺苷及其相关受体OX1R、A1R及蛋白ENT1、ADK mRNA的表达的调控有关。
岳茂兴,李奇林,吕传柱,蒋龙元[8](2019)在《急危重病(症)救治中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提出急危重病(症)是指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预后往往不佳的某些严重疾病。急危重病(症)的诊治涵盖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手术治疗以及重症监护治疗等一系列过程,涉及内科、外科以及妇产科等多个专业领域。因此,早期识别、正确诊断以及迅速合理的治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急危重病(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醒脑静注射液(以下简称醒脑静)是源于清代着名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滕振飞[9](2019)在《中药醒脑及活血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重型颅脑损伤作为高致残率的急性颅脑疾病之一,其患者普遍意识丧失,脑组织结构受到大范围的损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尚无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而颅脑损伤后继发的脑组织损伤更是一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在临床上,我们发现中药制剂醒脑静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及其继发的神经功能损伤有一定的疗效。通过查阅文献,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分为醒脑和活血两方面,主要通过改善血流及减轻水肿达到治疗作用,而其中减轻水肿的机制可能与水通道蛋白4有关,因此我们在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后,通过观察醒脑法与传统活血法对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水肿、凋亡情况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醒脑方法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取SD大鼠72只,并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24只);醒脑治疗组(24只);传统活血药物治疗组(24只)。所有大鼠应用改良Feeney’s的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醒脑治疗组我们采用腹腔注射药物醒脑静进行,传统活血组我们采用中药活血方剂(补阳还五汤)灌胃进行实验,在用药后的24h,48h,72h,7d这4个不同时间点,在假手术组中取3只、余各组取6只大鼠并取脑,分别测定脑组织中的含水量、通过HE染色观察切片中脑组织变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受损区域脑组织AQP4的表达,最后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情况,RT-PCR验证治疗后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模型组中,各时间点脑组织中的含水量、损伤区域周围细胞凋亡数目及AQP4的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后,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醒脑静组中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水平、细胞凋亡水平均比模型组降低,表现出了与在传统活血组中相似且优于其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RT-PCR的结果中,我们也得到了其支持AQP4变化情况的证据。结论:醒脑组中醒脑静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程度,同时改善细胞肿胀后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优于肠内灌注传统中药制剂的疗效,单纯肠内给药疗效不佳。而其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水通道蛋白4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水肿有关,通过减轻脑水肿进一步达到减少细胞损害的目的。这也为完善中医药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赵军苍,王献明,张莹莹,郭宏盛[10](2018)在《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Fas、Fas-L、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8只SD健康成年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醒脑静组,每组36只。损伤组和醒脑静组采用Feeney’s法造模,假手术组仅做颅骨开窗和清创缝合头皮。醒脑静组在脑打击后5 min内腹腔注射醒脑静注射液20 mL/kg,每天1次。3组大鼠分别在实验第1,3,5,7,14,21天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和Caspase-3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损伤组各时间点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醒脑静组各时间点Fas-L、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第3—21天Fas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损伤组(P均<0.05)。结论 Fas、Fas-L和Caspase-3蛋白参与了颅脑外伤大鼠脑细胞损伤过程;醒脑静注射液干预可明显减少脑细胞凋亡,降低Fas、Fas-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影响信号转导的死亡受体通路有密切关系。
二、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探讨活血解毒法治疗脑出血火毒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风病火毒证的研究概况 |
一、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二、“毒损脑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三、“火毒证”的特性 |
四、“毒损脑络”的生物学基础 |
五、中风病“火毒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急性脑出血铁死亡的研究进展 |
一、铁死亡是急性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主要形式之一 |
二、ICH后铁死亡的潜在机制 |
三、ICH后铁死亡的潜在干预措施 |
四、醒脑静注射液的现代机制研究探索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醒脑静注射液对ICH非手术患者的抗氧化和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活血解毒法对ICH大鼠神经损伤及脑组织铁代谢的影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活血解毒法对ICH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点 |
项目资助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探讨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人工麝香抗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作用研究 |
