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庆原油加剂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巍[1](2019)在《重复加热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添加降凝剂改性处理可有效改善含蜡原油在析蜡点温度以下的低温流动性。对于加剂改性处理的原油,其低温流动性对其经历的热历史条件极为敏感,一定范围内的重复加热可使因加剂处理而得到改善的原油流动性显着恶化,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现行的ASTM倾点测试规范中也存在重复加热过程,从而影响了加剂油倾点的测试。此外,重复加热前不同的起始温度对加剂改性原油的低温流动性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影响,因此明确重复加热过程中温度这一因素对加剂改性效果的影响,对管输含蜡原油的安全、经济运行意义重大。本文针对三种加剂改性效果显着的含蜡原油,研究了不同重复加热温度和重复加热起始温度下倾点、表观黏度及屈服应力的变化,同时进行了蜡晶显微成像实验。结果表明:(1)重复加热至45℃使得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变差,倾点、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均增大。随着重复加热温度的升高,倾点、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重复加热温度低于析蜡点(WAT)或者高于溶蜡点(WDT),重复加热的影响不大。当重复加热温度处于析蜡点(WAT)和溶蜡点(WDT)之间时,加剂油的流动性会恶化,改性效果甚至完全丧失。(2)三种加剂改性实验原油在最恶化的重复加热温度下,随着重复加热起始温度的降低,加剂油的倾点、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均表现为逐渐升高,油样的低温流动性恶化。重复加热起始温度越低,加剂油流动性的恶化越严重;当起始温度高于一定温度(空白油凝点附近)时,加剂油的流动性参数的变化均趋于平稳,此时重复加热的起始温度对加剂油的低温流动性几乎无影响。
王圣洁[2](2019)在《掺稠油与加降凝剂对含蜡原油协同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油田石克线于2017年冬季使用LS-1降凝剂,初期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后期凝点出现大幅反弹,为此,对石克线以及石南21#线进行降凝剂的再次筛选。同时提出可以掺混一定比例稠油,从而提高管输油品在添加降凝剂后的稳定性,并对该方案进行实验室内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评价。本文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和管输模拟实验分别对石克线和石南21#线所用降凝剂进行稳定性评价和冬季加剂运行情况模拟,同时筛选出两种降凝剂,并于2018年10月对石克线进行了现场加剂实验,确定了冬季加剂运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石克线冬季加剂运行时,两种降凝剂都需要石西站出站温度控制在55℃以上,加剂量应当控制在30ppm以上,冬季运行时无需石克中间站加热。在对掺混稠油的室内实验中,若掺混比例为1:1,且热处理温度与加降凝剂一致,加热至55℃时,混油凝点可低至-8℃,这为掺混稠油输送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若同时添加等量降凝剂,则凝点进一步降低至-10℃。在对只掺混稠油和同时加降凝剂两种情况进行稳定性实验,实验结果得出在末站进行凝点测试的条件下,掺稠油同时加降凝剂的方案可以抑制小幅度温度回升和低速率剪切带来的原油流动性恶化,可以使得在实际生产中测量到更接近管道内原油的真实凝点。另外,由于石克线的设计输量为200万吨/年,而目前的输量仅有100万吨/年,掺稠油输送可以提高现有管道利用率。
盛丽媛[3](2018)在《混合油降凝剂改性方式对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际生产运行中,常出现原油管道输送多种原油(包括高凝油与低凝油)的混合油的情况,其中包括支线高凝油掺入干线低凝油。当高凝油掺入低凝油后,其流动性恶化,可能需要进行降凝剂改性处理。因此,存在三种可能的原油掺混及加剂改性方式:(1)高凝油与低凝油先掺混再加剂改性;(2)改性高凝油与低凝油等温、常温掺混;(3)较高温度的改性高凝油与常温低凝油直接掺混。本论文根据原油的特征温度(析蜡点、析蜡峰温、凝点等),并结合各原油降凝剂感受性评价结果,研究了掺混及加剂改性方式对混合油流动性的影响。从原油组分与降凝剂改性的关系考虑,较理想的方式是原油先混合再加剂。若从工程实现以及经济性的角度考虑,可采用高凝油先加剂改性再与低凝油混合输送,此时,需综合分析掺混比例和掺混后的油温的影响。本论文对三种可能的掺混改性方式得到的混合油的流动性、高速剪切以及重复加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就掺混后得到的混合油流动性而言,改性高凝油与低凝油等温、常温掺混时,若掺混后的油温低于高凝油析蜡点,混合油的流动性较先混合再加剂的混合油流动性差;尤其在析蜡峰温附近,变差的趋势更为明显。这归因于动态降温过程中的剪切作用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不利影响。较高温度的改性高凝油与常温低凝油直接掺混时,若掺混后的油温低于高凝油析蜡点,混合油的流动性较先混合再加剂的混合油流动性差。这归因于急冷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不良影响。就各方式下得到的混合油的高速剪切及重复加热稳定性而言,不当的高速剪切和重复加热会使改性效果变差,蜡晶的平均尺寸、变异系数以及分形维数会变小。油温一旦低于析蜡点,高速剪切的不利影响就会显现。重复加热的温度处于析蜡峰温附近时,加剂改性效果甚至会完全丧失;高凝油比例越大,重复加热前的初始温度越低,其不利影响就会越大。根据凝点实测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发现现有的混合油凝点预测模型同样适用于加剂混合油。其中,刘天佑与李闯文模型的凝点预测偏差均在2°C以内。由于掺混过程中的剪切、重复加热、急冷等诸多因素会使得高凝油与低凝油凝点发生变化,因此,运用混合油凝点预测模型进行凝点预测时,高凝油与低凝油的凝点为混合条件下的凝点。
