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野啓一郎”与“日蚀”──日本第120届芥川奖获奖作品及作者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尹朝霞[1](2020)在《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引进出版日本文学作品已有一段历史,近年来更是随着中日双方文化交流的活跃以及版权贸易的发展而日益频繁,因此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引进版文学图书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畅销为中国图书市场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中国的广大读者奉上了精美的精神食粮,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目前中国图书市场上引进的日本文学类图书品种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着日本文学类图书引进的进程,诸如引进版权时机、选题内容、营销等。本文致力于通过分析当前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寻找改善问题的方法。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依据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可行性。第一章以先行文献和对市场相关图书的考察为基础,对目前图书市场上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图书出版进行了分类解析,第二章多维度挖掘出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出版”本身的价值,通过典型样本的分析,管窥个案体现出的综合价值。第三章分别从选题评估、版权购买、作品翻译以及营销推广四个方面对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察,第四章分析原因并根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提出改善问题的优化策略。论文的上述分析探讨都是基于对2012-2018年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相关数据、研究文献及对市场相关图书考察的基础进行的。
吴艳[2](2012)在《论日本平成文学的叙事格调》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平成时期的文学呈现出多样化的走势。特别是在叙事手法和格调上显示出有别于昭和文学的显着特征。文章从"平成文学诞生的社会背景"、"平成文学的多样化走势对叙事格调的影响"、"作品叙事方式的变化"和"J文学的定义"四个方面对平成文学的叙事手法进行解析,从而试图对平成文学的叙事策略与艺术效果加以把握。
林进[3](2012)在《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伦理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对文坛新鲜动态的敏感度;以及富于前瞻性与协调性的气质,必定能够继续肩负着日本文学风向标的使命,多一份成熟与余裕,顺利地走下去。
守协毅[4](2001)在《“平野啓一郎”与“日蚀”──日本第120届芥川奖获奖作品及作者评介》文中研究说明
二、“平野啓一郎”与“日蚀”──日本第120届芥川奖获奖作品及作者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野啓一郎”与“日蚀”──日本第120届芥川奖获奖作品及作者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选题特色以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梳理 |
第一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溯源 |
第二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市场探查 |
第三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作者掇要 |
第四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文本类别解析 |
第二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多维价值窥探 |
第一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整体状况看其价值 |
第二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畅销榜单看其价值 |
第三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典型样本出版看其价值 |
第三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不足 |
第一节 争夺版权,重复引进 |
第二节 版权乱象,时有发生 |
第三节 盲目引进,有待匡正 |
第四节 翻译欠佳,质量堪忧 |
第四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策略优化 |
第一节 科学引进,避免内讧 |
第二节 版权立法,维护秩序 |
第三节 瞄准需求,精选选题 |
第四节 编译共励,打造精品 |
第五节 优化营销,实现双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论日本平成文学的叙事格调(论文提纲范文)
一、平成文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
二、文学的多样化走势对叙事格调的影响 |
三、作品叙事方式的变化 |
四、关于“J文学”的定义 |
五、结语 |
(3)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确定 |
二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 选题的研究基础 |
四 选题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 关于“日本现当代文学”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战时的芥川奖 |
第一节 芥川奖的设立及其在战争中的异变(1935—1944) |
一 战争结束前的日本文坛 |
二 芥川奖的设立及地位 |
三 战时芥川奖的文学轨迹 |
第二节 石川达三与《苍氓》 |
一 纯文学的纪实体验 |
二 芥川奖之开篇作——《苍氓》 |
第二章 战后恢复期的芥川奖 |
第一节 由战争记忆向日常生活的转换(1949—1960) |
一 战后的日本社会与文学 |
二 恢复期的芥川奖及发展轨迹 |
第二节 井上靖与《斗牛》 |
一 中间小说的功臣 |
二 “鲜明的创作风格”——《斗牛》 |
第三节 小岛信夫与《美国学校》 |
一 第三新人——小岛信夫 |
二 占领体制下日美文化的冲突——《美国学校》 |
第四节 石原慎太郎与《太阳的季节》 |
一 “太阳族”的代言人 |
二 芥川奖的划时代——《太阳的季节》 |
第五节 开高健与《皇帝的新装》 |
一 “文学新时期的象征” |
二 对美好、纯真世界的追求——《皇帝的新装》 |
第六节 大江健三郎与《饲育》 |
一 现代文学的巨匠 |
二 大江文学的空间 |
第三章 混沌期的芥川奖 |
第一节 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芥川奖(1961—1980) |
一 激烈变动的时代与文学 |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61—1980) |
第二节 柴田翔与《然而,我们的日子……》 |
一 “挫折文学”的代表 |
二 文学混沌期的发端——《然而,我们的日子…》 |
第三节 村上龙与《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
一 村上龙与透明族 |
二 走向巅峰的芥川奖——《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
第四章 新世纪前后的芥川奖 |
第一节 发达的现代社会与芥川奖的新视野(1981-2010) |
一 现代社会与文明的批判 |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81—2010) |
第二节 多和田叶子与《入赘的狗女婿》 |
一 翻转语言、翻转传统 |
二 全球视域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
第三节 柳美里与《家庭电影》 |
一 家庭的解体与重建 |
二 现代文明下“家庭”的解体——《家庭电影》 |
第四节 丝山秋子与《在海浪上等待》 |
一 “为自己写小说” |
二 现代文明下的异化——《在海浪上等待》 |
第五章 芥川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芥川奖文学的特点 |
一 创作主题的流变 |
二 人物形象与艺术表现特点 |
第二节 芥川奖的性格与未来 |
一 芥川奖的性格 |
二 芥川奖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历届芥川奖获奖篇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平野啓一郎”与“日蚀”──日本第120届芥川奖获奖作品及作者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D]. 尹朝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论日本平成文学的叙事格调[J]. 吴艳. 日本问题研究, 2012(04)
- [3]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D]. 林进. 吉林大学, 2012(03)
- [4]“平野啓一郎”与“日蚀”──日本第120届芥川奖获奖作品及作者评介[J]. 守协毅. 日语知识,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