实验一 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人工麝香抗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细胞活力、LDH及 ROS释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三 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的抗炎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 四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人工麝香抗炎作用体外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人工麝香调节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芳香开窍药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
1.改善脑水肿 |
2.保护血脑屏障(BBB) |
3.抑制炎性反应 |
4.抗氧化应激损伤 |
5.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
6.改善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Ca2+超载引起的神经毒性 |
7.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醒脑静注射液干预脑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
1. 临床研究 |
1.1 减轻炎性反应 |
1.2 影响凝血系统 |
1.3 改善血管通透性 |
1.4 抗氧化作用 |
1.5 促进铁离子代谢 |
1.6 其他 |
2. 实验研究 |
2.1 保护血脑屏障 |
2.2 减轻炎症反应 |
2.3 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1.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 |
2.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
2.1 模块药理学 |
2.2 分子对接 |
3.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药与复杂网络 |
3.2 网络证候学 |
3.3 单方/单体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3.4 复方中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3.5 中药配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一章 基于网络拓扑分析醒脑静注射液主要成分和关键靶点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与软件 |
1.2 方法 |
1.2.1 醒脑静注射液化学成分检索 |
1.2.2 醒脑静注射液活性成分的筛选 |
1.2.3 醒脑静注射液活性成分的靶点预测 |
1.2.4 醒脑静注射液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 |
2. 结果 |
2.1 麝香活性成分筛选和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2.2 冰片活性成分筛选和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2.3 郁金活性成分筛选和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2.4 栀子活性成分筛选和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
2.5 醒脑静注射液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及拓扑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醒脑静注射液药物与脑出血疾病共同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 |
1.2 方法 |
1.2.1 脑出血疾病靶点预测 |
1.2.2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数据集 |
2.2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的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2.1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的BP分析 |
2.2.2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的CC分析 |
2.2.3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的MF分析 |
2.2.4 醒脑静注射液与脑出血共同靶点的KEGG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模块药理学方法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调控炎症反应干预脑出血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与软件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醒脑静注射液对ICH大鼠脑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
2.2 前肢放置实验实验结果 |
2.3 T2加权MRI检测结果 |
2.4 尼氏染色结果 |
2.5 TUNEL染色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调控炎性反应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醒脑静注射液对ANXA1表达的影响 |
2.2 醒脑静注射液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
2.3 醒脑静注射液对iNOS表达的影响 |
2.4 醒脑静注射液对mTOR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认识 |
1.1 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定义和诊断 |
1.2 流行病学研究 |
1.3 危险因素 |
1.4 发作类型 |
1.5 发病机制 |
1.6 脑电图表现 |
1.7 血清炎性因子与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关系 |
1.8 治疗方法 |
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方药治疗 |
2.3 针刺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内容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疗效性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 安全性指标 |
5 讨论 |
5.1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的理论基础 |
5.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的研究 |
5.3 醒脑静组方的方义解析及单药药理研究 |
5.4 疗效结果及安全性分析 |
5.5 初步探讨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的作用机制 |
5.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略缩词表 |
综述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脑组织MDA及SOD变化 |
2.2.2 炎症因子变化水平 |
2.2.3 脑细胞凋亡 |
2.3 讨论 |
2.3.1 TBI中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
2.3.2 醒脑静注射液对TBI大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干预效果 |
2.4 结论 |
第3章 醒脑静注射液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氧化应激影响的临床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临床治疗 |