户凯[4](2018)在《石克和克独管线降凝剂评价及冬季运行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油田原油产量出现下降,造成石克和克独管线原油输量相比往年减少。为保证冬季管道安全经济运行,两条管道均采用添加降凝剂输送工艺。因此,使用优选出的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降凝剂,通过实验研究优化管道输送工艺,确定出更为安全经济的运行方案。本文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和管输模拟实验分别对石克线和克独线所用降凝剂进行稳定性评价和冬季加剂运行情况模拟。在冬季到来之前还对两条管线进行了现场加剂实验,并确定了冬季加剂运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石克线和克独线所用降凝剂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管输模拟实验也表明降凝剂有较好的改性效果。石克线冬季加剂运行时,石西站出站温度应当控制在55℃以上,加剂量应当控制在30ppm以上,冬季运行时石克中间站无需加热。克独线冬季加剂运行时,总站出站和四泵站出站温度应当控制在55℃以上,总站出站加剂量应当控制在20ppm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六泵站是否需要启用加热炉。对石克线和克独线冬季加剂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后,每年至少可节省生产运行费用78.46万元。另外,本文建立了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BRANN)模型来预测剪切作用后的加剂改性原油凝点和黏度。BRANN模型预测得到的凝点平均绝对误差(MAE)均不大于0.86℃,预测的黏度或表观黏度(共1140组数据)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3.93%。
张媛祺[5](2018)在《岔任管线低输量加降凝剂运行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岔任管线为华北油田的输油干线之一,近年来由于原油产量递减,导致管线处于低输量运行状态,低输量运行会带来加热能力不足、输油泵可靠性下降等问题,使运行成本和运行风险均有所上升。国内外较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有:间歇输送、加剂输送、加热输送等,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加降凝剂输送,其优.点在.于.便.于操.作,经.济.安.全等,但原油降.凝.剂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对.不同.原.油的改.性.效果.也大.不.相.同,必须对降.凝.剂进行筛.选,经过实.验.研.究选.择出最.优的加.剂.条.件。因此,针.对岔任管.线所输送原油进行降凝剂研究,并制定安全经济的加.剂.运.行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岔任管线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原油物性和流变性研究,利用实验数据对现有混油凝点计算模型进行评价、修正和验证,得到适用于岔任混油的凝点计算模型。开展在降凝剂机理和影响降凝效果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岔任线所输送原油展开原油降凝剂筛选实验,以凝.点和粘.度变化作为依据优.选出效.果最.佳的BEM-6N型降.凝.剂,确定最.佳加.剂.浓.度为75mg/kg,最佳加.剂.温.度为65℃;并对加.剂原.油进行高速.剪.切、重.复.加.热和静.置.时.间三方面的稳定性评价。通过对岔任线运行现状分析,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经济最优为目标,制定出岔任线冬季加剂加热运行方案,为现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鹏[6](2017)在《含蜡油在磁场及防蜡剂中防蜡降粘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原油是一种含有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等的多组分复杂烃类混合物。随温度的降低,溶解于原油中的石蜡会析出形成晶核;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蜡晶逐渐长大、相互交接形成结构,从而阻碍了原油的运输。目前国内外预防蜡结晶对原油运输影响的方法有物理加热法、化学加剂法、磁处理法等。本文刨除胶质沥青质的影响,在实验室仅对蜡晶进行研究,研究热历史效应、磁场、防蜡剂对含蜡模拟油结蜡的影响,以及其交叉作用对含蜡模拟油蜡结晶的影响。本文利用偏光显微数码成像仪对含蜡模拟油石蜡结晶微观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比蜡晶微观形貌和宏观流变性,得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此外,本文利用分析理论,通过计盒维数的方法,编写MATLAB图像处理程序得到蜡晶微观形貌的分形维数,从而对蜡晶图像的描述实现了定量表征,对模拟油宏观特性与蜡晶微观形貌实现了定量分析。最后本文又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了热历史效应、磁场强度以及防蜡剂对模拟油结蜡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模拟油蜡结晶特性,希望能对含蜡原油蜡结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蒲红宇[7](2015)在《含蜡原油触变性规律及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触变性是一种非牛顿流体性质,它用于描述表观黏度随荷载大小以及荷载作用时间变化的规律。低于显触点的含蜡原油也会呈现触变性,并且原油的触变性对于停输管道的再启动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它一直是原油流变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低温含蜡原油的触变性也一直是原油流变学研究中的难点,因为原油触变体的力学性质与温度条件和剪切条件的关联很大,并且低温时含蜡原油的触变性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原油触变性实验研究时会受到其它流变性质的影响。含蜡原油的触变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触变性模型,目前对于含蜡原油触变性模型的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参数方法,这种方法建立的模型一般具有参数多、精度高以及求解困难的特点,然而这类模型并不能对荷载停止作用后以及温度引起的触变性规律进行合理解释。另外,目前缺少对含蜡原油触变性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的方法,关于触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很少。本文主要采用能量观点对低温含蜡原油的触变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为触变性实验和触变性理论两个部分。