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彪[1](2021)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心排血量和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十分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可靠。
李江,闫娜,曹杰[2](2021)在《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初6.25 mg/次,2~3次/d,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1周增加6.25~12.5 mg,2~3次/d,最大剂量可用至50~10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片,起初剂量为10 mg/次,1次/d,以后视临床情况可将剂量增至20 mg/次,1次/d,最大剂量可用至每日40 m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钠、血钾、血肌酐(Scr)、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E/A、LVEF均显着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升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显着增多(P<0.05),并且观察组24 h尿量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钠、血钾、Scr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gA及galectin-3水平显着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CgA和galectin-3的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明显改善心室重构,提高治疗效果。
贺峰谋[3](2020)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室早)治疗的患者15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联合用药组、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每组50名患者。使用ACEI或ARB、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吸氧等常规手段对所有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生理指征、肝肾功能以及电解质变化情况,根据上述指标调整用药。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胺碘酮组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一周每次0.2g,每天3次,第二周每次0.2g,每天2次,第三周开始每次0.2g,每天1次,疗程8周;美托洛尔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第1周每次6.25mg,每天2次,第2周每次12.5-25mg,每天2次,第3周开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药量最多可增加到每天175mg,疗程8周;联合用药组同时口服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胺碘酮第一周每次1片,每天3次,第2-8周改为维持量每次1片,每天1次,治疗时间共计8周,美托洛尔第1周每次6.25mg,每天2次,第2周每次12.5mg,每天2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药量最多增加到每天100mg。观察每名患者治疗后的Lee心衰积分变化情况、心衰临床疗效、室早数量、室早疗效、联律间期、室早指数、TP-e间期、超声心动图心功能、脑利钠肽(BNP)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Lee心衰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Lee心衰积分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具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与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心衰的总有效率为96.00%,胺碘酮组为84.00%,美托洛尔组为78.00%。联合用药组对心衰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所有患者治疗前的室性早搏数量情况相似,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显着(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早数量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具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与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室早的总有效率为96.00%,胺碘酮组为82.00%,美托洛尔组为78.00%。联合用药组对室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在治疗之前的三组患者联律间期差异较小,比较治疗前后情况,联合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有较小差异(P<0.05),胺碘酮组没有差异(P>0.05),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联律间期相比,低于联合用药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胺碘酮组和美托洛尔组无组间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室早指数无明显差异,在治疗之后均有所增加,与美托洛尔组治疗前相比,联合用药组的组内差异更加明显(P<0.05),但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室早指数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具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与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TP-e间期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TP-e间期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具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与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用药前后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患者治疗后LVDd有所改善(P<0.05),但LVEF、LVFS、LVDs变化较小;治疗前后胺碘酮组的各项指标没有产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的三组患者从组间比较来看,各项指标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P>0.05),联合用药组在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改善优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NP相比,三组患者情况相似,但治疗后均发生明显减少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BNP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具有明显组间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与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胺碘酮组4例,为8.00%,美托洛尔组5例,为10.00%。不良反应率的发生三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情况改善较好,短暂停止用药,或者未停止用药自行好转,未经其他治疗。结论:1.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于慢性心脏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患者24小时室早数量、延长患者的联律间期、增加室早指数、缩短TP-e间期,改善患者的超声心电图各项指标和Lee心衰积分情况、明显降低患者BNP水平。且显着优于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单药应用。2.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临床效果良好的情况下用药剂量较单药治疗显着减少,能够明显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安全性好。
陈良平[4](2019)在《美托洛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于舟山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3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150例/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指标、6 min步行距离、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生命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1)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141/150)(观察组)、87.33%(131/150)(对照组), 组间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7.375, P<0.05)。(2)治疗4周后, 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8.12±3.89)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4.39±6.17)mm、NT-proBNP(378.32±27.82)ng/mL, 均低于对照组(t=10.646、9.966、9.283, P<0.05);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49.36±6.25)%、每搏输出量(SV)(76.29±6.24)mL, 均高于对照组(t=9.092、8.739, P<0.05);6 min步行距离(452.37±61.75)m, 大于对照组(t=7.717, P<0.05);观察组情绪领域(6.47±1.29)分、身体领域(10.46±1.65)分、其他领域(10.51±1.32)分、综合得分(27.44±4.26)分等生命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9.030、9.024、9.299、9.114, P<0.05)。