3.1.3 观测指标及评价方法 |
3.1.4 统计分析方法 |
3.1.5 质量控制方法 |
3.2 结果 |
3.2.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 |
3.2.2 入院后GCS及GOS评价结果 |
3.2.3 氧化应激指标 |
3.2.4 炎症指标 |
3.2.5 记忆商评价结果 |
3.3 讨论 |
3.3.1 MAD及SOD在TBI发生后的变化特征及监测价值 |
3.3.2 中重度TBI急性期炎症机制及炎症因子检测价值 |
3.3.3 醒脑静注射液对中重度TBI临床治疗价值 |
3.4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醒脑静通过调控HIF-1α信号通路减轻脑出血继发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
1 醒脑静基础研究进展 |
2 醒脑静的临床研究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脑出血中的作用 |
1 HIF的结构 |
2 HIF表达的调节 |
3 HIF-1α与脑卒中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
4 中医药对脑出血脑组织中HIF-1α表达的作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醒脑静注射液对HIF-BNIP3介导的自噬和细胞凋亡的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实验三 醒脑静注射液保护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醒脑静注射液调节觉醒肽-腺苷神经功能治疗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酒精性昏迷的研究进展 |
一、酒精性昏迷的研究现状 |
二、酒精性昏迷的神经机制研究 |
三、酒精性昏迷的临床治疗研究 |
第二节 觉醒肽-腺苷神经功能的研究进展 |
一、觉醒肽对觉醒调节的研究现状 |
二、腺苷对酒精性昏迷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醒脑静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一、醒脑静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 |
二、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学机制研究 |
三、醒脑静注射液的促醒作用机制研究 |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醒脑静注射液对肝脏乙醇代谢酶活性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脑脊液中腺苷含量方法的建立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小结 |
第三节 醒脑静注射液对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促醒神经机制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急危重病(症)救治中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醒脑静的组方特点和作用机制 |
(一) 组方特点 |
(二) 作用机制 |
1.退高热 |
2.催醒和纠正昏迷 |
3.抗炎与神经保护 |
(1) 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
(2) 清除自由基。 |
(3) 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
(4) 调控神经凋亡基因的表达。 |
二、醒脑静的临床治疗应用 |
(一) 醒脑静治疗高热 |
1.中暑 |
2.感染性发热 |
3.登革热 |
(二) 醒脑静治疗昏迷 |
1.脑卒中 |
2.颅脑外伤 |
(三) 急性中毒 |
(四) 心肺脑复苏 |
(五) 多脏器功能衰竭 |
三、醒脑静在急危重病 (症) 救治中的注意事项 |
(一) 配伍禁忌 |
(二) 用法、用量及滴速 |
(三) 个体特异质 |
四、醒脑静的不良反应与应急处理 |
(一) 不良反应 |
(二) 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
(三) 常见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 |
1.过敏性休克 |
2.皮疹瘙痒 |
3.胃肠道反应 |
4.胸闷气短 |
5.静脉炎 |
五、结语 |
(9)中药醒脑及活血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
一、实验材料和器械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 主要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1 损伤模型的制备 |
2 中药汤剂的制备 |
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4 取材 |
5 指标的检测 |
6 统计学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1.损伤脑组织的观察 |
2.脑组织含水量 |
3.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的变化 |
4.RT-PCR验证AQP4 mRNA水平变化 |
5.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资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材料及试剂 |
1.3分组、造模及干预 |
1.4 取材及样品制备 |
1.5 脑组织病理观察 |
1.6 脑组织中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 |
1.7 脑细胞凋亡检测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3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 |
2.2 3组大鼠脑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
2.3 3组大鼠脑细胞凋亡情况 |
3 讨论 |
四、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探讨活血解毒法治疗脑出血火毒证机制研究[D]. 周玉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人工麝香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于亚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醒脑静注射液干预脑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D]. 袁梦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的疗效观察[D]. 汪顺贵.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正山. 山东大学, 2019(03)
- [6]醒脑静通过调控HIF-1α信号通路减轻脑出血继发损伤的机制研究[D]. 王晓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醒脑静注射液调节觉醒肽-腺苷神经功能治疗酒精性昏迷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晓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急危重病(症)救治中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岳茂兴,李奇林,吕传柱,蒋龙元.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02)
- [9]中药醒脑及活血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D]. 滕振飞.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外伤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影响的研究[J]. 赵军苍,王献明,张莹莹,郭宏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