触变性实验中采用控应变的ARES-G2流变仪对冀东原油的触变性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触变性基本规律研究中得到了冀东原油表观黏度和触变体随温度、剪切速率、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循环测试中剪切应力滞回环随加载次数变化的规律;触变性影响因素研究中得到了恒温时间、温度历史以及剪切历史对冀东原油触变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中提出了基于阶跃变化剪切的触变性影响因素实验评价方法,并采用表观黏度破坏度和恢复度两个指标对触变性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内部结构越稳定,表观黏度的破坏度会越大,恢复度会越小。触变性影响因素研究中还对循环测试中剪切速率的加载速率以及剪切速率最大值对剪切应力滞回环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触变性理论研究部分建立了基于能量观点的含蜡原油触变性研究方法以及基于势函数的速率型二级结构模型。基于能量观点的原油触变性研究方法中提出了结构破坏势函数和结构恢复势函数两个概念,并采用两个势函数的关系对含蜡原油的触变性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中通过含蜡原油触变性的基本规律对结构破坏势函数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两个势函数平衡值以及结构破坏势函数和剪切应力的关系,使得基于能量观点的原油触变性研究方法能用于含蜡原油触变性的实际描述。原油触变性模型研究中通过对两个势函数的特点以及它们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势函数的速率型二级结构模型,二级结构模型与一级结构模型以及Houska模型之间的比较表明二级结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另外,触变性模型研究中还对荷载停止作用后以及温度变化时两个势函数的数学关系进行了研究。
张冬敏,王帅,李其抚,张立新,霍连峰,欧阳欣,支树洁[8](2014)在《大庆原油加纳米降凝剂处理终冷温度对再次加热温度与低温胶凝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讨论了大庆原油加纳米降凝剂处理后,终冷温度对再次加热温度与改性处理后原油的低温胶凝结构的影响。首次加热温度65℃、终冷温度30℃,再次加热温度可降至35℃。在25℃测试条件下,再次加热处理后的原油胶凝结构强度与首次65℃加热处理基本相当。
王志华[9](2014)在《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在原油紧缺和低碳经济背景下,油气集输工艺的优化简化已经在油田高效开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温集输工艺作为降投资控成本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油田地面工程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设计和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以单管串接通球为代表的简化集油工艺,在运行实践中暴露出集输管道发生淤积、堵塞、井口回压升高、管理缺乏科学性等一系列制约正常生产的问题,含水原油作为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复杂混合体系,这些问题在严寒地区及多种开发方式并存的油田中表现更为突出。为此,本文对非牛顿含水原油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及胶凝结构强度进行了流变测量,基于热力学倾向系数和动力学扩散系数理论方法及室内模拟试验,对含水原油体系低温管输过程的淤积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预测,同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了考虑剪切流场中含水原油体系乳化成核机制的低温胶凝淤积行为与机理,最后通过单管集油工艺现场试验研究,对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所带来油井高回压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研究提出了胶凝淤积行为及其所致高回压井的治理技术措施与方案。通过对含水原油体系降温胶凝过程特性的研究发现,流变测量技术仍适用于对不同含水原油体系降温胶凝过程特性的描述与解释,基于温降过程中不同含水原油体系粘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可确定其相应的胶凝特征温度与胶凝结构强度。含水原油体系的胶凝温度要低于原油本身的凝固点,且含水率升高,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进一步降低,相应胶凝过程中的受力稳定性及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变弱,胶凝强度减小。同时在恒应力作用下,降温速率增大,任一相同含水原油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值均升高,但体系的胶凝强度却减弱。原油含水率和降温速率对含水原油体系胶凝过程特性影响的研究认识,对于在新的节能形势下,高寒地区和低产液量油井进行地面低温集输工艺设计、参数优化及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管输模拟试验研究中,考虑流场畸变对压降测试的影响,针对非牛顿型油-水两相水平管流,改进了差压法试验确定结蜡淤积厚度的方法,研究了含水原油体系温度、含水率、含聚浓度、流速及系统压力对淤积规律的影响。考虑到单相油流关于蜡沉积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标是构建准确的热力学或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蜡沉积过程、预测蜡沉积规律,从而以典型单相流的蜡沉积理论模型为出发点,将两相混合体系相关物性及流动特征参数作为含水率的函数,回归建立了描述油-水两相流动结蜡淤积的热力学倾向系数模型和动力学扩散系数模型,并分别对非牛顿含水原油体系低温管输过程的淤积行为进行了预测。不同工况下含水原油体系淤积行为的模拟试验和预测结果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体系胶凝温度附近的淤积速率相对最大、转相点附近是淤积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含水区间、流速增大时淤积速率减小、体系中的含聚浓度上升时淤积加快、管输系统压力升高时淤积行为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与热力学倾向系数回归模型相比,综合了扩散效应、剪切剥落效应及沉积老化作用,同时考虑了沉积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而引入扩散系数反映油-水两相体系中蜡分子从液流到沉积界面扩散机制的动力学扩散系数回归模型,对油-水两相流结蜡淤积的预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其厚度淤积速率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在10%左右。