(3)治疗期间,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急诊治疗时, 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美托洛尔,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有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 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卢洁[5](2019)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估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HF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n=5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应用SPS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NT-proBNP、HRV、中医证候积分、MLHF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3.两组治疗前后HRV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6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7.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Ⅱ号方能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CHF患者的心功能及HRV,缓解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2.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CHF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HRV,进而发挥抗心衰作用有关。
曾静[6](2019)在《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Meta分析: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比较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人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CBM、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搜集比较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自建库至2018年6月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STATA 14.0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项符合标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卡维地洛在有效率(OR=2.03,95%CI:1.47-2.82,P<0.0001)、收缩压(MD=-4.51,95%CI:-6.92--2.09,P=0.0003)、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D=-2.72,95%CI:-4.57--0.87,P=0.004)、左室射血分数(MD=1.84,95%CI:0.34-3.33,P=0.02)方面效果优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而在因心衰恶化死亡率(OR=0.62,95%CI:0.32-1.20,P=0.15)、心率(MD=-2.57,95%CI:-6.67-1.52,P=0.2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1.60,95%CI:-3.40-0.20,P=0.08)方面效果相当。在全因死亡率方面,仅有一项研究最终纳入,结果显示卡维地洛(OR=0.78,95%CI:0.68-0.91,P=0.001)优于美托洛尔。据使用的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种类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卡维地洛在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率(OR=0.37,95%CI:0.15-0.94,P=0.04)、舒张压(MD=-4.83,95%CI:-6.80--2.87,P<0.00001)方面优于美托洛尔。结论: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评价中,卡维地洛较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疗效更佳,改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率和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但基于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开展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临床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回顾性研究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病例数据库对心内科2017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2017年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86名,主要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其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共计309名,占总心衰患者的63.58%。均为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平均使用剂量分别为31.65 mg/d、3.33 mg/d。其中美托洛尔最常使用,共247名,占使用β受体阻滞剂总心衰患者的79.94%。按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分组分析中,在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射血分数、心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及心率达标情况分析发现,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患者出院时心率达标率仅为2.91%。结论:1.我院2017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2.我院2017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使用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平均使用剂量分别为31.65 mg/d和3.33 mg/d,其中美托洛尔最常使用。3.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分组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及NYHA分级可能是影响我院2017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因素。4.我院2017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血压较使用前降低,但出院时心率达标率极低。
全楚杰,翟永新,赵焕佳,伍文锋[7](2018)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2例为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伴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者、不同心功能分级者以及两组治疗前后QTd水平。结果: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值为(78.26±8.14)ms,明显高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65.33±9.18)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5,P=0.000);心功能Ⅱ级患者的QTd值为(68.15±10.18)ms,明显低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79.32±13.14)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6 8,P=0.000 0);治疗后,观察组QT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显着,既可有效缩小患者QT离散度,且对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等具有积极防治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赵春仙[8](2017)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福利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美托洛尔单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厄贝沙坦治疗,并对比2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l Vef为(54.02±4.36)%、l Vesd为(31.08±2.63)mm、l Vedd为(53.11±4.05)mm,s BP为(113.36±9.25)mm Hg、d BP为(70.97±5.13)mm Hg,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显着。
李楠,陈瑛[9](2017)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诸暨市中心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明显,LVEF明显增加(t=5.88,P<0.01),LVESD与LVEDD显着降低(t=7.19、4.11,均P<0.01)。观察组心率明显减慢(t=2.72,<0.01),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显着降低(t=2.93、3.98,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着,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杨惠钊,李杰敏,罗香枚,彭鼎[10](2017)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
2.2 对比血脂水平 |