由于体系组成的多样性,水力、热力工况的不稳定性及乳化条件的存在,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的胶凝淤积行为较含蜡原油管输结蜡更为复杂。通过显微观察认为,胶凝、聚集成核是淤积物表现最为突出的物理状态;胶凝淤积物的熔点温度高达60℃以上,析蜡热焓超过80J/g,且在流场突变区域,DSC曲线上的特征温度值更高;形貌学所分析固相组分中的砂质、成垢与腐蚀产物,又为淤积在规模上的增多、变大提供了晶核。同时,低温流动结构的研究反映出剪切流场中必然存在着乳化成核效应,在特定流场区域内,定义剪切能为沿该区域某一特征长度的圆管流动时所存在压降的函数,也就是剪切应力在流场中剪切做功所产生的能量,则依据能量守恒方程,当含水原油体系处于剪切流场中有动能存在时,剪切能是体现含水原油体系动能对乳化成核过程油水界面Gibbs自由能贡献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典型节点区域流动压降与剪切能的关联,运用剪切能分析法定量描述了集输系统流场剪切作用对油水乳化成核的贡献及区别,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含水原油体系,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同一系统中沿程弯头及阀组位置的剪切能明显要高于正常集油管道内的剪切能,表明在流场突变区域,对于油水乳化所需克服的界面Gibbs自由能要相对减少,低温环境下含水原油体系的乳化聚集、成核几率也更大,从而对胶凝淤积行为的作用机制更为显现,且主要发挥于局部区域。低温集输的胶凝淤积物结构充满孔隙,密度和粘度大,除了40%以上的蜡质含量外,胶质、沥青质及固相杂质等重组分的含量也较多,水分则以少量游离水、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乳化水为主要存在形式,同时滋生有大量的细菌,呈具有一定强度的海绵状弹性凝胶态特征,属于温降过程中含水原油介质结蜡与乳化成核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单管集油适应性现场试验,多尺度分析了集油工艺井口高回压的形成原因及相应油井生产特征,认为单管串接集油工艺中含水原油体系的沿程温降胶凝过程特性是高回压形成的内在机理,含水率低、产液量小于集输管道最小安全流量界限、井口出油温度低于管输起点最低温度界限则是高回压形成的外部表现;提出了低温集输中将井口回压按A类>1.5MPa、B类0.8~1.5MPa、C类0.5~0.8MPa、D类<0.5MPa进行分级分类控制与治理的思想。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多数高含水、大液量生产井对单管串接集油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对于部分低液量、大集油半径、特别是端点井液量远小于串接井的井组,胶凝、淤积严重,回压上升快,表现出其地面控制与有效治理的必要性;同时,现场试验在凝油形成规律、油水流型及其过渡上与室内实验及理论研究认识具有较好的符合性。通过对单管集油工艺高回压井治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建立了胶凝温度附近集油清管周期随管输液量、含聚浓度变化的关系;考察了井口安装电加热器对胶凝结构形成时间延长、凝油速率减缓、井口回压控制的效果;提出了包括健全通球配套设施、井口安装定压调节阀、更换管道材质及扩建辅助掺水流程等在内的集输工艺改造措施;研究了含水原油体系低温降粘减阻输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有效的表面活性剂类减阻剂能够适应于对已发生淤积阀组间汇管干线的溶淤、清淤及其摩阻压降的减小,更适应于保障阀组间汇管干线清管后的含水原油转输,延长汇管干线的冲洗周期,控制所辖单井井口回压的上升,减阻率可达到20%以上。另外,针对高含水期油气集输系统简化优化设计与低能耗运行的背景,对各种治理技术的投资和操作成本进行了比较,以技术性和经济性相结合为实际工程应用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充分依据。综合实验及理论研究认为,低温集输工艺中,含水原油体系的降温胶凝过程特性是淤积行为发生的条件基础,多相体系的形成及相间作用是胶凝淤积过程发生的关键,而含水原油体系温降过程中结蜡与乳化成核的共同作用机制则是胶凝淤积过程发生的根本,这种胶凝淤积行为导致了集输管道局部(或整体)有效流通截面减小,流动阻力增加,井口回压升高。研究结果与认识对于更加深入地掌握含水原油胶凝淤积机理、油井高回压成因及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潜力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为集油工艺及其运行参数的进一步优化简化提供实验与理论支持,也为维持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高效、低耗、安全、协调与平稳运行状态提供技术保障方案。
崔玮琳[10](2014)在《降凝剂对含水原油转相点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在实际管输过程中,原油乳状液始终处于动剪切条件下。当管路中的原油乳状液在经历过泵剪切等高强度剪切作用时,油滴形状被拉长,导致油水界面膜变薄。若油水界面膜强度不足以抵抗该剪切强度,则界面膜破裂,相邻的油滴聚结,乳状液转相。这将导致体系粘度急剧增大,给管道输送带来灾难性后果。研究原油乳液转相特性对提高原油乳液输油管路的安全性、降低输油成本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大庆原油流变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原油预处理条件及乳状液制备方式,研究了温度、剪切速率及原油降凝剂对大庆原油乳液的稳定性及其转相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总结出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都会使含水原油转相点有一定幅度的提前。同时,本课题选取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三种类型降凝剂,通过实验验证总结了各因素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得出不同种类原油降凝剂可使原油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对转相点的影响程度不同。最后通过修正高斯和劳伦兹含水率—粘度预测方程,得出转相点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有较好的吻合性,用该公式可计算在一定温度、剪切速率范围下,油水乳化液的粘度并预测转相点位置,进行粘度的预测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二、大庆原油加剂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庆原油加剂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复加热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影响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因素 |