2.3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2.4 对比效果 |
3 讨论 |
(2)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临床疗效[8] |
1.4.2 心功能指标检测 |
1.4.3 血钠、血钾、血肌酐(Scr)及24 h尿量等指标检测 |
1.4.4 血清嗜铬粒蛋白A(Cg A)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指标检测 |
1.4.5 不良反应监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
2.3 血钠、血钾、Scr及24 h尿量指标比较 |
2.4 血清Cg A及galectin-3指标比较 |
2.5 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3)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患者选择 |
2 诊断标准 |
2.1 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
2.2 室性早搏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 |
2.3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方法 |
4.1 研究方法 |
4.2 分析指标 |
5 数据处理 |
结果 |
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Lee心衰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
3 三组患者心衰临床疗效比较 |
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早数量比较 |
5 三组患者室早疗效比较 |
6 三组患者联律间期比较 |
7 三组患者室早指数比较 |
8 三组患者TP-e间期比较 |
9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比较 |
10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变化比较 |
11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 |
1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 |
2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的药理学研究 |
3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
3.1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影响 |
3.2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
3.3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3.4 联合用药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治疗的不良反应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
1 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概述 |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
1.3 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 |
1.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1.3.2 β受体阻滞剂 |
1.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2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
2.1 心率变异性对慢性心力衰竭意义 |
2.2 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
2.3 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药物干预 |
2.3.1 ACEI与 HRV |
2.3.2 β受体阻滞剂与HRV |
2.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HRV |
2.3.4 其他 |
3 小结 |
综述二中医诊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述 |
1 病名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诊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单味中药 |
3.2.1 人参 |
3.2.2 黄芪 |
3.2.3 附子 |
3.2.4 丹参 |
3.2.5 茯苓 |
3.3 经方验方 |
3.3.1 真武汤 |
3.3.2 苓桂术甘汤 |
3.3.3 五苓散 |
3.3.4 防己黄芪汤 |
3.3.5 养心通脉方 |
3.4 中成药 |
3.5 中医特色疗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心功能分级标准 |
1.2.3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取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1.3.4 处理 |
1.4 研究方法 |
1.4.1 随机分组 |
1.4.2 对照组 |
1.4.3 治疗组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一般资料 |
1.5.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1.5.3 临床症状及体征 |
1.5.4 心率变异性(HRV) |
1.5.5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
1.6 疗效评定指标 |
1.6.1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1.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1.6.3 心功能疗效标准 |
1.6.4 生活质量标准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 |
2.1.2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比较 |
2.2 疗效分析 |
2.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 |
2.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比较 |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2.5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
2.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 |
2.3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组方背景 |
3.2 组方分析 |
3.2.1 养心通脉Ⅱ号方处方组成 |
3.2.2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功能主治 |
3.2.3 气阴两虚型CHF的病因病机 |
3.2.4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方解 |
3.3 药理学研究 |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
3.4.1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NT-proBNP的影响 |
3.4.2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HRV的影响 |
3.4.3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的中医证候积分影响 |
3.4.4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心功能的影响 |
3.4.5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MLHFQ的影响 |
3.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Meta分析: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2.2 伴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QTd对比 |
2.3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的QTd对比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d值对比 |
3 讨论 |
(8)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LVEF、LVEDD、LVESD、SBP、DBP的比较 |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3 讨论 |
(10)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价标准[3]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监测情况比较 |
3 讨论 |
四、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王金彪. 智慧健康, 2021(25)
- [2]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李江,闫娜,曹杰. 药物评价研究, 2021(01)
- [3]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D]. 贺峰谋. 青岛大学, 2020(01)
- [4]美托洛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 陈良平. 中国基层医药, 2019(20)
- [5]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卢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D]. 曾静. 川北医学院, 2019(03)
- [7]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的影响研究[J]. 全楚杰,翟永新,赵焕佳,伍文锋. 中国医学创新, 2018(13)
- [8]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赵春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4)
- [9]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李楠,陈瑛. 中国基层医药, 2017(17)
- [10]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 杨惠钊,李杰敏,罗香枚,彭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