1.2.2 重复加热温度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
1.2.3 重复加热起始温度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油基础物性及流变性 |
2.1.2 实验原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2.2.2 实验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3章 重复加热至45℃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3.1 研究现状分析 |
3.2 重复加热至45℃对倾点的影响 |
3.3 重复加热至45℃对表观黏度的影响 |
3.4 重复加热至45℃对屈服应力的影响 |
3.5 蜡晶显微成像及参数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复加热温度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 研究现状分析 |
4.2 重复加热温度对倾点的影响 |
4.3 重复加热温度对表观黏度的影响 |
4.4 重复加热温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 |
4.5 蜡晶显微成像及参数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复加热起始温度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5.1 研究现状分析 |
5.2 重复加热起始温度对倾点的影响 |
5.3 重复加热起始温度对表观黏度的影响 |
5.4 重复加热起始温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 |
5.5 蜡晶显微成像及参数提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油样的基础物性及流变性 |
附录B 重复加热温度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附录C 重复加热起始温度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致谢 |
(2)掺稠油与加降凝剂对含蜡原油协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凝剂机理 |
1.2.2 管流剪切 |
1.2.3 取样过阀剪切 |
1.2.4 重复加热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含蜡原油降凝剂室内评价及管输模拟实验 |
2.1 石克线和石南21#线原油管道概况 |
2.1.1 石克线 |
2.1.2 石南21#线 |
2.2 降凝剂室内评价方法 |
2.3 石克线降凝剂再筛选 |
2.3.1 石克线降凝剂初步筛选 |
2.3.2 石克线降凝剂效果评价 |
2.4 石南21#线降凝剂室内评价 |
2.4.1 石南21#线降凝剂使用条件优选 |
2.4.2 石南21#线降凝剂效果评价 |
2.5 室内管输模拟实验方法 |
2.5.1 实验理论依据 |
2.5.2 实验装置 |
2.5.3 剪切模拟装置的标定 |
2.6 石克线管输模拟实验 |
2.7 石南21#线管输模拟实验 |
2.8 小结 |
第3章 石克线现场实验及陆石原油和石南原油掺稠油室内实验 |
3.1 石克线现场实验 |
3.1.1 石克线现场实验方案 |
3.1.2 石克线现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陆石原油和石南原油掺稠油实验 |
3.2.1 掺稠油实验方案 |
3.2.2 陆石原油掺混车510#原油结果及分析 |
3.2.3 石南原油掺混车510#原油结果及分析 |
3.2.4 掺混原油加剂结果及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对混油和加剂混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 热历史对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1 现场实验时热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2 热历史对加剂原油凝点的影响 |
4.1.3 热历史对掺稠油后原油凝点的影响 |
4.1.4 热历史对加剂混油凝点的影响 |
4.2 剪切历史对原油流动性影响 |
4.2.1 现场实验时剪切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2.2 剪切历史对加剂原油凝点的影响 |
4.2.3 剪切历史对掺稠油后原油凝点的影响 |
4.2.4 剪切历史对加剂混油凝点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混合油降凝剂改性方式对流动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原油组成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
1.2.2 剪切作用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
1.2.3 热历史对降凝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油样及实验条件的确定 |
2.1 油样的基础物性 |
2.1.1 高凝油基础物性及流变性 |
2.1.2 低凝油基础物性及流变性 |
2.1.3 混合油基础物性及流变性 |
2.2 油样的降凝剂感受性 |
2.2.1 高凝油的降凝剂感受性 |
2.2.2 低凝油的降凝剂感受性 |
2.2.3 混合油的降凝剂感受性 |
2.3 混合改性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油改性方式对流动性的影响 |
3.1 高凝油与低凝油掺混后加剂改性 |
3.1.1 混合油的改性效果 |
3.1.2 混合油的高速剪切稳定性 |
3.1.3 混合油的重复加热稳定性 |
3.2 改性高凝油动态降温后与低凝油等温掺混 |
3.2.1 混合油的改性效果 |
3.2.2 混合油的高速剪切稳定性 |
3.2.3 混合油的重复加热稳定性 |
3.3 高温改性高凝油与低温低凝油掺混 |
3.3.1 混合油的改性效果 |
3.3.2 混合油的高速剪切稳定性 |
3.3.3 混合油的重复加热稳定性 |
3.4 三种混合改性方式的对比 |
3.4.1 混合油的改性效果对比分析 |
3.4.2 混合油的高速剪切稳定性对比分析 |
3.4.3 混合油的重复加热稳定性对比分析 |
3.5 高速剪切及重复加热对蜡晶微观形态的影响 |
3.5.1 蜡晶的显微成像及参数提取 |
3.5.2 高速剪切对蜡晶微观形态的影响 |
3.5.3 重复加热对蜡晶微观形态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有混合油凝点预测模型对加剂混合油适用性的评价 |
4.1 空白混合油凝点预测 |
4.2 加剂混合油凝点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油样基础物性及降凝剂感受性数据 |
附录B 混合油改性方式数据 |
附录C 混合油凝点预测数据 |
致谢 |
(4)石克和克独管线降凝剂评价及冬季运行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过泵剪切 |
1.2.2 管流剪切 |
1.2.3 取样过阀剪切 |
1.2.4 重复加热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含蜡原油降凝剂室内评价及管输模拟实验 |
2.1 石克线和克独线原油管道概况 |
2.1.1 石克线 |
2.1.2 克独线 |
2.2 降凝剂室内评价方法 |
2.3 石克线降凝剂室内评价 |
2.3.1 石克线降凝剂使用条件优选 |
2.3.2 石克线降凝剂效果评价 |
2.3.3 石克线陆石原油黏温数据 |
2.4 克独线降凝剂室内评价 |
2.4.1 克独线降凝剂使用条件优选 |
2.4.2 克独线降凝剂效果评价 |
2.4.3 克独线管输原油黏温数据 |
2.5 室内管输模拟实验方法 |
2.5.1 实验理论依据 |
2.5.2 实验装置 |
2.5.3 剪切模拟装置的标定 |
2.6 石克线管输模拟实验 |
2.7 克独线管输模拟实验 |
2.8 小结 |
第3章 石克线和克独线现场实验 |
3.1 石克线现场实验 |
3.1.1 现场实验方案 |
3.1.2 现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克独线现场实验 |
3.2.1 现场实验方案 |
3.2.2 现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3.3.1 经济效益 |
3.3.2 社会效益 |
3.4 小结 |
第4章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 热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1 现场实验时热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1.2 实验室研究热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的影响 |
4.2 剪切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影响 |
4.2.1 现场实验时剪切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
4.2.2 实验室研究剪切历史对加剂原油流动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剪切作用后加剂原油凝点和黏度预测方法研究 |
5.1 预测模型简介 |
5.1.1 数学模型 |
5.1.2 神经网络模型 |
5.2 剪切作用后加剂原油凝点预测方法研究 |
5.2.1 BRANN模型建立 |
5.2.2 算例与分析 |
5.3 剪切作用后加剂原油黏度预测方法研究 |
5.3.1 BRANN模型建立 |
5.3.2 算例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剪切模拟实验数据 |
附录B 管输原油累计析蜡量 |
附录C BRANN模型MATLAB程序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岔任管线低输量加降凝剂运行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岔任线原油物性和流变性研究 |
2.1 岔任管线基本概况 |
2.2 岔任线原油物性测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油样 |
2.2.3 特征温度测定 |
2.2.4 粘温特性研究 |
2.2.5 流变性分析 |
2.3 岔任线混油凝点计算模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岔任线加剂原油性质研究 |
3.1 降凝剂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降凝机理分析 |
3.1.2 内部影响因素 |
3.1.3 外部影响因素 |
3.2 岔任线原油降凝剂及其加剂条件确定 |
3.2.1 岔任线原油降凝剂筛选 |
3.2.2 岔任线原油加剂浓度确定 |
3.2.3 岔任线原油加剂温度确定 |
3.2.4 岔任线原油加剂后的流变性分析 |
3.2.5 岔任线原油降凝效果评价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岔任线加剂运行方案研究 |
4.1 岔任线运行现状分析 |
4.2 注入系统设计 |
4.3 加剂量和加剂温度 |
4.4 输送温度 |
4.5 加剂运行方案设计 |
4.5.1 全年加剂加热方案 |
4.5.2 冬季加剂加热方案 |
4.6 最小输量分析 |
4.7 经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及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含蜡油在磁场及防蜡剂中防蜡降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含蜡原油蜡结晶现象及研究背景 |
1.1 原油的组成 |
1.1.1 原油的化学组成结构 |
1.1.2 原油中的蜡 |
1.1.3 胶质和沥青质 |
1.2 蜡晶形成机理 |
1.2.1 晶核形成 |
1.2.2 蜡晶生长 |
1.2.3 蜡晶颗粒连接 |
1.3 含蜡原油流变学 |
1.4 影响蜡晶形态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
1.4.1 原油的组成 |
1.4.2 热历史的影响 |
1.4.3 剪切历史的影响 |
1.4.4 磁处理的影响 |
1.4.5 降凝剂的影响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6 小结 |
第2章 石蜡结晶特性研究的实验简介 |
2.1 实验系统简介 |
2.1.1 实验仪器简介 |
2.1.2 相关软件 |
2.2 凝点测定方法 |
2.3 蜡晶图像数据化处理方法 |
2.4 含蜡原油蜡晶图片的分形维数 |
2.4.1 分形理论 |
2.4.2 蜡晶图像的分形维数确定 |
2.5 实验模拟油样物性 |
2.6 实验准备工作 |
2.6.1 油样预处理 |
2.6.2 试片制作 |
第3章 温度对蜡晶微观形貌影响实验 |
3.1 实验前处理 |
3.2 预热温度的影响 |
3.3 降温速率的影响 |
3.4 重复加热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含蜡模拟油降温实验 |
3.5.1 不同浓度含蜡模拟油蜡晶微观形貌图像 |
3.5.2 图像数据化处理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处理对蜡晶微观形貌影响实验 |
4.1 实验前处理 |
4.2 不同磁处理强度蜡结晶实验 |
4.2.1 不同磁处理强度处理后含蜡模拟油蜡晶微观形貌 |
4.2.2 图像数据化处理及分析 |
4.2.3 实验小结 |
4.3 磁处理强度为120mT蜡结晶实验 |
4.3.1 磁处理强度为120mT处理后含蜡模拟油蜡晶随温度降低微观形貌 |
4.3.2 图像数据化处理及分析 |
4.3.3 实验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蜡剂对蜡晶微观形貌影响实验 |
5.1 实验前处理 |
5.2 不同含量清防蜡剂蜡结晶实验 |
5.2.1 不同含量清防蜡剂处理后含蜡模拟油蜡晶微观形貌 |
5.2.2 图像数据化处理及分析 |
5.2.3 实验小结 |
5.3 添加2%清防蜡剂蜡结晶实验 |
5.3.1 添加2%清防蜡剂处理后含蜡模拟油蜡晶随温度降低微观形貌 |
5.3.2 图像数据化处理及分析 |
5.3.3 实验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磁技术与防蜡剂结合作用对蜡晶微观形貌影响 |
6.1 实验前处理 |
6.2 磁技术与防蜡剂结合作用蜡结晶实验 |
6.2.1 结合处理后含蜡模拟油蜡晶随温度降低微观形貌 |
6.2.2 图像数据化处理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蜡晶图像分形维数计算程序 |
致谢 |
(7)含蜡原油触变性规律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广义的触变性研究 |
1.2.2 原油触变性的基本规律及测试技术 |
1.2.3 原油屈服特性的研究 |
1.2.4 原油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
1.2.5 原油触变性模型研究及运用 |
1.3 本课题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流变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2.1 油样物性及实验装置 |
2.1.1 油样物性 |
2.1.2 实验装置 |
2.2 油样处理及触变性测试方法 |
2.2.1 油样处理方法 |
2.2.2 触变性测试方法 |
2.3 实验装置的重复性 |
2.3.1 稳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的组合验证 |
2.3.2 循环测试与动态测试的组合验证 |
2.4 实验误差分析及控制 |
2.4.1 荷载控制的误差 |
2.4.2 温度控制的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蜡原油触变性基本规律研究 |
3.1 不同剪切速率的作用 |
3.1.1 实验说明 |
3.1.2 实验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2 不同静置时间的作用 |
3.2.1 实验说明 |
3.2.2 实验结果 |
3.2.3 结果分析 |
3.3 阶跃变化荷载的作用 |
3.3.1 实验说明 |
3.3.2 实验结果 |
3.3.3 结果分析 |
3.4 循环荷载的周期作用 |
3.4.1 实验说明 |
3.4.2 实验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5 温度引起的结构变化 |
3.5.1 实验说明 |
3.5.2 实验结果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能量观点的原油触变性研究方法 |
4.1 能量观点的引入 |
4.1.1 能量观点的介绍 |
4.1.2 能量观点的运用 |
4.2 势函数的定义和分析 |
4.2.1 势函数的定义 |
4.2.2 势函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3 两个势函数的关系分析 |
4.2.4 势函数关系的讨论 |
4.3 势函数关系的运用分析 |
4.3.1 势函数与剪切应力的联系 |
4.3.2 势函数的平衡关系分析 |
4.3.3 触变体及势函数的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势函数的速率型二级结构模型研究 |
5.1 模型的建立过程 |
5.1.1 建立模型的说明 |
5.1.2 模型的数学表达 |
5.2 二级结构模型参数的求解 |
5.2.1 实验方法 |
5.2.2 求解方法 |
5.2.3 求解示例 |
5.3 原油触变性模型的比较 |
5.3.1 能量观点与结构参数观点的比较 |
5.3.2 模型精度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蜡原油触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6.1 触变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
6.1.1 基本概念 |
6.1.2 评价方法 |
6.1.3 剪切速率的选取 |
6.2 原油触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
6.2.1 恒温时间的影响 |
6.2.2 温度历史的影响 |
6.2.3 剪切历史的影响 |
6.3 循环测试参数对滞回环的影响 |
6.3.1 加载速率的影响 |
6.3.2 剪切速率最大值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关于触变性基本规律的结论 |
7.1.2 关于触变性研究方法的结论 |
7.1.3 关于原油触变性模型的结论 |
7.1.4 关于触变性影响因素的结论 |
7.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7.2.1 关于原油触变性的研究方法 |
7.2.2 关于原油触变性的测试技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原油的胶凝特性及判别方法 |
1.2.2 原油管输蜡沉积过程与机理 |
1.2.3 剪切流场中含水原油的乳化理论 |
1.2.4 油气集输工艺的优化简化 |
1.2.5 原油管输蜡沉积的抑制与治理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水原油体系降温胶凝过程特性 |
2.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1.1 基本流变理论 |
2.1.2 粘度特性 |
2.1.3 粘弹特性 |
2.2 实验条件及方案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小幅动态降温条件下的胶凝过程特性 |
2.3.2 大幅动态降温条件下的胶凝过程特性 |
2.3.3 降温速率对胶凝过程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水原油体系低温管输淤积规律研究 |
3.1 含水原油体系结蜡淤积模拟试验 |
3.1.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3.1.2 试验条件及方案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油-水两相结蜡淤积模型的回归建立 |
3.2.1 热力学倾向系数回归法 |
3.2.2 动力学扩散系数回归法 |
3.3 含水原油体系管输结蜡淤积规律预测 |
3.3.1 热力学倾向系数回归模型预测 |
3.3.2 动力学扩散系数回归模型预测 |
3.4 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的适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剪切流场中含水原油体系的低温乳化成核特性研究 |
4.1 剪切流场中的胶凝淤积物特性 |
4.1.1 胶凝淤积物组成 |
4.1.2 胶凝淤积物的物理状态与特征温度 |
4.1.3 固相组分及微观形貌 |
4.2 剪切能的定义及对低温乳化成核的作用 |
4.2.1 乳化对原油胶凝的影响及剪切能的定义 |
4.2.2 低温乳化中的剪切能成核效应 |
4.2.3 含水原油集输系统流场剪切能分析 |
4.3 乳化成核机制下的胶凝淤积行为 |
4.4 含水原油体系的低温淤积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管集油工艺高回压井治理技术研究 |
5.1 高回压成因及油井生产特征 |
5.1.1 单管集油适应性现场试验 |
5.1.2 高回压井成因分析 |
5.2 高回压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
5.2.1 集输技术界限优化 |
5.2.2 集输工艺改造措施 |
5.2.3 降粘减阻输送 |
5.2.4 投资及成本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降凝剂对含水原油转相点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实验油样流变特性及制备条件 |
2.1 原油及原油乳状液的相关认识 |
2.1.1 原油流变特性 |
2.1.2 原油乳状液 |
2.2 油样的预处理 |
2.2.1 消除热历史对原油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2.2.2 消除剪切历史对原油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2.3 油样流变特性及乳状液制备条件 |
2.3.1 大庆原油流变特性实验 |
2.3.2 原油乳状液的制备 |
第3章 温度、剪切历史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3.1 温度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3.1.1 温度对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
3.1.2 拐点前温度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3.1.3 拐点后温度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3.2 剪切历史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3.2.1 剪切历史对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
3.2.2 剪切历史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降凝剂对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 |
4.1 降凝剂的选择 |
4.1.1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4.1.2 降凝剂的选择 |
4.2 降凝剂对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
4.2.1 降凝剂浓度的选择 |
4.2.2 降凝剂对乳状液粘温曲线的影响 |
4.2.3 在不同剪切历史条件下降凝剂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
4.2.4 降凝剂对原油乳状液流变系数的影响 |
4.3 原油降凝剂对转相点的影响 |
4.3.1 原油降凝剂种类对转相点的影响 |
4.3.2 原油降凝剂加剂量对转相点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模型预测与实测值比较 |
5.1 现有的乳状液粘度预测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大庆原油加剂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复加热对降凝剂改性原油流动性的影响[D]. 郭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掺稠油与加降凝剂对含蜡原油协同作用的研究[D]. 王圣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混合油降凝剂改性方式对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 盛丽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石克和克独管线降凝剂评价及冬季运行方案研究[D]. 户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岔任管线低输量加降凝剂运行方案研究[D]. 张媛祺. 重庆科技学院, 2018(02)
- [6]含蜡油在磁场及防蜡剂中防蜡降粘实验研究[D]. 王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7]含蜡原油触变性规律及模型研究[D]. 蒲红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8]大庆原油加纳米降凝剂处理终冷温度对再次加热温度与低温胶凝结构的影响[A]. 张冬敏,王帅,李其抚,张立新,霍连峰,欧阳欣,支树洁. 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4
- [9]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及治理研究[D]. 王志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4(12)
- [10]降凝剂对含水原油转相点影响因素研究[D]. 崔玮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